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 第三章

合集下载

商品学第三章商品质量和质量管理

商品学第三章商品质量和质量管理

嗅觉检测
通过闻商品的气味,判断商品的新鲜度、 纯度等质量指标。
触觉检测
通过触摸商品的质地、温度等,判断商 品的质量。
物理检测
尺寸检测
测量商品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判断商品是否 符合规格要求。
重量检测
测量商品的重量是否符合标准,判断商品是否 符合重量要求。
密度检测
通过测量商品的密度,判断商品的质量和纯度。
促进经济发展
高质量的商品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保障消费者权益
保证商品质量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市场秩序 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商 品 质 量 标 准
国家标准
定义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对全国范围 内商品的质量要求进行统一规定的技术规范。
目的
确保全国范围内的商品质量水平得到保障,维 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应用范围 六西格玛管理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尤其 适用于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行业。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定义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是用于评价组织综合绩效的管理工具,它提 供了一个架,用于指导组织追求卓越并提高绩效。
主要内容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包括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 与改进以及结果等七个部分,涵盖了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
常见的质量控制图包括均值-极差控制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等。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是一种预防性的质量工 具,通过对产品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 式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和优化。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通常采用表格形式记录各 种失效模式、原因、影响和风险等级等信息, 以便于对产品或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

第3章商品标准(商品学基础,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资料

第3章商品标准(商品学基础,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资料
标准化思想的应用:连锁经营、农业产业化等
对标准定义的理解: 1、标准的本质―――统一规定 2、标准的对象――-事物和概念 3、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综合成果 4、标准制定过程―――协商一致 5、标准文件――-特定格式和颁布
案例:服装质量标准
服装的号型标准 服装号型定义。号——身高,决定长短;型——胸围和腰围, 决定肥瘦。 服装体型分类。人体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 表-体型分类代号(单位:厘米)
业务流程标准化的前提是店铺的标准化。如果店铺经营都是个性化的,
店铺的管理就不可能统一,就会更多地依赖于“人治”而不是“法
制”,从而导致管理随意性增强,最终造成业务流程的混乱局面。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零售企业内部标准体系,往往一个电话、一个口头指令就改变了业务
流程,导致经营秩序混乱,工作经常出错或反复,浪费了时间,增加
标准的涵义
A、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是针对某类事 物所作的一种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定或规范。以文件或 非文件形式表现,其作用内容可以是技术的、管理的,也 可以是工作内容的。
B、标准制定的对象是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重复性是指 事物(或概念)的反复性特征,只有他们反复出现和应用 时,对该事物(或概念)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
福特的流水线使得这一切都改变了。在手工生产时代,每装配一辆 汽车要728个人工小时,而福特的简化设计,标准部件的T型车把这缩 短为12.5个小时。 进入汽车行业的第十二年,亨利福特终于实现了他 的梦想,他的流水线的生产速度已达到了每分钟一辆车的水平,五年 后又把进一步缩短到每十秒钟一辆车。在福特之前,轿车是富人的专 利,是地位的象征,售价在4700美元左右,伴随福特流水线的大批量 生产而来的是价格的急剧下降,T型车在1910年销售为$780美元, 1911年降到$690,然后降到$600,$500,1914年降到每辆$ 360。低廉的价格为福特赢得了大批的平民用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 人民大众的交通工具。福特说:"汽车的价格每下降一美元,就为我们 多争取来一千名顾客。"1914年福特公司的1万3千名工人生产了26.7 万辆汽车;美国其余的299家的66万工人仅生产了28.6万辆。福特公 司的市场份额从1908年的9.4%上升到1911年的20.3%,1913年的 39.6%,到1914年达到48%,月赢利600万美元,在美国汽车行业占 据了绝对优势。

医药商品学第三章药理学基础知识

医药商品学第三章药理学基础知识
首关消除效应:有些口服经胃肠道吸收的药物,首次经过肝脏时,部 分被代谢灭活,使得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首关消除的药物,药 效降低,口服疗效差。如硝酸甘油。 (2)舌下给药与直肠给药:只适用于首关消除明显、用药量少、脂溶性高 的药物。
2、注射给药(胃肠道外给药) 静脉注射(iv): 给药量准确,起效迅速。 肌肉注射(im):经毛细血管壁吸收,比皮下注射吸收快。 皮下注射(ih):刺激性大的药物不宜使用。
①向上调节:受体增多,亲和力增强或效应增加。如长期使 用受体拮抗剂,可使相应的受体数量增加。对配体非常敏感, “超敏”,反跳。
②向下调节:受体减少,亲和力降低或效应减慢。如长期使 用受体激动药,可使受体相应数量减少。“脱敏”,耐受性。
三、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1、药物应具备的条件 ①亲和力: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②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的能力。
半衰期(t1/2):
意义:(1)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2)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间,4-5个半衰期可到达。 (3)预测药物从体内消除所需要时间。一次给药后,约经5个 半衰期,约97%的药物从体内消除; (4)作为药物分类的依据,长效、中效和短效。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
3、易化扩散:又称载体转运,是指某些药物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 进行不耗能的顺浓度差转运。载体具有高度特异性,每种载体只能 转运特殊药物;具有饱和现象;具有竞争性抑制现象。如红细胞对 葡萄糖的吸收。
二、主动转运: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逆浓度差转运,耗能,可发 生竞争性抑制(以这种转运方式的药物不多,青霉素经肾小管分泌 属于这种方式。丙磺舒抑制青霉素的排泄)。
医药商品学第三章药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商品学第三章商品品种

商品学第三章商品品种

§3.2 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
二、质量、品种、效益与使用价值 2、商品质量与商品品种 商品品种是商品质量的高级形式; 质量是前提,是基础,然后才有品种。
数量型经济效益已经过去,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质量、品种与效益密切相关,也叫复杂型效益。
15
§3.2 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
二、质量、品种、效益与使用价值 3、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求效益,就必须抓质量,上品种; 上品种,不抓质量,品种自然被淘汰; 抓质量,不抓品种,质量无法体现; 抓质量,上品种而不求效益,生产就失去了目的,质量、品种自然消
6
§3.1 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
二、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 (一)商品品种类别 3、按照商品的纵向深度,可划分为粗的和细的品种
制定商品规划——粗的商品品种; 订立供货合同——细的商品品种。 4、按照商品品种的重要程度,可划分为 日常用商品品种(必备商品品种)和美化、丰富生活用 商品品种;主要商品品种和次要商品品种。
分化和创立。
13
§3.2 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
二、质量、品种、效益与使用价值 1、质量、品种与使用价值
GW=f(S,Q) GW:使用价值(个体使用价值——质量的反映,满足需求
深度;群体使用价值——品种反映,满足需求的广度) S:商品品种; Q:商品质量。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是实现使用价值的前提。
14
水果酸奶 草莓酸奶 蜜桃酸奶……
商品品种的结构应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及其变化。 10
§3.2 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
一、商品使用价值规律★
思考:使用价值
由商品交换而产生的,存规在律于与同价类商值品规使律用价值间
的社会必要标准,及其对生产者的反作用。
内容和基本要求:

《商品学概论》第三章-商品分类资料

《商品学概论》第三章-商品分类资料

4
5
1
5
13 P 其他行业
1
2
小类
16 53 544 10 8 15 22 67 11 3 36 17 25 12 5 2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
11 17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
22 29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5
12 24
T 国际组织
1
1
1
商品分类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商品分类的基础 2、系统性原则:商品分类的关键 3、实用性原则:检验商品分类的实践标准
第三节 商品分类体系
(一)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二)国家标准商品分类体系(P66) (三)部门商品分类体系(P71)
第四节 商品目录和商品代码
一、商品目录
(一)含义 是指国家或部门根据商品分类的要求,对所经营管理的
商品编制的总明细分类集。商品目录是以商品分类为依据 ,因此亦称商品分类目录或商品分类集。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一)按国家政策分类 一类商品: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二类商品:专业性强,配套生产 三类产品:基本能满足需要,自由购销
(二)按商品的用途分类
(三)按商品原材料分类。如皮鞋按原料可以分为哪几种?(P62) (四)按商品的生产方法分类 (五)按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分类
(六)其他分类方法
9
21
2
18 93 H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6
32
2
7
7 I 金融、保险业
2
8
4
16 16 J 房地产业
3
3
1
4
4 K 社会服务业
9
29
2

商品学概论理论实务案例实训第3章 商品分类

商品学概论理论实务案例实训第3章  商品分类

§3-3 商品分类标志
一、商品分类标志及选择的原则
商品分类标志是表明商品特征、用以识别商 品不同类别的记号。 商品分类标志主要有商品的用途、原料、生 产方法、化学成分、使用状态等最基本的属性 和特征。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 2.区分性 3.包容性 4.简便性 5.逻辑性
二、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二、商品目录的种类
按用途编制的目录 生产资料商品目录
消费商品目录 一类商品目录 二类商品目录 三类商品目录
按管理权限编制的目录
按产销地区编制的目录:地产品目录
进口商品目录 内销商品目录 出口商品目录 按适用范围编制的目录 国际商品目录 国家商品目录 部门商品目录 地区及企业商品目录
商品目录是指国家或部门根据商品分类 的要求,对所经营管理的商品编制的总明细 分类集。商品目录是以商品分类为依据,因 此亦称商品分类目录或商品分类集。
2.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
商品目录是在商品逐级分类的基础上,用 表格、符号和文字全面记录商品分类体系和 排列顺序的书本式工具。 商品目录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没有商 品分类,目录就无法产生;根据商品分类编 ຫໍສະໝຸດ 的商品目录,才能使各类商品眉目清楚。
玻 璃 制 品
钠玻璃
钾玻璃
铅玻璃
硼硅玻璃

(五)其它分类标志
商品的管理权限:一类商品、二类商品、三类
商品。
商品质量: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 市场范围:国内市场、国外市场。 商品的产地、商品的形状、结构、重量、 花色等 。
§3-4

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体系
一、商品目录概述
1、商品目录的概念
小类商品1 小类商品2 小类商品3 小类商品4 品种1 品种2 品种3 其他

《商品学》ppt第三章 商品标准及标准化

《商品学》ppt第三章 商品标准及标准化

第2节
商品标准化
一、商品标准化的有关概念
1.标准化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GB 3935.1-1983)对“标准化”的定义:“在经 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 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标准化的三个定义。 第一,标准化实质上是一个制定、发布、实施和修改标准的 活动过程。 第二,标准化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除了生产、流通、消费等经 济活动领域,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社会实践领域。 第三,标准化的目的是通过其活动使研究对象达到统一,并最 终获得最佳秩序。
作标准。
第 1节
商品标准
(二)商品标准的分级
1.国际标准
2.区域标准
3.国家标准
4.行业标准
5.地方标准
6.企业标准
第 1节
商品标准
三、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
商品标准的构成
第2节
商品标准化
四、商品标准的实施
商品标准的实施是整个标准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商品 标准的贯彻与实施要依靠技术监督部门、产品归口部门、设计 部门和企业等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和共同努力。 商品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就成为商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 的技术依据,各部门在贯彻执行中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 对因违反标准造成不良后果以至重大事故者,由质量技术监 督部门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和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根据不同情节进行处理。
标准的定义揭示了以下内涵: (1)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 (2)标准的产生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3)制定标准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
商品标准是为保证商品满足需要或要求而对商品的结 构、成分、规格、质量、等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 使用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商品标准是一 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产品技术典范,是质量验 收、监督检验、贸易洽谈、储存运输等的依据和准则,也是 对商品质量争议作出仲裁的依据。它对于保证和提高产品

商品学第三章

商品学第三章
朱兰博士
二、质量概念的发展 (一)符合性质量的概念 以“符合”现行标准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符合标 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符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 的一致性。 (二)适应性质量的概念 从使用角度定义产品质量,以适应顾客需要的程 度作为衡量依据,认为产品的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 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顾客需求的程 度。” (三)广义质量的概念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关于“要求”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或 期望。 (1)“明示的”:规定的要求。 (2)“通常隐含的”: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 的 惯例或一般作法,所考虑的需求和期望是不 言而喻的,顾客和相关方的文件中不会对这 类要求给出明确的规定。 (3)“必须履行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及强制性 标 准的要求。 (4)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 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 (5)要求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用修饰词表示。 质量的范围是多方面,既包括产品质量,又包
2.质量目标
某检验机构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质量策划
产品质量策划过程
4.质量控制
某企业质量控制过程图及各种质量控制的方法
5.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书
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6.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的方法PDCA循环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质量检验阶段 1.操作者质量管理 2.工长质量管理 3.检验员质量管理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四)质量管理的新发展 零缺陷理论 ISO9000族标准 六西格玛管理 卓越绩效模式
第三章 商品质量和质量管理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质量管理的发 展历程;掌握质量的概念、商品质量的概念,质量 管理的概念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活动要素,质量管理 的基本工具及特点;重点掌握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商品学第3章商品的质量.ppt

商品学第3章商品的质量.ppt
16

23.03.2019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性:全面的质量除商品狭义质量外,还包括 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交货期质量、成本质量、 质量保证等。 全过程性:从产品的设计、投料、生产、检验、 包装、运输、保管、销售到售后服务等全部生产 和流通的管理。 全员性:全体员工都参与管理,因为商品质量的 好坏涉及企业的全体员工,是企业全体员工各种 工作质量的反应。
7
23.03.2019
2005年全国七大质量丑闻


日韩PVC保鲜膜:LG、三菱等日韩品牌倾销中国市场
如皋市磨头镇韩渡村:查处假酒案件108 件 宝洁SK-Ⅱ神话:含腐蚀成份氢氧化钠 卡夫转基因食品:未标注含大豆转基因成份 星巴克“黑”月饼:委托加工的月饼细菌超标


哈根达斯冰品:地下加工厂生产冰淇淋产品
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 GB7916》明确规定化妆品组成成 分中不准含有铬和钕的成分。铬、钕都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过量的铬会造成长期不愈的皮肤疾病,严重的可导致肺栓塞 和肝损害。
6

23.03.2019
日本产品接连被查出质量问题



06年入夏以来,深圳检验检疫局连续多次在日本进口鱼肉肠 中检出山梨酸含量超标,超标量最高的为1.3g/kg,是中国 规定标准的17.3倍。 8月4日,山东当地检验检疫机构从日本的冻刀鱼中,检出了 按规定不得被检出的单增李斯特菌,该菌能引起人、畜的败 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 8月28日,辽宁检验检疫局从自日本进口的 1181箱冻章鱼中 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8月28日,广东检验检疫局从来自日本的蛋糕中检出了铝含 量超标,18吨马铃薯粉中二氧化硫超标严重,冷冻蚝豉中查 出了超标5倍多的镉含量。

最新中职商品学基础教案:第三章商品分类(一)

最新中职商品学基础教案:第三章商品分类(一)

【课题】商品分类(一)【教材版本】中等职业学校商品经营专业——商品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商品分类概念和原则、商品分类的意义、掌握商品分类的方法和商品分类的标志。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商品进行经营分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商品分类的方法和商品分类标志教学难点:商品分类标志教学途径:在讲解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

案例导入法、讲练结合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案例导入]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案例,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总结出商品分类的重要性上海一家零售业巨头抢滩安徽某中等城市,生意做得很红火,该店共三层,底层为休息、餐饮区,二、三层为超市,二层经营的商品主要为服装、书籍、玩具、音响、家电类,而三层经营的商品主要为日化用品、生鲜食品等,耐人寻味的地方不在于超市经营的商品品种,而是在进口和出口听设置上,两层楼面营业区只在二层设置多个出口,而三层不设入口,与二层共用入口,二层三层营业区又各自拥有出口,三层为什么没有自己直接的入口呢?[分析]答案就在商品分类上,人们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在三层,而购买频数较低的耐用消费品在二层。

人们要上三层购物,二层是必经之路,二层琳琅满目的商品似乎在提醒去三层的消费者他的潜在需求,这样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也就提高了商场的销售额。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商品分类对企业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新授课(75分钟)第一节商品分类的概念和方法[讲解]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在30万种以上,为了满足商品的生产、流通、经营管理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必须对众多的商品进行科学分类。

一、商品分类的概念和方法(一)商品分类的概念是指为了一定目的或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将商品总体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逐级划分为不同类别并形成系统的过程。

商品学教案:商品分类

商品学教案:商品分类
海关总署编制的《海关统计商品目录》
4.地区及企业商品目录
Ⅳ、课堂小结:
1.商品分类概述
2.商品分类的方法
3.商品分类标志
4.商品目录
Ⅴ、布置作业:
课外调研:星沙通城的新一佳超市商品分类
课后分析:
3’
5’
举例
共75’
5’Hale Waihona Puke 举例5’举例
讲授
举例
5’
举例
情景
讨论
10’
举例
分析
提问
10’
举例
讨论
提问
10’
举例
4.商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工作。
三、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可延性原则;
4、兼容性原则;
5、整体性原则。
第二节商品分类的方法
一、线分类法
也称为层级分类法,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层层依次划分,并编制一个大类、中类、小类、细类等不同层次构成的分类体系。
商品学教案
备课组长签名:教师签名:
班级
市场营销1001
市场营销1002
日期
课题:第三章商品分类
第一节商品分类概述第二节商品分类的方法
第三节商品分类标志第四节商品目录
教学目的(知识教学与思想教学):
1、理解商品分类的基本概念、掌握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2、明确商品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熟悉商品分类标志、基本了解商品目录的基本知识;
二、面分类法
也称平行分类法,它是把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根据其本身固有的若干属性或特征,分成相互之间没有所属关系的若干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将各个“面”平行排列,形成面分类体系。

商品学课件第三章

商品学课件第三章

2、根据检验商品的相对数量,分为全数检 验、抽样检验和免于检验三种。 验、抽样检验和免于检验三种。 (1)全数检验。 (2)抽样检验。 (3)免于检验。
第一节 商品检验的内容与形式
3、按商品内、外销售情况,分内销商品检验和进出口商品 检验两种。具体形式有: (1)工厂签证,商业免检。 (2)商业监检,凭工厂签证收货。 (3)工厂签证交货,商业定期不定期抽验。 (4)商业批验。 (5)行业会检。 (6)库存商品检验。 (7)法定检验。 (8)公证检验。 (9)委托业务检验。

典型案例
日用塑料外观鉴别 日用塑料外观鉴别 从各种塑料的外观特征如光泽、透明度、光滑性、手感、 从各种塑料的外观特征如光泽、透明度、光滑性、手感、表面硬 敲击声及将其放入沸水中和放入水中等来区分和判断塑料种类。 度、敲击声及将其放入沸水中和放入水中等来区分和判断塑料种类。 有关塑料的外观特征如下: 有关塑料的外观特征如下: 聚乙烯。为乳白色透明体,手摸有石蜡油腻感, 1)聚乙烯。为乳白色透明体,手摸有石蜡油腻感,质地柔软能 弯曲,放在水中能浮于水面,沸水中显著软化。 弯曲,放在水中能浮于水面,沸水中显著软化。 聚丙烯。本色为乳白色半透明体,手摸润滑但无油腻感, 2)聚丙烯。本色为乳白色半透明体,手摸润滑但无油腻感,质 地硬挺有韧性,放在水中能浮于水面,沸水中软化不显著。 地硬挺有韧性,放在水中能浮于水面,沸水中软化不显著。 聚氯乙烯。硬制品坚硬平滑,敲击时声音发闷,色泽较鲜艳。 3)聚氯乙烯。硬制品坚硬平滑,敲击时声音发闷,色泽较鲜艳。 软制品柔软富弹性,薄膜透明度较高,而无蜡质感,放在水中不沉, 软制品柔软富弹性,薄膜透明度较高,而无蜡质感,放在水中不沉, 遇冷变硬,有特殊气味。 遇冷变硬,有特殊气味。 聚苯乙烯。表面硬度与透明度较高,色泽鲜艳, 4)聚苯乙烯。表面硬度与透明度较高,色泽鲜艳,其主要特点 是敲击或轻掷时,有清脆声,弯折时易碎裂,断口处银白色。 是敲击或轻掷时,有清脆声,弯折时易碎裂,断口处银白色。 有机玻璃。外观似水晶,透明度高,色泽鲜艳, 5)有机玻璃。外观似水晶,透明度高,色泽鲜艳,弯曲时有韧 敲击时声音发闷,用柔软物摩擦制品,能产生芳香水果气味。 性,敲击时声音发闷,用柔软物摩擦制品,能产生芳香水果气味。 将五种塑料的外观鉴别结果用文字叙述填在下面的表3—6中。 将五种塑料的外观鉴别结果用文字叙述填在下面的表3

商品学概论》第三章商品分类

商品学概论》第三章商品分类

EAN系统的图书代码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国际标准书号中心(ISBN)达成一致协议,把 图书作为特殊的商品,将EAN前缀码978作为国际标准书号(ISBN)系统的专用前 缀码,并将ISBN书号条码化;并将EAN前缀码977分配给国际标准期刊系统,供期 刊标识专用。
课堂练习
• 一、填空题
1、商品条码是由一组( 的表示(
前缀码
( (
))位位数国数字字家。,该而码前由缀(码是692地时,区商品6代)90码编、是制6使9用1、。692
5
4
厂商自行
课堂练习
1、缩短版商品条码由( D
)位数字组成。
A、13
B、10
C、9
D、8
2、标准版商品条码中的厂商代码由下列哪个机构统一编制?
B(

A、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B、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EAN条形码结构
(3)厂商识别代码 由四位或五位数字组成,用来标识商品的制造厂家。在我国由中国物
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
注意:厂商代码在我国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
课堂练习
1、当前缀码为690、691时,制造厂商代码为
制造厂商代码为
位数字。
2、请判断下列两种商品的制造厂商代码:
1)6920459905739
GB/T 4754-1994



类类类
门类
大类 中类
5
18 38 A 农、林、牧、渔业
5
14
6
15 33 B 采掘业
7
18
30 169 482 C 制造业
30 172
3
7
10 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

商品学基础 第三章 课件

商品学基础 第三章 课件

【章首案例】
问题青霉素油剂 • 分析:商品的标准,有的由国家或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规定 ,也有由同业公会、交易所或国际性的工商组织规定。 •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商品习惯于凭标准买卖,人们往往使 用某种标准作为说明和评定商品品质的依据。在我国实际 业务中,凡我国已规定有标准的商品,为了便于安排生产 和组织货源,通常采用我国有关部门所规定的标准成交, 但为了把生意做活,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能,酌情采用国外 规定的品质标准。由于同一商品,各国所订的品质标准不 完全一致,而且每个国家的标准(包括行业所订的标准)因 各年的版本不同,内容也有差异。因此我们在签订合同时 如按标准确定商品品质,不仅要弄清楚是按哪个国家的标 准,而且还需要弄清楚不同年限版本的标准的内容。否则 ,就会出现本案例的被动局面。
3.商品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1)商品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手段, 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 2)商品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重 要保证 (1)商品标准不仅对商品的性能和规格做了 具体规定,而且对生产商品所用的原料、材 料、零部件、半成品、生产工艺、商品检验 方法、包装、标志、运、储存也做了相应规 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按标准检验和包 装,商品品质量就能得到可靠的保证。
•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商品标准需要 适时地进行复审和修订。从而保证商品不 断满足用户要求以及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 (3)标准不仅是生产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也是国家及社会对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的 依据。
3)商品标准化是合理简化品种、组织专 业化生产的前提 4)标准化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节 约能源、节约原材料 5)商品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体健康 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6)商品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 技术的桥梁

教学内容

现代商品学课件第三章 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现代商品学课件第三章  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
现代商品学课件第三章 商品质量与 质量管理
第一节 商品质量概述
一、商品质量的概念
•狭义:自然质量=外观质量+内在质量 •广义:市场质量=外观质量+内在质量+ 附加 质量
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
(一)提高商品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是创造社会财富、满足 消费的重要标志。 (三)重视和提高商品质量,是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制 度完善的中心环节。 (四)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 重要措施。
第二节 商品质量基本要求
一、生活消费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食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二)纺织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三)日用工业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食品
纺织品
日用工业品
红木雕刻
红 木 家 具
玉石雕刻
象 牙 雕 刻
织金彩瓷
广 州 刺 绣
二、生产资料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对工业生产资料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二)对农业生产资料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影响商品质量的各个环节—— 朱兰环
用后厂商朱兰环Fra bibliotek(一)影响商品质量的内部因素 • 原材料 • 生产工艺 • 产品设计质量
(二)影响商品质量外部因素
• 流通过程 ——运输、贮存、销售 • 使用过程
第四节 商品质量管理
一、商品质量管理的依据 二、质量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
质量管理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质量检验阶段 (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三、流通企业的商品质量管理要求
(一)设立专门商品质量检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 (二)所有商品均应备有质量检验标准 (三)流通企业检验商品,以成品检验为准 (四)妥善进行商品运输、储存保管养护,保护商 品使用价值的完好 (五)收集、整理各种质量资料,建立各类商品质 量档案

第三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

第三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 类法,是指将所选定的 分类对象的若干标志视 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划 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 类目,排列成一个由若 干个面构成的平行分类 体系。
面分类法
面料 纯棉 纯毛 涤棉 毛涤 中长纤维
2)面分类法
面分类体系应用示例 式样
款式
男式
中山装
女式
西装
猎装
夹克
连衣裙
3.2商品目录
3. 2..1 商品目录的概念 3. 2.2 商品目录的种类
(2)意义:
①信息采集速度快,普通计算机的键盘录入速度是200字符/分钟, 而利用条码扫描录入信息的速度是键盘输入的20倍,并且能实现即 时数据输入。
②可以实现销售、仓储、运输、订货、结账等的自动化管理,提高 商品生产和经营效率。
③有助于提高商品信誉,使出口商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正常流通, 进入超级市场,为国家创汇。
(3)混全型编码
①混合型编码的概念
它是指联合使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来作商品代码的商品编制法, 多以英文字母代表商品类别或名称,其后再用十进制或其他方式编 阿拉伯数字号码。
②混合型编码的特点
这种商品编码方法吸取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效果较理想。目前应 用较普遍。
商品代码的编制方法
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 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3. 2.1商品目录的概念
商品目录,商品目录是指在商品分类 和编码的基础上,用表格、文字、数码和/ 或字母等全面记录商品分类体系和编排顺 序的文件形式。具体来说,商品目录就是 由国际组织或国家或行业或企业依据商品 编码的要求,对所管理的商品种类用一定 的书面形式,并经过一定程序固定下来的 商品总明细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是质的差别,品种差异越大满足不同需求的质越高,
质量——反映商品性能满足消费的深度(程度),是商品的个体
使用价值
(十四)商品品种构成的合理化的总原则
1. 商品品种结构必须与人们的实际需要和消费结构相 符合。 (1)商品品种结构——各大类商品及其每类商品中不 同品种规格商品的比例(P71)
(2)消费结构——人与社会消费需求、消费水平、购 买力、商品消费组成的数量比例。
(6)经济性
(四)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1、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1)市场调研 (3)原材料质量
(07北京防盗门检查)(08年三鹿奶粉事件)
(2)开发设计 (4)生产工艺和设备
(07欣弗注射剂事件)
(5)质量控制
(6)成品检验与包装
2、流通过程中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1)运输装卸
(2)仓库储存
(1)使用性——商品为满足一定的用途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
(2)安全卫生性——商品在生产、储存、流通、使用过程中
保证人生安全和健康不受伤害的(07年广州的市场调查)能力 ,(08年的电器调查) (3)寿命——包括商品的使用寿命(时间)与储存寿命(时 间)
(4)可信性——包括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维修保障性
2. 商品品种组合的的广度和深度最佳化 ——商品多样化程度在满足人们需要时的每单位的生 产、销售成本的实现获得最大利润时的组合。包括 ①静态最佳化 ②动态组合
3. 商品品种必须不断更新。
(十五)商品品种发展规律与品种更新的研究方法
一、商品品种的发展规律
1.品种多样性与统一性规律 2.品种合理增长规律——用尽可能少的商品品种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需求 3.品种新陈代谢规律——商品品种更新的最佳速度与比例:用于商品生产、
5、质量体系
7、质量保证
6、 质量控制
8、全面质量管理
9、商品品种
11、已满足需求
10、商品品种结构
12、未满足需求
二、基本内容与理论
(一)商品质量的含义 1、广义的商品质量—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和隐含 要求(或需求)的程度(ISO9000.2005)P81。 它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固有特性 ——某事、物本来就有的特性。即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征 隐含的要求——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不必明确的,如 。包括物质的(机械的、电子的、化学的、生物学的)、功能的(如速 2、狭义的商品质量 —产品在使用期间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度、硬度等)、感官的(五官的)、人体工程学的(生理特性与安全特 习惯、社会公认的道德观、社会公德、惯例等 即适用性。(世界质量管理权威朱兰博士) 性)等 (二)商品质量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 1、商品质量与商品使用价值的联系 2、商品质量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区别 (三)、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有形商品质量特性的要求
例:1.
K牌电视机商品质量评价表
②C——(C1=0.5,C2=0.4,C3=0.1, C4=0)
②A | A1=0.2 A2=0.3 A3=0.5
1
例:2.
N牌电视机商品质量评价表
②C——(C1=0.5,C2=0.4,C3=0.1, C4=0)
②A V 评价 很 好 较 好 一 般 不 好 | U 因素 (V1) (V2) (V3) (V4) | A1=0.2 外 观 0.1 0.2 0.6
(2)、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3)、废弃处理
(五)商品质量的评价关系
价值关系
主体(1)
主客体关系
评估关系
客 体
主体(2)
(六)商品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商品的使用价值)
1、社会性原则——人的认知活动是社会的 2、系统性原则——商品的质量由复杂的系统构成 3、整体性原则——商品的质量是社会各环节构成的
(3)销售服务
1、联系:
(1)商品质量
来源于使用价值
衡量使用价值的尺度 评价和实现使用价值的前提
(2)都同时包含商品的有用性、商品的属性,
都是实现商品交换价值的基础与前提 (3)广义的商品质量包含的两个方面也是商 品使用价值的基本内涵和中心内容
2、区别:
(1)概念来源不同
商品质量—微观经济学
商品使用价值—宏观经 济学 商品质量—满足某种具体需要 的特征特性的总和,强调商品 属性对人和社会需要的满足程 度
(十一)商品质量管理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 处理Action)
质量方针(质量政策)——企业质量行为的指导准则,也是质 量理念。


质量目标——根据质量方针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量化指标) (P101) 质量策划——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 一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计划——是质量策划的结果之一。规定用于某一产品及其 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和资源的文件 质量控制(QC)——根据质量计划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检 验、监督、纠正、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的过程 质量保证——以商品质量保证为基础,提供商品质量的信任的过 程
(U1) (U2)
0
A2=0.3 声
A3=0.5 图
音 象
0.7 0.8
0.2 0.1
0.1 0.1
0 0
1
(U3)


那么究竟哪一台更好呢?我们可以商定归一化的评价集的权
⑤比较优劣:由于DK∠DN,所以N类电视优于K类电视机
由于DN >DK第N 种电视机优于第K种
服装色彩审美标准系统性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评价项目 组成方面 第三层次
(十二)商品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0系列模式)
2008版 ISO9000族的四个核心标准P118
1、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 2、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P121的解释) 3、ISO9004:2009——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 ——一种质量管理的方法 4、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1、广义的商品质量与狭义商品质量概念的区别。 2、商品质量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内涵区别。
3、审美性在商品质量中的作用,大型机器的制造需要审美
性否? 4、商品的寿命就是商品使用到报废为止,为什么。 5、商品的信息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它也是商品质 量的基本要求?
6、市场调研与商品质量有什么关系?
7.说明ISO9000与TQM之间的异同
7、为什么说生产工艺必然影响商品质量? 8、举例说明使用范围和条件影响商品质量的状 况。 9、商品废弃处理从哪些方面影响商品的质量。 10、商品潜在使用价值评价的含义是什么? 11、商品质量评价的主体有几个?为什么主体(1)
有时更重要?
12、为什么说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进出口产品的
可用性——商品在某一随机时刻需要开始执行任务时处 于工作状态和可使用状态的程度。
可靠性——商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 能的能力(既稳定性与无故障性)
维修性——商品发生故障后能被迅速恢复其功能的能力(反
映商品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可用性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平均修复时间



程 体 系
P101104
质量改进——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而改善 产品特性或提高附加产品性能与效率的过程
2、管理特点:大环套小环,小环推动大环不断循环,每次 循环是一个新水平上的重复,由此不断提高产品及工作质量。 (也是制定和执行ISO9000与ISO14000标准的基础) 八个步骤见教材P111
4、相对性原则 ——可以用数字定量、文字定性
5、评价模式:评价结果
实测值 = 基准值
(七)商品评价体系
第一层次 评价项目 第二层次 组成因素 第三层次 具体要素
商品质量综合定量评价—模糊数学的方法
(1) 调查并整理资料得到商品质量评价表
V 评价 很 U 因素
好 较
好 一
(V3)
般 不
(V4)

(V1)
(V2)
外 声 图
观 音 象
(U1) (U2) (U3)
(2) 规定各种评价参数Vi的重要性权数Ci , ∑Ci=1;Ui的重要性权数Ai,∑ Ai =1。
(3) 以评价表中参数为矩阵,列出矩阵值R。
(4) 以A为行矩阵,计算 B = A ╳ R; 以C为列矩阵,计算 D = C ╳B; 得到评价结果 (5) 比较各种产品的评价结果D,得到比较结 果。D值越大的质量越好。
流通、消费的每单位成本获得所涉及商品的最高使用价值
二、研究商品品种更新规律的基本参数
1、近两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与当年生产的商品数量的比例; 2、连续几年商品品种更新比率的变动; 3、连续几年的商品平均寿命与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寿命;
5、各种寿命的商品比例与连续几年商品品种的寿命结构所发生的变化
复习思考3-5章思考题


(八)商品质量评价体系 1、按感观和理化指标评价
2、按消费需求综合分析评价
3、定量化综合指标评价
(九)商品质量评价的顺序 局部定量评价 局部定性评价 局部初步评价 局部 综合 评价
整体系统综合 评 价
(十)商品的全面质量管理(TQM)P108
质量管理(QM)——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 活动(ISO9000.2000) 1、全面(全部工作内容)质量的管理——产品、过程、工作质量 2、全体人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上下全体参与 3、对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环的全循环过程 4、全社会推动 5、全面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方法的管理
1994版三个标准与96版14000三个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结合解释)
戴明质量管理循环 P DP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