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国学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下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小学五年级下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五年级正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因此,特拟定本学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1.2.
熟悉教案,让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便于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充
分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
制定国学经典要义诵读表,严格要求,检查每个学生对经典要
义的背诵情况,对于课堂上无法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积极课外监督.辅导.4.组织学生开展读经典,画经典活动,如:国学经黄诵读比赛;国学经,典故事演讲比赛;国学经典小报展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对所学的国学经典知识也达到了巩固,更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熏陶和传统美德教育.
5.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领略中华经典的深邃神韵,淋浴传世经典的璀璨,特拟定本学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1.2.
熟悉教案,让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便于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充
分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
制定国学经典要义诵读表,严格要求,检查每个学生对经典要
义的背诵情况,对于课堂上无法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积极课外监督.辅导.4.组织学生开展读经典,画经典活动,如:国学经黄诵读比赛;
国学经,典故事演讲比赛;国学经典小报展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
对所学的国学经典知识也达到了巩固,更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熏陶和传统美德教育.。
五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十三
古诗、《长歌行》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十四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十五
古诗、《江南》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十六
古诗、《夏日绝句》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十七
古诗、《赠汪伦》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十八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五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表
学期:xxx春季年级:五年级执教:
周次
教学内容
备注
二
古诗、《竹枝词》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三
古诗、《风》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四
古诗、《春江晚景》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五
古诗、《忆江南》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六
古诗、《清明》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七
古诗、《江南春》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八
古诗、《菩萨蛮》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九
古诗、《乐游原》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十
古诗、《望洞庭》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
十一
古诗、《塞下曲》老子《道德经》
国学经典高段第二单元十二ຫໍສະໝຸດ 古诗、《春日》老子《道德经》
五年级国学学习计划

五年级国学学习计划第一部分:目标和背景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古代哲学、道德、文学、历史、艺术等各个领域的集大成者。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培养自己的优良品格,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也可以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在五年级阶段,学习国学的目标应该是: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2. 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3. 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美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4. 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学习内容和方法1. 学习内容我国的国学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等经典著作,还包括古诗词、古文等。
我们在五年级阶段,可以着重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著作,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比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等。
2. 学习方法学习国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比如阅读、背诵、讨论、写作等。
在五年级阶段,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学习方法:(1)阅读: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和相关课外读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知识点。
(2)背诵:通过背诵古诗词、经典著作等,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感和文化修养。
(3)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可以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4)写作:通过写作作业或写作比赛,可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国学知识和能力。
第三部分:学习计划1. 每周学习活动(1)阅读《三字经》和《百家姓》,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
(2)背诵《弟子规》和《千字文》,培养语感和文化修养。
(3)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小组讨论,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4)进行国学知识的写作作业或写作比赛,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国学知识和能力。
2. 每月学习活动(1)组织国学知识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国学知识和能力。
五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五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大多数学生对国学经典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国学经典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国学经典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朗读”、“尝试”、“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二、教学内容《弟子规》三、教材分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四、教学目标1、理解《弟子规》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诵读《弟子规》,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3、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1.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2.理解含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措施: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第一周:复习第二周至三周:学习《弟子规》“出则悌”第四周至八周:学习“谨”第九周至十二周:学习“信”第十三至十六周:学习“亲仁”第十七至十九周:学习“余力学文”第二十周:复习五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五年级下期国学经典计划教学设计

备课本
班级
科目
教师
小学五年级下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
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五年级正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因此,特拟定本学期国学经典教学工作计划。
1、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备好课。
2、熟悉教案,让教学内容烂熟于心,便于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充
分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制定国学经典要义诵读表,严格要求,检查每个学生对经典要
义的背诵情况,对于课堂上无法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积极课外监督、辅导。
4、组织学生开展读经典,画经典活动,如:国学经黄诵读比赛;国学经,典故事演讲比赛;国学经典小报展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对所学的国学经典知识也达到了巩固,更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熏陶和传统美德教育。
5、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1课时
第二单元睦乡邻第2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3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4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5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6课时
第二单元第7课时
第三单元亲自然第8课时
课题:第二单元第9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10 11课时
第二单元强自信第12 13课时。
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5.1:黄小凤指导思想:国学经典经历了几千年历史长河的洗礼、沉淀,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成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血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华夏子孙安身立命之本。
诵读经典,浸润人生,营造快乐和谐的校园书香校园文化,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1、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3、逐渐形成“人人传承国学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诗词感受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
主要措施1.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给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2.以赏识教育为主,通过适当的奖惩制度,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形式多样,借助教学媒体,让学生从视、听、说、演等各个角度感受到文化熏陶。
4. 古诗词必背教学过程基本分为五步:(1)初读文章,整体感知;(2)熟读精思,自悟自得;(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4)适度讲解,诵读体会;(5)展开想象,悟意明理;(6)适当延伸,拓展诵读。
(7)教学总结阶段:1、及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
2、有阶段性的成果展示,可以在家长会或学校欢送会上展示。
我们希望经典国学课程的引入——能让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华夏的血脉精髓,在现代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信仰,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培养经世致用的一代新人。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学古知今,古为今用,读中有悟,悟中创新。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课题周次1、《冬夜读书示子聿》72、《论语.颜渊》83、《从军行》94、《示儿》10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16、《大林寺桃花》127、《论语.卫灵公》138、《上元竹枝词》149、《孟子.尽心上》1510、《赠梁任父同年》1611、《书湖阴先生壁》1712、《中秋月》1813、《将进酒》1914、国学诵读比赛20。
五年级国学教育工作计划

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黎维指导思想根据县教育和科技局、中心校办公室开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实际,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师资建设为抓手,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氛围。
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中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论语》,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论语》,演译《论语》,领悟《论语》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措施: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安排第一周学习第一单元古典诗词专题诵读:蝶纷飞 1、2、3首古诗。
第二周学习国学经典诵读:蒙学经典增广贤文(七)。
第三周学习第二单元第 5、6、7 首古诗。
第四周学习增广贤文(八)。
第五周:学习第三单元第9、10、11首古诗词。
第六周:学习增广贤(九)第七周:学习第四单元第13、14、15首古诗词。
2023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2023年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喜爱,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朗读和理解技能。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共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论语》2. 《古诗十九首》3. 《宋词三百首》4. 《百家姓》5. 《吴越春秋》6. 《三国演义》三、教学方法:1. 朗读训练:通过每周固定的诵读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经典作品的朗读训练。
鼓励学生读出准确、流利的语音,注重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 分析与讨论: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并与同学们展开互动和讨论。
3. 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根据经典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进行创作和表演。
可以是诗歌、故事、绘画等多种形式,以展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周:《论语》1. 导入:通过展示《论语》的简介和经典语录,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2. 朗读训练:指导学生选择《论语》中的经典语录进行朗读,并分析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论语》中的主题和思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4. 创作与表演:要求学生以《论语》中的语录为素材,进行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论语》的理解。
第二周:《古诗十九首》1. 导入:通过欣赏和朗读《古诗十九首》中的经典诗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训练:指导学生选择《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进行朗读,并解析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古诗十九首》中的主题和意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4. 创作与表演:要求学生以《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为素材,进行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_1

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学期国学教材顺承五年级上册,主要以“道”学为中心,取材于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周及其后学者的著作集《庄子》,反映道家传统文化思想精髓。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逍遥游世”、“物我之际”、“生存困境”、“顺其自然”。
每个单元都有四篇课文,每单元课文的选取均与单元主题密切联系,从各个方面阐释主题思想,反映出对自然的理解和向往自由的浪漫主义情调。
每一个主题单元都有单元导读,单元导读以较浅显的语言文字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单元主题思想,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概要性的提示和铺奠。
每一篇课文都由古文、译文、注释组成。
古文主要节取《庄子》里的某个篇章或章节,译文以白话文的形式对古文进行了翻译,注释主要解析__的.________及较难理解的词句。
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诵及更好地理解。
课文后面又编排了“汉字家族”、“日积月累”、“追根朔源”、“古诗词撷英”、“查一查,读一读”等栏目,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致和知识储备量。
二、教学目标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素养。
3、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矫正日常行为。
4、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__内容,初步感悟道家思想。
5、在相关联的活动中体会中国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同时接触名家诗词和古代故事,提升文化熏陶效果。
6、背诵《红梅》《至德之世》《锦瑟》《天籁》《咏风》《贻笑大方》《马诗》《庄子将死》古文诗词及相关名言警句。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形成学习国学的基本方法,熟读《国学》中编排的__、初步感知其大意,感知道家思想内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道家思想内涵,同时把道家思想内化为自身思想,做到思成而行自然。
四、教学措施1、结合《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的评价,坚持每天早晨10分钟早诵,每天傍晚几分钟暮省,让学生读得多,思得深;2、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记诵;3、充分发挥班级宣传阵地的作用,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品进行张贴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国学;4、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学教育”主题活动;5、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读、背诵、书写、绘画比赛,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6、营造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地地可学文的氛围,让孩子陶醉国学其中。
小学五年级下册下学期国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经文
1、看一段情景,引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废寝忘食善于学习
教学反思:
课题
第六课:《论语》——劝学篇(6)
教学内容
补充:
【教学内容】: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P63
2、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帮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P6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5篇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活动基本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诗词《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老子》《论语》《孟子》等。
国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中心小学五年级国学教学计划二〇二0 年四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国学学科教学计划(2019—2020第2学期)制定人:***一、指导思想: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国学经典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三、活动基本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五、课程开设的原则: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
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
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保障措施: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2、定期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快乐。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五年级下学期国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五年级下学期的国学课程,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代诗歌《春晓》、《登鹳雀楼》、《静夜思》、《寻隐者不遇》2. 第二单元:古代散文《孟子·告子下》、《庄子·逍遥游》、《论语·八佾》、《左传·僖公二十五年》3. 第三单元:古代寓言《韩非子·五蠹》、《庄子·秋水》、《列子·说符》、《伊索寓言》4. 第四单元:古代历史故事《史记·留侯世家》、《史记·淮阴侯列传》、《资治通鉴·唐纪》、《资治通鉴·魏纪》5. 第五单元:古代小说《水浒传》选段、《三国演义》选段、《西游记》选段、《红楼梦》选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古代诗歌、散文、寓言、历史故事和小说,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生僻字、难懂句子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国学作品。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作品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性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字迹、正确率、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等。
3. 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对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水平等。
4. 学生综合素质:爱国情怀、家乡情感、文化素养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古代诗歌(2周)第1周:学习《春晓》、《登鹳雀楼》第2周:学习《静夜思》、《寻隐者不遇》2. 第二单元:古代散文(3周)第3周:学习《孟子·告子下》、《庄子·逍遥游》第4周:学习《论语·八佾》、《左传·僖公二十五年》3. 第三单元:古代寓言(2周)第5周:学习《韩非子·五蠹》、《庄子·秋水》第6周:学习《列子·说符》、《伊索寓言》4. 第四单元:古代历史故事(3周)第7周:学习《史记·留侯世家》、《史记·淮阴侯列传》第8周:学习《资治通鉴·唐纪》、《资治通鉴·魏纪》5. 第五单元:古代小说(3周)第9周:学习《水浒传》选段、《三国演义》选段第10周:学习《西游记》选段、《红楼梦》选段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下学期国学教育指导用书》2. 参考书目:《古代汉语字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3. 网络资源:相关诗歌、散文、寓言、历史故事和小说的原文及译文4.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八、教学活动1. 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校国学教学计划(5篇)

学校国学教学计划(5篇)学校国学教学打算1一、指导思想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尝艺术文化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气节。
二、教材分析包含“经典驿站”、“人物长廊”、“名胜游踪”和“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育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宠爱知情。
人物长廊:展现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
领悟其才智、风骨、胸怀、操行,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名胜游踪:呈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
了解山水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培育同学的爱国情感。
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添民族骄傲感和自信念。
教材基本表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文经典中的精华部分〕、“人物剪影”〔通过原点白描引出所要介绍的名人志士〕、“诗话揽胜”〔以古诗词的形式导入名胜概貌拉近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温馨点击”〔借老师之口将的思想和教学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根据,明确学习目标〕、“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同学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沟通中完成学习活动〕、“成长阶梯”〔为同学供应一个总结评价、积累沉淀的空间〕三、教学目标1、能将经典回放中的优秀国学篇目进行背诵。
2、能将与“经典回放”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主动的资料收集,并能进行分析,成为自己的另一份经受。
3、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将经典回放中的优秀国学篇目进行背诵。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国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弟子规》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践行其中教导。
3. 古代诗歌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 古代散文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文章大意,领略古代文化。
5. 传统文化知识介绍:使其了解传统文化常识,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诵读国学经典,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难点:理解国学经典中的古代文化现象和传统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熟悉文本,感受国学魅力。
2. 讲解法:对国学经典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 实践法:将国学经典中的教导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品德。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诵读,10分钟讲解,10分钟讨论,5分钟实践。
2. 每个章节安排2-3节课进行学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每节课结束后,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诵读效果:通过课堂诵读、录音评价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评价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其对国学经典教导的实践运用。
4. 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阶段测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2. 参考资料:相关国学经典著作、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频资料,辅助学生诵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学期国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国学教材顺承五年级上册.主要以“道”学为中心.取材于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周及其后学者的著作集《庄子》.反映道家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逍遥游世”.“物我之际”.“生存困境”.“顺其自然”·每个单元都有四篇课文.每单元课文的选取均与单元主题密切联系.从各个方面阐释主题思想.反映出对自然的理解和向往自由的浪漫主义情调·
每一个主题单元都有单元导读.单元导读以较浅显的语言文字介绍本单元的学
习内容及单元主题思想.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了概要性的提示和铺奠·
每一篇课文都由古文.译文.注释组成·古文主要节取《庄子》里的某个篇章或章节.译文以白话文的形式对古文进行了翻译.注释主要解析文章的来源及较难理解的词句·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诵及更好地理解·
课文后面又编排了“汉字家族”.“日积月累”.“追根朔源”.“古诗词撷英”.“查一查.读
一读”等栏目.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增加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致和知识储备量·
二.教学目标
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素养·
3.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矫正日常行为·
4.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悟道家思想·
5.在相关联的活动中体会中国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及其演变过程.同时接触名家诗词和古代故事.提升文化熏陶效果·
6.背诵《红梅》《至德之世》《锦瑟》《天籁》《咏风》《贻笑大方》《马诗》《庄子将死》古文诗词及相关名言警句·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形成学习国学的基本方法.熟读《国学》中编排的文章.初步感知其大意.感知道家思想内涵·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道家思想内涵.同时把道家思想内化为自身思想.做到思成而行自然·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弟子规生活力行表》的评价.坚持每天早晨10分钟早诵.每天傍晚几分钟暮省.让学生读得多.思得深;
2.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记诵;
3.充分发挥班级宣传阵地的作用.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品进行张贴示范.
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国学;
4.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学教育”主题活动;
5.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读.背诵.书写.绘画比赛.营造诗文学习的浓厚氛围;
6.营造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地地可学文的氛围.让孩子陶醉国学其中·同时尽量通过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
五.教学进度
周次学习内容周次学习内容
2 北冥有鱼11 孔子适楚
3 姑射仙人12 涸辙之鲋
4 至德之世13 材与不材
5 濠梁观鱼14 藏天下于天下
6 天籁15 许由辞帝位
7 贻笑大方16 马蹄
8 得心应手17 庄子将死
9 运斤成风
10 神龟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