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第三章

合集下载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与分岔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与分岔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与分岔现象混沌现象的介绍混沌现象是非线性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描述了一种似乎随机的、无规律可循的运动状态。

在混沌现象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特征,如灵敏依赖于初始条件、无周期运动和封闭轨道等。

混沌现象的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界中的复杂系统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沌现象最早是由美国数学家Edward Lorenz于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

他在研究气象学中的大气运动方程时,意外地发现了不确定性的现象。

这个发现被称为“蝴蝶效应”,即当一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气流变化,最终导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龙卷风的形成。

这个例子说明了混沌现象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引起系统运动的巨大变化。

混沌现象的数学表示混沌现象可以用一些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描述。

这些方程通常包含了一些非线性项,使得系统的演化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

一个经典的混沌系统方程是Lorenz方程:\\frac{{dx}}{{dt}} = \\sigma(y - x),\\frac{{dy}}{{dt}} = x(\\rho - z) - y,\\frac{{dz}}{{dt}} = xy - \\beta z其中,x、y和z是系统的状态变量,t是时间。

σ、ρ和β是一些常数,它们决定了系统的性质。

这个方程描述了一个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混沌现象。

分岔现象的介绍分岔现象是混沌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描述了系统参数发生微小变化时,系统行为的剧烈变化。

简单来说,分岔现象就是系统从一个稳定的演化状态变成多个稳定状态的过程。

分岔现象的经典例子是Logistic映射。

Logistic映射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映射,它用于描述生物种群的增长。

Logistic映射的公式为:x_{n+1} = r \\cdot x_n \\cdot (1 - x_n)其中,x_n是第n个时刻的种群密度,x_{n+1}是下一个时刻的种群密度,r是系统的参数,它决定了种群的增长速度。

混沌动力学导论第3章

混沌动力学导论第3章

第三章摆动力学的可视化描述VISUALIZATION OF THEPENDULUMˊS DYNAMICS3-0 摆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机仿真:3-1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3-2 摆的相图和蓬加莱截面:3-4 时间序列和功率谱3-5 吸引盆:3-6分岔图(Bifurcation diagrams)3-0摆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机仿真:在这一节我们将讨论下面4个问题:1、驱动摆(driven pendulum)的运动方程:2、产生混沌运动条件。

3、参数改变对驱动摆运动发生的影响。

4、一个有趣的问题。

1、驱动摆的运动方程:摆的运动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

物理学、数学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它仍然是最具魅力的研究课题。

首先我们写出驱动摆(driven pendulum ,也叫做“强迫振动摆”)的运动方程://sin cos d dt q g ωωθφ=--+/d dt θω= (3-1) /D d dt φω=方程组(3-1)中有3个状态变量:θ—摆的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 ); ω—摆的角速度(angular velocity ); φ—驱动力的相位角(drive phase angle )。

因此它的轨线在3维相空间描绘。

方程(3-1)中也有3个参数:q —阻尼系数(damping factor );g —驱动力幅值(driving force amplitude ); D ω—驱动力角频率(angular drivefrequency)。

同时考虑3个参数来研究驱动摆的性态,也就是说,在3维相空间和3维参数空间内考察摆的形态,将是一个十分困难、实际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把ωD固定,选择少数几个q值,让g 值在一定的区间充分变化,以观察系统的性态。

(在Appendix B(Page 207, Listing 4)中有描述摆运动的计算机程序(Title: Motion),可供参考。

)2、产生混沌运动的条件:产生混沌的必要条件有2条(See: Page 2):(1)系统至少要有3个独立的动力学变量;(2)系统至少要有1项包含了几个动力学变量的非线性项。

流体的非线性变形和混沌现象

流体的非线性变形和混沌现象

流体的非线性变形和混沌现象流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它的变形和流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非线性现象和混沌行为。

这些现象在流体力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了解流体的行为和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流体的非线性变形和混沌现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流体的非线性变形在流体的力学性质中,非线性变形是一种重要的现象。

传统的弹性体力学理论主要研究线性弹性体的变形行为,即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与所受力的关系呈线性关系。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流体的变形行为不遵循线性关系,就会出现非线性变形。

非线性变形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黏弹性流体。

黏弹性流体是介于固体和流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在受力时既有像固体一样的弹性变形,又有像流体一样的黏性流动。

黏弹性流体的变形行为往往不符合线性弹性体力学的规律,而是表现为非线性的力学特性。

这种非线性变形的黏弹性流体在工程和生物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加工和生物细胞的力学特性研究中。

此外,液滴的变形行为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现象。

当一个液滴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其形状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形不一定与作用力成线性关系。

液滴的变形行为受到表面张力、粘性阻力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变形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特性。

这种非线性变形的液滴行为在微流体技术和液滴微操控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例如在微液体透镜的制备和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中。

二、流体的混沌现象混沌是一种看似无序却又有规律的行为,它在流体力学中也常常出现。

混沌现象指的是一种在非线性系统中非常敏感于初始条件的长期行为,即微小的扰动可能会引起系统的巨大变化。

流体作为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流动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混沌的行为。

一个经典的流体混沌现象是雷诺数的变化引发的流动状态的转变。

雷诺数是描述流体流动性质的重要参数,当雷诺数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流动状态会发生剧变,由层流变为湍流。

这种由层流到湍流的转变过程中,流体流动呈现出复杂、无规律的混沌行为。

混沌现象的出现导致了流体力学的难题,也为流体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挑战。

详解非线性动力学的混沌和复杂性

详解非线性动力学的混沌和复杂性

详解非线性动力学的混沌和复杂性非线性动力学是一门研究非线性系统行为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混沌和复杂性是两个习惯性使用的术语。

混沌指的是非线性系统的表现极其高度不稳定和难以预测,而复杂性则指的是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并产生的多种自组织现象。

这篇文章将更加详细地解释混沌和复杂性的概念以及它们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应用。

一、混沌的概念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中,混沌通常用于描述非线性系统的性质。

混沌行为的表现形式很多,其中最常见的现象是所谓的“无限迭代”。

在数学上,无限迭代意味着函数值的变化是在一个短时间内不断变化,并且难以预测。

某些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式就是无限迭代的。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洛伦兹吸引子”(Lorenz attractor)。

该吸引子是由爱德华·洛伦兹在20世纪60年代概括出来的,他以一种简单的三维微分方程作为基础。

虽然该方程式在形式上非常简单,但它却表现出了高度不稳定、难以预测的行为表现形式。

也就是说,任何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最终结果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难以精确预测。

二、复杂性的概念除了混沌之外,非线性动力学还以其复杂性而著名。

复杂性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但其实质在于多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组织。

例如,一个降雨系统可能会受到多个独立的天气系统的影响,它需要在这些不同的系统中寻找一条路径,以便让雨水流向正确的方向。

这个过程需要同时考虑外部环境、降雨规律、地形和土地使用等多方面因素。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一个复杂系统的行为不仅受到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属性所决定,还受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所影响。

更进一步,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导致系统一些非常有趣的自组织现象出现。

例如,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逐层逼近降低误差来学习和识别各种类型的信息,而无需显式编程或指令。

三、非线性动力学和实际应用混沌和复杂性的理论虽然很有趣,但是它们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第一章: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非线性动力系统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非线性动力系统在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不同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在工程技术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混沌现象作为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特殊现象,更是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然而,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扰动,这些都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造成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第二章: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基本概念2.1 非线性动力系统非线性动力系统是指系统中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在系统中存在着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导致系统的运动规律具有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2.2 混沌现象混沌现象是指系统运动的非周期性和无序性,系统的初始条件稍有变动,都会导致系统的演化结果截然不同。

2.3 鲁棒性鲁棒性是指系统在面临外界干扰或者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质。

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是针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干扰,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第三章: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方法3.1 鲁棒控制方法鲁棒控制方法是指在系统受到外界扰动和不确定性时,通过控制系统的状态变量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鲁棒控制方法在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的方法包括自适应控制、反馈线性化控制、滑模控制等。

3.2 鲁棒分析方法鲁棒分析方法是指在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受到外界扰动和不确定性时,通过对系统的鲁棒性进行分析,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鲁棒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方法、基于能量函数的方法等。

第四章:非线性混沌动力系统的鲁棒性分析案例研究4.1 Van der Pol混沌电路的鲁棒性分析Van der Pol混沌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的非线性混沌系统,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在该混沌电路中应用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进行鲁棒性分析,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进行控制,使系统在外界扰动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理论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理论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研究,有些自然现象被发现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但又有不可预测的性质,这就是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在许多自然现象中都会出现,如天气、流体力学、生态系统、股市等,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理论。

一、什么是混沌理论?混沌理论,又称为混沌动力学,是一种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数学理论。

非线性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不随着输入的线性变化而发生的系统,也就是说,非线性系统具有输入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而混沌现象就是非线性系统中的一种行为。

混沌现象表现为一种看似无规律但又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现象。

混沌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才被发现和研究。

研究混沌现象需要使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如微积分、微分方程、拓扑学等。

但它的突破性发现是由美国的三位著名学者洛伦兹、费根鲍姆和曼德勃洛特在研究大气气象方面的问题时引起的。

二、为什么产生混沌现象?产生混沌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非线性系统中处于初值极其微小的两个相似系统,在演化中会发生巨大的差别,这种微小差异会被系统倍增放大。

这使得系统的行为变得难以预测,因为小的初值误差会在一定时间内呈现指数增长的趋势。

以上是混沌现象的数学解释,但从实际角度来看,混沌现象在很多系统中都出现了,如生态系统、股市、人口增长等等。

这些系统之所以出现混沌现象是因为它们都是非线性系统,从而使得输出变得更加复杂、不可预测。

三、混沌现象的特征?混沌现象的特征是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指数级敏感度和同时具有理论可再现性。

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是指在初始条件微小的偏差情况下,后续状态会完全不同。

这意味着对于混沌系统,重复试验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是非线性系统行为的关键特征之一。

指数级敏感度是混沌现象的第二个特征,即当微小初始条件的偏差受到系统倍增放大时,它的敏感度呈指数级增长。

这也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微小的初始值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大。

同时具有理论可再现性,是指混沌现象是可以通过一组数学公式来模拟和复现的。

非线性物理3-1(倍周期分岔到混沌、阵发性混沌)

非线性物理3-1(倍周期分岔到混沌、阵发性混沌)

3.杜芬方程的倍周期分岔
杜芬方程的倍周期分岔
杜芬方程:
d2x dt 2
dx dt
x
x3
=
F
cos
t
设γ=0.4,κ=1,ζ=4, F=0.115,从小到大改变驱动频率。
计算表明,在 ≥0.8时,杜芬方程的解是反对称的极限环,极限环呈 椭圆形状;
当 <0.8时,极限环的反对称性虽然仍存在,但椭圆形状已明显变 形。
1. 阵发性混沌现象
阵发现象(洛论兹方程)
洛论兹方程 y 分量 rc 附近的 四个参数:一个 r<rc, 三个 r>rc 计算结果
b=8/3,s=10 时
临界值rc=166.07
x -对流的翻动速率, y -比例于上流与下流液体之 间的温差 z-是垂直方向的温度梯度,
r -相对瑞利数 r = R/RC。
f 3(x)有四个不动点,一个由f (x)带来 的不稳定不动点,另外三个与迭代线 相切。切点处f 3(x)曲线的斜率为+1, 是稳定性条件的最大值。
2. 阵发性混沌机理
周期 3 轨道
μ稍许增大一点, mt m < 0 , f 3(x)将越过切点与迭代线相
交为两个交点,产生出六个交点。相切点斜率为+1,每对相交 的两个交点处斜率一个大于1,另一个小于1。
3
0.9212
4 0.28901376
5 0.821939226
·
·
·
·
51 0.27756908
52 0.80209438
·
·
·
·
X2=0.1000001
0.36000003 0.92160036 0.28901355 0.821938871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物理学中的混沌现象是指一个系统虽然是确定性的,但由于微小的初始条件差异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表现出不可预测性。

混沌现象是由于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引起的,在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中广泛存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混沌现象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在非线性系统中应对混沌现象的挑战。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的起源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演化行为的学科。

我们知道,在线性系统中,输出是输入的一种缩放,而非线性系统中则不然。

非线性系统不会按照线性关系的方式响应任意输入,而是具有更为复杂的特征。

这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系统表现出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最早是由美国的工程师爱德华·洛伦茨在1963年发现的。

他发现,在具有非线性行为的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初始条件差异会导致结果的巨大不同,这意味着无法预测这个系统的演化。

他发现的这个现象被称为燥动现象,后来被广泛认识到是混沌现象。

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自组织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不是像普通的周期性运动那样可预测的,而是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涉及到许多要素,包括吸引子、分叉、倍增、条纹、密度波、涡旋等。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的应用混沌现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以及金融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发展。

例如,在天气预报中,混沌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在气象学中,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一些元素的混沌特性研究,可以预测气候变化的趋势。

在金融学中,混沌现象的应用于交易量的预测。

在分析金融市场时,我们常用技术分析来试图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化。

但由于股票市场是高度非线性的,这样的预测并不可靠。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系统的混沌特性,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基本运作方式,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的挑战混沌现象对于非线性系统的设计和控制,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非线性系统的微小变化进行精细的控制,以避免混沌现象对输出的影响。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分析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分析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系统在现实中被建立和研究。

而系统的复杂性增加,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也就显示出了特殊的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介绍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

一. 混沌现象及其表现方式混沌现象是指一种非周期而又具有明显连续性的运动状态,它的变化看似毫无规律,但又似乎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

混沌现象常常出现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系统中,例如气象系统、流体动力学、化学反应系统以及经济市场等。

混沌现象具有以下的表现方式:1. 敏感依赖性:混沌现象中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往往会带来显著的结果差异。

2. 周期模糊性:混沌现象中周期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周期的长度是不同的。

3. 统计规律性:混沌现象中有一些统计特性,例如自相似性、分形性等。

二. 分析混沌现象的基本方法针对混沌现象,人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分析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1. 动力学系统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建模:混沌现象常常可以从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周期行为、混沌现象等。

2. Poincare截面方法:该方法定义了一个截面,并将系统的运动状态在这个截面上投影,从而观察系统的周期性、混沌性等特征。

3. Lyapunov指数方法:该方法可以量化混沌现象中的灵敏度依赖,用于对比不同的混沌现象。

4. 分岔图法:该方法用于分析系统中出现的状态转换和稳定性变化。

5. 局部方差方法:该方法用于检测时间序列中的小尺度混沌性,并可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 混沌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混沌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主要介绍一些例子。

1. 加密传输:混沌信号可以用于加密通信,这是因为混沌信号的本性可以使得被传输的信息难以被窃取。

2. 噪声控制:利用混沌现象控制系统中的噪声,可以提高系统信噪比和精度,从而增强该系统的可靠性。

3. 脑电信号分析:可以运用混沌现象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脑部疾病和认知状态的诊断和研究。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特征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特征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特征在自然界和人工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非线性振动系统,比如简单摆、双逆摆、电路振荡器等。

这些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动力学特征,可能会出现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是指系统在长时间演化过程中,出现非周期性、随机性的运动状态。

本文将从混沌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特征以及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混沌现象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表现及其特性。

I. 混沌现象的定义与起源混沌现象是指一种非周期性、高度随机化的动态现象,由于其高度随机化和复杂性,因而难以用常规的预测方法来描述其运动规律。

混沌现象早在19世纪末期即被研究学者发现,但直到20世纪才被正式命名为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动力学方程。

非线性振动系统中,当重要参数经过一定范围的变化时,它的解会由周期性运动变成不规则的混沌运动。

这种变化是由小扰动逐渐放大而引起的,其过程是非线性的。

II. 混沌现象的特征混沌现象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运动特征,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特征:a. 看似随机的运动状态:混沌运动的运动状态看似随机,但实际上,这种运动状态是在某种随机规律的控制下进行的。

比如,一些可控的晶体管电路中的混沌运动,看似不规则,但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b. 高灵敏度依赖于初始条件:混沌运动在初态条件下,存在着高度的灵敏度。

也就是说,初始条件稍稍有所不同,系统就会出现不同的运动模式。

这种灵敏度强化了混沌现象难以预测的特征。

c. 系统的长期稳定性不确定:在混沌运动状态下,系统的长期稳定性是不确定的。

尽管系统在某一时刻表现出某种稳定状态,但它的稳定性不一定会一直保持下去。

III. 混沌现象的应用尽管混沌现象看似随机性极高,但实际上它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生产中,利用混沌现象,在制造高速钻床、麻花钻等工业设备中,可以实现重要参数的控制和改善;在医疗健康方面,混沌现象被运用在医学体检中,改进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信息加密方面,混沌现象被应用在密码学中,保障了信息的安全传输。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混沌,是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确定性的系统,但其长期演化的结果却十分难以预测,极度敏感于初值条件的不规则、随机行为。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混沌现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它的性质和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混沌现象的定义、特性与图像展示、混沌对噪声抑制和混沌通信三个方面来介绍混沌。

一、混沌的定义与特性混沌现象源自于流体力学中的"洛伦兹方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家喻户晓了。

混沌是一种无序的动力学行为,表现为明显的随机性,但又有可能呈现各种规则的形式。

混沌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 非周期性混沌的行为不像周期性运动那样具有周期性。

混沌的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几乎无法重复,且不再出现规律性的模式。

2. 灵敏依赖初值混沌动力学系统对初始条件有极高的敏感性,即使两个系统在初值上仅有微小的偏差,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出现大的不同。

3. 塞逊定理塞逊定理指的是混沌系统概率密度变化的特性,即系统中相邻的状态点的距离,在不断演化过程中往往成倍增长,混沌的标记是大规模的分岔。

二、图像展示混沌现象不仅以数学方程表示,还以图像、音乐甚至语言等多维度方式进行表现。

下面就是一组展示混沌的图像:通过这些图像,我们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混沌现象的特征和行为。

三、混沌对噪声抑制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噪声,它们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在工程技术中,如何对这些噪声进行抑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混沌抑制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线性系统抑制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噪声抑制的目的。

混沌抑制的主要思路是控制非线性系统的混沌状态,通过改变混沌吸引子来获得不同的响应。

混沌抑制通过非线性反馈也能控制力学结构或电气电路的状态。

四、混沌通信的应用混沌通信是一种通过混沌技术实现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相比于传统通信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具有隐蔽性、抗干扰性、高速和多用户性等特点,尤其在无线通信、宽带通信以及高阶调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VIP专享]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混沌

[VIP专享]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混沌

文献综述题目复杂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学生姓名孟玉丽专业班级电气07-2班学号2007010229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 2011 年 4 月 5日复杂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1混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非线性混沌与分形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形成与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壮大玉20世纪80年代。

这一理论揭示了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并成为正确的宇宙观和自然哲学的里程碑。

混沌与分形理论被认为是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20世纪在科学领域中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富有创造性的第三次大革命。

1.1混沌理论的产生混沌,通常理解为混乱、无序、未分化,如所谓“混沌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易经》),“窈窈冥冥”、“昏昏默默”(《庄子》)。

混沌最初进入科学领域是与以精确著称的数理科学无缘的,混沌主要是一个天文学中与宇宙起源有关的概念,它来源于神话传说与哲学思辨,在现代,混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混沌是指在确定性系统中出啊先的类似随即的过程,其来自分先行。

混沌的理论基础可追朔到19世纪末创立的定性理论,但真正得到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现在方兴未艾。

300年前,Newton(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他的三大力学定律将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统一起来,Newton的这一科学贡献曾被视为近代科学的典范,Newton在讨论宇宙起源时就曾使用过混沌概念,他当时的观点与当代有序来源于对称破缺是一致的,18世纪具有彻底牛顿宇宙观的伟大的科学家Laplace(拉普拉斯)曾有传世名言:“如果有以为智慧之神,在给定时刻能够辨别出赋予大自然以生命的全部的力和组成万物的个别位置,而且他有足够深邃的睿智能够分析这些数据,那么他将把禹州中最卫校的院子和庞大的天体的运动都包括在一个公式之中,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确定的,未来就如同过去那样是完全确定无疑的。

” Laplace的这句话可解释为:“如果已知宇宙中每一粒子的位置与速度,那么就可以预测禹州在整个未来中的状况。

流体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和混沌现象

流体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和混沌现象

流体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和混沌现象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行为和性质的学科,涉及广泛的物理现象和工程应用。

在流体力学中,非线性问题和混沌现象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流体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和混沌现象,并讨论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非线性问题的定义与特点在流体力学中,非线性问题指的是流体运动方程存在非线性项的情况。

一般来说,非线性问题的解析解难以得到,需要借助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和求解。

非线性问题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非线性项引起的混合效应:流体运动方程中的非线性项会引起不同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效应,使得流体运动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2. 非线性项的不可忽略性:在某些情况下,非线性项对流体运动行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于精确预测和分析流体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3. 非线性问题的复杂性:非线性问题的求解往往需要借助高级的数值方法和计算技术,涉及到大规模的计算和复杂的数值求解算法。

二、非线性问题的研究与应用非线性问题在流体力学研究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天气预报、气候模拟和自然界环境研究中,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气运动和涡旋的形成机制,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精度。

此外,非线性问题的研究还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非线性问题,我们可以深入探究流体运动的特性和规律,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三、混沌现象的出现和原理混沌现象指的是在动力系统中出现随机、不可预测、复杂甚至混乱的运动行为。

在流体力学中,混沌现象是由于非线性项引起流体运动方程无法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描述和解析的情况。

混沌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以下几个原理解释:1. 灵敏依赖于初值条件:在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系统演化出完全不同的轨迹,这种现象被称为灵敏依赖于初值条件。

2. 神经网络的局部性质:由于流体力学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点,局部扰动可以导致整个系统的混沌行为。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和混沌现象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和混沌现象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和混沌现象非线性微分方程是自然科学中经典的研究对象之一。

在广泛的自然现象和实验研究时,非线性微分方程都是用来描述这些现象的数学工具。

但是,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动力学特性非常复杂,包括分岔、混沌等现象。

这些现象对于科学家而言是非常重要而且有很多有趣的数学理论成果与实际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和混沌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与数学理论。

一、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现象分岔现象是指一个系统中的某些参数发生变化时,该系统的稳定性质发生变化。

特别是当这些参数逐渐变化到一定的“临界点”时,系统的稳定性质突然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分岔。

通常,这个临界点称为临界参数值。

分岔现象是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根本动力学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常见的分岔类型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分岔有许多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鞍点分岔、极小极大分岔、超过阈值分岔、分支分岔等。

鞍点分岔是指由一个稳定的状态发生分裂从而出现两个不同状态的现象。

这种分岔是由一个简单稳定节点与一个鞍点相遇时产生的。

极小极大分岔是指当参数发生微小的变化时,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突然出现的现象。

超过阈值分岔是指当参数超过某些阈值时,系统从一个极限环突变到一个新的解的现象。

分支分岔是指在参数空间中出现分支条件,这通常在响应系统行为的外部变量出现周期性变化时会发生。

2. 分岔的重要性分岔现象对于非线性微分方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揭示系统的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质。

而且,正是由于分岔现象才使得非线性微分方程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领域中,分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光学、空气动力学、气象学等领域中的不同系统。

在生物学领域中,分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細胞過程中的周期性行为、神经行为、化學反應等。

在经济学领域中,分岔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場泡沫、动态平衡等问题。

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混沌现象混沌现象是指某些动力学系统(如非线性微分方程)的随时间演化的状态具有无限的、不可预测的细节。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行为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行为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行为引言混沌是指非线性系统在确定的初始条件下呈现出具有随机性、无规则性和复杂性的行为。

在许多动力学系统中,混沌行为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介绍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的混沌行为,并探讨混沌现象的产生机理和应用。

一、混沌现象的基本特征混沌是一种混乱的、无规律的运动形式,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灵敏依赖于初始条件:在混沌系统中,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巨大的结果差异。

这种灵敏依赖使得混沌行为难以预测和控制。

2. 迭代和周期性:混沌行为通常通过迭代(即系统的输出作为下一时刻的输入)产生。

在某些情况下,混沌系统可能会出现周期解,即系统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复相同的轨迹。

3. 唯一性:对于给定的动力学规律和初始条件,混沌系统的演化是唯一确定的。

这一特性使得混沌现象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二、混沌行为的产生机理混沌行为主要源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在非线性系统中,微小扰动可能导致系统的演化路径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产生混沌行为。

这种非线性性质使得系统在规律性和随机性之间不断变化,使其行为变得难以预测。

例如,著名的洛伦兹吸引子就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典型示例。

洛伦兹吸引子是由三个偏微分方程描述的,该方程描述了流体中的对流现象。

微小的变化可能导致系统演化路径从一个吸引子切换到另一个吸引子,或形成周期解,或产生混沌行为。

三、混沌现象的应用混沌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现象,还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通信加密:混沌序列具有高度随机性和无规则性,可以用于数据通信的加密和解密。

通过混沌序列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防止信息的被窃听和破解。

2. 生物医学:混沌行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混沌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心电图和脑电图等生物信号,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监测病情。

3.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中的价格变动往往具有一定的混沌特征。

混沌理论可以用于预测股票价格的波动和市场风险的评估,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混沌优化算法算例要点

混沌优化算法算例要点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智能优化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智能优化算法论文题目:混沌优化算法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第一章混沌理论概述引言混沌是指确定动力系统长期行为的初始状态,或系统参数异常敏感, 却又不发散, 而且无法精确重复的现象, 它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混沌变量看似杂乱的变化过程, 其实却含有内在的规律性。

利用混沌变量的随机性、遍历性和规律性可以进行优化搜索, 其基本思想是把混沌变量线性映射到优化变量的取值区间, 然后利用混沌变量进行搜索。

但是, 该算法在大空间、多变量的优化搜索上, 却存在着计算时间长、不能搜索到最优解的问题。

因此, 可利用一类在有限区域内折叠次数无限的混沌自映射来产生混沌变量,并选取优化变量的搜索空间, 不断提高搜索精度等方法来解决此类难题。

混沌是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一种奇异稳态演化行为, 它表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现象的本质特征。

因此, 混沌科学倡导者Shlesinger和著名物理学家Ford 等一大批混沌学者认为混沌是20 世纪物理学第三次最大的革命, 前两次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混沌优化是混沌学科面对工程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的应用特点在于利用混沌运动的特性, 克服传统优化方法的缺陷, 从而使优化结果达到更优。

1.混沌的特征从现象上看,混沌运动貌似随机过程,而实际上混沌运动与随机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混沌运动是由确定性的物理规律这个内在特性引起的,是源于内在特性的外在表现,因此又称确定性混沌,而随机过程则是由外部特性的噪声引起的。

混沌有着如下的特性:(1)内在随机性混沌的定常状态不是通常概念下确定运动的三种状态:静止、周期运动和准周期运动,而是一种始终局限于有限区域且轨道永不重复的,形势复杂的运动。

第一,混沌是固有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是系统自身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并不是在外界干扰下产生的,是系统的内在随机性的表现。

三自由度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混沌与分岔

三自由度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混沌与分岔
第 3卷 1
第3

V0 . 1 No 3 I3 .
21 0 2年 6 月 文 章 编 号 :0 14 7 (0 2 0 -180 10 -3 3 2 1 ) 30 5 -3
J u l fL nh uJatn ies y o ma o a z o i o gUnv ri o t




(,,) 123 () 4
z =丽 i , = XK1 =
用 — P表示 振动 系统 的周 期运 动 , 示 力 周 表 期数 , P表示 碰撞 次 数 . 0一 c,选 择 P icr 取 o, t ona6截
面:

{ ,1 ,2z ,3 ) R  ̄S : ( 1主 ,2x , 3主 , ∈ 6 1 l
吕 1 Th d l ft r e— e r e— f f e d m e mo e h e d g e o - r e o o
v b o—i p c y tm ir m a ts s e
1 系统 的动力学模型
图 1 一 个 三 自由度碰 撞 振 动 的力 学 模 型 , 为 质
19 5

一+
s 一
3 。 3 3 +
一T 娶 十 1 1 娶。 一 3 一

1 — 1 I
( 0 3 )
无量 纲量 如下 :

一 , 女 一
K。
, c 一
(,
, c 一
x 2






a o= .9 J 33 3
数 ;卜,H 和 主 ,计 分别 表示 振子 M】 m 碰 撞 立 主 卜 主 和 前 后 的瞬时 速度 ; 为恢 复系数 . R 由式 () : 2得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实验指导及操作说明书北航实验物理中心2013-03-09教师提示:混沌实验简单,模块化操作,但内容较多,需要课前认真预习。

5.2 非线性电路中的混沌现象二十多年来混沌一直是举世瞩目的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它揭示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复杂性,有序与无序的统一,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许多人认为混沌的发现是继上世纪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以来的第三次物理学革命。

目前混沌控制与同步的研究成果已被用来解决秘密通讯、改善和提高激光器性能以及控制人类心律不齐等问题。

混沌(chaos)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是指一个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类似随机的过程。

理论和实验都证实,即使是最简单的非线性系统也能产生十分复杂的行为特性,可以概括一大类非线性系统的演化特性。

混沌现象出现在非线性电路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本实验设计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电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参数可以观察到倍周期分岔、阵发混沌和奇导吸引子等现象。

实验要求对非线性电路的电阻进行伏安特性的测量,以此研究混沌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出现倍周期分岔时实验电路中参数的测定,实现对费根鲍姆常数的测量,认识倍周期分岔及该现象的普适常数费根鲍姆(Feigenbaum)常数、奇异吸引子、阵发混沌等非线性系统的共同形态和特征。

此外,通过电感的测量和混沌现象的观察,还可以巩固对串联谐振电路的认识和示波器的使用。

5.2.1 实验要求1.实验重点①了解和认识混沌现象及其产生的机理;初步了解倍周期分岔、阵发混沌和奇异吸引子等现象。

②掌握用串联谐振电路测量电感的方法。

③了解非线性电阻的特性,并掌握一种测量非线性电阻伏安特性的方法。

熟悉基本热学仪器的使用,认识热波、加强对波动理论的理解。

④通过粗测费根鲍姆常数,加深对非线性系统步入混沌的通有特性的认识。

了解用计算机实现实验系统控制和数据记录处理的特点。

2.预习要点(1)用振幅法和相位法测电感①按已知的数据信息(L~20mh,r~10Ω,C0见现场测试盒提供的数据)估算电路的共振频率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Packard等于1980年提出的由一维可观察量重构 相空间理论56,利用Logistic映射按2DLMGS的定 义迭代15万次后所得吸引子横坐标的时间序列,作为 观测系统行为的数据。作者计算了2DLMGS吸引子 的Lyapunov指数和分维数。 由Wolf等人建立的从时间序列计算最大Lyapunov指 数1的方法51,选取数据总量N为50000,嵌入空间 维数m通过从2开始逐渐增加反复试算来确定,时间延 迟 和长度元演化步长Step也像m一样经过取不同数值 反复试算来确定,最大长度尺度Scalmx取0.02,最小 长度尺度Scalmn取1E6。作者求出图3.2中2DLMGS 吸引子的1如表3.1所示。


由Grassberger和Procaccia所提出关联维数D2的计算方 法50,选取10000个数据点,作者作出图3.2中 2DLMGS吸引子的~关系曲线如图3.4所示,D2的计 算结果见表3.2。 表3.1和表3.2给出2DLMGS吸引子具有奇怪吸引 子的运动特征。从图3.2可观察到2DLMGS吸引子从 整体上说是稳定的,即吸引子外的一切运动最后都要 收缩到吸引子上;2DLMGS吸引子并不填满某一有 限区域,而往往具有一些空隙或空洞,除了这些大的 空洞外,还有不同层次的小的空隙或空洞的存在,这 就使吸引子具有无穷层次的自相似结构,即分形结构。

第一个普适常数 是指在分岔值序列n 序列收 敛过程中,间隔比的极限 他又指出在 x 轴上周期解的周期之间的距离按 因子 =2.5029078751… 缩减;此数 也是普适 的,称为第二个普适常数。这两个常数是一切 周期倍分岔所共有的,它们反映了周期倍分岔 通向混沌道路的规律性。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给出倍周期分岔和混 沌所具有重要的普适性:

为了阐明初始点的影响,探讨图形与吸引子之 间的联系,当操作符取除法运算时,随迭代次 数的增加,作者研究了2DLMGS图形的变化。 图3.3给出了当 从0增加到1.0时,Logistic映 射在第n次迭代后所生成的图形(n被写在每幅 图形的左下角)。在这个过程中,总迭代次数 N=1000,因此。根据算法可知,当 增加时, 前一次最后迭代的终点可被看作是下一次迭代 的初始点。由图3.3可见,随迭代次数的增加, 图形逐渐生长,最后图形的边缘与其对应的吸 引子相似[图3.2j]。
3.3 三维奇怪吸引子透视图的 计算机模拟

3.3.1 方法
3.3.2 结果 3.3.3 小结


3.3.1 方法

选取三维非线性映射

的初始点为(0,0,0),然后迭代500万次,使落 在观察区域(即透过计算机屏幕可以看到的三 维相空间中的区域)内的式(3.4)所表示的动力 系统的运动轨迹进行平移与旋转,可由下面坐 标变换公式

来表示。其中xt,yt和zt是还没有转换为显示 坐标的三维坐标,参数mx、my和mz代表观察 者的位置,q和j分别为旋转角和倾斜角。系统 的运动轨迹从三维空间中面向二维屏幕(x轴所 指方向)进行投影。


为了展现出三维奇怪吸引子的内部结构,可采用画透 视图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利用式(3.4)的每一次迭 代所产生新的三维坐标x,y和z,先将y和z的值分别除 以x,再乘以观察者到屏幕的距离ds,然后加上屏幕中 心的坐标值,把这一对值转换为整常数xp和yp后,这2 个值就是应该在二维屏幕上画出像素点的行和列;再 根据三维奇怪吸引子在相空间中轨迹的复杂程度赋予 其投影点——各个像素点以不同的颜色。 三维奇怪吸引子在相空间中的轨迹是不相交的,但 它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却可以相交。为此在画透视图 时,图中的某一像素点的颜色是与方程(3.4)在相空间 中的轨迹投影到该像素点的次数求和

定义3.1[44] LMGS定义如下:

上式中,是k维空间中的一个点集;为操作符, 其为加、减、乘、除四种基本的运算形式之一。 例如,令,为加法运算,则、,当以某一步 长,如0.01,从0增加到1.0时,对于每一个 值,取,使式3.2迭代1000次,画出颜色随 的变化而变化的点,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增 加到1.0,过程结束,这样就产生了一幅图, 我们称这幅图为Logistic图形;若在绘图过程中, 如果Logistic映射迭代所产生的最初500个点被 抛弃掉,则我们称这幅图为Logistic吸引子。
其分岔过程如图3.1(示意图,未按比例) [9]。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随参数的变化xn在n
时的行为。




在0 0.25时, = 0为稳定点。 若 1 0.75, = 1 为稳定点。 若1 2 0.85056……,出现周期2解。 若2 3 0.88602……,出现周期4解。 若 继续增加,依次出现的稳定周期解是周 期8解,周期16解,周期32解,……。 上述分岔值序列1,2,3,……,有一个解 的极限0.89248……。

图3.2m与3.2n中的点坐标为

图3.2o与3.2p中的点坐标为

(a)
(b)

(c)
பைடு நூலகம்

从图3.2可见,当操作符取得具有相关性 时,所得的吸引子和图形也很相似,如 图3.2c与3.2d中的点坐标为

图3.2k与3.2l中的点坐标为

图3.2c与图3.2k相似,图3.2d与图3.2l相 似。
3.3.2 结果

上述非线性映射的动力学行为是由控制参数a、b、c、 d和e决定的。为了在控制参数空间对系统的行为进行 较全面的考察。我们研究了随控制参数的变化系统行 为的演化。

在三维相空间中,如果系统的解为不相关的随机信号则运动轨迹均匀地 充满相空间,而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信息则产生清晰的周期性轨迹,某几 种相关的、随机的信号以及可预测的混沌信号则趋向于充满相空间的某 些特定部位,而混沌过程的无规则的信息则可以很好地在相空间图中鉴 别出来,因为它呈现有规律的奇怪吸引子。由此可见,图3.5为上述非线 性映射的奇怪吸引子。图3.5的初始点选取为(x0, y0, z0)=(0, 0, 0),当 改变初始点时,我们发现图3.5几乎没什么明显变化,这表明奇怪吸引子 具有整体上的稳定性。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奇怪吸引子不是连续分布的实 体,而是其中有大量空洞的结构,除了一些大的空洞外,还有不同层次 的小的空洞,这就使得奇怪吸引子具有无穷层次的自相似几何结构。图 3.5a与3.5b相比较,从不同的角度(旋转角q 和倾斜角j )去观察,三维 奇怪吸引子的透视图变化很大,这进一步反映出奇怪吸引子的结构十分 复杂。上述研究表明奇怪吸引子的轨迹永远在绕圈,它本身从不相交并 因而永不重复。这种非常精细的结构在所有尺度上都存在,甚至在无穷 长时间极限下,吸引子也不会在三维空间内形成一个实体。
第三章 二维非线性映射中 的混沌与分形



3.1 一维Logistic映射中的混沌 3.2 LMGS吸引子混沌特征的定量观测 3.3 三维奇怪吸引子透视图的计算机模 拟 3.4 二维Logistic映射中的混沌与分形 3.5 一般二维二次映射中的奇怪吸引子 与分形

基于式 (2.3) ,可给出 Logistic 映射的另一 种形式 3.1

图3.2显示的是由Logistic映射所生成的 2DLMGS,其中图3.2a、3.2c、3.2e、 3.2g、3.2i、3.2k、3.2m、3.2o为图形; 图3.2b、3.2d、3.2f、3.2h、3.2j、3.2l、 3.2n、3.2p为吸引子。图3.2a与3.2b中的 点坐标为

图3.2c与3.2d、图3.2e与3.2f、图3.2g与 3.2h、图3.2i与3.2j分别是当操作符取为 加、减、乘、除运算时所获得的图形和 吸引子;图3.2k与3.2l中的点坐标为


当 达到该值时,系统的稳态解是一个 “周期2k解”,可见系统当参数增加时, 系统经过不断周期倍化(Period doubling); 当 超过 值后,系统就会进入混沌区。 即当 在 范围内,系统的解序列被 “吸引”到周期解(包括平衡态作为特 例)上去。



除了稳定的平衡态和稳定的周期解这两种通常的吸引 子外,这个系统当 在 1这个范围时,解序列的稳 态或极限将出现奇怪吸引子,相应的物理现象中有混 沌过程。 这表明:在Logistic映射通向混沌道路的一系列分岔过 程中,在参数空间和相空间中都表现出自相似性和尺 度变换下的不变性。这种演化过程在非线性系统中带 有通有的(Generic)性质。 因此,M. J. Feigenbaum曾用重整化群方法,经过细致 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系统经过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时, 其数量关系会呈现某种规律性,这就是 Feigenbaum 常 数 和[10]。
3.2 LMGS吸引子混沌特征的 定量观测

3.2.1 LMGS吸引子的构造方法
3.2.2 LMGS吸引子的模拟结果 3.2.3 结论


3.2.1 LMGS吸引子的构造方法

式3.1给出的Logistic映射仅有一个自由度, 利用它只能产生一条曲线。为了绘制一幅图形, 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度。如何利用 Logistic映射生成美丽的图形,为此孙海坚等人 给出了LMGS定义,其基本思想是:以为初值, 利用Logistic映射经迭代所产生的一维序列, 如,,,通过用不同的算术运算来组合,构造 出多个变量,,的表达式,并以,,作为新的 自由度,从而将一维Logistic映射扩展到二维、 三维或k维空间。

LMGS在二维空间中的子集可用 2DLMGS来表示。2DLMGS的定义如 下:

上述定义中操作符仅取加、减、乘、除 四种基本的运算,我们认为还可取其它 运算形式,如乘方、开方等,这样就扩 展孙海坚了等人关于LMGS的定义,并可 利用扩展的LMGS的定义构造出更多的美 丽的图形。
3.2.2 LMGS吸引子的模拟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