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新诗百年小结
中国新诗百年小结中国新诗,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部分,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边缘到中心,逐渐确立了自己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新诗的诞生和发展,与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紧密相连。
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寻求文化革新。
新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文学革命的先锋。
从胡适的《尝试集》到郭沫若的《女神》,再到徐志摩、闻一多等人的作品,新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审美价值,迅速占领了文坛的一席之地。
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新诗经历了多次流派和风格的更迭。
从早期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到后来的现实主义、先锋派等,各种流派相互碰撞、融合,推动着新诗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些流派虽然各有特色,但都致力于表达时代精神,展现人民心声。
在百年间,新诗创作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他们用自己的笔墨,书写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的命运,以及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这些诗人如群星璀璨,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外,新诗的理论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诗人、评论家和学者们对新诗的本质、功能、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诗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指导了新诗的创作实践,也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回顾百年新诗,我们不禁为其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新诗以其敏锐的时代感、开放的文化视野和多元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激发了我们的审美体验。
展望未来,新诗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新诗将继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眼中的中国新诗发展历程
我眼中的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从五四到20世纪40年代,这不长不短的数十年间,过去曾有人对我国的新诗史作过很多次繁琐的阶段划分,而我总认为这好像只是新诗的草创期,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尝试期。
尽管这期间出现了很多创新形式的新诗,但它们并不成熟,发展的道路还很长。
到40年代初,诗歌逐渐由五四那种自由散漫状态的诗歌,逐步形成一种被严格规定的诗歌,它的大跨度推进是在50年代至新世纪到来的漫长岁月中,其中80年代是我国新诗的复兴转折点,它以不拘一格的形式令人惊异,却又不容质疑地为人们接受,最著名的代表应该是朦胧诗,特别是以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派,代表着一个诗歌年代的终结和另一个诗歌年代的开始。
80 年代以后诗人的创作越来越加重了分量,直觉和才气是他们的资本,灰暗是他们的主色调,冷漠是他们的基本情绪。
“必须有寒冷/十九岁有十九岁的寒冷”(刘丽朵《寒冷》),成长对他们而言与其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合理过程,还不如说是他们先把自己的内心搅乱,然后走走向叛逆。
“我多年背着你绝食/我在男人那里得到成长/不要苛求我完整,我会把自己戳破/让雨水和风雪自由的经过/带着杂草的品质,贴进大地/你不是我的天堂,我不是我的地狱/一个人没有来龙去脉/你和我,两个人都不是我们”(苏瓷瓷《我们——给妈妈》),他们拒绝伦理意义上的温情脉脉,厌倦冠冕堂皇的价值观,不断的寻找一切可能的冒险机会,拿着青春作为明天的赌注。
“都说了雨会停的/电也会停的/我们两个最后也会停下来的/像一对骷髅那样嘤嘤啜泣”(AT《停》),可见,他们迷恋这种阴森森的比喻,连词语选择本身也浸透着发泄,他们眼中的爱情更像玻璃皿般易碎,而且那碎片还会来刺痛他们,“爱情减去现实等于负数”(许琳琳《爱情故事》),在这个时代,他们是听盗版的CD,看盗版的书籍,全身心投入盗版的爱情之中,行走在人生边上的一代,他们的诗正处在诗歌的边与缘上,也许还不需要技巧和成熟,先让这些野草简单地生长着吧,少些园丁之类的意象也许更好一点。
中国诗歌百年回顾与思考
中国诗歌百年回顾与思考自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首次为新诗发声至今,已经一个世纪有余。
百余年中,中国现当代新诗经历了相对“旧诗”而言的“新诗”、相对“文言诗”而言的“白话诗”、相对“格律诗”而言的“自由诗”和相对“古典诗”而言的“现代诗”等几个阶段。
从胡适的《尝试集》,到新月派采撷西洋格律、追求秩序与均衡;从戴望舒的《我的记忆》,到现代诗在奋进与彷徨中发展至今,不断尝试与多元文化碰撞,试图冲破逐渐式微的牢笼。
中国新诗的百年变迁实在有太多问题值得去探觅和玩味,却苦于一直未寻得一个合适的契机。
今天,通过赵思运教授的新著《百年汉诗史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0月)来重新回顾反思“新诗”这一概念,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时机。
中国古典诗脉源远流长,进入20世纪后,社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界也随之暗流涌动。
晚清黄遵宪“我手写我口”、梁启超“诗界革命”虽然已萌发旧体诗变革之意,却仍具意在改良的保守一面。
直至1919年胡适《谈新诗》的发表,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破旧立新”的“革命”才算开始。
胡适认为旧体诗刻板的形式极大束缚了诗歌内容的充分展现,因此他高呼“诗体的大解放”,而实现这一“解放”的途径就是写作“白话诗”。
搭乘“五四”运动的顺风车,胡适这一呼如怒发的春笋迅速蔓延,新诗运动蓬勃展开。
但是由于渴望打破旧诗的心情过于急迫,在良莠不齐的众多诗作中,出现了只重“白话”不重“诗”的现象,由此招致的批评与反思不绝于耳:成仿吾将其比作“遍地生了野草”的“可悲的王宫”,梁宗岱视之为“一种玉石俱焚的破坏”,梁实秋则认为白话诗“放走了诗魂”,使诗歌创作本末倒置。
胡适旨在解放诗歌,却宕入了“非诗化”的漩涡,造成了诗歌直白、散漫、毫无蕴藉之味的粗鄙情态。
进入20年代,对早期新诗运动的反思与新诗的形式建设成为诗界讨论的焦点,其中最洪亮的声音来自以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等人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
新月社虽然结构松散,观念却十分相近,他们反对以白话入诗,倡导诗歌“血统”的纯正,注重诗歌体式的规范和格律的严谨,用闻一多的话来说,诗歌的格律就像“镣铐”,越是有能力的诗人,越是选择“带着脚镣跳舞”,奋力一舞才最酣畅淋漓,反倒越是那些不会写诗之人,越会被镣铐束缚。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考察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考察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诗歌,在悠久而丰富的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篇章。
近20年间,不仅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也将新的话题、现象、立场和论争引入当代诗歌的历史脉络中。
回顾这段时间中国诗歌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对这些年间的诗歌创作、理论、流派和思潮等加以梳理与反思,并对这一时期诗歌创作中提出的某些规律性议题予以探讨,正是当代诗人与诗评家应当肩负的历史责任。
与此同时,中国当代诗歌在未来应如何强化本土文化性格、如何与世界交流对话,又将面对怎样的机遇和挑战等,都是新世纪当代诗歌研究领域亟待关注的重要话题。
吴思敬观察到,当下中国诗歌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面临着全球化语境的诸多挑战。
他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明显地看到诗人们正在清除自己对文化传统的偏见,自觉汲取中国诗学文化的营养,收获了一批植根在民族文化之树上的诗的果实。
他认为,在激活古典诗学传统与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更应该对世界敞开中外诗歌文化交融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紧闭的国门打开,外国诗歌作品和诗学思潮再次涌入诗坛,诗歌研究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也随之不断更新。
新世纪以来,诗人、评论家的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创作与研究思维更加活跃,知识结构也更加健全,呈现出思想的敏锐和视野的宏阔。
新世纪以来的诗坛由青春期的躁动与张扬,进入成年期的冷静与深思;由向西方现代诗派的牙牙学语,转向面向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养分。
这种新的诗学文化来自传统母体又不同于传统,受外来诗学文化触发又并非外来文化的翻版,它植根于文脉的传承,更立足于现代的追求,体现了对传统诗学文化与外来诗学文化的双重超越。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深厚诗歌传统,诗性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独特和宝贵的重要面向。
何言宏提到,诗歌与人民气息相通。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延续和体现了这样的精神传统与精神特征,也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同时,在诗歌创作之外,我们的诗歌研究、诗歌批评、诗歌翻译与诗歌出版,包括近些年来愈益丰富与活跃的诗歌文化活动,同样也是当代中国诗歌成就的重要方面。
奇迹并未发生——新世纪诗歌观感
两次世界大战 , 亿万生灵f遭灭顶。二十世纪 在中国还 现在 , 参 我们一直等待这样动情 的诗歌 , 然而 , 奇迹没有发 我们 祈求 , 如同意味中国诗人祈求的那样 : 我们不等待别的 , 我们只等待诗歌。世上有许多诱
我祈求炎夏有风 ,冬 日少雨 , 我祈求花开有 惑我们的东西 , / 但那些都不长久 , 财富有 多寡 , 荣誉有隆 红有紫; 我祈求爱情不受讥 笑, 跌倒有人扶持 ; / / / 替, 地位有高低 , 却都是过眼烟云 。就是最宝贵的生命 , 我祈 求同情心——/ 我祈求 / 总有一天 , 再没有人/ 也都不会永存 。世间万物 , 只是短暂 , 都 唯有诗歌永远 。
像 我 这 样 祈 求① 。
好诗长存万世 , 它不会衰老 , 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 , 在他 够永葆青春的不朽。
我们一直在等待奇迹 。 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 现在只 世纪最后十年那样 , 未来的伟大诗人 , 未来的艾略特 , 未
这位诗人深 情呼唤 在中国最黑暗 的岁月, 那时 , 黑 们 的心灵中永存 。 愈是好诗 , 愈是永久 , 这是世上唯一能 夜到了尽头 , 曙光 尚未来临 。 了一年 , 过 中国开始了新的 梦境和追求。 我们把希望和幻想带到了新 的世纪。 祝福
有过长达十年的“ 史无前例 ”造成了永远的伤痛 。 ,
会。而奇迹没有发生。 在中国 , 诗歌如 同往常那样 , 多人在写 , 许 写的很 多, 但是很 少有让人感动的 、 而且广为传诵的诗 。也许 “ 面朝大海 , 春暖花开 ” 的成了世纪的绝唱 , 真 从那时到
生, 而我们依然等待。
理艳与纠咋 lrt imA dCetOI第1 期l 14 新 纪 年 歌 察 ci il i s n ra i总 3 0 I 世 十 诗 观 c 5 2 . 0
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一
一一
一 ~
二
一
二
二二
=
=
二
万
二
一
中 国现 代 新 诗 发展 的 回 顾 与 思 考
周 仲 器
一
“
~
二
在整个 中 国现代 文学 的 发展 中
。 ,
,
小 说 创作 取得 了最 突 出的成 就
, ,
。
但在
”
。
“
五四
,
、
”
前夕
,
作
为 新 文 学的最 初 发韧却 是新 诗 新诗 在 当 时 曾 被 称 为 新文 学的 途程 中 虽就行 进 的 困 难 与 曲折而 言
。 。
活 文学
把文
,
“
死文 学
”
而 他 之反 对 旧 文 字
,
根 本点 还在 反对 旧思 想
。
拥
“
形 式 上 的束 缚
,
,
使精 神不 能 自由发展
,
使 良好 的 内容不 能 充分 表现
”
。
若想 有 一
,
种 新 内容 和 新精 神 就 是要 求创造
, “
不 能不 先打 破 那 些 束 缚精 神 的枷 锁 镣铐
,
当然
,
他 的 诗仍 有 俊 秀清 丽 的 一 面
这 也不 容 忽视
,
和 前面 已 经 出 在
现 的 一 批倾 向 写 实 的 诗 人 迥异 自我 表现
,
是 中 国 新诗 的 第二 部个 人 专集
,
、 、
底 反 帝反 封建 的 时代 精神
狂 飘突 进 式 的 宏伟 气 魄
、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新诗,作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经历了一段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受到象征主义和象征派诗歌的影响。
同时,它也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政治变革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和主题。
在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初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启发。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现代西方文学,其中包括新诗。
第一代新诗诗人,如胡适、丁玲等,他们试图改变传统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引入自由诗的创作方式,表达现代人的思想与情感。
他们重视语言的纯洁和自由,追求个体的自我表达。
1940年代到1960年代,新诗迎来了一个辉煌时期。
以艾青、北岛、顾城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新诗诗人,他们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敏感的情感,揭示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
他们的作品积极向上、深入人心,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表达了深切的关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诗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诗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个体的情感和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与此同时,新的文化与艺术思潮的影响也进一步丰富了新诗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代新诗诗人,如海子、余光中等,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感悟,开启了新诗的新纪元。
到了21世纪,新诗在互联网时代迎来了更广阔的创作与传播平台。
众多优秀的诗人兴起,以微信公众号、博客等方式发布作品,使新诗走出了传统的纸媒时代,与读者实现了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
而且,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一些新诗形式诞生了,如微诗、手诗等,丰富了新诗的创作方式。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不同时期获得了不同的突破和创新。
新诗的多样性与活力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现代新媒体,新诗都将继续在诗人们的努力下焕发出光芒,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新世纪诗歌写作的几个问题_我看_新世纪诗歌十年_
SHI GUANCHA本栏主持人:刘波诗观察新世纪诗歌写作的几个问题□杨庆祥十年对于个人历史来说很长,对于文学史来说却很短。
北岛曾经很严肃地说过一句话:一百年才出一个好诗人,一千年才出一个伟大的诗人。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对于历史的理性认识往往要等到这一段历史过去之后,曹操在他的时代从来没有被认为是一个杰出的诗人,而陶渊明,也只是以隐士之名活在他的时代。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在“十年”之中寻找中国当代诗歌的写作轨迹以及发展变化,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工作。
尤其遗憾的是,因为个性和条件的限制,我并没有参与或者说介入到“新世纪诗歌十年”这一众声喧哗的诗歌话语运动中去,我个人虽然一直没有间断诗歌写作,但这种写作在本质上只是我疗愈个体孤独和创伤的一种方式,它仅仅对我个人才有效;作为1980年代出生的人,我没有加入各种纷繁的“力比多”勃发的青年写作圈子,我也仅仅只是和很有限的几个诗人有不多的交往,并偶然通过不多的渠道阅读和了解当下诗歌的一些状况(在很多时候,我对这些状况其实并不热情和关心)。
毫无疑问,这些都会影响到我对这十年诗歌状况判断的准确性。
但是就每一个个体活在“当下”这一事实而言,对当下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又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对当下发言,并把这种发言理解为一种参与历史的实践过程,它要求我们在短促的时间内,以并不健全的理智和知识来认识客体和主体,并能达成一种理解的功效,我只能从这一点来为我的发言进行辩解,并鼓足全部勇气和智商———我看“新世纪诗歌十年”诗观察92来对新世纪十年的几个诗歌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是“底层诗歌写作”问题。
“底层诗歌”(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底层文学”)是新世纪以来负担了各种想像和规划的一种文学话语,它是“后革命时代”混合了政治欲望、道德原则和美学观念的一种暧昧表达。
“底层诗歌写作”要求在一种不触及当代政治禁忌的情况下对被分解和压抑的一部分阶级(阶层)予以道德化的文学关注,并企图在这种关注中重新调整80年代以来形成的实际上由知识分子所主导的“纯文学”的观念。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新诗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到现代,新诗始终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新诗的发展起源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革。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传统的文学形式开始受到质疑,文人们开始思考如何以更直接、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五四运动时期,新诗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新诗主要倡导用白话文写诗,摒弃了古典文言的约束,注重表达自我与现实的关联。
鲁迅等作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个体疏离感,成为新诗的代表作。
随着时代的变革,新诗也迎来了新的风貌。
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时期。
抗战文学和革命文学成为新诗的重要流派。
抗战时期的新诗表达了国家危机和民族命运的焦虑,强调饱受困扰的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
而解放战争则使新诗转向了更加广阔的人民大众,注重群体的英勇奋斗和民族的独立意识。
此时的新诗注重表现力和感染力,鼓舞人心,激励人们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奋斗。
1950年代以后,新中国建立,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诗继续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如北岛、毕飞宇、舒婷等。
他们的作品追求个人内心的表达和自我意识的审视,探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新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性和哲思性,表现了当时社会思潮的多样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新诗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诗人们的写作方式和主题更加多样化,涉及到众多社会问题和个体生活的细微之处。
他们开始关注生活的平凡,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美与哲理。
同时,新诗也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音乐、绘画等,创造了更多的文艺作品。
新诗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革与创新。
它始终致力于表达人类的情感与思考,关注社会的变迁与人生的意义。
从白话诗到抗战诗,从人民诗到现代诗,新诗创作不断变革,探索出了多样的形式和表现方式。
尽管如今新诗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社会压力和媒体的冲击,但新诗仍然是中国文学中重要的一支力量,永远不会消失。
中国现代诗歌的变革历程
中国现代诗歌的变革历程导言中国现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现代诗歌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简要探讨中国现代诗歌的变革历程,以揭示其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阶段:百年诗歌革命(1919-1949)中国现代诗歌的变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反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运动,也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崛起。
在这一时期,一些著名的诗人如胡适和郑振铎开始追求自由、个性化的创作方式,他们挑战了传统诗歌形式和内容的限制。
同时,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新青年》等一系列文学杂志,为诗歌的传播和创新提供了平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和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现代诗歌成为表达新时代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媒介。
周立波、白朗和席慕容等一系列诗人活跃于这一时期,他们的作品既反映了社会现实,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体验。
第二阶段:反思与创新(1949-1976)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中国现代诗歌进入了一个充满反思、探索和创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许多诗人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困境,他们的作品呈现出较强的思想性和现实主义色彩。
冰心、林默娘和北岛等诗人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他们的诗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阶段:复兴与微妙变化(1976-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和变革,这也对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一时期,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媒介逐渐被电子媒体所取代。
同时,一批新生代诗人如贾平凹、余秋雨和海子等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更加直接、个性化,融入了更多当代社会和文化元素。
结论中国现代诗歌的变革历程是一个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从百年诗歌革命到反思与创新,再到复兴与微妙变化,中国现代诗歌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表现出了独特的创作特点和风格。
中国新诗的历史源流、发展态势与诗学反思
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的两大内容,诗歌疗法釆用的写诗和读诗,都可以给人 “情的抒发”和“美的享受”。
情感只有通过实在的形式,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只 有通过以诗形为代表的诗体,才能让人感受到新诗的客观 存在。
诗体的规范和自由都有利于诗歌治疗,前者可以强化人的秩序感,后者可以满足人的自由欲。
所以诗人比小 说家、散文家具有更多的文体自觉意识或文体自发意识。
在此以小诗诗体来说明新诗诗体的治疗功能。
小诗百年来 此起彼伏,以一种准定型诗体方式。
早在1922年周作人就意识到小诗的诗歌治疗功能,他认为小诗是现代人抒写现 代情绪的“最好的工具”。
近年海内外很多诗人都写了大量小诗,如傅天虹、曾心、林焕彰、张默、白灵、黄淮等。
如果说自由诗的诗体自 由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诗体呈现,小诗诗体中准定型诗体的在 限制中有自由的诗体形式,可以呈现出现代人推崇的秩序感 和自由欲有机结合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政治追求的宽松而有节制的上层建筑的生存方式。
这正是小诗在 文体学意义之外的政治学、伦理学甚至医学意义。
在众多诗体中,小诗是最具有“玩”的色彩的文体。
很多诗人不是在“一本正经”地“写”小诗,而是在 “玩”小诗。
主张“玩”小诗者几乎都是长寿者。
与林焕 彰、曾心一样,20世纪90年代重庆多位倡导写“微型诗” 的诗人都活过了80岁,如林彦活了89岁。
与其说老人们在 写小诗,不如说他们在“玩”小诗,小诗成了他们长寿的诗体。
写小诗使他们心理健康,保证了他们的长寿。
原因是写小诗可能是他们的一种修行方式。
这种“修行”有别于宗教为了提高精神境界而进行 的“修行”,而是一种日常化的、甚至是世俗化的"修行”方式,准确点说,应该用“修身”来取代“修行”,诗疗的意义远远大于诗教的意义。
可以把“更健全的人 生意识”改为“更健康的人生方式”,正是“敏锐的感 觉” “美妙的情感反应”和“新奇的想象”让人心理更健康、情感更丰富和人格更健全。
新世纪十年诗歌的总体趋向与反思
此种态势,不能不引发业内外人士的省察和反思。
诗歌进到新世纪以后,面临的文化历史语境是相对包容与谐和的,在市场经济带来的某种自由与民主的氛围中,诗人既少外在的压迫,又无内在闭锁,他们的创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但为什么却没有产生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呢?而任何时代若是只有众多的各式各样的诗,却没有重要的纯正的作品,这无论对于哪个时代,都意味着缺失。
正是此种缺失警醒诗人:创作自由并不等于对自由承担的责任和能力。
这里涉及到一系列问题:诗人的道义伦理,诗歌的意识形态中的现代性主题,诗歌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诗人的艺术使命和历史责任,等等。
诗人的道义伦理。
道德与艺术,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诗学命题。
尽管其极为复杂,但是“泛道德化”或“去道德化”,任何一种趋向,都使诗人无法以一种真正有价值的方式从事自己的写作。
新世纪诗歌伦理维度的遮蔽与匮乏,恰恰是它存在的隐痛,也是它苍白无力的内质根源。
而整个诗坛对“找工诗歌”怠慢、冷漠和迟钝,也正是此种病症的外在表现。
当下诗歌的道德问题,关涉到现实历史情境下诗人自我身份的精神定位。
他固然已不再是文化英雄,而沦为普通人,然而,既然矢志做一个诗人,那么,他这个普通人在与普通人共命运中,在与人类生存自然呼吸和相通中,就应该葆有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良知。
在他的人格结构里,必须以道义伦理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基质。
诗人的情感立场和写作姿态,只有以现代伦理为依据,并内化为自己生命的感觉,才能判定世间的善恶与美丑,高扬自己的价值取向,坚诗诗歌的社会公平与正义。
诗歌的意识形态中的现代性主题。
新世纪诗歌写作中,一提意识形态,人们就反感,以为那是泛政治化的,和十七条诗歌没有什么两样。
其实,这是认知上的一个误区。
我们反对十七年那种“大统一”的意识形态,因为它违背了历史的绝对律令,但我们却不应因此而贬斥我们置身其中的历史地形成的意识形态现实。
任何写作都离不开意识形态,没有意识形态就无从写作。
巴赫金曾说:“生活,作为一定的行为、事件或感受的总和,只有通过意识形态环境的棱镜的折射,只有赋予它具体的意识形态的内容,才能成为情节、本事、主题、母题。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考察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现状考察近年来,诗歌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把文学思想表达出来的最完美形式,是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发展及其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文学体裁,表现出多种风格。
首先,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翻开新世纪诗歌发展的历史,闻到的都是革新的气息,一种与众不同的创作精神和审美思维,形成了一种新的创作形式“新诗”,具有更多的自由性和多样性,超越了传统诗歌的叙事框架和表达形式,形成了“新诗”这一独特的诗歌流派。
新诗融合了西方文学思潮,兼具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表达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其次,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诗歌的主题越来越多,表达方式也不断丰富。
诗人把注意力投向了生活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记录了社会风貌,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感受;他们还把中国古典文学中更加深刻的人生智慧和思考植入到新世纪的诗歌里,以一种新颖、有趣的表达方式,唤起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重视和珍爱,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再次,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创作技法有了较大的变化。
除了传统的音韵格律诗以外,新世纪的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了较多的新的技法,加深了诗歌的充满艺术美感,使诗歌创作有更强的情感表达力,提高了诗歌审美标准。
具体来说,一些诗人开始运用新表现技巧,如运用新的音韵格律,探索出许多新的古典音韵技巧;另一些诗人则在诗歌创作中大胆尝试,融入许多新颖、个性化的表达手法,如碎片化、回放式、平坦化、多音节化等,以及形容词、象征手法、反讽、指代等等,使诗歌创作更加精彩、灵动,达到艺术的高度。
此外,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受众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诗歌不再只是文学界“内流”,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流”。
新世纪以来,在新媒体的力量推动下,诗歌受到广大普通人的广泛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接触和学习诗歌,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地读诗、写诗,使诗歌的审美价值得到更加广泛地传播。
新世纪,中国诗歌的新归来者
我为什么在新世纪参与发起归来者(或名新归来者诗群)诗歌运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也是中国新诗百年历史的最后一个十年,伴随互联网的普及而别开生面。
这同时又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代,在探索与创新方面无所不用其极的新诗遭遇了瓶颈,不仅在社会影响、艺术品位上有向边缘、庸俗、低俗下滑的危险,而且艺术进取心渐呈强弩之末。
我正是在诗歌暴风雨之后的间歇,而“耐不住寂寞”,想到“归来者”的,为了酝酿更大的暴风雨。
与其它文体相比,中国诗歌为什么一直不寂寞,因为诗人们希望它一直生长、永褒青春,不仅永远占据文学金字塔尖的位置,而且本身就能成为无止境的通天塔。
“归来者”不是应我的想象而出现的,他们早已存在了,正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只不过诗歌界未给予其命名与位置罢了。
我哪能算召唤者,顶多算一个吹鼓手;我哪能算引导者,顶多算推波助澜。
但我乐意做“归来者”中马前卒,尽早让“归来者”成为诗坛群山中的一座。
并不是想拉帮结派抢山头,占山为王,而是想为这批“找不到组织”的散兵游勇立一座朱贵酒家那样的接待站,让或者勋章累累或者伤痕累累的游击队员们有回家的感觉:至少,老家有人给你接风洗尘啊。
我也并不是梦想给诗坛重新洗牌,只是想给它新世纪以来的多元化再加上一元(最好能不断地加上一元),让它更多元化!归来者以60后为主,也不乏50后、50前,及少量70后。
他们都是老兵,而且是退伍老兵,原本已解甲归田,却响应生命里的呼唤而提刀上马,重返诗歌现场。
现场就是战场啊,只不过他们并不仅仅为个人功名而战,更多的是为捍卫或提升诗歌荣誉而战,新世纪,中国诗歌的新归来者洪 烛马扬起前蹄让风扎下了根:文本内外为中国诗歌重振雄风而战。
老兵上了“新战场”——不,中国诗歌是一片古战场啊!居然成为一支生力军。
我希望归来者给70后、80后、90后带来的,不是挤占与压抑,而是扶持。
如果归来者为诗歌空间及其外延增添了生机,或许能给你们的成长、接班提供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滋养、更有利的生态环境。
关于新时代诗词复兴的反思与前瞻
健康尚i寺歌艺米不慶回避时代和社会,不应把n己《限在主观构建的古今一律的舒适圈内,不应放 弃对现代性物质和精彳fii界的呼应。
诗人们要勇于加入到对新时代诗歌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中去。
因素,但当代旧体诗词写作的现状也确实乱象丛生,病得不轻。
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之前,先怨不得别人。
有的作者旧学功底不足,不顾诗词本有的艺术规律,粗暴地中国诗歌在历经两三千年的发展演化,极尽了各 种变数之后,我们这一代对诗词创作仍抱有热忱的人,在新时代的路口应当何去何从?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 向》说:诗的发展到北宋实际也就完了。
南宋的词已经 是强弩之末。
就诗本身说,连尤、杨、范、陆和稍后的 元遗山似乎都是多余的,重复的,以后的更不必提了。
我们只觉得明清两代关于诗的那许多运动和争论都是无 谓的挣扎。
每一度挣扎的失败,无非重新证实一遍那挣 扎的徒劳无益而己。
本来从西周唱到北宋,足足二千年 的工夫也够长的了,可能的调子都已唱完了。
”这当然不 无新文化健将对旧诗傲慢与偏见的成分,却也一针见血 地指出了宋以后诗歌新变乏力、因循多于开创的事实。
落实到今天,“五四”以来主流文学话语的冷落和忽视、新诗界和大众对旧体诗词的偏见固然是诗词发展的不利填入新词汇,描写新场景,以为这就是反映生活和社会,以为这样就能赋予诗歌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那其实 是对文学本质的误解。
有的作者倒是旧学功底十足,但 却把诗词当作文物,当作传统手艺,小心翼翼地呵护和 模仿着,甚至将创新求变看作背叛而视若寇仇。
这样做 根本上没有把诗词当成鲜活的当代文学之一种,诗词大 概仅能免于不死,谈不上什么生命力和影响力,更没有 进入文学史的价值,也没有与主流文学对话的资格。
在 旧体诗词界经历了近百年破有余而立不足的局面后,我 们现在真正需要的是“立”。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如 何立出一个新的范式,用多元复杂的艺术手段,构建旧 体诗词对现代工商业社会的呼应能力,推进旧体诗词的 “现代化”,值得我们思考。
并未消失的单行道——新世纪十年诗歌批评的问题与考察
我想起圣经里的一段话: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纪念。
2000年的1月,寒冷的冬天仍在延续……此时,“90年代诗歌”论争已不知不觉持续了十年之久。
王家新和孙文波编选的涉及三十八篇文章和三篇附录的《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此书因为过于强烈的“知识分子”立场和对“民间”写作的排斥,甫一出版即掀起轩然大波,甚至时至今日仍有诗人对此耿耿于怀。
但是我想《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的意义在于诗人和评论家认真的小结和反思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写作的特性和转变,对后来者研究这一时期的诗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然而2000年以来的十年,诗歌写作和诗歌生态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比如新媒体力量的崛起,全球化和消费化的浪潮。
但是我们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十年来的诗歌批评因为显豁的以消费和娱乐为主导精神的文学生态而带有不小的问题。
有些批评不仅视野远离了诗歌现场,而且即使是对诗歌现场予以关注和发言也大多是隔靴搔痒的短视与漠视。
再有就是批评文章和批评者之间尽管时时显现出圈子式的集结和吹捧,但是基本上批评文章和批评家之间已经很少互通有无,往往是自说自话、自言自语,所以这一时期以来真正的有意义的诗歌争鸣和论争并未出现。
而这在笔者看来显然是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诗歌写作无论是在生产、发表、传播和接受方式上都与此前的诗歌有明显的变化,这都亟须批评者予以及时的观照、总结和反思。
同时这一时期的诗歌写作在看似自由、多元的写作路径上仍然难以摆脱国家话语、主流诗歌导向以及诗歌伦理的规范,比如新乡土诗歌、打工诗歌、底层写作等等。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诗歌写作由于网络等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在写作姿态还是在传播方式上都出现了宽广的空间和多元化趋向,而这一时期的诗歌批评同当代的诗歌批评一样与多变的诗歌写作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缝隙甚至分裂。
越来越自由的个人化选择性的阅读使得诗歌批评落后于诗歌写作的状态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愈演愈烈。
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
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中国新诗年鉴是一部年度总结性的新诗选集,每年都会收录当年的新诗作品。
其中的“新诗”指的是按照当代语境表达的诗歌,它反映了当下的时代氛围、社会变迁和个人思想感情。
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是一部收录了近十年来中国新诗年鉴中优秀作品的选集。
它汇聚了近十年来中国诗坛的新鲜力量,展示了当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优秀的新诗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诗人的独特视角和语言表达,描绘出了当下的时代氛围、社会变迁和个人思想感情。
例如,在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反映当下城市生活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对城市的描写,展现出了城市的繁华和忙碌,也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看法。
此外,在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反映当下社会变迁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观察和感悟。
总的来说,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选集。
它汇聚了近十年来中国诗坛的优秀作品,展示了当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下的时代氛围、社会变迁和个人思想感情,并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在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关于个人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对自身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心情和思考。
例如,在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对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看法。
此外,在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反映诗人对人生的感悟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
总的来说,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中的作品富有个性和感性,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并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新世纪诗歌叙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新世纪诗歌叙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洪树华【期刊名称】《济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5【摘要】新世纪诗歌叙述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
国内许多研究者、评论家处于失语的状态,究其原因,应该是长久浸染了中国传统的“诗言志”与“诗缘情”两大诗学观念,过分关注了诗歌的美学特征——抒情性,从而忽视了创作主体的另一种言说方式——叙述。
其实,新世纪诗歌涉及叙述并未中断,而叙述与抒情并不对立,它们相融在诗歌之中。
%There are still no more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n narration of poems in new centur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classic Chinese poetics ideas shi yan zhi and shi yuan qing, many scholars and critics in our country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narration of contempory poems. But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poetic aesthetics–express one’s emotion, so ignore writer’s another way of expression–narration. Infact, narration exists in poems of new century, but narration and expression one’s emotion are not opponent, they mix in contempory poems.【总页数】5页(P5-9)【作者】洪树华【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山东威海 2642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相关文献】1.论新世纪诗歌写作的叙述策略 [J], 赵金钟2.新世纪诗歌写作的多元格局及其反思 [J], 姚洪伟3.事件与叙述:叙述分层与经典叙述学概念框架反思 [J], 伏飞雄4.从苦难叙述、社会救赎叙述到自我救赎叙述——失独问题研究路径及其反思 [J], 胡倩5.一九五一年:建党30周年“文本纪念”活动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以对中共党史的宣传为叙述中心 [J], 吴志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新诗的一些感想
关于新诗的一些感想一个时代有它的生活,一个时代有它的文学,一个时代有它的学术。
我们不能割断时代的联系,也不能割断文学、学术的传承,虽然这一切都是向前发展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
如果给孩子洗澡,为求绝对干净,最后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岂不是数典忘祖,有点可惜呢。
呐喊的时代,为了“普及”和“唤起民众”,文学的表现方法和形式可能“直白”一点,不能把这一概归之于“概念化”“类型化”。
那时候为了“应急”,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营造意象的群落”,这些经验教训是需要总结的,但总不能把“格言”“警句”等也归之于这一类。
我们且不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是否“直白”,它在世界文学发展的进程中,通过文学这种形式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具有的价值,恐怕是谁也不能抹杀的吧。
新时期,我国传统诗词的创作在华人中掀起了狂澜。
这跟我们传承下来的文学欣赏习惯和文艺价值的认同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但跟“五四”以来创立的新诗尚未形成自己的诗学体系也有关系。
从创作方面来看,新诗不论内容和形式在创作方法上受外来的影响比较大,从老祖宗那里吸取的骨血却不多,因此形成“断层”,所以读者不像喜爱传统诗词的人那幺多。
新诗若不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像郭沫若和臧克家等新诗泰斗,晚年时都写起旧诗词来。
从现象来看,岂不是有点像新诗革命近百年,到头来还是向传统诗词“投降”了幺?这不是危言耸听,泰斗们都已作古,他们弥留时给后代留下什幺话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新诗百年,要总结得全面,不能以偏赅全,不能倚重倚轻,不能有小圈子主义,不能有所谓“新的功利主义”,不能有新的假、大、空。
文学是大众的,“提高”和“普及”还是要兼顾,我们的大众总的来说文化水平还不是够高的,同时要照顾到不同的欣赏水平。
在欣赏的兴趣、习惯和认知方面,也不能强求一致。
这应该也是诗歌美学研究者们要关心的吧。
现在不是“呐喊时代”,也不能一味地“温情脉脉”。
血管里喷出的是血,水管里淌出的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2010-07-12 12:26:00| 分类:安琪收藏|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研讨会述要罗小凤(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100089)新世纪以来,中国新诗的创作、理论批评与学术研究都取得不小进展,涌现了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
在新世纪即将走过十年历程时,回顾与反思十年新诗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便被提上议事日程。
经过长达数月的筹措,由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协办的“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于2010年6月26—2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是“当代诗学论坛”机制下继2007年珠海、2008年澳门举行的两届当代诗学论坛以来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当代诗学论坛”这一学术机制是2007年3月两岸四地的部分诗人与评论家在珠海参加“两岸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暨简政珍作品研讨会”期间,由与会专家发起并由谢冕、屠岸作为召集人正式设立,引起两岸四地诗歌界的高度关注,2008年5月在澳门举办了第二届当代诗学论坛,此次在京举行的是第三届,汇聚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新诗研究领域7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和诗人,提交论文50余篇,无论就代表人数和论文的篇数,均比前两届当代诗学论坛有所增加,是一次经过精心筹备、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会议。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和诗人们采用发言人主讲、评议人点评、听众提问的国际研讨方式,回顾新世纪十年两岸四地中国新诗创作与理论的现状,总结经验,探讨新诗的本体特征与建构策略,围绕“两岸四地新世纪十年诗歌创作态势剖析、两岸四地新世纪十年诗歌理论批评研究、两岸四地新世纪十年重要诗人研究、两岸四地中生代诗人比较研究、两岸四地新诗史写作比较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讨论与争鸣。
现将研讨会上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议题综述如下:等待奇迹:为新世纪诗歌把脉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谢冕(北京大学中文系)在题为《奇迹没有发生》的开幕词中回顾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诗歌发展态势:“在中国,诗歌如同往常那样,许多人在写,写的很多,但是很少有让人感动的、而且广为传诵的诗”,归结出“奇迹没有发生”的结论,但他并不失望,认为“诗歌是做梦的事业,我们的工作是做梦”,表示要心怀梦想,依然等待诗歌奇迹的出现,谢冕的这种诗歌姿态连同其满怀激情的发言感染了所有与会者。
研讨会上,许多学者纷纷为新世纪诗歌把脉,在对新世纪十年诗歌创作态势的整体回顾与反思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发展建议,试图为未来诗歌的发展寻找药方。
吴思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在论文《仰望天空与俯视大地——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一个侧面》中指出“多元共生,众声喧哗”、“不温不火”是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基本态势,他欣慰地发觉新世纪以来“在寂寞中坚守的诗人在本真的、自然的、个性化声音中展现新的姿态”,这种姿态从向上的仰望天空与向下的俯视大地两个方向展开,前者强调对现实的超越,强调在更深广、更终极意义上对生活的认识,后者强调对现实的关怀,对世俗人生的贴近,他认为二者的指向虽有不同,但都基于深刻的人性关怀,此正为新世纪诗歌的优秀品质。
杨匡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发言中指出新世纪十年来大陆新诗始终是在辱骂中成长起来的,主要症状有“四化”(商业化、时尚化、庸俗化、粗鄙化)和“四不”(不明不白,不三不四,不痛不痒、不伦不类),他建议从四个维度去建设新诗,即历史文化维度、生命体验维度、特立独行维度、艺术探索探求的维度,要杜绝老太太式、小女人式的絮絮叨叨拉拉扯扯写作。
罗振亚(南开大学文学院)的论文《喧嚣背后的沉寂与生长:新世纪诗坛印象》指出诗坛喧嚣热闹背后的残酷现实是平淡和沉寂,经典诗人诗作精神贫血,形式飘移,“问题”重重;但他也不否认,新世纪诗歌在沉寂中也孕育着一种生长,确立清洁的诗歌精神,介入社会和生活,同时注意打磨艺术自身,都使缪斯充满了希望。
苗雨时(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在提交的论文《新世纪十年诗歌的总体趋向与反思》中通过考察新世纪诗歌的系列问题,如诗人的道义伦理、诗歌的意识形态中的现代性主题、诗歌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诗人的艺术使命和历史责任,等等,发出企盼新世纪涌现伟大诗人的吁求。
金龙云(韩国东亚大学校中语中文学科)则在论文《对中国诗歌的几点期待》中以韩国学者的视角为中国诗歌把脉,从诗中的现实、中国诗歌的地位、诗中的生与死等方面阐明了他对中国诗歌的期待。
黄梁(台湾青铜诗学会会长)以大陆先锋诗人为焦点透视出大陆先锋诗歌的创作呈现为一幅具有“人之树”象征意涵的整体性文化图景,充分肯定了新世纪十年来大陆先锋诗歌的成就。
王士强(天津社会科学院)的论文《新世纪十年诗歌热点问题回眸》选取新世纪以来诗歌发展中的“下半身”诗歌与“身体写作”、“底层写作”与“打工诗歌”、“梨花体”与口水诗歌、“诗歌标准”问题讨论、“地震诗潮”等五大热点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回顾,认为这些问题都可归结到“诗歌标准”问题,指出要从这些“典型现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继续推进诗歌的发展。
与上述学者从正反两方面对新世纪诗歌发展态势的回顾与反思姿态有所不同的是,一部分学者表露出对新世纪诗歌的怀疑、否定与忧虑。
沈奇(西安财经学院)在题为《自由之轻与角色之重——有关“新世纪诗歌”十年的几点思考》的发言中认为新世纪诗歌可以用“告别革命之重,困惑自由之轻” 概括,指出了新世纪以来新诗“无可选择地被进入到…自由之轻‟和…平面化游走‟的困惑境地,乃至颇有些无所适从的尴尬”,陈仲义在讲评中认为沈奇点出了目前诗歌写作过于泛滥、轻浮、轻松、轻率的要害。
杨四平(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发言中谈及他对新世纪十年诗歌的印象是“丰富”和“贫乏”,他认为新世纪新诗在丰富的外表下非常贫乏,一定程度上是对谢冕《丰富而又贫乏的年代》(《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1997年武夷山现代汉诗研讨会论文汇编》,作家出版社,1998年,P363-372)中观点的呼应。
林莽(《诗刊》社编审)在发言中则以诗人和诗歌编辑的现身说法见证十年来大陆诗歌创作“不温不火”的现状和评奖机制的“商业化”内幕,暴露了诗歌环境的恶化对诗歌生态的影响。
这些怀疑、否定与忧虑,无疑也是对新世纪十年诗歌发展弊病的诊断报告,将警醒那些沉醉于诗歌表面“繁荣”迷梦的学者和诗人。
闭幕式致辞中,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呼应开幕式中谢冕的“奇迹没有发生”论,指出奇迹是可以创造的,要创造产生奇迹的条件,首先要重新建立我们看待诗歌的方式,如老一代学者和诗人放下年龄、资格、辈分和美学标准等方面的傲慢心理,关注和培养年轻诗人和学者等诗歌后续力量。
此次会议汇聚了30年代至80年代出生的老中青三代学者、诗人,无疑是这一理念的一次实践,将进一步推动新诗的发展。
审视“繁荣”:新世纪诗歌形态剖析与一些学者对新世纪十年新诗创作态势的整体把脉相呼应,一些学者从各种具体的诗歌形态如民生诗歌、网络诗歌、翻译诗歌、女性诗歌、散文诗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与探析。
民生关怀是新世纪十年诗歌写作中出现的一种新倾向。
王光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论文《近年诗歌的民生关怀》把目光聚焦于“面向下层民生”的写作倾向,即打工诗歌、底层写作、草根诗歌等,透视了新世纪近年来被遮蔽的诗歌新倾向,他认为这种民生关怀的诗歌为诗歌写作提供了新的征候,如从90年代个人化、沙龙化走向存在,现实的关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诗歌意识形态的进程等,他指出:“关怀民生问题的诗歌不是一种只有社会学意义、没有艺术意义的诗歌,而是有现实与艺术的双重关怀的诗歌”。
沈奇在点评中颇为赞赏地认为王光明所关注的诗歌民生关怀问题实际上回答了新世纪诗歌“写什么”的问题。
吴思敬、罗振亚、王士强等学者的论文中也或多或少地触及这一写作倾向。
新世纪以来,诗歌与传播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世纪初网络的兴起与普及之后。
孙晓娅(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在《新诗与大众传媒》一文中从传播的角度研究诗歌,通过诗歌与传播的关系和诗学立场问题、诗学原则问题提出思考,她认为诗歌与传媒的关系是互相依赖、不可或缺,又处在各自之外。
陈仲义(厦门职工大学中文系)在论文《网络诗歌十年刍议》中指出网络诗歌是诗歌写作的“大跃进”和“黄埔军校”,不亚于印刷史上的雕版革命,为奇迹的发生拉开了帷幕,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活路、生路,使新诗发展格局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
当然,他在发言中表示并不否认网络诗歌也存在游戏性、随意性、低俗性等弊端。
Michael Martin Day(戴迈河,美国国立大学)在发言中从地震诗潮与网络传播效应的关系等方面充分肯定网络诗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王永(燕山大学中文系)在发言中指出网络诗歌与新世纪同步,他从网络诗歌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谈及网络诗歌的成绩与缺陷,指出网络诗歌有“即时速效性”、“口语尽兴性”、“多方互动性”等特点。
北塔通过提问和发言的方式谈及了他对网络诗歌及地铁诗歌的认同,王珂则在点评中传达了他对博客诗歌的关注兴趣,吴思敬、霍俊明、罗小凤等学者的论文也涉及网络对诗歌发展的影响。
北塔(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的论文《述论何其芳诗的英文翻译》还从翻译学角度阐述了传播学与诗歌的关系,在发言中他谈及自己从写诗到翻译诗歌、再到翻译诗歌的研究之路,无疑对促进传播学意义上的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女性诗歌在新世纪的发展也获得了不小进展,霍俊明(北京教育学院)的论文《博客时代·日常诗学·家族叙事——新世纪十年女性诗歌的一份个人阅读札记》从博客时代的时代语境出发探讨女性诗歌,认为女性诗人比男性诗人更热中于博客书写,因而博客对女性诗歌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在论文中指出博客时代的女性诗歌呈现“日常诗学”和“家族叙事”两种写作趋向。
沈奇在讲评中认为霍俊明探讨网络、博客与女性诗歌之间的关系,为当下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话题。
西渡(中国计划出版社)的论文《黑暗诗学的嬗变,或化蝶的美丽——试论新时期女性诗歌的意识转变,以翟永明和池凌云为中心的一个观察》以翟永明、池凌云为例,论及女性诗歌的发展面貌,充分肯定了新世纪以后女性诗歌“关怀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诗歌风格和美学风貌的丰富性。
与其他学者对自由诗的学术探讨不同,罗小凤(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博士生)提交的论文《边缘之边缘的“突围”——新世纪十年来散文诗发展态势探察与反思》把目光聚焦于中国新诗之另一体:散文诗,发言中她认为此次大会提交的五十多篇论文中仅有两篇论及散文诗,而事实上新世纪散文诗一直自我“突围”,创作数量和内质都取得一定突破,却并未引起诗歌界评论家和研究专家学者的关注,这种状况正说明散文诗处于“边缘的边缘”,需要继续“突围”,寻找新发展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