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数量、行为变化

合集下载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1讲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1讲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第11讲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知识内容考试要求知识内容考试要求1.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类型a 4.动物的受精过程 b2.减数分裂及其意义 b5.活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b3.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异同b6.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b染色体与减数分裂1.染色体1.染色体(1)染色质(间期)螺旋、折叠染色体(分裂期)(2)识别染色体的标志: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着丝粒位置等。

(3)数目:大多数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2n),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的(n),所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性细胞的两倍。

2.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

3.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时期图像染色体特征间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前期Ⅰ①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②出现四分体;③可能发生交叉现象中期Ⅰ①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面上;②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附着在相对染色体的着丝粒上后期Ⅰ①同源染色体分开;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Ⅰ①形成两个子细胞;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中的一半,且无同源染色体;③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前期Ⅱ①时间短;②每条染色体仍具有两条染色单体中期Ⅱ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相连,整齐排列在子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后期Ⅱ①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一分为二;②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且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末期Ⅱ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②两个子细胞分裂成四个子细胞(1)实验原理①模型解释生物学现象的优点:直观、简单、易懂。

②减数分裂的特点: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

(2)实验步骤①用橡皮泥先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

每个长5__cm;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2个蓝色和2个红色的染色单体,每个长8__cm,粗细与铅笔相当。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
36
后期 I(anaphase I, AI)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两极运动, 使得同源染色体末端脱开,一对 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每极具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 条(共有n条染色体),使得子细胞 中染色体数目从2n减半到n。 ●此过程并不进行着丝粒分裂,没 有发生染色单体分离;每条染色 体都仍然具有两个染色单体,并 且由着丝粒相连。
(3)可能存在少量的RNA
20
染色体的分子结构
贝克等(Bak AL, 1977):染色体四级结构模型理论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解释染色质状态转化的过程
1. 核小体+连接丝 2. 螺线体(solenoid) 3. 超螺线体
(super-solenoid) 4. 染色体
21
染色体的分子结构
串珠模型: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 位是核小体、连接丝(linker) 。每 个基本单位约180-200个核苷酸 对(碱基对, bp-base pair)。 ●核小体(nucleosome), 又称纽体 (-body)(约11nm)。 ●组蛋白:H2A、H2B、H3、H4四 种组蛋白各两分子的八聚体,直 径约10nm。 ● DNA链:DNA双螺旋链盘绕于 组蛋白八聚体表面1.75圈,约合 146bp. ●连接丝是长50~60bp的DNA, 与组蛋白H1结合。
22
23
染色体的分子结构
24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染色体形成过程中长度与宽度的变化
第一级 DNA 第二级 核小体 第三级 螺线体 第四级 超螺线体
宽度增加 长度压缩
核小体
5倍
7倍
螺线体
3倍
6倍
超螺线体
13倍
40倍
染色体
2.5-5倍

生物学中的细胞分裂和遗传基因

生物学中的细胞分裂和遗传基因

生物学中的细胞分裂和遗传基因细胞分裂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会经过复制和分配,最终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每个细胞都包含了一组完整的遗传信息。

遗传基因是生物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遗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由DNA分子组成。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包括外貌、生理特征和行为等。

遗传基因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使得后代具有与父母相似的遗传特征。

细胞分裂和遗传基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基因会经过复制和分配,确保每个新细胞都包含了一组完整的遗传信息。

这样,新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特征。

细胞分裂是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的关键步骤。

总结起来,生物学中的细胞分裂和遗传基因是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而遗传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基因通过复制和分配,确保每个新细胞都包含了一组完整的遗传信息。

这两个概念是生物学中的基础,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习题及方法:1.习题: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哪个结构首先发生变化?解题方法:回顾细胞分裂的过程,了解各个结构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顺序。

答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首先发生变化,随后是细胞质。

2.习题:遗传基因位于哪个细胞器中?解题方法:复习细胞结构,了解遗传基因的位置。

答案:遗传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3.习题: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如何分配给新细胞的?解题方法:思考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和变化。

答案: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通过纺锤丝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确保每个新细胞都包含了一组完整的遗传信息。

4.习题: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遗传特征的?解题方法:理解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答案: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来控制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3-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目录 (1) (2) (3) (4) (8)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细胞的分裂(1)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过程如图,A表示的是动物细胞的分裂,B表示的是植物细胞的分裂,两者的相同点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然后细胞核一分为二,最后在原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形成新的细胞壁。

(3)遗传物质变化(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复制加倍→均分。

(2)两个新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新细胞与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4)细胞分裂的特点①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出现染色体。

【注】染色体:细胞内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②细胞分裂时,母细胞内的染色体会先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③细胞分裂总是一分为二,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加一倍。

④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一半大小,但形态、结构、功能不变。

2.细胞生长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

(1)概念: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

(2)结果:细胞体积增大,但不能无限长大。

3.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会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的结果:产生不同的组织,形成了生物体的各种结构。

【重要提示】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细胞分化和生长是相伴而行的。

分析:(1)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随着细胞生长,体积增大,需要从外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但是吸收物质的表面积相对变少,满足不了细胞吸收营养的需要,故不能无限长大。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异同有哪些?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异同如下表:【例题】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它的一个体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和新细胞数分别是()A.1对、8个B.2对、6个C.4对、8个D.1对、6个【答案】C【解析】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能形成2n个新细胞。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下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四个视野。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确观察到的视野依次是②④①③B.视野由②到④,需要向左移动装片C.视野由①到③,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D.实验完毕,将所用显微镜直接放进镜箱答案:A分析: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使用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观察,据此解答。

A.使用显微镜,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②视野不理想、④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①换高倍镜、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A正确。

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右方,说明实物位于左方,视野④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

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B错误。

C.物像①不清晰,物像③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C错误。

D.实验完毕后,取下玻片标本,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D错误。

故选A。

2、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b”,看到的物像是“p”B.物像模糊时,应调节④使物像更清晰C.光线明亮时,应选择②的凹面镜对光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⑤的放大倍数答案:B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镜壁:握镜的部位;镜座:用以稳固和支持镜身;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目镜:接近人眼睛的镜头。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の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示意图主要特点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のDNA分子の复制和有关蛋白质の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の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の数量加倍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の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の着丝点连接着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中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の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后期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の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の染色体末期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の丝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③纺锤丝消失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减数分裂①减数第一次分裂の间期a.精原细胞:雄性の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の相同。

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b.主要变化: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c.结果: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中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の分裂期a.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出现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の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分离后の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b.结果: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

每个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半。

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结束时)。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a.主要变化: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2023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第5课时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鲁科版)

2023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第5课时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鲁科版)
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功能 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规律总结
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比较
项目 结果 遗传物质
细胞生长 体积增大
细胞分裂 数量增加
不变
细胞分化 种类增加
【秒判正误】(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每种生物,甚至每种细胞的体积都是一定的。( √ ) (2)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变化的是细胞核,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 ) (3)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血细胞、肝细胞等)。( √ ) (4)癌细胞只进行细胞分裂,不进行细胞分化。( √ ) (5)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所以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 ) (6)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并不都发生分化,还有一小部分继续保持分裂能力。( √ )
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具有 收缩 能,使机体产生运动
和 舒张 的功
脑、脊髓以及脑神经、脊神经等
由 神经细胞 组成,能接受 刺激 ,产 生并传导 神经冲动
结缔 组织
包括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脂 细胞间隙大,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
肪等
养等功能
(2)人体的器官
组成骨骼肌的肌腱、结缔组织膜、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肌细胞组成肌肉组织,另外还有神经组织,因 此一块骨骼肌属于 器官 层次。一块皮肤、一块骨也属于器官。
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比较
植物体
动物体(人体)
①主要构成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 ①主要构成组织有上皮组织、结
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
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②没有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②有系统,由系统构成动物体
都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数量、行为变化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数量、行为变化

位置比较集中、螺旋化程 度最高、形态稳定
可编辑ppt
4
二、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三者的关系
间期 前期、中期(有丝)
减Ⅰ---减Ⅱ前期、中期
有丝(后期) 减Ⅱ(后期)
讨论:染色单体形成于细胞分裂
期,消失于细胞分裂 期
可编辑ppt
5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和核DNA数量比较
可编辑ppt
6
三、染色体、染色体组
▪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 生了染色体的--------- 变异 。
可编辑ppt
18
▪ (2011年山东卷)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 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 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 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 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 A.发生了基因突变
▪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 C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可编细辑p胞pt
14
▪ 变式训练5:下图为处于 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 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甲、乙、丙中都有同 源染色体
▪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 现这三种细胞
▪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 是乙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二个染色 体组
▪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 体
可编辑ppt
13
五、染色体与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的类型: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变式训练4:右图为高等动 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 不可能反映的是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有丝分裂の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示意图主要特点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のDNA分子の复制和有关蛋白质の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の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の数量加倍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の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の着丝点连接着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中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の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后期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の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完全相同の染色体末期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の丝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③纺锤丝消失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减数分裂①减数第一次分裂の间期a.精原细胞:雄性の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の相同。

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b.主要变化: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c.结果: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中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の分裂期a.主要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出现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の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分离后の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b.结果: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

每个次级精母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半。

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の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或结束时)。

考向0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考向0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解析版)

考向03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2022•海南)“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它是一个熊猫的形象,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关于熊猫和竹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B.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答案】C【解析】A、竹子是植物,植物的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熊猫是动物,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A正确。

B、竹子的叶和熊猫的心脏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属于器官,B正确。

C、竹子是植物,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而熊猫属于动物,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C错误。

D、竹子是一个统一的植物体,熊猫是一个统一的动物体,D正确。

故选:C。

2.(2022•济宁)概念图是归纳知识信息和梳理概念间关联的一种简单而又有逻辑的关系图。

如图是与遗传相关的概念图,对图中序号的含义判断错误的是()A.①表示单螺旋结构B.②表示有遗传效应(特征)的片段C.③表示性状D.④表示生殖细胞【答案】A【解析】A、DNA是染色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呈①双螺旋结构,A错误。

B、②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③表示性状,C正确。

D、子一代在繁殖后代时,成对的基因会随着成对染色体的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

因此说,基因是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的。

人类的遗传就是通过染色体在亲代与后代之间的传递实现的,D正确。

故选:A。

3.(2022•泰安)如图是动物体的构成模型,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结构层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通过1和2形成b,相同的b结合在一起构成cB.d由不同的c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C.青霉的孢子与c属于同一结构层次D.油菜的种子与d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答案】B【解析】A、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后,是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不是相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梳理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梳理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以下为植物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模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变化完成后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分子数B.②③表示染色体复制后数目增加并形成纺锤体C.④⑤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D.这种变化过程有利于产生不同性状新组合的后代答案:A分析:1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 .分析题图:图示为植物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其中①表示分裂间期;②表示分裂前期;③表示分裂中期;④表示分裂后期;⑤表示分裂末期A、①表示分裂间期,通过DNA分子复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DNA、两条染色单体,故复制完成后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分子数,A正确;B、染色体以着丝点(粒)计数,染色体复制后的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着丝点,染色体数并未增加,高等植物的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B错误;C、有丝分裂过程具有细胞周期,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C错误;D、这种变化过程维持亲子代的连续性,遗传物质与亲代相同(不考虑基因突变等),保持亲本优良性状,不利于产生不同性状新组合的后代,D错误。

故选A。

小提示: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A.基因组的改变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细胞器数量和种类的变化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答案:B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A、细胞分化后,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基因组不变,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差异,B正确;C、细胞器数量和种类的变化是分化的结果,不是细胞分化的实质,C错误;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不是细胞分化的实质,D错误。

细胞遗传学复习资料

细胞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细胞遗传学是遗传学与细胞学相互交叉与结合的一个遗传学的分支学科。

它是用细胞学和遗传学的方法阐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表观规律的一门基础科学。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以高等动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揭示染色体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关系.内容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形态、结构、功能与运动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各类变异对遗传传递、重组、表达与调控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结构§1。

染色体的一般形态特征一、染色体数目不同种类动植物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

二、染色体大小不同染色体之间大小有很大差异是染色体最明显的形态特征。

●影响染色体大小变异的因素1.与物种亲缘关系有关一般是亲缘关系越远,大小变异越明显。

科间﹥属间﹥种间﹥种内2.与生长发育有关3。

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如化学试剂、温度影响三、着丝粒及其超微结构●定义:着丝粒是一个细长的DNA片段(染色体主缢痕部位的染色质),不紧密卷曲,连接两个染色单体,是染色体分离与运动装置。

缺少着丝粒的染色体不能分离并导致染色体丢失。

●功能:着丝粒又称动原体,是染色体的运动器官,也是姐妹染色单体在分开前相互连接的部位.两侧为异染色质区,由短的DNA串联重复序列构成.着丝粒断裂、缺失,会使染色体运动受阻,造成染色体丢失。

●类型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分为:1。

有固定位置的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着丝粒具有永久性的固定区域.2。

新着丝粒细胞分裂时除了正常着丝粒外,在染色体上出现的具有类似着丝粒功能的其他区域.3。

无固定位置的着丝粒指纺锤体附着点在染色体上没有固定的位置.(1)多着丝粒在一个染色体上可附着多个纺锤丝,且着丝粒被非着丝粒片段隔开。

(2)全身性着丝粒染色体的每一点都表现有着丝粒的活性,即整个染色体上均有着丝粒分布现象,又称为分散型着丝粒。

四、次缢痕、核仁组织区和随体●次缢痕和核仁组织区在一个染色体组中,除了主缢痕外,任何其他的缢痕都属于次缢痕。

(完整)细胞分裂增殖过程各时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完整)细胞分裂增殖过程各时期的特点及示意图

细胞增殖Ⅰ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特征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一个细胞周期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比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表现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一样的,但由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具体见表: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1、通过细胞分裂能使单细胞生物直接繁殖新个体,使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也能使多细胞生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及时得到补充.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亲代细胞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体细胞数目。

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经过分裂期一系列变化,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 、基因),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3、细胞分裂间期,DNA 复制时,由于生物内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差错,而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子代(或子代细胞)发生变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和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细胞水平上导致遗传物质的重组,使亲代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从而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生活力及适应性。

有丝分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但一些外界条件或因素(如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受阻,结果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生物,导致生物变异。

因此,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密切相关。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课题: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教学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认识染色体
3.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过程及结果
4.思考染色体这样变化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染色体
2.染色体的变化过程
3.染色体变化结果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描述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动物细胞:先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胞核。

植物细胞:先细胞核一分为二,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胞核。

【新知讲解】
提问:细胞分裂时哪种结构变化最明显?
通过观察法来寻找答案:观察分裂比较旺盛的洋葱根尖细胞
染色体的介绍:
细胞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染色体变化过程介绍
细胞分裂时, 细胞核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是一样的。

总结
课堂练习。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微专题四有丝分裂过程分析及图像判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微专题四有丝分裂过程分析及图像判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微专题四有丝分裂过程分析及图像判断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及物质数量变化(1)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细胞结构变化规律纺锤体形成―→消失(前期) (末期)核膜、核仁消失―→重建(前期) (末期)中心体倍增―→移向两极―→平均分配(间期) (前期) (末期)(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数量的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为2n)为例项目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形态变化行为变化复制形成染色单体螺旋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着丝点分裂解旋成染色质数目2n2n2n4n4n→2n核DNA数2n→4n4n4n4n4n→2n 染色单体数0→4n4n4n0 0 2.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1)a→b、l→m、p→q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2)g→h、n→o、r→s变化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3)染色单体数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

3.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的核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特殊时期总结(1)核DNA分子数目加倍的时期——间期。

(2)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时期——间期。

(3)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分裂期的后期和末期。

(4)染色单体数目为零的时期——分裂期的后期和末期。

(5)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时期——间期DNA分子复制完成后及分裂期的前期和中期。

(6)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1的时期——间期DNA分子复制前及分裂期的后期和末期。

例1(2023·广东佛山一中段测)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D解析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因此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不能观察到纺锤体,①错误;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细胞板,赤道板不是客观存在的结构,②错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③正确;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④正确,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首先,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结构由着丝点和一到两条臂构成。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从染色质逐渐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其次,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间的关系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也十分重要。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于细胞的正常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至关重要。此外,染色体在遗传变异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类型。这些变异可能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影响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最后,通过对染色体变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生物学研究和医学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