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最基础知识,别告诉我你不会!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知识医学影像技术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成像技术帮助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成像原理、常见的影像检查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技术是通过使用不同的物理原理捕获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方法。

常见的成像原理包括:1. X射线成像: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时会被吸收或散射,形成不同的影像。

医生可以通过X射线影像来观察骨骼、肺部以及一些软组织的异常情况。

2. 超声成像:超声成像利用了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来生成图像。

这种成像方法无辐射、无创伤,可用于检查妊娠、脏器肿瘤等。

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获取身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MRI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率,常用于检查脑部、关节、脊柱等。

4.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具有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它可以提供关于组织密度和形态的详细信息,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

二、常见的影像检查方法1. 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是最常见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主要用于骨骼和胸部的检查。

常见的X射线检查包括骨骼X射线、胸部X射线等,可用于检测骨折、肺炎等疾病。

2.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通过将超声波传入人体,利用回声的方式来生成图像。

它广泛应用于妇科、产科、心脏等器官的检查,可用于诊断肿瘤、囊肿等。

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旋转的X射线束来获取不同角度切片图像的检查方法。

它可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对于肿瘤、脑部疾病等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4. MRI检查:MRI检查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获取不同组织的详细图像。

MRI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常用于检查脑部、关节、脊柱等。

三、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供医生诊断和治疗所需的关键信息。

1. 诊断: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肿瘤、感染、损伤等病变,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医学影像技士考试:基础知识(要点)

医学影像技士考试:基础知识(要点)

基础知识一、骨1、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二、关节: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组织、软骨或骨相连,称为关节活骨相连。

关节的连结方式:纤维连结、软骨和骨性连结、滑膜关节(关节)三、上肢骨级其连结: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1、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2、自由上肢骨:肱骨、前臂骨(尺骨、桡骨)、手骨(腕骨:手舟.月.三角。

豆。

大小多角。

头状.钩、掌骨、指骨)3、上肢骨的主要连结: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四、下肢骨及其连结: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1、下肢带骨:股骨、髌骨、小腿骨(胫骨、腓骨)、足骨(跗骨:距.跟.舟.楔状.骰、跖骨、趾骨)2、下肢骨的主要连结: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足弓五、气管、支气管1、气管:位于食管前方:上接环状软骨,下行入胸腔。

分为颈、胸二部。

2、支气管:左:较细长。

走向倾斜,右较粗短,走向较直。

六、胸膜:是一薄层浆膜,分为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七、食管1、食管的位置与分部:食管上端始于咽下缘,在气管后方(平第六颈椎下缘)沿脊椎前方下行,通过膈食管裂孔,终于胃贲门(平第11胸椎左前方)食管前后扁平,长约25cm.食管分为颈部、胸部、腹部三部分.2、食管壁的肌层、黏膜与蠕动食管壁: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纤维膜肌层:上为横纹肌,下为平滑肌。

蠕动:食管肌层的不随意运动。

3、膈食管裂孔与贲门角八、胃胃的分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九、呼吸: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1、肺通气:动力、阻力、胸膜腔内压2、气体交换:肺换气、组织换气3、气体的血液运输:物理溶解(占血液运输氧气总量1.5%)、化学溶解4、呼吸的调节: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舒张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的调节.基本中枢:延髓调整中枢:脑桥十、X线物理与防护1、X线的发现:1895—11—8 伦琴2、产生X线的必备条件:电子源、高速电子流、阳极靶面3、X线的产生原理:高速电子和靶物质相互作用4、影响X产生的因素:X线产生的效率:在X线管中产生的X线能与加速电子所消耗的电能的比值(I连=K1iZU n)影响X线产生的因素:管电流、管电压、高压波形影响特征(标识)X线产生的因素:I k=K2i(U—U k)n5、X线强度的空间分部:高速电子碰撞阳极靶面所产生的X线分部与阳极倾角有关6、X线的本质:X线是电磁辐射普中的一部分,属于电离辐射.7、X线具有波动性:衍射、偏振、反射、折射8、X线具有微粒性:X线的波动性不能解释X线的光电效应、荧光作用、电离作用等,只能用X线的粒子性做出解释。

(整理)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整理)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汇总.

帙学感惊学丛川密|;耳|■愦X线的特性:穿透性、锻光效应*蟻光效附和匝离效应.I线吐像的丛本皿理:除了工线貝右穿透性*熒光沁、曙光效应和电离效应外,坯基于人休爼织鉛构之何冇密度和厚发的差别・当X域透过人体密度和号皮不同泪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屋不同,达到餐加或狡片上的*纹最出现差片.即产生r対比,在荧光wx线片商就归成明暗或熬白对比五同的影儆自然对血根据密度的副亦人悴组织可概括为骨體.软组织〔包括战体人脂肪以及存在于人体的吒低四类「敢种人体组织口热心在的密度差井称刃口然对比口人匸对比:对于缺乏白然时比的铝织或器官.可人为地引入—宦吊的在幣陰丨為丁或低于它的物JE C3S®剂人使之产生对比・称为人工对比-丫线设备:丫线管、变斥器*操作台以及检査宋第部件.对比剂分菊①高密度対比剂’锁剂和腆帕②低密度对比剂'气肛X线诊驶步找;①竹折刑删工线照片加城、②按顺产全面系统观袈,③对异常工线博稼进吁现累,④幻台临床窃料闻立果线判師。

CT咸像的并本原理:优是用工线車用绕人体具有一定厚度的检査部位旋转.进行层面扌订断由探测器按受送过谨层面的丫线,柱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业转换器转变如业忖弓・再繆模拟/数字转换器牺为数字,恤入计算机处理*休索’假足将遥定肚仙分成一定数II,体枳相同的立力休、即晁木单元.称之为体素.数字矩阵;吸收系数反应齐体素的物质密度.丙排列成耙阵,即构成该雇固爼饮衰麺系数的数宇轮阵*像熙数宁矩障的毎卜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依菇数値轉沟愿口不同灰度的方形单元,称之沟烽素。

决阶:代表了由堆Eg到嘏亮之问不冋克度的和匮级別.空间分辨力:在「T设需小有时乂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耕力・它是指在高对比度的悄此卜"鑒别细微鉛购的能h,也即!上力暹小休枳炳灶或紀均的能力*萤度分辨力】乂厭为低对比度莎辨力,它表示系统脚能分耕的对比度的差别的醛力.部分容枳效应;衣同一f【描层曲内箝有两种以I不同惜麼的物质时*图橡的CT信则是赵性呦质的CT值的平均数,它不能抽宝地但应共屮⑴何•种物就的CTffi.这种物理现象腺为部分容积效両,槿找區:楚⑺检企屮川以观察不同密血的止常俎织变酣一种址小技术.包括宙宣和宙也. 商宽*妃CT图像上股示的CT值范Rt窗宽垃大显示的爼织結构越去.窗位;是窗的中心位蛊v欲观寮杲以纽织结构及发牛的病变.应以诒组织的CT伯为沁CT诜:黑爪衡就如织对于X光的吸政率的标趾,单位是HI:・木的CT值沟OH「怕皮质的CT 值为+10001{1'1 空气的CTfl^-lOOOfJl cCT设舘①打樹部分:由工线竹*探测髀和和描架细成,用于对戦査部位站行扌1描"②计篦机系统:将知描手机的人昼佶息数据进拧存储迄贰③图像显示和存话系统-将订第机处珂,审遂的国俾显示隹影屏IM用炯郴机将图像斑于視片上或右储十光盘屮°济图彖:是山一定数IX不同灰度的愎软按炬必曲列所构成的灰阶凶低口cr BB锲的特点:称人训线不良■推见部位的① 3.骨折:乂称伸展型梯骨述蠕骨折•为#8甘远端2^ 以内的舷或粉碎骨折* H- 折远矯向廿侧移位,斷端向寧侧成角畸形,可件尺骨垄突骨析*⑵犹胃胖上骨折:毛AL于儿童.③临骨颈詮折乂券见于老年势骨折的并倾;卩;抽「诞迟氣仆2骨护I琦形煎命③外协心*咸疏松,:「这孙-■ 骨缺血性坏死,⑥关节强直.⑦关节筑行ft变,⑧骨化性肌炎。

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医学影像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以图像为基础,通过各种成像技术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同时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门专业,医学影像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本文将对医学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介绍。

一、医学影像的分类根据成像技术的不同,医学影像可分为放射学影像学、超声影像学和核医学影像学三个主要类别。

1. 放射学影像学放射学影像学依赖于X射线或其他射线的特性,通过对射线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进行测量,得到图像信息。

这类影像学常见的包括X射线摄影、CT扫描和MRI等技术。

2. 超声影像学超声影像学通过声波的反射和传播来获取图像信息。

这类影像学常见的包括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和超声造影等技术。

3. 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影像学主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人体内部的代谢过程和功能情况。

这类影像学常见的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等技术。

二、医学影像的应用医学影像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 诊断医学影像能够提供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通过对影像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疾病以及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部位等,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2. 治疗规划对于某些需要进行手术或放疗的疾病,医学影像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治疗规划。

通过观察影像,医生可以确定手术操作的部位和范围,制定切口和穿刺的位置等,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3. 疗效评估在治疗过程中,医学影像可以用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通过连续观察患者的影像变化,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判断治疗的有效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医学影像的技术原理不同的医学影像技术有着不同的技术原理,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原理。

1. X射线摄影X射线摄影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的不同,通过感光底片或数字探测器记录下X射线通过人体后的衰减情况。

医学影像的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的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的基础知识医学影像是现代医学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各种医学成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帮助医生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内部结构、器官功能以及病变情况。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的成像技术和其原理,影像学诊断的基本原则以及医学影像的应用领域。

一、成像技术及原理1. X射线成像X射线是一种穿透力强的电磁波,通过射线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形成影像。

常见的X射线成像技术包括X线摄影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

X射线成像适用于检查骨骼系统、胸部、腹部等。

2. 超声波成像超声波成像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生成影像。

超声波成像非常安全,适用于妇科、产科、心脏等器官的检查。

3.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辐射的无线电波,通过检测人体组织中的不同信号来生成影像。

MRI适用于大脑、脊柱、关节等检查。

二、影像学诊断的基本原则1. 影像比较医生通过对比患者现有影像与正常人体或之前的影像对照,来寻找异常,了解病变的发展情况。

2. 影像分析医生要仔细分析影像上显示的细节和结构,例如大小、形状、密度、血流等信息,并与正常情况进行比较。

3. 影像诊断医生需要将影像分析的结果与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做出准确的诊断。

三、医学影像的应用领域1. 临床诊断医学影像在肿瘤、心血管、神经、骨骼等多个临床领域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帮助医生发现疾病的早期病变、确定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2. 手术辅助医学影像可以提供手术前的全面了解,辅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3. 治疗效果评估医学影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观察病变的变化,指导治疗进程的调整。

4. 科研和教育医学影像在科研和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如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新药的疗效评估等,以及培训医学影像专业人员。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是一门重要的医学技术,它在临床诊断、手术辅助、治疗效果评估、科研和教育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学影像技术考点知识点重点

医学影像技术考点知识点重点

MRI成像技术
总结词
MRI成像技术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 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多方位的解剖结 构和生理功能信息。
详细描述
MRI成像技术通过测量人体内氢原子 核的磁矩反应,得到各个方向的信号 ,经过计算机重建得到图像。MRI成 像技术对于脑部、软组织等疾病的诊 断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成像技术
总结词
超声成像技术利用高频声波的反射和传 播特性,能够实时显示人体内部结构。
动态观察
对病变进行连续观察,了解其 变化规律,有助于判断病变的 性质。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信息 ,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
常见疾病的医学影像表现
肺癌
在X线胸片或CT上可见肺部肿块或结节,形态不 规则,边缘有毛刺或分叶状,密度不均匀。
胃癌
在胃镜或钡餐造影中可见胃壁僵硬、溃疡或肿物 ,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
常见感染源及控制
了解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检查中可能存在的感染源,如呼吸机、导管 、注射器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一次性使用、严格消毒等。
感染监测与报告
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事件,同时按规定报告相关 部门。
医学影像技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1 2 3
医学影像技术的伦理原则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自主权、隐私权,遵循公正 、公平、合理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学影 像技术服务。
100%
医学影像成像设备
熟悉各种医学影像成像设备的构 造和工作原理,包括X线机、CT 扫描仪、MRI扫描仪、超声诊断 仪等。
80%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
掌握各种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如 平扫、增强扫描、动态扫描等, 了解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医学影像专业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学科,它通过各种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内部结构和功能的非侵入性观察与诊断。

在医学影像专业中,掌握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和分类医学影像学是一门运用放射学、超声学、核医学、磁共振等技术,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诊断的学科。

根据不同的成像原理和技术,医学影像学可以分为放射学、超声学、核医学和磁共振影像学。

1. 放射学:是使用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而产生的影像来观察和诊断疾病的学科。

2. 超声学:是利用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3. 核医学: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特性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生物功能的学科。

4. 磁共振影像学:是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来产生影像以观察和诊断疾病的学科。

二、医学影像的设备和技术医学影像的设备和技术是医学影像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将介绍常见的设备和技术。

1. CT扫描:全称为计算机断层扫描,它通过利用X射线的吸收特性来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层面图像。

2. MRI:全称为磁共振成像,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来产生影像。

3. 超声诊断技术:通过利用声波在人体内部的传播和反射来观察和诊断人体结构与病变。

4. 放射治疗技术:利用放射性物质对肿瘤等病变进行治疗。

5. 核医学技术: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部产生的放射性衰变来观察和诊断生物功能。

三、医学影像的应用医学影像在临床医学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1. 临床诊断:医学影像可以用于观察和诊断各种疾病,如肿瘤、骨折、心血管疾病等。

2. 术前评估:通过医学影像可以对手术对象的内部结构进行评估,有助于术前规划和手术成功率的提高。

3. 药物研发: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医学影像可以用于观察新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效果。

4. 科学研究: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基础知识医学影像专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将高科技和医疗行业相结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将介绍医学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医学影像的分类、临床应用、影像学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医学影像的分类医学影像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设备和技术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一种方法。

根据获取信息的方式和目的,医学影像可以分为结构影像和功能影像两大类。

结构影像主要用于揭示人体内部器官的解剖结构,如X射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等。

而功能影像则通过观察人体的生理功能或代谢活动,如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性MRI等。

二、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首先,它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筛查。

通过对患者进行不同类型的影像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内部器官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病变。

其次,医学影像可用于疾病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测量影像上某些特征的数值,如肿瘤的大小、血流速度等,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此外,医学影像还可以用于手术规划和术中引导。

通过提前获取患者的影像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医生可以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精确的解剖学分析,以及在手术中进行实时的导航和监测。

三、常见的影像学技术医学影像学技术是医学影像专业的核心内容,它涵盖了多种方法和设备。

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影像学技术。

1. X射线:X射线是医学影像学最早应用的技术之一。

它通过向人体内部发射高能量的电磁波,然后通过检测被人体组织吸收或散射的射线来获取影像。

X射线透明的组织,如肺部,会呈现黑色,而X射线吸收的组织,如骨骼,会呈现白色。

2. 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通过旋转式X射线机器扫描人体,然后通过计算机重建多层次的体像的技术。

CT影像可以提供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特别适用于对骨骼和软组织的评估。

3. MRI(磁共振成像):MRI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电离辐射,通过检测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共振信号来生成影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最基础知识,别告诉我你不会!基础的东西,永远是最实用的!作者| 郭江来源| 放射沙龙一X线摄影解剖学基础1、人体解剖学姿势x线检查是要以正确的解剖学姿势作为定位的依据,解剖学姿势又称为标准姿势。

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双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2、解剖学基准轴线及基准面1)基准轴线垂直轴:自上而下,垂直于地平面的轴称为垂直轴,也称人体长轴。

矢状轴:自腹侧面到达背侧面,与垂直轴呈直角交叉称为矢状轴。

冠状轴:按左右方向穿过人体的水平线,与地平面平行,并与垂直轴及矢状轴之间呈直角互相交叉称为冠状轴,也叫额状轴。

2)基准面矢状面: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纵向且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呈矢状面;其中将人体等分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按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为冠状面,也称额状面。

水平面:与地平面平行,将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称为水平面,也称横断面。

(注意: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互相垂直。

)3、解剖学方位在标准姿势下,描述的人体结构间相对位置关系为解剖学方位。

上和下:近头部者为上,近足部者为下。

前和后:近身体腹面者为前,近身体背面者为后。

内侧与外侧: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近与远:近心脏者为近端,远离心脏者为远端。

浅和深: 距体表近者为浅,距体表远者为深。

对于四肢而言,可根据一侧骨骼解剖部位的相对关系来确定位置关系,靠近尺骨者为尺侧,靠近桡骨者为桡侧,靠近胫骨者为胫侧,靠近腓骨者为腓侧,靠近跖骨上部者为足背侧,靠近跖骨下部为足底侧。

4、解剖学关节运动关节运动包括屈、伸运动;内敛、外展运动;旋转运动。

5、摄影术语中心线:在x线束中居中的x线束。

斜射线:在x线束中心线以外的x线束。

源-像距:即焦-像距,是指x线管焦点到探测器的距离。

源-物距:即焦-物距,是指x线管焦点到被照体的距离。

物-像距:是指被照体到探测器的距离。

6、x线摄影命名的原则根据中心线摄入被照体的方向命名,如胸部后前位。

根据被照体与探测器的位置关系命名,如左前斜位。

根据被照体与摄影窗的位置关系命名,如左侧卧位。

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关系及中心线入射被检体时与探测器的关系命名,如仰卧位水平卧位。

根据被照体姿势命名,如蛙式位。

根据功能命名,如颈椎过曲过申。

根据创始人命名,如劳氏位。

7、x线摄影体位正位:被照体矢状面与探测器的长轴平行,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前方或后方入射,同时从后方或前方射出的体位,如头颅前后位或后前位。

侧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器长轴平行,中心线经被照体的一侧入射,从另一射出的体位,如头颅左右侧位。

斜位:被照体与探测器呈一定的摄影角度,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右后或左、右前方入射,从左、右前方或左、右后方射出的体位。

如胸部左前位。

轴位:中心线与被照体长轴平行的摄影体位,如髌骨轴位。

特殊位:枕顶位、鼻颏位、前弓位、切线位。

1)一般体位仰卧位(supine):摄影台水平,被检者平卧台上,背侧在下,腹部在上。

俯卧位(prone):与仰卧位相反。

立为(erect):身体直立,分站立位和坐立位两种。

卧位(recumbent):摄影台水平,被检者以任何姿势姿势卧于台面上,包括仰卧、俯卧、侧卧。

头低足高位:被检者仰卧于台面上,台面倾斜使头测比足测低。

2)专用体位侧位(lateral position)斜位(oblique podition)右前斜位(right anterior oblique position)左前斜位(lrft anterior oblique position)右后斜位(right posterior oblique position)左后斜位(left posterior oblique position)水平位(decubitus .decub )左侧卧水平正位(left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右侧卧水平正位(right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仰卧水平侧位(dorsal decubitus position)俯卧水平侧位(ventral decubitus position)二体表解剖标志是指在人体的表面看到的或触摸到的固定标志点。

1、头颅听眶线(ABL):人类学的基线,外耳孔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

听眦线(OMBI):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与听眶线约12°-15°角听鼻线: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与听眦线呈25°角。

瞳间线:两侧瞳孔间的连线,与水平面平行。

听眉线(SML):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与听眦线呈10°角。

眶下线(IOL):两眼眶下缘的连线。

2、颈部颈部的边界:颈部上放以下颌下缘、乳突至枕外粗隆连线与头面部分界,下方自胸骨上窝、锁骨、肩峰向后到第7颈椎棘突为界。

颈部体表标志:儿童和妇女呈圆形,成男男性骨性标志突出。

舌骨:位于颈中最上方,相当于第4颈椎水平。

甲状软骨:成年男性高突,后方正对第5颈椎。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下方。

临床上常在此处作急救气管切开或用粗针头穿入,以解救窒息,后方对第6颈椎,它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点。

胸骨颈静脉切迹:相当于第2、3颈椎水平;锁骨上窝位于锁骨中1/3分界处上放。

3、胸部边界:是由胸骨颈静脉切迹,沿锁骨到肩锁关节,以此连线往后到第7 颈椎棘突,下界相当于胸廓下口,胸部和上肢的界限是三角肌的前缘。

胸骨角:两侧连接第二肋骨,计数肋的重要标志,4.5胸椎水平,后方对气管分叉处。

胸骨柄中分出相当于主动脉弓的最高点。

剑胸关节:第9胸椎水平,表示胸膜正中线的分界,也可作为心下缘膈肌和肝上面的前分界线。

胸锁关节到第10肋软骨角稍后后划一线,即可标出肋骨与肋软骨的交点。

肋骨的最低点相当于第3腰椎水平男性乳头对第4肋骨,相当第7.8胸骨水平。

女性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左侧第5肋骨间锁骨中线內侧约2cm处为心尖搏动点。

关于胸部的经线:①前正中线;②肋骨线;③锁骨中线;④腋前线;⑤腋中线;⑥腋后线;⑦肩胛线;⑧脊柱旁线;⑨后正中线。

4、腹部界限上界从前向后胸骨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与第12胸椎。

下界从前向后位耻骨联合下缘、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髂嵴与第5腰椎下缘。

骨性标志有剑突、肋弓、第11肋前缘、耻骨联合、髂嵴。

三x线摄影的原则和步骤1、摄影原则(1)焦点的原则:摄影时,在不影响x线球管负荷的原则下,尽量采用小焦点,以提高x线图像的清晰度。

小焦点用于头颅、鼻骨、四肢、关节等局部;大焦点用于胸部、腹部、脊柱、盆腔等较厚的部位。

(2)注意:摄影时肢体应充分接触探测器并使之平行,否则会出现放大,影响图像清晰度,妨碍诊断。

焦-片距:焦点到探测器的距离肢-片距:肢体到探测器的距离。

(3)中心线和折射线:中心线垂直探测器并于摄影部位中心垂直对准。

(4)滤线器:体厚超过15CM或千伏超过60时,加用滤线器。

(5)固定x线球管、摆好体位嘱咐患者勿动。

(6)KV和mAS的选择:①结合临床病史②根据部位的组织密度和厚度③婴幼儿应缩短曝光时间。

(7)吸气与呼气平静呼气下屏气:颈部、心脏;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胸部;深呼气后屏气:用于腹部和膈下肋骨;缓慢连续呼吸:胸骨斜位摄影;平静呼吸不屏气:肢体。

(8)照射野:根据部位调节照射野(一般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可以减少辐射量)。

2、摄影步骤(1)仔细阅读申请单,认真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及PACS系统基本信息),明确检查部位和目的。

(2)确定检查部位。

(3)检查前准备:①去除检查部位所有金属物及其影响诊断的异物②腹部、腰椎、骶椎、骨盆、泌尿系造影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提前告知患者清理肠道。

(4)穿着衣服的处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要求患者换上专用的检查服;特殊情况下,要求患者去除检查部位所有金属物及其影响诊断的异物。

(5)呼吸训练平静呼气下屏气:颈部、心脏;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胸部;深呼气后屏气:用于腹部和膈下肋骨;缓慢连续呼吸:胸骨斜位摄影;平静呼吸不屏气:肢体。

(6)摆位定中心,中心线定检查部位中心。

(7)辐射防护:用铅制衣遮挡检查部位以外的部位,如甲状腺、性腺等。

(8)摄影距离:①胸部180cm;②心脏200cm;③其他部位100-110cm。

(9)曝光条件:根据部位的厚度、病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焦点、千伏、毫安秒、距离。

(10)曝光:球管分二级曝光,确定以上条件无误后曝光。

(11)图像的处理与传输:曝光后再次确定患者信息,确定无误后调节好对比度上传PACS或直接打印胶片。

(12)告知患者取检查结果的时间和地点。

四各设备的优缺点1、X线检查的优点(1)曝光剂量小,有利于x线防护(2)量子检出率高(3)空间分辨率高2、x线检查的不足(1)有辐射(2)二维成像(3)静态成像(4)密度分辨率相对较低3、CT的优势(1)密度分辨力高(2)对病灶的定位准确(3)增强提供较多的诊断依据(4)后处理好(5)具备定量分析功能MR成像特点(1)多参数成像(2)多方位成像(3)软组织分辨力高(4)无电离辐射(5)成像技术多(6)功能成像(7)MR介入(8)分子影像学MR 成像的局限性(1)成像速度慢(2)对钙化和骨皮质病灶不敏感(3)图像易受多种伪影影响(4)较多的禁忌症四X线摄影前准备、摄影流程、体位设计要求1、胸部摄影注意事项(1)胸部投照宜用高毫安短时间,以减少心脏搏动和呼吸运动对肺的影响。

(2)根据患者胸部厚度、体质发育情况及病理特征来选择千伏的高低。

(3)胸部投照用滤线器,可增加肺纹理清晰度,减少散射线对影像的影响。

(4)投照前对患者进行吸气屏气训练。

肺部宜深吸气后屏气,心脏宜平静呼吸下屏气。

(5)摄影距离(焦-片距)为150~180cm,心脏200cm。

(6)小儿胸部薄而且脂肪多,肺含气少,不易配合,故尽量用高千伏、高毫安、短时间投照,以保证肺纹理清晰。

(7)心脏投照右前斜位时,需服钡剂充盈食道。

(8)投照前应清除患者胸部可造成影像伪影的衣服和饰物。

2、腹部摄影注意事项(1)摄照范围:腹部摄照为膈肌以下直至盆腔在内的所有内脏器官、骨骼和腹部软组织结构的X线平片检查。

具体包全范围应考虑到临床提示病变位置、累及范围和发展途径等各个方面进行选择。

(2)使用滤线器增加腹腔内软组织层次的清晰显示(新生儿除外)。

(3)屏气情况为减低腹压,使腹腔脏器得到伸展和良好显示,一般采用呼气后屏气摄影或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4)肠道准备除急腹症和衰竭重症,腹部摄影都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包括摄片期间食易消化、不易产气的软食;检查前一晚服用轻泻剂清洁肠道或检查前两小时清洁灌肠;检查前排空膀胱等措施。

力求减少腹内肠腔内容物(食物、粪便、气体、药物等)对图像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