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8946ba9bceb19e8b8f6ba77.png)
1.地板辐射式采暖简介1.1原理低温辐射地板采暖是通过埋设于地板下的加热管——铝塑复合管或导电管,把地板加热到表面温度18至32摄氏度,均匀地向室内辐射热量而达到采暖效果。
同时它可以由分户式燃气采暖炉、市政热力管网、小区锅炉房等各种不同方式提供热源。
1.2优点(1)地面温度均匀,室温自下而上逐渐递减,舒适度高;(2)空气对流减弱,有较好的空气洁净度;(3)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较为节能,节能幅度约为10%至20%;(4)有利于屋内装修,增加2%至3%的室内使用面积;(5)有利于隔声和降低楼板撞击声。
1.3缺点(1)对层高有8厘米左右的占用;(2)地面二次装修时,易损坏地下管线;(3)铺设木地板则有干裂的麻烦,最好选用地砖或复合地板;(4)设定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大大降低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5)由于防水需要,卫生间不便铺设,还要借助于电暖气。
1.4运行费用:一个采暖季节每平方米大约需要14元(18℃情况下)2.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2.1设计依据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2设计原始资料本工程为哈尔滨市某别墅供暖设计,共3层。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外墙:490㎜空心砖墙双面抹灰,传热系数K=0.96W/㎡℃外窗:双层塑料窗,对开窗,上亮宽同窗,高500mm,高900mm,传热系数K=2.4 W/㎡℃外门:双层木门,传热系数K=2.33 W/㎡℃屋面:200㎜加气混凝土,传热系数K=0.96 W/㎡℃楼面:钢筋混凝土地面,传热系数K=1.1 W/㎡℃地面:非保温地面层高: 3.8m2.3采暖设计参数2.3.1室外设计参数采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26℃室外计算风速3.8m/s2.3.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计算温度:16℃2.3.3设计指标建筑面积383㎡采暖热负荷97387W单位面积平均热负荷84.8W3.采暖设计3.1采暖热媒采暖热媒为低温水供水温度:45℃回水温度:35℃3.2采暖系统本设计为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盘管的布置形式采用双回形布置,采用这种布管的主要原因为温度分布比较均匀。
某小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某小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9e06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8.png)
某小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小区供热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我国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认识到节能减排在供热工程中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掌握供热系统中热量计算、管道设计及设备选型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区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热量计算、管道设计和设备选型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供热事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节能减排意识。
2. 增强学生对我国供热行业发展的信心,激发为我国供热事业做贡献的责任感。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供热工程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础、热量传递方式、流体力学基础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小区供热系统构成及功能:介绍供热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我国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解读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分析节能减排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热量计算、管道设计及设备选型:包括热量计算方法、管道设计原则、设备选型依据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供热系统优化与改进:分析现有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措施,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热量计算、管道设计和设备选型实践操作,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供热工程小区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小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6d48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8.png)
供热工程小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小区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小区供热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明确小区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区供热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分析小区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小区供热工程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供热工程产生兴趣,认识到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关注我国供热行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热工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供热工程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流体力学基础。
教材章节:第一章《热工学基础》2. 小区供热系统组成与功能:学习供热系统的分类、主要设备及其作用,了解系统的工作流程。
教材章节:第二章《供热系统及其设备》3. 小区供热系统设计流程与计算方法:学习供热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掌握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供热系统设计》4. 供热系统节能减排技术:了解我国供热政策、节能减排标准,学习常见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供热系统节能技术》5. 小区供热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小区供热工程案例,了解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供热工程案例分析》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区供热系统的设计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济南住宅楼)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济南住宅楼)](https://img.taocdn.com/s3/m/a32c512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0.png)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济南住宅楼)设计原始资料1.1设计题目:济南市某住宅楼采暖设计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对济南市某住宅楼的采暖系统进行设计,确保该住宅楼在寒冷的冬季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1.2设计依据本次设计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标准以及技术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该住宅楼的具体情况,如建筑结构、朝向、周边环境等因素。
1.3设计气象资料在进行采暖系统设计之前,需要收集该地区的气象资料,包括气温、湿度、风速等数据,以便进行热负荷计算和最小传热阻校核。
2、最小传热阻校核2.1济南地区在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最小传热阻根据国家标准,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最小传热阻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最小传热阻校核时,需要根据该住宅楼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室内设计温度。
2.2校核维护结构传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在进行最小传热阻校核时,还需要考虑维护结构的传热阻,确保其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
如果不满足,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2.3校核屋面最小传热阻除了维护结构,屋面的最小传热阻也需要进行校核。
如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
3、热负荷计算3.1 101客厅房间的热负荷计算在进行热负荷计算时,需要对每个房间进行单独计算。
以101客厅为例,需要考虑其面积、朝向、外墙面积、窗户面积等因素,以便准确计算其热负荷。
4、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4.1循环动力在选择采暖系统时,需要考虑其循环动力,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该住宅楼的需求。
4.2系统敷设方式除了循环动力,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敷设方式。
应该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以便使采暖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4.3供、回水管布置方式在进行供、回水管的布置时,需要考虑管道的长度、直径等因素,以便确保其能够满足该住宅楼的需求。
4.4工程方案确定在确定最终的工程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成本、效率、可行性等,以便制定出最佳的方案。
5、散热器的选型5.1散热器的计算在选择散热器时,需要进行计算,以便选择合适的散热器。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6f53d0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6.png)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目的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供热系统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供热系统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可靠、经济、实用的供热系统,满足设计要求、规定条件和技术标准,其中包括:2.1. 设计范围供热系统设计应覆盖以下部分:•热源:锅炉、热水锅炉、热水炉等•热网:管道、泵、热交换器、调节阀等•热用户:暖通设备、热水器等2.2. 设计要求•热负荷估算:根据设计规范及现场情况,合理估算设计地区各种不同类型建筑、房间和设备的热负荷并确定供热总负荷。
•管道设计: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并在保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造价。
•热源设计:满足负荷的需求,同时考虑各种条件下的安全、可靠、节能等问题,并选用合适的锅炉类型。
•热用户设计:根据热负荷确定使用的暖通设备和热水器的数量和规格,并采取合适的调节方法。
2.3. 设计任务•进行供热系统整体设计和技术方案的确定、修改与优化。
•编制供热系统设计图纸、资料和技术规范。
•具体分别负责各个部分(热源、热网、热用户)的设计和计算,并提出可靠、经济、实用、节能的技术方案。
3. 课程设计流程课程设计流程如下:1.阅读相关的教材和规范,了解供热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流程。
2.实地调查供热区域的情况,包括建筑物类型、面积、使用情况等,了解供热系统的实际需求。
3.进行供热负荷估算,确定供热总负荷。
4.根据供热总负荷,进行管道设计,设计管道路线和管道规格。
5.根据供热总负荷和管道设计,进行热源和热用户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器材。
6.编制供热系统的设计图纸、资料和技术规范,并进行评审和修改。
7.进行供热系统的施工和调试,验收总结。
4.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如下:1.设计完整度:包括行业规则的符合情况、流程图的清晰度等。
2.设计合理性:包括热负荷的估算、管道系统的合理性、热源和热用户的合理性等。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b469b83581b6bd97e19ea32.png)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概述 (3)1.1 设计概况 (3)1.2 设计依据 (3)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3)2.1 室外气象参数 (3)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3)2.3 热负荷计算 (3)2.3.1 校核围护结构传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 (5)2.3.2 修改普通外墙使之成为保温外墙 (7)2.2.3 校核屋面最小传热阻 (8)2.3.4 负荷计算过程 (8)3、散热器的选择 (11)3.1 散热器的布置 (11)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1)3.3 散热器的计算 (11)4、水力计算 (13)5、供热管道及附件 (14)5.1保温管道的确定 (14)5.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5)5.3 管道保温施工 (15)6、设计总结 (16)7、参考文献 (17)房间耗热量表 (17)散热器片数表 (20)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书 (23)1、概述1.1 设计概况辽宁省沈阳市某4层住宅建筑工程采暖设计。
建筑面积738m2,供暖面积695m2。
共4层,层高3.2m。
该建筑南北朝向,锅炉房在该建筑的西侧。
1.2 设计依据《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978-7-112-02017-1)。
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2.1 室外气象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6.8℃,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24.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0㎡/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1.9m/s 冬季最多风向ENE,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333pa。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 热负荷计算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主要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
根据面积热指标法:'310n h Q q A -=⋅⋅ kW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kW ;h q ——采暖面积热指标, 2/W m ;A ——建筑物采暖面积, 2m围护结构的基本条件:屋顶:保温材料为沥青膨胀珍珠岩,K=0.6W/㎡·℃,R=1.67㎡·℃/W ,D=6.370;地面:不保温地面。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09c5d3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5.png)
供热系统组成与原理
热源
提供热能的设备或装置,如锅炉、热交换器 等。
热用户
使用热能的设备或场所,如散热器、地暖等 。
热网
将热能输送到用户的管道网络,包括主管道 、支管道和连接管道。
控制系统
对供热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系统,包括温 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热力设备类型及特点
锅炉
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 ,使水加热成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根据燃料类型可分为燃煤锅炉 、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等。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03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供热工程领域的最新技 术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
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根据给定的建筑条件和供热 需求,设计一套合理、高效的供热系统 。
考虑环保和节能要求,采用先进的供热 技术和设备。
优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供热工程将与多学科进行交 叉融合,如建筑学、环境科 学、材料科学等,需要学生 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综 合能力。
THANK YOU
02
调试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项数据,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以便后续 分析和处理。
03
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验收,检查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
04
验收标准包括设备性能、系统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如有不合格项 ,应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本次课程设计成果总结
01
完成了供热工程课程设计的任 务书和指导书,为课程设计提 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04
供热系统方案设计
方案构思与比较选择
01
根据供热需求和场地条件,构思多种供热系统方案,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740a9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3.png)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授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指导方式:集体辅导课程设计时间:2周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通风工程课程中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供热工程》课程结束后学生的一次计算和设计的综合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查手册和设计等能力为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复习和巩固已学的供热工程知识,并在课程设计中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设计能力;2、进一步熟悉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重点是熟练掌握热力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提出方案、设计计算、制图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设计,让学生了解热力管网设计的基本内容、程序和原则,掌握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1.掌握计算热负荷概算的方法,学会查有关资料的方法2.能够合理的布置热力管网3.掌握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主要设备的选择方法4.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制的要求、绘制通风平面图和系统图。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计算的详细内容如下:1. 该工程的基本概况及原始资料在设计前,首先应对热源的基本概况和主要的原始资料进行了解,按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⑴阐明热网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的供热情况,相应的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供热系统的连接方式。
⑵阐明当地主要设计气象参数:包括空调室外冬、夏季计算干球温度;室外夏季计算湿球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冬夏季)及冬季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供暖期日平均温度,室外温度延续时间最大冻土层厚度;冬、夏季大气压力及海拔高度等。
2. 设计方案的确定⑴采暖系统所需热媒参数根据供热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供热系统与热用户之间的连接形式、考虑发展规划,确定热媒参数和敷设方式。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1cbbc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5.png)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供热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舒适的冬季供热服务。
本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
2. 学会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系统。
3. 熟悉供热工程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4. 培养学生解决供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供热工程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3. 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
4. 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
5. 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方式。
2. 学生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供热设备和系统配置。
3. 学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包括管道的选型、布置和敷设。
4. 学生进行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
5.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五、项目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情况。
3. 学生能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4.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并进行性能计算,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评估。
5.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六、项目实施时间计划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划用时4周,每周2次实验课或实践操作。
七、项目预算及资源需求1.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计算机、CAD绘图软件、热负荷计算软件等。
2. 学习资料: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八、项目成果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1d9599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1.png)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供热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述和设计项目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兰州A 研究所办公楼供暖系统设计,整个建筑物为两层,第一层高3.0米,第二层高3.3米。
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95℃、70℃。
建筑物内墙为240mm 双面抹灰粘土砖墙,外墙为370mm 内表面抹灰粘土砖墙。
所有外窗均为塑钢框双层玻璃窗,窗高1500mm,窗台下沿距本层地面1000mm,外窗下均设有与窗同宽的散热器壁龛(深120mm、高1100mm)。
走廊外门为塑钢框双层带玻璃外门。
屋面结构如图所示。
2.设计项目本设计为整栋研究所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设计主要内容为:(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五)管道水力计算(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七)设备材料表、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二、气象条件的确认1.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查《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表1.1-8可得1)室外计算温度11t=-℃。
w2)供暖设计室外计算风速:查得风速为0.5m/s。
3)相对湿度为58%。
4)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风。
2.冬季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计算温度:走廊、楼梯间、档案室设计为16℃其余设计为18℃。
三、设计依据1.陆耀庆. 供热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872.赵秉文等.供热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 114-198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6.邵宗义.建筑供热采暖工程设计图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四、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1.散热器的选型选择钢管柱式散热器,这类散热器系列规格多,热工性能好、承压能力好、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占地小,便于布置。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某小区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某小区](https://img.taocdn.com/s3/m/0bb431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1.png)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某小区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了解热水供应系统的类型和运行方式;•熟悉热力管道的布置和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小区供热系统;•具备计算热力管道直径和散热器面积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供热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供热工程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供热工程概述:介绍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热水供应系统:讲解热水供应系统的类型和运行方式,包括直接供水系统和间接供水系统,让学生了解不同供水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3.热力管道布置与计算:介绍热力管道的布置原则和方法,讲解管道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热力管道的直径和散热器面积。
4.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供热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热水供应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供热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供热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大连某住宅供热课程设计
![大连某住宅供热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cfe9a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e.png)
大连某住宅供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住宅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供热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大连地区气候特点对住宅供热的影响,了解供热参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了解我国住宅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供热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大连地区的气候特点,设计合理的住宅供热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对住宅供热设备进行选型和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我国住宅供热事业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对住宅供热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大连地区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对实际应用问题感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住宅供热系统原理- 介绍住宅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热源、热媒介、热分配和控制系统。
- 结合课本第五章内容,讲解大连地区常见的供热方式及其优缺点。
2. 大连地区气候特点与供热要求- 分析大连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冬季气温、湿度等,探讨其对供热的影响。
- 引导学生根据第六章内容,学习供热参数的计算方法和供热设备选型。
3. 住宅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 介绍我国住宅供热政策,如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 指导学生了解第七章内容,熟悉住宅供热行业的标准与规范。
4. 实际供热系统问题分析与解决-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住宅供热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如供暖不均、能耗高等。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25bf94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3.png)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供暖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第一部分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建筑供暖工程设计二﹑设计时间二周三﹑设计主要内容某建筑供暖系统设计四、原始资料1.土建图:平面图﹑剖面图及门窗表等见条件图。
2.气象资料:选取八至九个城市。
它们是:济南、北京、郑州、哈尔滨、呼和浩特。
提供有关手册查出下列主要参数:1﹚冬季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wt;2﹚冬季主导风向;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4﹚冬季日照率;5﹚缝隙渗风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6)室内供暖计算温度等。
3.供暖系统热源:城市供热外网(一次网):供回水温度:95℃/70℃;外网埋深-1.3m;建筑物30m处,资用压头10M水柱。
4.围护结构:住宅楼前后无遮挡,其余见土建图。
未标注的维护结构,可按照现行节能规范要求自行选取围护结构。
五﹑设计要求:1.每人的设计城市或设计建筑条件图各不相同,共分成9个组,每组8~9人。
每组一套建筑条件图,每组的建筑分别座落在八(九)个不同的城市,每人设计其中一个城市的民用建筑供暖工程。
在设计题目中,将所在的城市名冠在上述题目之前。
如某人设计所在城市为济南,则该同学的设计题目是“济南**建筑供暖系统设计”。
2.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是对设计的内容及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工程概况、负荷计算、方案选择、水力计算、设备选择等。
其中负荷计算及水力计算的结果列表附于其后。
要求章节分明,层次清楚,语句流畅,数据准确,图表清晰,包括封面、中英文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具体装订要求见《附录一:课程设计要求细则》及《附录二:课程设计装订规范》。
(2)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应达到能够交付施工的要求。
设计图纸包括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材料表、系统轴侧图、各层平面图、机房平面图、机房剖面图、大样图等。
要求图纸使用手绘和AutoCAD 绘制,手绘图纸数量不少于图纸总数的20%。
图面布置合理,清晰准确,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
供热课程设计--住宅供暖工程设计
![供热课程设计--住宅供暖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61d22105087632301212c0.png)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课程设计住宅供暖工程设计2009 级电气工程系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号 xxx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X完成日期 2012 年 12 月 3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2)1.2设计目的与要求 (2)1.3设计步骤 (3)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3)2.1建筑概述 (4)2.2住宅供暖设计参数 (4)2.3热负荷的计算依据 (5)2.3.1热负荷组成 (5)2.3.2主要计算公式 (6)2.4手动计算标准层热负荷 (8)2.4.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8)2.4.2户间传热耗热量 (9)2.4.1冷风渗透耗热量 (9)2.4.2手算顶层屋顶热负荷及底层大面热负荷 (9)2.5建筑面积热指标 (19)第三章供暖方案确定 (19)3.1热媒的选择 (19)3.2供暖形式的确定 (19)3.3供、回水方式 (19)3.4系统敷设方式 (19)第四章散热器的确定 (22)4.1散热器的选择 (23)4.2散热器的计算 (24)4.3散热器布置 (24)第五章管路水力计算 (25)5.1绘制采暖系统图 (25)5.2水力计算 (26)设计总结 (27)参考文献 (28)第一章设计任务1.1 设计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暖通空调、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
采暖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设计步骤本课程设计是完成普通住宅建筑分户计量热水供暖系统的工程设计,末端采暖设备采用散热器,以对流采暖为主。
主要设计步骤:1.收集资料2.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3.确定热水供暖系统方案1).热媒的确定---供回水温度95/70℃;85/60℃;75/50℃;2).确定供暖系统的形式及管道布置。
供热课程设计住宅楼
![供热课程设计住宅楼](https://img.taocdn.com/s3/m/9b2000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5.png)
供热课程设计住宅楼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住宅楼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了解热源、热网、散热器等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应能分析住宅楼供热系统的性能,评价其优缺点,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设计。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掌握住宅楼供热系统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初步设计。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认识到供热系统对于居民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努力提高住宅楼供热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住宅楼供热系统的组成:介绍热源、热网、散热器等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热源和热网的设计:讲解热源的选型、热网的布局和管径计算等。
3.散热器的设计:介绍散热器的类型、选型和安装要求。
4.住宅楼供热系统的性能评价:分析系统的热效率、能耗等指标,评价其优缺点。
5.供热系统的设计实例: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供热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教师对住宅楼供热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3.实验法:学生进行供热系统的实验,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进行实验。
5.软件工具: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设计软件,帮助他们进行初步设计。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供热住宅课程设计
![供热住宅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732f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7.png)
供热住宅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供热住宅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供热系统的原理、设计和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对建筑环境工程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供热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组成;2.掌握供热系统的原理、运行方式和优缺点;3.熟悉供热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原则;4.掌握供热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
5.能够分析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出改进措施;6.能够进行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计算;7.能够进行供热设备的安装和调试;8.能够进行供热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建筑环境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热系统的原理、设计和运行维护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供热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组成;2.供热系统的原理、运行方式和优缺点;3.供热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原则;4.供热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5.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措施。
6.供热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组成(2课时);7.供热系统的原理、运行方式和优缺点(2课时);8.供热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原则(2课时);9.供热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2课时);10.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措施(2课时)。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热系统的理论知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热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供热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热工程》;2.参考书:《建筑环境工程原理》;3.多媒体资料: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维护视频;4.实验设备:供热设备实验装置。
供热课程设计住宅
![供热课程设计住宅](https://img.taocdn.com/s3/m/d357cb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f.png)
供热课程设计住宅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住宅供热系统的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供热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掌握散热器、热水锅炉、热泵等供热设备的选择和计算方法;3.熟悉住宅供热系统的设计流程和规范。
4.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住宅供热系统的设计和模拟;5.具备分析和解决供热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6.能够撰写完整的供热系统设计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供热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2.引导学生关注能源节约和环保,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包括散热器、热水锅炉、热泵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2.供热设备的选择和计算:根据住宅面积、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并掌握计算方法。
3.住宅供热系统的设计流程和规范:了解设计流程,熟悉相关规范,能够独立完成设计。
4.供热系统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供热系统设计报告撰写:学会撰写完整的供热系统设计报告。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供热系统的基本原理、设备选择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供热系统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供热系统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供热系统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书1.选外围结构、屋顶构造及其热物性 1.1供暖地区的气象参数查资料室外计算温度C o w 5t -=’室温度C o n18t =1.2维护结构规格及其物性参数选用:窗户Ⅰ 1.5m*2.0m 双层金属窗 K=3.26W/(㎡.℃) 窗户II 0.5m*1.8m 双层金属窗 K=3.26 W/(㎡.℃) 门 I 1.5m*2.1m 双层木门 K=2.33 W/(㎡.℃) 门 Ⅱ 0.7m*2.0m 双层木门 K=2.33 W/(㎡.℃) 初选用37砖墙表面抹灰20㎜(K=1.57W/(㎡.℃))1.3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1.3.1墙体的校核WK R R K /C m 64.057.11/1/1o200⋅=÷==∴=Θ确定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 值)(0.606.51.406.58640087.017001050287.002.08640081.018001050281.037.0c 2ii n1i ii i n1i i n1i i ππ=⨯⨯⨯+⨯⨯⨯=∑=∑=∑====ππρπλδZ S R D D 根据表1-13规定该围护结构属于II 类围护结构,查阅相关数据手册知C 8t o e w -=•对于居住建筑外墙允许温差△t=6℃ 室外温差修正系数00.1=α表面热阻W C /m 115.0R o 2n⋅=最小传热阻:W C m R R o O /50.0115.06)]8(18[1t t t 2n y e w n min⋅=⨯--⨯=∆-=•⋅)(α,墙体满足要求min 00⋅∴R R φ1.3.2屋顶的校核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350㎜;3im /g 2500K =ρ;)m /(W 74.1O i C ⋅=λ;)Kg /(KJ 92.0O i C C ⋅=防水卷材砂浆20㎜3i m /g 600K =ρ;)m /(W 17.0O i C ⋅=λ)Kg /(KJ 74.1O i C C ⋅=;水泥珍珠岩保温块50㎜。
3im /g 300K =ρ;)m /(W 26.0O i C ⋅=λ;)Kg /(KJ 17.1O i C C ⋅=;水泥砂浆抹平层20㎜。
3im /g 1800K =ρ;)m /(W 93.0O i C ⋅=λ;)Kg /(KJ 05.1O i C C ⋅=;)m /(45.1691.0/1/1/m 691.00.23126.005.093.002.017.002.074.135.07.8111o 20o 2w i i n 0C W R K WC R ⋅===⋅=+++++=+∑+=αλδα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围护结构的D 值)(0.659.41.459.48640026.01170300226.005.08640093.010*********.002.08640017.01740600217.002.08640074.12500920274.135.0c 2ii n1i ii i n1i i n1i i ππ=⨯⨯⨯+⨯⨯⨯+⨯⨯⨯+⨯⨯⨯=∑=∑=∑====ππππρπλδZ S R D D根据表1-13规定该围护结构属于II 类围护结构,查阅相关数据手册知C 8t o e w -=•对于居住建筑外墙允许温差△t=4.5℃ 室外温差修正系数00.1=α表面热阻W C /m 115.0R o 2n ⋅= 最小传热阻:WC m R R oO /66.0115.05.4)]8(18[1t t t 2n y e w n min ⋅=⨯--⨯=∆-=•⋅)(α,墙体满足要求min 00⋅∴R R φ确定了维护结构的类型及组成、构造,在求得:外围护结构墙体(37墙)的K=1.57W/(㎡.℃);屋顶(钢筋混凝土350㎜、水泥珍珠岩保温块50㎜、水泥砂浆抹平层20㎜、防水卷材砂浆20㎜)K=1.45W/(㎡.℃);二.建筑热负荷计算2.1建筑围护面积计算及地带的划分2.1.1外围护结构面积计算考虑到建筑的形状,该建筑可以看成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两个用户,总共六层,所以只需对第一单元进行围护结构的热负荷。
首先对房间进行编号,同时对底层进行地带的划分。
底层一单元划分成为了1、2、3、4、5、6、7、8、9卧室;一、五、七、九、十一厨房;二、四、六、八、十、十二客厅。
对每一采暖设计室的维护面积进行计算。
对于有门和窗户的外墙,应减去门和窗户面积。
在对外围护结构的面积计算中,门和窗户的面积需算出。
每一层的外维护面积都应这样计算。
2.2.2底层的地带划分底层在靠近外围护8米围的面积划分I、II、III、IV地带。
2.2供暖热负荷计算2.2.1供暖热负荷供暖系统的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室外设计温度'w t ,为了达到要求的室温度n t ,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
冬季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应跟军建筑物和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
失热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1Q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的冷空气的耗热量2Q ,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3.加热由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3Q,称为冷风侵入耗热量。
在工程设计中,计算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时,分为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进行计算。
基本耗热量是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从室传到室外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附加耗热量是指围护结构发生变化而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的耗热量。
一般有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2.2.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是按一围稳定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的,可按下式计算; α)(1w n j t t KF Q -='⋅式中j1⋅'Q ——基本耗热量(W);K ——传热系数(W/m2·℃); F ——传热面积(m2); n t ——室空气计算温度(℃); w t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表2.2温差修正系数2.2.3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修正对于本设计,朝向修正率已选定,风力附加耗热量不予考虑,高度附加耗热量根据《暖通规》,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物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大于4m 时,每高出1m 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
本设计不考虑高度附加。
围护结构总的耗热量可用下式表示;()()()f ch w n g x x t t KF x Q Q Q ++-+='+'='∑⋅⋅11x 1j 11α式中 ch x ——朝向修正率,%;f x ——风力附加率,%,f x ≥0;g x ——高度附加率,%,15%≥g x ≥0;1Q '——围护结构总的耗热量。
在风力和热压造成的室外压差的作用下,室外的冷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渗入室,被加热后逸出。
这部分冷空气所消耗的热量,称为冷风渗透耗热量。
一般采用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可用下式计算:∑=)(lLm V式中,l ——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缝隙长度(m);L ——每m 门窗缝隙的基准缝隙长度进入室空气量[m3/m·h],根据冬季室外平 均风速查的;m ——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 冷风渗透耗热量2Q ,可按下式计算;n w k 2)(n 278.0V t t c Q w n p -='ρ 式中,2Q '——通过外门冷风渗透耗热量(W); p c——室外温度下空气比热容[kJ/(kg·℃)]; ρ——室外温度下空气密度(kg/m3); V ——渗透空气体积流量;k n ——房间的换气次数在冬季受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冷空气由开启的外门侵入室。
把这部分冷空气加热到室温度所消耗的热量即为冷风侵入耗热量。
冷风侵入耗热量3Q 可用下式计算,m 13⋅⋅='j NQ Q (2-5) 式中,3Q '——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W); m j Q⋅⋅1——外门的基本耗热量(W);N ——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率,可按表1-10查取。
但是其中若门是阳台门则不需要进行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
所以在三、四、五层的热负荷计算中,则不需要考虑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
(采暖热负荷见附录附表)三、散热器及用户散热器片数3.1散热器的选用考虑散热器的五大要求:热工性能要求;K,值越大,其散热性能就越好。
经济方面的要求;散热器传给房间的单位热量所需金属好量越少,成本越低,其经济性越好。
安装、使用和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等。
卫生和美观方面的要求。
使用寿命的要求。
选用二柱M132型,宽度132㎜,两边为柱状mm 5001=H ,H=584㎜,L=80㎜中间为波浪形的纵向肋片。
3.2散热器计算3.2.1散热器面积计算321n pj )t -t (βββ⨯⨯⨯=K QFQ —散热器的散热量,Wpjt —散热器热煤平均温度,℃n t —供暖室计算温度,℃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1β—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2β—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3β—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表3.2 片数修正系数3.2.2散热器片数的确定n=F/f式中:f —每片或每1m 唱的散热器散热面积 3.2.3散热器布置布置散热器,应注意下列规: 1散热器尽量安装在外墙的阳台。
2、为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
3、散热器一般明装,布置简单。
4、铸铁散热器不宜超过下列片数铸铁散热器的粗柱型(M132)—20片;细柱型(四柱)—25片;长翼型—7片通过计算求出个散热器的片数,如下图楼层号房间名称所需散热器片数(片)底层卧室1、4、6、7、8、9 5 厨房一、三、五、七、九、十一 7 客厅二、四、六、八、十、十二 9 卧室2、3、4 左卧室 7 卧室2、3、4 中卧室 81四.采暖系统的选择此采暖居民住宅六层高,每层2.7米。
整个建筑分为3单元,每个单元左右两用户,那么采用分户采暖供暖系统。
4.1 单管制采暖系统4.1.1 单管水平串联系统单管水平串联系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采暖系统。
其做法是在每个住宅单元设置一个总的供回水系统(称为大系统),每层用户为一个独立的小系统。
总供回水立管管井设在靠楼梯的橱卫处,每层供回水接在大系统上(每层只装一户),在小系统出入口管道上加调节关断阀门及热计量表,以便分户计量热费。
此系统的优卧室2、3、4 右卧室5 卫生间5 二层卧室1、4、6、7、8、9 4 厨房一、三、五、七、九、十一 6 客厅二、四、六、八、十、十二 8 卧室2、3、4 左卧室 7 卧室2、3、4 中卧室 7 卧室2、3、4 右卧室5 卫生间5 三层卧室1、4、6、7、8、9 4 厨房一、三、五、七、九、十一 6 客厅二、四、六、八、十、十二 8 卧室2、3、4 左卧室 6 卧室2、3、4 中卧室 7 卧室2、3、4 右卧室5 卫生间4 四层卧室1、4、6、7、8、9 5 厨房一、三、五、七、九、十一 6 客厅二、四、六、八、十、十二 9 卧室2、3、4 左卧室 7 卧室2、3、4 中卧室 7 卧室2、3、4 右卧室5 卫生间5 五层卧室1、4、6、7、8、9 9 厨房一、三、五、七、九、十一 14 客厅二、四、六、八、十、十二 19 卧室2、3、4 左卧室 15 卧室2、3、4 中卧室 15 卧室2、3、4 右卧室11 卫生间 3点是:竖向无穿楼层的立管,不影响墙面装修;缺点是:不能分室控制温度;每组散热器均须设冷风阀;管线过门、阳台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