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教案
《乙酸》教案
《乙酸》教案《乙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2)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3)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4)掌握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乙酸的分子结构,学习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乙酸的性质,学习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感受化学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二、重点难点1.重点:乙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难点: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乙酸乙酯的性质实验数据处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问题串引导法、知识迁移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醋酸是生活中常见的酸,醋的主要成分就是醋酸,可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乙酸。
2.学习新课:(1)乙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质:通过展示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和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根据甲烷的结构推断乙酸的结构。
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乙酸的物理性质。
(2)乙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乙酸的化学性质。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原因。
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与实际的差别。
具体来说,将醋酸溶液加入到石蕊试剂中,观察颜色变化;将醋酸溶液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气泡产生;将醋酸溶液加入到锌粒中,观察气体产生等实验,让学生理解乙酸的酸性性质。
(3)酯化反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中的信息,让学生归纳总结酯化反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酯化反应中涉及到的反应物、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等知识点。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比较预测与实际的差别。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乙酸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2.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乙酸、乙醇、硫酸、硫酸钠等;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3. 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对乙酸感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乙酸的性质:1. 结构和物理性质:介绍乙酸的化学结构和常见的物理性质;2. 化学性质:讲解乙酸的酸碱性质和氧化性质,以及其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反应。
三、乙酸的制备方法:1.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乙酸的合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乙酸的制备原理;2. 反应机理:讲解乙酸的合成反应机理,并对反应条件进行讨论。
四、乙酸的应用:1. 工业应用: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2. 生活应用:讲解乙酸在食品保鲜、清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五、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乙酸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或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家里继续深入学习乙酸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乙酸的性质和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乙酸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其在现代化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乙酸》教学设计
《乙酸》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乙酸教学设计课程时长:1小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酸的性质、特点以及用途;2.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3.能够进行乙酸的化学反应的观察与描述。
二、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乙酸酐、氧化铜、试管、醋酸纸、试纸、试剂瓶等;2.实验仪器:滴定管、比色皿、酒精灯等;3.实验装置:酸碱中和器、导热设备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乙酸的概念(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有关酸和碱的知识,了解酸的定义和一些常见的酸;第二步:乙酸的制备方法(15分钟)1.介绍乙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乙醇酸化法、乙烯氧化法等;2.详细描述乙醇酸化法的实验操作步骤:a.准备乙醇和硫酸;b.将乙醇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反应;c.过滤产物,并对所得白色结晶进行干燥;d.结晶后得到酸酐,用水稀释,并加入铜粉进行酸化反应;e.过滤并蒸馏得到乙酸。
第三步:乙酸的性质和特点(20分钟)1.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乙酸的酸碱性质、饱和度和挥发性;2.学生观察并描述乙酸的酸碱性质:用醋酸纸测试乙酸的酸性;3.学生进行试验并观察乙酸的饱和度:加入少量溴酸钾溶液观察是否生成白色结晶;4.学生进行试验并观察乙酸的挥发性:加热乙酸盐在试管内,然后用试纸测试气体的酸性。
第四步:乙酸的反应实验(30分钟)1.学生进行乙酸的各种化学反应实验:a.学生将乙酸与稀硫酸进行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b.学生将乙酸与碳酸钠进行反应,观察生成的产物;c.学生将乙酸与乙醇进行酯化反应,观察产生的气味。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乙酸的性质和特点,并解答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疑问;2.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强调乙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扩展:1.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乙酸的其他用途和相关的化学反应;2.学生可以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并观察实验结果;3.学生可以研究乙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例如酱油、醋等的制备过程。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互动: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2.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3.课后作业:布置乙酸相关的作业,以检验学生对乙酸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主题:乙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了解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乙酸的性质、结构和应用;
难点:乙酸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内容:
1.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1)乙酸的化学式:CH3COOH;
(2)乙酸的性质:具有刺鼻味道,可溶于水,与碱反应生成乙酸盐。
2.乙酸的应用:
(1)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调味或防腐;
(2)作为溶剂,用于乳液、染料等的生产;
(3)作为农药,用于杀虫。
3.乙酸的制备方法:
(1)醋酸法:将乙醇和氧气在存在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生成乙醛,再将乙醛氧化即得乙酸;
(2)乙烷氧化法:将乙烷与氧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得到乙酸。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简要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学习:学习乙酸的应用;
3.实验: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
4.总结:总结乙酸的性质、应用和制备方法;
5.拓展:探讨乙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
反馈学生对乙酸的理解,检验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六、作业:
1.总结乙酸的性质和结构;
2.阅读乙酸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写出自己的看法。
以上为乙酸的高中化学教案范本,仅供参考。
乙酸的教案
乙酸的教案教案主题:醋的特性及应用——乙酸的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掌握乙酸的制取方法;3. 了解乙酸的主要用途;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出示乙酸和醋的图片或样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
2. 提问:你们平时都在哪些食物或药品中发现过醋?二、乙酸的性质及制取方法(15分钟)1. 介绍乙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乙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2. 介绍乙酸的制取方法:乙酸的制取方法有发酵法、合成法等,其中,以酒精的自然发酵产生的醋酸含量最高。
三、乙酸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介绍乙酸的主要用途:乙酸广泛应用于食品、涂料、医药、农药等多个领域。
例如,食品中的醋用于调味、腌制和防腐;乙酸酐在涂料中具有增稠、增亮和抗氧化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乙酸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应用领域?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进行乙酸的简单制取实验:将适量的醋饼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轻轻搅拌,观察生成的气体和液体变化。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和结论,分析产生气体的物质是什么。
五、归纳总结(5分钟)根据实验观察和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乙酸的特性及应用领域,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回答疑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制取乙酸,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查找乙酸的更多应用领域,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七、课堂检测与评价(5分钟)布置乙酸相关的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乙酸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观察记录。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乙酸,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对乙酸的特性和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乙酸相关实验的数量和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乙酸(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5—4 乙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用途。
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了解乙酸的工业制法和用途。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教学软件,介绍同位素示踪这一先进的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酸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教学用具]酯化反应机理的教学课件、试管、导管、酒精灯、Mg粉、NaOH溶液、CuSO4溶液、Na2CO3粉末、乙酸、酚酞、乙醇、浓硫酸、冰醋酸、饱和Na2CO3溶液[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式[教学手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设计实验、实物感知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引入师: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乙醛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
生:乙醛被氧化成乙酸。
师:组织学生对黑板板演同学书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判。
上述化学反应中有机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衍生关系?[板书] O O‖氧化‖CH3—C—H CH3—C—O—H师:氧化反应发生在乙醛分子的哪个部位?生:反应发生在醛基上,醛基被氧化成羧基。
(二)新课进行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乙酸第四节乙酸一、结构[提问]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简式。
介绍乙酸的官能团——羧基。
O O‖‖分子式:C2H402 结构简式:CH3—C—O—H 官能团:—C—OH(羧基)[板书]二、性质师:乙酸又叫醋酸和冰醋酸。
[板书]: 乙酸又叫醋酸和冰醋酸1.物理性质[指导实验]观察乙酸的颜色、状态、气味,观察冰醋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乙酸》教案
《乙酸》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1.糖醋鱼,松鼠桂鱼,香甜可口,酸酸的,看得人直流口水,你知道他们的美味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料,是什么吗?2.醋的来源(PPT展示)3.两千多年来,食醋把我们的生活调理的有滋有味,是食醋中的哪种成分的功劳呢了解醋的来源思考并回答:乙酸讲述醋文化,让学生感受化学自古以来就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习兴趣(二)知识点一:乙酸物理性质、结构1.观察乙酸(颜色、状态、气味),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2.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板书】一、物理性质二、结构1)分子式:C2H4O22)结构式:H CHHCOO H ————|||3)结构简式:CH3COOH4)官能团是羧基:—COOH 归纳: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熔点16.6℃,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酒精。
认真观察,将球棍模型传给其他同学。
通过球棍模型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乙酸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进而顺理成章的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三)知识点二:乙酸化学性质【过渡】生活中,醋酸可以除去水垢,利用了乙酸的什么性质呢?酸的通性?【板书】三、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断O-H键)CH3COOH CH3COO- + H+【设问】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板书】2)酯化反应【讲述】【板书】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类型: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可逆反应酸性回顾酸的通性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与活泼金属反应Mg+2CH3COOH−→−(CH3COO)2Mg +H2↑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uO+2CH3COOH(CH3COO)2Cu+H2O④与碱反应NaOH+CH3COOHCH3COONa+H2O⑤与部分盐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酸性: 乙酸 > 碳酸酸的通性学生初中就已经掌握,非常熟悉。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 了解乙酸合成的方法和步骤。
3. 学会进行乙酸的合成实验。
教学重点:
1. 乙酸合成的化学方程式。
2. 乙酸合成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乙醇、硫酸、试管、加热设备等实验器材。
2. 化学药品安全实验操作规范。
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乙酸的性质和用途,引出乙酸的合成方法。
2. 实验操作:将一定量的乙醇和硫酸加入试管中,加热恒温,观察反应过程。
3. 结果分析:观察反应后生成的混合物,讨论乙酸的合成反应。
4. 实验总结:总结乙酸的合成步骤及反应过程。
教学延伸:
1. 讨论不同条件下乙酸合成的反应速度及产率的影响。
2. 探讨其它方法合成乙酸的优缺点。
教学评价:
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性。
2. 对乙酸合成反应过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馈:
1. 跟踪学生对乙酸合成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教案,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乙酸的合成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乙酸教学设计(优秀)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教学设计教材和学生分析:从教材安排和学生情况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是一种酸,到了必修阶段乙酸就是一种有机物,而选修阶段乙酸是一种烃的衍生物,学生对乙酸分类的认知呈上升变化。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能解离出H+,到了必修要知道有特定的官能团,而到了选修阶段还要了解断键方式,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也是呈上升变化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建立结构-性质-用途学习模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通过酯化反应,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酯化反应及制备和收集条件的控制。
教法、学法:自学是成才的关键。
闻名于世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等等,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自学能力特别强。
集大成者方能有所成。
这句话用牛顿的话来说就是:“我之所以取得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即要善于学习。
自学也就是要由“学会”变为“会学”。
“学会”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或者在别人的解说中知识进行了解、但缺乏获得知识的过程。
一定时间后淡忘了,又需要老师讲、导致重复啰嗦。
“会学”即在学习中不但学到知识、还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即使知识遗忘了,也能用恰当的方法重新获得。
因此恰逢新课改之际,我在自己所教的班级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教法:学案导学、教师点评;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验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总结。
以上方法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节内容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自主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二课时为展评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展示过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总结。
《乙酸》教案设计
《乙酸》教案设计课题名称:乙酸一、教学目标1.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2.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3.理解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二、教学重点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食醋、酸奶等,引导学生思考乙酸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2.学习乙酸的基本概念(15分钟)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图示和实物演示,了解乙酸的定义、分子式、结构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30分钟)3.1乙醇发酵制备乙酸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演示和实验视频,向学生讲解乙醇发酵制备乙酸的方法、反应原理和实验步骤,并引导学生分析反应机理。
3.2氧化乙醛制备乙酸教师简要介绍氧化乙醛制备乙酸的方法,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一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学习乙酸的应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乙酸在日常生活、工业和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乙酸的实际应用,如酒精中毒急救、食品防腐等。
5.实验操作及分析(30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乙酸的认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制备乙酸,并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总结(10分钟)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五、课堂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通过实验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使其更好地理解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实验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3.讨论教学法: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促进他们思维的活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及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2.实验器材和药品:乙醇、酵母、氢氧化钠、硫酸等;3.实验操作指导书、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图示材料。
乙酸教案[1]
【过渡】糖醋鱼制作中为什么要放料酒J'?香味来自于哪些化学物质?这个香味里面没有酒香,而有酯香味,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种有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这个反应叫曲化反应(出示反应方程式)。
同学们想不想制取这种有香味的物质呢?【温馨提示】:1.留意试剂的添加依次2.在大试管中加两块碎究片3.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4.每组限制加热时间为2分钟。
试验完毕后的现象收集:1.先振荡接收试管,然后向试管中插入红色的油画棒一会儿并取出。
2.请1、2大组的同学留意视察接收试管中的现象.3.请3、4大组的同学用尺子量出上层液体的厚度。
【提出问题】D浓蕨酸的作用。
2)导气管为什么不能深化液而以下?3)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汲取产物的好处。
【板书】培育学生获(2)油化反应得信息的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力,总结实CHXOOII+CJI s OII力。
十6CH3COOQHMIQ【探究活动】学生分成四个大组,依据课本试验3—4进行能化反应实,对不同的组进行条件限制做对比试验。
落实酯化反应概念通过酯化反各组汇报试验现应的试验,建象:1大组接收立对脂化反试管溶液无色且无应的相识,初分层现象02大组接步体会有机收试管溶液有分层合成的科学现象且上层为红色。
方法3大组上层液体厚度为1cm。
4大组上层液体厚度为2cι11o探究脂化反应3、化学性质(1)酸性:比碳酸强(2)酯化反应:CH,-∂-O-H+HO-C J H,CH J-C-O-C1H J*H1O二、乙酸1、物理性质2、分子结构。
初中化学乙酸教案
初中化学乙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3. 能够进行乙酸的简单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1. 乙酸的化学式和性质;2. 乙酸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乙酸的制备实验操作;2. 乙酸的用途。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导管等;2. 实验试剂:醋酸、乙醇、浓硫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甲酸的学习,提问:甲酸的化学式是什么?它的性质和用途有哪些?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乙酸的学习。
二、学习乙酸的化学式和性质(10分钟)1. 教师展示乙酸的化学式,提问:乙酸的化学式是什么?它由哪些元素组成?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3. 教师介绍乙酸的性质,如酸性、挥发性、溶解性等,并提问:乙酸有哪些常见的用途?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乙酸的常见用途,如作为食品添加剂、制药工业等。
三、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乙酸的制备方法,如发酵法、氧化法等,并选择发酵法进行讲解。
2. 教师展示发酵法的实验步骤,并提问:谁能来说说发酵法制备乙酸的实验步骤是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发酵法制备乙酸的实验步骤:a. 将乙醇和醋酸菌混合;b. 加热混合物,保持恒温;c. 观察气体的产生和乙酸的生成。
四、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五、总结乙酸的用途(5分钟)1. 教师提问:乙酸有哪些常见的用途?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乙酸的常见用途,如作为食品添加剂、制药工业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甲酸的学习,引入乙酸的学习。
在学习乙酸的化学式和性质时,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学习。
在学习乙酸的制备方法时,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乙酸制备方法的理解。
高中化学面试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面试乙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乙酸的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
3. 能够描述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
难点: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三、教学内容1. 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其化学式为CH3COOH。
乙酸具有酸性,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乙酸还能和一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乙酸盐和氢气。
2. 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的沸点为118℃,密度为1.049g/cm3,溶于水,可与许多有机物混合,有腐蚀性。
3. 乙酸的制取方法:乙酸可以通过大豆蛋白或乳酸菌发酵生产,也可以通过催化氧化乙烯或乙醛制备。
4. 乙酸的主要用途:乙酸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可用于制造乙酸乙酯、纤维素醋、红酒酸等产品。
5. 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乙酸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乙酸盐和水。
乙酸与金属反应可生成相应的乙酸盐和氢气。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通过实验演示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
2. 讨论法:与学生一起讨论乙酸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乙酸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估1. 口头测试:对学生进行乙酸相关知识的口头测试。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3. 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乙酸、碱、金属等实验器材。
2. 教学视频: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展示乙酸的制取方法和反应过程。
七、教学安排本节课将持续1个课时,教学安排如下:1. 介绍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5分钟)。
2. 讨论乙酸的制取方法和主要用途(15分钟)。
3. 示范乙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过程(20分钟)。
八、教学反馈在课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乙酸》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乙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
2、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乙酸的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顾法和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采用生活情境引入、设疑、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乙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乙酸的分子结构、酸性和酯化反应教学难点:乙酸酯化反应的实质三、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方法:运用生活情境、实验探究,演示实验,模型展示方法,掌握乙酸的性质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板书】(一)物理性质色、态、味: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溶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熔、沸点:沸点117.9℃熔点16.6℃当温度低于熔点(16.6℃)时,乙酸凝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板书】(二)分子结构【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分子式:C2H4O2结构式:O结构简式:CH C 或O H C H3C OO H3官能团:羧基(—COOH)CH3COOH + CH3CH2OHA.甲烷B.乙酸C.乙醇D.苯4、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①乙醇②金属钠③甲烷④碳酸钙⑤氢氧化钠⑥ 氧化镁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D.全部【作业】1、学案48-60二、乙酸板书设计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式:O H 或CH3COOH(一)物理性质(二)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O2O 结构简式:CH3 C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CH 3COOCH 2CH 3 + H 2O CH 3COOH + CH 3CH 2OH酯化反应: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酸性:CH 3COOH > H 2CO 3C H 3C OO - + H +1、酸性:CH 3COOH(三)化学性质 (—COOH )官能团:羧基。
《乙酸》教案范文
《乙酸》教案范文课题:《乙酸》教案年级:高中化学教学目标:1.了解乙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掌握乙酸的制备和性质的实验方法。
3.理解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1.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2.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3.乙酸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乙酸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乙酸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2.实验室用具和试剂。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问题:你知道醋是由什么组成的?请思考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醋主要是由乙酸组成的,乙酸是一种有机酸。
Step 2:乙酸的基本概念(20分钟)教师介绍乙酸的概念、性质和结构,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乙酸的结构中有哪些基团?它有什么性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乙酸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Step 3:乙酸的制备方法(30分钟)教师介绍乙酸的制备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了解乙酸的制备实验方法。
Step 4:乙酸的性质实验(30分钟)教师介绍乙酸的性质实验,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乙酸的性质。
Step 5:讨论和总结(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乙酸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它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6:作业布置(10分钟)教师布置乙酸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教材内容并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乙酸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性质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对乙酸的制备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讨论和总结环节,学生对乙酸的应用和意义进行了思考和讨论,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
下节课可以引入乙酸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高中化学教案【乙酸】
乙酸一、乙酸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结构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俗称无色液体刺激性易溶于水16.6 ℃冰醋酸2.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空间填充模型名称化学式C2H4O2CH3COOH 羧基—COOH二、乙酸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1)定义酸和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且能闻到香味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微点拨:(1)虽然乙酸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但是只有羧基上的氢原子能电离出来,所以乙酸是一元酸。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用“”。
(3)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乙酸的最简式是CH2O。
()(2)冰醋酸是混合物。
()(3)1 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H+数目为N A。
()(4)乙醇、乙酸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1)√(2)×(3)×(4)×2.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的官能团为羟基B.乙酸分子中全是极性共价键C.乙酸的分子式为CH3COOHD.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A错误;乙酸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错误;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C错误。
]3.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由空间填充模型知,该有机物为CH3COOH,能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发生酯化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5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乙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乙酸的基本性质和应用;2. 掌握乙酸的结构、制备方法和性质;3. 能够区分乙酸和其他酸类化合物;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乙酸的结构和性质;2. 乙酸的制备与应用;3. 乙酸的理化性质。
教学难点:1. 乙酸与其他酸类化合物的区别;2. 乙酸的反应机制。
教学内容:1. 乙酸的结构式及物理性质;2. 乙酸的制备方法;3. 乙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乙酸的应用领域,并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5分钟)1. 展示乙酸的结构式,解释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2. 示范性质实验:观察乙酸的物理性质,如气味、酸度等。
三、乙酸的制备(20分钟)1. 讲解乙酸的制备方法,包括氧化乙醇和加氢醛的方法;2. 进行实验操作:氧化乙醇制备乙酸,并观察产物的收集过程。
四、乙酸的化学性质(20分钟)1. 探讨乙酸与碱、金属反应的特点;2. 示范性质实验:乙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观察产物的生成情况。
五、综合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课堂实验的观察结果和感想,师生共同讨论乙酸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乙酸的化学方程式,并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乙酸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化学性质,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乙酸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加深对乙酸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乙酸的教案
乙酸的教案教案:乙酸及其性质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理解乙酸的应用领域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掌握乙酸的合成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乙酸的化学性质2. 乙酸的物理性质3. 乙酸的应用领域4. 乙酸的合成方法三、教学重点乙酸的性质与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板书和讲解的方式介绍乙酸的性质与应用。
2. 实验演示法:进行乙酸的合成实验,直观展示合成过程。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1. 乙酸的化学性质a. 乙酸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b. 乙酸与碱的反应:C2H5COOH + NaOH → C2H5COONa + H2O。
c. 乙酸的酸性:酸性反应及其表现。
2. 乙酸的物理性质a. 外观、气味和溶解性。
b. 密度、沸点和熔点。
3. 乙酸的应用领域a. 食品行业:乙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应用。
b. 化学品行业:乙酸用作溶剂和催化剂的应用。
c. 医药行业:乙酸作为药物合成的原料和溶剂的应用。
4. 乙酸的合成方法a. 乙醇的氧化:C2H5OH + O2 → CH3COO H + H2O。
b. 乙醛的氧化:CH3CHO + O2 → CH3COOH。
c. 乙烯的氧化:CH2=CH2 + O2 → CH3COOH。
六、实验操作设计1. 实验目的:合成乙酸。
2. 实验原理:乙醇的氧化反应。
3. 实验步骤:a. 取一烧瓶,加入适量乙醇。
b. 加入适量硫酸催化剂。
c. 进行反应。
d. 过滤得到乙酸溶液。
e. 蒸馏得到纯净乙酸。
4. 实验结果:得到纯净乙酸。
5. 实验注意事项:a.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乙酸接触皮肤和眼睛。
b. 进行反应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
七、教学评价1. 检测学生对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乙酸应用领域和合成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乙酸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乙酸教学设计_2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乙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1)、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酸性、酯化反应等性质。
2)、认识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化学2》《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的《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中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标准必修中对官能团的学习有所体现但没有强化,学生主要学的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重要有机物的知识。
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了解有机物的一般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另外乙酸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也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酸的用途,本课时将进一步学习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其酸性与酯化反应,并学会用有机物结构和化学键知识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
该年龄段的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学习经验。
教学中若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和实验,并引导学生推理、分析和实验探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设计思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知识,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主动构建新的知识。
为帮助学生突破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认知规律入手。
首先投影了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的装置图,要求学生观察装置的特点后分组连接装置并制取少量乙酸乙酯,记录现象。
遵循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学习的最后,提供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价。
(完整版)《乙酸》全国公开课教学设计
(完整版)《⼄酸》全国公开课教学设计《⼄酸》教学设计化学教研组:⼀、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2.理解酯化反应的机理;过程与⽅法1.运⽤实验探究法学习⼄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2.通过对“同位素⽰踪法”的信息介绍,引导学⽣探究酯化反应的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让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法的转变和实践能⼒的培养,体会结构——性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培养学⽣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酸的⽤途,并没有从组成和结构⾓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途。
⼄酸也是学⽣⽐较熟悉的⽣活⽤品,⼜是典型的烃的衍⽣物,通过⼄酸的教学可以让学⽣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复习“结构——性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本节教学重点:⼄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本节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和本质。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中⼀年级实验班的学⽣,该阶段学⽣有较强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有⼀定的化学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
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当、适度地使⽤多媒体和实验,并引导学⽣推理、分析和实验探究,不但可以使学⽣的“临近发展区”得到发展,还能更好地激发学⽣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设想及设想依据“我们应该传授给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游离知识之外的⽅法和能⼒”,即“教是为了不教”。
设计本课时,在学⽣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的培养。
在⽣活中寻找实例,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
教师体现⼀个“主导”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理论推理,设计实验验证,掌握新知识。
学⽣体现⼀个“主体”的地位:通过⾃主探索,电脑模拟,⽐较归纳,突破重难点。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1、情景创设和探究拓展:通过⼄酸在⽣活中的应⽤引⼊,引⼊⼄酸酸性的教学,利⽤厨房中常见的⼏种物质来设计实验推证⼄酸的酸性,并设计证明“⼄酸的酸性与碳酸酸性强弱的⽐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学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二)乙酸
一、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乙酸》是人教版必修2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第二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这为过渡到乙酸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使用球棍模型或用橡皮泥自制的模型,使学生对有机原子之间的成键规律有了初步认识。
但有机化学容易使学生感觉很复杂很陌生,而且乙酸的酸性学生有这个常识,但作为有机酸如何确定它为几元酸以及如何判断它的酸性强弱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乙酸的酯化反应作为一种新的有机反应,后续教材中还有,本节是第一次接触,让学生去感受此反应的真实存在,以及运用已学过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知识解释此反应作为探究的重点。
因此乙酸作为烃的衍生物典型官能团的代表,是理科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方法培养的良好载体,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
本学段主要是以生活中常见的乙酸来学习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为学习有机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说出乙酸的物理性质。
2、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酸主要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
3、通过对乙酸的分子结构、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建立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
2、通过对乙酸性质的探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体会学以致用的
科学方法。
3、尝试建立性质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方式;体验从宏观到微观的学科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逐步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四、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1.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2.学生对于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调味品有着浓厚兴趣;
3.学生已经掌握了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乙烯、苯、乙醇,并能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学习乙酸的新知识;
4.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渴望自己独立完成实验。
5.有较强的求知欲,师生间彼此了解,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方法
七.教具:
学生用球棍模型、教师用球棍模型;多媒体课件;
【实验药品】Mg粉、Na2CO3粉末;酚酞溶液、石蕊溶液;1mol/L乙酸、
NaOH溶液、CuSO4溶液;无水乙醇、无水乙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
熏醋实物,生鸡蛋。
【实验仪器】试管、点滴板、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镊子、大烧杯、量筒、铁架台、带橡胶塞的导管、酒精灯、火柴。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乙酸的组成和结构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
2.酯化反应实质:羧酸断(羧基上)羟基,醇断(羟基上)氢。
九.教学过程:
得到什么信息?
④通过化学式你又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你想了解乙酸的结构是吗?请各小组展示你们小组预测的乙酸结构模型。
④乙酸的分子组成C2H4O2,出示各组的
模型。
分析其是否符合化学成键规律,选择淘汰得出结构式,并让一学生到黑板画出其结构式。
【环节2】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①
思考:此反应的涉及
乙酸的什么性
质?由此反应
推断乙酸的用
途?可否用乙
酸擦拭大理石
器具?
①观察实验,思考解
释。
回答乙酸除水垢
的实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得
出乙酸与碳酸酸性
强弱。
②认真阅读要求,分
由用途—推测乙酸的酸
性---实验验证—得出正
确结论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化学用语使用
和推理能力。
演示:用乙酸溶液
将生鸡蛋的
外壳包去实
验。
十、教学流程图
十一、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维能力,注重学生心理状况。
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设计1. 直观演示:利用演示实验、球棍模型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活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课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阅读课本并思考学案中的问题,查询有关醋酸的用途等,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