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第七章 组织工作概述
2023年自考管理学原理完整笔记详细
管理学原理重点笔记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 是指组织中旳管理者, 通过实行计划、组织、人员配置、领导、控制等职能, 来协调他人旳活动, 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旳旳活动过程。
2.管理旳基本特性: 1.管理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2.管理旳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旳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旳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 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旳人们可以用尽量少旳支出, 实现既定旳目旳。
4.管理旳基本职能: (1)计划(2)组织(3)人员配置(4)领导(5)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旳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旳经验教训, 更好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旳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旳管理理论、技术和措施。
(3)结合实际, 随机制宜旳学习运用。
(4)管理学: 是一门系统旳研究管理过程旳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措施旳科学。
6.管理学旳特点: (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7、管理学研究旳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旳, 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旳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旳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旳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 研究管理活动旳原理、规律和措施。
8、为何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管理旳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旳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旳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旳需要。
9、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旳措施: (1)唯物辩证法(2)系统措施(3)理论联络实际旳措施10、系统:是指由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旳若干构成部分结合而成旳、具有特定功能旳有机整体, 系统自身又是它附属旳一种更大系统旳构成部分。
11.系统旳特性: (1)整体性(2)目旳性(3)开放性(4)互换性(5)互相依赖性(6)控制性12、系统旳观点: (1)整体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旳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6)信息反馈观点(3)封闭则消灭旳观点(7)分级观点(4)模糊分界旳观点(8)不停分化和完善旳观点(9)等效观点第二章管理学旳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旳六个阶段: (1)古典管理理论(4)战略管理(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5)全面质量管理(3)管理理论丛林(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旳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007 一般管理学原理(第四版)第七章[30页]
第七章 决策
7.1 计划工作及其制订
7.1.1 计划工作
1.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构成了所有其他管理职能的 基础。没有计划,管理者就不知如何开展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 动。 计划可以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计划指制订计划、执 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等整个工作的全过程。狭义的计划仅 指制订计划,即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为决策目标的实现做出具体 安排。 计划工作是指对决策所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提供一种合理的实 现途径和方法,它包含计划和目标两个重要因素,是管理过程中 与计划相关的一切工作的总和。 计划工作给组织提供了实现决策目标的明确道路,也给组织、 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是组织内部不同部门 和成员行动的依据。
第七章 决策
7.2.2 决策的地位
对任何类型的组织来说,决策都是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 节,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组 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对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充 分认识。具体说来,决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的地位 (1)决策是管理的起点 (2)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3)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 2.决策的作用 (1)决策能够优化管理目标、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 率。 (2)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成败。 (3)在现代管理中,决策的作用尤为突出。
第七章 决策
7.2.1 决策的特征和类型
2.决策的类型 (3)依据决策问题的可控程度,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 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竞争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存在着确定目标、面临着确定状态、行动方 案具有确定性结果的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存在一个确定的目标, 面临多种自然状态。不确定型决策与决策对象所处状态基本上与 风险型决策相似,不同的只是未来究竟出现哪一种自然状态。竞 争型决策是一种面对利益相互冲突的竞争对手所进行的角逐性决 策。 (4)依据参与决策的人数,可以划分为个人决策和群体决 策。个人决策是指决策主要由某个人做出,其他人的意见可以参 考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决策主体具有突出的个体性特征。群体决 策是指决策由两个以上的决策者参与做出,决策主体是一个由个 体组成的复合体,这些个体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做出决策。
管理学原理 组织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①下属人员的素质和自主协调控制能力; ②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的标准化可减少主管人员 亲自直接监督下属的需要,从而有利于拓宽管 理幅度; ③工作地点相近,工作职能相同或相似,工作任 务简单、少变且与其他工作关联性小,这些情 况都允许管理人员保持较宽的管理幅度; ④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强,配备有助手及先进的 信息联络手段,或者主管人员从事决策与计划 工作以及非管理性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消耗较少, 那么其有效的管理幅度范围也可相应增大。
(2)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分工与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古典的管理理 论强调分工是效率的基础。在组织的部门设计中,必须要对 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析和关系分析, 并按照分工与协作的要求进行业务活动的组合。
(3)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部门精简高效是每一个部门设计者所追求的理想效 果,作为一项基本的原则应当贯彻在部门设计的每一 个阶段和每一项活动过程中。 按照这一原则要求,部门设计应当体现局部利益服 从组织整体利益的思想,并将单个部门效率目标与组 织整体效率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部门设计应 在保证组织目标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下,力求人员配 置和部门设置精简合理,不仅要做到“事事有人做”, 而且要“人人有事做”,工作任务充裕饱满,部门活 Nhomakorabea动紧密有序。
3.组织设计步骤:
组织设计被认为是把组织机构的全部活动划分 成各种任务和明确这些任务之间关系的过程。需要 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 ①谁将要做些什么(限制)? ②谁将要向谁汇报工作(职权关系) ③如何使人们和各种活动联系起来(归类分组) ④如何通过任务分配和职权委派来确定上级与 下属的关系(正规的沟通和汇报关系)
层次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 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组织规模越来越 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随之复杂 化。为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逐渐 形成了有层次的组织结构。 组织中管理层次的多少,根据组织 的任务量与组织规模的大小而定。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管理概述1、管理的概念管理:管理是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的特征A、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B、目的性: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C、矛盾性:有限的资源与互相竞争的多种目标的矛盾D、普遍性: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并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有管理的存在E、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F、管理的载体是组织3、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反映了管理的必要性。
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管理服务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反映了管理的目的性。
5、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科学性:指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
反映在管理对象的客观性,管理活动的实践性,管理理论的系统性,管理学科的发展性。
但它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无法重复检验。
艺术性:指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
强调实践性。
6、组织成员的组成:管理者和非管理者。
管理人员与非管理人员的最根本区别:是否对他人的工作负责。
管理者分类: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7、管理者的十种角色:人际角色:名誉领袖,邻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危机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8、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熟悉、精通、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人际技能:处理组织内外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求管理者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思维方式和个性,能够觉察别人的动机和需要,掌握评价和激励员工的技术和方法概念技能:对事物整体及相关关系认识、洞察、分析、判断和概括的能力。
要求管理者能够正确、迅速看到组织的全貌,了解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各种事物间的关系,找出关键性因素,抓住问题实质,果断决策的技能9、管理学的学科特点:一般性,多样性,历史性,实践性,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过程的内在规律性。
管理学原理-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七章 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二节 组织人员的管理
评分表法
这种方法列出一系列绩效因素,如工作的数量与质量, 职务知识,协作与出勤,以及忠诚,诚实和首创精神等, 然后,考核者注意对表中的每一项给出评分。评分尺度通 常采用5分制,如对职务知识这一因素的评分可以是1分 (对职务职责的了解很差)至5分(对职务的各方面有充 分的了解)。
第七章 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一节 组织人员配备概述
二、组织人员配备的原则
因 公事 开择 竞人 争 即 即, ,人 有员 利的于选公择开要、依公据正空、缺公职平位竞和 争工 ,作 促的 使
实组际 织要 能求 够。 得到一流的人才。 人事因动材态施平用衡
即 即, ,组 在织 组根织据中人建员立的人能员力的和动素态质流, 动安 机排 制适 , 合提的 倡工 “作 能。 者上、愚者下”的用人观念,实现人 和事的动态平衡。
第七章 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二节 组织人员的管理
(3)配对比较法
比较法
配对比较法是将每一位员工按照所有评价标准与所有 其他员工进行比较,两两比较的优胜者用“+”标明,较差 的一个用“-”标明,最后将每一位员工得到的“+”相加, “+”数量多的为优胜者。
(4)强制分布法
这种方法要求考核者将一定比例的员工放入事先定好 的各种不同的种类中去,实施过程中要将部门绩效和员工个 人绩效结合起来,体现部门绩效的差别。
招聘广告 宣传
应聘者 申请
…招募
体检和背 景调查
录用
知识、能力 的测试和面 试
应聘者初 步筛选
…选拔 …录用
评估
…评估
第七章 组织人员的配备
第二节 组织人员的管理
招募
管理学原理组织篇第七章
2.职权的分类
1.直线职权
按照等级原则和指挥链由上至下逐级发布命令进行指挥的权利
2.参谋职权
服务和协助的关系,参谋职权是建议权
1.直线领导专业知识缺乏,需要参谋提出建议
2.组织规模扩大,需要参谋人员帮助料理
3.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能力,需要参谋协助
3.集权与分权
1.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集权即职权的集中化,指决策权向处于较高管理层的职位集中的组织状态和过程
集权有利于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使部门与整体协调一致
7.组织变革的速度
变革速度快的组织问题更多更新更复杂,不得不进行分权,相反,则集权程度高一些
8.环境的变化
为了在高速发展的环境中抓住机会,则分权多一些,相反,在宏观紧缩的环境中,为了集中力量摆脱困境则集权多一些
4.授权
1.授权的概念和原因
3.建立机构间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渠道
4.制定一定的政策方针和措施使机构有序运转
二、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原则
1.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1.环境
组织结构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2.战略
组织设计应该适应战略
1.不同的战略对应不同的业务和管理活动,影响到管理职务和部门的设计
1.垂直结构
多层次结构,最高层与作业层之间有较多管理层次,每个管理层次的幅度小
1.优点
1.可以严密监督控制
2.能体现上级意图
3.组织的稳定性高
2.缺点
1.妨碍下属主动性的发挥
2.增加管理费用
管理学原理组织篇第七章
组织
组织概述
一、组织及其特征
1.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规划)第三篇-组织工作
第三篇组织工作(七)组织工作的含义1、组织工作: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工程。
2、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门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3、组织工作的内容:1.组织职位设计2.组织结构纵向划分3。
组织结构横行划分4.职权配制5.组织结构的协调6。
组织结构的调整4、组织工作的特点:1.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2.组织工作是动态的3.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5、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1.技术2。
外界环境3。
组织的规模4。
组织的生命周期5.组织的战略6、组织工作的原理:1.目标统一原理2。
分工协作原理3.管理宽度原理4。
责权一致原理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7、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合理有效。
8、分工协作原理: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映出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精干高效.9、管理宽度原理:是指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适当,就越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10、责权一致原理: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相对一致,组织结构就越有效。
1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组织中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的越适中,就越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
12、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指越能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就越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八)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1、职位设计:就是将若干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2、专业化分工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2.有利于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3。
有利于使用专用设备和减少人员培训的要求缺点:员工因工作单调乏味,产生厌烦和不满情绪,影响了总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3、为避免过度专业化分工,职位设计的做法:1.职位扩大化2.职位轮换3。
管理学原理 目录
管理学原理目录《管理学原理》是一本介绍管理学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经典教材。
它分为许多章节,每一章都涵盖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以下是《管理学原理》的目录概述。
第一章: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管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第二章:管理的历史- 古代管理思想和实践- 工业革命对管理的影响-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第三章:管理思维方式- 系统思考和整体观念- 战略性思考和未来导向- 创新和变革的思维方式第四章:组织结构和设计- 组织的定义和特征- 组织结构的类型和形式-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领导力和管理行为- 领导力的定义和特征- 领导力的类型和风格- 管理行为的重要性和影响第六章:决策和问题解决- 决策的定义和过程- 决策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第七章:沟通和人际关系- 沟通的定义和要素- 沟通的类型和方式- 人际关系的管理和建设第八章:团队和团队建设- 团队的特征和优势- 团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团队工作的效果和问题第九章:组织变革和发展- 组织变革的定义和类型- 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 组织发展的方法和手段第十章:绩效管理和激励- 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绩效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激励的理论和实践第十一章:战略管理和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竞争优势的来源和类型- 战略实施的方法和手段第十二章: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 全球化的概念和趋势- 跨文化管理的挑战和机会- 跨文化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每一章的目录只是大致的概述,实际上每个主题都包含了更加详细和深入的内容和理论。
通过学习《管理学原理》,读者可以了解到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
这本书对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士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自考管理学原理知识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 管理的基本特征。
(P5)(一级重点)选择、简答2. 管理的两重性。
(P8)(一级重点)选择3. 管理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P7)(二级重点)单选4. 唯物辩证法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
(P17)(二级重点)单选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5. 霍桑试验的结论。
(P47)(一级重点)简答、选择6. 战略管理及其特点。
(P57)(一级重点)选择、名词解释7. 管理过程学派的内容。
(P49)(二级重点)简答8. 权变理论学派。
(54)(二级重点)选择9. 全面质量管理。
(P59)(二级重点)名词解释10.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P32)(二级重点)单选第三章管理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11. 组织环境的四种状况。
(图)(P80)(一级重点)选择12. 社会责任。
(P81)(一级重点)名词解释13.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P83)(二级重点)简答、多项选择14. 管理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的具体内容。
(P73)(二级重点)单选、简答第四章计划工作概述15. 计划工作的程序。
(P93)(一级重点)简答、单选16. 计划工作的原理。
(P96)(一级重点)简答、名词解释17.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P88)(二级重点)选择18. 计划的种类。
(P92)(二级重点)选择第五章目标与战略19. 第二节目标管理的全部内容。
(P106-111)(一级重点)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20. 战略选择。
(P120-122)(注意表格内容)(一级重点)单选、简答21. 波特五力模型。
(P114)(图)(二级重点)简答22. 价值链模型。
(P115)(图)(二级重点)简答第六章预测与决策23. 正确决策的特征。
(P129)(一级重点)单选、简答24. 主观决策法和计量决策方法。
(P141)(一级重点)名词解释第七章组织工作概述25. 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
2.适度控制——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花费最少控制效果最佳(控制的成本与效益成反比,如P580图) 3.客观控制——有效的控制必须符合组织的实际。 (1)能够正确地反映组织活动在失控上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 (2)采用的标准与计量范围应符合客观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 4.弹性控制——对于突发事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控制措施与手段。 (1)控制标准、控制计划、预算要有区间弹性 (2)控制者要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权利区间(授权)
纠正偏差。
4.管理控制工作与控制论中的控制一样,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它根据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不 断克服系统的不肯定性,使系统保持某种稳定状态。
其不同点: 1.一般控制的实质是简单的信息反馈和有效控制。而在管理控制中,主管人员要计量实际成效,并把它与标准相比
较以及明确地分析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随之作出必要的纠正。
+ 应收帐款
+
销售收入
=
厂房、建筑物+设备
本章小结 控制职能是管理活动各项职能有效履行的保证,通过控制职 能的履行可以检查其他各项职能运用的效果,纠正其他职能履 行中的偏差。 (1)控制职能的履行主要取决于采用的控制方法是否正确合 理,同时更注重预防可能出现的偏差,纠正偏差。 (2)控制职能履行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管理突破,推动管理 工作不断的完善,推动组织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管理审计——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绩效全面、系 统评价和鉴定
统计分析控制——通过对过去的资料或未来的预测 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规律,对未来的活动进行控制
(一)预算控制 预算——是用数字编制的反映组织在未来某一个时期的综合计 划。
管理学原理第十章第七章 组织管理与组织变革 管理学原理第十章第七章 组织管理与组织变革
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基本程序
一、劳动分工 1、目标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分工细化的程度要合理 分工过细,工作单调,兴趣降低,单调感,使效率下降, 注意力转变,易造成事故。 工作的细分化和工作的丰富化要合适。 二、部门化,(可能有混合) 1、功能部门化,如企业中生产,销售 2、过程部门化,如研究处分抬生、培养、毕业生办 原则 3、产品部门化,如一流集团中有轿车厂、卡车厂、放动机厂、低盘厂 4、其它:地区部门化,如银行系统。顾客部门化如医院、澡堂。销售渠道 部门化,如零售、批发,企业中有面对零售、批发、代理商的部门。工艺 部门化,如想处理一个组织中多个专门化部门。
(1)公开招聘 价选聘工作机构通过适当媒介,向组织内外公布待聘职务的数量、性 质以及对候选人的要求等信息,鼓励自认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踊跃报名。 (2)粗选 根据报名者的背景情况进行初步筛选。
(3)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考核 考核的方式有:智力与知识测验、竞聘演讲与答辩,案例分析与实际 能力考核。 (4)民意测验 在选配管理人员时,特别是选配组织中较高管理层次的管理人员,可 以进行民意测验以判断组织成员对其接受的程度。 (5)选定管理人员
二、组织的功能
1、分配工作 根据目标和计划来分配工作。 佛山污水处理厂79人,澳门污水处理厂相同设备只有4人。 职务分析,目的、任务、如何做、需要什么样的人 分配工作: 岗位分析,范围、工作量、工作技能要求
2、确定权责关系 权力、权利与责任的关系 3、建立起分工合作体系。 4、组织能力的培养提高,组织管理的深层功能。
第七章 组织管理与组织变革
第一节 第三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第四节
练习
第一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管理学》期末考试备战题库全集
《管理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 管理者扮演什么角色?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 管理科学理论有哪些?
第三章计划工作概述
* 试分析你熟悉的一个单位的计划种类。
第四章目标与战略
* 请分析战略管理与目标管理的异同
第六章决策
* 如何做到正确决策?
第七章组织工作概述
* 试分析你熟悉的一个单位的组织结构
第十一章人员配备的系统过程及人员的选拔
* 如何看待企业的人员流动?
第十六章激励
* 人性认识理论是否符合现实?为什么?
第十九章控制工作的类型和原理
* 如何对控制工作分类?。
管理学原理选择题库.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的学者是(C )A. 赫伯特•A•西蒙B. 托尼•布洛克特C. 弗里蒙特•E•卡斯特D。
小詹姆斯•H•唐纳利2.管理的主体是(D )A. 工作B。
组织C。
被管理者D。
管理者3。
管理者的责任有三个层次,不包括(D )A。
管理一个组织B。
管理管理者C. 管理工作和员工D. 管理设备和技术4.从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管理的核心是(B )A. 决策B。
处理好人际关系C。
组织D. 控制5.管理的五个基本职能是(A )A.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B。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决策、控制C。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沟通、领导D.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决策6。
管理是一门艺术,这里强调管理的(D )A。
复杂性B. 多科性C. 一般性D。
实践性7.“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
”这句话体现了管理的(D )A。
技术属性B. 人文属性C. 自然属性D。
社会属性8.管理是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属性,是指管理的(B )A. 民主性B. 必要性C。
科学性D。
目的性9.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这说明管理学具有(C )A。
一般性B。
多科性C. 历史性D。
实践性10。
“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C )A. 控制性B. 目的性C. 整体性D。
开放性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E )A。
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B。
三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C。
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D。
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E. 一致认可的目标2。
管理学的特点有(BCDE )A。
边缘性B。
一般性C. 多科性D. 历史性E。
实践性3。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有(ABC )A。
唯物辩证法B。
系统方法C.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 比较分析法E. 数学模型4.系统的观点有(ABCDE )A. 整体观点B。
自考《管理学原理》笔记
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1.计划2.组织3.人员配备4.领导5.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习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3.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学习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学习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学原理 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
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42.简述决策的程序.答:(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4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答: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1)确定组织目标.(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
(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44。
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答: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3)确定前提。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45.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
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管理学原理组织工作
管理学原理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的原理是一套用于有效管理和组织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不要忽视的重要原则:
1. 分工与协作:根据员工的特长和能力,将工作任务分配给合适的人员。
通过有效的协作和沟通,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无缝衔接。
2. 做好计划: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目标,并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并知道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有效的工作计划可以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优先级。
3. 激励与奖励:提供激励措施,如奖金、晋升和表彰,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和实现组织目标。
合理的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4. 监控和评估:建立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工作的进展和质量,及时纠正问题和改进工作流程。
5.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开放、透明和高效的沟通渠道,确保员工之间和领导之间的信息流动畅通,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
6. 培养团队精神:鼓励员工之间合作和相互支持,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绩效。
7. 领导与鼓励:领导者应该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激励员工
发挥个人潜力并实现组织目标。
同时,领导者应该成为员工的榜样和导师。
8. 不断学习和改进:组织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组织也应该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原理
第七章组织工作概述
名词解释:
1、组织工作: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2、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3、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者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4、分工协作原理: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应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是精干、高效。
5、管理宽度原理:是指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6、责权一致原理: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组织结构越是有效。
7、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是指对组织结构中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是适中,就越是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
8、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指越是能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就越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组织工作的特点?P153
答:①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
②组织工作是动态的。
③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2、简述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P154-157
答:①技术②外界环境③组织的规模④组织的生命周期⑤组织的战略
3、简述各种组织所对应的技术分类?P154
答:①单件或小批生产技术②大批量或几种生产技术③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
4、简述分工协作原理?P158
答:①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应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组织结构就越是精干、高效。
②分工协调原理规定了组织结构中管理层次的分工、部门的分工、职权的分工。
5、简述组织工作的基本原理?P157-159
答:①目标统一原理②分工协作原理③管理宽度管理④责权一致原理
⑤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理⑥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
6、简述组织工作的内容?P152-153
答:①职位或岗位设计②组织结构的纵向划分③组织结构的横向划分
④职权配置⑤纵横两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合⑥组织变革
7、试论述组织工作的内容?P152-153
答:①职位或岗位设计,组织工作必须明确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各种活动并对之加以分内。
②组织结构纵向的划分,要考虑决定管理宽度,引起组织结构分级的因素。
③组织结构的横向划分,考虑决定各种类型部门划分的因素,对活动进行组合的分类和组合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种的组织结构类型。
④职权配置,必须将监督各单位或部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个单位的管理者,把组织的职权分散到组织结构的各部门。
⑤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合,通过对各部分、各层次和各种要素的协调与整合,使组织形成为一个精干高效的有机整体。
⑥组织变革,组织结构的设计部是一成不变的组织结构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8、试述组织的战略?P157
答:①组织的战略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组织的整体战略、事业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
各个层次的战略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组织结构的构成与特征。
②一个组织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总体战略,这种不同的战略选择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相应的最有效的结构类型。
③事业层次的战略即影响着组织中相应的事业领域的结构,也影响着组织的总体结构。
成本领先战略注重效率和控制,因此这类组织的集权程度较高。
采用集中战略的企业一般会按照其所集中的因素来组织其活动。
9、试举例分析因素对组织结构的影响?P154-155
答:①英国的乔安·伍德把组织所对应的技术分成,单件或小批生产技术;大批量或集中生产技术;连续流程性生产技术这三类,研究发现组织结构的特征与生产技术类型之间存在一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定的对应关系。
②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增强,组织结构的层次也随之增多,管理宽度变窄,同时参谋职位也减少了,也就是说组织趋于高耸型;但是,当技术复杂性进一步增加时,管理宽度先是增加随后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