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土默特部的历史汇总

蒙古族土默特部的历史汇总
蒙古族土默特部的历史汇总

蒙古族土默特部的历史

5[ 标签:蒙古族, 土默特部, 历史 ]匿名2009-07-28 08:42

内蒙古土默特部的形成以及发展的简要历史

听我的前辈说我们的部落起源与呼伦贝尔一带,不知是否正确(我的家乡位于土左旗)

满意答案好评率:0%

在呼和浩特建城433年之际,迎来了这座古城的奠基者——阿勒坦汗诞辰500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伟人,笔者谨从:一、土默特部的渊源及其驻牧丰州滩(土默川);二、阿勒坦汗统领时期土默特人的建树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具体包括:(一)建立政权;(二)起造城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1、塞外商埠;2、爱国保家的壮举;3、教育文化中心;4、民族的乐园——走西口现象的开启;5、自治区首府等方面,简要记述一下阿勒坦汗的历史贡献,并简略分析其对后世几百年塞外商贸重镇与教育文化中心的形成,长城内外民族交融与团结局面的形成,以及自治区首府落脚呼和浩特等重要社会变迁所起的奠基性作用。为了行文方便,笔者首先要说明一个逻辑问题。伟人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依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伟人也属于人民,但又是人民当中的具有特殊贡献者,是人民的杰出代表。具体到本文,回顾阿勒坦汗的历史贡献,不能脱离土默特人民;反之亦然,正是在阿勒坦汗的统领之下,土默特人民创造了划时代的历史建树。故而,行文中有时用土默特人民,有时用十六世纪时土默特人民的杰出领袖——阿勒坦汗,随论述问题方便而已。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种种的文明与文化,它们有的遗憾地消失了,只给我们留下一些遗迹;有的则作为一种文明与文化,虽然经过了历史演化,但其基本精神和文化特征仍然在延续,也就是作为一种文化还在延续,但是这种文明与文化的原始创造民族却消失在了现代人群当中,不复存在了。像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这样,既历史悠久,长期共存,又不断复兴和发展的民族与文化,充分说明二者所共有的民族精神是奋发向上的,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是博大而根深的,永远是枝繁叶茂的。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热爱着这个家园,共同为这个文明的发展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这也是华夏文明充满活力的又一个内在机制原因。呼和浩特与土默特蒙古人,便是这些输送新鲜血液的队伍当中的一个亮点。

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而且,呼和浩特的历史还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古城遗址多,据说有80多处,甚至可能近百处;二是召庙林立,所以呼和浩

特也俗称召城。若对这近百处的古城遗迹略作分析,不难看出,大部分是南来的农耕民族的遗迹,如古代的云中、定襄等;少部分是南下的游牧民族的遗迹,如古代的盛乐、丰州等。这些古城大多毁于战争,或因战争而造成民族大迁徙,文明也随之被遗弃。唯有呼和浩特城本身,自筑城起,虽几经劫难,却依然在原址保留城池和名称至今。造成这一宝贵历史现象的缘由可能很多,但在它的创造和守卫者队伍当中,当地的土默特蒙古人至今承当着独特的角色,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这应当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下面就笔者所知,一一道来。

一、土默特部的渊源①及其驻牧丰州滩

据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晓克先生考证,土默特部也是来自贝加尔湖,与布列亚特人同起源。笔者曾将此观点下载给布列亚特同事,不料同事却说,布列亚特传说中就是说与土默特同源。关于蒙古人崛起之前我们的祖先如何生产生活,犹如人类以及世界各民族甚至某一个地方的人们都渴望描述清楚自身来源的足迹一样,仍然需要从历史文献、民间传说、考古发现、祖先遗迹以及新近突起的DNA检测等综合信息来判断。

据成吉思汗陵八月盛奶祭颂词所云:“保卫了阿尔泰山之北十二道关口,成为大鹏之翼,成为系马之桩,成为长蛇阵之后卫,成为回击来犯之敌的偏师。入有所得,出有所携,高山之敖包,大海之丰碑,压后之殿军,十二土默特属国就是他啊!”②在成吉思汗陵祭颂词中能够如此所云,说明蒙古土默特部既是一支曾经跟随大汗远离故土,参加过长期征伐的重要军事力量和物质财富生产力量,也是一支在疆域扩展后曾经长期亦牧亦守要害之地的部民,可谓能征善守。

有学者称,土默特部于1368年之后(即北元时期)从阿尔泰山之北内徙。笔者以为,当时有两个历史性的政治经济背景因素,对这次部族大迁徙起了关键性作用。其一,元朝统治集团于1368年退出大都北京,中央汗庭的权威以及对各部的控制力衰落,这使得土默特人撤离牧守的边关,去寻找理想的游牧之地成为了可能;其二,在明朝建立之初,曾经多次出兵扫荡大漠,甚至连元上都都被捣毁,因而北方各游牧部落曾一度远遁漠北,使塞外形成一个空虚的缓冲地带。其后明朝统治集团因内外矛盾而国力衰弱,军事方略转为加固长城,固守要塞。约当此时,土默特蒙古人便内徙到这个水草丰美,宜农也宜牧却人烟稀少的地方。据史料载,约在1480年,北元中兴,达延汗巴图蒙克即大汗位后再度统一蒙古,并分为左右两翼,土默特与鄂尔多斯、永谢布成为右翼三个万户.

①本节记述基本依据《土默特志》。

②韩祯:《土默特史话》载《土默特春秋》,荣竹林、潘秋惠主编,远方出版社出版。另见《土默特志》。

其后约当1510年,右翼三个万户谴人觐见达延汗,并“请君一子为承制之济农”,①因而有乌鲁斯?博罗特、巴尔斯?博罗特(即赛那剌)相继为右翼济农。1517年达延汗去世后,赛那剌继承汗位,分封其长子衮必里克墨尔根领鄂尔多斯,次子阿勒坦领十二土默特之大部和大青山后地区,这便是阿勒坦汗开创基业之基础。1519年巴尔斯?博罗特(即赛那剌)逝世后,墨尔根与阿勒坦联合右翼诸部南征北战,东打西伐,实力迅速壮大起来,再到1542年墨尔根去世后,阿勒坦便成为了右翼诸部事实上的领袖,其势力范围也已经东到辽东,西达甘、凉(甘肃、青海)。

二、阿勒坦汗统领时期土默特人的建树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建立政权②

阿勒坦于1538年从中央汗庭获得“索多”汗号,1542年第三次征伐卫剌特后,被中央汗庭博迪汗赐封为土谢图彻辰汗。至此,阿勒坦汗便逐步建立了东起辽东,西达甘、凉(甘肃、青海),可以说横跨长城外围的台吉领主制政权,以致于“中央汗庭惧为所并,于1547年东徙。”

此外,阿勒坦汗从1534年起便一再谋求与明朝建立经济关系,从1540年到1550年几乎每年都向明朝派遣使者,“意在通贡互市,沟通边内外”,“令边民垦田塞中”,蒙民“牧马塞外,永不相犯”。“边内种田,边外牧马,东起辽东,西至甘凉”,“各不相犯”。据《万历武功录?俺答列传》栽:1547年正月,“俺答大会保只王子、吉囊台吉、把都台吉曰:吾终欲请入贡------幸勿复入”边。《明世宗实录》也载:阿勒坦汗遣使向明朝表示,“如通贡市,则东起辽东,西至甘凉俱不入边”。

政局稳定、政权简约、幅员辽阔的行政领域,会有利于农牧民安居乐业,也就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经济繁荣和社会财富积累,从而也就拉开了土默特人种种建树的序幕。

(二)建筑城市

历史在进化,游牧文明也在演化。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繁衍生息,为了生存而师从自然,学会了按季节倒场,按线路游牧,像崇拜神灵一样崇敬和保护着自然。因而,在居无定所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我们的祖先学会了轻装简从,他们的生产资料以有蹄类动物为主,他们的生活资料以能装载到车轱辘上的为主。所谓的“城”和“市”,他们的条件

不允许,在他们的意念中也没有那么重要和向往,至多为了战争和聚会的需要,他们以车围圈,便有了类似于村庄和城堡,但又可以随时组合随时分解的“古列延”,而更大规模的人车马围绕一块平坦的草地相聚,

①济农:相当于副汗。

②本节史料主要依据《土默特志》

便有了那达慕。这样,在游牧民族生活过的地方,一方面很少有物质文化遗存,甚至连成吉思汗的遗体都不留痕迹;另一方面则基本不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永久性破坏,也可以说是永远地保存着自然生态文明。

但历史在进化也在异化,当土默特蒙古人进驻丰州滩即现在的土默川以后,这里土地肥沃,宜牧也宜农,再由于农业的短期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牧业,而且这里靠近内地,不缺种田把式,便逐步转向了定居和半农半牧生产生活方式,这种兼有农田和牧场,有庄稼又有牧群,有奶食又有白面的土默特蒙古人生活,直至上个世纪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各家各户的牲畜归到生产队,才遗憾地结束。

物质财富作为基础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经济实力均会走向发展的更高层次。据《阿勒坦汗传》记载,“阿勒坦汗仿拟失陷之大都起造库库和屯”,并于1572年起造,到1575年建成。“库库和屯”是呼和浩特的古汉语音译名,蒙语则古今相同,含义即为青城。今天的呼和浩特便是这一名称的现代汉语音译名,所谓呼和浩特有400多年的建城历史,也是据此而来。库库和屯本身位于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城区部分,当地人仍习惯于称其为旧城,并把满清王朝于1739年建成的屯军之领导机关将军衙暑及其随后形成的城市称为新城。其实今天的“旧城”所指范围实际上已经远大于“库库和屯”,今天的呼和浩特也已经成为塞上明珠,但其起源还是“库库和屯”,其奠基者便是阿勒坦汗及其领导的右翼蒙古诸部,核心便是土默特部民。好比当代的深圳,打工队伍帮他们建设了深圳的城市,但深圳人毕竟是主人,所不同的是,深圳依靠的是巨大的中央财政投资,而土默特人民建造呼和浩特,却仅仅依靠地方力量。历史和现实可以照印着看,其他盟市现在可以骄傲地给客人展示保留至今的王府,土默特蒙古人没有留下王府,却给后人留下了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传统的土默特议事厅,至今保留在旧城大北街东侧。

就蒙古族的历史而言,土默特人率先建造了城市,也比较早地将城市的功能由战争转向了社会事业,那就是迎来了商业,兴办了教育,形成了都市,从而使土默川的历史发展发生

了质的飞跃。由于有老城市作基础,使得土默川上演变出一系列至今对内蒙古甚至更广范围具有影响的社会变迁。

1、塞外商埠。对于农耕民族来说,许多生产生活用品往往可以自行生产。因而我们过去常常批判的中国几个衰败没落的封建王朝曾实行闭关自守策略,其实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他们最方便也最容易采取自给自足的消极经济政策,以换取眼前的国防安全。明朝中后期在北方实行禁边,便是这样的经济和国防政策。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由于生产的产品过于单一,他们不可能消费完自己生产的产品,也必须用自己多余的产品去换取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用品。因而,是客观条件决定了游牧民族必须胸怀博大,眼界宽广,必须保持开放的市场,否则无法生存。阿勒坦汗在其政局刚刚稳定,政权刚刚建立之时便一再谋求与明朝通贡互市,其实是代表了土默特人民的意愿,反映了社会需要。由于当时土默川的社会稳定,土默川的马牛羊皮毛肉之丰盛与便宜,土默特人之好客,使得关内求利的买卖人、谋生的手艺人、甚至失意的文人都屡禁不止,土默川成了他们理想的地方,呼和浩特和包头成了他们汇聚的商埠。这种现象的鼎盛时期是在清代,描述这种现象的代表作品是《大盛魁》和《乔家大院》,而开创者其实是阿勒坦汗和他统领的土默特人民。

2、爱国保家的壮举。土默特人驻牧丰州滩以来,他们仿佛真正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家园,也深深地热爱上了这块热土,从此,丰州滩成了历史,土默川成了保留至今的地名,土默特人也再没有离开过这里,而是开启了一个建设家园,保卫家园的崭新历程。呼和浩特从建城起,不但没有再次成为遗迹,而且能够在原址沿用原名称至今,能够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欣欣向荣,与此有着极为深刻的关系。在最为惨烈的抗日战争中,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既有延安派来的120师为主力,更有以高凤英、李森为代表的一批抗日坚决,熟悉山势地形,而且与土默特老乡亲如一家的抗日骨干。看过《李森传奇》的人们,肯定为土默特蒙古人爱国保家的一腔热血和壮烈事迹所深切感动;而有幸没有牺牲,又参与并领导了新中国以及自治区建设的如乌兰夫、李森、高布泽博等一代元勋,至今流传着许多美好感人的故事。

3、教育文化中心。回顾教育的历史告述我们,定居是书院式教育的必要条件,城市是近现代教育的必要条件,而游牧散居时兴办教育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约在满清康熙晚期到雍正初期,土默特部出现了一位颇得民心的左翼都统,官名丹津。就在当地官民为他捐献财物,准备修建祠堂时,丹津坚决不允,并上奏朝廷,请求允许建造文庙和官学。获准后,于雍正二年(1724年)建成了文庙,1726年建成了土默特官学。此事更加证明了丹津的远见与官品,也更加证明丹津应该有纪念堂碑,而这个非土木的丰碑便永远地铭刻在了土默特人民的

心中和口碑之中。据塞北文豪荣祥先生讲,土默特地方有两个宝贵传统,其一在教育,土默特官学历史上曾长期坚持弓马骑射与舞文弄墨并举。现在看来,这可谓是土默特历史上的素质教育;其二在官制,在土默特地方的60个佐领中,有30个世袭,有30个便是由土默特官学的学子充任,而这些人是上马能统军,回府能牧民的文武全才,这也是土默特地方人杰地灵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土默特文庙之主殿大成殿仍然保留在土默特学校校园之中,并于2006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区文庙街也是早年因此而得名。在2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除文革10年中断外,土默特官学虽经光绪十二年(1886年)更名为启运书院,近代频繁更名为土默特高等小学堂、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土默特中学、土默特学校,但性质上始终是土默特人民心目中选送子弟,培养人才的圣地。正如清编《土默特旗志》云:“乃土默特作育人材之始基也。”至今,说到南文庙和土小,土默特人民仍然倍感亲切,妇孺兼知。土默特官学的创办,起初以歌舞、弓马与文化并举,到近代以来逐步有内地失意文人进入,土默特官学也演变成了民族教育与内地儒家教育思想融汇结合的摇篮。在土默川上,除了土小,有名的还有把什小学与和林的恼木气学校,均是人杰地灵的根本,建国初期内蒙古的许多杰出人才,均出自这里。最可一书的,便是电视剧《青年乌兰夫》讲述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片《一代英豪》介绍过的,土小校友中有20多位青年学子,在进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期间,便追随革命先驱李大钊参加革命,成了1924年参加革命的我们党早期的少数民族党员,后来便是创建自治区的一代元勋和杰出领导人。

在自治区成立之初,以乌兰夫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元老,他们上下求援,四处奔波,既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也得到全国各大学及其有献身精神的一批知识分子的援助,在建国之初的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内蒙古率先建设了师大、内大、农牧学院、林学院、医学院等一批大学,而且每一所大学都开设蒙古语授课的院系,这为全区的农牧民子弟开辟了一条光明的坦途。要知道,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完成如此伟业也决非仅仅是计划安排,而是在种种社会事务当中,他们率先看中了教育,并优先争取了教育。当时,乌兰夫亲自担任内大校长,农业厅高布泽博厅长亲自担任农牧学院院长,他们既开创了自治区高等教育的基业,又高度重视这项事关社会发展之根本的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内蒙古在各大自治区的高等教育方面,始终是模范自治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未来的根本保证。

呼和浩特成为自治区的教育文化中心,首功仍然属于城市的奠基者阿勒坦汗和他统领的土默特人民。其后城市功能升华,土默特人也发展成为一支具有浓厚的尊师重教传统和民风的族群,他们不管到哪里经商、做官与为学,准是特别关注教育。像民族教育家孟绍这样,

从土默特小学教导主任起家,历经艰辛创办土中,而且50年坚守土中校长、名誉校长,仅仅是他们当中的杰出典范。而以乌兰夫为首的一批革命元老,则是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发扬了土默特人的尊师重教传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笔者以为,深入研究土默特地方之民族教育与中原儒家教育思想结合的历史经验,对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促进呼和浩特民族教育的科学发展,当前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民族的乐园。阿勒坦汗时期的土默川不光成了土默特人民的乐园,而且还拉开了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走西口现象的序幕,这要比后来发生的闯关东人口大迁徙早得多。走西口现象也说明,当时关内人民除了不满意贫瘠的土地和沉重的赋税与地租,还发现了一个类似当代中国深圳一样的谋生去处。土默川的稳定,吸引了关内的匠人、商人和失意文人;反过来,人才的集聚又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库库和屯”建成6年后(1581年),阿勒坦汗便再行扩建,并于当年完工。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当时土默特地方发展之快。蒙古民族本来是个开放性极强的民族,人才的集聚又促进了各民族的沟通与理解,促进了文化交流,使土默特人民进一步锻炼了与南来北往的客人打交道的本领,他们上至总管,下至农牧民,均谙熟与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共存的相处规则。当时开启的走西口现象具有代表性,实际上当时回族等其他民族也已经开始进入,土默特人均能给其地居留,欢迎其经商创业。直至满族入主呼和浩特,土默特人也既敢于维权,又顾全大局,保持地方稳定。

土默特地方的教育对民族团结氛围的形成,有着独特的贡献。土默特高等小学堂甲班毕业的荣祥先生,民国时期曾任土默特旗总管,他蒙汉兼通,曾出版诗集,晚年曾任内蒙古文史馆馆长,主持过《绥远通志稿》修订,人们至今尊称他塞外文豪。有类似荣祥先生这样一批人才治理土默特地方,他们了解中原治国思想,熟悉本民族地方治理特点,善于将二者结合。再后来到土默特高等小学校时期,毕业生已经是蒙汉兼通且汉语汉文见长,他们成了五四爱国运动的活跃分子,其中进入蒙藏学校的以乌兰夫为代表的一批学生,在李大钊等革命前辈的培养下,成为了我们党早期的革命者,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又曾被党派遣留学前苏联,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于是,最终开创了新中国的民族工作典范,内蒙古成了全国的模范自治区。在此,我们不能忘记阿勒坦汗的奠基作用,还应该重视研究土默特人民400年来积累的各民族和睦、团结相处的经验,重视20万土默特人在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呼、包二市所起的对社会稳定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加以总结,以开创民族工作科学发展的局面。

5、自治区首府。1952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张家口迁到当时的归绥市,与绥远省政府合署办公,体制上由当时的政务院和自治政府对省政府实行双重领导。1954年,原绥远省建制撤销,随即恢复呼和浩特这个蒙古人心目中的首府名称。把自治区的首府迎到了自己的老家,这是土默特人民的历史骄傲,也是土默特人民对全区人民的特殊贡献,因为呼和浩特事实上当时已经是自治区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如果说北京人信息灵便,求学和就业方便,以小比大,土默特人也确实获得了类似的便利。前些年人们讲一个笑话,说呼市街头走着一个羊倌,上去一攀谈,原来人家是自治区领导家的亲戚。其实这个笑话确实有现实基础,土默特人民亲手建造了这个城市,浴血奋战守卫过这个城市,喜气洋洋迎来了自治区政府,客观上也就在经济、文化乃至政治上与这座城市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如今,土默特人正以首府人的心态,敞开胸怀迎接全区、全国、全世界的英才来建设自治区的首府,同时也是建设自己的老家。

对于土默特部的源流,史籍所载甚少,史学界主要有两种看法:其一秃马兀惕说。其二豁里·秃马惕说。此外,也有人认为,土默特部形成于明代蒙古社会的动乱过程中。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并重新划分6个万户,土默特部为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任命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统领右翼三万户的济农。此后,其次子阿勒坦汗占据十二土默特之大部,逐渐强大起来。阿勒坦汗的领地以大青山南北为中心,东达宣化镇边外,西至乌拉山前后,甚至远至甘肃、青海地区也有部落驻牧。阿勒坦汗强盛之后,与明朝中原地区和平互市,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政治关系,发展了漠南地区的农牧业、手工业和小城镇建设。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廷封其为“顺义王”。阿勒坦汗在开发土默川的过程中,还兴建了一批城镇。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起造五塔和八大板升”。嘉靖四十三至四十五年(1564~1566年),他又在大板升的基础扩建了大板升城。城内的建筑自“朝殿及寝殿凡七重,东南建仓库凡三重,城上起滴水楼五重”。到嘉靖五十四年(1575年)工程竣工,明朝赐名为“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市)。以后,逐渐成为右翼诸部政治、经济、宗教的活动中心。

17世纪初,林丹汗统领蒙古诸部时,土默特部因内部分争激烈而趋分裂,一部分留住大同边外丰州滩一带,一部分东迁辽东地区,故有东、西土默特之称。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调清兵及东部蒙古四子部落、乌喇特部落、茂明安部落,征讨宣化、大同边外林丹汗部、西土默特部,该二部战败降清。崇德元年(1636年)将西土默特部编为左、右翼二旗,设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等官以统辖旗众。该二旗不设札萨克,也称归化土默特,直到民国。

土默特部蒙古族在乌盟地区主要分布居住在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及达茂联合旗。

附:席勒图旗简介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西征噶尔丹时,为防御外患,土默特右翼旗都统阿弼达遵旨,派一个苏木的旗兵在大青山北麓希拉穆仁河一带设卡伦(哨所)驻防。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诏准喀尔喀蒙古仁钦道尔吉为席勒图召(延寿寺)第六世转世呼图克图噶根,法名叫阿嘎旺罗布桑达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阿嘎旺罗布桑达瓦活佛进京拜见皇帝,被提升为札萨克达喇嘛。从京返回归化城后成为掌握该地区宗教最高权力的活佛。六世呼图克图活佛从喀尔喀蒙古来漠南时,携带20余牧户侍从、奴隶共计100余人,还带来了许多牲畜和财产。为安置活佛带来这些俗徒和牲畜,清政府将希拉穆仁河流域广阔草场划拨给席勒图召六世活佛,做驻牧生息之地。

当时,希拉穆仁召牧地与四子部落旗、乌拉特三公旗、喀尔喀右翼旗,茂明安旗接壤,总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由于六世呼图克图活佛阿嘎旺罗布桑达瓦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使希拉穆仁地区的组织机构和执政方法与其它札萨克旗有所不同,从此,形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

民国29年(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西蒙地区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希拉穆仁独立设旗,称席勒图旗,行政上隶属乌盟。宗教体制上仍隶属归化城席勒图庙。民国34年(1945年)撤销席勒图旗,划入土默特旗。

新中国成立初,席勒图旗归属绥远省土默特旗管辖,到1954年,正式划归乌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内蒙古的发展史

Nwei 内蒙古的发展史 --------------------------------------------------------------- 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逐渐统一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刺、蔑儿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诸部。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征服统一了蒙古地区的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1206年铁木真称汗,号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贵族政权——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部落而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政权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11—1260年先后灭西夏和金,版图扩展到中亚、南俄。忽必烈继汗位后,迁都至燕京(今北京市),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1368年元朝灭亡。后来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东部蒙古的鞑靼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建立了臣属关系。明未,女真建立后金政权。636年后金改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后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人关统一全国,直到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主的基础上,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颁布了以盟旗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诏令,强化和发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对蒙古族统治的加强,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据和战争,使蒙古族社会获得了近200年的稳定,畜牧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元代以来,蒙古族在祖国许多科学文化领域做出了贡献。如13世纪中叶写成的蒙古族重要历史、文学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学作品《一层楼》等。在医学、历算、数学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蒙古族人民积极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那时驻防在东南沿海蒙古八旗官兵与各族军民奋起抗敌。1841年10月蒙古族爱国将领裕谦指挥三镇将士在浙江定海奋战六昼夜,以身殉国。次年4月英军进犯乍浦,守军7000人英勇反击,其中有蒙古八旗官兵800余人参战,蒙古官兵牺牲200余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当英军入侵渤海湾时,内蒙古东三盟和察哈尔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调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献大量马匹、银两支援前线。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僧格林沁亲王奉命从内蒙古各盟征调蒙古骑兵参战。在大沽口的三次保卫战和八里桥之战中英勇抗击侵略者,其中有4000余名蒙古骑兵参战的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打沉敌舰5艘,击伤6艘,打死打伤英法侵略军592人,获得胜利。在第三次大沽口保卫战中,蒙古族爱国将领乐善率千余官兵坚守炮台,拼死抵抗,全部为国捐躯。在保卫北京的八里桥之战中;从卓素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察哈尔调集4000蒙古骑兵穿插奋战,毙伤敌军1000余人。蒙古骑兵也有很大牺牲;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蒙古骑兵以弓箭、马刀抗击了敌方的洋枪洋炮,在中国近代史上写出了爱国爱民的悲壮诗篇。1900年前后与义和团运动相呼应的遍布东西部各盟旗的反教斗争,从1858年伊克昭盟的“独贵龙”运动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规模较大的反封建赋役、反垦、夺地的斗争共有10多次。

论蒙古族家庭教育

. 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生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学生:连溪 学号:MZ13084 年级:硕士一年级 院系单位: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 课程名称: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摘要 蒙古族家庭是对民族成员实施教育的最小社会单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初场所和重要的途径。蒙古族家庭教育蕴含丰富的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教育容和方式、方法。影响着个体的文化认同、认知模式、知识能力、道德情感、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等多方面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奠定个体发展的文化根基。本文论述了蒙古族家庭的特点和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观念及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本也给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家庭教育容;家庭教育意义 一、蒙古族家庭简介 家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而这种生活共同体的组成形式,就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组织。最早记载的蒙古族家庭是父系家庭,由一定围的亲属,即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所组成。小家庭由婚姻关系的缔结形成了最初的家庭成员——夫妻,后来又生儿育女。儿子成家后,在父母的蒙古包旁另建新包,共同游牧。 蒙古族的家务,男子和妇女分别承担。放牧,蒙古包的拆迁及搭建,制造工具等都由男子负担。他们除了从事牧业生产外,也从事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手工业,如鞣制皮革,照管羊,挤羊奶等。牧区的妇女负担的家务则比男人繁重,有人说蒙古族女子:“女子所在,则朝夕榨乳,制造奶酪,汲水,拾兽粪而干之,制衣制靴,无不任之。乘马疾驰于原野,不亚于男子。其业务之勤奋,性格之活泼,

蒙古族民俗常识

教学内容: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教学时间:2012年11月21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历史、节庆习俗、服饰、建筑、饮食、歌舞、民族文化等要点; ②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赏视频、聆听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②以导游讲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节庆习俗。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服饰、建筑、饮食。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这个地区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能不能说说都有什么民族?人数居多的是哪个民族?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蒙古族民俗常识。 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有没有同学知道是谁统一了蒙古部落? 我们一起把书翻到第二页,共同来了解蒙古族的来源,成吉思汗的简介和蒙古族主要分布的国家,人口数目。(课件) 解决老师课件的问题。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草原骄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1)狩猎民俗(出示课件)带着问题自由读文,解决问题。 ①狩猎方式主要归纳为两种:个人狩猎和集体狩猎。(板书)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个人狩猎和集体围猎的不同。②蒙古族狩猎的方法有几种?学生自行读文,汇报结果。③出示问题:蒙古族的狩猎活动为何在秋、冬两季进行?学生自己归纳,老师总结。 3、欣赏蒙古族生产民俗图片、民族音乐。 4、整理笔记。 5、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老师做归纳总结。 6、课后拓展: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留意一下身边的蒙古族朋友,看看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民俗是我们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请教一下他们,这些民俗有什么意义。 板书设计: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狩猎民俗个人狩猎、集体围猎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 正文: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 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 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 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 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 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现在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

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 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 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了。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 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 (用 2.5 米长的柳条 交叉编结而成)架好, 再架上顶部的“乌尼” (长约3 . 2 米的柳条 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

《蒙古秘史》中体现的古代蒙古族教育观

香莲 (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蒙古秘史》一书不仅是记载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历史文献,更是教育事件研究的结晶。通过对它的研究能揭示13世纪蒙古高原的独特游牧生活教育方式、古老教育方式的奥妙和适应于游牧生活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蒙古秘史》的研究现状,说明了对本书教育方面研究的薄弱点;然后举例《蒙古秘史》中体现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事件,分析古代蒙古族游牧生活环境下形成的教育观,论述13世纪蒙古族人们重视团结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蒙古秘史》;蒙古族游牧文化;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K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0-0008-02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蒙古秘史》是他们独特的自然生活环境下酿造的文化结晶。学术界对于《蒙古秘史》的研究方法非常多,但从教育事件解释早期游牧教育文化的比较少。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蒙古秘史》成书760周年纪念会上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我国世界文化名著《蒙古秘史》很高的评价,认为该书不仅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留下印迹,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独特的艺术、美学和文学传统及天才的语言,使它不仅成为蒙古文学中独一无二的著作,而且也使它理所当然地进入世界经典文学的宝库”。这一评价是1989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执委会第131次会议上就纪念《蒙古秘史》成书750周年的决议中作出的。 《蒙古秘史》是13世纪时以畏吾儿体蒙古文书写的记载蒙古族古代历史的珍贵文献史料,原名为《忙豁·仑·纽察·脱察安》。明洪武十五年始(1382),译成汉文,改名为《元朝秘史》。今其畏吾儿体蒙古文原文早已佚失,流传下来的只有明代以汉字音写蒙古语的《元朝秘史》。国内学者研究《蒙古秘史》已有悠久的历史,学术界普遍认为《蒙古秘史》研究始于明朝——明朝翰林院编修,对畏吾儿体蒙古文《蒙古秘史》进行了汉字音译,并附录了汉译(分为旁译和总译)部分。民国时期,1927年王国维在《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一文中考证了《元朝秘史》中的主因亦儿坚就是金朝后期的札军。陈彬和在其选注的《元朝秘史》新序中对《蒙古秘史》的作者、成书年代等问题作了探讨。亦邻真的《蒙古秘史》畏吾儿体蒙古文还原本就《蒙古秘史》的书名和作者、成书年代、汉译年代以及版本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是从历史学角度对《蒙古秘史》进行的研究。巴雅尔对于《蒙古秘史》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给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蒙古秘史》文献学方面的研究专著有甄金的《蒙古秘史学概论》,它是国内唯一一本以专著形式出现的有关《蒙古秘史》文献学研究方面的著作。方龄贵在《记所见阮惟和〈元秘史地理今释〉抄本》一文中,考证了上海复旦大学善本书目中所见的《元秘史地理今释》抄本为阮惟和书。他在《我和蒙元史研究》中讲到对《蒙古秘史》的研究时,也提到了当时对此抄本的考证情况。 总之,国内学者对《蒙古秘史》的研究取得了硕果,但大多局限于对《蒙古秘史》语言、历史、文献、习俗、道德、军事、作者、成书年代、汉译等问题的研究,从游牧文化教育的角度研究《蒙古秘史》者并不多见。 蒙古族教育观是特殊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产物。《蒙古秘史》的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13世纪游牧文化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以游牧经济为主、居无定处的蒙古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成吉思汗颁布的札撒中就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条例。 《蒙古秘史》中所记史事蕴含着13世纪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如有“阿阑豁阿”教育孩子们的故事,“斡阔伦哈屯”教育铁木真的故事,成吉思汗教育四个儿子的事件,“安巴亥罕”留给后代的遗言等等。这些充满教育色彩的故事已被记录在《黄金史纲》、《蒙古源流》、《水晶珠》、《恒河支流》等历史文献中,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教育着蒙古族人民。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新人教版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课标内容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成吉思汗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对于少数民族如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比较感兴趣。因此,本课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视频、故事、问题探究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最终达到理解本课重难点的任务。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 唐朝统治瓦解后,我国进入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民族关系纷繁复杂。一方面,民族冲突加剧,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之间的交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国家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多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 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 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名师教案; 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

蒙古马文化研究框架

蒙古马文化研究框架 马文化现象被人们关注和研究,已是世界性课题。马文化现象多发端于游牧民族聚居的国家与地区。它与近几年全球性关注的游牧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蒙古民族起源于中亚蒙古高原,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是在马背上从远古走向文明时代的民族。她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漫长而坎坷,辉煌而悲壮的马背民族史。 一、蒙古马文化的定义在上古时代,蒙古先民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当他们开始游牧生产时,由于驯养了自古以来所信仰的“天使”——马以后,才有可能迅速地踏上历史文明的进程。马在整个北方游牧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超过了人自身。马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及对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使原始的蒙古先民自然产生了崇拜心理,成为整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图腾象征,而这一文化特征经过了原始氏族时的自然崇拜期、部族联盟时的人马形象的整合期和国家形成时的文化象征时期。即自然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的过渡与发展。伴随着蒙古民族创造了悠久而灿烂的游牧文化。 蒙古马文化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从原始蒙古先民马崇拜伊始对人与马之间自然形成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思维定势、审美情趣与追求等诸多现象进行系统分析,整合研究,从而充分揭示出被学术界泛指的“马背民族”的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从这个意义来讲,所谓的蒙古马文化,概括的说,实际上是一部反映“马背民族”——蒙古族文化史。 二、蒙古马文化研究的范畴与内容 蒙古马文化研究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学研究。它是国际“蒙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范畴主要是针对中亚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而言。世界上马的产生可追溯到5000万年以前。在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马化石为内蒙古锡盟苏尼特左旗出土的距今1000多万年前的戈壁安琪马化石。之后,几乎在所有北方地区陆续发现了不同时代的马化石。

蒙古族土默特部的历史汇总

蒙古族土默特部的历史 5[ 标签:蒙古族, 土默特部, 历史 ]匿名2009-07-28 08:42 内蒙古土默特部的形成以及发展的简要历史 听我的前辈说我们的部落起源与呼伦贝尔一带,不知是否正确(我的家乡位于土左旗) 满意答案好评率:0% 在呼和浩特建城433年之际,迎来了这座古城的奠基者——阿勒坦汗诞辰500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伟人,笔者谨从:一、土默特部的渊源及其驻牧丰州滩(土默川);二、阿勒坦汗统领时期土默特人的建树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具体包括:(一)建立政权;(二)起造城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1、塞外商埠;2、爱国保家的壮举;3、教育文化中心;4、民族的乐园——走西口现象的开启;5、自治区首府等方面,简要记述一下阿勒坦汗的历史贡献,并简略分析其对后世几百年塞外商贸重镇与教育文化中心的形成,长城内外民族交融与团结局面的形成,以及自治区首府落脚呼和浩特等重要社会变迁所起的奠基性作用。为了行文方便,笔者首先要说明一个逻辑问题。伟人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依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伟人也属于人民,但又是人民当中的具有特殊贡献者,是人民的杰出代表。具体到本文,回顾阿勒坦汗的历史贡献,不能脱离土默特人民;反之亦然,正是在阿勒坦汗的统领之下,土默特人民创造了划时代的历史建树。故而,行文中有时用土默特人民,有时用十六世纪时土默特人民的杰出领袖——阿勒坦汗,随论述问题方便而已。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种种的文明与文化,它们有的遗憾地消失了,只给我们留下一些遗迹;有的则作为一种文明与文化,虽然经过了历史演化,但其基本精神和文化特征仍然在延续,也就是作为一种文化还在延续,但是这种文明与文化的原始创造民族却消失在了现代人群当中,不复存在了。像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这样,既历史悠久,长期共存,又不断复兴和发展的民族与文化,充分说明二者所共有的民族精神是奋发向上的,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是博大而根深的,永远是枝繁叶茂的。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热爱着这个家园,共同为这个文明的发展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这也是华夏文明充满活力的又一个内在机制原因。呼和浩特与土默特蒙古人,便是这些输送新鲜血液的队伍当中的一个亮点。 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而且,呼和浩特的历史还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古城遗址多,据说有80多处,甚至可能近百处;二是召庙林立,所以呼和浩

论蒙古族的游戏教育

论蒙古族民间游戏的教育性 连溪 摘要 游戏是体育和智育的一种形式。有些游戏是在各民族社会婚、丧、节、祭祀等活动中进行的。蒙古族传统游戏是蒙古族人民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人们的要求,深受蒙古族人民及草原其他民族的喜爱。本文就蒙古族的游戏教育的内容和作用进行探讨,使更多人了解蒙古族的游戏教育。 关键词:蒙古族;游戏;教育作用 一、蒙古族民间游戏的内涵及分类 蒙古族民间游戏是与娱乐有密切关系的活动。这种传统游戏娱乐活动是在蒙古族氏族社会时的游牧、围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发展的。我们可以将蒙古族民间游戏的内涵界定为形成于蒙古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与该民族生产生活实际相适应的独特内容与形式,并在蒙古族儿童中广为流传的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综合性娱乐活动。这一内涵的界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蒙古族民间游戏是儿童自觉自愿组织并开展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活动。无论何种游戏,只要是被称之为游戏,其本质一定是具有强烈的娱乐性,任何外在附加的功利性、盈利性等目的都会破坏活动的游戏性;其次,蒙古族民间游戏是松散的综合性娱乐活动。就是说,蒙古族民间游戏不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外在目的的活动,它不同于学校或幼儿园等教育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自由性和综合性;再次,它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传统并与之相适应,并能够反映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娱乐活动。[1] 蒙古族民间游戏的内容极其丰富,沿用了民间游戏的一般分类方法,可以将蒙古族儿童民间游戏分为益智游戏、文字游戏、运动类游戏、歌舞表演类游戏、生活游戏、童谣以及野趣七大方面。 ①益智游戏:将智力活动与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的游戏形式,主要有拼图类和棋艺类。如:蒙古象棋、狼吃羊、“宝嘎”、“帕日吉”、“吉日格”(鹿连儿)、大六牌(股牌)、“连环锁”。 ②文字游戏:蒙古族语言文字韵律美,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常以谜语等形式体现,许多谜面很为幼儿喜爱。这些游戏趣味横生,足以启发人的智慧,陶冶心灵。不仅成人用以消遣,还与孩子共同游戏,以此愉悦儿童,训练儿童。如:“说九九”、“谐谑词”、“猜谜语”等。 ③运动类游戏:以体育、娱乐为主的活动,是儿童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如: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学历史 导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回答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 生:成吉思汗、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马头琴、骑兵、游牧、马靴、马鞭…… 多媒体滚动出示图片,暂停在《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这一张。学生介绍,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由此导入新课。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过渡: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猜一猜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之后,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中的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劫财物……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中央民族大学 研 究 生 学 期 论 文 论文题目: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学生姓名: 连 溪 学 号: MZ13084 年 级: 硕士一年级 院系单位: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课程名称: 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

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 摘要 蒙古族家庭是对民族成员实施教育的最小社会单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初场所和重要的途径。蒙古族家庭教育蕴含丰富的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影响着个体的文化认同、认知模式、知识能力、道德情感、行为方式、价值标准等多方面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奠定个体发展的文化根基。本文论述了蒙古族家庭的特点和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观念及内容,蒙古族家庭教育的范本也给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蒙古族;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意义 一、蒙古族家庭简介 家族,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而这种生活共同体的组成形式,就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组织。最早记载的蒙古族家庭是父系家庭,由一定范围的亲属,即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所组成。小家庭由婚姻关系的缔结形成了最初的家庭成员——夫妻,后来又生儿育女。儿子成家后,在父母的蒙古包旁另建新包,共同游牧。 蒙古族的家务,男子和妇女分别承担。放牧,蒙古包的拆迁及搭建,制造工具等都由男子负担。他们除了从事牧业生产外,也从事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手工业,如鞣制皮革,照管羊,挤羊奶等。牧区的妇女负担的家务则比男人繁重,有人说蒙古族女子:“女子所在,则朝夕榨乳,制造奶酪,汲水,拾兽粪而干之,制衣制靴,无不任之。乘马疾驰于原野,不亚于男子。其业务之勤奋,性格之活泼,有独立生活之资格。此为蒙古女子之特色,较甚于汉女子百倍也。”以上就是对蒙古族家庭构成及男女分工的简介,下面我们来谈谈蒙古族在家庭教育这方面的观念。 二、蒙古族家庭教育观念 (一)胎儿的发育 蒙古人注重让孕妇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让孕妇焦虑或生气,认为这样对于孕妇腹中的孩子的发育是不利的。蒙古人非常注意为孕妇创造良好、舒心的环境,不让孕妇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现代科学证明,孕妇的心理状态与所处环境会影响腹中孩子的遗传素质。因此可得出结论,孕妇的心态与所处环境对腹中孩子的发育有重要影响。 (二)教育从出生开始 蒙古族主张,应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对其进行教育。“蒙古族为了让孩子掌握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②了解蒙古族的服饰特色、歌舞、建筑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充分感受祖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民族风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精神和乐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节庆习俗、美食 【教学难点】 蒙古族的服饰 【教学方法】 1.教法:图片直击法、音乐欣赏法、故事讲授法 2. 学法:填表格法、学生模拟导游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有哪些人拍过,激发学生兴趣,再提问郭靖小时候生活在哪里?引入课题——蒙古族 新授: 一、找一找:识蒙古概况 聚居地:内蒙古自治区 宗教信仰:藏传佛教 三大史诗之一:《江格尔》 蒙古大国建立者:铁木真——成吉思汗 统一中国,建立元朝者:忽必烈 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 二、看一看,认特色服饰

展示一幅完整的蒙古族服饰图片,再将服饰的每一部分拿出来构成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首饰、长袍、腰带、靴子 提问:为什么这样穿着 “三不离身”指的是什么?——展示图片蒙古刀、火镰、烟荷包 三、说一说,释蒙古建筑 大家都知道蒙古族牧区的传统建筑史蒙古包,那为什么不是像我们一样的楼房呢?请同学解释: 传统建筑——蒙古包,呈圆形,有圆柱“墙体”和圆锥“房顶”组成,房顶有天窗,里边使用面积大,空气流通顺畅,采光好,冬暖夏凉,而且易于装拆搬运,很适合草原生活。 四、瞧一瞧,品风味美食 三餐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白食 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红食 提问1:据你所知,白食有哪些? 牛奶、马奶、鹿奶、骆驼奶 提问2:绵羊肉和牛肉 展示图片: 蒙古族烤全羊、手抓羊肉、涮羊肉、烤羊腿、手扒肉、炸羊排 五、填一填:知节庆习俗

蒙古人的传统家庭教育

蒙古人的家庭传统道德教育 众所周知,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的。因此,蒙古人在对其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时,遵循了自然法则,他们 有意无意强化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道理十分简单,大草原是我们的衣食之母,这是 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拿烧火取暖来讲,蒙古人首先烧的柴 禾是牛、羊、马粪,而不是去砍伐森林,即使烧柴也是能拾一些干枝,他们决不因烧 柴而砍掉活生生的林木。烧牛、羊、马粪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净化了草原,使草原 生态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水是生命之源,因此,蒙古人从来都不会污染江河,湖泊、山泉,他们把污染水源的行为,视为大逆不道。蒙古人在游牧生活过程中,要经 常进行倒场、轮牧,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逐水草而居。倒场、轮牧的优越性在于给草场 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恢复植被的机会,也防止了草原的沙化。因此,蒙古人的牧场 分为春季牧场、夏季牧场、秋季牧场,冬季牧场。蒙古人在来回迁徙游牧的过程中, 对那些生活垃圾是要进行简要处理的,其处理的方法是就地埋掉,然后拿来草坪覆盖 在上面,以求植被的恢复。另外,蒙古人游牧的生产方式决定其生产周期较长,因而 在他们的头脑中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当一头牛产下牛犊的时候,在蒙古人的头脑 中决不会产生立即杀吃牛犊的想法,相反,他们所想到的是几年后,让牛再产仔,然 后吃其奶,用其畜产品。我们认为,蒙古人的这种思想意识,对于保护大自然,求得 生态平衡十分有利。与这种思想意识相适应,蒙古人对野生动物也采取了保护措施,即"地有禁、取有时","怀卵时节勿捕","怀羔时节勿捕"。蒙古人把围猎的时间,严格限制在冬季,其余时间里让野生动物进行繁育发展。 蒙古人在家庭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其子孙后代进行着环境道德教育。蒙古人 在家庭传统道德教育方面,比较注重教育者--父母自身的形象。对于这一点,蒙古人常说的一句谚语就是"六畜的前两只脚踩过的地方,其后两脚一定能够踩到"。这句直译 过来的谚语听起来有点费解,其实她恰恰反映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深刻内涵。六畜的 前两只脚,好比是父母、教育者,后两只脚好比是子女、受教育者,前两只脚和后两 只脚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前者发生了错误,后者也会跟着出现错误。因此,父母本身 的道德行为,对孩子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其父必有其子,同理,有其母必有其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在蒙古谚语中,还有一句教育哲理,讲得非常生动形象,即"取媳妇先看对方的母亲,买毛驴要看它的蹄子"。从一定意义上讲,孩子是父 母的翻版,做父母的本身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不严,反过来对子女们提出十分苛刻的 要求,让他们达到高标准,那都是不现实的。因此,蒙古人在家庭道德教育中,把父 母的榜样示范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上。蒙古人在家庭道德教育方面,也十分重视对 孩子们进行热爱父母、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教育。蒙古人懂得,一个连自己的父母 都不爱的人,是很难做到爱他人,爱社会。热爱父母是培养孩子爱心的根本。事实上,人们把这种教育基本上都渗透在日常的细节中,可操作性比较强。例如,平常吃饭时,

第69集蒙古兴起

亚洲腹地,辽阔的草原和无垠的沙漠分布其中,这里生活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原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上游,后来向西迁徙至土拉河、克鲁伦河和鄂嬾河三河源头的广大草原上,已经在这里繁衍息了许多个世纪。骑着骏马,唱着牧歌,赶着牧群,逐水草而居,融入大地与穹庐般的天空,过着天人合一的游牧生活。历史的脚步常常出人意料,公元13世纪上半叶,茫茫草原上突然刮起了一阵旋风,旋风掠过大半个欧亚大陆。一个让全世界震惊的草原游牧帝国,以叱咤风云的雄姿,跃出历史的地平线。这个游牧政权的缔造者,就是被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每天清晨,随着升起的朝阳,甘德利草原总会响起古老、神秘、修长的声音。这个声音已经在这里响了七百多年。伴随着这个古老的声音,达尔扈特人一天的工作也由此开始。达尔扈特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担负神圣使命的人。这份神圣的使命世代相传。七百多年来,达尔扈特人从未间断过守护蒙古人的祖先,成吉思汗的灵帐。 演员旁白:成吉思汗的两位大将,一个是博尔术,一个是木华黎。成吉思汗去世以前,给他们两位大将安顿的就是,我去世了以后,我的灵柩你们来守,两个大将的后裔,现在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是守灵的部落,就是达尔扈特人。就是这样传承已经七百八十多年了。 达尔扈特人肩负着守护、祭祀、管理成吉思汗陵的神圣职责。他们是朝拜者,也是成吉思汗的心声传递者。长久以来,达尔扈特人祭祀的圣灯,从来没有熄灭过。 成吉思汗陵一起供奉着成吉思汗和他四位夫人的灵柩,以及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弓箭、圣奶桶、史料书籍,还有受成吉思汗膳封的转世白神马。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没有人知道成吉思汗葬身何处。这座成吉思汗的衣冠冢,长久以来一直以来是蒙古族朝拜的圣地。每年有近百万的人来这里朝拜,这里也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来此参观瞻仰。 在成吉思汗陵中,收藏了一幅世界上最长的油画。这幅油画是由二十多位画家,历时一年创作而成。油画长206米,高2.5米。再现了成吉思汗一生从诞生到去世的辉煌一生。每天迎接游客前,这里的导游都会游走于206米的油画之间,细细瞻仰这幅油画,感受这幅油画诉说的历史,这是成陵多年来的传统。关于成吉思汗的传奇,永远都是这片草原诉说不尽的故事。 公元1162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出生,据《蒙古秘史》记载,铁木真呱呱坠地时,手里紧紧抓着一块黑色凝血。这块来自母体的凝血,似乎宣告一个即将征服世界的英雄已经诞生。世界历史将由这个婴儿而改变。铁木真无忧无虑的童年太过短暂,不公平的命运早早将这个孩子推进人生严酷的寒冬里。就在铁木真9岁那年,父亲也速该把他带到带到盛产美女的弘吉剌部,为他订下了一门亲事,未婚妻叫孛儿帖。铁木真随后留在了岳父家里,不幸的是,也速该在返家途中,被世仇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是蒙古乞颜部落的首领,但人走茶凉,部族抛弃了孤儿寡母,但在母亲诃额仑的努力下,这个家庭得以顽强生存下来。据《蒙古秘史》记载,为了养活五个孩子,诃额仑天天在河边来回奔走,寻找食物,捡拾小果类充饥。为养活家人,铁木真则以磨锐的兽骨为尖器,制作木箭,在草原上捕捉鼠类。甚至为了一点儿食物,铁木真居然杀死了自己的异母弟——别克帖儿。 刘晓:这也是在非常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造就了成吉思汗这个一方面的一个性格,就是冷酷无情的性格。这个实在是没办法的,那时候就是适者生存。你如果是软弱的话,你就会被强敌消灭掉,只有表现的比敌人更冷酷,你才能成为王者。 草原上的仇恨代代相传,冤冤相报,从不停止。铁木真作为蒙古乞颜部落首领的长子,他是氏族部落首领的继承人。气颜部的敌对部落担心,铁木真将来继承部落首领后,可能进行报复,他们一刻也没放过这只草原雏鹰。铁木真父亲去世没多久,敌对的泰赤兀氏族,在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复习过程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3.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身份,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同走进今天的历史课堂。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你能看出什么?还能看出和老师有关系吗?大家猜猜我是什么民族?而现在同学们没有发现我是少数民族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历史上说的民族融合。 二、新课讲授 统一蒙古 1.(展示成吉思汗的画像)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出示问题: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西夏和金的灭亡 (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 1.(展示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学生读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 答案提示:西夏—金—南宋。 2.(提出要求:分组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1)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1234年,蒙古灭金。(2)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 1.(展示忽必烈图像)读图学史 2.(出示问题: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指的是蒙古族历史上传承下来并对古今蒙古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伦理道德观点、理论和学说的总称。蒙古族是以“蒙古”为族名,9世纪前后走上了蒙古高原的历史舞台,13世纪初期开始崛起,建立了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创制了通用文字,继承并发扬了蒙古高原连续几千年的游牧文明的主要成果,至今它已成为中国北方古代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人的历史活动,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与祖国内地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蒙古族成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已有可靠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达千年之久。虽然说蒙古族及其《圣主成吉思汗》(蒙古民间有《圣主成吉思汗》歌曲,元代有《圣武亲征录》一书。一般说,成吉思汗去世后的几百年间,通过历代蒙古统治者的有意识的宣扬以及蒙古民间的神化促成,成吉思汗已经成为了蒙古族民族英雄和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符号,逐渐被神化,被捧为圣人)主要以他们的领土扩张及征服战争而闻名于世,但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调节和规范族群内的各种利益关系及临近族群(包括临近各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与其他民族一样创造了灿烂而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及其思想文化。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整个蒙古族精神文化中的精华和核心部分,它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受到了中国境内其他各民族及其他国家和民族伦理道德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并且在相互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伦理道德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根据蒙古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以往蒙古族历史、文学史以及哲学思想史研究的成功经验,同时参照中国历史和思想史研究以及其他民族思想史研究的方法,我们认为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远古时代到近代)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远古时期伦理道德意识(?——1205年);第二、中古时期伦理思想[上](1206 -1368年);第三、中古时期伦理思想[中](1369-1636年);第四、中古时期伦理思想[下](1637-1839年);第五、近代伦理思想(1840-1918年)等五个历史发展时期。下面就简要阐明上述分期的理由和各阶段的主要文献材料及其基本的伦理道德思想内容。 第一阶段,本阶段之所以称之为“远古时期”,是因为它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确切年代的史前时期。以“1205年”来分界远古和中古时期,是因为以蒙

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摘 要 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文化灿烂。自古至今蒙古族的服饰艺术都存在着较高的审美价值。从蒙古族的出现到后来的建立元朝, 一直发展到现在, 蒙古族的服饰在人民的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现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蒙古族服饰内部却各具特色。服饰艺术是研究历史和民族风俗的宝贵实物, 从 蒙古民族服饰中, 我们可以透视其历史文化、社会风俗。

目 录 CONTENTS Array 1 . 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2. 蒙古服饰的形成影响因素 3.蒙古族服饰蕴含的文化价值 4.蒙古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 5. 图片欣赏

01蒙古族服饰的组成

1.1蒙古族服饰的四个组成部分 01首饰 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 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 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 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 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02 袍子 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 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 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 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 右衽。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 多以绸缎花边或虎、豹、水獭、 貂鼠等皮毛装饰。 03腰带 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 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 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 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 悍潇洒。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 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 美的身段。 04 靴子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 部件之一。蒙古人爱穿靴子,蒙 古靴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 根据季节选用。蒙古靴做工精细 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 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1.2内蒙古东、中、西部蒙古族服饰的区别1.鄂尔多斯的蒙古服饰主要 与特殊节日以及婚庆、丧葬 关系密切。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服饰。其中包括款式、面料以及颜色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2.乌珠穆沁蒙古人的帽子、首饰和佩带品有男女老少之别。乌珠穆沁未婚或已婚妇女的装饰和发式也有明显区别。大多数乌珠穆沁部蒙古人偏爱白、蓝、棕、绿、黄色的蒙古袍。部传统蒙古袍的色彩具有一定的社会象征意义。1.鄂尔多斯 蒙古服饰 2.乌珠穆沁 蒙古服饰 3巴尔虎 部落蒙 古服饰 3R 3.巴尔虎蒙古族服饰从整体 款式上看,较多保留着古代 蒙古民族服饰的特点和传统 风格。男子主要穿以蓝、淡 蓝、紫红、深棕色团花缎为 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克,夏 季穿白色单衫,系桔黄、黄 绿、灰蓝色绸类腰带,腰带 靠下腰系,以上提袍为美; 妇女则穿以红、紫红、绿色 绸缎为面料的长袍和特尔利 克,系紫红、粉红、淡绿色 绸类腰带,以靠上腰系腰带, 使袍子上部贴身为美。

蒙古民族的神话和传说

蒙古民族的神话和传说 神话和传说是民间留传下来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是古代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传说,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纯属幻想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蒙古民族和我国其他民族一样,神话和传说极为丰富。除了一部分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作品,其主要部分保留在《蒙古秘史》《黄金史》《蒙古源流》等古代典籍中。 蒙古民族的神话,产生和繁荣在民族统一前的原始氏族社会里。这时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森林狩猎居民和草原游牧群体在严寒的北国艰难地生产和生活着,频繁剧烈的部落战争又使社会处于无休止的动乱之中。因此,部落民众要求征服自然以改善处境,铲除邪恶势力以求得和平安宁,这种强烈的理想和愿望便借助于神话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蒙古民族的神话触及的社会生活层面很广,诸如对日月星辰奇妙变化的解释,对大地山河、五种牲畜来历的记述,对火的来源及其伟大作用的赞美,以及对部落征战、血亲复仇的夸张式描绘等等。神话主人公大都是一些力拔大山、气吞山河、

浑身放射着神异光彩的马上英雄或猎户强人,他们能引来大海之水灌溉沙漠,把不毛之地变成牛羊遍野的肥美草原;他们的骏马转眼之间就携带着主人跨山过海,升天入地,从万敌之中掳获酋首。战士阵亡,用一片树叶就能让他起死回生;危楼高耸,巧匠把它盖到了离天仅有三指之遥。蒙古民族的神话中,这种天马行空般的瑰丽幻想,人与天比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都是为了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古代蒙古民族劳动人民萌芽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在神话中表现得特别鲜明。 《保牧乐》《吉雅其》等神话中的主人公同其他古代神话中的神一样,都是一些脚踏大地,勤劳淳朴的牧民。他们被尊崇,甚至被提升为神,只是因为劳动出色,或者勇于同蔑视众生的天帝作斗争,造福于人类。他们生前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死后仍在保佑着牲畜,关怀着百姓。这些神也像活着的人一样爱虚荣,好恶作剧,但是又天真可爱,并不使人觉得神鬼的恐怖,这同其他高高在上、凛然可威的神?o 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蒙古民族的传说比神话产生较晚一些。在后代的流传中,许多神话中的“神”,越来越富于现实中人的品格,而传说中的人则往往被神异化,甚至被提升为神,这样辗转相因,神话和传说的界限就模糊不清了。蒙古民族的古代传说大都是记述族谱世系,奇闻轶事,或者是歌颂英雄行为。有的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