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题材之赠友送别诗鉴赏

合集下载

赠友送别诗鉴赏2014

赠友送别诗鉴赏2014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运用你所了解的送别诗的意象,拟写空处
送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常见意象
• 1、杨柳、杨花或柳絮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 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 上“柳” 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 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
12、颈颔联哪两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细朋友雨远湿去帆的,海门帆大湿海而深重阔,;目飞不鸟能入及;雨远,望振只 翅羽见深远江而”不为又岸“速雨富之远。 所树有”” 湿层,既次栖写重 的身感出“写的于了”实景雨海迟,幕物门,之、”又又中浦既表,表树是 现达湿这帆 了了润些对葱广席 惜朋绿阔、 别友。、鸟 的远邈“ 沉行的重留心恋情、。关切、怅惘、凄凉的感情。
• 2、长亭 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 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 3、南浦 一是指专有的地名,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 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江 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 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运用你所了解的送别诗的意象,拟写空处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 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 层新意?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句

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句

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的诗句一、唐代1、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解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看着友人的船帆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碧空尽头,只剩下长江水向天际奔流。

诗人久久伫立凝望的画面,生动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在渭城的早晨,细雨蒙蒙,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

诗人劝友人再饮一杯酒,因为友人一旦西行出了阳关,就很难再遇到故旧之人。

这两句诗把对友人远行的担忧和离别的愁绪融入到这杯酒中。

3、高适《别董大》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尽管前路茫茫,诗人却以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鼓励友人。

虽然这是一种宽慰之语,但从侧面也反映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前程的祝愿,也有离别的惆怅。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析: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的目的地,中间两句表达了离别的愁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则是千古名句,表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虽然是安慰友人不必为离别而悲伤,但离别之情也蕴含其中。

二、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诗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解析:这首词是离别词中的经典之作。

在冷落的清秋时节离别,本身就令人伤感,词人想象着今宵酒醒之后,自己身处杨柳岸边,面对晓风残月的孤独场景,又想到这一去长年相别,纵有良辰美景也无人分享,深刻地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痛苦之情。

1/ 1。

赠友送别诗鉴赏

赠友送别诗鉴赏

赠友送别诗鉴赏二.概念赠友送别诗,顾名思义是指主客之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

较简单,是高考诗词鉴赏常涉及的题材。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

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古代诗人送别的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送别1、折柳送别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饮酒饯别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唱歌送别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三、送别诗常见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下面对送别诗歌思想内容作一较为具体的概括,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种情况: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

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⒉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

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的别董大(其一)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赠友送别诗鉴赏

赠友送别诗鉴赏

赠友送别诗鉴赏“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江淹《别赋》)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赠友送别诗主要为抒写离别之情。

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1、直接抒情的,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开心。

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于一般的凄清缠绵、低徊留连,悲凉伤感的情调之外,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2、间接抒情的,又有多种形式。

以喻显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

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远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

帆影已经消失了,而李白还在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的向往,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借酒抒情的,如王维构思精巧、语言新鲜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又作《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友送别诗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友送别诗

常用手法
直抒胸臆 情景关系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虚写(虚实结合) ……
温故而知新1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真题1
(2022·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 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 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 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 长安在Hale Waihona Puke 边。(2022·全国乙卷)
译文: 在做官之前,像虞卿和魏齐,这是从小的穷朋友,算
是很早的了;在穷困中,像韩信和南昌亭长之间寄食交 往的穷朋友,也算是很早的了。
金秋八月送你离去,在这芦花被风吹动的飒飒 声中我更觉忧愁。
远眺你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日暮下的长 江独自流淌。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
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
正与这美景相称。
CB.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友中人也的曾风使采用正。与这美景相称”错误。三、 D四.诗句中的前意后思两是次:那使里用的“美君景”一,都直是为指世即人将所离称别道的,友人, 含你义到并了无蜀不中同地。区也一定会说风景很美。诗中
2.请简要赏析诗的颈联。
颈联借景抒情,
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 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孤灯、寒雨、浮 烟、湿竹,四个意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 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其中的孤、寒、湿、暗、 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

赠友送别诗鉴赏.

赠友送别诗鉴赏.

赠友送别诗鉴赏知识目标⑴复习送别类诗歌鉴赏题,牢记送别诗中常见主题和意象;⑵明确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

能力目标:⑴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⑵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⑴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⑵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教学难点】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

一.导课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人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人们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这千古之“伤”… …二.概念赠友送别诗,顾名思义是指主客之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

较简单,是高考诗词鉴赏常涉及的题材。

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

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别离" 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

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柳永在《雨霖铃》中的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送别”是古代文人在诗歌中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

初中语文古诗词友谊送别题材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友谊送别题材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友谊送别题材赏析0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歌中寓情于景(借景择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同情之情。

3.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0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①八月飞雪苦寒图②军营饯别奇寒图③东门惜别惆怅图④别后雪地思乡图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忽”字好在哪里?整句有什么妙处?“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非常惊喜的心声。

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

一片银白世界,在作者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暖意和生机,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3.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手法上运用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4.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试描述一下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增友送别诗

增友送别诗

增友送别诗一、原文:《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衍生注释:1. “孤蓬”:蓬草遇风飞散,在古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孤身一人的游子。

这里是诗人将友人比作孤蓬,表示友人即将独自远行。

2. “班马”:离群的马。

这里写出主客分别时,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愿离别而萧萧长鸣。

三、赏析:主题上,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情感真挚且深沉,从开头描写送别的环境,青山白水环绕,画面看似平静美丽,却隐隐透着离别的愁绪。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直接点明分别之事,将友人比作孤蓬,生动地表现出友人远行的孤单。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采用比喻的手法,浮云飘忽不定如同游子的心意,而落日缓缓下沉似我对于友人这个“故人”的不舍之情。

结尾“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更是将这种分别时的不舍推向高潮,马都不忍分别而嘶鸣,何况人呢。

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将送别友人时的各种复杂情感细腻地传达给读者。

四、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他是唐代著名诗人,性格豪放洒脱,他的诗风格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其诗作题材广泛,不论是山水诗、赠别诗还是抒发个人志向的诗,都充满了独特的韵味。

他一生中游历众多地方,交友广泛,很多诗作都是他丰富人生经历的写照。

五、运用片段:1. 在火车站,小赵要去远方打拼,他的好朋友小李前来送行。

火车即将启动的时候,小李对小赵说:“兄弟,你这一去就如同李白说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啊,不过不管走到哪,可别忘了咱这老哥儿们。

”这时候他们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好像真的有那种古人离别的惆怅。

2. 大学毕业季,同学们都各奔东西。

在校园门口,晓妍和她的闺蜜小萱道别。

晓妍看着小萱的背影,喊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小萱,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啊。

”这简单的一句诗,把她们之间四年的深厚情谊和即将分别的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

高中语文-诗与别离——赠友送别诗鉴赏

高中语文-诗与别离——赠友送别诗鉴赏

心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刘诗则通过一个“自”字,以无情衬有
情,表现了朋友离去后自己心中的伤感和孤独。
②送别诗的四大意象
柳(柳枝、柳条、柳丝、柳叶、柳絮等) 以“柳”寓 “留”,以“青”托“情”,以“缕”谐“旅”,以 “丝”代“思”,以软条拟柔情,以细叶状愁眉,以 飞絮零落喻人生飘沦。
酒 把酒壮行,借酒浇愁,以酒劝慰。
②送别诗的四大意象
月 一方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另一方面 月光普照大地,是离人们异地同心的见证。所以送别 诗中的月总有一种寒冷孤寂的色彩。
劳歌一曲解行舟,
猿啼客散暮江头,
红叶青山水急流。
人自伤心水自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同作逐臣君更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青山万里一孤舟。
这两首送别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都写到“水流”,简要分析
他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相同之处:两诗都借对水流的抱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都用
了反衬的手法。(2)不同之处:许诗以水流“急”来反衬自己内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 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 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 词。
灞桥(灞陵)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 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李白《灞陵行送别》
灞陵,汉文帝陵寝,有时写作霸陵。灞,即 灞河。因灞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于西安东 郊白鹿原东北角。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 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 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 的著名之地。
赠友送别诗 (1)诗歌标题常含有
的标志
“送”“别”“赠”“酬” “饯”等字眼。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李白《赠汪伦》 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四):赠友送别诗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四):赠友送别诗

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四):赠友送别诗“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江淹《别赋》)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特征感知】赠友送别诗主要为抒写离别之情。

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

如: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间接抒情的,又有多种形式。

以喻显情的。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借物衬情的。

赠别二首(其二)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借景抒情的。

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知识储备】送别诗或激励劝勉,或表达深情厚谊,或抒发别离之愁。

送别诗的常见意象如秋、月、雨、长亭、酒、南浦、灞桥、杨柳等。

孤帆、孤雁、秋蝉、寒鸦、西风、残阳、画角、鹧鹄、春风、落叶、残红、败荷、江水、兰舟等。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赠友送别诗鉴赏分析

赠友送别诗鉴赏分析

•情感3:抒发对情谊的珍视。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情感4:表现诗人的志趣。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⑴空间意象: 长亭、谢亭、灞陵桥(亭)、南浦、 劳劳亭、渡口、阳关、古道
⑵时间意象: 黄昏、月夜、秋
(三)、送人还荆州 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1、诗歌颔联历来被人称颂,试简单赏析。(4分) 1分 答:运用想象(虚实结合、融情于景)的手法, 1分 由眼前的景色想象流水与云梦水泽的早晨相连, 1分 青山和洞庭湖的春天不分,流露出对游人一路山 高水长、孤独寂寞的关切。 1分
• • • •
(二)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诗中“渺茫”一词历来被人称赞,试赏析。 (4分) 1分 •答:“渺茫”一词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写 1分 出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的景象,更是诗 人茫然心境的描摹,抒发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 然若失。 1分 1分
• 六、实战演练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 穷树,带雨埋云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 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 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赠友送别诗鉴赏方法及试题阅读训练与答案

赠友送别诗鉴赏方法及试题阅读训练与答案

赠友送别诗鉴赏方法及试题阅读训练与答案赠友送别诗鉴赏方法1.从主题入手,体会诗中所抒之情(情感本质)。

黄彻在《蛩溪诗话》中指出:“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

”立意问题非常复杂,只能就比较常见的加以简要分析。

表现离别的愁思,这是最为常见的,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2.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领悟作者所抒何情。

因为赠别诗词是以抒情为主,而情景交融又是中华诗词独有的抒情方法,所以其次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如刘长卿《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可以这样问曰:“诗人在这首诗中怎样多层次地描绘江南水乡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题之前首先要看出前三联全是写景,其次要懂得每联各写何景。

在此基础上对每联诗意作简要概括即可。

首联总写江南水乡初春的特点──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具体描摹江南春景,3.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送魏大从军_________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以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

开篇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和魏绛消除边患这两个典故起,很自然地切合送魏大从戎,希望他能像霍去病和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

而魏绛和魏大同姓,用这样的典故更显得有诗趣,古人写诗填词常用此法。

接下以赵充国喻魏大,《汉书》称其为“六郡良家子”,他抗击匈奴,官至后将军。

这一典故用得很别致,不直接点出是用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透出,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以燕然勒石的窦宪喻魏大,激励友人勇立战功,诗人在使用这四个历史上的抗敌英雄的典故时,或用其言,或用其事,或直接点出其名,或只说出其出生地,各不相犯,富有变化,表现出纯熟的技艺。

十首经典《送别诗》诗词赏析

十首经典《送别诗》诗词赏析

十首经典《送别诗》诗词赏析古代《送别诗》名篇撷拾赏析枯木古人诗词当中,送别诗是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因而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常常设酒饯别,或折柳攀杨,或赠物送银,有时还要吟诗作赋,以表深情。

古人外出,有的访亲寻友,有的贩运经商,有的进京赶考,有的从军戍边,有的异地为官,有的告老归乡,贬谪升迁,生离死别,难以一一,然而,无一例外的是离别愁绪,积郁悱恻,忧思愁苦,感慨万千。

何以解忧,唯有诗酒,酒可助兴,诗以寄情。

或感伤,或激昂;或抒情,或向往;或激励,或劝勉;境遇差别,感受迥异,因此诗词表达的意境自然不同。

送别诗第一高手当属诗仙李白,各种情形的送别诗在他那里信手拈来,或者酣畅淋漓,豪放洒脱,或者饱含热情,意境开阔。

篇篇经典,句句绝妙,如有神灵之助,不愧“诗仙”称号。

譬如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年轻之时,喜欢结交,仗义疏财,豪放洒脱,气吞如虎,“少年不知愁滋味”,“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势,使得送别犹如英雄会。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此首送别,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告别故乡,梦想建功立业,雄心壮志,志在千里,想象瑰丽,意境高远,思乡之情,深藏心底。

《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青年李白,与友相别,虽然依依惜别,依然志向不改,即便是犹如孤蓬漂泊不定,也有朋友默默惦念之情,当以自勉。

李白东游归来,寓居安陆,岁月蹉跎,结识孟浩然,当是人生一大幸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闻友出游,不能随往,以诗寄情,《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友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友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友原文翻译及赏析送友原文翻译及赏析送友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译文要去越地,必须从吴地经过,因为吴越接壤。

桔和莲皆吴越名产,吴越种桔与莲,无水不生。

灯火通明的夜市,春风沉醉的夜晚,桥边灯火辉煌,寺外舳舻辐辏。

吴越之人多好客之风,你此去可能要待很长时间,乐而忘返了。

注释吴越:指今苏浙一带。

吴:指现在浙江一带。

火:繁荣、热闹的景象。

必经年:泛指要待很长时间,客人乐而忘返了。

赏析这是一首向友人介绍吴越美好风光的送行诗。

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这里田园沃饶,山川佳丽,历来为人称道。

开头两句“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点明吴越接壤,也暗示以下所写,乃两地共有的特色。

颔联“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点明桔和莲,别处也有,而吴越的不同,就在于“有园多种”、“无水不生”。

诗人选取桔和莲为代表,也颇为精当。

桔和莲皆吴越名产,而桔生陆上,莲出水中,又可从而想见吴越地区水陆风光俱美。

颈联“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则着眼于写水乡市镇的繁荣。

吴越水乡,市镇大都紧挨河港。

不写日市写夜市,只因夜市是吴越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一大标志;而桥边夜市,更是水乡特有风情。

夜市的场面形形色色,独取一“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江南多古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古寺是游人必到之处。

“春风寺外船”,令人想见春风吹拂、临水寺前游船辐辏的景象,这是水乡又一特色。

结尾两句“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一个“偏”字特别介绍了吴越人情之美。

如此旖旎的风光,又如此好客的人情,他乡游子自然居“必经年”,乐而忘返了。

这首诗清新秀逸,像一幅色彩鲜明的风俗画,是送别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创作背景这是首送别之作,由于诗人的朋友要去吴越旅行,诗人在为朋友游吴越而高兴,其中还有些羡慕。

赠别友人卢纶诗歌鉴赏

赠别友人卢纶诗歌鉴赏

赠别友人卢纶诗歌鉴赏《赠别友人卢纶》是一首离别的诗歌,作者以景生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意象生动,情感深沉:诗人运用了浮云、落日、红叶等意象,描绘出离别的情境。

浮云象征着游子的漂泊不定,落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离别的痛苦,红叶则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也暗示着岁月的无情。

这些意象的组合,使得诗歌情感深沉,富有感染力。

语言凝练,含蓄蕴藉:诗人运用了诸如“飘”、“游”、“行”、“随”等词语,描绘出离别的场景和情感。

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含蓄蕴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情景交融,扣人心弦:诗人将情感与景物相互交融,使诗歌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在描绘离别的情境时,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通过景物来衬托情感,使诗歌更加感人。

结尾两句,寓意深远:最后两句“老莱衣轻如叶上尘,浮云不定自西东”中,诗人运用了老莱衣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友人能够孝敬父母的美好愿望。

同时,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离别的痛苦。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诗人对友人的离别深感痛苦,通过诗歌表达了真挚的情感。

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友人的眷恋和离别的痛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珍惜。

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中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诗人通过描绘浮云、落日、红叶等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

这些意象的组合,不仅使诗歌情感深沉,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艺术手法巧妙: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巧妙而富有魅力。

他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他还运用了对比、映衬等表现手法,使诗歌更加鲜明、深刻。

文化内涵丰富:诗人的文化内涵丰富,对典故、历史等都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他在诗歌中运用了老莱衣的典故,不仅表达了自己希望友人能够孝敬父母的美好愿望,也展现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总之,《赠别友人卢纶》是一首离别的佳作,具有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艺术手法巧妙、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赠友送别诗鉴赏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它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诗词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

解题时要注意谁送谁,谁要走谁不走。

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

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同时还要掌握其他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深婉含蓄,有的直露,有的蕴籍、有的用语浅近不事雕琢,却“境近意远,词浅情深”。

一、基本特点
1、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常见意象:
(1)时间(傍晚、月夜)
(2)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灞桥、劳劳亭、谢亭、灞陵亭等)
(3)意象(柳树、芳草、瘦马、晚风、浊酒、笛声、远山、夕阳等)
(4)曲调(杨柳曲、阳关曲、渭城曲、劳劳歌、梅花落)
3、基本主题:
(1)依依不舍的留念;(伤感、失落、怅然)
(2)情深意长的勉励;(鼓励、劝勉、安慰)
(3)坦陈心志的告白;(表心志、吐积愤)
(4)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4、感彩:
(1)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2)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5、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比、衬托、虚实结合、修辞(比喻、拟人、夸张、谐音、双关)手法
二、鉴赏方法
1、掌握送别诗的作法(结构):
第一联叙题写意;第二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第二、三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

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

2、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1)杨柳: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

(2)长亭、短亭、劳劳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3)南浦: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如:江淹“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4)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酒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三、鉴赏示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

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答案】“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案】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3、阅读下面一首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年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意思答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