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检验并写出答语。

小学六年级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最新整理)

小学六年级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最新整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比例意义表示两数相除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各部分名称9:6=1.5↑↑↑↑前项比号后项比值9:6=3: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基本性质化简比的依据。

解比例的依据。

知识点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名称联系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意义方法结果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一个数(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出一个分数值。

一个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 =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4、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点名称意义不相同变化方向不相同关系式不同相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扩大(或缩小)。

(一定)k xy =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缩小(或扩大)。

最新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最新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最新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2)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2)找等量关系.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3)解比例式.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4)解比例.(5)检验并写出答语.精讲典型题例题1(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天,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2)把2米:4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例题2汉江码头第一货场有750吨货物,分给两个运输队运到另一货场.甲队有载重6吨的汽车6辆,乙队有载重8吨的汽车3量,按两个队的运输能力分配,甲、乙两队各应运货多少吨?巧练考点题 1. 请你填一填(1)2.1:0.9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2)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和的() (3)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比值是1.5,这个比是() (4)4.5与它的倒数的比是()(5)()÷24=83=24:()=()% (6)如果a ⨯7=b ÷2(a 、b 都不为0),那么a :b =():()(7)除数、被除数的比是1:3,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35,被除数是() (8)一汽车工人加工一批零件,如下表① 请按每天生产量与需要时间的关系填表. ② 这批零件有()个③ 表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比例 (10)判断一些生活中的实例.①用煤的天数一定,每天用煤量与总用煤量()比例. ②一本书的页数一定,已看的页数与没看的页数()比例 ③三角形的面积一定,三角形的底与高()比例. 2 判断题(1)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使小数、分数或整数.() (2)走同一段路,甲用51小时,乙用41小时,甲、乙的速度之比是5:4.() (3)在一个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4)一条道路,已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成反比例.() 3 选择题 (1)y xk =+5,且x 和y 都不为0,当k 一定时,x 和y 成()比例.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2)杭州西湖南北长3.3km,东西宽2.8km.南北长和东西宽的比是(). A.33km :28km B.3.3.:2.8 C.33:8(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4:5,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在比例尺1000001的地图上,量得A 、B 两地的距离是2cm,那么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A.0.2kmB.2kmC.20km 4.解决问题.(1)药液与水的比是1:1500,如果倒入药液20.5g,需要加多少克水呢?(2)从儿童节那天开始,亮亮前七天看书210页,照这样计算,这个月亮亮一共看书多少页?。

小学六年级:比与比例知识点梳理

小学六年级:比与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知识点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 按比例分配问题(1)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 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 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

2、 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 ,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说课讲解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说课讲解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知识点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一定)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xy=(一定)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4、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 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一、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比的应用通过比可以应用一些问题。

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的性质在一个比例中,组成比例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在一比例里,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这个求未知项的过程,叫做解比例。

三、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成反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一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二是看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否一定。

比的意义:两个量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我们通常称之为“比”。

定义:在两个量的比中,我们把数量放在前面,单位“1”放在后面,我们称之为前项,后项。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或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数或分母,比值相当于商或分数值。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外两项叫做内项,中间两项叫做外项。

如果中间的两项是两个相同的数,这样的比例叫做对称比例。

比例尺的意义: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我们把比例尺分为放大比例尺和缩小比例尺两种。

缩小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公式计算即可;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根据公式计算即可。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
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
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
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
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比例意义表示两数相除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各部分名称9:6=1.5↑↑↑↑前项比号后项比值9:6=3: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基本性质化简比的依据。

解比例的依据。

知识点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名称联系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意义方法结果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一个数(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出一个分数值。

一个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 =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4、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点名称意义不相同变化方向不相同关系式不同相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扩大(或缩小)。

(一定)kxy=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缩小(或扩大)。

小学六年级__比与比例知识点梳理

小学六年级__比与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 按比例分配问题 (1)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 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 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

2、 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 ,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检验并写出答语。

精讲典型题 例题1(1) 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天,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2) 把2米:4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小学六年级 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小学六年级 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黄冈教育@张家界教学中心内部使用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y?k(一定)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x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xy?k(一定)反比例的关系式: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1黄冈教育@张家界教学中心内部使用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1、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按(1)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解题方法2)(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分别求出各部分的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占总量的几分之几,量是多少?平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再用“一份的量,求出各部分的量。

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均每份的量(归一)”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

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 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2(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1,(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4)解比例。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温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定方式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转变另一种量也随着转变,若是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必然,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必然)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转变另一种量也随着转变,若是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必然,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必然)3、 判定正、反比例的方式:一找二看三判定(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信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必然仍是积必然。

(3) 判定:若是商必然,就成正比例;若是积必然就成反比例;若是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按比例分派问题(1)按比例分派应用题:把一个量依照必然的比分派成几部份,求每一个部份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派应用题。

(2)解题方式一样方式: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式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依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式,别离求出各部份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份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份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第一设未知量为。

再依照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许诺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定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若是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若是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查验并写出答语。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复习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复习

比和比例知识点1、基本概念(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如(5和7,7和9)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8)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11) “比”进行分配。

基本方法:1. 先求出总份数,先求出每份数,再求每份数分别占各部分的几分之几。

2.然后用总量乘以每份数分别占各部分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2、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1)用字母表示∶xy= k (一定) (2)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3、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比和比例知识点整理六年级

比和比例知识点整理六年级

比和比例知识点整理六年级比和比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数值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示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比和比例的问题,比如购物打折、食谱的配料比例等等。

下面是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点整理。

一、比的概念及相关性质比是两个相同性质的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的一种表示方法。

比的常见表示方法有: 使用冒号(:)表示,如a:b;使用分数表示,如$\dfrac{a}{b}$。

比的相关性质:1. 如果$a:b=c:d$,则可以得到$a:b::c:d$,即等比例关系。

2. 如果$a:b=c:d$,则$\dfrac{a}{c}=\dfrac{b}{d}$,即比的两个项比例相等。

3. 如果$a:b=c:d$,则有$a \times d = b \times c$,即比的两个项的乘积相等。

二、比例的概念及相关性质比例是比的推广形式,是两个或多个相同性质的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的一种表示方法。

常用字母$A, B, C, D$表示,可以表示为$A:B::C:D$。

比例的相关性质:1. 如果$A:B=C:D$,则可以得到$A:B::C:D$,即等比例关系。

2. 如果$A:B=C:D$,则$\dfrac{A}{B}=\dfrac{C}{D}$,即比例的两个项比例相等。

3. 如果$A:B=C:D$,则有$A \times D = B \times C$,即比例的两个项的乘积相等。

4. 如果$A:B=C:D$,则也可以写成$\dfrac{A}{C}=\dfrac{B}{D}$,即比例的两个项的比也相等。

三、相似和全等图形中的比例在相似图形中,对应边的长度之间的比称为相似比或相似比例。

在全等图形中,对应边的长度相等,可以看作是相似比例的特殊情况。

四、比例的计算1. 已知比例中的三个量,可以通过乘法和除法来计算比例中的第四个量。

例如,已知$5:8=15:x$,可以通过等式$\dfrac{5}{8}=\dfrac{15}{x}$来计算$x$的值,得到$x=24$。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 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比比例意义 表示两数相除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各部分名称9:6=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9:6=3:2↑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化简比的依据。

解比例的依据。

名称 联系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分数 分子 —(分数线)分母 分数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意义方法结果求比值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 一个数(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出一个分数值。

一个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名称不同点相同点意义不相同变化方向不相同关系式不同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扩大(或缩小)。

kxy=(一定)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缩小(或扩大)。

比和比例的知识点总结

比和比例的知识点总结

比和比例的知识点总结一、比的知识点。

1. 比的意义。

-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例如:3÷2,可以写成3:2。

其中“:”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如3),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如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如3÷2 = 1.5,1.5就是比值)。

-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2. 比的基本性质。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例如:2:3=(2×2):(3×2)=4:6;6:9=(6÷3):(9÷3)=2:3。

-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3. 化简比。

- 整数比化简: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12:18=(12÷6):(18÷6)=2:3。

- 分数比化简: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例如:(2)/(3):(4)/(5)=((2)/(3)×15):((4)/(5)×15)=10:12 = 5:6。

- 小数比化简: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例如:0.6:0.9=(0.6×10):(0.9×10)=6:9 = 2:3。

4. 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

- 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一个数。

例如:3:4 = 3÷4=(3)/(4)。

- 化简比是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形式,结果是一个比,即前项和后项互质。

例如:6:8化简后为3:4。

二、比例的知识点。

1. 比例的意义。

-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2:3 = 4:6,2、3、4、6这四个数组成了一个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如2和6),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如3和4)。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检验并写出答语。

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一、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4、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k。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比和比例
$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
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
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
k x
y
=(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 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
(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4)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
\
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按比例分配问题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
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
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检验并写出答语。

:
精讲典型题
例题1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天,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2)把2米:4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例题2 [
汉江码头第一货场有750吨货物,分给两个运输队运到另一货场。

甲队有载重6吨的汽车6辆,乙队有载重8吨的汽车3量,按两个队的运输能力分配,甲、乙两队各应运货多少吨
巧练考点题 1. 请你填一填
(1):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
(2)甲乙两数的比是4:5,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和的() (3)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比值是,这个比是() (4)与它的倒数的比是()
(5)()÷24=
8
3
=24:()=()% (6)如果a ⨯7=b ÷2(a 、b 都不为0),那么a :b =():()
(7)除数、被除数的比是1:3,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35,被除数是() (8)一汽车工人加工一批零件,如下表
② 这批零件有()个
③ 表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比例 }
(10)判断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①用煤的天数一定,每天用煤量与总用煤量()比例。

②一本书的页数一定,已看的页数与没看的页数()比例 ③三角形的面积一定,三角形的底与高()比例。

2 判断题
(1)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使小数、分数或整数。

() (2)走同一段路,甲用
51小时,乙用4
1
小时,甲、乙的速度之比是5:4。

() (3)在一个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

()
(4)一条道路,已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成反比例。

() 3 选择题 —
(1)
y x
k =+5
,且x 和y 都不为0,当k 一定时,x 和y 成()比例。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杭州西湖南北长,东西宽。

南北长和东西宽的比是()。

:28km : :8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4:5,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在比例尺
100000
1
的地图上,量得A 、B 两地的距离是2cm ,那么A 、B 两地的实际距
离是()。

A.0.2km 4.解决问题。

(1)药液与水的比是1:1500,如果倒入药液,需要加多少克水呢
(2)从儿童节那天开始,亮亮前七天看书210页,照这样计算,这个月亮亮一共看书多少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