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专题讲解 习题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1》练习及答案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一》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A.倾听是一种享受,倾听是一种收获,倾听是一种乐趣。
B.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D.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天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晶莹剔透。
2.下面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拟人)B.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反问)C.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
(排比)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3.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拟人)B.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设问)C.石级上面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夸张)D.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比喻)4.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B.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C.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D.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5.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B.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C.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D.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6.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小升初阅读理解中修辞方法答题规范及专项训练

小升初阅读理解中修辞方法答题规范及专项训练常见修辞方法答题套路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夸张: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什么)带(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修辞手法专项练习《石榴》①五月过了,太阳增强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奇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②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③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
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④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⑤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练习)(教师版)2024年小升初语文 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2024年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专讲专练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配套练习一、(2020·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母亲的“土月饼”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
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香喷喷的芝麻。
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馅儿就露了出来,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
吃的时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点点舔掉。
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
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带回家,母亲先把面粉倒进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面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
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棋子上有五个凹进去的圆形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
我们洗净双手,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面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
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
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小学语文各类修辞手法详细讲解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各类修辞手法详细讲解专项练习题(附答案)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和反问等。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使用修辞手法后的句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这些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后的作用,而孩子对这类题似乎难以应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修辞手法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放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专题04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讲练测(部编版)

专题04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知识梳理一、提问方式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2.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3.下面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二、答题思路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小学阶段常见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等。
1.比喻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例如: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
——朱自清《荷塘月色》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如: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冰心《荷叶母亲》借喻:直接借助喻体来描写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
借喻不说出本体事物,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
例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呐喊·故乡》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2.比拟:就是通过联想,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的修辞手法。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比拟的作用:(1)运用比拟,有利于调动想象,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运用比拟,有利于烘托气氛,抒发强烈的感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2020-2021年全国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专题14修辞手法(解析版)

专题14修辞手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1·湖南·会同县小升初真题)和“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写法不同的一项是()A.在这些粗壮的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
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C.天一擦黑儿,鞭炮就迫不及待地挤上来凑热闹。
D.春风清唱着悦耳的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例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粥拟人化。
A比喻。
B拟人,把花生拟人化。
C拟人,把鞭炮拟人化。
D拟人,把春风拟人化。
故选A。
2.(2021·福建寿宁·小升初真题)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是哪一项?()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上九天。
【答案】A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诗词名句理解。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A项:中唐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B项:唐代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07:修辞手法 经典题型及详细解析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07:修辞手法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2分)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广告词往往也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手法辨别正确的一项是()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巧克力)③新版面福瑞卡,伴您畅游天下。
(旅游卡)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高粱酒)A.①反问②对偶③夸张④对比B.①双关②对比③拟人④对偶C.①反问②比喻③夸张④对比D.①双关②比喻③拟人④对偶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的微笑。
B.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C.真是奇怪,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D.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4.(2分)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B.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如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2分)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2分)选出以下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修辞 (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修辞一、基础知识:你知道哪些修辞方法呢?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几种修辞。
1、比喻:就是打比方,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甲像乙”,“甲好像乙”,“甲犹如乙”,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一般都是用浅显常见的东西来比喻深奥不常见的东西,不能用反,比如:我们可以说“月光如水”“太阳像个大火球”,水,火球都是我们熟知的,常见的,用来比喻月光和太阳让人更容易理解。
比喻句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本来要说明的事物,叫做本体;二是被比喻成的事物,叫做喻体;三是两者之间有“好像”“犹如”“如”“像”“仿佛”等等表示两者相似的词语,叫做比喻词。
根据三者出现的情况又把比喻分成三种类型:(1)明喻。
明喻就是非常明显地比喻,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是“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让人一看就知道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2)暗喻。
暗喻就是不太明显的比喻。
例如: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爷爷的手成了铁耙子。
不是那么明显地说像什么,而是说是什么或干脆说成了什么。
暗喻句子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也同时出现,不过比喻词常用的是“是”、“成”、“成为”、“变为”等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3)借喻。
借喻就是本体事物不出现,借用喻体事物来代替本体,当然两者之间关系极为密切,看到喻体读者自然就能联想到本体。
例如: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下了一夜的雨,荷叶上的点点珍珠闪着晶莹的光。
借喻的句子里没有本体,也没有比喻词,只有喻体出现代替本体。
2、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当成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具有人的动作和感情。
小升初句子——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小升初句子——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37小题)1.判断下列各句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①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②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
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③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④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A.比喻对比排比引用B.明喻比喻拟人引用C.比喻比喻排比引用D.暗喻对比排比比喻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句子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A.比喻B.夸张C.拟人D.设问3.下面四个句子中,不属于比喻句的是()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B.战士们像离弦的箭一样穿过熊熊大火。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A.他捂着肚子,好像生病了。
B.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C.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D.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个句子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排比C.夸张D.拟人6.下面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一张大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地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7.下列句子,属于比喻句的一项是()A.他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读书之余,我喜欢养些易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C.幸亏红领巾帮助了我,要不然我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
D.雪后的原野上,梅花点点,每一朵都是一首精美的诗。
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修辞手法练习与答案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修辞手法练习与答案一、修辞手法。
1、【判断】给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①比喻②拟人③夸张④排比⑤设问⑥反问⑦对偶(1)小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3)难道我们在学校里能不好好学习吗?()(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6)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2、【判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相互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这是设问句。
()(2)“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这是比喻句。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
()3、【判断】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②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③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A. ①拟人、排比②对偶③反复B. ①排比、比喻②排比③反复C. ①拟人、反复②对偶③对偶D. ①比喻、反复②比喻③排比4、【判断】下列词语没有使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军令如山B.挥洒自如C.莺歌燕舞D.情同手足5、【判断】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鸭群以他为圆心围成一圈,给他站岗。
(拟人)B.这里四季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
(排比)C.太阳刚刚升起,人们就又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
(比喻)D.古城墙的风光难道不是很值得我们喜爱吗?(反问)6、【判断】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小学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专题训练附答案

小学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专题训练附答案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大如盘盂。
(比喻)2、孰为汝多知乎?(反问)3、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设问)4、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夸张)5、“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引用)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7、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入睡了。
(拟人)8、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双关)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偶)10、“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灰心气馁。
(引用)11、“红领巾”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借代)1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设问)13、他的房间只是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夸张)14、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比喻)15、既然我的老师播下的种子在他们的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反问)16、此时此刻,我耳边又回想着充满墨香的书声,快乐童真的歌声,尽情嬉闹的笑声,诲人不倦的心声。
(排比)1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似的。
(拟人)18、洞内岔路横生,如同迷宫一样。
(比喻)19、镇上的人又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夸张、比喻)20、密西西比河也在为他流泪。
(拟人)21、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
(拟人)22、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
(比喻)23、广场上人山人海。
(夸张)24、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比喻)2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对比)2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排比)27、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型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排比)28、到年底,蒜泡得色入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修辞手法的讲解及试题

★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对偶、引用、双关。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如: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如:弟弟成了泥了。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及答案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比喻)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拟人)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拟人)
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夸张)
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设问)
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
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拟人)
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对偶)
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比喻)
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拟人)。
小升初语文修辞专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升初语⽂修辞专项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写出下列句⼦所⽤的修辞⼿法。
⑴嫩⽣⽣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的⼿掌,招呼我,欢迎我。
⑵雷锋出差⼀千⾥,好事做了⼀⽕车。
⑶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脚球,赛⼏场跑,捉⼏回迷藏。
⑷那醉⼈的绿呀!仿佛⼀张极⼤的荷叶铺着。
⑸⼈与⼭的关系⽇益密切,怎能不使⼈感到亲切、舒服呢?⑹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种花。
它和我们⼀起睡觉,和我们⼀起起床。
⑺⼥⼈的⼜矮⼜瘦,⾝⼦很单薄,简直⼀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⑻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⑼在朦胧的寂静中,⽟⽴着这棵⽩桦,在灿灿的⾦辉⾥,闪着晶亮的雪花。
⑽⼀群泪痕满⾯的红领⼱,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⑾三万⾥河东⼊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⑿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⒀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⒁我们是⾰命的队伍,我们的宗旨是什么?是为⼈民服务。
⒂有⼈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2.下⾯的句⼦都运⽤了修辞⼿法,按句⼦顺序判断正确的⼀项是( )(1)⼩秧苗整整齐齐排着队,向春风⽼师点点头,鞠个躬。
(2)弯弯的⽉亮犹如⼀只⼩船。
(3)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有⾊,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4)黄河掀起了万丈巨浪。
A.⽐喻拟⼈排⽐夸张B.拟⼈⽐喻夸张排⽐C.夸张⽐喻排⽐拟⼈D.拟⼈⽐喻排⽐夸张3.下⾯句⼦没有运⽤⽐喻这⼀修辞⼿法的⼀项是( )A.他病好以后,像过去⼀样,天天练长跑。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体"⼀"字。
C.少年时代的⽣活,恰似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曲跳跃着欢快⾳符的乐章。
D.细⾬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向地乱飞。
4.下⾯的⽐喻句中,⽐喻最贴切的⼀项是( )A.这个⽼单⾝汉像⽊条⼀样瘦削。
B.⼀轮满⽉正在荒野上庄严地徐徐升起,像⼀个⾚红的⼤⾦盘。
C.这个姑娘的眼睛⼜⿊⼜亮,像经常戴的⿊⾊眼镜。
D.⼤漠沙如雪,燕⼭⽉似钩。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附答案

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附答案一、修辞手法解释1.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2.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二、修辞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真题解析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真题解析
1、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她眉眼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B、天幕上,群星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C、在大熊星座中,突然飘洒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
D、夜空像无边无际的.大海,显得广阔、安详而又神秘。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
(比喻)
B、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偶)
C、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
(反问)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拟人)
3、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
【参考答案】
1、选B
2、选C
3、选D。
此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第四组用的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应选此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必考点
★考点修辞手法
【知识梳理】
1.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
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
例如: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
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例如:大虫怒吼一声,就像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3.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
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例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4.排比
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势。
例如:我们的同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增加我们的勇气。
5.对偶
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反问
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特点是问而不答,答案就在句中。
例如: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7.设问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
特点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思考。
例如:是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8.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10.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习题
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①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
________
②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
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写在后面横线上
①索溪峪的山具有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有的直插云天,横拦绿水;有的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有的相对相依;有的婷婷玉立……________
②索溪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________
③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________
④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________
3.修辞辨析
①可我又上哪给他找去呢?________
②松鼠像一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
________
③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________
④松鼠叫声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
________
4.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参考答案
1.拟人;比喻
2.排比;拟人;反问;比喻
3.反问;比喻;拟人;对比
4.(1)水比喻成翡翠
(2)老师比喻成火炬
(3)缝纫鸟的窝比喻成工艺品
(4)玉兰花灯柱比喻成仪仗队
(5)队旗比喻成火焰
(6)雪比喻成玉屑
(7)孩子比喻成泥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