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迁移问题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言迁移问题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语言迁移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贯穿在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40年历史中,历经起落,争议不断。
语言迁移是大多数二语习得理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语言迁移研究还将继续扩大其研究领域,加深其研究深度。
标签:语言迁移母语二语教学方法
一、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是语言迁移研究中存在的最大的争议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否起作用?这个问题目前已几乎没有异议。
“现在很少有语言学家会质疑语言迁移的重要性”,绝大部分理论和研究都支持或证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会发生作用,只是在作用大小问题、正负面影响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不同观点。
二语习得不成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负迁移引起。
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习者避免这些干扰错误,以免形成习惯。
行为主义理论认识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起作用,但过分夸大了这种作用。
认知派内部观点不一,但总体上说更注重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母语的作用受学习者个体差异影响,研究更注重探索语言迁移的制约因素。
二、迁移研究达成的共识及目前的研究局限
到目前为止,众多的迁移研究因为研究者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这些研究也达成了一些共识,为更深入的迁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目前的迁移研究不论是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研究成人学习者的占绝大多数,而研究儿童学习者的非常少。
在研究内容上,首先,对二语生成影响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二语理解影响的研究较少,如对语言迁移如何影响阅读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则更待加强;其次,对语言层面上的迁移研究多,对非语言层面的迁移研究,如概念迁移研究、副语言迁移研究较少;第三,对迁移的负面影响研究多,而对正迁移研究较少;第四,在迁移方向性上,考虑母语迁移多,而考虑非母语迁移,如二语对三语的迁移较少;研究单向迁移多,研究双向迁移少。
从研究方法上看,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研究虽然历经数十年发展,但研究方法仍主要沿用对比分析方法,许多与迁移相关的论断仅仅是通过对比分析而得出的非直接的结论,而且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确定迁移发生的标准;同时,比较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的横向研究多,而研究学习者语言迁移发展情况的纵向研究少;从二语输出结果入手的研究多,从二语输出过程入手的研究少等。
三、语言迁移研究对二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研究结果对二语教学也具有重
要的启示作用,并对二语教学产生影响。
1.母语在二语课堂中的作用
由于母语环境以及学习者已经形成的内在母语能力的客观存在,二语学习者几乎无法摆脱母语的影响,母语会一直在课堂上起调节学习者语言和认知活动的作用,因此事实上禁用母语是无效的。
教师应当发挥母语的帮助作用而不是把母语视为二语的敌人。
在二语课堂教学中如果发现单一使用目标语无法解释清楚一些语言难点时,母语就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资源。
同时,根据社会文化派对迁移研究的观点,学习者,尤其是对外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母语还可以作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或交际策略,帮助学习者完成用二语无法完成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或达到交际目的。
外语课堂中使用母语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正迁移和新概念的内化,并通过语际比较提高对负迁移的意识。
当然,教师不应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母语,母语只是用来帮助学生构建目标语知识的辅助工具,它不能享有和目标语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二语课堂上应适时、适量地使用母语。
2.比较语际共性和语际差异性
不同语言间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
对二语教师来说,熟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帮助学生进行语际比较非常重要。
这种比较不仅包括对语言知识的比较,还包括对概念知识、文化习惯的比较。
一般来说,目标语中与母语相同的现象学生易于掌握,而与母语不同的,尤其是与母语相似而又有区别的现象,则难以掌握。
因此在二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有意识地比较母语和目标语,预见学生在学习二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选择并确定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并针对这些困难考虑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实践证明,语际比较是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教师既须注重语际差异性又须注重语际共性。
语际差异性的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防止和减少负迁移,而语际共性的认识则可以使学习者更积极地对待自己的母语,并促进正迁移。
以往的语言迁移研究多侧重语际差异性的研究,但语际共性的重要性也已得到重视。
教师应当就语际共性对学习者进行明确的指导以激发学习者对元语言的感知力,而不应片面强调语言差异性从而加重学习者,尤其是母语和目标语语言差距大的学习者的精神负担。
结语
由于迁移现象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此有关迁移现象的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其中包括迁移研究中最核心的母语作用的问题、迁移与其制约因素之间的具体作用方式问题等。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迁移研究仍属于探索型研究,缺乏总体理论指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传统比较方法为主,新方法的应用依然有限。
解决这些问题需经历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因此对语言迁移现象的认识也必然会经历一个从局部、肤浅的认识到相对完整、深入的认识过程。
参考文献
[1]文秋芳(2008),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中国外语》,(3):13-20
[2]俞理明(2004),《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王立非(2004),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外语教学与研究》,(3):205-12
作者简介:张宝宝(1990.8-),女,汉族,河南周口人,郑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