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

合集下载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认识水的组成成分,包括氢和氧元素。

2. 理解水的分子结构以及水的化学式。

3. 理解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水的成分构成首先,引入学生对于水的认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猜测水的主要成分元素,让学生猜测一番后,揭示正确答案,即水是由氢和氧两个元素组成的。

2. 水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式引导学生了解水分子的结构,包括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用简洁易懂的图示展示水分子的结构,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简要介绍水的化学式,H2O,让学生能够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式之间的关系。

3. 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科普文章、观看视频等多样化的方式,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包括各种生态系统、生物体生命活动等方面的作用。

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如清洁、饮用、农业、工业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水重要性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1. 问答互动法:就“水的成分构成”这一部分采用互动问答,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和探究,从而引导他们理解水的组成。

2. 材料分析法:就“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段落中采用文章阅读材料和视频观看材料的形式,确定学生认知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图示分析法:就“水分子的结构和化学式”这一部分采用图示展示,借助鲜明、生动的图像展示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掌握学习内容。

四、教学形式本节课将采用互动课堂的形式,采用主讲、互动问答、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以下形式,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估:1. 问答评估: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教学内容。

2. 作业评估:为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将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或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进行人员评估。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关水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探究兴趣。

教学内容:1. 回顾水的性质和用途。

2. 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教学活动:1.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关于水的资料,共同分享水的性质和用途。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并提出问题。

第二章:理论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分子式H2O,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水的分子式H2O,理解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分子中的比例关系。

2. 分析水的电解过程,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教材或资料学习水的分子式H2O,理解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比例关系。

2. 教师演示水的电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水的组成。

第三章:实验探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水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加深学生对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理解。

教学内容:1. 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2.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水的电解实验,亲身体验水的组成。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第四章:知识拓展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水的组成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 了解水的组成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资料或课堂讲解学习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水的组成的知识。

教学内容:2. 学生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活动: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学习收获。

第六章:课堂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水的组成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张如意) (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1(张如意) (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永宁县第四中学张如意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c、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模型。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a、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揭示水的组成有利于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b、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四、教具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小试管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的选择实验方案设计采用探究教学法、实验操作采用演示教学法、物质分类采用课件展示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电解水实验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二、验证实验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水(H 2O)−−→−通电氢气(H 2)+氧气(O 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永宁县第四中学张如意。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分析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组成元素;掌握水的化学式H2O;理解水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性质;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水的组成。

1.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珍惜水资源。

1.2 教学内容分析水的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水的化学式:H2O;水的分子结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液体,具有溶解性、导电性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元素;水的化学式H2O;水的分子结构。

2.2 教学难点水的分子结构的理解;水的性质的探究。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观察水的性质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水的特点;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水的组成,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问题解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展示水的分子结构模型和实验过程;实验器材:准备实验器材进行水的性质实验。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特点和重要性;提问学生对水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学习兴趣。

4.2 水的组成讲解介绍水的组成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讲解水的化学式H2O,解释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比例关系;讲解水的分子结构,展示模型或图示。

4.3 水的性质实验进行水的性质实验,如溶解实验、导电实验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水的性质特点。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水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5.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水的组成教案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水的组成教案

八五〇农场学校中学部教案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授课教师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水的组成。

2、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教学难点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提高兴趣→得出结论)。

教学用具简易水电解器。

板书设计课题1 水的组成一、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正氧负氢一比二)实验产物检验:①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②负极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通电氢气 + 氧气(H2O)(H2)(O2)(分解反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二、物质的分类1、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评价与反思1时间分配教师活动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 40 复习提问陈述提问讲述板书授新问题1、什么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2、什么是纯净物、混合物?3、怎样检验氧气?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和了解另一种我们非常常见的化学物质。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同空气一样重要。

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根据生活经验,请学生自己归纳水的用途引入新课:出示一杯水,要求学生观察,并总结出水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课题1 水的组成1、电极上发生什么现象?2、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3、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知道气体的哪些物理性质呢?(颜色、溶解性)4、片刻后,比较两支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精选9篇)《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篇1课型:试验探究课课时:1课时学问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2、通过电解水的试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科学素养目标:初步培育同学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依据电解水的试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试验器村,同学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复习争论:讨论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状况,同学们调查状况如何,相互展现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缘由有哪些,应如何消退或削减污染。

参考要点: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缘由a工业“三废”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③消退或削减污染的建议a严控工业“三废”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叙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掩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

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特别亲密,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晰有关水的学问,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叙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看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同学争论:小组汇报要点:1、无色无味液体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学试验:讨论水的组成(试验3-1)经过试验,同学得到下列结论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同学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育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学试验:(试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推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同学结合上述试验结论争论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相关推荐《水的组成》化学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的组成》化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的组成》化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义。

起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了解到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变,本节继续采用学生熟悉的水作为载体,通过对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重点:1、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1、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交流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见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活动天地]探究课题: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

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提出问题:1、水中通以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收集资料: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做出假设: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教案水的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教案水的组成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一水的组成【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1. 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2. 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难点:1.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课题分析】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实验准备】:小试管、酒精灯、火柴、木条、电解用水、水电解器、直流电源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参考课件3.1/3.1a)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今天开始学习自然界中的水。

水是我们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之一。

水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呢?水的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讲授新课:一、水的组成下面我们用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这里的水含有5%~15%氢氧化钠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1.现象:(负氢——父亲)(1)两极都产生无色的气体,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水的组成》参考教案

《水的组成》参考教案

课题1水的组成【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认识水的组成。

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

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发展性目标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制定依据】课标考纲:1、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

2、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

3、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材分析:自然界的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本课题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

本课题的主体知识为水的组成,大家都熟悉水,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充分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

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自然界的水是非常熟悉的,都能认识水的一些性质,比如: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密度为1g/cm3,沸点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为100℃,熔点为0℃,以及水的用途:农业灌溉、洗碗、洗菜、运输业等等。

当然也知道水是一种纯净物,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如水的组成等,学生是陌生的和不习惯的。

难点预估:1、通过电解水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2、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助学预案:从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

《水的组成》参考教案

《水的组成》参考教案

《水的组成》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组成元素,即氢元素和氧元素。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3.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元素,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 教学难点:理解水分子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数量关系。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和提问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两个烧杯,一个水分子模型,若干氢气球和氧气球。

2. 教学工具: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

2. 实验演示:(1) 向学生展示氢气球和氧气球,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 向学生演示水的电解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 知识讲解:(1) 向学生讲解水的组成元素,即氢元素和氧元素。

(2) 向学生讲解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并通过水分子模型进行4. 课堂练习:(1) 让学生回答问题:水由哪两种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由几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2) 让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的组成元素和水分子结构。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解水的组成,并完成家庭作业。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水的化学式H2O的含义,解释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化学式中的表示方法。

2. 探讨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如液态、固态和气态,以及相应的物理性质。

七、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水加热至沸腾,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水的沸腾过程,掌握水的沸点。

八、互动提问1. 教师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的沸点是多少?2.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实验观察结果。

九、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的组成元素、水分子结构以及水的沸点。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教案1《水的组成》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

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到分析水的组成。

教材的编排还重视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

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

2.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③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关于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加强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

②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

二.说教学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

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

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

《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doc

《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doc

《水的组成》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屯解水的实验现象,确定其产物,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三、教学方法1・创设学习情景一实验探究一验证实验一讲解总结一拓展视野一升华提高。

2.用电脑动画模拟水的电解过程,并形象化地模拟微观粒子的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更易去接受和了解。

四、课前准备准备1杯水,2个水分子结构模型。

五、教学过程演示实验:①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②水的电解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实验现象。

学生带 着书本第7页 “活动 部分的 问题”, 仔细观 看实验 现象。

借助形象 的多媒体 动画,化 抽象为具 体,让学 生更易理 解,更好 突破重难小组交流 讨论,培养学生的 语訂表达 能力和合 作交流能 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做进一步的总结。

A. 电极上产生的现象:两个电极上有气泡产生B. 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液面下降C. 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体积比为2 : 1D. 验证两种气体所采用的:液血下降较多的右•接点燃新课活动 1.水的电 解 教师设疑:如果把这杯水加热到100°C,会出现什么现象? 把这杯水放在o°c 条件下,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水的这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果把这水通上直流电,乂会有什么现象产生学生思 考冋答问,创设 境,引导学生产生 强烈的探 究欲小组讨 论,并派液血下降较少的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进一步设 问,引入 水的电解的微观解 释。

学 演提高分析 能力、思 考及动手 能力。

多 媒体演示 进一步加 深学生的 理解能 力,突破 教学重难 点。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液面下降较多的 淡蓝色火焰 氢气液面下降较少的木条复燃氧气 结论:水电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通用10篇)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1一、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电解水实验装置、火柴、图片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电脑显示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素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提问: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存在水吗?[追问]还有什么地方有水?结合教材P46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问:(1)水对于我们人类重要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2)水除了可以孕育和维系生命,还有什么作用?总结水的用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第2自然段。

内容1: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过渡语]水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它的组成。

(1)水在化学中用H2O表示,大胆猜测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呢?提供资料:氧汞→汞+氧气告知学生: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提问:回忆如何检验氧气?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7第2自然段学习氢气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3)展示电解水装置,开始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由于此实验速度较慢,反应开始一会后,可配合此实验的录像课件,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正氧负氢,体积比1:2,写出此反应文字表达式,说出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内容2:(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从上述思路中我们整理出科学探究过程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内容6:体验感悟,形成概念:提问: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矿泉水…等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氢气,氧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强调:如果只说水就指的是纯净物。

以水、氢气、氧气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组成上的不同,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

《水的组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水的定义和特性水的用途和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水的概念和特性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用途和重要性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水的用途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水的组成的兴趣。

讲授水的概念和特性:讲解水的定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水的用途和重要性,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分子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分子在水中扮演的角色。

2.2 教学内容分子的定义和特性分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分子的概念和特性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分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2.4 教学活动复习水的概念:回顾上一章的内容,提醒学生水的定义和特性。

引入分子概念: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三章:原子和离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3.2 教学内容原子的定义和特性离子的定义和特性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原子的概念和特性以及离子的定义和特性。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3.4 教学活动复习分子的概念:回顾上一章的内容,提醒学生分子的概念和特性。

引入原子概念:讲解原子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

讲解离子概念:介绍离子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了解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四章:水分子的组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分子的组成。

让学生理解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

4.2 教学内容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为2:1。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分子的组成和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比例。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水分子的组成和氢原子与氧原子的比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的仪器
四、教学过程。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包括氢元素和氧元素。

2. 让学生掌握水的化学式H2O,并理解其含义。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2. 水的化学式及其含义。

三、教学难点1. 水的微观构成: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的构成。

2. 水的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了解水的组成。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水的化学式及其含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两个烧杯、水、氢气、氧气、火柴。

2. 课件:水的组成、水的化学式、水分子模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地球表面水的分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水的组成。

2. 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氢气和氧气的燃烧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水蒸气的产生。

3. 讲解水的组成:讲解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介绍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性质。

4. 讲解水的化学式:讲解H2O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巩固所学知识。

6. 练习:让学生书写水的化学式,并解释其含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8.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水的组成和化学式的书写。

七、课后反思1. 检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了解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书写水的化学式,并解释其含义。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水的组成。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课时安排1课时十、教学内容拓展1. 介绍其他液体的组成,如盐水、酒精等。

2. 讲解化合物的一般命名规则。

3. 引导学生关注水的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课题 1《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
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实验设计:
学生电源(9~12V),大烧杯(盛电解液),小试管2支,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烧杯(盛洗手水)。

教师器材:
学生电源(36V),大烧杯(盛电解液),小试管2支,铜导线若干,酒精灯,木条,氢气若干(用排水法收集,置放于烧杯中),烧杯(盛洗手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