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化学教与学的策略高一到高三-老师如何规划衔接重点层次衔接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

对 学生的逻辑推理 能力、 表达能力、 实验 能力 、 计算能力、 记忆能力及知识迁
初 中化学 常识性介绍酸、 、 的含义 , 没有 对酸、 盐进行分类 , 碱 盐 而 碱、 特 的重要任务 。
1 化合价 .1 初 中化学 中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 ,这些元素 的化 合价仅仅是它们 的主要 的化合价 , 部分元素 的化合价 没有列 出, 果简单认为 这些元素只有 如
原反应 ,顺利过渡到高 中的从化合价 的变化 及电子的转移来分析氧化还 原
反应 。
2 .3专题复 习法 结合高一 的化学 内容 , 以专题形 式复习整理 已有的知识 , 使初高中化 学
1 .认真调查分析 , 做到知 己知彼 注 重高一 化学的起始复 习是搞好初 、 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 。 高 老师有 下功夫彻底解 决。例如问卷调查后 发现很多新生对 电解质 的概念和 电解 质
导电的实质等 内容掌握不 牢; 对一 些概念加热 、 高温 、 点燃 、 燃烧 混淆 不清;
对有些知识 点如 溶解度 的计算模糊 不清 ; 对有 些物质 的分类方法如酸 、 、 碱 盐的分类一 窍不通 。这 些重点问题, 要彻底解决 。 复 习初 中知 识 的方 法 通 常 有 :
理 论
如何 做好 初高 中化学 的衔接教 学
丰 润二 中 孙 萍 梅
摘 要: 由于现行初三化学教材 内容的调整 , 导致初 中化学知识与 高中化 学知识存在比较明显的脱节现 象, 同时高中化 学知识在 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 的提 高 , 导致 不少学生进入 高中后 对化 学科 目的学 习有较 强的不适应 感 , 为此 , 本文探讨 了初 高中衔接 的方法 , 总结 出学 习高中化 学的方法 , 并 使刚刚迈入 高中的学生能顺利 完成初 高中化 学的过渡 。 关键词: 教材差异 复 习 衔接 学法指导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随着学生升入高中化学阶段,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学习挑战。
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过渡,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1. 恢复和复习初中化学知识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首先需要针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恢复。
这些知识包括基本的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离子反应、化学键和分子构成等等。
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如复习课程、化学实验、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等,使学生重新了解初中化学知识。
2. 强化化学概念的建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概念将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必须建立和强化基本的化学概念,例如元素、化合物、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等。
同时需要重点突出新概念,例如电子结构、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热力学等,并给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和资源,帮助他们建立更深入的理解。
3. 通过案例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需要能够应用概念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衔接过渡阶段,需要利用案例和实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化学现象的发生原因和成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问题解决的技能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学生掌握一系列问题解决技能。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应该重点加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包括学生的思考和推理技能,以及解决量化和非量化问题的技能。
5. 课堂互动及师生关系建立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和讨论中,建立师生互动的良好关系。
这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对知识和概念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总之,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策略需要在进行初中化学知识恢复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概念建立、实验和案例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课堂互动及师生关系建立。
采取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衔接,为未来的化学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教师应做好3件事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教师应做好3件事摘要:高一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与教师对初中内容的淡化和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到位有直接的关系。
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教师要做好课程内容、考点和学习方法3方面的衔接。
关键词:初高中课程内容考点学习方法教学衔接在听课时常听到授课教师说:这个知识点你们初中学过,现在就不讲啦,而学生却在想:学过了吗?老师提到初中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发现与以前所学有分歧,不知孰是孰非?高中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熟悉初、高中教材的体系和内容。
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属于初、高中脱节内容;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只是初步了解,在高中还要拓宽和加深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1研读初中教材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分液漏斗,是重要的实验仪器,但初中教材没介绍过;启普发生器的原理很重要,在初中教材中是选学内容;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等重要概念在初中涉及到,但没下定义。
这些高中教师心里有数吗?因此,高中教师认真研读初中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全局,做好初、高中课程内容上的衔接。
1.1强化重点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础,而且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考虑到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由此可以确定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化学反应等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概念。
还有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水、溶液、常见的酸、碱、盐以及H2、O2、C、CO、CO2、Fe等具体物质的性质、用途;物质组成的奥秘: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特征;化学用语中的元素、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物质的分类与变化、几种基本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过滤、蒸发,还有粗盐的提纯,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等内容都是初中化学的重点。
对于这些重要的旧知识,在教学中要有意强化,可以采取复习提问、实验引入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启发式教学培养能力的需要。
浅谈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策略

浅谈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策略摘要: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在高中学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是学好高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针对如何理解初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及特点;从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与盲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探究;教师应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知识和方法等进行衔接和调整,以更好的让学生学习,以实现初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衔接。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能力;培养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直接影响着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在高中学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是学好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和前提。
高一教材中的“物质的量”及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础化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等内容既是高中化学中的重点知识,又是难点知识。
针对如何解读初高中化学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及特点;可从初高中化学教材的衔接与盲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进行探究;提出学好高中化学的建议。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分析初中课程迈向高中课程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存在一个较高的台阶。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也与初中有着较大的差异。
大部分的学生无法很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高一相对初中教学课堂容量大,内容难度大,突破不了重难点。
具体有四方面的原因:⑴、学习方式上大多数同学还是以初中的死记硬背来学习高中课程,引起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⑵、就知识本身而言:初中教学体现“浅、少、易”的特点,而高中的教学,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突然加大,导致学生课堂接受的不适应。
⑶、初中课改教材与高中教材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甚至某些地方出现了脱节,且相关知识点所涉及的问题难度增大,学生没有能力将初、高中的知识点进行衔接和应用,造成解决问题的不适应。
⑷、心理方面:学生刚刚进入高中,有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如:自我陶醉、自我放松、自暴自弃、自我优化等)对学习化学有重大阻碍作用。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一、引言初高中化学课程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不仅是学生理科思维、科学素养培养的基础,也是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桥梁。
然而,由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强化程度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上可能存在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策略和应用两个方面,浅谈关于如何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问题。
二、策略1.梳理知识脉络,建立联系。
初高中化学课程知识紧密相连,要避免高中知识单独立划分出来,脱离初中知识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在开展新课时,通过回顾初中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梳理知识脉络,引导学生形成化学知识体系。
2.强化实验指导。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初中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高中阶段则应加强实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环节的衔接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前后知识的关联。
3.增加综合素质拓展。
化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跨学科的能力。
初中阶段可以加大对学生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高中阶段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高中阶段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领域素养。
4.注重解题方法的转变。
初高中化学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需要适应新的解题方法。
初中教学以题目为主,强调记忆和运算,而高中则更注重理解和推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从记忆到理解的转变,加强高阶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应用1.教材选用与编排。
教师可以参考高中教材在初中阶段精选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让初中阶段的教学与高中内容相适应。
在编排教材时,也可以采取以初中知识为基础,逐渐拓展高中知识的方式,有助于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框架和化学思维。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知识积累的连贯性。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
首先,教师应明确化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其次,教师要注重知识的渗透与沟通,建立知识的延伸与深化的桥梁。
此外,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并合理设计各类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最后,在评价方面,教师要制定全面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引言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对于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理解尚不够深入。
而高中阶段则是化学学科的拓展和深化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运用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化学问题。
因此,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知识积累的连贯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1.明确化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初高中化学教学从整体上来说是呈递进关系的,高中化学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的。
教师在上课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高中化学课程紧密联系并逐层递进,使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和能力。
2.注重知识的渗透与沟通初中化学知识是学生进入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而高中化学知识又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方式,将高中化学知识与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渗透和沟通,形成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归纳总结、延伸拓展等方式,深入挖掘初中化学知识的内涵。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建立对高中化学知识的初步认识。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化学相对于初中化学来说,知识点更多,内容更复杂,学生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这些知识点。
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几个“衔接”

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几个“衔接”高中一年级化学课的教学是处于初、高中化学教学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高中三年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所以高一的化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初、高中教师之间缺乏交流,高中教师不太了解初中的教学流程及教学方法,而且初、高中教材对知识要求层次不同,导致初、高中教学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为此做好教学上的衔接和转化尤为重要,这对于高一年级学生来说能否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怎样做好教学上的衔接呢?一、引导学生做好思想上的衔接高中与初中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随着年级的不断递增,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也会越来越重。
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以为初中的努力,仅是为了考上高中,现在已经在高中,可以松一口气,休息休息,再者高中三年还长着呢?等到高三再去努力,考上大学就行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高一、高二不玩等到高三就没机会了,抓住机会好好玩一下。
在这种消极的精神状态下,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其他学生,如果教师稍不注意,就会使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滑坡,因此一定要警惕此类事情的发生,要对学生进行有关这方面问题的针对性教育和心理辅导,化解学生思想上的误区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特别要重视学生课堂纪律,课堂听课状态,关注学生作业和测试成绩,从中发现一些有苗头性的问题,力争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上课时要给学生树立起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讲清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相互逻辑关系,化学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
使学习明确的意识到学好高一化学对今后几年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做好学生思想上的转变。
二、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方法上的衔接高一学生头脑发育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特别敏感,对书本课程的理解能力也大为增强,对学习化学以及碰到的难点的理解有着巨大的潜能,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学习心理状态还保持着孩童时代的痕迹,有着天真贪玩等习惯,再加上初中阶段学习上,节奏比较慢,内容比较少,练习的时间比较充足,学生有足够的吸收、消化过程,在学生头脑里会产生“慢慢来”的惯性。
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策略谈

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策略谈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
部分新生认为复习课枯燥乏味,“新瓶装陈醋”,提不起精神;一些教师也不认真对待,不复习初三内容就赶进度或者草草复习就开始新课学习。
还有教师不了解初中教材的变化,还使用初三旧教材来复习,这些做法都对过渡复习的科学规律性认识不够。
要扎实抓好过渡复习,消除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和“障碍”。
要保证顺利过渡,可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这是做好顺利过渡的准备阶段。
“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
由于中学一般“高中循环制”,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
初三新教材(九年义务教本)从1995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有些教师不研究教材的变化,仍然使用初三旧教材来进行复习,甚至用被删去的知识点来考查学生,用旧书上的习题来测验学生,人为给学生增加“不适应感”。
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高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
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
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
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
经过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二、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
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
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
浅谈如何安排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过渡衔接

浅谈如何安排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过渡衔接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的教育。
鉴于初、高中课程的功能、课程内容的要求几及能力发展的要求不同,教法和学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下面就新教材第一册知识与初中化学的过渡以及新教材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的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需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互衔接,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新的学习境界,适应学科新起点的必要要求。
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中,高一阶段的学习尤为重要。
它不仅表现在具有承前启后的功能,还在于高一化学的知识难度、思维跨度,是刚毕业的初中学生不易登上的阶梯。
初中化学的知识点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知识简单,学法单一,习惯于记忆,缺乏知识的延伸和扩散训练,是启蒙式的。
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高一化学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采用讲授法为主的同时,辅以其它方法,例如,应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上数字化实验教学等等。
让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下学习,了解老师和其它同学的思想认识,从而对自己化学学习过程及思维方式有个全面的认识。
新教材就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条件,新教材第一册增加了序言,阐述了化学学科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等方面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关键,通过重要事实让学生感悟“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
二、明确知识内容,理清知识网络初中化学很多内容都是直接给出结论,而到了高中阶段,重视让学生自己根据一些现象、事实归纳总结出结论。
新教材第一册以《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作为第一章,该章重视初中与高中知识的合理衔接,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又引入一些新的知识,内容源于初中但又远远高于初中,实际上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复习与深化,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学生用初中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引路,注重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高中化学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

高中化学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1. 引言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深知自身在教学和专业发展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教育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特制定了以下三年发展规划,旨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
2. 三年发展规划第一年:教学技能提升在第一年中,我将着重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1. 研究先进的教学方法- 参加教学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了解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 阅读有关教学方法的相关书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 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参与学校内部的教学交流活动,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和教学心得。
- 多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研究需求和问题,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
3. 反思与改进-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
- 通过观摩他人的课堂,研究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
4. 提高专业知识- 阅读最新的化学教材和期刊,了解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
- 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讲座,增加自己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第二年:教学资源建设在第二年中,我将注重建设和利用教学资源,提供更丰富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1.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掌握利用多媒体、实验和互联网等教学手段,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
- 开发和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2. 编写教学实验和案例- 设计有趣、实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收集和编写相关的化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建设个人教学平台- 创建个人教学博客或网站,发布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和其他教师获取。
- 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教育平台,进行教学交流和资源分享。
第三年:课题研究与专业提升在第三年,我将着重进行课题研究和专业提升,以提高自己在高中化学教育领域的竞争力。
1. 开展教育研究课题- 选择一个与高中化学教育相关的研究课题,并开展深入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工作摘要:初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问题,是初中生升入高中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做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使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为将来的化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工作高一化学是继初三化学教育阶段后的高一层次的教育。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是高一化学教学中一开始就面临的一个难题。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过渡,要多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一、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感受及现状的分析1.课程增多,难度加大。
初中时主要学习的是七个学科,但是到了高中以后,不仅仅有这七大学科,还有生物、地理,并且这两个学科和另外的七个学科同样重要,增加了学习的科目,并且内容也增多了。
很多问题讲得比较细,比较深,对能力的要求提高,以理解为主。
2.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其能够接受化学知识,从中感受到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让其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其的思维更加敏捷,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
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高中化学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学生要学会对所学知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
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3.学生学习习惯不同很多初中学生在初三学习化学时习惯于被动的接受,依靠老师布置的任务去学习知识,记忆模仿较多,主动分析、理解较少,往往认为完成作业就是课后学习。
而高中学习无论是知识难易程度,还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随笔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唐华军摘要:高中化学学习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拓展和延续,若中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佳,势必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相差甚大,那么高中化学的学习将十分困难。
因此,化学教师必须做好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具体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衔接:教材知识内容的街接、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中化学;衔接;模式;拓展;作为高一教师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很重要的,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死记硬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点不会整合、归纳、总结,没有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已经习惯了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一、教材知识内容的衔接初中化学相对高中化学来说知识内容简单,但联系生产、生活紧密;所涉知识面广而缺乏深度,对概念、原理的要求不高;一切是围绕学生感兴趣、易学的知识而展开学习。
因此教师对概念、原理的内涵挖掘、外涵拓展不够、缺乏教材重难点的分析。
作为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虽然初三时已将化学的整体面貌呈现给学生,但学生到高中才真正系统、全面地接触化学。
因此,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知识点重复、交错、衔接不到的问题。
有些内容初中已有,但高中须进一步加深、完善。
这些内容由于在初高中时所涉理论不一致,或者解决思路不一,容易导致学生的困惑。
初中的概念形象易学但不全面科学,适合初中生接受特点,而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接受新的理论观点,需要将不同的观点进行优缺点比较,以理服人;新课标删去的部分初中老教材内容,在高中教学却又要用到。
如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物质的溶解过程、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离子的概念、电离的概念以及溶液导电性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要注意初中老教材中没有、新教材中新出现的内容,如:物质的量、焰色反应、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等。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一、问题的提出笔者作为一名工作二十多年,经历课改前后的一线高中化学教师,近几年越来越感觉现在的高中新生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甚至有些在初中是尖子生,进入高中后成绩一落千丈,丧失学习信心,厌倦学习,给很多一线教师的顺利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
询问学生,普遍认为高中化学知识偏难、学习容量相对较大、叙述简明扼要、知识理解接受难度加大、初高中知识不衔接等。
其实,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存在由来已久,只是在基础教育进入实验性实施后,由于新旧课程的差异、考试改革的冲击等原因,衔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复杂。
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具体的原因。
二、造成问题的原因1.教材改革的影响课改后的新大纲要求:初中化学新课程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
初中化学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而现行的高一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学习化学知识和以适应社会发展而提升能力的教学。
也就是说,高中化学课程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两者目标的不同,自然导致了教学手段、教学走向的差异。
致使学生忽视接受学习和描述性、结论性、规律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双基知识学得不扎实。
2.中考改革指挥棒的影响初中课程改革后的化学学习要求低、中考化学考试分值低,受此影响,初中化学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语文、数学、英语大量增加课时,而化学则减少课时,化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只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给学生在认识、学习兴趣、主动性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初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我国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初中与高中教材之间的脱节、学科知识之间的孤立、实验技能的欠缺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果。
二、策略一:教材衔接的平稳过渡初高中教材之间的脱节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教材之间的平稳衔接。
1.教材梳理。
教师可以仔细研读初中和高中化学教材,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演变关系,制定详细的教材梳理计划,明确初中知识点的延伸和高中知识点的深化。
2.课程设计。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提炼和归纳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同时,在复习和巩固阶段要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的知识点,并与高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和总结。
三、策略二:知识体系的建立在初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策略。
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与实践应该相辅相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模拟实验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化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2.跨学科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化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融合,例如物理、生物、地理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3.兴趣培养。
化学作为一门抽象的科学,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趣味化的教学方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
四、策略三:强化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优化实验教学的策略。
1.制定实验计划。
浅谈搞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策略-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搞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策略初高中化学作为这门学科不同的学习阶段,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知识的断层,两者之间的衔接也成为高一教学一直以来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
根据调查得知,一些初中化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中却出现成绩明显下滑的迹象。
在做题和做实验时,复杂难解的习题常常让他们感到茫然,这严重地打击了他们以前建立起来的信心。
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甚至会失去对学习化学的兴趣,致使他们在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就出现成绩两极分化的状况。
除此之外,由于有些高中化学老师没有事先了解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对其所达到的教学难度和阶段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没有认真地分析两个阶段之间存在的在思维上、方法上的断层,这严重地影响了其在之后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案的判断。
老师仅凭自身的经验和印象去判断学生在初中时学习的知识,致使做的教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常常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不能理解,出现学生学得困难,老师教得吃力的现象。
所以,做好初高中化学之间的良好的链接,有利于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改善。
一、影响初高中化学良好衔接的因素1.两阶段化学语言的差异性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所以学习的内容只是初级阶段的知识和常识性的普及,它是学习化学的萌芽阶段。
而高中化学已经进入学习的第二阶段,对学生理解水平、知识容量的要求比初中要高出一个档次,化学名词和化学的作用反应都比较抽象难理解,如化学中的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
从启蒙阶段的务实主义到高中的抽象主义,这之间的过渡如果在教学中没有做好桥接,学生确实很难找到适当的学法,难以适应突变的学习环境。
2.知识学习数量激增初中作为常识知识学习的化学,其知识点的数量相对较少。
进入高中,化学成为一门必需的知识技能型学科,它需要学生掌握化学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引起这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内在原理,这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比初中时期多得多,再加上这些知识过于抽象化,学生在理解消化困难的情况下还要接受如此多的数量,学生在没有吸收上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又面临着学习下一个知识点,最后使得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理解都一知半解,成绩下滑是必然会出现的。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策略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策略初中的化学教学是高中的化学教学必需的学习准备,高中化学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延续和提升。
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因此,加强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对刚进高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化学衔接初中的化学教学是高中的化学教学必需的学习准备,高中化学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延续和提升。
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因此,加强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对刚进高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高一化学的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一、进行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的必要性1、教材的变化。
一方面,初中课改化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简单:有的教学内容被删减了,有的内容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教材体现了饯、少、易韵特点。
虽然新课改中高中化学教材也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高中内容概括、抽象、复杂,牵涉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另一方面,初中新教材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比较形象生动,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因为受到高考的限制,教师不敢降低教学难度。
因此造成初高中教材难度反而比以前差距更大。
2、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内容少,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成绩,因此,学生乐于跟着老师走,较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
在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典型、讲规律,注重培养能力。
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却往往按照初中的学法学习,因而出现了完成作业有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无法做到预习、复习和总结等现象,还有一些不熟悉初中教材的老师怪罪学生不自觉、不灵活,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学生觉得学习更困难。
另外,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校,初中校老师补充的内容不同,高中需要的一些知识、方法在初中新教材中被删除等等,也使学生更难适应高中的学习。
解析初高中化学承继的重要衔接点

解析初高中化学承继的重要衔接点高一年级化学在中学化学教与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高一化学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思想的重要阶段。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对照,在难度上更进一步,在能力要求上最终要和学业水平以及高考的能力要求接轨。
在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方法和思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学生学习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衔接教学就更加重要,特别是要抓住一些重要的衔接点。
一、掌握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概念学习较为分散,以记忆为主,理性认识的要求不高,所以大多是识记的要求。
到了高中,概念增加,不但要识记,更要理解和运用,通过已知概念,迁移运用教育显得更重要;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不运用接触,有些化学概念会较为生疏。
概念是物质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有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义,要真正的理解一个概念,还必须了解概念的外延(即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对概念的拓展和运用)。
例1(1)怎样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2)根据什么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3)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哪几类?(4)根据什么把化合物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5)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氧化物可分成哪几类?解析该题关键是把物质分类的结构搞清楚,并理解分类的依据。
二、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初中已学过1~18号元素的排布,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没有涉及,只是从原子结构的角度涉及了部分离子组成的物质和分子组成的物质,而这部分知识又对高中化学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掌握中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核电核数之间的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核数;熟练书写相应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对学生理解物质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微粒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子原子核质子(正电)中子(中性)核外电子(负电)例2从原子组成的角度说明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的?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解析①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已成为化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初、高中化学教学环节紧密衔接,关系到学生学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因此,为了有效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提高教学质量,应采取一系列策略并加以应用。
首先,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化学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基础概念和实验操作上,而高中化学教学则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以及实际应用。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其次,加强学科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应通过有机的课程设计,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与高中的深入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衔接关系。
例如,初中阶段学习了酸碱性的基本概念,教师可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更复杂的酸碱性现象,为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提供支持。
此外,为了保持学生对化学的持续兴趣,教师还应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可感知性和实用性。
再次,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只有通过科学评估,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因此,教师应结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科知识的连贯性,设计并应用多种形式的评估工具,包括问答、实验报告、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重要策略。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交流研讨会、专业论坛等活动,促进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讨论与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间的互助学习与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裴泓莉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是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中阶段又是学生知识增长与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根本目标。
笔者拟就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所教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个体性认识。
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上,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决定性作用,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转换课堂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
新课标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要求“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过程,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尊重学生个性。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因而,高中化学教学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更具弹性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作为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
更新知识储备。
新课标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化学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师要有复合型的知识素养,也就是说,教师除了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①化学与STS相关的知识。
当代化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其核心是全面反映科学技术的本
质及其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更加开阔。
②较丰富的化学史知识,通过化学史渗透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品德。
③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
使学生对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从而培养起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
提高教学能力。
目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重点。
为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组织自己的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包括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教学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同时掌握一些新的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二、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化学素养
1.加强课堂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在实验的探究,特别是实验的设计。
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探究→得出结论→重建知识→能力形成。
如在探究苯的分子结构时,可先让学生根据苯的碳氢元素质量组成求出苯的分子式
C 6H
6
,然后提出对苯分子结构的猜想假设,学生按照学习烷烃、烯烃、炔烃的经验,
很自然地提出苯分子中应该有不饱和键的假设,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做苯与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反应的实验,当学生发现实验现象与假设不符合时,就会产生想知道苯的真实结构的迫切愿望,从而去积极主动地思考。
最后经过师生讨论得出苯的分子结构,同时教师还可介绍凯库勒发现苯的结构式的故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保证化学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2.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成立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社会调查,阅读科普读物,书写化学小论文;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基本技能,通过实验,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
化学与科学、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熟悉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又如,“化学与技术”模块以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为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讨论、观看影像、听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熟悉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技术问题。
三、整合知识体系,做好模块衔接
新教材分成必修模块和若干选修模块,模块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要弄清楚这些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然后再将这些内容有效地整合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化学教师在强化主干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有机衔接,努力帮助学生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建构合理的必修与选修相融合的认知结构。
《化学1》、《化学2》为必修模块,旨在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的共同要求,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
而选修模块是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旨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的学习内容。
在对学生的层次要求上,不同模块的层次要求是不同的,是按照螺旋式设计的,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不断递进。
针对上述特点,在必修模块的教学中, 教师要避免将某个知识点内容挖掘得过于细致, 要由原来关注细节的教学转变成关注核心知识的教学,正确定位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引导学生建构核心认识, 形成知识结构。
教师切忌套用旧观念、旧习惯、旧模式进行“一步到位”式教学,以致于既增加学生负担,又浪费课时。
比如:对“物质的量”教学中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离子方程式书写”中的随定量关系不同反应结果不同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配平等内容,不必搬到必修课堂要求所有学生掌握。
而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学会构建化学知识网络,把一些平时看似零碎繁琐的知识点连线结网,使学生在抽象、
推理、归纳等应用过程中将化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四、加强有效训练,正确面对高考
有效教学是一种瞄准成果的教学,“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教学不是有效教学的特征。
新课程的实施是立足于未来的长期教育行为,追求教育的长效应,并不与应对高考互为矛盾。
从化学试题的命题策略和原理来看,考试改革与化学教育发展动态是相适应的。
“立足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能力、体现课程改革”是当代高考试卷的考查重点,教师要据此关注课改下的命题模式,增强考试的适应性和训练的有效性。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我们不难发现,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变形,加工和发展,充分体现出教材的示范性和典型性。
因此在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一定要让学生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克服“题海战术”的机械训练。
即使在复习的后阶段进行综合训练时,也要不断联系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习题的有效训练。
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多动脑筋,寻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发展应试能力的最佳结合点。
教师要探索有效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果。
注意加强习题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要将典型的习题进行全面剖析, 带领学生一起分析, 及时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迁移能力,这是新课程评价所倡导的, 也是中学化学教育评价的趋势。
进行化学实验的复习时,教师要注意将化学问题或化学实验置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实际背景中,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看到真实有用的化学,这样的训练才会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在面对高考试题时也会倍感亲切,才能轻松作答。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了挑战,呼唤着智慧。
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提高用教育理论指导和反思教育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丰富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化学教学更趋合理和有效。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2 1世纪化学教育的五大主题.全球教育展望 2002,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9
[3] 罗萍丽.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北京教育研究.2006,4
[4] 林明,陈继泽.高中新课程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浙江教学研究.2007,5
[5] 杨秋梅.融入新课程理念搞好化学教学.教育创新.2007,9
[6] 王祖浩.为不同能力倾向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学化学教学
参考.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