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经济金融商业银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典型案例
征信案例
个人征信案例:一、客观分析负面信息形成原因,用好个人信用报告。
案例内容:2011年4月,王先生在我行申请一笔32万元住房按揭贷款。
王先生夫妻双方都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还款能力比较强。
我行行经授权在征信系统查询王先生的个人信用报告,发现其2008年6月在其他行贷过一笔15万元汽车消费贷款,曾有5次逾期记录。
王先生也承认有过此事,称当时自己记错了还款时间,贷款之后又搬了家,换了手机,没有收到银行的提示,导致有几次迟还了几天。
我行查看其信用报告中的“贷款逾期还款时间都在30天以内。
我行要求其向原贷款行申请出具了逾期还款具体时间证明,证实王先生所言情况属实。
经综合评估后,我行行为其办理了贷款手续,并提醒王先生今后一定记住每月的还款日期和金额,按时还款。
案例分析:与使用企业信用报告一样,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者也要综合各种因素客观分析,具体对待。
个人信用交易与企业相比,授信金额普遍小,还款频率高,如信用卡透支、住房按揭贷款等,所以商业银行等授信机构在使用个人信用报告时,应制定适合个人特点的授信政策,既防范和控制风险,又利于业务拓展和消费者获得授信,同时,消费者在银行贷款,也一定要记牢与银行约定的还款时间和还款金额,特别是在出差、搬家、换手机或银行调高贷款利率情况下,应更加注意。
二、征信系统帮助商业银行有效甄别共同还款人。
案例内容:2011年3月,我行接到一笔个人住房申请,申请人大学刚毕业,未婚。
根据其申请贷款金额和年限的限制,需要增加共同还款人。
这位申请人把其母亲作为共同还款人。
该行在受理这笔业务时,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其父母的婚姻关系正常。
由于其母亲也承担这笔贷款的债务责任,根据夫妻的婚后债务共担原则,在申请人父母的授权下查询了申请人父母的信用报告,发现其父亲名下有一笔30万元的经营贷款尚未结清。
根据信贷业务规范的要求,该行不能受理这笔业务,申请人表示理解和认同,之后又将共同还款人更改为他的舅舅。
通过审查申请人舅舅和舅母相关资料和征信调查,申请人的舅舅符合作为共同还款人的要求,最后为这位申请人办理了贷款业务。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息查询及报送授权书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息查询及报送授权书尊敬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机构:我(姓名),身份证号码为(身份证号码),授权(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机构名称)(以下简称“数据库管理机构”)查询和报送本人相关的信用信息,并自愿遵守以下约定:1.授权查询范围本人同意数据库管理机构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下,查询与本人信用相关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借贷信息、还款信息、欠款信息、逾期信息、担保信息、涉诉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
2.授权目的本人同意数据库管理机构查询本人的信用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和记录本人的信用状况、信用历史及信用能力,以供金融机构、征信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合法使用者在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进行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市场调查和其他合法用途。
3.授权期限本人授权数据库管理机构在本授权书生效之日起,持续有效。
4.报送义务为了确保信用信息及时准确,本人同意数据库管理机构将本人的信用信息报送给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和其他具有合法使用权的机构或单位。
5.授权撤销本人有权随时撤销本授权书。
若本人决定撤销授权,请书面通知数据库管理机构。
6.保密义务数据库管理机构将严格保密本人的个人信息,不得擅自泄露、传播或商用化。
同时,数据库管理机构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确保本人信息的安全。
7.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本授权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因本授权书引起的或与本授权书有关的任何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本人已经仔细阅读并理解了以上内容,同意将本人的个人信息授权给数据库管理机构,用于信用信息的查询和报送。
签署日期:(年/月/日)本文共计1100字。
商业银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典型案例
商业银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典型案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代表,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为了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以及决定是否向其提供信贷服务,商业银行需要准确了解客户的信用信息。
为此,商业银行会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一个集中存储和管理个人信用信息的数据库。
这些信息包括个人的信用得分、借贷历史、还款记录、财务状况等。
商业银行通过使用这个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判断客户是否具备还款能力以及是否有欺诈行为的风险。
商业银行会综合分析这些信用信息,来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
例如,如果客户在过去有过多次逾期还款的记录,商业银行可能认为他们的信用风险较高,并且可能不会批准他们的贷款申请。
另一方面,如果客户的信用得分较高且财务状况良好,商业银行可能更有可能批准他们的贷款申请。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使用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它可以提高审批贷款的效率。
商业银行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去收集和验证客户的信用信息,而是通过数据库快速获取可靠的数据。
其次,它可以降低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基于客户的信用信息来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减少坏账的风险。
同样地,它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识别欺诈行为,提高金融安全性。
然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使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由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敏感性,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确保数据库中的信息准确可靠。
如果信用信息错误或不完整,可能会导致不准确的评估和决策。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案例。
通过使用这个数据库,商业银行可以快速获取客户的信用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商业银行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个人征信2022年典型案例分享
个人征信2022年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
2022年1月,家住泰山路街道云里社区的朱女士收到一条自称招商银行的短信,里面称其因为信用卡逾期导致征信有问题让其联系短信里告知的电话号码,然后对方称如果需要刷信用分需要将钱转过去进行资金对冲,到时候钱会全部退回来,然后朱丽华分三次向中国工商银行进行转账,最后受害人察觉到不对劲,于是便没有继续转账,然后询问对方是否是银行工作人员,接着对方将电话挂断,受害人知道自己被骗便赶紧拨打110报警。
一共被骗取了113009元。
案例二
2022年3月,家住嵩山路街道小湖塘社区的张先生报警:其2月份在天元区某写字楼上班的时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称其因信用卡逾期导致征信降低可以帮忙恢复,因之前确实有过逾期记录,所以就问对方如何恢复,对方表示只要证明自己有偿还能力就可以了,之后对方提出在某平台的视频会议进行详谈,沟通中对方让其先确认自己的银行卡内有钱并需从中转一块钱出去,受害人信以为真,就按照对方指示转了一块钱到自己账户上,紧接着对方再让其转45000元到自己的中国建设银行上,过了一会儿受害人就发现卡上的钱从自己的中国建设银行被转到了中国光大银行上,这时受害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于是赶紧报案。
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十起典型案例
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十起典型案例(2023年10月)典型案例1:主动监测拦截电信诈骗,帮助消费者避免资金损失某商业银行建立零售业务反欺诈智能风控系统。
系统基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库,利用机器学习技术7X24小时监测账户异常行为,实现欺诈风险事件精准防控。
2023年4月下旬,该行智能反欺诈系统监测到客户王女士在转账过程中,交易对手、交易金额、交易设备均具有可疑特征,属于疑似被骗高风险行为,系统自动保护机制触发,并发出实时预警。
1分钟内,该行总、分、支行三级联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支行理财经理第一时间联系王女士,告知其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耐心细致劝其不要上当,最终成功阻断诈骗行动,帮助王女士避免了10万余元的资金损失。
据统计,2022年以来,该行已累计通过反诈系统主动拦截和劝阻被诈客户近1300户,保护资金近L7亿元。
监管提示:近年来,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快速上升势头,守护消费者“钱袋子”,各金融机构加强科技支撑、强化预警防范,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识别网络钓鱼、电信诈骗、交易欺诈等行为,致力推动构建数字风控体系,实现更加精准化、体系化的反诈防控。
典型案例2:为医疗险消费者提供“出院直付”理赔服务,缓解消费者住院医疗费支出压力某保险公司将医疗数据与保险理赔服务场景融合,通过与医保、医疗机构等单位合作,实现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推出理赔直付新模式。
80岁高龄黄奶奶不慎摔倒,导致腰部受伤,公司服务人员主动探访,告知其当地政府已为该区域的老年人投保了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且公司已与医院联通了服务平台。
黄奶奶出院办理住院费用结算时,商业医疗保险与医保一起进行了结算,无需提供诊断证明、住院病历等纸质版申请材料,该公司直接赔付保险金2940元,在出院费用中予以抵扣。
便捷、快速的理赔服务让老人及其家属感到十分满意。
监管提示: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主动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便利化金融服务。
新形势下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实践与思考——以青海省征信维权为例
2023年第7期总第294期征信CREDIT REFERENCENo.72023Serial No.294【问题探讨】摘要:近年来,“征信修复”“征信铲单”等乱象层出不穷,征信维权呈现多发性和复杂性倾向。
基于青海省征信维权工作实际和典型案例,探析新形势下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主体风险意识淡薄、互联网金融加大信息保护难度、曲解混淆“信用修复”与“征信修复”概念、征信调整的自由裁量权较大。
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征信宣传思路、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持续打击“征信修复”乱象、准确把握征信权益保护政策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个人信用信息;征信维权;征信权益保护;信息保护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47X (2023)07-0049-04新形势下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实践与思考①——以青海省征信维权为例周育栋(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青海西宁630100)收稿日期:2023-03-22作者简介:周育栋(1983—),男,甘肃白银人,中级经济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征信系统建设、征信合规管理与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
一、征信维权现状2019年以来,青海省辖内人民银行及接入机构受理征信异议、投诉的数量呈现先显著上升后逐步降低的态势(见图1)。
2020年,受理征信异议1403笔、投诉82笔,分别较上年度增长91.1%、164.5%。
2021年,受“征信修复”“征信铲单”等专业机构参与征信异议、投诉等因素影响,受理征信异议、投诉的数量显著上升,异议2340笔、投诉310笔,分别较上年度增长66.8%、278.0%。
202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联合青海省公安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青海省征信市场得到了有效净化。
2022年,受理征信异议、投诉的数量明显下降,异议1107笔、投诉149笔,分别比上年度下降52.7%、51.9%。
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分析应用案例
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分析应用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决策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以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分析应用案例为背景,介绍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提升运营效率、风控能力、客户体验以及推动业务创新。
1. 精准营销商业银行通过挖掘大数据,可以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通过深入分析客户的消费行为、倾向和偏好,实现更精准的营销。
例如,通过数据分析,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消费历史和风险评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推荐,从而提高产品销售的效率和精准度。
2. 欺诈风险检测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检测潜在的欺诈行为。
通过分析大量的交易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和行为模式识别,银行可以实时发现异常交易和模式,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遏制欺诈风险的扩大。
这对于保护客户资产安全和银行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3.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识别和监控风险。
银行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准确评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并实时调整风险策略,提高风控能力。
此外,银行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建立客户行为模型,提前发现和预测潜在的违约客户,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范风险。
4. 优化运营效率商业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改进。
通过分析业务数据和员工绩效数据,银行可以找出痛点和瓶颈,从而优化决策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
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银行还可以辅助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存贷款产品结构,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5. 客户体验提升商业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通过分析客户的交易记录、浏览行为和社交媒体数据,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例如定制化的理财规划、智能投资建议等,提升客户体验。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分析应用案例体现了大数据在银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2023年金融行业数据安全处罚案例
2023年金融行业数据安全处罚案例1. XXX银行泄露客户信息案2023年,XXX银行因未能有效保护客户信息安全而被处以巨额罚款。
该银行的数据安全系统存在漏洞,导致黑客入侵并获取了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
该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金融行业的数据安全意识起到了警示作用。
2. XXX证券公司内部员工违规操作案2023年,一家XXX证券公司的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操作客户数据,导致客户个人信息外泄。
该公司因未对员工进行有效监管和数据安全控制而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罚款数额巨大,给公司形象和信誉带来了极大打击。
3. XXX保险公司数据丢失案2023年,一家XXX保险公司的数据中心发生火灾,导致大量客户的保险数据丢失。
该公司未能及时备份数据和建立灾备系统,使得客户的个人信息和保险记录无法恢复。
监管部门对该公司进行了处罚,并要求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XXX支付公司违规使用客户数据案2023年,一家XXX支付公司因未经客户授权,违规使用客户的个人数据,被监管部门处以重罚。
该公司在推广新产品时,未经用户同意将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广告推送,严重侵犯了用户隐私权。
此案例引发了对支付行业数据使用规范的讨论和监管加强。
5. XXX互联网金融平台遭受黑客攻击案2023年,一家XXX互联网金融平台遭受黑客攻击,导致用户大量资金被盗。
该平台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不够严密,黑客利用漏洞进行入侵并窃取用户账户信息。
监管部门对该平台进行了处罚,并要求其加强数据安全建设,保护用户资金安全。
6. XXX信用卡公司内部员工售卖客户信息案2023年,一名XXX信用卡公司的内部员工盗取用户个人信息,并将其出售给第三方。
该员工利用职务上的权限窃取了大量客户数据,并非法牟利。
该信用卡公司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同时也引发了对金融行业内部员工数据安全管理的关注。
7. XXX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被黑客攻击案2023年,一家XXX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遭受黑客攻击,导致大量用户的虚拟货币被盗。
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例
京东商城大量账户信息泄露遭盗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近日依法批准逮捕了陈某、唐某、肖某和张某4名犯罪嫌疑人,这4人涉嫌盗窃京东商城大量用户的账户信息。
据公安机关初步查明,此次盗窃用户信息的行为,与发生在2011年的CSDN网络用户信息泄密事件关系紧密。
经查,陈某与肖某为初中文化程度,唐某与张某仅为小学文化程度。
其中,陈某与唐某在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两地结伙作案,肖某与张某在湖南省衡阳市结伙作案。
2012年2月,嫌疑人陈某从其叔叔陈某某、老乡周某处获取了一个存有800多个京东商城客户账号及密码的文档,一套查看上述账户内资金情况的软件。
其后,陈某开始在他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某小区的住处内,使用自己的台式电脑,利用上述软件对京东商城客户的账户进行扫描。
如发现账户内有资金或京东商城优惠券,便冒用客户的账号及密码登陆京东商城网站,盗刷账户内的资金及京东商城优惠券,在网站上下订单购买平板电脑、黄金饰品、手机、彩票等商品,由京东商城将货物快递至嫌疑人指定的地点。
陈某以上述手段盗窃京东商城1620余名客户账户内的资金,在京东商城网站上购买价值约10000余元的物品。
2012年3月初,嫌疑人陈某将这一存有京东商城客户用户名及密码的文档,通过QQ 拷贝给嫌疑人唐某,唐某于是采取同样的方式,在其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家中,用自己的台式电脑登录京东商城,盗刷京东商城用户账户内的资金及京东商城优惠券,购买商品。
唐某共盗窃了京东商城40余名客户账户内的资金,购买价值约7351元的物品。
据海淀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介绍,2011年年底,嫌疑人肖某、张某就已经受雇于周某并在湖南省衡阳市的网吧,盗刷京东商城客户账户内资金,在京东商城网站上下单购买商品。
因分赃不均,自2011年12月起,嫌疑人肖某及张某开始单独作案。
肖某共盗窃619名客户账户内资金,购买价值近9000元的商品;张某共盗窃83名客户账户内资金,购买价值15000余元的商品。
典型案例通报剖析材料
典型案例通报剖析材料1. 案例1:2019年某电商平台泄露用户个人信息事件事件概述:某电商平台在2019年发生了大规模的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导致数百万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剖析:该电商平台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严重的漏洞,未能有效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促使电商平台加强了信息安全措施,改进了用户隐私保护机制。
2. 案例2:2018年某银行网络诈骗案事件概述:一名黑客利用电信网络漏洞,冒充银行职员发送虚假短信,欺骗客户提供银行卡信息,从而盗取大量资金。
剖析:该银行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完善,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黑客的攻击。
银行后续加强了网络安全措施,提高了客户防骗意识,加强了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 案例3:2020年某知名企业产品质量丑闻事件概述:某知名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产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给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剖析:该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安全问题。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促使企业加强了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提升了产品安全性。
4. 案例4:2017年某政府部门数据泄露事件事件概述:某政府部门的数据库发生泄露,导致大量敏感信息被非法获取,给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带来了严重影响。
剖析:该政府部门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
这一事件引发了政府部门对信息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加强了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
5. 案例5:2016年某医院系统瘫痪事件事件概述:某医院的电子信息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导致医院的系统瘫痪,无法正常运行,给患者的就医和医疗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剖析:该医院的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较弱,未能及时发现并应对黑客攻击。
此事件引起了医院对信息系统安全的高度重视,加强了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提升了医疗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6. 案例6:2015年某互联网公司被曝光搜集用户隐私事件事件概述:某互联网公司被曝光搜集用户隐私信息,未经用户同意,滥用用户个人信息,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个人信息保护法 案例
个人信息保护法案例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指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使用和泄露的法律法规。
下面是十个个人信息保护法案例,来说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际应用。
1. 网络购物平台泄露个人信息案例:某购物网站因管理不善,导致数据库被黑客攻击,用户的个人信息被窃取。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用户可以要求网站赔偿损失,并要求网站加强信息安全措施。
2. 社交媒体平台滥用个人信息案例:某社交媒体平台将用户的个人信息用于商业目的,未经用户同意,给用户带来了骚扰。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用户可以要求该平台停止滥用个人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银行泄露客户信息案例:某银行员工将客户的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导致客户的财产受损。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 健康管理公司非法收集个人健康信息案例:某健康管理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用户的健康信息,涉嫌侵犯用户的隐私权。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用户可以要求该公司停止收集个人信息,并追究法律责任。
5. 微信小程序滥用个人信息案例:某微信小程序未经用户同意,收集用户的通讯录信息并用于商业推广,给用户造成困扰。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用户可以要求该小程序停止滥用个人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 教育机构泄露学生个人信息案例:某教育机构将学生的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导致学生的隐私权受到侵犯。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学生或家长可以要求该机构停止泄露个人信息,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7. 出租车公司未经允许收集乘客个人信息案例:某出租车公司在录音设备中存储乘客的个人信息,涉嫌侵犯乘客的隐私权。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乘客可以要求该公司停止收集个人信息,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8. 政府部门滥用个人信息案例:某政府部门擅自收集市民的个人信息,并将其用于其他目的,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市民可以要求该部门停止滥用个人信息,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银行关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征信信息泄露风险排查及整改报告-精选文档
××银行关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征信信息泄露风险排查及整改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征信管理,规范发展征信市场有关工作,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征信管理规范发展征信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哈银办发〔2015〕176号)要求,××银行于2015年12月10日至23日开展了征信信息泄露风险排查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 排查工作情况××银行组织人员对用户信用报告查询使用方面、用户管理方面、异议投诉处理方面、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等其他方面四方面工作进行了排查,共检查185个分支?C构,发现风险点19个[1]。
(1)用户信用报告查询使用方面。
××银行所有查询均取得信息主体本人书面同意;不存在先查询后授权情形;不存在违规批量查询,违法提供给第三方或出售信用信息的情形;查询使用仅限于金融机构有关业务办理和风险管理范围内;贷后管理查询履行内部授权流程;信用报告留存使用不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隐患;信用报告查询档案资料妥善保管。
发现的风险点包括:部分新成立的支行未建立个人征信查询用户,由分行统一查询;部分支行因财政性贷款需要批量查询个人征信;查询征信报告不登记台账;由于误操作而查询到其他单位或个人征信报告;查询书面授权用途和系统查询用途不一致,或授权查询对象过于宽泛、授权用途不明确;查询授权书的基本要素填写不齐全。
(2)用户管理方面。
××银行的用户设置和变更情况及时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备案;离岗用户按规定停用;实施单笔页面查询,查询用户一人一户,实名制管理;用户密码不存在泄漏风险;不存在为其他法人机构或外单位设立用户的情形;新设置用户经过审批;严格按照岗位职责赋予用户权限。
此方面工作未发现风险点。
(3)异议处理及投诉方面。
××银行建立了完善的异议处理机制和流程;指定了部门和人员负责征信异议处理工作;受理的征信异议不存在超期解决或超期未解决的情况;征信异议处理结果如期、按规定答复客户;及时处理异议协查函。
征信案例及分析
征信案例及分析
(一)个人征信案例
2011年4月,某客户前往我行某支行申请个人综合消费贷款15万元,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除在工商银行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2.4万元外,在另一家银行为他人担保20万元,且已逾期5次。
鉴于该客户存在不良记录,且贷款的每月还款额度超过了个人收入的50%以上,我行做出了拒贷决定。
(二)企业征信案例
在2011年10月,某皮毛公司向我行某县支行客户经理部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20万元、用于收购皮毛。
我行客户经理在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查询时,发现该公司存在拖欠其他银行贷款利息的情况,获知该信息后,客户经理立即展开了专门的调查、走访,确认事实后,联社及时中止了此笔业务的办理。
(三)分析
以上案例充分显示了征信系统的作用。
对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机构通过征信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大大降低。
在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运营状况和信用风险水平等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可以识别高风险客户,防范贷款风险,保障银行信贷安全。
同时,对于客户,通过事实可
以引导其诚实守信, 提高自身的信用意识,重视积累自身的信用记录,最终达到和金融机构形成良性互动。
金融行业中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案例
金融行业中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案例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金融机构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算法,可以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优化风险管理,并提供更个性化和高效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本文将介绍金融行业中大数据分析的几个典型应用案例。
案例一:客户信用评估金融机构通常需要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以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或提供信用卡服务。
传统上,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客户的信用报告和个人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无法全面反映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
通过大数据分析,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客户的借记卡和信用卡交易记录、社交媒体活动、手机定位数据等,对客户进行更全面、准确的信用评估。
这种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估方法能够大幅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并提供更精准的信贷决策。
案例二:市场预测与投资决策金融市场波动多变,投资者需要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趋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从庞大的金融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市场预测和趋势分析。
例如,通过对大量历史交易数据的分析,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市场中的交易信号和模式,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案例三:反欺诈与风险管理金融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欺诈行为和风险挑战,如信用卡盗刷、身份盗窃等。
传统的反欺诈手段和风险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欺诈威胁。
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对大量的交易数据、客户行为模式等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及时识别出可疑交易和潜在风险,加强反欺诈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案例四:精准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模式,提高精准营销的能力。
通过对大量的客户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金融机构可以预测客户需求,个性化推荐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金融机构可以跟踪客户行为变化,做出实时反应和调整,有效管理客户关系,提升业务绩效。
综上所述,大数据分析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多种多样,从客户信用评估到市场预测,再到反欺诈与客户关系管理,都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风险管理能力和客户满意度。
典型的信用风险案例
典型的信用风险案例信用风险是指出借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履行偿还责任的风险。
在金融市场中,信用风险是常见的一种风险,它可能导致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甚至面临破产。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的信用风险案例:1. 个人贷款违约:个人在申请贷款时,如虚报收入或隐瞒债务状况,最终导致无力偿还贷款,出现违约的情况。
2. 公司债务违约:某公司在发行债券时,未能按时支付利息或本金,造成债务违约,损害债券持有人的利益。
3. 信用卡透支:个人持有信用卡时,超出信用额度或未按时还款,导致透支信用,进而影响个人的信用评级。
4. 资产担保违约:某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提供的资产作为担保,但最终未能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导致银行无法通过担保物来收回贷款。
5. 做空操纵:某个投资者通过借入股票并卖出,然后等股价下跌后再买入股票归还,以此赚取差价。
但如果股价上涨,投资者无法按时归还股票,可能导致巨额亏损。
6. 违约保险欺诈:某企业在购买违约保险时,提供虚假的信息来获取保险赔偿,从而获得非法利益。
7. 假信用评级:某评级机构为某个债券或金融产品提供虚假的信用评级,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
8. 欺诈性贷款:某个个人或企业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来获得贷款,然后消失不见,导致贷款方无法追回贷款。
9. 信用卡盗刷:黑客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他人信用卡进行盗刷行为。
10. 债务重组拖延:某个债务人在面临负债过多的情况下,故意拖延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谈判,导致债权人无法及时回收债务。
这些典型的信用风险案例都展示了信用风险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需要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并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保护自身的利益。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
曲靖市商业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曲靖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行”)征信业务活动,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工作,根据人民银行《征信业管理条例》,并结合我行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征信业务活动指我行依法合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查询及使用客户信用信息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客户信用信息是指我行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或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获取的、与客户信用状况有关的信息。
包括:(一)基本信息.即自然人客户的身份识别信息、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法人客户的性质、地址等信息.其中自然人客户的基本信息不包括: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二)信贷交易信息。
即客户在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交易记录;(三)反映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即除信贷交易信息之外,反映客户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包括企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个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异议处理管理、用户管理等内容。
第四条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依法合规:各行部(中心)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征信法律法规,并保障我行征信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二)客户真实:各行部(中心)相关部门在录入、查询及使用客户信用信息时,以及系统在进行客户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过程中,不得歪曲、篡改,确保客户信用信息真实无误;(三)安全保密:各行部(中心)必须严格执行客户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得侵犯客户隐私和商业秘密,确保客户信用信息不被泄露.第二章组织架构第五条风险管理部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牵头部门;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授信评审部、融惠通小企业信贷中心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管理部门;信息科技部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技术支持部门;各行部(中心)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的提供者。
(最新整理)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17
2021/7/26
同一金融集团内部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构成关 联关系,对于关联关系企业之间使用金融信息时存 在不当使用行为时也是对个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侵 犯。如保险公司在给金融消费者办理人身保险时, 采集到金融消费者有关身体疾病状况信息、收入能 力等信息,从而决定承保范围和保费交纳数额问题, 倘若该等信息被同一集团内部的银行共享,银行通 过评估从保险公司获取的信息对金融消费者的偿债 能力进行评估分析,最终产生不公平授信,这会侵 犯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保护客户的个人金融信息不被泄露,保护客户权
利不被侵犯,也是世界各国均在研究的课题,我
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要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今天我们在结合国际上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现
状对我国的相关法律作一下梳理和探讨。
4
2021/7/26
一、个人金融信息和个人金融隐私权
(一)个人金融信息的概念界定
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金融机构在与自然人客户发生业务往来 时,基于交易相对方的地位所知悉、收集、使用、保存、 加工的有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基本身份信息、交易 记录信息以及其他信息。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银发 (2011)17号《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 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其中关于个人金融信息的表述 为: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 或通过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支付系统以及其他系 统获取、加工和保存的以下个人信息:
6?衍生信息,包括个人消费习惯、投资意愿等对原始信息 进行处理、分析所形成的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7?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 息。
7
2021/7/26
对于以上7类信息可以概括为身份信 息和财产信息两大类,对于个人金 融信息来讲尤以与身份相关联的财 产信息及其衍生信息应当重点保护, 这些信息也是个人金融信息被交易 被泄露的主要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典型案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个人征信系统”)正式运行后,受到商业银行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各商业银行已建立了依托该系统的信用风险审查制度,将查询申请人信用报告作为信贷审查的固定程序。
个人征信系统在提高审贷效率,方便广大群众借贷,防止不良贷款,防止个人过度负债,以及根据信用风险确定利率水平方面开始发挥作用。
根据商业银行反映的情况,现整理出商业银行使用个人征信系统的部分典型案例,供参考。
一、帮助商业银行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案例1:工商银行某分行在审查1笔120万元的个人经营性贷款时,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在其他银行有1笔23万元的贷款,还款付息正常。
查询结果与客户本人声明相符,间接证实了客户的信用度。
结合客户提供的抵押物、还款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后,该行做出放贷决定,贷款额度确定为100万元。
使用个人征信系统使原来需1个多月的贷款时间缩短为2个星期。
二、帮助商业银行做出灵活的贷款决策案例1:某客户向中国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借款人过去在其他银行办理的1笔贷款曾经出现过逾期(指到约定还款时间而借款人未能及时还款,下同)半年的情况,鉴于该客户个人经济状况良好且已将该贷款结清,该行同意发放该借款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但是提高了首付款的比例。
该客户表示非常后悔自己过去的失信行为,提高了还款的自觉性,再没有出现过不良信用记录。
案例2:某客户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
该客户资产实力较强,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存在车贷逾期记录。
经与本人核实,该客户具有真实的购房意愿和还款能力。
为控制风险,该行将首付比例提高至50%,利率上浮30%,申请人接受且至今还款正常。
案例3:某客户向上海浦发银行某分行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成数为6成,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后发现申请人虽无贷款记录,但是其配偶有多笔住房贷款记录,贷款余额达140万元,虽然申请人夫妇双方的职业较为稳定且收入较高,但是比较分析借款人家庭整体负债水平和还款能力后,该行决定将其贷款成数降为5成。
三、帮助商业银行了解客户在异地、他行的借款以及还款记录,客观判断客户的还款能力或还款意愿,规避潜在风险案例1:某客户向工商银行某分行申请期限10年、金额11万元的住房贷款1笔。
该客户申请资料显示其拥有私家车1辆,具有一定经济实力。
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在其他银行办理的1笔汽车消费贷款已形成不良贷款,余额为7万元。
该行判定该客户恶意拖欠贷款意图明显,信誉较差,故拒绝了其贷款申请。
案例2:2005年4月,某客户到工商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综合消费贷款7万元,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除在工商银行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4.8万元外,在另一家银行还办理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31.3万元,且已逾期15次(分期还款情况下,在约定的还款日期如果借款人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当期应还款金额,商业银行一般将其视为逾期1期或逾期1次,下同)、拖欠贷款本金4.41万元,拖欠时间超过180天。
鉴于该客户存在严重的不良记录,该行做出了拒贷决定。
案例3:2005年11月,某客户向工商银行某分行申请1笔金额为50万元的个人住房贷款,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在其他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已累计逾期16次,最长超过120天,拖欠本息3万多元,到11月16日仍有5次逾期未还,已属恶意拖欠行为。
该行拒绝了其贷款申请。
案例4:某客户向中国银行某分行申请信用卡,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在3家银行有信用卡,且均存在逾期时间较长的情况,目前逾期总额近2万元,最长期限达到212天。
该行拒绝了其信用卡申请。
案例5:2005年4月,某客户向中国银行某分行申请办理准贷记卡。
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在其他银行已有2张准贷记卡和1张贷记卡,且3张信用卡都有逾期记录,其中1张准贷记卡透支天数达180天以上;而且在其他银行还有1笔金额2.5万元的贷款,有5次担保人代还的记录;另外,该客户还为他人贷款担保1万元。
综合该客户各方面的信息,该行认为其信用风险过高,因而拒绝了其准贷记卡申请。
四、帮助商业银行全面了解客户及其家庭的总体负债情况,客观评价客户的还款能力,规避潜在风险案例1:某客户,月家庭综合收入2万余元,2005年11月向上海浦发银行某分行申请10年期个人住房贷款40万元。
查询个人征信系统,该行发现该客户已有2笔个人住房贷款50余万元,月还款金额6000元。
经过细致调查,该客户贷款用途确系购买自用住房,同时欲将原有住房赠予父母居住。
考虑到相关房贷政策及合理控制风险的需要,该行最终同意发放个人贷款28万元,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不下浮。
案例2:某客户因自办公司经营需要,以其配偶名下的评估价值545.77万元的商业门面为抵押物,向重庆市商业银行某支行申请经营性贷款300万元。
此笔贷款初审抵押足值,风险不大。
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后发现,该客户在其他银行已有10年期的住房按揭贷款和商业房贷款各1笔,贷款余额分别为34万元、839万元,其配偶在其他银行也有10年期的住房按揭贷款和商业房贷款各1笔,贷款余额分别为157万元、500万元,家庭累计负债1530万元。
如果继续贷款,将会大大加重家庭负债负担,贷款安全也没有保证。
该行因此拒绝了该笔贷款申请。
案例3:建设银行某分行在审查某客户的个人住房贷款申请时,查询其内部业务系统发现,该客户及其配偶在本行已各有1笔贷款,余额为114.50万元;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及其配偶在其他银行还有11笔个人住房贷款,而且都发生在近1年内(其中2005年2-5月就有7笔,金额为237.50万元),总贷款余额约696万元,月还款额共计8.7万元多,与其收入相比,偿还能力明显不足。
该客户及其配偶的13笔贷款,虽然还款记录正常,但在短期内连续多笔贷款购房的行为已经不属于个人住房消费,具有明显的投机倾向,信用风险较高。
该行拒绝了其申请。
案例4:某客户于2006年1月向中国光大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19万元,期限180个月。
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已办理个人住房贷款1笔,金额21.4万元;个人汽车贷款1笔,金额17.3万元。
两笔贷款,客户每月共需还款6888元,而该客户提供的收入证明显示家庭每月总收入为4311.2元。
同时该客户办理的个人汽车贷款有逾期5次的纪录。
综合以上情况,该行认为该客户申请19万元个人住房贷款还款有一定困难,因此拒绝了其贷款申请。
案例5:工商银行某分行在审查1笔89万元的住房按揭贷款时,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已有2笔5年期住房按揭贷款188万元,同时还发现,作为其共同申请人的男方尚有10年期的住房按揭贷款150万元。
尽管该客户身为某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其共同申请人自办一家公司,双方都有一定经济实力,但其投资性购房意图明显,如果此笔贷款申请成功,共同负债将高达427万元,每月需还款7万余元。
该客户的个人信用报告还显示,该客户已出现数次逾期还款的情况,风险已经显现。
该行拒绝了此笔贷款申请。
五、帮助商业银行核实借款人真实身份,防范恶意骗贷情况的发生案例1:某房地产开发商一次性向广东发展银行某分行上报客户按揭贷款申请10笔,从申请资料上看这10个客户的工作单位各不相同,打电话核实也没有发现问题。
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这10位借款人所在工作单位都是该开发商。
经再次核实,证明这是开发商为了融资而虚报的一批假按揭。
该行果断拒绝了这批贷款申请。
案例2:某房地产开发商工作人员带着5份个人贷款申请材料(材料齐全)到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贷款,金额共计800多万元。
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了很多疑点:(1)该批借款人的工作单位为该开发商或其关联公司,其中2人的工作单位与为其出具收入证明的单位不一致;(2)这5人在其他商业银行已有700多万元贷款余额,且每月收入不足以偿还其已有贷款的月还款额;(3)这5人都有过逾期记录。
经分析,该行认为这5份个人贷款申请有很大的套贷嫌疑。
当该行信贷人员把这些疑点向该房地产开发商工作人员询问时,该工作人员无言以对,主动撤回了贷款申请。
六、帮助商业银行回收逾期贷款案例1:某客户曾在重庆市商业银行某支行办理个人消费贷款15万元,但该笔贷款累计出现27次逾期未还的记录,已进入该银行的不良贷款名单。
2005年,该客户准备向另一银行申请个人贷款时,得知个人征信系统已开通,因而立即将原拖欠的贷款全部结清。
案例2:2005年2月,某客户向中国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汽车消费贷款,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曾于2002年4月向中国银行另一分行贷款12万元,用于购买汽车,贷款期限3年,截止2005年2月,该客户尚未还清该笔贷款,贷款余额为8.1万元;同时个人征信系统还显示该笔贷款累计逾期26次。
在贷前调查过程中,该客户得知该行已了解其信用记录后,为了使此次贷款申请得到审批,2005年3月初,将其在另一分行的贷款提前还清。
案例3:某客户,职业稳定,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办理信用卡,其提供的申请资料比较齐全,符合该行办卡要求。
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该客户2004年有1笔透支被另一家银行核销。
该行拒绝了其信用卡申请,并要求该客户归还核销金额,最终为银行挽回了损失。
案例4:某客户在中国银行某分行有1笔车贷已逾期1年未还,客户经理催讨时发现该客户已搬离原住所并变更联系方式。
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后发现,该客户用新地址在另一银行申请了信用卡。
该行马上到新地址与客户商谈还款事宜。
当客户了解到个人征信系统的作用后,还清了全部拖欠款项。
七、帮助商业银行了解借款人为他人担保情况,全面审查潜在负债风险,合理做出贷款决策案例1:某客户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个人贷款8万元,贷款期限5年,家庭收入月均3400元,初步符合该行贷款条件。
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申请人同时为他人担保1年期贷款5万元,一旦承担担保责任,将影响其按时偿还每月还款。
因存在着潜在的风险,该行拒决放贷。
案例2:一小企业业主,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住房贷款6.6万元,贷款期限10年,该客户月收入3000元,初步符合该行贷款条件。
但该行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发现,申请人已办按揭贷款4万元,同时为他人担保1年期贷款5万元。
如果发放贷款,申请人合计负债金额达15.6万元,存在潜在风险。
该行拒绝了该笔贷款申请。
案例3:某客户为私企业主,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贷款39万元。
通过个人征信系统查询,该行发现其为他人承担了11万元的担保,结合申请人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后,同意发放贷款35万元。
八、帮助商业银行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案例1:2005年9月,某公司股东以其房产作抵押向工商银行某分行申请中小企业贷款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