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现透视画法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ppt课件
(a)
(b)
36
(4) 由于点a在基面G 的GL上,所以点A也 在画面GL上;在画面 P上连接AF1和AF2得矩 形直角边AD和AB的全 长透视。
37
(5) 在基面G上画出视 线的基面投影ed和eb 分别与GL相交于dx和 bx;
过dx和bx分别引 投影连线与画面P上的 全长透视AF1和AF2相 交于D和B;于是AD、AB 分别为直线边ad、ab 的透视。
17
三、直线的透视规律(与画面五种位置透视) (1)与画面相交的基面平行线(即水平线)的灭点必在视平 线上,它与画面的交点M到基线的距离反映该水平线到 基面的距离,如图。其中MF称直线AB的全透视; AB为 直线AB的透视;那么mF就称直线AB基透视的全长透视。
图1-4 与画面相交的基面 平行线的透视特征
48
二、利用正面投影中给出的主体高度定出墙角A的真高 线,过其顶点作左右方向水平屋檐的全透视,分别与 过点b、d的竖直线相交的墙角B、D的高度,再据此高 度作左右两方向的透视线,就可得到主体部分的透视 轮廓(图10c);
(c)画入主体高度
49
三、用同样的方法也可画出副体部分的透视轮廓。但 由于它的墙角不在画面上,故须先顺其方向延长到 画面上之后才能取得他的真高来作图。
量问题。 解决前者最基本的方法是视线法;解决后者最基
本的方法则是利用重合于画面上的真高线,即过真 高线上的点作水平线的全长透视去截取所需要的形 体透视高度。
46
例如图10a所示, 设已知建筑形体 的两面投影及GL、 HL和e等有关条 件,作透视图。
47
作图步骤: 一、画平面图的 基透视(图10b);
31
在这个透视图中原来相互平行 的轮廓不再相互平行,原来长度 相等的图线也不再相等,而产生 了“近大远小” 的变化。
手绘建筑表现图透视画法
HL
第一步
A'
A
B
D'
D
第二步
A' A''
B' B''
C'' C'
D'' D'
VP1 第三步
A B
HL C D
第三步
A A''
B B''
VP1
HL
C'' C
D''
D
第四步
VP1 第五步
HL ■二点透视简易画法
三、透视中的技巧 ●分割与延续 ●圆形的透视
B
E A
S
D F
手绘建筑表现图透视画法
1
二、一点透视 立面图
平面图
PP
VP
EL
GL SP
■建筑物一点透视图
■室内一点透视图
三、二点透视
VP1 立面图
平面图
PP EL VP2
SP
■建筑二点透视图
■室内四个面透视图
四、三点透视 VP1
VP2
VP3
■鸟瞰图
■仰视图
五、轴侧图
第三节 手绘建筑表现图透视的简易画法 一、一点透视简易画法
C ■对角线分割透视面
B
A
VP D C
■垂直线方向分割透视面
■八点求圆
谢谢!
20
a
b
c
d
第一步
a
b
VP
HL
c
d
第二步
a
b
HL
mn
d d1 d2 d3 d4 d5 d6 d7 c s1 s2 s3 ds'4d1'2
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三、三点透视图作法
作法一: 1)由圆的中心A距120°画三条线,在圆周交点为V1、 V2、V3,并定V1-V2为H.L.。 2)在A的透视线上任取一点为B。 3)由 B到 H. L.作平行线,和 A-V1的交点为C,BC为正六面体上对角线之一。 4)在B、C的透视线上求D、E、F完成透视图。此为左 右上下均由45°角相接的正六面体透视(图)。
①取景 画者距离景物越近,景物倾斜度越大; 画者距离景物越远,景物倾斜度越小,至看丌清倾斜点; 所以,所选位置要合适。 ②画出正中线,画者眼睛在那里,就把正中线画在那里,全 幅画就此条线为垂直线。
③凭感觉先画出景物的倾斜线,用铅笔在画者 仰视时视中线垂直的画面上,测量景物倾斜 线是否不铅笔重合,重合即正确。铅笔丌动, 丼画稿来验证,铅笔不画稿倾斜线若重合, 即正确。 ④将验证正确的倾斜线向上延长至中线上,相 交之点即天点。
上倾斜透视,原垂直 线变为近低远高线, 消失于天点(在正中 线上),原成角线变 为近高远低线,分别 消失于左右两个地点 (即原来两个点); 下倾斜透视,原垂直 线变为近高远低线, 消失于地点(在正中 线上),原成角线变 为近低远高线,分别 消失于左右两个天点 (即原来两个余点)。
3、倾斜透视景物写生
资料仅供参考视点向下平视画出成角透视地面资料仅供参考正中线丌在画幅内楼倒了资料仅供参考主讲教师曾莉设计艺术基础课程曲线形体透视资料仅供参考面所讲的几种透视多是以直线丼例的用它来说明基本规律容易理解但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除直线外大量的还是曲线
设计艺术基础课程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俯瞰图或仰视图。 第三个消失点,必须和画面保持垂直的主视线,必须 使其和视角的二等分线保持一致。
作法三: 1)在有角透视图上作正六面体,画对角线。 2)任意倾斜的一个边角交点X作为基点,求出透视 (图)。
建筑表现技法一点透视
建筑表现技法之一点透视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点透视的画法手绘效果图技法在古老的建筑学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是全才,他们把设计与表现溶为一体。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社会需要精致性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它需要的是精细的分工、各自发挥所长的就业模式,西方工业化国家早已经这样做了。
作为一名从事绘制室内效果图的技术人员,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建筑学知识。
因为只有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境方能着手进行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
同时,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应严格符合建筑结构的逻辑性、空间形体的严密性和尺度比例的准确性。
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
一个从事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设计和绘制人员,其素描和色彩的功底深浅将直接影响表现图的水准高低。
因其室内的尺度与人体更为接近,光照形式也较室外建筑复杂多变,所以对室内景物的表现就更为细致入微,光影的处理和质感的体现都达到了相当的难度。
因此,一定的绘画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具有娴熟的表现图技法。
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室内装修知识和相当的绘画基础,不等于就能创作出优良的表现图。
其原因就是,建筑表现图的表现虽然同一般绘画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相对于纯绘画而言室内设计效果图更注重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它有许多严格的制约和要求,更多的强调共性而非个性表现,作画步骤也十分理性化和公式化。
所以,若不熟练掌握室内设计效果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即使具有相当的绘画能力,有时也不知如何着手,既快又好的画出具有征服力的室内设计效果图。
一张优秀的室内设计效果图,必须是设计与表现设计师与画师共同创造的结晶。
只有先诞生高品质的设计原型,再加上优秀建筑画师的表现,才能产生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表现图。
反之,二者缺一,就很难出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透视基本概念
画面线
PH
s ' h
主点
视平线
h
o
D
o o
B
A
o
C c' (d') a'(b')
P
左视图
基 线
P
主视图
s 站点
例4 作纪念碑的透视图。 c PH a b 画面线 PH
JK系列
例 4 ( 两 点 透 视)
c
视平线
s h
h
P
a
b
基线
s
P
JK系列
例5 求形体的透视图和其底面在降低基面后的透视图。
例 5 ( 两 点 透 视)
JK系列
注:视点通过视中线必须和画面保持垂直关系 视点平视时:视中线平行于基面,画面垂直于基面。 视点仰视时:视中线向上倾斜,画面也向上倾斜甚至平行于基面。 视点俯视时:视中线向下倾斜,画面也向下倾斜甚至平行于基面。
透视的分类
JK系列
• 平行透视 • 成角透视 • 倾斜透视
JK系列
一点、两点透视的特点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用几何体的 分析方法, 画出透视关 系,沙发才 有稳的感觉
JK系列
JK系列
JK系列
• 表现家具组 合时,要以 几何概念概 括的画,餐 桌的边角用 笔要硬朗
JK系列
作一点透视时,灭点处于画面正中央,构图平稳庄 重,但又易于呆板。灭点从画面正中移开,可以求得活泼变 化。灭点在画面中央三分之一左右比较适宜。超过这个范围, 画面变形大,构图不平稳。
三点透视说课讲解
•
若我们向下低头俯视,原垂直线变
为近高远低线,他消失于地点,原水平
线不变,仍然水平,原直角线变为近低
远高线,它消失于天点(即原来的主
点)。
2、由成角透视变来的上、下倾斜透视:
上倾斜透视,原垂直线变为近低远高线,消失于 天点(在正中线上),原成角线变为近高远低线, 分别消失于左右两个地点(即原来两个余点);
8、立方体作前后纵深移动时,体积由大变小,越
远越平缓,彼此出现形体差异。
三、三点透视图作法
作法一:
1)由圆的中心A距120°画三条线,在圆周交点为V1、 V2、V3,并定V1-V2为H.L.。
2)在A的透视线上任取一点为B。
3)由 B到 H. L.作平行线,和 A-V1的交点为C,BC为正六面体上对角线之一。
③定视平线与主点,自设视点远近适当(距离太近则 圆变形)
④以视点到主点的距离在视平线上定出左右两个“距 点”(距点将在此作为余点对待)
⑤方形直角线消失于主点。对角线(45度)消失于距 点,这样便求出方形的透视。
⑥连接各切点就画出圆形的透视,圆形透视上半圆形 状小,弧度较平,下半圆形状大,弧度较大。
正对主点的 圆形,透视形状 端正,两侧的圆 形透视形状就有 倾斜的感觉,越 远越歪斜。
4)在B、C的透视线上求D、E、F完成透视图。此为左 右上下均由45°角相接的正六面体透视(图)。
作法二:
1)在H.L.上设V1-V2,二等分处设X。 2)以X为圆心画通过V1、V2的圆弧。 3)V1-V2间任设Vc点,画垂线和前圆弧交点为A。 4)取Vc-A间的任意点B,由V1、 V2通过B延长的透视
3、倾斜透视景物写生
①取景 画者距离景物越近,景物倾斜度越大; 画者距离景物越远,景物倾斜度越小,甚至看不清倾斜点; 所以,所选位置要合适。
建筑画表现技法-透视中的退晕
31
2、树的空间与层次
32
3、树是有体积感的,树的体积感就是
由茂密的树叶所形成的。在光线的照 射下,迎光的一面最亮,背光的一面 则比较暗,至于里层的枝叶,由于处 于阴影之中,所以最暗
33
4、在建筑绘画中,树可以作为远景、中景或近 景。远景的树可以衬托建筑物;中景或近景 的树则可以丰富画面的空间和层次
建筑画表现技法
1
透视中的退晕
退晕是一种更加细微的明暗变化,如不细心的观 察,就可能被忽略。但它是取得光感和空气感的 重要手段,对于深刻的表现建筑形象起着重要的 作用
2
1、退晕的光学原理
3
2、因地面的反光作用而使建筑物产生上暗下亮 的均匀的退晕现象
4
3、因视觉因素而使建筑物产生上暗下亮的均匀 的退晕现象
5
4、还有一种因视觉因素而产生的退晕,就是各 种瓦屋面的退晕
6
5、因透视因素而产生的近深远浅的均匀的退晕 现象
7
6、特殊体形的建筑物,因受光条件的不断改变, 也会产生均匀的退晕现象
8
7、对于一般的建筑物,在考虑到上述诸因素的影响后,通常都是从距
我们最近的檐角处开始,分别向下、向左、向右等三个方向作自深 至浅的退晕,以便同时取得光感和空气感
26
配景的设计
1、配景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山石、花池、冬青、 草地、树眼、灌木
27
2、配景应与建筑物的功能性质相一致
28
3、配景应能衬托建筑物的外轮廓
29
4、配景设计要尊重原来的地形、地貌,要真实 的表现邻近的地形、山势、河湖等自然面貌
30
画树的问题
1、树的枝、干结构可以归纳成以上几种类型: 即枝干呈辐射状态汇集于主干者;沿主干相对 出杈者;树干树枝逐渐分叉者;枝干相切出杈 者
景观手绘表现技法-7.透视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体块角度练习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的快速作图法
(1)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消失点一般位于 画面1/2的位置或1/2偏下的位置。
(2)确定好基准面的位置,此时要注意意的是基准面 上的真宽线(代表物体的实际宽度)要与视平线呈平 行关系。
(3)以基准面为准,定好各个建筑体块的投影。 定投影的时候注意要相互比较,切不可一 个一个推着画。
视点:绘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平线:是由视点左右延伸的水平线。视平线是虚拟的一条水平线,在画图时可以将视平线 作为参考来校对对透视关系。 视角:在绘画过程中使用的。上下左右范围的视觉角度。 视高:在平视时/视点到被画物体的高度。 视距:是在平视时视点至画面中心的垂直距离。 灭点:也称消失点,是空间相互平行的变线相交于视平线的一点。 基线:画面与地平面的交线,即取景框的底边。
• 与一点透视不同的是,两点透视具有两个消失点,所以更能体 现物体的转折关系。
• 在两点透视当中我们只能看见3个面。在两点透视中物体高低 不同的情况下,越靠近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越小,反之远离 消失点的物体透视角度就大。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作 业
手绘表现技法
Landscape hand-painted
第七部分 透视
透视原理应用于手绘图的绘制中, 这是一个通过在二维平面纸上构建 三维立体空间透视关系的过程。在 设计构思后,我们通过假想构思出 物体形态与视点之间有一平面存在, 这个假想的平面就是我们眼前的画 面,再将物体形态通过一定的透视 法则投影到假象平面上,用线条来 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 从而完成三维空间的表现。
一点透视
建筑制图与识图8阴影与透视
1 2
提供更准确的视觉效果
阴影与透视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建筑视觉效 果,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建筑物的外观和空间 感。
辅助建筑设计方案的决策
通过阴影与透视的表现,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 比较和选择建筑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率。
3
提高建筑制图的表达能力
阴影与透视的应用能够提高建筑制图的表达能力 ,使图纸更加生动、形象和易于理解。
透视的表示方法
在建筑制图中,透视通常用线条来表示,线条的弯曲和交点可以表达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阴影与透视在建筑实例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阴影
建筑设计中的透视
建筑实例分析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阴影可以用来表 达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通过合理 利用阴影,可以使建筑外观更加丰富 和有层次感。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透视可以用来表 达建筑的视觉效果。通过合理利用透 视,可以使建筑外观更加真实和生动 。
通过分析具体的建筑实例,可以更好 地理解阴影和透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 用。例如,分析一座具有丰富阴影变 化的建筑,可以了解阴影如何影响建 筑的外观和空间感;分析一座具有明 显透视效果的建筑,可以了解透视如 何
确定消失点和视平线
根据选择视点和物体位置,确定消失点和视平 线。
绘制透视线框
根据消失点和视平线,绘制出透视线框,再在框内绘制物体。
阴影与透视的绘制步骤
准备图纸和工具
选择适当的图纸和工具,如铅笔、尺子、橡 皮等。
添加阴影和透视效果
根据光源方向、视点等条件,添加阴影和透 视效果。
绘制基本图形
在图纸上绘制出物体的基本图形。
02
阴影的形成与光源的位置、物体 的形状和材质、以及观察者的角 度有关。
阴影的类型
建筑师法绘制透视图
在建筑物的不同区域,使用色彩的渐 变与过渡,以增强透视图的层次感和 空间感。
色彩的饱和度与明度
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使画 面更加和谐统一。适当降低饱和度和 明度,可以使画面更加沉稳。
线条运用
线条的粗细与虚实
根据建筑物的远近关系和透视效 果,合理运用线条的粗细与虚实, 以增强透视图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02
建筑师法绘制透视图的方法
确定视点位置
视点位置
选择一个合适的视点位置,通常在建筑物的正面或侧面,以便更好地展示建筑 物的外观和特点。
视点高度
确定视点的高度,通常以人眼的Leabharlann 度为参考,以便更好地模拟人的视角。
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视平线
选择一个合适的视平线,通常与建筑 物的高度相平行,以便更好地展示建 筑物的立体效果。
商业氛围浓厚,空间层次丰富
详细描述
该商业中心透视图通过建筑师法绘制,展现了商业中心的繁华氛围和丰富的空间层次。透视图中,商业街区的店 铺、广告牌和人流等细节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营造出热闹的商业气氛。同时,建筑立面的层次感和玻璃幕墙的反 光效果也得到了精细的刻画,增强了商业中心的空间层次感。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透视图
配景处理
合理添加配景,如植物、人物、 车辆等,以增强透视图的场景感 和生活气息。配景的添加要符合 透视规律和比例关系。
画面构图
注重画面的构图,合理安排建筑 物的位置、大小和角度,以突出 主题和视觉中心。同时,注意保 持画面的平衡感和稳定性。
05
建筑师法绘制透视图实例分析
案例一:某商业中心透视图
总结词
建筑师法绘制透视图还可以用于表现建筑物的外观效果图,为建筑师提供更直观、 形象的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展示建筑设计的创意和特点。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斜透视的区别
1.5建筑透视图的分类视点及建筑形体相对于画面位置不同,则所形成的建筑形体的透视图就有不同效果。
不同效果的透视图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其作图要领亦各有特点。
通常按照画面、视点和建筑形体三者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来对透视图进行分类。
建筑透视图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二点透视( 成角透视);三点透视( 斜透视) ;1.5.1一点透视当画面与基面垂直,建筑形体有一主立面平行于画面而视点位于画面的前方时,所得的透视图在左右、上下方向没有灭点,只有宽度(前后)方向有一个灭点,即主点e′,所以称为一点透视,或平行透视,如图1-25所示。
图1-25 一点透视一点透视的特点是建筑形体上与画面平行的主立面不变形,作图相对简便,图形显得端庄、沉稳、景深感强。
常用于表现纪念性建筑物、标志性建筑物的正面、门廊、入口等。
这种图在室内设计中应用也较多,如图1-26 所示。
也适用于表现只有一个主立面形状较复杂的建筑形体。
图1-26 一点透视实例1.5.2二点透视当画面垂直于基面,建筑形体两相邻主立面与画面均倾斜、视点位于画面的前方时,所得的透视图因为在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上各有一个灭点,所以称之为二点透视,或成角透视,如图1-27所示。
图1-27 二点透视二点透视的特点是建筑形体两个主立面都得到了表现,作图相对复杂。
但表现效果生动、立体感强,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透视图,如用来表现广场、街景、楼房建筑等。
图1-28 是二点透视实例。
图1-28 二点透视实例1.5.3三点透视当画面与基面倾斜、建筑物的立面也与画面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形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都与画面形成倾斜的相对位置关系,因而三个方向都有灭点,所形成的透视图称为三点透视,或称斜透视,如图1-29 所示。
图1-29 三点透视三点透视常用来表达较高、大的建筑物,如高楼大厦、纪念碑、高塔等。
图1-30 是一高层大楼的三点透视实例。
建筑装饰制图 第九章透视
P
站点
s
例8 求形体的 两点透视
例
8
( 两 点 透 视 )
PH
画面线
PH
h Vx
视平线
h Vy
P 立面图
基线 s 站点
P
例9 作台阶的两点透视
先画两边 挡板的透视。 再画右挡板 内侧台阶轮廓 线的透视。
例9(台阶 的两点透 视)
PH h
Vx
真高线
a(b)
真高线
PH h
Vy
a
b
P
s
P
例10 求房屋的两点透视
中国传统绘画中 的空间观念 中国有着优 久的绘画历史,古 代的画论中曾论 述过画风景要注 意“远山无石、 远树无枝、远水 无波、远人无 目”、浓淡虚实 以及“三远法” 等纵深空间的问 题。
虽然中国的画家只停留在这种近大远小 的感觉上,没有像西方学者那样运用科学的 方法加以论证。但由于中国人重主观感知, 认为绘画是艺术而非科学,重主观、求本质、 讲艺术。强调依靠对物体的感知、记忆、想 像将物像通过“似与不似”之间艺术地反映 出来。 这是由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绘画观念、 思维方式所决定的,不能用已知的西方焦点 透视,简单评判中国画的空间表现方法,否 则会造成误解。
一般都是在住宅设计和住宅销售时使用。从高处俯 视的透视图又叫做“鸟瞰图”或“俯视图”。住宅透视 图一般要严格地按比例绘制,出于某种需要和测绘计算 上的困难,有些透视图不一定严格按比例绘制,并进行绘 制上的艺术加工,这种图通常被称为住宅建筑的表现图。
一幅绘制精美的住宅建筑表现图,就是一件艺术作 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目前普遍采用计算机绘制 的效果图,其特点是透视效果真实。
画 PH 面 线
建筑透视PPT课件
建筑主体完成后,对大门、顶架进行绘制,并擦除被遮挡的部分
依照透视图,加入配景,完成最终线描图
建筑透视
建筑制图 工程实用透视
1-2周 3周
透视
32 学时
透视概述
文艺复兴时期已有较完善的透视作图法,至今
已有600多年历史
透视是投形的一种。是通过透明平面看物体,
将物体形象在透明平面上描绘下来的做图方法。
与正投形和斜平行投形(轴测)不同,透视图是几
组平行线在图面上向一点汇聚的中心投形
透视术语
P.P. 画面 假设为一透明平面 G.P. 地面 建筑物所在水平面(地面) G.L. 地平面 地面和画面的交线 H.L. 视平线 视平面和画面的交线 H. 视高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 D. 视距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距离 C.V. 视中心点 S.L. 视线 视点和物体各点的连线
建筑师法作透视
1. 一点透视 2. 两点透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量点法作透视
1. 一点透视 2. 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量点法
两点透视量点法
• 选取建筑平面中一直 角,与画面(P.P)相交于 O
• 以O为圆心,旋转选择 所要表现的建筑主立 面,并确定视点Eh, 得到理想透视角度
• 在透视作图面上,确 定视高,得到G.L.和 H.L.
• 通过视点作平行于建 筑边缘线的方法,垂 直下拉到 H.L. 得到灭 点Vx,Vy
• 透视角度选取后, 先 求平面图上一个方向 上的量点M的位置
• 根据两个方向方向消 失点Vx,Vy及量点Mx, My的位置后,完成平面 透视图,进而按步骤完 成建筑透视图
• 当视高过近时,拉大 视高距离作辅助地面 线求得辅助透视平面, 再在真实地面线进行 量高,上求得建筑透 视
设计表现:1、2点透视画法
●电脑效果图通常用设计软件如3d,SketchUp,vray等制作 效果图。它主要的优点是能非常逼真地模仿各种材质效果, 是手绘所无法达到的真实场景。它的缺点就是用时过长, 太过于死板,模式化强,缺乏个性化的表现,容易形成千 篇一律的效果
透视的基本知识
所谓"透视",就是表现画面中各种物体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位 置关系,在平面上构建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的范围
•
二点透视图是常用的作图法,它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效果和各种变化。使
用此图法时,由于要描画物体的宽度面和深度面的关系,使各面称为透视面,
所以,需要宽度线的消点和深度线的消点。
•
作图时可以考虑如图2所示的范围,但其中以连接V.P1和V.P2的水平线
为直径,形成的圆之内侧范围所构成之透视图,才是自然的构图。视点
(E.P)在圆周上移动时,宽度面和深度面的比率会有所变化,虽然水平线
的高度一定,但由于物体高低位置的变化,物体上方和下方的视觉就会产生
变化;如果把物体放置在圆的外侧来作圆,则宽度面和深度面成直角的物体,
在视觉上就没有直角感;看起来时歪斜的。图2中,最自然的构图时1、2、
3,也是维持自然构图的界限。
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
第二步:通过B点作平行线即基线G.L,在基线上按比例分出房间的尺 度,分别置于AB的左右两侧。从M1、M2引线各自交于左右两侧墙线。 交点就是透视图的尺度网格点。通过这些点分别向左右灭点引线即求 得了该房间的透视网格,在AB上量取真是高-手绘两点透视1张
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 绘制相对容易。
2、基本原理:近大远小。 3、画法:衡平竖直。
透视技法
如何做建筑透视图方案设计
建筑透视图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城市建设在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创新。
透视图作为建筑设计的一种常用手法,能够直观地展现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外观特征,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以一座城市体育馆的透视图方案设计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透视图展现建筑的魅力和功能。
二、项目介绍本项目为一座城市体育馆,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观众。
体育馆将承办各种体育比赛和演艺活动,同时还设有健身房、商店、餐厅等配套设施,是城市的重要文化场所。
三、设计理念本设计以“动感城市”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兼具运动与文化功能的现代化体育馆,通过透视图展现建筑的动态和活力。
设计师力求在空间和形式上创新,使体育馆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
四、设计思路1. 动态外观:体育馆外观采用流线型的建筑造型,强调建筑的动感和现代感。
立面设计以曲线和折线为主,通过层次感和纹理质感的处理,使建筑表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同时,设计师还在建筑的顶部增加了一座玻璃穹顶,提升了建筑的视觉效果,使其在城市中独具特色。
2. 多功能空间:体育馆内部设计灵活多变,可根据不同活动需求进行空间划分和布局调整。
主体体育场地可用于篮球、排球、羽毛球等比赛项目,观众席采用可伸缩设计,可根据观众数量进行调整。
此外,体育馆还设有健身房、商店、餐厅等配套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环保节能:设计师在体育馆的建筑设计中注重环保节能,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和可再生能源等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建筑内部设置了自然采光和通风系统,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耗,提升建筑的舒适性。
五、透视图设计在透视图设计中,设计师着重展现建筑的外观和空间结构,通过透视的手法,使建筑呈现出动态和立体感。
透视图以建筑的主立面和立面透视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不同角度和比例的处理,展现建筑的整体形态和细部特征。
六、效果展示通过透视图方案设计,体育馆的外观呈现出流畅的线条和动感的轮廓,立面采用现代建筑的表现手法,强调建筑的现代感和科技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表现:透视画法
手绘效果图技法在古老的建筑学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是全才,他们把设计与表现溶为一体。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社会需要精致性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它需要的是精细的分工、各自发挥所长的就业模式,西方工业化国家早已经这样做了。
作为一名从事绘制效果图的技术人员,首先,应具有一定的建筑学知识。
因为只有充分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境方能着手进行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
同时,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应严格符合建筑结构的逻辑性、空间形体的严密性和尺度比例的准确性。
其次、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基础。
一个从事室内设计效果图的设计和绘制人员,其素描和色彩的功底深浅将直接影响表现图的水准高低。
因其室内的尺度与人体更为接近,光照形式也较室外建筑复杂多变,所以对室内景物的表现就更为细致入微,光影的处理和质感的体现都达到了相当的难度。
因此,一定的绘画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具有娴熟的表现图技法。
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室内装修知识和相当的绘画基础,不等于就能创作出优良的表现图。
其原因就是,建筑表现图的表现虽然同一般绘画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也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相对于纯绘画而言室内设计效果图更注重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它有许多严格的制约和要求,更多的强调共性而非个性表现,作画步骤也十分理性化和公式化。
所以,若不熟练掌握室内设计效果图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即使具有相当的绘画能力,有时也不知如何着手,既快又好的画出具有征服力的室内设计效果图。
一张优秀的室内设计效果图,必须是设计与表现设计师与画师共同创造的结晶。
只有先诞生高品质的设计原型,再加上优秀建筑画师的表现,才能产生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表现图。
反之,二者缺一,就很难出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在平面图转透视图的时候,1、要把握物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
2、我们正常视觉是焦点透视(也就是一个视点看物象),通常有两种透视关系,一种叫做平行透视,一种叫做成交透视,(这要看你所画的室内图)大多是平行透视的关系,这就要在画面中先画一条视平线、一个视点,然后平面图的各角与视点用直线相连,这些连线是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线,也规定了物体侧面线条的走向,只要顺着这些规律线画出平行于物体前面的后面,你就成功了。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圆的面失掉了平行性,也不是相似形。
一点透视适于表现静态单纯的空间环境。
画面中平行于基准面的各个垂直面,其水平、垂直尺寸比例不变,纵深方向的尺寸逐渐缩小,消失于灭点。
下面以一个单人卧室平面为例来说明一点透视的基本画法:
⑴绘制界面轮廓。
通过上图“立点”向上做垂线,与基准面交于点A。
这就是灭点在基准面上的平面位置。
按比例绘制基准面。
做一条平行于基准面底线的水平线,水平线与基准面底线距离为视高。
(我们习惯将视高定为1.4米)通过A点向上做垂线,与视平线相交于点“M”,M即是该透视图的灭点。
分别连接四个基准面角点与灭点M,这样就绘制出了这个单人卧室一点透视的五个界面。
绘制出界面后还要求一个十分重要的点:距点。
首先标出视平线与基准面的交点C,自C 点开始,向右量出立距,从而得到D点,这就是距点。
(2)将平面“搬”到透视平面上:基准面上的所有尺寸反映的都是物体的真实尺寸,也叫做真高面。
因此透视图中构件、家具的尺寸都要在这个面上量取。
下面我们首先绘制这个单人卧室最右边的长柜体。
在真高面上量取柜体的宽度为600,得到点E。
连接并延长M、E。
此ME的延长线即为柜体的长度所在线。
延长基准面的底线到F,使JF的距离等于柜体的真实长度3000。
连接距点D与F,并延长,与墙角线相交于点G。
JG的距离即为该柜体在透视图中的长度。
通过点G做水平线,与ME的延长线交于点H。
E、J、G、H所围合的橙色梯形就是柜体在透视中的平面。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求出其它家具在透视中的平面位置。
把家具拉高:分别通过上图求得柜体的四个顶点向上做垂线。
其中最里面的一个面与基准面重合。
柜体的高度在基准面上量取,得到点K,连接M、K,并延长,与柜体的垂直线交于点N。
以此方法求得柜体的立体图形。
⑷整理造型完成透视图:求出空间的基本家具轮廓后,就要通过丰富这些构件的细节,并同时添加配景来完成最终效果。
这个过程要注意线条的美感。
可以先铅笔起稿,然后描出准确再丰富造型。
的墨线,完成墨线底稿的制作。
顶部造型也要用⑴~⑶步骤方法在顶部找到正确的透视位置。
智点道CG培训教育学院主要培训建筑表现动画、建筑表现后期、室外设计效果图、影视动画制作、影视特效等。
有兴趣的加建筑表现交流群318796674。
学院配送一线设计师讲师,安排学员个人学习及工作计划,常年来为同行输送数百名CG行业精英人才,就业后薪资待遇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