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听课记录五级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

一、主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二、概述作为五年级学生的认真学习者,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努力,为了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我们聆听了老师上课,下面将对老师的语文课做一次记录和总结。

三、课堂内容1. 教学内容在这一学期的语文课堂中,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我国古代文学名篇的选段,并给予了详细解析。

例如《木兰诗》、《离骚》、《道德经》等,通过讲解古诗词的作者、背景以及诗句的含义,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些古代文学作品。

2. 诵读篇目除了对古代文学名篇的解析,老师还让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诵读训练。

我们不仅要求准确地朗读课文,还要求清晰地表达每个字词的含义,让我们的语文表达更加准确地传递给听众。

这些内容的训练让我们在课外也能够更好地背诵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3. 互动讨论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会与我们进行互动式的讨论。

她会提出一些问题,让我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鼓励我们展开思维,分析问题。

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也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辅助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她会通过幻灯片、视瓶等形式,向我们展示古代文学名篇的图片、背景信息,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背景,这种形式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讲解结合实例老师在讲解古代文学名篇时,会结合实际事例,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诗词的含义。

通过故事、事件等实例,让我们对古诗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更能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动机。

3. 鼓励表达在课堂上,老师鼓励我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与我们肯定和鼓励。

这种教学方式使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学生反馈1. 学生积极参与在语文课堂上,我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讨论和互动,每个同学都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逐渐掌握了正确的诵读和表达方法。

2. 收获通过这一学期的语文听课,我们不仅对古代文学名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诵读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1白鹭》听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1白鹭》听课记录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1 白鹭》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教师以一段优美的自然环境描述开场,引入话题:“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们正置身于一个静谧的湖畔,清澈的湖面映照着蓝天白云,一群优雅的白色鸟类在空中盘旋飞舞。

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鸟呢?”2.3.展示白鹭的图片,并简要介绍白鹭的特点和习性,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学生活动:1.认真聆听教师的描述,想象画面。

2.观察白鹭的图片,根据教师的描述和图片信息猜测鸟类名称。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以生动的自然场景描述和图片展示相结合,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学生对白鹭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教师行为:1.初读课文:1.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标注出不懂的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讲解课文:1.分段讲解课文,详细分析课文中对白鹭的描写,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着重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如描写白鹭飞行姿态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3.讨论与交流:1.引导学生讨论白鹭的特点和习性,以及作者为什么选择白鹭作为描写对象。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白鹭的认识和感受,增强课堂氛围。

4.朗读指导: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

学生活动:1.认真默读课文,标注不懂的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2.聆听教师的讲解,注意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3.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分享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4.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进行朗读练习。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设计合理,通过初读课文、讲解课文、讨论与交流、朗读指导等环节,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体会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教学公开课观摩活动听课记录这次张老师带来的是一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分数的意义,整节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张老师对教材的钻研专门深,他大胆的用自己的方式来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紧紧抓住教学的难点——单位“1”,同时用单位“1”关心学生沟通整数与分数的意义,有机建立分数、1和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关心学生实现对分数意义的抽象与建构。

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不能把张老师这节课的好处一一道来,下面附上我整理的张老师的说课稿,也许能对了解整节课有所关心。

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什么是分数的意义?2、“分数的意义”教学背景?第一层次:结合一个具体的物体、图形认识简单的分数。

第二层次:结合由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认识简单的分数。

第三层次:把前两者进行统整,提炼出单位“1”,进而在更抽象的层面上概括出分数的一样意义。

3、教材的编排教材在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也确实是书上那段完整的概念——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能够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除此之外,还有分数单位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如此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张老师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让学生充分明白得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但不要求学生气械的背出概念,关于分数单位的教学张老师安排在第二课时。

关于概念通过板书来补充。

4、教学线索传统的教学线索是逐步概括出概念;(见下面图片1)张老师的教学线索是围绕单位“1”逐步展开,关心学生有机建立分数、1和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见下面图片2、3)5、“分数的意义”几个困惑?困惑1:什么缘故叫单位“1”?困惑2:如何有机建立分数、1和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困惑3:如何真正关心学生实现对分数的意义的抽象与建构?困惑4:如何实现由分数的无量纲性向有量纲性的跨过?6、由“分数的意义”引发的几点摸索。

语文五年级上册听课笔记

语文五年级上册听课笔记

语文五年级上册听课笔记在上完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后,我对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听课笔记。

以下是我对每节课的记录和总结。

第一课:《我有一只小毛驴》本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特征和能力。

通过讲述小毛驴的形象和特点,让我们理解了不同动物的不同属性。

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解和问答的形式,引导我们观察小毛驴,并用形容词来描绘它。

我觉得这种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很有趣,并且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特征。

第二课:《拔萝卜》这节课讲述了小明和小红一起去拔萝卜的故事。

在课上,老师通过朗读故事情节,并引导我们进行情感交流和思考。

我在课堂上学到了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表面,还要深入观察事物的本质。

此外,通过这个故事,我也学会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第三课:《凹凸书》这一课我们学习了民间故事《凹凸书》。

通过读这个故事,我学会了如何认真对待读书,以及读书对我们的影响。

老师还引导我们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并通过描述人物形象来加深理解。

我觉得这种分析和思考的方式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事中的含义。

第四课:《鸭嘴笔》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物品的方法和技巧。

老师展示了一支鸭嘴笔,并引导我们通过观察来描绘它的特点。

我们学会了通过形容词和比喻的手法,将物品的特点生动地描述出来。

我觉得这种学习方法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写作。

第五课:《走过葡萄关》这一课我们学习了诗歌《走过葡萄关》。

通过朗读诗歌和分析诗句的意境,我们学会了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葡萄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对这首诗歌很感兴趣,希望能够多了解和欣赏更多的诗歌作品。

第六课:《闪闪的红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闪闪的红星》这篇文章。

通过朗读和分析文章的结构,我们学会了如何理解和解读一篇文章。

老师还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些生词和重要词汇,让我们在阅读中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这节课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阅读和思考的机会。

第七课:《蚂蚁搬家》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蚂蚁搬家》。

校级公开课五年级英语 Unit4 What can you do-听课

校级公开课五年级英语 Unit4 What can you do-听课

校级公开课五年级英语 Unit4 What can youdo?听课校级公开课五年级英语 Unit4 What can you do?课题:五年级英语 Unit4 What can you do?授课老师:文昌市公坡镇英敏小学韩蓓一、过程记录:1、Warm-up: Greetings.2、Presentation(1)Let’s learna.呈现课题,理解课题,接着教师课件呈现图片;What are they doing?并引导学生用”They’re dancing/…这一句型来回答。

b..教师屏幕呈现相应的图片,边做相应的动作边教授新词和词。

c. 每个词跟读3遍(边做动作边读)——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规范书写——抽读。

教师用同样的方式呈现并教授词组:sing English songs/play the pipa/do Kung fu/draw cartoonsd.教师加动作再次带读f.游戏“Ido,and you guess”.(2)Do a surveya.教师屏幕出示句型:What can you do? I can draw cartoons.I can do some kung fu,too! what about you?并引导学生用 I can …来回答b. 学生分小组在组内开展调查并完成表格c.教师问Who can dance/do kung fu/…?检查学生完成情况d.分组,一组问,一组根据教师所出示的图片答。

e.Pair work:同桌互问答。

f.教师问,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图片答。

g.Extension:教师屏幕出示图片和词组:put up the pictures, clean the board, turn on the light, open the door.教师用句型What can you do?提问,学生根据图片用句型I can …来回答。

【推荐下载】语文5年级上册听课记录-范文word版 (2页)

【推荐下载】语文5年级上册听课记录-范文word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语文5年级上册听课记录导语:《春联》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

让学生通过学文懂得诵读春联,既是学习又是享受,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本课教者匠心独具,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示范课。

思路清晰,点拨巧妙,拓展深化,无一不显示教者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小编整理语文5年级上册听课记录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一、视频导入,寓教于乐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如何开头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

高老师在课前两分钟就做了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让学生在快乐欣赏中,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以出示春联为线,让学生接触了不同内容的春联。

比如:在大门上可以贴“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与日月争辉”,在书房上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增加了学生对春联的感性认识,为学习课文做了铺垫。

学生通过读这些春联,不知不觉进入了课堂中。

我们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有效地组织教学的关键一步,高老师这一部分的教学重视了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朗读春联,注重积累语文注重积累,厚积累尚能博发。

高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

而春联的内容广泛,正是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良好素材。

课文中介绍了四大类春联内容,学习第一幅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先让学生感知描写的内容,再让学生体会从哪里能感受到春光是美好的?这样学生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词“芳草绿”、“杏花红”,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春的气息,同时又加深了对春联描写内容的印象。

由于春联语句短小,语言浅显,老师组织学生自学其余4幅春联,自读自悟,了解内容,感受春联描写的意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海豚》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海豚》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海豚》听评课记录第一课奇妙的海豚听课记录- 主题: 奇妙的海豚- 教学目标:- 了解海豚的生活性- 研究描写海豚的形象语言-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1.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海豚的图片,并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新课- 播放海豚生活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 研究课文- 班级集体读课文,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子和情节。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思考和表达。

5. 研究形象语言- 教师引导学生研究文章中使用的形象语言,如"海豚的微笑"、"跳跃如箭的身姿"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6. 小结- 教师对课文进行复述,总结学生的研究成果。

7. 课堂作业- 分发练册,完成相关练题。

第二课海豚是好伙伴听课记录- 主题: 海豚是好伙伴- 教学目标:- 增进对海洋生物的了解- 培养正确认识海豚的态度- 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研究内容,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2. 导入新课- 播放海豚与人类互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海豚的情感和兴趣。

3. 研究课文- 班级集体读课文,并对课文中存在的生词进行解释。

4.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海豚的喜爱和保护的观点。

5. 观看纪录片- 播放与海洋生物保护相关的纪录片,进一步增加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识。

6. 小结- 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表现,总结学生对海豚保护的认知。

7. 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海豚的短文。

第三课海豚的微笑听课记录- 主题: 海豚的微笑- 教学目标:- 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研究使用绘画和文字表达情感-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 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海豚的基本特征,并与学生分享海豚与人类的互动故事。

2. 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描绘海豚笑容的图片,引出对海豚微笑的讨论。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祖父的园子》听课心得评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祖父的园子》听课心得评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祖父的园子》听课心得评课记录语文,不求甚解?——《祖父的园子》课后体会很多前辈早就告诉过我们语文有很多东西是可以不求甚解的。

到了一定年龄,阅读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懂了。

如果势必求盈求满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

既容易引起内变(导致个体对语文更加的厌恶),又招致外忧(引起烦躁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我们先在成语大词典中看看“不求甚解”的意思,是: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是啊,我们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因为天下之书浩如烟海,一个人皓首穷经也难涉猎于万一。

每读一书,必求甚解,谈何容易,何况人生苦短,逝者如斯,一味求解,能读完几本书?只有“不求甚解”,了解一个大概,方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便于获得广博的知识。

如此说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读书中“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单看我们的教材,一个学期四、五个月的时间,一百多天的日子,师生面对的就是三十来篇的课文,咬文嚼字,篇篇反复地读,深入地研究,还有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教材中的知识,一篇篇文章被层层分割,由词到句到段,还有语法分析、修辞分析、写法分析、表达方法分析,教师讲得繁琐,学生听得乏味。

教师的这种过于求甚解会使学生慢慢失去了读书的乐趣。

叶世蛮老师教学《祖父的园子》这篇略读课文,环节十分简单,没有拘泥于字词句的理解,学生自由读后请合上书,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再翻开课文,读一读园子里你印象最深的景物。

然后用一个词概括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世界?学生回答: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有花有草\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生机勃勃\景色优美的世界。

说出理由。

接着老师再提问:在这个世界里,我跟祖父可以干什么?还可以自个儿干什么?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来,学生上来板书。

说说从作者的这些行为中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最后老师朗读萧红另一篇《祖父的园子》,学生认真地听着,不时被文中“我”的淘气逗得发笑。

从教学中看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的确是“不求甚解”的,因为上面的这些问题是学生大致了解了文章内容,不用经过太多的思考就能得出的答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五年级语文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记录及评课稿

《我和祖父的园子》听课记录及评课稿五年级语文教案执教班级:五年级2班执教时间: _____ 年11月24日执教教师:魏星听课、评课教师:张文倩一、初读课文t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一起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t:这是园子,如果这个园种菜,是一一生:菜园。

t:如果种花,是一- 花园;t:如果种果树,是一一生:果园。

t :通过预习,你对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了解?S:有小白菜。

S:有许多昆虫,样子美。

S:有许多菜t:(请一位不举手的小女孩)你对园子有什么了解?一一:样样都有。

非常丰富。

S:在园子非常自由。

【评: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常识,采用问答法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体会我的自由1、t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轻声读课文。

生: t:t:同学们读书非常专心,非常投入,坚持下去,终身有益。

【评:虽不是与课文内容有关,但魏老师善于抓住时机向学生进行情感、学习态度教育,从这微小的一点就可以看出魏老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S:—起浇菜。

一一就浇菜,从早浇到晚一一还有种小白菜。

铲地……一■有浇菜(笑),你再看一看,不要看我脸,看书,我和祖父一天在园子里,干什么?――我和祖父一起载花、我和祖父拔草、我和祖父铲地、一一你能连起来说吗?――(学生做了很多事,探讨,拾谷穗,和祖父一起玩,祖父还收拾残局一一)板: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水…… (对种的字音的提示、还有可以用省略号)【评:对易错字种”相机正音,反馈非常及时。

】t :写了一天里,我和祖父在地里,祖父栽花一一我也栽花;祖父拔草一一我就拔草•…祖父铲地一一我就铲地;祖父浇水一一我也浇水;祖父抽烟一一我也(笑)我不能抽烟。

这样写说明什么?S:我和祖师父关系好。

t :不能用好。

S:用亲密S:祖父爱我,我也爱祖父。

S:说明有新鲜感。

S:我是祖父跟屁虫S:觉得很有趣S:我对祖父有一种亲切感。

【评:从几个祖父XX――我也XX”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我”和祖父的关系非常亲密,为下文分析我”之所以自由的原因做铺垫。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精选4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精选4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精选4篇)小学五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篇1一、教学例1:谈话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

老师这里有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圆,图中的阴影部分你会用分数来表示出来吗?出示例1中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说出四个分数:1/3、1/2、2/6、3/9引导比较:这四个分数的分母为什么不同?前两个分数的分子为什么都是1?其他两个分数的分子为什么不同?你知道其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3=2/6=3/9。

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从图中看出来的。

)这3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3个分数的分母变大,分子呢?(也变大)因为平均分的份数多了,要使分数大小不变,所取的份数应该怎样?(也要多)师:为什么这三个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各不相同,而它们的大小相等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来探究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指出:这些正方形纸都一样大。

提问:你能先对折,涂色表示它的1/2吗?学生折纸、涂色。

反馈后,提问:你能通过继续对折,再创造出和1/2相等的其他分数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组织交流,学生的折法可能有:(1)连续对折两次,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2份表示2/4,1/2=2/4折法可能有:(2)连续对折三次,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4份表示4/8,1/2=4/8折法可能有:(3)连续对折四次,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6份,其中的8份表示8/16,1/2=8/16折法可能有:……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对折方法,同时完成板书:1/2=2/4、1/2=4/8、1/2=8/16师:你能再写出几个与1/2相等的分数吗?猜一猜可以写出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

2.师:请大家观察例2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看一看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听评课记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听评课记录一、听课记录导入1、同学们,请静静地聆听!(播放清脆的鸟鸣声)课件出示珍珠鸟的图画。

2、这是一只小珍珠鸟,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它的样子吗?3、通过上节课的研究,你认为文章中哪些段落最令你心动?请把它朗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他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出示文中插图(珍珠鸟趴在作者肩膀上)2、同学们,看着这幅画,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自由交流:甜蜜的梦、信赖、爱、依偎、温暖相伴……3、那么“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课件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一)整体感知,逐步理解信任1、喜爱珍珠鸟吗?它是一种胆子特别大的鸟吗?板书:胆小2、那末,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大胆起来的呢?说说在“我”的勉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欣赏课件,初步感知,看看大致分几个过程:起先渐渐地后来3、研读探究文中哪儿重点写的?自读第四节,小组合作讨论,⑴我如何让小鸟产生信任?用“~~~~~~”画出描写我行动的句子。

⑵信任使小鸟产生了什么变化?用“——”画出描写雏儿活动的句子。

4、指名汇报交流:⑴起先怎么样?读,悟,读⑵渐渐地呢?读,悟,竟然什么意思?我会有什么反应?⑶后来?读,悟,感觉?如何交换?啄,好像在说什么?抚呢?再啄?5、连起来说,加进想象更好。

指名学生汇报交换,师课件出示。

(二)课堂小练笔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和哪个人或者自然界的花鸟草虫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你认为这类信任是如何建立的?1、一天,我漫步在森林中,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受伤的小白兔。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

提示:这只小白兔见到我会有什么反应,结果会怎样?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可以用上“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后来”等反映过程的词语,并用上“居然、不由自主”这两个词语。

五年级语文的听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的听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的听课记录五年级语文的听课记录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给大家带来五年级语文的听课记录,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语文的听课记录1自己根据同事的笔记整理一下,学习一下,但愿没有曲解的意思在里面。

一、导入二、任务1、练习朗读2、认识课文3、品位细节4、表达感受三、活动一:练习朗读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五年级语文的听课记录210月21日上午,高新区教研室在付山小学举行语文教学研讨会。

听了两节语文课,分别是付山小学邢慧清老师指教的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宝鑫小学宋杰老师指教的五年级语文《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研室曹志广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并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了四点意见。

小学五年级听课记录范文100篇

小学五年级听课记录范文100篇

小学五年级听课记录范文100篇一、听课基本信息。

1.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2.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3. 授课地点:[教室名称]4. 授课学科:数学。

5. 授课年级:五年级。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超市购物小票的图片,上面有各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如铅笔每支0.5元,买了3支;笔记本每个2.5元,买了2个等。

2. 提问学生:“如果要算出买这些东西总共花了多少钱,我们该怎么计算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20分钟)1.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简单的小数乘法算式:0.5×3。

-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0.5元看作5角,那么5角×3 = 15角,15角就是1.5元。

”- 接着又说:“那从数学计算的角度,我们可以把0.5看作是5个0.1,5个0.1乘以3就是15个0.1,也就是1.5。

”2. 教师再写一个算式:2.5×2。

-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有的学生用把2.5元看作25角,25角×2 = 50角即5元的方法;有的学生则尝试用2.5 + 2.5 = 5的加法来理解乘法的意义。

- 教师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后,开始讲解竖式计算的方法。

- 在黑板上列出竖式:2.5.× 2.--5.0.- 强调小数点的位置,告诉学生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 教师给出几个小数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如0.3×4、1.2×5等,巡视学生的计算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

(三)巩固练习(12分钟)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基础练习:- 0.4×6 =.- 1.5×3 =.- 2.1×4 =.- 提高练习:- 0.25×4 =.- 1.25×8 =.- 应用练习:- 一种布料每米售价12.5元,买3.6米这种布料需要多少钱?2.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交流。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听课记录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听课记录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听课记录以下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听课记录,供您参考:听课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课程名称: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授课教师:XXX听课地点:XXX小学五年级教室教学过程记录:1. 导入: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师通过提问和回顾,帮助学生回忆起分数的定义和意义,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详细讲解了什么是分数的分子、分母和分数值,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教师还通过举例和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规律。

3. 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学生通过涂色、折纸等方式,亲身体验了分数的应用,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4. 课堂互动:教师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5. 总结反馈: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分数基本性质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了测试和反馈。

学生通过测试,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听课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十分流畅,教师讲解清晰明了,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生活实例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班会课听课记录(3篇)

五年级班会课听课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1年10月25日时间:上午第二节课地点:五年级一班教室主讲教师:张老师参与人员:五年级一班全体同学一、课前准备1. 教室布置:课前,班主任张老师已经将教室布置得温馨而有序,黑板上写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桌上摆放着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2. 学生准备:同学们提前到达教室,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准备开始班会课。

二、班会课流程1. 开场(5分钟)张老师走上讲台,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大家好!今天我们五年级一班的班会课主题是‘班级文化建设’,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

”2. 班级文化建设讨论(20分钟)张老师首先介绍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引导同学们思考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后,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什么是班级文化?(2)班级文化建设对我们有哪些好处?(3)我们应该如何建设我们的班级文化?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同学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精神的体现,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有的同学提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的向心力,让同学们更加团结;还有的同学表示,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班级文化建设活动(30分钟)在讨论结束后,张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包括:(1)手工制作:同学们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出富有创意的班级文化作品。

(2)绘画比赛:同学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班级文化,展示班级风貌。

(3)小组合作: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共同讨论并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在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4. 总结与展望(10分钟)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课进行了总结,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肯定,并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班级文化建设,为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班级共同努力。

三、课后反思1. 教师方面:本次班会课,张老师能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听课记录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听课记录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听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听课地点:五年级教室
授课教师:XXX
听课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X课《XXX》
授课教师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然后,教师通过PPT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接着,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互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最后,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方法多样,课堂氛围活跃。

授课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个人建议:
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2.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细节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在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中,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年级语文教师听课记录应用文

五年级语文教师听课记录应用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听课记录上课或许接受培训时,记录在笔录本或其余地方的上课的重难点、重点、纲要等,叫做听课笔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听课记录内容以下。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听课记录一、激趣导入1、教师板画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今日我们到浩大的海洋去看真实的鲸。

( 播放录像 )3、看到这翻滚、跃动的鲸,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

2、检查生字,指名读肚肺腭胎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月字旁生:都是身体的某一部位。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

请学生登台把这些生字写在板画上。

4、指名朗诵课文,检查学生念书状况,读中纠正字音,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字重点句,懂得念书时要抓住重点。

1 / 5(1)鲸有一个特别大的特色,用了个字把它写在手掌上。

大,把一段话读成一个字,了不起。

(2)指名读第 2 自然段,把它读成一句话。

鲸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

(3)指名读第 4 自然段这节第一句话与其余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 ?( 设问 )三、学习第三世界自然段,认识鲸的大,认识说明方法。

1、能换一个词说鲸大吗 ?生:巨大生:宏大生:庞然大物2、特别大、特别大、极其大,大家说了好多大的词,你看,课文有这样写大吗 ?把写大的词句找出来。

为何同象比 ?生:象是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你能真的能到鲸的嘴里去吗?生:那是假定3、邀请高级讲解员介绍一下鲸的大。

4、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色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这短短的一段话作者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 板书:多种说明方法 )2 / 5四、学习第二自然段,认识鲸是哺乳动物,感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方才我们在研究鲸大的特色,那课文只是是介绍这个特色吗?2、片断出示,同学们看看与课文有什么不一样?为何要用 2 个很长 ?生:一个很长不够。

指引学生仔细念书,领会“很长”、“逐渐”、“完整”、“整个”等词的意思。

同学们,这些词一个都不可以少,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 板书:精准的语言表达 )3、再读这段话,把方才我们忽略的词重申出来。

5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

5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

5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5年级上册语文听课记录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下面给大家了5年级上册语文的听课记录,快来参考吧!教学要求:1、学生能够学会本课4个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的内容。

领悟课文是怎样具体表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并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相互的信赖,产生喜欢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悟课文是怎样具体表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用不同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是怎样具体表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珍珠鸟”。

(板书课题)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珍珠鸟?(学生结合资料)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下面让我们走近它们的生活,看看人与鸟相处会是什么样的画面。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谈一谈读完后的感受。

3、范读课文。

4、请你们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融入到其中,再读课文。

指名朗读。

5、让学生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课文里描写的场景带给自己的最深感受。

6、这么温馨美好的文章是谁的作品呢?(介绍作者冯骥才)三、学习生字新词。

巢驳瞅赖多音字:蔓:wàn垂蔓蔓:màn蔓延四、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入“温馨之境”.师:看到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充满信赖的眼神,使我感到今天的课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妙,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下再次走进《珍珠鸟》。

(板书:珍珠鸟。

学生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而我却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

(出示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师:(深情引述)你看,这是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吊兰长满绿色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在幽深的树丛中一样安全……直到有一天,伴着一声尖细而娇嫩的叫声,珍珠鸟的雏儿诞生了……二、以情入文,悟“喜爱之情”.1、教学第3段师:你们想看看那个小家伙吗?就请打开书,自由读第3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壤土,能获得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探索算法。
(1)列出算式。
①先让学生们独立尝试列式,然后再引导学生们将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行运算。
②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2)讨论具体的运算过程。
4、归纳小结。
公开课教学听课记录
授课人
吕学安
年级学科
五年级数学
时间
212-14
课题
星期日的安排
听课人
教学过程记录
评点与建议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1)计算。
3/8+1/25/6+3/411/12+1/6
(2)口答。
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出示书P68的主题图。
=15/24-4/24=24-9-4/24=1-13/24
=11/24=11/24=11/24
听课人评价意见
优点缺点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对新知的感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透彻,记忆、会更深刻。学生对于单位“1”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应多加举例讲解。
怎样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顺序相同。
强调:计算时,要灵活处理,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
三、练一练。
四、布置作业。
1、复习导入合理,能够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学习能力。
2、创设情景让学生从获得的信息中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洞察力和数学语言的发展。
3、探索算法中让学生自主探讨运算过程,并获得了多种计算方法,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促进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增加了其对数学的兴趣。




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方法1:方法2:方法3:
1-3/8-1/61-3/8-1/61-(3/8+1/6)
=5/8-1/6=24/24-9/24-4/24=1-(9/24+4/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