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比和比例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最新整理)

小学六年级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最新整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比例意义表示两数相除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各部分名称9:6=1.5↑↑↑↑前项比号后项比值9:6=3: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基本性质化简比的依据。

解比例的依据。

知识点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名称联系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意义方法结果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一个数(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出一个分数值。

一个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 =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4、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点名称意义不相同变化方向不相同关系式不同相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扩大(或缩小)。

(一定)k xy =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缩小(或扩大)。

(完整版)六年级比和比例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完整版)六年级比和比例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比和比例知识点:2、按比分配的实际应用:例:一辆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135km 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1.5小时相遇。

已知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是7:8,求货车行驶速度。

135÷1.5×=427153、比例综合应用:例: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浙江湖州到山东日照的图书距离为15cm 。

陈老师早上6:00从湖州出发开车去日照旅游,下午2:00到达目的地。

途中陈老师开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75练一练:1、北京到济南高速公路距离大约为430km ,北京到天津大约为120km 。

一辆汽车从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当行驶到天津时用了1.5小时。

按照这个速度,北京到济南全程需要多少小时?5.3752、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共1800只,这三种家禽的只数比是5:3:1.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各多少只?3、为创建海华公司,张、王、李三人分别投资100万元、120万元和80万元。

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到年末,公司共盈利60万元,你认为该如何合理分配这笔钱,每人分别得多少?4、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2.4厘米。

在A、B两城之间有一中途停靠站C,A、B两城到C站的距离比是7:5。

一辆汽车从B城到C站共用了0.6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5、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乙速度比为10:7,两人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6、小淘气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看了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比是2:5,这本科技书一共有多少页?7、某车间生产了甲、乙、丙三种配套机件共1280只,其中甲乙两种机件只数的比是3∶2,丙种机件比甲种多80只,丙种机件生产了多少只?8、把长35厘米的圆柱体按3∶2截成了一长一短两个小圆柱体后,表面积总和增加了30平方厘米。

求截成的较长一个圆柱的体积。

9、一批零件分给甲、乙、丙三人完成,甲完成了总任务的30%,其余的由乙、丙按3∶4来做,丙共做了200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10、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全部的40%,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读了30页。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及其相关题型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及其相关题型

六年级下册 《比例》知识点及相关题型姓名: 一、 重点知识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4、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5、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6、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7、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8、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填空 1、在3602407281....中,两个外项是( )和( ),两个内项是( )和( )。

2、36的约数有( )个,从中选择4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比例是( );如果使两个比的比值是131,这个比例是( )。

3、在比例尺是1: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草坪图,这个草坪图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

4、从1、2、3、4、5、6、7、8、9、10这十个自然数中,选出4个组成一个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

5、已如3、4、12三个数,再添一个能组成比例的数,所组成的比例是( )。

6、在一副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泰州到南京的距离是 5.4厘米,泰州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7、在比例尺1:200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长7.2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 )米。

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知识点一、比例的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3:4 = 6:8。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若a:b = c:d,则ad = bc。

2. 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例如:判断4:5 和8:10 能否组成比例。

-因为4×10 = 40,5×8 = 40,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所以4:5 和8:10 能组成比例。

三、解比例1.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解比例x:3 = 8:1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12x = 3×8,即12x = 24,解得x = 2。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1.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例如: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因为路程÷时间= 速度(一定)。

2.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例如:当长方形面积一定时,长和宽成反比例。

因为长×宽= 面积(一定)。

五、比例尺1.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例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0,表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000 厘米。

2. 比例尺的分类:-数值比例尺:如1:50000。

-线段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等。

六、比例的应用1. 按比例分配问题:-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例如:有一筐苹果共60 个,按照3:2 的比例分给甲、乙两人,甲、乙两人各分得多少个苹果?-先求出总份数:3 + 2 = 5。

【完整版】求比值、化简比与比的应用(含知识点、练习与答案)

【完整版】求比值、化简比与比的应用(含知识点、练习与答案)

4.2 求比值、化简比与比的应用(小考复习精编专项练习)六年级数学小升初复习系列:第四章 比和比例(含知识点、练习与答案)一、求比值和化简比1、求比值:求两个数的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数是一个数值,该数值就是比值。

这个数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典型例题】求下列各组比的比值。

(1)4.8:0.6=(2)45: 1625=【解答】(1)4.8:0.6=48÷6=8(2)45: 1625 =45× 2516 =1.252、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的整数比。

(1)化简整数比:整数比的化简需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同时用这个公因数分别去除“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即可,与分数的约分类同。

【典型例题】28:49=(28÷7)∶(49÷7)=4:7(2)化简小数比:首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即扩大相同的倍数),变成整数比;然后,再按照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典型例题】0.36:1.2=36:120=(36÷12)∶(120÷12)=3:10(3)化简分数比:就是减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然后进行化简。

也可以按照分数除法的形式去计算。

可将“∶”号变成“÷”号,将比式变成除式进行计算,从而化简分数比,但结果需要写成比的形式。

【典型例题】7 10:45=方法一:7 10:45=(710×10):(45×10)=7:8 方法二:=65÷910=65×109=43=4∶3二、比的实际应用如果已知一个总量的各部分的比,同时也清楚其中某一部分的数量,要求出其他几个部分的数量或者全部的数量。

那么,可以先把已知的比看作已分配的份数,先求出每一份的数量;然后,再转化成要求的份数乘以每一份的数量来解决此类问题。

【典型例题】杨伯伯要配置一种农药给果园除草,已知水和药粉的比是11∶3,现在有一共要配置的农药7000克,那么需要多少克的药粉?【解题分析】根据题意,把一共要配置农药的质量看作11+3=14份,则药粉占了其中的3份。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比例意义表示两数相除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各部分名称9:6=1.5↑↑↑↑前项比号后项比值9:6=3: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基本性质化简比的依据。

解比例的依据。

知识点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名称联系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意义方法结果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一个数(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出一个分数值。

一个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 =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4、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点名称意义不相同变化方向不相同关系式不同相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扩大(或缩小)。

(一定)kxy=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缩小(或扩大)。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 k (一定)x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xy k (一定)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 就不成比例4、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检验并写出答语。

精讲典型题例题1填空(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4天,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2)把2米:4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型归纳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型归纳

六年级比的应用题型归纳一、按比例分配基础题型。

1.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解析:首先求出三个班的人数比为46:44:50 = 23:22:25。

总份数为23 +22+25 = 70份。

那么一份是70÷70 = 1棵树。

一班应栽树23×1 = 23棵,二班应栽树22×1 = 22棵,三班应栽树25×1 = 25棵。

2. 一种混凝土是由水泥、沙子和石子按2:3: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现有水泥12吨,需要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吨才能配制成这种混凝土?- 解析: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例为2:3:5,水泥占2份,已知水泥12吨,那么一份是12÷2 = 6吨。

沙子占3份,所以沙子需要3×6 = 18吨;石子占5份,所以石子需要5×6 = 30吨。

3. 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解析: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 + 宽+高)×4,所以长 + 宽 + 高=120÷4 = 30厘米。

长、宽、高的比是3:2:1,总份数为3 + 2+1 = 6份,一份是30÷6 = 5厘米。

长是3×5 = 15厘米,宽是2×5 = 10厘米,高是1×5 = 5厘米。

4. 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3:4,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求这三个数。

- 解析: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则三个数的和是18×3 = 54。

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3:4,总份数为2+3 + 4=9份,一份是54÷9 = 6。

甲数是2×6 = 12,乙数是3×6 = 18,丙数是4×6 = 24。

5. 某班男女生人数比是5:4,男生比女生多5人,这个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男女生人数比是5:4,男生比女生多5 - 4 = 1份,已知男生比女生多5人,所以一份是5人。

六年级比和比例应用题

六年级比和比例应用题

六年级比和比例应用题一、比和比例的基础知识1.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例如:公式,其中公式是前项,公式是后项,公式是比号。

- 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如公式的比值为公式。

2.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公式,其中公式和公式是比例的外项,公式和公式是比例的内项。

-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如在公式中,公式。

二、比和比例应用题类型及解析1. 按比例分配问题- 题目:学校把公式本图书按照公式分给四、五、六年级,每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 解析:- 首先求出总份数:公式(份)。

- 然后计算每份的本数:公式(本)。

- 四年级分得的本数:公式(本)。

- 五年级分得的本数:公式(本)。

- 六年级分得的本数:公式(本)。

2. 比例尺问题- 题目:在一幅比例尺为公式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公式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析:- 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等于比例尺。

设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公式厘米。

- 可得公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式厘米。

- 因为公式千米公式厘米,所以公式厘米公式千米。

3. 比例关系问题(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题目:一辆汽车公式小时行驶公式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公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解析:- 因为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设公式小时行驶公式千米。

- 速度公式路程公式时间,先求出速度为公式(千米/小时)。

- 可列出比例公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式,解得公式千米。

- 反比例题目:一间教室,如果用边长为公式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公式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公式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解析:-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一定的,方砖的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关系。

- 边长为公式分米的方砖面积为公式平方分米,公式块的面积就是公式平方分米。

- 边长为公式分米的方砖面积为公式平方分米。

六年级比例重点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重点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重点知识点比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比例的相关知识点,以便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六年级比例的重点知识点,并提供相应的例题加以说明。

一、比例的定义比例是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通常用两个数或者两个代表数的表达式,用冒号“:”或者分数形式表示。

例如,a:b或a/b,其中a 和b分别被称为比例中的“前项”和“后项”。

二、比例的性质1. 同比例代表相同的关系。

在一个比例中,如果两个数或代表数成比例,那么它们的倍数也成比例。

例题1:如果3:5 = x:20,那么x的值为多少?解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可以得出等式3/5 = x/20,交叉乘积可得3 * 20 = 5 * x,即60 = 5x,解方程得x = 12。

2. 反比例的前项和后项的乘积为常数。

在一个比例中,如果两个数或代表数成反比例,那么它们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例题2:如果a:b = 4:7,且ab = 28,求a的值。

解析:根据反比例的性质,可以得出等式4/7 = 28/a,交叉乘积可得4 * a = 7 * 28,即4a = 196,解方程得a = 49。

三、比例的简化和扩大比例可以通过约分或者乘以相同的倍数来进行简化或扩大。

例题3:将比例9:12简化到最简形式。

解析: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3,得到最简形式为3:4。

例题4:将比例3:8扩大到20个单位。

解析:可以把3和8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k,使得3k:8k = 20,解方程得到k = 20/8,即k = 5/2。

将3和8分别乘以5/2,得到3 * 5/2 : 8 * 5/2 = 15/2 : 40/2 = 15:40。

四、比例的应用比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比例尺、照片的放大缩小、打折优惠等。

以下是一些实际问题的例题:例题5:比例尺是1:2000,实际距离是32000米,那么在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解析:根据比例尺的定义,1单位的实际长度对应2000单位的地图长度。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1、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与比例的区别1、意义不同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名称不同比的名称两点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例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性质不同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应用不同应用比的意义求比值。

应用比的性质化简比。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不能否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性质不但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可以解比例。

2、比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比分数除法联系前项分子被除数比号分数线除号后项分母除数比值分数值商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区别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分数表示一个数。

除法表示一种运算。

3、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一般方法结果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数。

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

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4、化简比:(1)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方法化简。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5、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7、正比例和反比例(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整理复习

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整理复习

比和比例(8)一、填空。

(1)用18的因数组成一个比例( )。

(2)1吨:250千克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把3:5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或乘(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0.25,另一个外项是( )。

(5)走完同一段路,甲要12分钟,乙要8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

(6)()12= ( )÷20= 0.75=( ):12 =( )℅=( )折=( )成((7)如果 x= y,(x 、y 都不为0),那么x:y=( ):( )。

二、化简比并求比值83:21 0.75:766.4:0.16 2.25: 9523:73 0.4:20 76:0.75 0.5:0.019.1平方分米:0.7平方米 15分钟:1小时16m :25 cm14升:350毫升 32小时:15分钟 0.4 kg :100 g三、解决问题:(1)手机销售店前展出了一个高150厘米的手机模型,它的高度与手机实际长度的比是10:1。

这款手机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2)一瓶药水中药液与水的比是1:100,如果要配制这种药水5050千克,需要药液多少千克? (你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吗?)比和比例(9)一、填空:①0.25==( ):12=4÷( )=( )%。

②0.375: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③若A:B=3:2,当A=2时。

要使等式成立,B 应是( )。

④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3段需6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6段需( )分钟。

⑤小明参加百米短跑,他的跑步速度和时间成( )比例。

⑥如果图上距离4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千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若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4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二、对比练习:1.用同样的方砖铺地,如果铺24平方米需要200块;如果铺36平方米需要多少块?2.铺同一个教室,如果用边长40分米的需要800块,如果改用边长60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三、解决问题:1、身高1.2米的小红影长是0.8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棵树的影长是2米,这棵树有多高?(用比例解)2、修一段900米长的公路,前6天修了180米,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用比例解)3、用边长是8分米的方砖给教室铺地,需要100块。

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一、引言在数学的学习中,比和比例是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数学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比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包括它们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比的基础知识1. 定义比是两个数的关系,表示为两个数的相对大小。

一般写作A:B,其中A是比的前项,B是比的后项。

2. 比的读法比可以读作“A比B”或者“A to B”。

3. 比值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例如,比3:4的比值为3÷4=0.75。

4. 简化比比可以通过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来简化。

简化后的比应该是最简整数比。

三、比例的基础知识1. 定义比例是两个比的等式,表示为A:B = C:D,其中A、B、C和D都是数。

2. 比例的读法比例可以读作“A比B等于C比D”。

3. 比例的性质比例有几个重要的性质,包括:- 反比性质:如果A:B = C:D,则B×C = A×D。

- 合并比例:如果A:B = C:D且B×C = D×A,则A:D = B:C。

- 分配比例:如果A:B = C:D,则(A±C):B = C±D:B。

四、比和比例的计算1. 计算比值计算比值时,直接将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2. 构建比例根据已知的比值或两个比相等的原则,可以构建比例。

3. 解比例解比例问题时,通常需要设置一个未知数x,然后通过交叉相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比和比例的应用1. 实际问题比和比例可以应用于解决涉及速度、价格、面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2. 图表解读在图表中,比例尺是用来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3. 科学计算在科学实验中,比例常用于计算溶液的浓度、物体的放大比例等。

六、练习题1. 计算比值:8:122. 简化比:15:203. 构建比例:如果3:4 = x:12,请解出x。

4. 解释比例尺的含义:1:10000 比例尺代表什么?七、结论比和比例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加例题

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加例题

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加例题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中都有广泛应用。

在六年级学习比例的知识点是很重要的,通过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比例相关的数学问题。

一、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等比关系,两个数的比例通常用冒号(:)表示。

比例一般是由两项或多项比值构成,其中的两项或多项数值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在比例中,一个数称为“前项”,另一个数称为“后项”,写作“前项: 后项”。

例如,如果两个数的比例为2:3,就表示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2倍。

如果三个数的比例为3:5:7,表示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3倍,第三个数是第二个数的7倍。

二、比例的性质1. 比例的两项成比例。

两个数成比例,意味着它们之间的比值相等。

例如,如果a:b=c:d,那么a与b的比值等于c与d的比值。

2. 比例的乘除性质。

比例中的前项与后项成比例,如果乘(除)以同一个非零数,仍然成比例。

即,如果a:b=c:d,那么ka:kb=kc:kd(k为非零数)。

3. 比例的逆比例。

如果a:b=c:d,那么它们的逆比例就是b:a=d:c。

三、比例的解题方法在解决与比例相关的数学问题时,常使用以下两种方法:倍数法和单位法。

1. 倍数法: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通过找出适当的倍数,使得各项数相等,从而求解未知数的值。

例如,如果已知2:3=4:x,可以通过将4扩大到12,使得两项数相等,从而得到2:3=4:12,进而求得x=12。

2. 单位法:将已知的比例关系转化为单位相等的关系,通过单位比值的求解,计算出未知数的值。

例如,如果已知2:3=x:18,可以将18分为3个单位,与2的单位相等,从而得到2:3=x:3。

进而可以计算得到x=4.5。

四、比例的例题以下是一些关于比例的例题:1. 小明建了一个模型,比例是1:50,他用了3块积木,请问他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解析:根据比例1:50,可以得出模型和积木的数量成比例,设模型上的积木数量为x,则有1:50=3:x。

六年级关于比例的知识点

六年级关于比例的知识点

六年级关于比例的知识点一、关键信息1、比例的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的组成: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5、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6、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11 比例的定义与组成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比之间的相等关系。

例如,如果有两个比 A:B 和 C:D,当 A/B = C/D 时,我们就说这两个比组成了一个比例。

在一个比例中,例如 2:3 = 4:6,2 和 6 是外项,3 和 4 是内项。

111 理解比例的组成部分外项和内项在比例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观察比例中的数字位置,可以清晰地确定哪些是外项,哪些是内项。

这对于后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推理非常重要。

112 比例组成的实际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比例的组成概念有很多实际应用。

比如在地图上,比例尺就是一个比例,它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通过了解比例的组成,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实际距离或者地图上的距离。

12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比例运算和解题的核心依据。

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例如在比例 3:4 = 6:8 中,3×8 = 4×6 = 24。

121 运用基本性质验证比例当给定一组数字,判断它们是否能组成比例时,可以通过计算外项积和内项积是否相等来验证。

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 比例所有知识点超级详细总结+题型训练+课后练习+详细答案

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 比例所有知识点超级详细总结+题型训练+课后练习+详细答案

2:4=8:16 2:8=4:16 16:4=8:2 16:8=4:2
8:16=2:4 8:2=16:4 4:16=2:8 4:2=16:8
【练习一】
一、判断题
1、8:2=4 是比例 (

2、5x=6y,则 x:y=5:6。(

3、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4、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3、用6,12,15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
4、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3 ,它们组成比例的外项分别是 1 和 1 ,请你写出这个比
2
49
例。
5、用右图中的 4 个数字组成比例,你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这个比的( )。
10、根据1.2×4=0.6×8,可以写成比例(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11、在( )内填上适当的数。
3:( )=( ):12
24:9=8:( )
( ):12=15:( )
( ):3=8:( )
12、比例 5:3=10:6 的外项 5 加上 10,要使比例成立,内项 10 应该加上( )
13、在比例里,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4,而且两个外项都是 6,这个比例是( )
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 2.4 60 ,2.4 和 40 仍然是外项,1.6 和 60 仍然是内项。 1.6 40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4、常用结论:如果 4 个不同的数可以组成比例,一共可以组成 8 个不同的比例。 ,例如用2,4,8,16组成比例可以组成如下的 8 个

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问题》知识点+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问题》知识点+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问题》知识点+练习题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

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反而(缩小);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反而(扩大)。

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3.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

反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一个扩大另一个缩小,一个缩小另一个扩大,乘积不变。

)。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为(y/x=k(一定))。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为(xy=k(一定))。

一、填空题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都是10,比值均是4,组成的比例是( 10∶2.5=40∶10 )。

2.写出比值都是0.8的两个比,组成比例,使比例的两个外项都是4,这个比例是( 4∶5=3.2∶4 )。

3.一个2mm长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10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50∶1 )。

4.在比例尺为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5cm,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75 )km。

5.在一幅地图上,4cm长的线段表示8km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200000 )。

二、判断题1.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形状没变。

( √)2.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

( ×)三、解决问题。

1.在比倒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8厘米,李林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几小时?1.8×500000=900000(厘米)900000厘米=9干米9÷4.5=2(时)。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一、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数学中,比例通常用冒号表示,例如a:b = c:d,这里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 反比例关系:当两个量的乘积为常数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2. 直接比例关系:当两个量的比值为常数时,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3. 比例的性质:如果a:b = c:d,那么ad = bc。

三、比例的应用1.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价格与数量的关系等。

2. 比例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如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等。

四、比例的计算1. 比例的求解: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项。

2. 比例的简化:将比例化为最简形式,即比例的前后项为互质数。

3. 比例的转换:将比例转换为分数形式进行计算。

五、比例的类型1. 直接比例:两个量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2. 反比例:两个量的乘积保持不变。

3. 合比例:多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六、比例的例题解析1. 例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

他们想要平均分配苹果,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个苹果?解析:首先计算比例5:3,然后根据比例分配苹果。

2. 例题: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

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解析:根据比例3:2,可以计算出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七、比例的拓展1. 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是比例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为百分之几。

2. 利率与比例:利率是本金与利息之间的比例关系。

八、比例的实践1. 实践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比例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例知识。

九、总结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简化的知识点总结,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和补充。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1、比的意义和性质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例如:9 : 6 =前比后比项号项值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习题:一、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和商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3、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4、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1/5,比值不变。

()5、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6、“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与“宽与长的比”,意义相同,结果表达不同。

()7、2/5既可以看做分数,也可以看做是比。

()二、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2.育才小学参加运动会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3,其中女生72人。

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3.食品店有白糖和红糖共36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

红糖和白糖各有多少千克?4.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6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5∶7。

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5.有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00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

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6.建筑用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按5∶4∶3搅拌而成,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外项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9 :6 = 3 : 2内项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习题:一、填空(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2)在5:4中,比的前项是(),后项是(),比值是()(3)8:9读作:(),这个比还可以写成()。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和比例
知识点:
2、按比分配的实际应用:
例:一辆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135km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1.5小时相遇。

已知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是7:8,求货车行驶速度。

135÷1.5×=42
3、比例综合应用:
例: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浙江湖州到山东日照的图书距离为15cm。

陈老师早上6:00从湖州出发开车去日照旅游,下午2:00到达目的地。

途中陈老师开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75
练一练:
1、北京到济南高速公路距离大约为430km,北京到天津大约为120km。

一辆汽车
从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当行驶到天津时用了1.5小时。

按照这个速度,北京到济南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5.375
2、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共1800只,这三种家禽的只数比是5:3:1.刘大伯家
养鸡、鸭、鹅各多少只?
3、为创建海华公司,张、王、李三人分别投资100万元、120万元和80万元。

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到年末,公司共盈利60万元,你认为该如何合理分配这笔钱,每人分别得多少?
4、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2.4厘米。


A、B两城之间有一中途停靠站C,A、B两城到C站的距离比是7:5。

一辆汽
车从B城到C站共用了0.6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5、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乙速度比为
10:7,两人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6、小淘气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看了的
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比是2:5,这本科技书一共有多少页?
7、某车间生产了甲、乙、丙三种配套机件共1280只,其中甲乙两种机件只数的
比是3∶2,丙种机件比甲种多80只,丙种机件生产了多少只?
8、把长35厘米的圆柱体按3∶2截成了一长一短两个小圆柱体后,表面积总和增加了30平方厘米。

求截成的较长一个圆柱的体积。

9、一批零件分给甲、乙、丙三人完成,甲完成了总任务的30%,其余的由乙、丙按3∶4来做,丙共做了200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0、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全部的40%,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读了30页。

第二天与第三天读的页数比为5:7,这本书共多少页?
11、甲生产194个零件,与乙生产171个零件的时间相同,乙生产399个零件与丙生产256个零件的时间相同,求甲、乙、丙的工作效率比。

12、居民用水每月如果不超过4吨(包括4吨),每顿1.8元,如果超过4吨,超过部分每吨3元,甲、乙两家某月水费共26.4元,他们用水重量的比为5:3,求甲、乙两家各用水费多少元?
1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经过8小时相遇后,甲车继续向前开到B城还要4小时,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35千米,求A、B两个城市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城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两车在距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这时甲车和乙车所行的路程比是2:3,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5、一个直角梯形周长是96厘米,两底之和与两腰之和的比是2:1,且其中一腰长是另一腰长的,则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6、甲、乙两同学的分数之比是5:4,如果甲少得22.5分,并且乙多得22.5分,则他们得分数之比是5:7,求甲、乙原来各得多少分?
17、一条纸带,长度在0.7米至1米之间,小明和小强把纸带分成1:2两段,小明分得一段,按每5厘米一段一段截下还余2厘米;小强按每6厘米一段一段截下恰好没有剩余,求这条纸带多少厘米?
1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16厘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3:2.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19、一段路程分为上坡、平坡、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的比依次是1:2:3。

某人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是50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
20、育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分三批去参加科技馆。

第一批和第二批的人数比为5:4,第二批与第三批的比是3:2,已知第一批比第二、第三批人数的总和少15人。

求六年级参观的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