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绪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 学出版社,2001年版。
• 6、刘增杰:《云起云飞: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透 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 7、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下册)》,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 8、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六、《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使用教
材及主要参考书:
• 1、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 2、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
• 3、李扬著:《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2005年版。
• 4、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年版。
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去苛责历史。
• 如对待“文革”文学和文艺,对待90年代后出现 的文学思潮 都不能简单地肯定和否定。
• 4.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
当代文学思潮自身发展的多元化、复杂性、
动态性,构成了文学思潮研究理论的多元性,方
法的多样性和形态的丰富性。(社会学、心理学、
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西方
• 3. 文学思潮的因素:
• ⑴、内在因素:指影响思潮形成的文学本 身的因素:如某种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文学观念等。
• ⑵、外在因素:指影响思潮形成的文学本 身之外的因素:包括特定时期的社会变动、 政治经济变革、某种社会思潮、文化思潮 或哲学思潮等。
• 4. 文学思潮的特点:
• ①文学思潮和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有着密 切联系。
• 2.李扬著《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 本书在关注政治对文学影响的外部因素 的同时,对创作主体的自身因素也进行了 深入思考,并由此推导出“20世纪中国文 学发展的内耗机制”问题。作者认为, “与其说是客观环境导致了中国文学的徘 徊不前,倒不如说是中国作家创作过程中 的内耗机制和意识的自我缠绕导致了中国 文学发展的反反复复”。
• 9、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 10、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 11、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 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 12、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 出版社,1988年版。
研究,又包括对文学内部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创
作和文学接受的研究。
•
二是需要用历史家的眼光,要对文学思潮发展的演变
作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分析,既要把握其宏观的走势和流
向,又把握其微观的丰富性。
• 3. 历史的原则。
•
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说,就是把历史放在当
时的语境之下来考察,而不是单纯地用今人的价
• 第二种分法:
• ①革命现实主义独尊期(1949—1976);
• ②启蒙主义文学精神回归期(1977年- 1989);
• ③走向多元共生的时代(1990~);
• 李扬著:《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三、当代文学思潮的总体特征
• 1. 由一元向多元的逐步开放性。
• 13、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 2002年版。
• 14、孙桂荣:《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十六讲》,山东文 艺出版社,2009年版。
• 15、陈美兰:《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
•
课后拓展
• 一、知识点:
• 1.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概念、特点。
• 2.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原则。
二、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概念与分期:
• 1. 概念: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是对中国当代(1949—2000)
所发生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整体发展和状况的描 述。当代文学思潮在学理上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
• ⑴、文学思潮不单是研究文学创作,而且也研究 文学理论,它是在理论与创作的结合点上研究在 文学理论的倡导之下所形成的创作潮流,因此, 文学思潮既是理论史又是创作史。当代(1949- 1999)所发生的文学思潮主要包括理论思潮和创 作思潮。
• 第一种分法:
• ①一元化时代的文学思潮(1949年-1989) • 革命现实主义思潮的鼎盛期(1949年-1966) • 革命现实主义的病态繁荣期(1966年-1976) • 革命现实主义的后发展时期(1979年-1989) • ②多元化时期的文学思潮(80年代中期以来/90
年代以来)
• ——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长江文艺 出版社,2004年版。
现代方法论中的系统论、原型批评、符号学研究、
结构主义研究、文化批评研究等都成了文学研究 的方法和工具,出现了方法的多元化。)
五、对两种《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教材的介绍:
• 1.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 本书资料翔实,论说明晰。对每一个 文学思潮产生的前因后果、过程、特点都 做了充分的梳理说明,持论客观、公允。 缺陷是反映当代文学思潮的时段小(仅为 30年:1949—1979),未能反映出新时期 文学思潮的全貌。整体来看,本书可作为 该课程参考教材。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绪言
一、文学思潮的概念及其特点:
1. 概念:
•
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
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和
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 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
•
文学思潮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具有
多样性和动态性、美学和历史学、理论形
态和非理论形态、整体性等方面的特征。
• ②文学思潮以一定的文学思想为基础。
• ③文学思潮常常表现为文学运动和文学创 作潮流。
• ④文学思潮必定带来创作和理论的发展。
• 5. 研究文学思潮的意义:
• 文学思潮的起伏递嬗是文学史上常见的 现象,研究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可以便 於从总体上发现和把握文学的特性及文学 的发展规律,有助於更深刻地理解文学和 时代的关系,从而推动文艺学的发展。
• 二、思考题:
• 1.简述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特点。
四、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原则
• 1. 动态性原则。
•
所谓动态性,就是在发展和变化之中来研究当代文学
思潮的沿革,要把握当代文学思潮变动不居的个性。
• 2. 整体性原则。
•
所谓的整体性,包含两个方面:
•
一是要以文学发展为参照系,围绕着文学发展来研究
和理清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要研究处于文化嬗变中
的文学思潮,它既包括对以社会思潮、哲学思潮为背景的
• 2. 鲜明的意识形态化倾向。
• 3. 强烈的思想论争或政治论战性。
• 4. 思潮化倾向。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当代中国文坛独特的结构和制度决定了当代文学思
潮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⑴、文学理论和创作极度密切的关系;
• ⑵、文学思潮少有自发产生的,基本上是自觉
•
的、自上而下提倡的;
• ⑶、由于思潮基本是自觉的,所以是理性的。
• ⑵、当代文学思潮,主要是描述在“当代” (1949—2000)所发生的文学尤其是文学理论思 想的潮流。对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研究,就是要 研究在中国当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段中,文学思潮 发生的背景、思潮的大致概貌以及走向;研究文 学思潮在当时整个的社会文化潮流中的地位和相 互的影响。
• ⑶、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延续。 不但是时间向度上的延续,在思想本质上更有着 巨大的钩连。因此,学习和研究当代文学思潮应 打通现代和当代,应将20世纪中国文学看作一个 整体。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是指1949年7月 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以来到二十世纪末 (1949-1999)在中国文坛上产生的文学 思潮。从广义上说,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应 包括在这个时间段内大陆、台湾、香港、 澳门文坛上产生的文学思潮;而目前的中 国当代文学思潮所指的仅是在这个时间段 内大陆文坛上产生的文学思潮。因此,这 是一种狭义的当代文学思潮。
• 2. 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想、文学流派和创作 方法的区别:
• ⑴、文学思潮在概念上比文学思想要宽泛得多, 在社会上是否形成广泛的影响及其持续时间的长 短,是区别文学思潮和文学思想的重要标志。
• ⑵、文学思潮也不同於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 • ①文学流派通常表现为由思想和艺术的共性,而
不一定由纲领上的共性联系着的作家集团,出现 文学流派并不一定能形成文学思潮。 • ②创作方法是指作家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所依据 的总的原则,这种总的原则并不一定依附於某一 文学流派或文学思潮。而文学思潮则可以包容各 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
• 2. 分期: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分期基本上同于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它同样经历了十 七年、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三个阶段。但在 分期上,目前学界多倾向于以1985年(或 1989年)为分界线,将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以革命现实主义 文学思潮为主导的一体化时代(1949- 1985/1989);和多元共生时代(1990~)。 也有以文革结束(1976.年10月)为界的, 将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划分为三个时期。
• 6、刘增杰:《云起云飞: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透 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 7、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下册)》,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 8、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六、《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使用教
材及主要参考书:
• 1、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 2、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
• 3、李扬著:《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2005年版。
• 4、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年版。
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去苛责历史。
• 如对待“文革”文学和文艺,对待90年代后出现 的文学思潮 都不能简单地肯定和否定。
• 4.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
当代文学思潮自身发展的多元化、复杂性、
动态性,构成了文学思潮研究理论的多元性,方
法的多样性和形态的丰富性。(社会学、心理学、
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西方
• 3. 文学思潮的因素:
• ⑴、内在因素:指影响思潮形成的文学本 身的因素:如某种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文学观念等。
• ⑵、外在因素:指影响思潮形成的文学本 身之外的因素:包括特定时期的社会变动、 政治经济变革、某种社会思潮、文化思潮 或哲学思潮等。
• 4. 文学思潮的特点:
• ①文学思潮和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有着密 切联系。
• 2.李扬著《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 本书在关注政治对文学影响的外部因素 的同时,对创作主体的自身因素也进行了 深入思考,并由此推导出“20世纪中国文 学发展的内耗机制”问题。作者认为, “与其说是客观环境导致了中国文学的徘 徊不前,倒不如说是中国作家创作过程中 的内耗机制和意识的自我缠绕导致了中国 文学发展的反反复复”。
• 9、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 10、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 11、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 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 12、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 出版社,1988年版。
研究,又包括对文学内部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创
作和文学接受的研究。
•
二是需要用历史家的眼光,要对文学思潮发展的演变
作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分析,既要把握其宏观的走势和流
向,又把握其微观的丰富性。
• 3. 历史的原则。
•
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说,就是把历史放在当
时的语境之下来考察,而不是单纯地用今人的价
• 第二种分法:
• ①革命现实主义独尊期(1949—1976);
• ②启蒙主义文学精神回归期(1977年- 1989);
• ③走向多元共生的时代(1990~);
• 李扬著:《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三、当代文学思潮的总体特征
• 1. 由一元向多元的逐步开放性。
• 13、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 2002年版。
• 14、孙桂荣:《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十六讲》,山东文 艺出版社,2009年版。
• 15、陈美兰:《文学思潮与当代小说》。
•
课后拓展
• 一、知识点:
• 1.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概念、特点。
• 2.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原则。
二、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概念与分期:
• 1. 概念: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是对中国当代(1949—2000)
所发生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整体发展和状况的描 述。当代文学思潮在学理上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
• ⑴、文学思潮不单是研究文学创作,而且也研究 文学理论,它是在理论与创作的结合点上研究在 文学理论的倡导之下所形成的创作潮流,因此, 文学思潮既是理论史又是创作史。当代(1949- 1999)所发生的文学思潮主要包括理论思潮和创 作思潮。
• 第一种分法:
• ①一元化时代的文学思潮(1949年-1989) • 革命现实主义思潮的鼎盛期(1949年-1966) • 革命现实主义的病态繁荣期(1966年-1976) • 革命现实主义的后发展时期(1979年-1989) • ②多元化时期的文学思潮(80年代中期以来/90
年代以来)
• ——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长江文艺 出版社,2004年版。
现代方法论中的系统论、原型批评、符号学研究、
结构主义研究、文化批评研究等都成了文学研究 的方法和工具,出现了方法的多元化。)
五、对两种《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教材的介绍:
• 1.朱寨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 本书资料翔实,论说明晰。对每一个 文学思潮产生的前因后果、过程、特点都 做了充分的梳理说明,持论客观、公允。 缺陷是反映当代文学思潮的时段小(仅为 30年:1949—1979),未能反映出新时期 文学思潮的全貌。整体来看,本书可作为 该课程参考教材。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绪言
一、文学思潮的概念及其特点:
1. 概念:
•
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
地域内形成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和
人们的精神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广泛影响 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
•
文学思潮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具有
多样性和动态性、美学和历史学、理论形
态和非理论形态、整体性等方面的特征。
• ②文学思潮以一定的文学思想为基础。
• ③文学思潮常常表现为文学运动和文学创 作潮流。
• ④文学思潮必定带来创作和理论的发展。
• 5. 研究文学思潮的意义:
• 文学思潮的起伏递嬗是文学史上常见的 现象,研究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可以便 於从总体上发现和把握文学的特性及文学 的发展规律,有助於更深刻地理解文学和 时代的关系,从而推动文艺学的发展。
• 二、思考题:
• 1.简述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特点。
四、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原则
• 1. 动态性原则。
•
所谓动态性,就是在发展和变化之中来研究当代文学
思潮的沿革,要把握当代文学思潮变动不居的个性。
• 2. 整体性原则。
•
所谓的整体性,包含两个方面:
•
一是要以文学发展为参照系,围绕着文学发展来研究
和理清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脉络。要研究处于文化嬗变中
的文学思潮,它既包括对以社会思潮、哲学思潮为背景的
• 2. 鲜明的意识形态化倾向。
• 3. 强烈的思想论争或政治论战性。
• 4. 思潮化倾向。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当代中国文坛独特的结构和制度决定了当代文学思
潮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⑴、文学理论和创作极度密切的关系;
• ⑵、文学思潮少有自发产生的,基本上是自觉
•
的、自上而下提倡的;
• ⑶、由于思潮基本是自觉的,所以是理性的。
• ⑵、当代文学思潮,主要是描述在“当代” (1949—2000)所发生的文学尤其是文学理论思 想的潮流。对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研究,就是要 研究在中国当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段中,文学思潮 发生的背景、思潮的大致概貌以及走向;研究文 学思潮在当时整个的社会文化潮流中的地位和相 互的影响。
• ⑶、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延续。 不但是时间向度上的延续,在思想本质上更有着 巨大的钩连。因此,学习和研究当代文学思潮应 打通现代和当代,应将20世纪中国文学看作一个 整体。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是指1949年7月 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以来到二十世纪末 (1949-1999)在中国文坛上产生的文学 思潮。从广义上说,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应 包括在这个时间段内大陆、台湾、香港、 澳门文坛上产生的文学思潮;而目前的中 国当代文学思潮所指的仅是在这个时间段 内大陆文坛上产生的文学思潮。因此,这 是一种狭义的当代文学思潮。
• 2. 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想、文学流派和创作 方法的区别:
• ⑴、文学思潮在概念上比文学思想要宽泛得多, 在社会上是否形成广泛的影响及其持续时间的长 短,是区别文学思潮和文学思想的重要标志。
• ⑵、文学思潮也不同於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 • ①文学流派通常表现为由思想和艺术的共性,而
不一定由纲领上的共性联系着的作家集团,出现 文学流派并不一定能形成文学思潮。 • ②创作方法是指作家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所依据 的总的原则,这种总的原则并不一定依附於某一 文学流派或文学思潮。而文学思潮则可以包容各 种不同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
• 2. 分期:
•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分期基本上同于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它同样经历了十 七年、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三个阶段。但在 分期上,目前学界多倾向于以1985年(或 1989年)为分界线,将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即以革命现实主义 文学思潮为主导的一体化时代(1949- 1985/1989);和多元共生时代(1990~)。 也有以文革结束(1976.年10月)为界的, 将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划分为三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