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浅析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

区矫正的介入文化艺术学院学年论文浅析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论文作者姓名:刘然所在专业:社会工作作者学号:2011092031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徐翀(讲师)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12月8日浅析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摘要青少年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连接着不成熟与成熟的两个自我,因此也是人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型期,这种转型比人生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广泛、深入,所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
由于青少年时期的特点所致,对于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也不同于成人矫正服务的形式与特点。
作为一种全新的工作实践和理念, 引起了实际工作者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 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适用的方法体系。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提供了观念支持。
社会工作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方法, 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可以为青少年矫正对象提供各种服务,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使之更好地回归社会。
本文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对社工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介入手段,进行浅析,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社区矫正的方法上提出了建议,以期对现行的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社区矫正; 社会工作目录论文总页数:13页引言2(一)本论文研究背景2(二)本论文研究现状2(三)本论文研究意义2(四)本论文研究方法2一、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发展历史2二、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一)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现状4(二)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51. 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52. 欠缺广泛的社会认可63. 缺乏专业机构广泛介入64. 矫治队伍建设滞后6三、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6(一)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介入的优势6(二)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可能性分析71. 家庭社会工作理论基础7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83. 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理论的益处9(三)家庭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运用91. 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缺陷型家庭92. 家庭小组工作方法协调家庭内亲子关系93. 社区工作方法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9结语10参考文献10致谢12声明13引言(一)本论文研究背景西方等国如美国、英国、德国,历经长期的沿革已形成了项目众多、风格各异但较为科学、合理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制度体系,而当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处于工作试点与理论研讨同步摸索与推进的态势,但种种举措均局限在修补的层面,喧嚣而无序,尤其对青少年犯而言,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还处在摸索阶段,在矫正主体、矫正项目、矫正方法上还存在重大缺陷。
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改造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改造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安全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和综合性的干预手段,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改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此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现状分析青少年犯罪是指18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法律上所犯下的各种违法行为,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以及吸毒等。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犯罪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伤害,也给犯罪者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预防和改造青少年犯罪势在必行。
二、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作用1. 提供社会支持和帮助社会工作通过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帮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降低犯罪的风险。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咨询服务、心理辅导、职业指导等,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2. 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社会工作以个人为中心,为每个青少年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通过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心理特点等,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帮助青少年走出犯罪的阴影。
3. 建立合作网络社会工作不仅关注青少年个体,还与家庭、学校、社区等相关机构建立合作网络,形成多元化的专业支持体系。
社会工作者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和干预方案,共同努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三、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改造中的作用1. 提供社会康复服务对于已经犯罪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社会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社会康复服务包括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帮助他们重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2. 进行亲密关系重建青少年犯罪往往与家庭关系紧张、亲密关系缺失有关。
社会工作在犯罪改造中致力于重建青少年与家庭的亲密关系。
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访问、家庭教育等方式,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为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矫正的介入

( 一) 青 少 年 犯 罪 特 点
青 少 年 犯 罪 是 社会 各 种 矛盾 的综 合 表 现 ,它 涉及 到青
少年 特 殊 的生 理 、 心理 、 学习、 生 活 等众 多方 面 , 是一种 “ 社
会综 合症 ” 。I l l 青 少 年 正 值 生 理 发 育 的高 峰 期 , 身 体 的 突 飞 猛进 容易 引 起 情 绪 波 动 , 情感过激 , 感情有余 , 理智不足 ; 青
偏 差 的 犯罪 青年 错 过 “ 再社会化” 机会 。 此外 , 还 会 使 得 出狱 或 出所 后 的 青 年 人 由 于 “ 标签效 应” 而不被 社会认可 , 无 法
融入主流文化 , 增 大 再 次犯 罪 的可 能 性 。
人 的乐 于 探 索 , 渴望 独 立 , 自我抉 择 , 摆脱 他 人 , 他 们 常 常在
关键词 : 青少年; 犯罪 ; 矫正 ; 社 会 工作 中图 分 类 号 : C 9 1 3 . 5 ; D 6 6 9 .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8 — 9 0 0 4 ( 2 0 1 4 ) 0 1 — 0 0 1 7 — 0 3
青少年犯 念 . 它 是
第2 1卷 第 1 期
V o I . 2 1 No . 1
鄂
州 大
学
学
报
2 0 1 4年 1月
J a n . 2 0 1 4
J o u na r l o f E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社会 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矫正的介入
黄 嘉慧
( 华 中师 范 大 学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摘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工作在此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现状,指出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性。
随后探讨了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介入方法与策略。
对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论部分强调了社会工作介入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积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综合以上内容,本文论证了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中的重要性,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社会工作介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分析、重要性、作用、方法与策略、效果评估、作用、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未成年人犯罪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犯罪情况也日益复杂化,给社会治安和未成年人自身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稳定,还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1.2 研究意义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家庭等多个层面。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犯罪现象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这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帮助措施,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和方法,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践指导和经验借鉴。
有效的社会工作介入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并重新融入社会。
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体现。
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为弱势群体的未成年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偏差行为困境的介入

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偏差行为困境的介入
1. 学生的违法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对于触犯法律的学生,例如偷盗抢劫、吸毒及药物滥用、暴力伤害等行为,需要学校社会工作者配合公安部门进行适当的处置,联合提供矫正社会工作服务。
2.学生的违纪、失德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违纪行为主要是指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例如逃课逃学、扰乱课堂秩序、损坏学校设施等行为。
失德行为是指学生违反伦理道德,特别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对此类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需要以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和行为治疗模式为理论依据,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的重构和行为修正的训练。
3.学生的失仪行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学生的失仪行为是指学生违反社会交往礼仪的行为。
对此,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设礼仪主题小组,帮助学生修正失仪行为,规范礼仪行为。
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干预

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干预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综合干预的手段,社会工作帮助青少年克服犯罪倾向,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一、青少年犯罪的背景与挑战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挫折、压力、家庭问题、教育失利等因素使得许多青少年陷入犯罪的泥淖。
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给社会安全和秩序带来了威胁,也使得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了阻碍。
青少年犯罪预防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帮助他们摆脱犯罪的诱惑和影响。
社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作用1. 提供教育和咨询服务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咨询服务来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和处理问题。
他们可以在学校、青少年中心等地开展心理辅导和犯罪预防教育的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
2.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社会工作可以组织和协调社区资源,建立起针对青少年的支持网络。
将相关机构、组织和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社区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助于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犯罪预防服务,有效减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3. 促进家庭教育和家庭治理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和家庭治理的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功能性。
通过提供家庭咨询服务、解决家庭冲突等方式,帮助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提供稳定的成长平台。
4. 进行社区监管和康复对于已经涉及犯罪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可以进行社区监管和康复的工作,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通过监督和指导青少年的行为,配合专业机构开展康复工作,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重新融入社会。
三、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1. 多元参与青少年犯罪预防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简论犯罪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与反思

简论犯罪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与反思一、案例概述(一)案例来源广州市少年教养管理所(简称少教所)所始建于1986年4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专门收容教育16周岁以下收容教养人员和18周岁以下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的场所。
本案例选自专为帮扶解教青少年而设立的公益社会工作项目——“展翅计划”。
“展翅计划”是由广州市少教所、广州市少年宫和廖冰兄人文基金会三方合作的专业矫正社会工作项目,旨在探索一条协助解教少年成功回归社会的道路,总结成功案例,最终推广至各帮教部门机构,把刑释解教人员的回归工作重心由政府部门转移至社会力量。
广州市已于2009年全面铺开社区矫正,这项任务主要由各街镇的司法所承担。
由于政府工作的开展把工作重心放在街道社区中,以广州市少教所的情况为例,所内接受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中,超过75%的是来自外地农村及其他落后地区,广州本地区的未成年犯所占比例并不大。
他们解教以后也会选择留在广州地区或附近,但由于自身户籍原因并不属于当地基层街道的管理范围,对他们的社区矫正工作无从展开。
其次,政府方面的帮教大多停留在技能培训和工作介绍上。
解教人员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能力才是他重新融入社会的关键,政府的帮教工作在这些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所以协助这些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在接受专业的社会工作矫正后重新融入社会,是一项非常重要并且非常有意义的任务。
(二)案主基本情况案主:男,1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五年级。
8岁前与父母同住,后被父母抛弃,由姨妈抚养,11岁时被人拐卖给养父母,与养父母共同生活两年后又遭遗弃,13岁随同伴到深圳、广州等地流浪。
后因“抢夺”进入少教所,一年后解教,在所内表现良好,入所前无工作经验。
案主解教后由“展翅计划”继续跟进帮教,笔者负责跟进该个案。
案主出所后首先面临的是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
笔者尝试链接各方资源,由街道提供“中途宿舍”解决了住宿问题,由基金会提供每天10元,为期一个月的临时补贴,共同协助案主渡过这段时期。
犯罪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与反思

犯罪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与反思在当今社会,犯罪青少年问题日益严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对于犯罪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回归正途,还能够预防再次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犯罪青少年的形成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家庭环境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良的家庭关系,如父母的争吵、离异,或者缺乏关爱和教育,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心理失衡,产生叛逆心理。
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些学校过分注重成绩,忽视了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使得部分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无法正确应对。
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不良同伴的诱导等,都可能让青少年陷入犯罪的泥潭。
社会工作在介入犯罪青少年时,首先要进行深入的评估。
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犯罪动机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例如,对于因为家庭贫困而犯罪的青少年,可能需要提供经济援助和职业培训;对于因心理问题犯罪的青少年,则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个案工作是常见的介入方法之一。
社会工作者与犯罪青少年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让青少年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
小组工作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将犯罪青少年组织成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例如,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组织分享会,让他们互相倾听彼此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找到共鸣和改变的动力。
社区工作同样不可或缺。
社会工作者可以整合社区资源,为犯罪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改造环境。
例如,组织社区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关爱和监督;开展社区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犯罪青少年的理解和包容,减少歧视和排斥。
然而,在社会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摘要】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矫正制度的概述和社会工作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了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角色,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和策略。
结合未成年人矫正的效果评估,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的重要性,为提升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介入,制度,作用,职责,角色,方法,策略,效果评估,意义1. 引言1.1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介入简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是指对未成年犯罪少年进行法律教育、心理矫正、职业教育和社会工作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处理方式,以期望在保障少年权益的达到教育教化的目的。
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介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通过对未成年人的矫正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最终实现矫正的目的。
社会工作介入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在整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和监督者的多重角色,帮助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自我认知。
通过社会工作介入,不仅能够提升未成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介入,是一种积极的干预方式,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未成年人个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未成年人矫正制度概述未成年人矫正制度是指对未成年犯罪行为进行矫正和教育的制度。
通常情况下,未成年矫正对象一般指年龄在18岁以下,且犯罪事实明确的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矫正制度包括监护教育、社区矫正、少年监狱等形式。
未成年人在矫正过程中,主要通过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来帮助其重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引导其走上正确的道路。
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再社会化中的干预与支持

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再社会化中的干预与支持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再社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对于这一问题,单纯的惩罚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相反,社会工作的干预与支持能够为青少年罪犯提供机会,帮助他们重建自我,融入社会并实现更好的人生。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再社会化中的干预与支持措施。
一、引言青少年犯罪问题是社会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容易受到各种负面影响的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们视为罪犯,而应该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提供干预与支持来帮助他们重建自我,重新融入社会。
二、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再社会化中的角色社会工作的角色是多方面的。
首先,社会工作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介入,引导青少年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提供应对问题的技能和策略。
其次,社会工作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青少年罪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此外,社会工作还可以协调各方资源,加强与家庭、学校和司法系统的合作,以实现对青少年罪犯的全面干预与支持。
三、社会工作的干预与支持措施1. 综合评估:社会工作者应该进行综合评估,了解青少年罪犯的背景、家庭环境和心理状态。
只有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计划。
2. 职业培训:社会工作可以为青少年罪犯提供职业培训,帮助他们获得就业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还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
3. 心理辅导:青少年罪犯在面临再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挫折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社会工作可以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心理层面重建他们的自我形象。
4. 社区支持:社会工作应该与社区建立紧密联系,提供社区支持。
通过社区活动和资源整合,帮助青少年罪犯融入社区,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并在社区中找到合适的角色定位。
四、社会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再社会化中面临一些挑战。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个案方法基本步骤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个案方法基本步骤嘿,咱来说说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个案方法的那些事儿哈。
你想想,青少年就像那刚冒芽的嫩苗,多需要咱们的呵护和引导呀!要是不注意,这小嫩苗长歪了可咋办呢?这社会工作方法呀,就好比是给这些小嫩苗的扶正器。
咱先说第一步,得像侦探一样去了解这些青少年呀!他们的家庭情况咋样,在学校里表现如何,平时都爱和哪些小伙伴玩。
这就好像要给小树苗培土,得知道这土是啥质地的吧。
去和他们聊天,听听他们心里的小九九,可别小瞧了这聊天,有时候一句话就能点亮他们心里的那盏灯呢!然后呢,咱得给他们制定个专属计划,就跟给小树苗量身定制成长方案似的。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呀,有的可能需要多一些鼓励,有的呢可能需要一些行为上的纠正。
咱得对症下药,可不能马虎。
接着呀,就是实施这个计划啦!就像园丁精心照料小树苗一样,咱得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变化。
他们有进步了,咱得赶紧夸夸,给他们点个赞;要是有点小问题,咱也得及时指出来,帮他们改正。
这过程可不能急,得慢慢来,就像浇水不能一下子浇太多一样。
还有啊,咱得和他们的家人、学校一起合作呀!这就好比是给小树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家人是他们的根,学校是他们的土壤,咱们就是那阳光和雨露,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这些小嫩苗茁壮成长呀!你说,要是咱们都不重视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那社会不就乱套啦?他们可是咱们的未来呀!咱们得用心去呵护他们,引导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总之呢,社会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个案方法就像是一场温暖的旅程,咱们陪着这些青少年一起成长,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迎接美好的未来。
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得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为我们的社会撑起一片蓝天!。
社会工作中的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再融入

社会工作中的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再融入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组织和协调社会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其社会融入,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一项专业服务。
而青少年犯罪作为社会问题的一大突出现象,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既是一项重大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以及青少年犯罪后的社会再融入等角度,探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中的作用与挑战。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形成原因众多。
首先,家庭因素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父母的关注和教育,家庭暴力、家庭成员犯罪等问题都容易导致青少年的不良行为。
其次,社会环境也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增加等情况使得一些年轻人处于较为困难的生活环境中,容易滋生犯罪行为。
此外,学校教育质量的不平衡、同辈关系的压力等也对青少年犯罪起到一定作用。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介入青少年犯罪问题,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通过在学校、社区等场所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危机干预和咨询辅导服务,为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进一步走向犯罪道路。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督促和促进青少年犯罪的司法程序,保障其权益,为其提供再教育和再培训机会。
三、青少年犯罪后的社会再融入社会再融入是指将犯罪者重新融入社会生活,使其能够拥有稳定的就业、健全的家庭和正常的社交关系。
对于青少年犯罪者来说,社会再融入尤为重要。
社会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青少年犯罪者获得就业机会,减少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社区和家庭的支持网络,为青少年犯罪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应对

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应对社会工作在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和预防变得尤为关键。
社会工作专业的从业人员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青少年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努力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
一、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背景描述青少年犯罪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少青少年滑向犯罪深渊,对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造成了威胁。
犯罪行为通常涉及盗窃、攻击、吸毒、欺凌等。
这些行为对青少年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二、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中的作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从业人员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一系列支持和帮助措施,以尽早预防和干预犯罪行为。
他们通过与青少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并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帮助计划。
社会工作者既扮演着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也承担着社区策划者与组织者的任务。
三、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干预与预防措施1.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社工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青少年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增强抵制犯罪的能力。
同时,社工还可以提供社会支持,使青少年获得更多的积极资源和从事有意义的活动的机会。
2.家庭教育支援:社工与家庭成员合作,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家庭教育支援。
这包括家庭沟通、亲子关系建设和家庭规则制定等方面的指导。
通过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减少家庭冲突和紧张,可以帮助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3.教育和培训机会:社工与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实用技能。
这些机会不仅能够让青少年有意义的度过课余时间,还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减少参与犯罪的冲动。
4.社区介入与综合治理:社工积极参与社区介入和综合治理工作。
他们与社区居民和公共安全机构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针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措施和计划。
通过社区介入和综合治理,可以加强社区的安全感和凝聚力,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摘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犯罪原因、预防犯罪行为、帮助犯罪者改正错误、保护受害者权益以及帮助犯罪者重新融入社会等方式进行介入。
社会工作不仅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还能促使犯罪者认识错误、改正行为,同时保障受害者利益。
强化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才能有效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孩子们的良好成长。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社会工作、危害、预防、原因分析、帮助、改正错误、保护、受害者权益、重新融入社会、解决途径、加强作用。
1. 引言1.1 犯罪问题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对未成年人本身及社会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未成年人犯罪会对其个人未来造成严重影响。
一旦涉足犯罪的行为,未成年人可能会陷入恶性循环,难以摆脱罪恶的泥沼。
犯罪记录可能会影响到未成年人的教育、就业以及社会关系,导致其在社会中处处受到歧视和排斥。
未成年人犯罪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社会秩序和安宁,也可能对其他无辜人员造成伤害。
特别是对于未成年受害者而言,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可能会导致心理创伤和长期影响,甚至影响其整个人生。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如不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带来无穷无尽的负面影响。
我们迫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尤其需要加强社会工作的介入,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社会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未成年人摆脱犯罪的泥淖,重新融入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2 社会工作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重要性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社会工作可以帮助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早期预防。
通过开展社会工作干预项目,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少年并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困难,避免走向犯罪道路。
社会工作在帮助未成年犯罪者改正错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增权: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介入

增权: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介入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增权介入策略及其影响。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重要的刑事司法手段,对青少年罪犯的改造和再社会化具有关键作用。
传统的社区矫正模式往往忽视了青少年罪犯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导致矫正效果不佳。
本文提出通过社会工作的增权介入,帮助青少年罪犯恢复自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增权理论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通过提升个体的权力感和能力感,使其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并做出积极的改变。
在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增权介入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发展社会支持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首先介绍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背景和现状,分析现有社区矫正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阐述增权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其在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中的增权介入策略,包括个案管理、心理疏导、家庭治疗、社区参与等方面。
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增权介入策略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效果,提出改进建议,为未来的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参考。
二、增权理论概述增权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工作领域,是一种强调个体和群体能力提升的理论视角。
增权,即增强权力或影响力,它关注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无权状态,并致力于通过一系列策略和方法来帮助他们获得或恢复应有的权力。
在增权理论的视角下,无权不仅仅是指缺乏物质资源或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指个体或群体在心理、社会和文化层面上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和掌控力的缺乏。
对于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而言,增权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介入视角。
它认为,青少年罪犯之所以陷入犯罪,往往与其在社会化过程中遭受的种种剥夺和歧视有关。
这些剥夺和歧视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无助和愤怒等负面情绪,进而选择犯罪作为应对方式。
增权理论的介入重点在于通过提升青少年罪犯的自我认知、社交能力和自信心等,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在社会中的合法地位,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的和谐共生。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作用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作用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实践,旨在通过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福利来改善个人和社区的生活质量。
在社会工作的范畴中,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支持、教育和资源,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来预防青少年犯罪。
首先,社会工作可以提供早期干预和支持。
青少年犯罪往往是由于个人、家庭和社区的问题所导致的。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青少年及其家庭建立联系,提供咨询、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与学校、社区和其他机构合作,提供早期干预措施,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从而减少犯罪的风险。
其次,社会工作可以提供教育和培训。
青少年犯罪往往与教育水平低下和技能缺乏有关。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教育和培训项目,帮助青少年提高学习能力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这不仅可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机会,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未来发展机会。
此外,社会工作可以提供社区支持和资源。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社区合作,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社区项目,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环境和积极的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社交网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从而减少犯罪的风险。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提供社区资源,如就业机会、心理健康服务和法律援助,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和获得支持。
最后,社会工作可以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福利。
青少年犯罪往往与社会不公正和社会福利不足有关。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倡导和推动政策变革,争取更好的社会福利和公正的社会制度,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机会。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参与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为青少年争取权益和平等的机会。
总之,社会工作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早期干预和支持、教育和培训、社区支持和资源,以及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福利,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减少犯罪的风险。
增权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介入

三、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 矫正介入的实践经验
1、专业的社会工作团队
1、专业的社会工作团队
专业的社会工作团队是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成功的关键。社会工作者需要具 备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 组织协调能力。
2、个性化的服务计划
2、个性化的服务计划
每个青少年罪犯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服务计划。社会工作 者需要根据每个青少年罪犯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计划,包括心理咨询、 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
谢谢观看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分析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现状、增权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 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效果与展望等方面,强调了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罪犯社 区矫正中的重要作用。增权理论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帮助 青少年罪犯增强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他们 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其在青少年 罪犯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3、协调多方资源
3、协调多方资源
社会工作者需要协调多方资源,包括政府部门、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等。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政府部门合作,为青少年罪犯提供就业机会和教育资源;与社 会组织合作,为青少年罪犯提供心理咨询和职业培训等服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为青少年罪犯提供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
四、结论与建议
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现状
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现状
青少年罪犯具有特殊性,他们通常未成熟、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犯 罪行为往往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影响。目前,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惩罚与 援助相结合”的矫正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缺乏个性化的矫正方案、社区资源不足等,导致部分青少年罪犯在社区矫正期 间再次犯罪。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犯罪矫正的实践与思考以小马个案为例

二、文献回顾
二、文献回顾
青少年社区矫正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预防和矫正措施,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 者的广泛。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围绕社区矫正的原理、政策法规、实施 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然而,关于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研究相 对较少,且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三、研究方法
二、思考方式
3、强化各方合作: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司法部门、学校、家庭等各方建立良好 的合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青少年犯罪矫正工作的开展。
三、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
以小马个案为例,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面临着以下挑战和问题: 1、小马的家庭环境复杂,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社会工作者需要花费大 量时间和精力来建立信任关系,并动员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矫正工作。
四、讨论
首先,KL司法所应加强对青少年罪犯的分类评估,了解每个青少年的犯罪原 因和心理状况,为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矫正服务。其次,KL司法所应加强与政府、 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最后,KL司法所应重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参与,加强宣传和教育 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谢谢观看
四、讨论
四、讨论
根据本次演示的研究结果,KL司法所在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方面取得了一定 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青少年罪犯对介入工作的满意度和认 可度较低,部分社区居民对青少年犯罪问题仍存在一定担忧。因此,有必要对KL 司法所的介入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效果。
二、方法
二、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KL司法所介入青少年犯 罪社区矫正的工作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收集KL司法所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 的案例,了解其具体实施过程和成效。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青少年罪犯对 KL司法所介入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最后,对案例和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总结KL司法所介入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经验和做法。
社会工作对青年犯罪与再犯率的干预与预防

社会工作对青年犯罪与再犯率的干预与预防社会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与预防手段,旨在改善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
其中,对于青年犯罪与再犯率的干预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此领域的作用和方法,以期减少青年犯罪并预防再犯率的不断上升。
一、社会工作对青年犯罪的干预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需求。
在青年犯罪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有效干预:1. 提供全面的支持和辅导:社会工作者可以为青年犯提供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其对正当行为的意识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2. 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那些易受影响的青少年获得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竞争力,降低犯罪的诱因。
3. 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社区居民和政府机构建立互助共融的社会环境,降低犯罪的发生率。
通过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体育赛事、文化娱乐等,增加青少年的社交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社会工作对再犯率的预防除了对青年犯罪的干预之外,社会工作还致力于预防再犯率的不断上升。
1. 重点关注社会融入:社会工作者应该将重点关注转移到促进青年犯重返正常社会生活上。
通过提供就业机会、住房援助、技能培训等服务,协助他们尽早融入社会,避免再次犯罪。
2. 建立康复机构和项目:通过建立康复机构和项目,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咨询、社交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已经犯罪的青年改变行为模式,重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3. 进行合适的监护和监管:针对再犯率较高的青年犯,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监护措施和定期跟踪,确保他们在重返社会后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和监管,避免再次犯罪。
结语社会工作在干预与预防青年犯罪以及降低再犯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全面支持和辅导、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交适应能力,降低犯罪的发生率。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矫治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042-01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概况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激增,诸多问题中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青少年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成为继吸毒犯罪、环境污染后的第三大世界问题。
青少年犯罪量的加大不仅危害社会治安,而且给广大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和生理伤害。
我国刑法规定青少年犯罪是指年满14周岁尚未达到25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成立犯罪行为。
对此种定义,各方有着不同的阐释,犯罪学内涵下的青少年犯罪相较于上述定义扩大了内涵,不但包含着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而且还包括虽未达到违反刑法的犯罪程度,却依然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
本文指涉的青少年犯罪是指14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的人实施的一种行为,该种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包括违法行为、不良行为、法定犯罪行为等等。
青少年犯罪不断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的特点。
青少年在成长发育期有着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脆弱而且容易被激怒,一些青少年作案往往在光天化日之下,手段嫉妒残忍。
经过调查后发现青少年犯罪事件具有偶发性的特点,其犯罪动机比较简单,没有经过精心的策划,经常是在某种刺激之下的偶发行为。
此阶段的青少年还极易受到同伴团伙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呈现出团伙作案的特点。
面对层出不穷的青少年犯罪,法律将如果应对成为了一个难题。
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矫正措施,例如监禁、劳改教养、管教、工读教育等几种方式。
这一系列措施对于推动青少年犯罪治理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更为积极的角度去教化、提升青年,而不是把青年排斥在社会网络之外。
二、社会工作的介入对解决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作用青少年犯罪是其特殊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诸多矛盾的综合体现,单纯依靠强制力量是不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工作的介入摘要: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以成为即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今天,青少年犯罪问题更是我们当务之急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如何遏制,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立足青少年的特点,全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工作近年来,全球青少年犯罪比率日益攀升,就我国来讲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了80年代增到70%以上,至今仍居高不下。
就我省1991-1995年统计,青少年犯罪比率和在校生犯罪比率比80年代就提高了一倍之多。
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已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等新特点。
具统计:90年代,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14岁以下的犯罪案例明显增多,年龄最小的还不满10岁!就我市不满14周岁犯罪人员1997年27名,1998年35名,1999年已达47名。
而青少年犯罪中75%都属于团伙作案。
并且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发展。
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以暴力为后盾的重大刑事案件日渐增多,施暴程度不断加重,而且青少年犯罪时在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作案手段野蛮和残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据统计,目前全国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刑事案件占65%。
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始终是要常抓不懈的一项艰巨任务。
1.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青少年犯罪的种类有很多,但导致其犯罪的根本原因有两点:1.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2.外在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
1.1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易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1.1.1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
在心理上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可塑性强;在生理上他们的身体飞速发展、精力充沛、易受暗示。
是个性和独立性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自主、自立意识加强遇事有自己独立的看法,爱自己解决问题,不愿受约束,成熟感越来越突出,在心理上希望社会、家长把自己当作成人看待,给自己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自主权,但在经济、生活上却还要依附家长和社会。
因此一旦当这些青少年的物质性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容易转移所依附的对象既发生“权威者转移”。
根据兴趣、性格等各自组成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中只要有一人受不良的信息影响有犯罪倾向往往就易形成团伙犯罪,这也是近几年来团伙犯罪增多的原因。
1.1.2大多数犯罪青少年有着颠倒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且法律意识淡薄。
(1)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青少年都能奋发有为、与时俱进,自觉的增强自身素质,成为了社会主义祖国的积极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但是商品经济中的不良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的滋生也使一部分青少年迷失了方向。
形成了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他们错误的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向社会索取。
在他们眼里认为打架、斗殴、诈骗、耍流氓是“有趣的事”是“光荣的”敢冒险、拼命就是“大英雄”,在多数大犯罪青少年看来大公无私、舍己救人都是虚的。
只有一切为了自己才是最实惠的,甚至以此作为犯罪的正当理由,错误地把犯罪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正当途径和门路。
(2)法制观念淡薄。
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化,学生的法制观念虽然有所增强,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法律教育不感兴趣,只重视学习成绩,关心是否能考上大学,既便搞了法制教育也是表面应付,被动接受。
所以这些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急待提高。
大多数违法犯罪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加之法制观念淡薄,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和影响,易走上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
1.2.外界环境是促使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任何人的生长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周围的环境。
青少年也不例外,他们是在社会的现实中不断成长的。
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决定青少年生长环境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我国有句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
1.2.1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家庭不仅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还是子女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是导致青少年犯罪一个最为直接、主要的原因。
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
具调查青少年案犯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有的随长辈生活,娇纵放荡。
1.2.2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学校教育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但至今,仍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开办法制、道德教育只是形势需要,所以忽视德育,缺少法制教育,消极应付。
只是在名义上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举办的学生法制教育讲座,也因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最终也只是流于形式。
还有一些教师自身素质低常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对差生特别是双差生不是及时引导教育而是歧视、放任自流甚至将他们扫地出门,推向社会这些做法都在某种程度上为青少年犯罪增加了后备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1.2.3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一些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的因素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主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境外种种社会丑恶现象的侵入及我国历史上一些精神文化沉渣的泛起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起着极度腐蚀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性发育逐步成熟,喜欢接触异性,对异性产生好奇心,如果此时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导,就会因早恋,控制性欲能力差以及贪婪性得不到节制而犯罪。
3、针对青少年的立法体制还不完善,总体上缺乏可执行性。
我国虽制定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但这些对违法者都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司法工作中出现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另外社会对青少年法制教育、道德宣传流于形式、对犯罪青少年帮教不到位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原因。
由以上可看出不良的社会环境熏染(包括网络环境)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助长甚至直接促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社会工作者有效应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措施青少年面对众多的压力和冲突,面对逐渐失调的心理,他们显得既脆弱又无助,家庭、学校、社区或者说全社会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走出阴影,纠正他们的偏差行为,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能力,来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障碍的产生,防止心理变异而导致偏差行为的产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虽然好奇心理、虚荣心理、盲从心理、争强好胜心理、逆反心理、利己心理、报复心理以及寻求刺激心理等都可能诱发青少年偏差行为,但偏差行为的养成是长期处在不健康心理状态下的结果。
可以这样说,偏差行为倾向不只存在于不良少年身上,几乎每个青少年都会存在“有可能”导致偏差行为的先天因素,也都会接触“有可能”导致偏差行为的社会环境,因此,几乎每个人都存在偏差行为,只是这一倾向的强弱会因人而有所不同。
社会工作者只有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动向,并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才能防患于未然,对青少年偏差行为加以预防或纠正。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亚于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的。
2.1引导促进青少年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青少年就能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做到冷静妥善地处理事情。
提高对挫折和心理冲突的耐受力,从而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
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工作者就要利用社区平台、利用社团的非政府优势,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并对之加以创造性吸收。
使他们真正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摆脱现在“重技术、轻思想”、“重理工、轻文科”的局面,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为民族的腾飞而奋斗的奉献精神。
引导成人提高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强对成人教育观念转变的指导,尤其要转变父母的教育观念。
随着青少年自主意识的增强,他们希望别人尊重他们,渴望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它有利于青少年应付未来信息社会激烈竞争的挑战,如果成人还采用命令口吻同青少年打交道,势必会引起青少年的反感,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成人只有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站在青少年立场上考虑他们的需要,教育才会事半功倍,这就要求社会媒介、大众团体等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让父母和老师改变以往的惯性教育模式,加强关于青少年心理方面知识的学习。
其次是对父母和老师进行有益指导,促进他们提升自身的能力,改变他们过去纯靠经验来管教孩子的老方法,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工具,运用丰富的资料来更好地教育青少年。
最后要研究新形势,积极做好准备。
社会和政府应该强化对未来青少年发展的研究,因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只有掌握了社会形势的发展规律,才能对社会产生的问题有个提前预知,从而做好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准备。
2.2 辅导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心理。
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的言行应该有充分的了解,由此掌握当下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只有了解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帮助他们在充分了解自己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奋斗目标。
首先,社会工作者要引导青少年不要仅凭良好的愿望和热情盲目地确定一些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要盲目参加不切合实际的竞争,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否则目标落空,遭受挫折,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其次要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难免会遇到不良刺激而出现负性情绪,考试挫折后的苦恼,同学吵嘴后的生气,工作中的不如意……对于这些,社会工作者要及时提醒和告诫他们学会自己调控情绪。
并适时推出一些积极的文体活动,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放松,防止消极心境的产生。
最后要辅导他们学会人际交往。
青少年在正常交往中,能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从中得到启迪、疏导和帮助,增强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大大地增强学习、工作、生活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困惑,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2.3 文化传承工作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起到桥梁作用。
当今社会,我国正处于一个由“前信息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时期,这种大背景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的断裂、传统权威的瓦解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
其中,文化传承的断裂直接造成家庭矛盾,造成青少年与成人间的代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