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筋手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肩周炎48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筋手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肩周炎48例

(嘉善县中医医院骨伤科浙江嘉善314100)【摘要】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手法治疗和中药热敷治疗都属于祖国医学外治法,可以起到改善功能,缓解疼痛的作用。【关键词】肩周炎;手法治疗;中药外敷【中图分类号】r21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27-01 资料与方法 :笔者自2008年起采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本病48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纯手法治疗的35例病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83例均为2010年2月~2012年0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43~79岁,平均61岁;病程2月~14年,平均28个月;左肩19例,右肩26例,双肩3例。对照组35例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41~75岁,平均58岁;病程3月~10年,平均25个月;左肩14例,右肩19例,双肩2例。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1)主要

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夜间剧烈疼痛,不能安眠,肩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臂力减退,肌肉萎缩,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2)阳性体征包括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肩峰下及三角肌前外侧常有固定压痛点。严重者可有肩周肌肉萎缩。1.3 排除标准肩部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感染性炎症、结核、肿瘤、肺尖肿瘤侵及臂丛神经、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所致的肩痛及功能障碍。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令患者正坐合适方凳,先作轻微而缓慢的按摩手法,先做抚摸、揉捏、搓等手法。搓的力量宜大,速度稍快,使肩周肌肉微热而松软,然后做捏,捏的力量要达到组织深部。然后再弹三角肌前侧和大小圆肌,捏冈上肌。同时配合经穴按摩点穴,总的原则是循经取穴。可取循行附近的手三阳经和膀胱经穴位为主,包括肩井、肩贞、肩髃、巨骨、秉风、曲垣、天宗、大杼、风门,肩中俞等,或是在有明显压痛处附近阿是穴,如无明显压痛点,可在患者自觉疼痛部位附近取穴,逐一点按。接着搓胸大肌、斜方肌,揉、捏二头肌、三角肌,最后对肩部做幅度较大的抖动和摇晃,以松解粘连,恢复功能。手法每天1次,以7天为1个疗程。一般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方进行外敷热熨。外敷药物组成:宽筋藤30g海桐皮30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羌活15g,桂枝10 g,姜黄10g,威灵仙15g,艾叶15g,防风15g,秦艽10g 香附15g川椒10 g 细辛6g,川乌12g,草乌12g。以上药物用黄

酒和乌醋各1两,拌匀并炒热后装入棉布袋中,以不烫伤皮肤为度热熨患处。每天3次。并嘱患者配合功能锻炼,主要为空罐满罐训练、爬墙运动、前后划圈甩臂、拍肩内收、摸脊内旋等,活动幅度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进行。3、疗效标准与结果1、疗效标准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定系统[2]。neer评定标准总分为100分,疼痛占35分,功能占30分,活动范围占25分,解剖位置占10分。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满意,70~79分为不满意,70分以下为失败。2、结果治疗组48例中,优29例,满意17例,不满意2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优35例中,优13例,满意16例,不满意6例,总有效率82.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病,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肩凝症”等,属中医”肩痹”、”肩凝”范畴[3]。《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一般认为老年人年老体衰,肝肾亏虚,气血相对不足,筋脉失于濡养,风寒湿等邪气客于血脉筋肉,在脉则血凝不流,脉络拘急而痛。寒湿之邪淫于筋肉屈而不伸,痿而不用[4]。中医理筋手法可有效地缓解组织痉挛,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状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另外,手法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经络腧穴,对镇痛信号加以调制,可有效地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达到镇痛的效果。中药热敷

属于热熨药,多选用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的药物,借助酒醋的伸散作用以助药行,以期将风寒湿等邪气祛除,同时温养经络。将药物加热后,热效应不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的炎性物质得以吸收,还能加强药物的渗透性,使药物的吸收加快,药物的吸收量增加,从而加强消炎止痛功效,增强治疗效果。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结着散之”、”逸者行之”, 两法并用,相得益彰,共达消炎、镇痛、解痉、消除粘连、恢复功能、缩短疗程的理想效果。参考文献[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治疗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2]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2。[3]王衍全,杨豪.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86.[4]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9-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