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年)
金蝶-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
2010年以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带来了一道又一道的风口,但是这些技术究竟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客户、企业的运营、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如何抓住这些新的机会趁势而上,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优势?金蝶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企业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通过规划及实施商业模式转型、管理运营转型,为客户、企业和员工带来全新的数字化价值提升,不断提升企业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新型核心竞争能力。
今天的数字化转型是从昨天的互联网转型走来。
互联网转型的基本出点是“连接”,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出发点是“虚实融合”、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数字化融合正在改变制造、零售、金融、建筑和房地产等行业,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新服务等数字化的新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的推行有五种基本类型,根据企业的数字化战略,企业可能选取其中一种或多种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化营销转型:“两微一商”(微信、微博和电商)让数字化营销在中国企业中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成为数字化营销的重要创新利器;数字化运营转型:以ERP为核心,包括CRM及SRM的数字化运营平台成为企业完善管理流程、实现业务协作、提升决策透明度的重要基础;数字化产品转型:数字化成为产品的新内核,远程连接、云体验和场景化体验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价值。
数字化产品需要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为手段,加快产品创新速度,快速满足产品个性化定制需求;数字化服务转型: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产品远程连接、场景感知、需求预测、远程诊断、主动服务,传统的响应型、低响应的服务需要加快向主动的、可预知的、实时感知、快速适应的数字化服务转型。
数字化人才转型:数字化时代,需要实现流程、资产、设备与人员的数字化连接,亟需通过人员赋能加快人员的数字化连接、协同、分析、决策能力,提升数字化时代人员的自治管理、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提升的能力。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白皮书2018年-边缘计算产业联盟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 (ECC) 与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AII) 联合发布 2018 年 11 月
1 边云协同放大边缘计算与云计算价值 ..... 1
1.1 边缘计算概念 ............................................... 1 1.2 边缘计算CROSS价值 .................................... 2 1.3 边云协同放大边缘计算与云计算价值 ............... 3 1.4 白皮书目标 .................................................. 4
集,以及异构数据的协议转换与边缘处理,构建工业互 联网平台的数据基础。一是通过各类通信手段接入不同 设备、系统和产品,采集海量数据;二是依托协议转换 技术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归一化和边缘集成;三是利用 边缘计算设备实现底层数据的汇聚处理,并实现数据向 云端平台的集成。”
“第一层是边缘,通过大范围、深层次的数据采
aii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架构图开发者协作企业供应链消费者应用层工业saas业务运行应用创新平台层工业paasiaas层边缘层边缘数据处理协议解析设备接入云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故障恢复运维管理资源管理通用paas平台资源部署和管理设备管理设计app生产app管理app服务app设备状态分析供应链分析能耗分析优化应用开发开发工具微服务框架工业微服务组件库工业知识组件算法组件原理模型组件工业数据建模和分析机理建模机器学习可视化工业大数据系统工业数据清洗管理分析可视化等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白皮书2018年数据协同任务协同管理协同安全协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其2018全联接hc2018大会发布的智能边缘平台iefintelligentedgefabric明确提出了边缘与云协同的一体化服务概念
电信之“一去两化新三者”
什么(shén me)是电信(diànxìn)“一去两化新三者”【一去】“去电信化”就是摒弃传统通信运营商的固有成见和路径依赖,调整思维模式、主动适应变革(biàng é),顺应网络技术发展、产业格局变化、用户需求多元化的趋势,推进网络平台、业务产品、商业模式,以及机制体制等多领域、多层面的创新。
【二化】“二化”是指市场化和差异化。
”市场化“需在战略层面建立起综合内部和外部力量的科学评价机制(jīzhì),在外部资源引入上采取更开放的心态。
创新服务形成的“差异化”优势比创新业务的差异化更具有持久性。
【差异化战略】主要由集团公司总部层面推进,【市场化战略】主要由省公司和地市公司落地。
省公司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政府、行业和集团对市场作用的重视,将工作重心放在市场化改造上。
要看到自身市场化程度与私企、民企之间的差距;要划小经营单元,把握好企业内部的各种成本要素,切实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同时,要警惕低成本市场竞争手段,力求通过焦点集聚和差异化来实现规模化发展。
【新三者】所谓“新三者”是王晓初2011年初在中国电信工作会上提到的中国电信未来(wèilái)发展定位,即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当前,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造就了“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所谓“好”,就是机遇,由于新技术、新业务(yèwù)的发展,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创造了旺盛的市场需求,为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商机;所谓“坏”,就是挑战,由于产业边界日趋模糊,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加速了价值链的重新洗牌,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
中国电信走到了又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和趋势,主动变革,锐意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晓初董事长提出了“一去两化新三者”的工作思路。
“去电信化”就是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观念,摈弃不适应发展的东西,更加贴近客户(kè hù)、了解需求,更加关注客户感知。
中国电信发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
6月27日,GSMA全球终端峰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移动2019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第一期)》正式公布。
中国移动紧贴5G和AI两大技术热点,聚焦手机、智能硬件两大类产品,通过不同的通信深度测试,对产品进行了客观评估。
作为业界首份5G专业评测报告,此次评测的结果提供了相关项目数据的专业参考,也为消费者选购5G产品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依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以及指导性。
值得注意的是,5G专题评测包括5G芯片和5G终端两部分,3款主流5G芯片、6款5G手机、3款5G CPE均参与到评测当中,而巴龙5000以及搭载该芯片的华为Mate20X(5G)在评测中更是表现突出,受到了广泛关注。
5G芯片性能整体评测聚焦5G协议栈成熟度与网络兼容性、MIMO吞吐量性能、典型场景功耗3个关键维度。
结果显示,巴龙5000芯片的网络兼容性和吞吐量性能表现良好。
巴龙5000支持上行SRS4天线轮发,结合TDD系统上下行信道互易的特点,为下行MIMO吞吐量性能带来额外增益,综合来看,在5G芯片性能测试环节中,巴龙5000表现得十分亮眼。
作为华为首款搭载巴龙5000芯片的量产智能手机产品,刚刚获得中国首张5G终端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的华为Mate 20X(5G),也是全球首款同时支持NSA和SA组网的5G双模手机终端产品。
当前,全球各地5G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依据本地5G发展情况,采用了SA和NSA两种主流组网方式建设本地5G网络。
而无论是哪一种组网方式下的5G网络,华为Mate20X(5G)都能够很好的适配,此次中国移动的测试结果也再次印证了华为5G技术的领先性。
事实上,支持SA/NSA的5G双模,以及采用双卡设计,支持“一张卡4G、一张卡5G”的双卡双待,都让华为Mate20X (5G)拥有了更卓越的5G体验。
除此之外,华为Mate20X(5G)还拥有AI性能强大的麒麟980芯片,在双NPU加持之下可以提供端侧AI算力,能够让用户借助手机的AI技术更从容地应对5G时代丰富的应用场景。
数字化转型浪潮,电信运营商取胜之道
封面文章I CouerStory数字化转型浪潮,电信运营商取胜之道■蔡筱霞丨文Pit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进入了智能化时代,数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电信^运营商作为网络进步的主力军,极大地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同时其自身也处于数字化转型 的浪潮之中。
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随着 日寸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其内涵也不断增加,变得越来越丰富。
为了跟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电信运营商亟须从源头上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合作互动模式,并同时把客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密切关注运营模式的创新。
这个过程就是电信运营商的“数 字化转型J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客 户体验、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三个方面。
客户体验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客户触 点、客户理解和收入增长。
过去,企业通常 仅仅是从不同触点的角度来看待客户体验,忽视了对客户的理解,以及由优质客户体验 而带来的收入增长。
然而,在数字化的时代 背景下,企业通过添加数字销售、数字营销、线性流程以及在数字领域用于了解客户的新 方法等元素,从客户触点、客户理解及销售 收入增长等方面全方位理解并提升客户体验, 描绘出对于客户体验更加全面的图景。
业务流程方面,企业可以使用数字技术 来对其进行增强和自动化。
业务流程可以进 一步划分为三个部分:流程数字化、员工赋能 和绩效管理。
在这三者当中,流程数字化是 最明显的。
公司一直在购买E R P和其他系统,就是为了让流程数字化。
现在,技术的不断 发展为进一步掌握和自动化这些流程提供了 新的可能性〇—旦流程和数据采用数字格式,它就可以使企业借助关键绩效指标(K P I)进 行更准确的监控,并对绩效进行更加有效地 管理。
运营和决策数据也可以在整个企业中 更轻松地共享,以提高透明度并有助于决策。
商业模式方面,数字化转型最简单的形 式是通过提供进入新市场的途径来实现全球 化。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
第25卷第6期2023年 12月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25,N o .6D e c .2023文章编号:2095-5464(2023)06-0042-11收稿日期:20230511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23J H 4/1070002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L 22B G L 036)㊂作者简介:邱 菊(1984),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邱 菊a ,周辉方b(沈阳大学a .应用技术学院,b .商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摘 要:运用案例分析㊁文献研究㊁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发现尽管电信运营商在新型业务拓展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着商业模式不完善㊁数字人才缺乏㊁云网融合㊁算网一体有待提速等问题;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数字化商业模式㊁提升数字人才队伍建设㊁提速云网融合㊁算网一体工程等建议㊂关 键 词: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中图分类号:F 49 文献标志码:A D i g i t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T e l e c o m O p e r a t o r s U n d e r B a c k g r o u n d o f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m e n t Q I UJ u a ,Z H O U H u i f a n gb (a .C o l l e g e o fA p p l i e dT ec h n o l o g y ;b .C o l l e g e o f B u s i n e s s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e n y a n g 11004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U s i n g c a s ea n a l y s i s ,l i t e r a t u r er e s e a r c h ,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a n do t h e r m e t h o d s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o fd i g i t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 t h e t h r e e m a j o r t e l e c o m o p e r a t o r s i nC h i n aw a ss t u d i e d .I tw a sf o u n dt h a ta l t h o u g ht e l e c o m o p e r a t o r sh a d m a d e s o m e p r o g r e s s i n n e w s e r v i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u p g r a d i n g ,t h e r e w e r es t i l l p r o b l e m ss u c ha si m p e r f e c tb u s i n e s s m o d e l s ,l a c ko fd i g i t a l t a l e n t s ,c l o u d -n e t w o r ki n t e g r a t i o n ,a n dc o m p u t i n g -n e t w o r k i n t e g r a t i o n t h a t n e e d e dt ob ea c c e l e r a t e d .S u g g e s t i o n s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o nr e f i n i n g d i g i t a l b u s i n e s s m o d e l s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d i g i t a l t a l e n t t e a m s ,a c c e l e r a t i n g c l o u d -n e t w o r k i n t e g r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g r a t i n g c o m p u t i n g a n dn e t w o r k .K e y w o r d s :t e l e c o m o p e r a t o r s ;d i g i t a l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b u s i n e s sm o d e l数字时代为企业提供了对新兴技术学习和对原有主导逻辑进行更替的最佳时机[1],相应地,技术的快速进步也给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㊂组织变革中的复杂性理论认为企业组织是一个复杂㊁开放㊁动态的生命有机体,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生存下去,就必须与外部的环境构成能量㊁信息和物质的交换,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层次的有序状态转为高层次的有序状态,克服内部环境阻力,适应多样性外部环境,得以进化与发展㊂企业想要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必须进行组织改革㊂在数据资源爆炸式增长的过程中,传统行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行组织变革,构建出高效㊁多元㊁智能组织㊂电信业在面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巨大网络需求红利时,更需要承担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赋能的艰巨使命,这就意味着电信业的数字化变革要走在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前面㊂电信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㊁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对外数字化转型赋能的能力㊂与此同时,对外数字化转型赋能 倒逼 电信业自身的产品服务㊁基础设施㊁科技创新㊁运营管理等数字化转型升级㊂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属性不断凸显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要承担起数字经济所赋予它的新使命,不断顺应产业变革新趋势,数字化转型将会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㊂因此,为实现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深入剖析我国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现状,对解决电信运营商转型升级路上的难题和应对挑战具有重要意义㊂一、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分析1.高质量发展下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1)契合国家战略的实施㊂党的十九大㊁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网络强国㊁数字中国提供有力的支撑㊂作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者和基础网络供给侧一方的电信运营商,要进一步契合国家战略的实施,做好新型信息服务的提供者,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2]㊂一方面,要筑牢数据安全之墙,保护国家网络信息㊂随着5G ㊁大数据㊁人工智能㊁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快速发展,多个行业都在经历数字化转型㊂万物互联㊁人机交互㊁天地一体意味着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进一步融合,网络攻击会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㊂电信运营商作为赋能产业数字化的主体,掌握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必须始终牢记国家安全观,担任起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和使命,全方位守护信息安全㊂另一方面,要保障服务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㊂电信运营商通过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高用户体验㊁保障服务质量,还能满足人们对网络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㊂(2)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基础㊂电信运营商是数字经济规模快速增长的基础㊂在当前背景下,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渗透,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3]㊂电信运营商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其能够带动数字经济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拓宽行业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㊂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要电信运营商做好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㊂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主导者,作为云网融合和算网融合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者,作为信息通信服务广泛渗透㊁数字红利普惠的助推器,电信运营商能够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并参与一体化基础设施建34第6期 邱 菊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44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设和运营,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4]㊂(3)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㊂一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夯实产业转型升级底座㊂伴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多个领域和行业对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提出了高速智能的需求㊂云网融合是新型基础建设的底座,随着中国电信在业界内首次提出 网是基础㊁云为核心㊁网随云动㊁云网一体 的云网融合方向之后,各大电信运营商加快步伐推动自身从网络连接供给方迈向云服务商㊂算力网络成为了电信运营商新的生产力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信运营商持续投注加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布局的新常态,提供算力网络和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是未来电信运营商盈利的关键[5]㊂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企业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的新挑战,如满足服务用户业务多样化需求㊂互联网时代下电信运营商通过快速拓展业务模块,来满足人们的生活方式㊁经济结构和社会治理模式等多场景的变革需求,制定 私人订制 的数字化转型方案㊂还有,服务企业业务专业性需求㊂制造领域的数字化业务包括自动化与智能化装备㊁工业网络工业云平台,以及工业软件和S a a S(软件即服务);医疗领域的数字化业务包括医疗大数据㊁医疗云平台㊁网络专业智能设备/终端等㊂他们对电信运营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其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见图1[6]㊂图1电信运营商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2.国内外文献梳理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最早于2012年由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提出,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算法显性切入企业业务流,通过智能优化等操作实现产业和数字技术的全面融合,形成业务流程和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闭环,重构企业的质量㊁效率㊁成本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㊂电信业数字化转型①是指在经济社会数字化需求不断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电信业充分利用数字化新技术㊁新要素㊁新理念,持续推动基础设施㊁业务服务㊁运营管理等全方位的转型升级,实现行业高质量㊁可持续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动态过程㊂自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学者进行了多角度多领域的研究㊂截至2023年6月1日,知网搜索主题词为 数字化转型 核心及以上级别文献共计4851篇,按主要主题词分布情况图可知,现有数字化转型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㊁制造业㊁政府㊁银行等①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电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白皮书(2022年)“㊂领域,而对提供基础网络的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较少,见图2㊂图2 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主要主题分布梳理现有关于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文献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㊂①数字化转型战略方面㊂窦一清等[7]认为电信运营商需要以战略规划为基础,构建出包含发展质量㊁客户体验㊁数字运营㊁要素配置和治理效能五大维度的电信运营商战略执行指标体系,并且根据大数据发展趋势的要求,进一步选出定量指标用于搭建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评价模型㊂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蔡高楼等[8]将国内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视为一项系统工程,从顶层设计到业务布局,不再是单一的战略层面,而是将战略和业务结合起来㊂随着 双碳 战略的实施,孙頔等[9]认为电信运营商作为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面对庞大的绿色化㊁数字化协同发展的需求,亟需开展基于 双碳 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基于S WO T 分析法提出了一系列策略㊂②数字化转型实践方面㊂杨海朝[10]分析了我国新基建和流通数字化的现状,认为关键在于通信网络㊁新技术和算力基础设施的三者融合,提出新基建推动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李宁东等[11]认为高质量的算力网络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将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并且介绍了国内外算力网的发展现状,结合目前的算力网络提出了一套发展体系㊂③数字化转型效果方面㊂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Z h u o 等[12]研究利用大量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质量和增强吸收转化能力来克服创新困境,科技型企业在利用数字化转型解决创新困境方面更具备优势;而H u a n g 等[13]则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特质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样通过查取利用大量上市公司数据,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风险管理的研究,为数字化时代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启示㊂总之,国内外学者对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电信运营商已经将国家战略和自身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使其数字化转型有据可依,呈现快速发展势头㊂但从研究数量㊁级别和内容上看,我国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且多从国家层面进行宏观分析,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如商业模式㊁数字人才发展㊁云网融合㊁算网一体等方面的研究较少㊂可见,问题剖析和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㊂二、我国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现状数字经济带来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变革,电信运营商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 管道运54第6期 邱 菊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营商 ,从以往的传统业务加速向云业务㊁产业数字化等新型业务转型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中提到,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首次突破了50万亿,同比增长超过10%,连续多年显著高于同期G D P名义增速,所占G D P比重达到41.5%,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㊂在此背景下,我国电信运营商的的数字化转型业务取得了一定成果㊂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信息通信业收入实现了平稳增长,累计全年收入达到1.58万亿元,同比增长速度达到了8%,其中5G升级带来的传统通信类业务收入增长贡献较大㊂下面以中国移动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现状为例[14],进行具体分析㊂1.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经过不断的创新探索,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㊂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统计,2020 2022年中国移动的数字化转型收入年均值达到1644亿元,并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数字化转型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率均已超过20%;其中云业务收入年均值达到28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成为拉动数字化收入的主力,见表1㊂可见,在转型成效方面,中国移动的数字化转型业务已经形成了新的增收动力[15]㊂表1中国移动数字化业务收入现状年度数字化转型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占收入比重%云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020126221.418.79113102.82021159426.321.21242114.42022207630.225.60503107.9 2023年中国移动第一季度中国移动的电信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稳步增长,其中新兴业务收入增长突出,完成收入超过了972.5亿元;云计算㊁物联网㊁大数据等业务收入同比持续增长,业务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㊂(1)始终坚持以5G引领创新㊂中国移动从首个突破到形成规模化,不断为各行各业提供商业案例,优化升级基础网络服务,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民生各个领域数字化转型㊂截至2023年5月,中国移动建成技术先进㊁品质优良的5G网络,共部署155万个5G基站,打造出以5G㊁算力网络㊁智慧中台为重心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7亿用户提供5G 服务㊂(2)不断适配行业需求㊂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示的O n e C y b e r专网运营平台,中国移动为企业客户提供专网自助运营服务,助力企业客户实现对5G专网的可视㊁可管㊁可控,加速5G专网融入企业生产,为企业转型升级插上腾飞的翅膀㊂中国移动推出5G 极致专网3.0U l t r a以应对四大应用场景,不换卡㊁不换号即可便捷访问企业内网及互联网㊂同时,业界首创2B2C多D N N(数据网络名称)分流专利方案,消除跨省漫游访问痛点,提供无感分流极佳体验,适用于校园㊁政务㊁警务等多行业场景㊂另外,中国移动联合深圳市坪山区政府,打造了首个2B2C5G政务办公专网,实现了 第一个上行分流㊁第一个专网自动识别㊁第一个公专网流量分离计费㊁第一个V P N解耦 四项新技术创新㊂(3)深化打造以云为核心的算力网络㊂中国移动借助云网融合的优势,积极拓展云64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业务㊂自2020年实施云改 以来,通过高投入和差异化竞争战略,使得移动云连续三年呈现三位数增长㊂中国移动在2020 2022年间投资建设云网基础设施累计共900亿元,累计投产云服务器71万台,覆盖到 东数西算 的全部核心枢纽㊂仅2022年移动云创收达503亿元,综合实力已然迈入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㊂下一步还将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将移动云作为统一的入口,以提供方便快捷㊁随取随用的算力服务为目标,创建出 连接+算力+能力 的云网融合服务能力体系㊂2.中国联通中国联通聚焦数智链融合创新,聚合数据治理㊁数据安全㊁数据可视化服务等关键能力,完善产品体系,在数字政府㊁数字金融㊁智慧文旅㊁数据安全等领域规模复制标杆项目㊂据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20 2022年中国联通的数字化转型收入年均值达到560亿元,并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产业互联网业务带来的收入同比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28%;其中云业务收入年均值达到212亿元,最近一年同比增长超过100%,成为拉动数字化收入的主力,见表2㊂表2 中国联通数字化业务收入现状年度产业互联网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占收入比重%云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02042730.015.511262.7202154828.218.516346.3202270528.625.6361121.0 2023年中国联通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972.22亿元,同比增长9.2%,收入增速勇创新高,同时收入结构更加趋向于合理化;产业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223.89亿元,占比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6.0%,同比增长2.1%㊂中国联通 大联接 ①用户规模达到9亿用户,其中5G 用户共计2.24亿户,为公司带来主营业务收入共计438亿元;大数据方面实现收入14.98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54.2%,实现稳健开局㊂中国联通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贡献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㊂①赋能政府社会治理㊂中国联通打造了以云存储和云计算为基础㊁以通信网络为连接㊁以算力调度为纽带的智能 数字政府 体系架构,帮助政府实现全方位数字化转型㊂如2020 2022年中国联通大数据公司向政府提交了两万余份的数据分析报告,为国家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㊂②助力打造智慧城市㊂中国联通以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开放数据智慧引擎,聚合优秀的生态合作伙伴㊂截至2023年4月,中国联通共同打造了67个市级智慧城市㊁52个区县级智慧城市案例,为城市精细化管理㊁惠民服务等方面持续赋能㊂③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㊂中国联通积极打造数据感知与采集㊁远程控制㊁A I 工业视觉㊁远程辅助㊁产业协同等应用场景,沉淀 一朵工业云㊁内外两张工业专网㊁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应用 产品体系,拓展了航空㊁煤炭㊁钢铁㊁家电和装备等行业领域,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㊂④基础业务创新产品增势强劲㊂中国联通不断打造丰富好用的创新产品,深化74第6期 邱 菊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① 大联接 用户包括移动用户累计数㊁固定网络宽带用户累计数㊁固定网络本地电话用户累计数㊁物联网终端连接累计数㊁组网专线用户累计数之和㊂面向个人和家庭市场的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㊂截至2023年5月,中国联通共打造超过19000个5G规模应用的 商品房 项目,5G虚拟专网服务客户数达到4562家,个人数智生活㊁联通智家业务主要产品付费用户突破1.6亿户,发布全球首款5G R e d C a p商用模组,率先完成全国最大规模R e d C a p预商用验证,助力5G应用 轻装上阵 ㊂3.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持续履行数字中国的建设责任,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全力打造服务型㊁科技型㊁安全型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㊂据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20 2022年公司的产业数字化收入年均值达到1002亿元,并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产业数字化带来的收入同比增长率快速增长;其中云业务收入年均值达到了336亿元,在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位列第一,数字化收入不断提高,见表3㊂表3中国电信数字化业务收入现状年度产业数字化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占收入比重%云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0208409.721.313894.4202198919.424.6279102.02022117819.724.8579107.5 2023年中国电信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97.53亿元,较同年增长9.4%㊂在基础通信服务方面,移动通信服务收入505.91亿元,同比增长3.2%,移动用户增加752万户,用户总数接近4亿,5G渗透率达到71%;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紧抓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时机,充分发挥天翼云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打造 5G+ 项目,第一季度数字化收入达到349.71亿元,同比增长18.9%㊂中国电信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贡献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㊂①构建了数字化生态圈㊂中国电信开展生态合作,依托优先提出 云网融合 理念形成的差异化优势,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助力全行业数字化转型㊂天翼云是中国电信面向消费者的最终云存储产品,是基于云计算网络服务平台㊂依托中国电信全球强大的基础网络资源,天翼云为重点行业335万家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云网产品,包括S D-WA N㊁云连接㊁i S t a c k或c t S t a c k统一运维服务㊁云电脑㊁云上灾备服务等㊂为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中国电信打造了海外国际站,客户可通过标准化的通用解决方案㊁行业解决方案,匹配自身业务场景需求,获得一站式上云体验及自动化管理㊂②改善了智慧应用的服务水平㊂为增强用户体验感,中国电信运用云计算和A I智能化等技术,研发并推出了大量的智慧应用㊂这些智慧应用服务于人们生活㊁生产经营㊁企业治理的各个环节,提升了幸福指数,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㊂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全量用户中识别出潜在不满客户,结合主动关怀运营体系,识别出导致用户不满的隐形短板问题,主动对问题进行了整改,降低了客户离网率,提升了服务用户的水平㊂③建立了高速泛在的通信网络㊂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建设高速泛在的精品网络,带头制定了全球首个‘5GS A部署指南“,不仅建成了5GS A商用网络,并且实现了其规模商用㊂除此之外,与中国联通的合作使其建84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共建共享5GS A 网络,累计开通5G 共享基站共99万个,将5G 网络覆盖到中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部分重点乡镇㊂在2023年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电信表示其跨企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创新举措为国家节省了2700亿元的投资,每年节省的运营费用超过300多亿元,还减少了1000万吨的碳排放㊂可见,以中国移动㊁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为代表的我国电信运营商致力于积极拓展大数据㊁云计算㊁A I ㊁5G+工业互联网等多领域新型业务,由此带来的收入变化逐渐成为增长新引擎㊂此外,电信运营商也在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算力元素合理布局㊂同时,持续推进云网转型和升级,呈现出 云化 网络智能化 绿色节能 等典型应用,阶段性成果显著㊂三、我国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以中国移动㊁中国联通㊁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稳定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仍存在着普遍的共性问题,这也正是我国电信运营商亟需解决的难题㊂下面以影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商业模式㊁数字化人才队伍和核心技术研发等关键层面为例进行深入分析㊂1.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不完善基于流量用户为主体的特征,电信运营商亟需探索规模化的商业模式㊂一直以来,电信运营商大部分营业收入来自于提供通信业务服务,进入产业数字化时代后,通信业务中的流量虽然增长迅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润结构中流量收益上限已是显而易见㊂电信运营商开始通过持续降低资费来拉动用户使用量的更大增长,提高数据业务收入㊂在提速降费的初期,降低资费对促进用户使用量的增加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在提速降费的过程中,其边际收益会逐渐下降㊂电信运营商如果仍然使用现行的流量经营模式,将无法实现其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与突破,也很难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㊂所以,电信运营商亟需投入大量的成本和时间,去探索具备高效益且规模化的发展模式㊂基于平台运营为主的特征,电信运营商亟需探索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发展模式㊂5G 时代下,为众多行业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运营方式是电信运营商未来的发展目标㊂5G 技术依据其连接范围广㊁可靠性高等优势,能够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发光发热;5G 技术还是一种生产力要素,其作为一种构建价值链结构的重要手段,能够与多个行业实现有机融合,在此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必须以平台提供者为契机进行角色切入㊂不同行业发展的内生机理㊁原生生态㊁数字化发展程度㊁数字化作用机理等均不相同,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也愈发多元化㊁差异化㊁专业化㊂因此,作为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的平台,电信运营商需要 因企制宜 ,找到一种创新且稳定㊁适合自身规模的中长期发展模式㊂2.通信行业数字人才缺乏通信行业属于人才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通信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通信行业所要求的网络架构日益复杂㊂通信技术更新换代快,这就要求电信运营商所掌握的数字技术必须与通信网络的发展阶段㊁通信的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并具备一定的前瞻性㊂面对规模日益庞大和需求多样化的通信网络,电信运营商必须具备高质量数字管理人才和数字94第6期 邱 菊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白皮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白皮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致力于推动5G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5G的商业应用,特发布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白皮书》。
该白皮书旨在探讨现有的5G商业模式,并提出新的创新发展方向。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该白皮书的内容。
一、5G商业模式的现状分析首先,白皮书指出了当前中国5G商业模式的现状。
中国5G商用正处于初期阶段,商业模式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消费者市场、行业市场和公共市场。
其中,消费者市场主要以移动宽带和智能终端为主,行业市场主要关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公共市场主要关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5G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力量白皮书进一步探讨了推动5G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力量。
首先是技术驱动,5G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能力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产业合作,5G的商业模式需要多方合作推动,只有产业链的协同作用才能形成更加完善的商业生态圈。
最后是政策支持,政府对5G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监管引导。
三、5G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方向白皮书详细阐述了5G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
首先是打造5G智慧生活,通过5G技术和智能终端的结合,实现家庭、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智能化升级。
其次是推动5G+产业互联网,利用5G技术连接不同行业的生产要素,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再次是构建5G数字城市,将5G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此外,白皮书还提到了5G+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创新方向。
四、推进5G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和建议最后,白皮书提出了推进5G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是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5G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更加稳定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其次是加强标准化工作,促进不同厂商、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和互操作。
再次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5G商业模式创新的共享平台,推动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
最后是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保护5G 商业模式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企业法务数字化转型白皮书_
法务部门实际支出持平 企业法务部门支出占企业收入的比重
100% 80% 60% 40% 20% 0%
0.20% 0.21% 0.24%
2018
0.43% 0.45% 0.48%
2019
0.20% 0.70%
0.91%
2020
100% 80% 60% 40% 20% 0%
2020年法务预算调整 预期(受访比例)
C 控制成本预算迫使法务管理转型升级
据《面向未来的律师调研报告》,超过80%的企业法务部门称,他 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控制外部法律成本,更多地利用技术改 善法务运作和法务项目管理,从而提高生产力。
• 据调查,企业2020年法务部门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与2018年基本持平,法务 部门预算及人数减少或持平的受访企业比例高达90%以上,企业法务部门 合规事务增加,但是预算有限,如何提升法务运营管理效率亟需解决。
2.2 经济下行压力及有限预算亟需法务提升管理运营效率
“ 监管合规要求高,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法 务部门面临预算缩减的现实挑战,如何提升法 务效率,最大化利用资源成为法务管理的重要 议题之一。
A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倍增 2019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联合国 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2020年全球经济下滑4.3%;由于影响存在持续性,其对全球产业 链和供应链的冲击将在后期持续发酵。
企业法务数字化 转型白皮书
企业法务数字化转型是趋势, 更是使命
近年来,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个词高频出现,众多企业都主动或被动地迈向了数字化转型 升级之路,但主要还是集中在营销、生产、采购、财务和日常办公等领域,而企业法务 的数字化进程则较为缓慢。随着“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等国家 战略的提出,企业职能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课题之一。
产业数字化成数字经济增长主引擎
中国工业报/2019年/4月/24日/第003版工业互联网周刊产业数字化成数字经济增长主引擎周宝冰4月18日,中国信通院在京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增长20.9%,占GDP 比重为34.8%。
产业数字化成数字经济增长主引擎。
近年来,数字经济增速及体量备受关注,原因之一,在于数字经济发展速度显著高于传统经济门类,也就是作为“新动能”的带动作用明显。
同时,由于数字经济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换道超车”的重要推手,因此各省市数字经济的规模、占比、增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数字经济万亿俱乐部成员达11个目前,业界关于数字经济的测算一直存在不同的方法,这导致输出的结果各不相同。
新发布的《白皮书》将数字经济分为三大要素,即数字产业化,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产业数字化,指传统产业由于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数字化治理,包括治理模式创新,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等。
但在具体的测算上,《白皮书》把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
测算数据显示,2018年数字经济规模为31.3万亿元,增长20.9%,占GDP比重为34.8%。
而根据2018年信通院的数据,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为27.2万亿元,名义增长20.3%,占GDP 比重达到32.9%。
这意味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各地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迅速。
《白皮书》结果表明,继2017年全国10各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万亿元大关后,2018年河北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元,数字经济万亿俱乐部成员达11个,分别是广东(超4万亿元),江苏(超3万亿元),山东、浙江(超2万亿元),上海、北京、福建、湖北、四川、河南、河北(超1万亿元)。
可信行业云评估结果出炉 云计算标准体系建设更进一步
可信行业云评估结果出炉云计算标准体系建设更进一步7月27日-28日,2021可信云大会在京举行。
本届大会以“数字裂变可信发展”为主题。
会上发布了《云计算白皮书(2021年)》、《云原生发展白皮书》等多个重磅行业白皮书。
与会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新形势下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话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
在28日的主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公布了可信行业云最新评估结果、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IOMM 和数字化可信服务评估结果、数字政府建设与发展白皮书、数字政府十佳案例、2021可信云技术/服务/用户最佳实践结果等多项成果。
分论坛嘉宾围绕数字政府、云管理与云优化、金融和通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云网与SASE、软件安全等细分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主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信息服务业处二级调研员李琰处长为大会发表了致辞。
李琰表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进入了创新活跃、应用普及、生态繁荣的新阶段。
一方面,云计算已经形成了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生态。
另一方面,云计算作为数字化基础平台,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部分。
展望未来,云计算将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的全新时代,与AI、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融合也将不断深入,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信发司也将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几点工作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1、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化完善产业生态体系;2、推动云计算与新基建的融合互促,不断培育新业态、新模式;3、促进企业深度上云用云,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4、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切实保障云环境下的网络和用户数据安全。
在致辞最后,李琰表示大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希望与会者可以借此深入交流,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后,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副理事长代晓慧登台为大会发表致辞。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 九大应用场景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九大应用场景前言2019年边缘计算备受产业关注,一度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潮,很多人把2019年称作边缘计算的元年。
理性来看,造成如此火爆局势难免有一些炒作因素在推波助澜,毕竟边缘计算的概念存世也已多年。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工业互联网的大力推动、5G大规模商用的持续酝酿等因素,让整个产业对IT和OT的深度融合充满信心和期待。
这种情况下,也许边缘计算不火也难。
为了褒扬边缘计算,有些声音把云计算的概念描述的稍显狭隘或者刻意地把云计算放到了边缘计算的对立面。
但从技术或商业演进的实际情况来看,边缘计算其实更多的是云计算向终端和用户侧延伸形成的新解决方案。
边缘计算本身就是云计算概念的延伸,即便是赋予其独立的概念,也无法做到与云计算切割开,二者本就是相依而生、协同运作的。
云边协同将成为主流模式,这种协同模式下,云计算在向一种更加全局化的分布式节点组合新形态进阶。
在开展云边协同相关研究的初期,本白皮书以《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九大应用场景》为题,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产业多方撰写。
旨在以理性而乐观的态度,分析云边协同在典型场景下的应用需求和业务模式,为引导产业发展和制定相关标准做铺垫、打基础。
一、云边协同的新浪潮(一)边缘计算是云计算向边缘侧分布式拓展的新触角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认为边缘计算是在移动网络边缘提供IT服务环境和计算能力,强调靠近移动用户,以减少网络操作和服务交付的时延,提高用户体验。
Gartner认为边缘计算描述了一种计算拓扑,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信息处理、内容采集和分发均被置于距离信息更近的源头处完成。
维基百科认为边缘计算是一种优化云计算系统的方法,在网络边缘执行数据处理,靠近数据的来源。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认为边缘计算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中国电信数字化转型驱动的通信服务提供商
中国电信数字化转型驱动的通信服务提供商数字化转型是当今发展的趋势,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道路。
在通信行业,中国电信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电信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和其作为通信服务提供商的角色。
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和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用户体验,增强竞争力。
对于通信服务提供商来说,数字化转型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扮演着信息传输的关键角色。
二、中国电信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1. 技术创新:中国电信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例如,公司在5G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成功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5G网络的建设和试运行。
2. 数据驱动的决策:中国电信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模式,从而优化服务和业务流程。
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中国电信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 生态合作伙伴关系:中国电信注重与其他企业建立生态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享资源和开展合作,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与设备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等合作,中国电信能够更好地整合各方的资源和优势,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三、中国电信作为通信服务提供商的角色1. 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作为通信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通过数字化转型,中国电信不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提高带宽和速度,以满足用户对高清视频、云存储等高带宽应用的需求。
2. 推动行业发展:中国电信积极推动通信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中国电信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服务,如物联网、云计算等,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
3. 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中国电信不仅仅提供网络服务,还提供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和组织实现数字化转型。
例如,中国电信推出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城市提供智能化的交通、治安、环境监测等服务。
电信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互联网+考核试卷
8. “互联网+”环境下,__________是电信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9.电信企业数字化转型中,__________是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关键因素。
10.在“互联网+”时代,__________是电信企业构建生态系统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A.网络覆盖范围
B.服务创新
C.成本控制
D.所有以上选项
15.以下哪项技术对于电信企业实现“互联网+”最不相关?( )
A.云计算
B.物联网
C.虚拟现实
D.石油开采
16.在电信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以下哪个环节最为关键?( )
A.技术引进
B.员工培训
C.组织结构调整
D.市场营销
17.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电信企业“互联网+”战略的实施?( )
4.服务创新
5.数据分析
6.物联网
7.大数据
8.规模经济
9.数据安全
10.生态系统构建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电信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更新快、用户需求多样化、竞争压力大等。应对策略有:持续投资技术研发,建立灵活的组织结构,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以及关注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A.政策法规
B.技术标准
C.市场竞争
D.用户体验
10.以下哪些技术是电信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技术?( )
A.人工智能
B.区块链
C.虚拟现实
D.石油开采技术
中国电信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云网融合2030 技术白皮书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020年11月为促进从传统电信企业向智能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中国电信在2016年发布了《CTNet2025网络架构重构白皮书》,实施了网络重构计划,历经四年多的努力,已经促使传统上比较僵化封闭的网络架构,正逐步向简洁、敏捷、开放、集约的新型网络转变,基本上达到了阶段性的预期目标。
随着云网融合新时代的来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网络强国、网信立国的战略,履行在社会经济数字化升级和新基建工作中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电信与时俱进,提出和发布“云网融合2030技术白皮书”。
本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云网融合的内涵、意义、需求、特征、愿景、原则等,在此基础上,还系统介绍了中国电信云网融合的技术架构、三阶段发展路径和目标,对云网融合未来演进的重点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中国电信的实践需求,提出了近期将开展的关键举措及六大技术创新方向。
本白皮书既是对《CTNet2025网络架构重构白皮书》的升级,也是新时期对云网融合技术内涵的升华。
中国电信将持续深入的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和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云网融合的意义和愿景 (1)1.1云网融合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1)1.2云网融合的需求 (3)1.3云网融合的发展愿景 (9)二、云网融合的目标技术架构和发展阶段 (14)2.1云网融合发展原则 (14)2.2云网融合的目标技术架构 (14)2.3云网融合发展阶段 (16)三、云网融合的近期关键举措 (20)3.1优化云资源池技术架构与布局 (20)3.2创新组网方式 (20)3.3加速网络云化 (21)3.4攻关云PaaS能力 (21)3.5打造云网操作系统 (22)3.6构建端到端的云网内生安全体系 (22)3.7推进云原生改造 (23)3.8云网融合最佳实践-5G (23)四、云网融合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 (25)4.1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泛在连接 (25)4.2云网边端智能协同 (27)4.3数据和算力等新型资源融合 (28)4.4云网资源一体化管控的云网操作系统 (30)4.5一体化智能内生机制 (33)4.6端到端安全内生机制 (34)五、云网融合的未来展望 (37)附录1:术语 (38)附录2:名词解释 (41)一、云网融合的意义和愿景1.1云网融合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1.1云网融合的内涵和特征云网融合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深刻变革,在发展历程上要经过协同、融合和一体三个阶段,最终使得传统上相对独立的云计算资源和网络设施融合形成一体化供给、一体化运营、一体化服务的体系。
未来6G将如何发展?
未来6G将如何发展?近两年,随着5G的逐渐普及和商用进程的加快,关于6G的探索和讨论也开始成为业界谈论的焦点。
我国科技部早在2019年11月就启动了由37家产学研机构参与的6G技术研发IMT-2030推进组,并召开了多场6G研讨会,通信领域相关的标准组织ITU和3GPP对于6G 相关标准的制定也给出了计划时间表,我国6G研发正式启动。
5月12日,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主持召开5G/6G专题会议,要求IMT-2030(6G)推进组进一步提前谋划,加强研究,稳中有进推动6G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6G应用场景研究。
在现有5G的基础上,结合技术演进、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未来6G的愿景需求和应用场景。
二是着力推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围绕太赫兹通信、通信感知一体化、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等6G潜在技术,主动谋划、前瞻部署、厚植根基,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积极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6月6日,IMT-2030(6G)推进组(以下简称“推进组”)正式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本白皮书作为推进组的阶段性成果,内容涵盖总体愿景、八大业务应用场景、十大潜在关键技术等,并阐述了对6G发展的一些思考。
八大业务应用场景白皮书提出,6G的总体愿景为“万物智联、数字孪生”。
未来,6G业务将呈现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等新发展趋势,形成沉浸式云XR(扩展现实)、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数字孪生、全域覆盖等八大业务应用。
具体而言,云化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智慧交互等沉浸化业务应用不仅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极致体验,满足人类多重感官、情感和意识层面的交互需求,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娱乐生活、医疗健康、工业生产等领域,助力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通信感知、普惠智能、数字孪生等智慧化业务应用借助感知、智能等全新能力,在进一步提升6G通信系统性能的同时,还将助力完成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推动人类进入虚拟化的数字孪生世界。
电信业的数字化转型
电信业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立足市场、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而在电信业这个高度信息化的领域,数字化转型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字化转型的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讨电信业的数字化转型。
一、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外部的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
在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加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而言:1. 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
数字化转型可以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服务中断的风险,同时实现智能化的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加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电信企业可以引入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电信业的数字化转型现状目前,中国电信运营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需要不断努力。
具体来看:1. 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
中国电信运营商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和发展程度较高,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复杂度和挑战也越来越高,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创新。
2. 5G网络方面。
中国电信运营商在5G网络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开始启动,但是5G网络的应用场景和业务模式尚未充分探索和开发,未来需要加速推进。
3. 开放和智能化方面。
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开放和智能化方面的应用和探索尚不够充分,这也是未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电信业的数字化转型未来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网络、应用、数据的一体化。
未来,电信业需要将网络、应用、数据进行有机结合,在建设数字化生态系统时,着重突破网络与应用的束缚限制,打破数据隔阂,使得三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协同。
2. 加快5G网络建设。
5G网络的建设是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电信运营商需要加速推广5G技术和应用,建立适合本地市场特点的商用模式和运营机制,切实提高5G网络的使用体验和商业价值。
迈入全光网2.0时代 OTN必将大有可为
迈入全光网2.0时代OTN必将大有可为飞象网讯利用光进行信息传输的方式可以说历史悠久,古时代的“烽火台”就已经让人们体验了通过光来传输信息的便捷性。
然而,这种原始的光通信方式比较落后,受限于肉眼可见的传输距离,可靠性并不高。
随着社会信息传递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光通信的诞生。
开启现代光通信技术1800年,亚历山大∙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发明了“光话机”。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提出了光纤传输理论,但当时光纤损耗高达1000dB/km。
1970年,石英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的研发,使得光纤损耗降低到20dB/km,且激光强度高、可靠性强。
1976年,光纤技术的继续发展,使得损耗已减小至0.47dB/km,这意味着传输媒质的损耗问题已解决,推动了光传送技术的蓬勃发展。
回顾传送网发展历程传送网历经四十余载时间,总结来看经历了PDH、SDH/MSTP、WDM/OTN、PeOTN的技术发展和代际革新。
第一代提供语音服务的有线网络,采用了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体系)技术。
第二代提供Web上网服务和TDM专线,采用了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MSTP(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
第三代开始支持视频业务和数据中心互联,采用了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 OTN(Optical Transmission Network,光传送网)技术。
第四代保障4K高清视频和品质专线体验,采用了PeOTN(Packet enhanced OTN,分组增强型OTN)技术。
在早期前两代发展阶段,面向语音服务、Web上网以及TDM专线业务,以SDH/MSTP 同步数字体系技术为代表,支持Ethernet,A TM/IMA等多种接口接入,可以将CBR/VBR 等不同业务封装到SDH帧中,物理隔离硬管道,聚焦低速小颗粒业务承载。
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一、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变得日益重要。
数字化转型能够带来很多好处,例如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以及促进业务增长等。
本文将对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进行探讨。
二、数字化转型的定义和意义1. 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来改进业务流程、提高客户参与度和创造价值的一种战略性行动”(来源:Financial Times)。
2. 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数字化转型能够带来很多好处,例如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业务增长等。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种必要的经营策略,而且还是通信企业的生命线。
三、数字化转型对通信行业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通信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客户满意度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
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通信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并实现快速响应客户投诉等。
2. 降低成本数字化转型能够降低通信企业的成本。
通过数字化技术,通信企业能够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减少人力资源和物料成本等。
3. 提高效率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通信企业的效率。
通过数字化技术,通信企业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数据的准确分析和智能化决策等,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4. 促进业务增长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通信企业的业务增长。
通过数字化技术,通信企业能够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等,从而促进业务增长。
四、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技术难题、组织文化障碍等。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技术难题数字化转型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但是,这些技术可能会面临相关人才的短缺、设备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等。
解决这些技术难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例如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设备检验等。
2. 组织文化障碍数字化转型需要改变组织文化,以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的运转方式。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绩效评价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绩效评价
汪小婷
【期刊名称】《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10)004
【摘要】中国电信实施战略转型已经三年,对转型绩效进行评价,对于明确战略转型的作用和今后战略改进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在分析中国电信战略转型具体内容的
基础上,研究了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绩效评价问题,建立了转型目标、横向(年度)对比、行业对比三层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业务转型为影响转
型绩效的主要因素.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汪小婷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626
【相关文献】
1.中国电信加速战略转型确立“远见2020”生态落地方案 [J], 陈赞成
2.中国电信发布CTNet2025白皮书正式进入战略转型实施阶段 [J], 黄海峰
3.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绩效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创新
——评《中国电信业改革绩效评价及政策优化研究》 [J], 毛凤霞
4.中国电信产业改革绩效研究的新视角与方法创新——评《中国电信业改革绩效评
价及政策优化研究》 [J], 毛凤霞
5.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 [J], 吴俊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网络软化下的战略选择(2018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年7月版权声明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人类历史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全球。
这促使电信运营商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历程。
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创新,其内涵也不断地得到丰富。
近期,网络软化技术的发展再次使得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得以扩展。
转型从前期主要聚焦于业务层,发展为业务层、网络层和内部管理运营更加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并且,网络软化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部分。
相比其前期单一的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而言,网络软化使得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不再仅停留于业务层转型,更需要展开对企业内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
因为,网络软化使得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交付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对其核心能力提出了挑战,也从思维模式、价值理念到人员技能和运营模式等都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全方位的转型要求。
如何实现这样的全面转型是电信运营商在整个数字化浪潮中必须要交出的一份答卷。
本报告聚焦于网络软化进程中电信运营商普遍面临的三大重要问题,生态位选择、运营组织方式变革和人才队伍转型。
报告力图为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给出一些新的方向性和具体性的建议,为政府推动电信行业升级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网络软化将给业务创新带来极大的灵活性,网络业务的个性化也将提升客户体验,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大幅提升网络价值。
因此,网络软化有望给电信业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推动电信运营商实现数字化转型。
但要想获取数字化转型的红利,运营商必须建立起后端网络的自主能力和前端网络产品的创新能力。
然而我国运营商的公司运营模式历来以项目管理为主,缺乏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是迎接更大的挑战建立强大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还是维持原有的运营方式,大量的委托与外包?这是最终会决定运营商在未来生态中的生态位,未来的竞争优势,以及转型路径和自身转型难度的问题。
研究后发现,目前大部分电信运营商还处在这两种能力都较为缺乏的“维持型”生态位,即只能努力保有原有市场地位,而且价值空间仅能维持生存。
面向未来,电信运营商只有建立起前端网络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后端网络的自主能力,才能逐步走向“业务拓展型”生态位,即可以通过拓展前端市场,获得较多的价值空间,并最终向“双向拓展型”生态位努力,即可以同时通过拓展前端市场和压降后端网络成本,获得更为理想的价值空间。
为实现生态位的演进,在未来的转型中,运营商需要建立适应于转型的机制,吸引具有IT专长的人才和培养ICT复合型人才,培育和保留住一支数字化转型的优秀人才队伍,并创新运营模式和业务交付模式,建立起极大的竞争优势。
为了便于大家在阅读中对内容的理解,有必要明确核心关键词的内涵。
一是,本报告研究的电信业专指拥有网络资产的基础电信运营商的集合,个体的运营商所面临的数字化转型问题反映了电信业发展的普遍问题。
二是,“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概念目前在业内被广泛采用,内涵非常丰富。
本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属于电信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并非全部。
主要由网络软化带来的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重构、流程再造、思维模式、企业文化、人员技能等一系列的转型,是电信运营商进行上层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第三,本报告中提到的网络产品创新是专指网络服务产品而非互联网平台类的业务或网络设备产品。
目 录一、生态位选择 (1)(一) 网络软化驱动力 (1)(二) 网络架构重构 (2)(三) 运营商所处的新生态 (3)(四) 运营商的生态位选择 (6)1. 四种生态位 (6)2. 生态位选择所需的决策 (8)3. 生态位演进路径建议 (17)二、运营组织方式变革 (19)(一) 运营组织架构变革 (20)(二) 网络运维层变革 (21)1. 由纵向垂直化专业分工,转变为横向水平化分层管理 (21)2. 增强软件编程能力,壮大IT研发团队 (22)3. 增加对网络微功能软件的管理和维护 (23)4. 增加编排管理新职能 (24)5. 运维保障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24)(三) 网络产品研发与运维层变革 (25)1. “网络切片”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25)2. 开发和运营的一体化 (26)3. 呈现分布式、小团队需求 (27)(四) 产品层与网络层的运营衔接 (27)(五) 变革带来的冲突与挑战 (29)1. “尽力而为”和“5个9保障”的矛盾 (29)2. “传统的管理和考核方式”与“变革思维”的冲突 (30)三、人才队伍转型 (31)(一) 人才需求 (31)1. 能力需求变革 (32)2. 人才规模需求 (33)(二) 人才供给 (36)1. 全行业面临IT人才短缺 (36)2. 初中级IT人才愈发紧缺 (36)(三) 人才竞争 (37)(四) 人才获取 (38)1. 外部获取 (39)2. 内部培养 (40)四、结束语 (42)附录 (4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年)一、生态位选择(一)网络软化驱动力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连接主体、应用场景多样化,通信网络需求发生着两个方面的重要变化:一是,连接数量和流量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根据爱立信预测,2016年到2022年全球连接数量将从160亿增长到290亿,年均复合增速为10.4%,同期全球数据流量规模将以42%的年复合增速增长;二是,客户对网络的容量、速率、时延、稳定、安全、规模等性能的要求不尽相同,而且要求“按需供给”。
以上网络需求的两个变化,要求网络既要有足够的容量或者高度的可扩展性,满足需求规模的爆发,又要具备高度的弹性、灵活性、隔离性,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和“按需供给”的需求变革。
另外,互联网巨头顺应“云网融合”的趋势,进入基础通信领域(如图1所示)。
过去几年,互联网巨头凭借其极强的IT能力,在云服务提供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现在,伴随业务和应用上云的趋势,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云服务商以降低自身运营成本、满足客户“云网融合”需求为出发点,开始构建DCI网络,并通过“云”+“网”融合的营销方式和提供在线自助管理的服务方式,抢占基础通信服务在企业市场的价值空间。
电信运营商需要以更灵活、更优质、更低成本、更快速的网络服务,应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竞争。
2图1 ICT 产业变化而电信运营商的传统网络架构,不能满足其应对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网络构成复杂,资源难以协同,缺乏灵活性、可扩展性;二是,传统网络架构下业务难以融合,新业务开发困难,难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三是,传统网络规划、建设和运维复杂,运营成本高。
因此,引入SDN/NFV、云计算、大数据、AI 等新型信息通信技术,重构网络架构,实现管道的软化、云化、智能化升级,是电信运营商满足市场需求,应对市场竞争,突破数字化转型瓶颈的核心路径。
(二) 网络架构重构未来通信网络架构将演变为三层架构,基础资源层、网络功能层和网络功能管理编排层(如图2所示)1。
1参考资料:ESTI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sation -Update White Paper;AT&T,Domain 2.0 Vision White Paper;SDN/NFV 产业联盟,NFV 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国移动,NovoNet2020愿景;中国电信,CTNet2025网络架构白皮书;中国联通,新一代网络架构白皮书(CUBE-Net2.0)其中,第一层是共享的网络资源,基于虚拟化OS,所有的硬件资源实现云化、共享,支撑利用率弹性伸缩、灵活调用;第二层是软化的网络功能,网络功能以软件形式出现,便于修改、升级、编排、调用、扩展;第三层是智能化的协同管理编排,基于IT方式,实现网络功能、性能的自动化编排与管理。
(三)运营商所处的新生态新网络架构下,电信运营商所处的产业新生态由六部分构成: 一是,供应商。
NFV技术推动软硬件分层解耦,产业链被拉长,虚拟化OS提供商、VNF提供商、VIM提供商、VNFM提供商、NFVO提供商等新生主体出现,原产业链中的通信设备提供商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升级,而运营商对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取决于电信运营商新型网络的标准制定、设计、研发与运维能力,以及产业生态的构建能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力(下文简称“网络自主能力”)的强弱。
二是,企业市场竞合者。
互联网公司基于其云服务能力和DCI网络能力,抢占企业通信市场空间,成为电信运营商在企业市场的“竞争者”(目前互联网公司主要通过租赁运营商接入网的方式,实现其“最后一公里”的接入能力,因此互联网公司也是电信运营商在企业市场的“合作者”)。
而通信设备提供商巨头与IT设备提供商巨头均具备进入企业通信市场所需的IT能力和CT能力。
因此,电信运营商对新型网络的自主能力,以及网络产品的创新、运维能力(下文简称“网络产品创新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是,大众市场竞合者。
面向大众市场大量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电信运营商因仅靠一己之力无法全部满足,而选择开放其业务编排能力API,充分利用第三方应用开发商的创新能力与垂直领域专业能力,挖掘长尾市场价值,因此第三方应用开发商成为运营商的“合作者”。
但,如果运营商的网络产品创新能力不及第三方,运营商将面临沦为单纯的基础通信管道提供者的压力,对行业实现新的增长极为不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对运营商存在一定的“竞争者”属性。
因此,运营商与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运营商网络产品创新能力的强弱。
四是,购买者,包括大众客户与企业客户。
与遭遇“天花板”效应的大众通信市场不同,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通信市场展示出巨大的价值空间。
而且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服务技术的推动下,信息通信服务不断创新与融合发展,信息通信服务提供主体的类型和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 年)业务数量也随之增加,电信运营商在大众市场的竞争力在不断弱化, 在企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被削弱。
若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产品创新 能力能够提升,其在大众市场和企业市场的竞争力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五是,标准与开源组织。
开源组织是网络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出 现的新生主体,未来,网络软化技术的制定将走向标准组织与开源组 织相互促进的方式。
这对电信业产业生态带来了变革式的影响,主要 表现为电信运营商以参与标准制定的方式,融入到通信软硬件供应环 节,而原来的通信设备提供商也会涉及通信软硬件的多个模块,因此 电信运营商与供应商的链条关系,也变革为生态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