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真-谈谈汉语教学中的虚词教学(北语-提要与例句)-定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2010.11. 24.)

谈谈汉语教学中的虚词教学

(提要与例句)

北京大学 马 真

在汉语虚词教学中,要充分注意虚词的用法特别是虚词使用的语义背

所谓虚词使用的语义背景,就是指某个虚词能在什么样的情况或上下文中出现,不能在什么样的情况或上下文中出现。

[实例一] 关于 “反而”

(1)*大家都看电影去了,她反而在宿舍看书。

(2)*玛沙干得比谁都卖力,这一次我想老师准会表扬他,谁知老师反而没有表扬他。

(3)*他以为我不喜欢游泳,我反而很喜欢游泳。

(4)*大家都主张种植大棚蔬菜,老村长反而反对,主张种植棉花。

(5)*黎锦熙先生把主语规定为动作行为的施事(即动作者),或性质状态的具有者,赵元任先生反而认为汉语的主语不限于此,其

它如动作行为的工具、时间、处所等都可以作主语。

最有代表性的工具书对“反而”的注释:

《现代汉语八百词》:表示跟前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之外,在句中起转折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与常情。

(6)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可是并没有凉下来,却更闷热了。

(7)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可是并没有凉下来,反而更闷热了。

例(7)这个例句充分显示了使用“反而”所应具备的语义背景。这个语义背景包含四层意思,具体描述如下:

A. 甲现象或情况出现或发生了;[例(7)里的“午后下了一场雷阵

雨”就属于甲现象]

B. 按说(常情)/ 原想〔预料〕甲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会引起乙现

象或情况的出现或发生;[例(7)里的“天气可以凉快一些”就属

于乙现象]

C. 事实上乙现象或情况并没有出现或发生;[就是例(7)里所说的天

气并没有凉下来”]

D. 倒出现或发生了与乙现象或情况相背的丙现象或情况。[例(7)里

的“更闷热了”就属于丙现象]

(8a)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甲],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乙],可是并没有凉下来,反而更闷热了[丙]。

(8b)[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B意]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C意]可是并没有凉下来,[D意]反而更闷热了。

(9)[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C意]可是天气并没有凉 下来,[D意]反而更闷热了。(省去B意)

(10)[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B意]原以为天气可以凉快一些,[D意]可是反而更闷热了。(省去C意)

(11)[A意]今天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D意]可是天气反而更闷热了。

(省去B、C两层意思)

D意是“反而”所在的语句,当然不能省去。A意是使用“反而”的前提条件,因此也不能省去。

(12)大家都看电影去了,原以为宿舍会安静一些,谁知不仅没有安静下来,反而更吵了。

使用“反而”的语义背景:

当某一现象或情况的出现,没有导致理应出现的结果,却出现

了相悖的结果,这时就用“反而”来引出这相悖的结果。

“反而”的语法意义:

“反而”表示实际出现的情况或现象跟按常情或预料在某种前

提下理应出现的情况或现象相反。

(马真:《说“反而”》,《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 [实例二] 表示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

目前一般词典以及讲现代汉语虚词的论著大多都是这样讲的:语气副词“并”放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语气,语气副词“又”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否定语气。

(1)“你再吃一点儿。” “*我并不能再吃了。”

(2)“李敏,你就向慧玉小姐赔个不是,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我并不向她赔不是!”

(3)“玛莎跟日本同学佐田谈恋爱的事你也知道了?” “*我又不知道啊。”

(4)*你又别收她的钱!(5)*这件事要保密,你又不能告诉任

何人。

先说语气副词“并”。

(6)他并没有灰心! (7)我并不认识他。

(8)“小张昨天又去打麻将了?”“他昨天并没有去打麻将,他一直跟我在一起。”

(9)“他的态度是不是有一些变化?” “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10)他们说小明那孩子傻,其实他并不傻。(11)我以为他也去中国了,谁知他并没有去。

使用“并”的语义背景:

当说话人为强调说明事实真相或实际情况而来直接否定已有的某种看法或想法时才用它来加强否定语气。

“并”的语法意义:

加强否定语气,强调说明事实不是对方所说的、或一般人所想的、或自己原先所认为的那样。

现在来看“又”。

(12)a.你又没有病,吃什么药啊!

b.你没有病,吃什么药啊!

(13)小张:小王,明天我们去叶老师家,带一瓶茅台酒吧。

小王:叶老师又不喝白酒。

(14)玉萍:你带上一把伞吧。

俊峰:天气预报又没说今天要下雨。

(15)秘书:经理,李美珠小姐来出席我们的招待会了。

经理:我们又没有请她,她怎么也来啦?

(16)杨琳:这条烟我是在昆明买的,你给你爸爸带去。

陈祥:我爸爸又不抽烟,你买烟干吗。

(17)宝莲:山田,你不是说日本到处是樱花吗?我怎么跑了那么多地方也没见着啊?

山田:现在又不是三四月份,樱花又不是一年四季都开的。

我们不妨一起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例句,考虑考虑在什么语义背景下才使用这个加强否定语气的“又”。

(马真:《表加强否定语气的副词“并”和“又”》,《世界汉语教学》

2001年第3期)[实例三] 关于“按说”

(1)*“今天会下雨吗?”“我敢肯定按说不会下雨。”

(1’)“今天会下雨吗?”“我敢肯定决不会下雨。”

目前辞书对“按说”的注释:

《现代汉语八百词》:按道理说。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依照事实或情理来说。

商务印书馆在2006年出版的鲁健冀、吕文华主编的《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在“按说”条的注意一栏里对“按说”的使用特点的说明:

“按说”后面先说一般情况和道理,下面的话常常表示事实

上或结果往往不是这样。

(2)明天是星期天,按说他会在家。

(3)“你说他会来吗?”“今天他不上班,按说他会来的。”[隐含着“他”会不会来,没有把握]

(4)“大哥早已到上海了吧?”“按说他已经在上海了。” [隐含着“没把握”之意]

(5)按说你不该告诉他。 [实际上是“你”已经告诉了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