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13.植树的牧羊人

合集下载

13.《植树的牧羊人》解析

13.《植树的牧羊人》解析

第三步,给本文划分段落

把握结构
1、为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作者对 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的 评价。 第二部分(2-20)以时间为顺序, 写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及高原上 的变化。 第三部分:(21)赞美老人坚强的 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写法特点一
•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两 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 应,中间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详细 介绍了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见闻 和感受,突出了老人伟大的形象。
荒山变得绿树成荫, 看到了溪水。
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已 变得生机勃勃,环境优美。
写作特点二 对比手法 对比主要表现在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所见 到的高原上的巨大变化,由寸草不生,奇 旱无比,荒无人烟到绿树成荫,溪水潺潺, 生机勃勃的对比,不难看出老人的巨大贡 献,突出了牧羊人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 的毅力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1、选橡子、种橡树 2、高原上满是树木 3、废墟充满生机与活力
再赞牧羊人——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小结: 【交流点拨】 《植树的牧羊人》记叙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 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 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 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 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
讲授新课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 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 (句子中的加点词可不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 不可以删去,“轻轻”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 爱惜,“仔细”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埋泥土的认真劲; 如果删掉,就不能表明牧羊人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作业(2份打包含答案)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作业(2份打包含答案)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作业(2份打包含答案)《植树的牧羊人》练习题第二课时(一)赏析课文中的下列句子1.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

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

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2.那是6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什么想不到的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从数词的角度赏析)(二)细节为艺术作品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会令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在《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中,作者刻画了大量的细节来塑造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试举出两处细节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

(三)小练笔假如牧羊人被授予2021年度“人类杰出贡献奖",请你为他写一则颁奖词。

颁奖词要求:①简单概括人物的感人事件,并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评价。

②要求语言优美,可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或化用诗句、歌词。

示例: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杨善洲的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

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

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参考答案(一)1.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2.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持不懈的形象。

3.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

(二)细节描写一:这栋房子到处都有他建造的痕迹,也有他抵达高地后修复废墟的血汗。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3《植树的牧羊人》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3《植树的牧羊人》

13植树的牧羊人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均无误的一项是()A.慷慨.(kǎi)帐蓬.(pēnɡ)废墟.(xū)薰.衣草(xūn)B.溜.达(liū) 呼啸.(xiào) 应.征(yìng) 白桦.树(huà)C.微薄.(báo) 急燥.(zào) 戳.穿(chuō) 山毛榉.(jǔ)D.酬.劳(chóu) 坍.塌(dān) 滚烫.(tàng) 热腾.腾(téng)2.选词填空。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________(干渴干旱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________(源源不断络绎不绝不绝如缕)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________(鲜艳鲜亮鲜嫩)薄荷。

那些________(废弃抛弃作废)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

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________(探索憧憬探讨)新生活的勇气。

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________(飘扬飘荡飘忽)。

3.下面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春天到了,普罗旺斯地区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B.林伟光这个“沙漠地上的创业青年”在庙庙湖这片沙漠地上一待就是四年,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万顷良田。

C.贵州一个4岁的男孩被父母丢在幼儿园6天,他的冷血父母竟然刨根问底....,相互推脱责任。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政和县,身为县委书记的廖俊波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带头扑下身子,工作在一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03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03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课时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慷慨..(kānɡkài)栋.(dònɡ)拣.(jiǎn)乍.(zhà)B.薰.衣草(xūn)干涸.(hé)废墟.(xū)坍.塌(tān)C.帐篷.(penɡ)山毛榉.(jǔ)酬.劳(chóu)呼啸.(xiāo)D.刨.根问底(páo)溜.达(liù)微薄.(bó)硬.朗(yìnɡ)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流淌光秃秃张扬琢磨B.滚烫造就不毛之地呼啸C.荒漠逢隙倒塌茂盛D.毁灭鲜嫩挺拔干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全国助残日上,残疾人展示技能张扬..自信,市民纷纷点赞。

B.父母对待儿女从来都是慷慨无私....的,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无限制地索取。

C.此地由一块荒秃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生态环保的“绿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摩团前来观摩“取经”。

D.近日,一男子在地铁上抢夺他人财物,警方刨根问底....,4天后将其抓获。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一百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下列句子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

C.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D.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习题(含答案)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1.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废墟.()干涸.()坍塌..()戳.()酬.劳()流淌.()帐篷.()水渠.()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谷文昌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

B.我们应该对“欠薪”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

C.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D.在“中国诗词大会”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对答如流....,精彩的表现折服了观众。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4.“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①写一句励志名言警句。

示例:即使身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

(张海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你最喜欢的名著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附解析)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坍塌(tān) 慷慨(kǎi) 缝隙(xì) 热腾腾(ténɡ)B. 废墟(xū) 流淌(tǎnɡ) 浇灌(ɡuàn) 刨根问底(páo)C. 呼啸(xiào) 干涸(gù) 湿润(rùn) 沉默寡言(ɡuǎ)D. 微薄(bó) 薄荷(bò) 挑拣(jiǎn) 一丝不苟(ɡǒu)【答案】C【解析】改为,干涸(hé)。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帐蓬琢磨硬朗爆发B. 张扬呼啸流倘添置C. 滚烫干躁酬劳地毯D. 荒地废弃飘荡水渠【答案】D【解析】A帐篷。

B流淌。

C干燥。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下面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春天到了,普罗旺斯地区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B. 林伟光这个“沙漠地上的创业青年”在庙庙湖这片沙漠地上一待就是四年,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万顷良田。

C. 贵州一个4岁的男孩被父母丢在幼儿园6天,他的冷血父母竟然刨根问底,相互推脱责任。

D.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政和县,身为县委书记的廖俊波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带头扑下身子,工作在一线。

【答案】C【解析】A项,生机勃勃: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

句中形容春天的普罗旺斯富有生命力,使用正确。

B项,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6题;共12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干涸(hé)倒坍(tā)刨根问底(páo)挑头(tiǎo)B. 琢磨(zuó)溜达(liù)山毛榉(jǔ)流淌(tǎng)C. 白桦(huá)数落(shǔ)呼啸(xiào)鲜嫩(nèn)D. 酬劳(chóu)薄荷(bò)薰香(xūn)废墟(xū)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B. 为打通这条路,他将老树的树干砍伐后,刨根问底地挖掘起来。

C. 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D.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流淌:液体流动。

B.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C. 溜达:散步,闲走乍看:刚刚开始看D. 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B.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

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C.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D.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5.下列语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动作)B.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动作)C. 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心理)D. 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测试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感受主人公朴实的善念和执着的精神。

训练积累(15分钟小练)【基础存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废墟.()干涸.()慷慨.()坍.塌()流淌.()微薄.()酬.劳()水渠.()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溜达:(2)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刨根问底:(3)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

微薄: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我市高新区截污排污工程的顺利开展,让工程所到之处的居民深切感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实惠。

B.没有人可以否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丰富了当时及后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C.“一带一路”推动了学校间的合作,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国际化人才,也为中国高校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D.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4.仿照画线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我喜欢白色,;我喜欢红色,。

【阅读经纬】阅读“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到“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回答下面的问题。

5.下面的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6.“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中的“这”指什么?“奇迹”指什么?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8.选段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拓展迁移桥边的老人何君华如果赶不上清溟桥头的渡船,我们就不得不步行十几里山路去镇上上学。

为此,我们总是早早备好书包、大米和一个星期的腌菜,坐在大同水库岸边等渡船到来。

开渡船的驾船佬总是最后一个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及答案【基础知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

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

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

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考焦了。

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fèng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干涸.()坍.()塌fèng()隙(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其正确写法是“”。

(3)文中“任由”的意思是;“生气”的意思是:。

(4)这段文字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2)我们一起喝了热汤。

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

()(3)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4)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课内阅读】阅读《植树的牧羊人》中节选内容,回答问题。

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

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

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

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

现在,他不再放羊。

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

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

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

他一直在种树。

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满分: 11分姓名: 得分: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题目的回答要求,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规定位置上一、写字题(共1小题,共8分)1.(2019·石门实验学校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tūwù地耸立在岩石中。

(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 tān tā了。

(3)我páo gēn wèn dǐ,才从他嘴里知道一些事。

(4)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niān qīng pàzhòng。

(8分)二、单选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3分)2.(2019·安墩中学期末考试)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B.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络绎不绝••••,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C.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D.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3分)【答案】1.(1)(2)(3)(4)2.B【解析】1.(1)(2)(3)(4)2.此题考查词语酝酿、络绎不绝、小心翼翼、刨根问底的使用情况。

络绎不绝是形容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在此处明显与题意不符。

故选B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参考答案突兀坍塌刨根问底拈轻怕重1.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易错字“兀”,词语释义:猝然;突然;高耸,高低起伏的样子;突然发生,出乎意料。

1.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易错字“坍“”塌”,词语释义:(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1.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2.易错字“刨”,词语释义:比喻追究底细。

1.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指出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A.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D.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我市高新区截污排污工程的顺利开展,让工程所到之处的居民深切感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实惠。

B.没有人可以否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丰富了当时及后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C.“一带一路”推动学校间的合作,不仅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国际化人才,也为中国高校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干涸.(gù) 坍.塌( tān) 枯.树( kū) 慷慨.无私( kǎi)B.流淌.( tǎng) 应.征( yīng) 浇灌.( guàn) 刨.根问底( páo)C.鲜嫩.( nèn) 缝隙.(xī) 湿润.( rùn) 沉默寡.言(guǎ)D.微薄.(bó) 薄.荷(bò) 挑拣.( jiǎn) 毫无遮.拦( zhē)4.下面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春天到了,普罗旺斯地区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B.林伟光这个“沙漠地上的创业青年”在庙庙湖这片沙漠地上一待就是四年,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万顷良田。

C.贵州一个4岁的男孩被父母丢在幼儿园6天,他的冷血父母竟然刨根问底....,相互推脱责任。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政和县,身为县委书记的廖俊波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带头扑下身子,工作在一线。

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一、积累运用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tān)塌了。

( )(2)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gù)了。

(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C.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博的酬劳。

D.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我市实施“旅游东融”战略政策以来,吸引了大量粤港澳游客,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B.2019年北京世园会,是世界的绿色盛会,也是中国的绿色盛会。

C.父母能否监督孩子学习是在线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D.春节假期结束后,图书馆逐步恢复对市民开放。

4.为了让学生体验劳动者的辛苦,感受劳动的快乐,七年级(3)班决定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仿照下面给出的示例,以“劳动”开头,写一句与示例结构相同的句子,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劳动是一曲唱不完的歌,唱出了生活的艰辛与喜悦。

(2)七年级(3)班的班主任对100名学生进行了是否做家务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从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不得出现数字)二、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是岁月的书签①从家返回的途中,躺在卧铺上,她打开没看完的书,书签静静地夹在那里。

拿下书签刚想夹在书的后面,忽然发现书签上有几行字。

她一愣,随即心底涌起巨大的感动。

②“孤身在外,遇到选择,不要从利益出发,要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喜好出发!”③那是母亲的笔迹。

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很少回去,即使偶尔回家,也不再带着一本书。

可是,母亲依然记得她夹书签的习惯,依然记得在书签上给她留下温暖的只言片语。

④她从小就喜欢看书。

时常自己制作精美的书签,看到哪一页,便夹在那儿。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A卷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A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2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嗔道(chēn)怨怅(chàng)恁地(rèn)吹嘘(xū)B . 这厮(sī)朴刀(pǔ)逞强(chěng)水浒(hú)C . 趱行(zǎn)尴尬(kān jiè)省得(shěng)窥望(kuī)D . 罗唣(luó zào)怄死(òu)喃喃呐呐(nán nè)面面厮觑(qù)2. (4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消蚀风餐露宿畏缩不前________②呼啸跚跚来迟鲁莽大胆________③烦恼央央不乐念念有词________④帐蓬精疲力竭疲惫不堪________3. (2分)下边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 . 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B .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C . 他心急如火地雇了一只小船,渡过太湖。

D . 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4. (5分)读《黑羊》,文中的“偷窃”的含义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5. (2分)请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废墟 ________ 干涸 ________ 坍塌 ________ 戳 ________酬劳________ 流淌 ________ 帐篷 ________ 水渠 ________6. (5分)下列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刻画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①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②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7. (12分) (2018九上·贵池开学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部编语文七(上)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语文七(上)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语文七(上)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栋.梁(dòng) 干涸.(.gù) 坍.塌(tān)B.遮.拦(zhē) 呼啸.(xiào) 缝.隙(féng)C.溜达.(da) 戳.坑(chuō) 微薄.(báo)D.酬.劳(chóu) 乍.看(zhà) 鲜嫩.(nè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海拔废嘘地毯沉默寡言B.毅力敬佩干躁源源不断C.富饶滚烫硬朗刨根问底D.水渠流淌帐蓬不毛之地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干枯,没有水。

)B.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比喻追究底细。

)C.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不长毛发的地方。

)D.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散步,闲走。

)4.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5.学习了《植树的牧羊人》一文后,大家对文中的牧羊人产生了无限的敬佩之情,决定在班中开展以“我看人生意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一句有关“人生意义”的名人名言。

(2)根据语境仿写。

人生就要像雨滴一样,即使渺小,也要润物无声;人生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人生就要像金蝉一样, , 。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

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13.植树的牧羊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13.植树的牧羊人

13__植树的牧羊人__[学生用书P26]1.根据拼音写汉字。

(1)如果他kāng kǎi(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2)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

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wēi bó(微薄)的chóu(酬)劳。

(3)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lǜ zhōu(绿洲)。

(4)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lián suǒ(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2.根据释义写出词语。

(1)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坍塌)(2)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比喻人性格内向。

(沉默寡言)(3)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刨根问底)(4)不长草木的地方。

(不毛之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只有艰苦奋斗的劳动成果,我们才会感到它的可贵。

B.为了写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

C.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以掉以轻心。

B.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D.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5.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________我们很渺小,________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________;对朋友,我们是他们________的对象。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翻开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A.因为所以保障喋喋不休B.尽管但保障倾诉衷肠C.不但而且保证倾诉衷肠D.如果就保证喋喋不休阅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原卷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原卷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牧羊人的奇迹①在新疆博格达山峰之麓,有一个叫“包家槽子”的小村,村里有一个叫吴庭德的老人,他是茫茫戈壁滩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他以放羊为生,和村里所有的老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

②吴庭德一大把年纪,生活本来就比较困难,如果说他会创造奇迹,村里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就他?不可能!换了你也一定会如此斩钉截铁地说。

是啊,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大半辈子都这么平凡地过,可能创造奇迹呢?③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吴庭德老人赶羊到村子南边百米远的地方,看见一群陌生人在竖一块木牌。

陌生人开着汽车走了,老人上前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八个大字。

他微微一笑,陷入了沉思。

他想,既然是中心,那一定不简单啊!那一刻,他作出了一个不简单的决定:每天守护这个中心牌。

④白天放羊的时候,吴庭德就守在“亚心”本牌的周围,看着它不受牲畜破坏。

下雨怕它淋着,晚上怕它冻着。

家里人笑他太傻,国家又不给一分钱,凭什么看宝贝一样地看着它?村里人笑他太痴,一块木牌值得那么神经兮兮吗?吴庭德把那些冷言冷语当作耳边风,执着地守望“重心”。

⑤亚洲中心设立之后,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

尽管只是一块孤零零的木牌,他们也看得十分高兴:毕竟与亚洲大陆的中心点零距离地接触了一番。

游客们参观“亚心”,免不了和吴庭德老人聊上几句。

茫茫戈壁,在这亚洲中心的位置,吴庭德成了唯一的活风景。

为了让游客沾上中心的气息,吴庭德想了一个办法,每天砸.一个小石头,把小石头砸.成动物的模样,然后再砸出“亚洲中心”四个字。

他把这些亚心石低价出售给来参观的游客。

老人砸.出的亚心石简单得近乎石器时代的遗物,然而照样卖得火。

⑥四年过去了,老人靠亚心石赚了一笔钱。

就在这一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建了一座高大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

四个A(“亚洲”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型柱子合在一起,直刺云霄,中间垂一个巨型圆锥,直指亚洲地心。

人教版七级语文关于上册13《植树牧羊人》练习

人教版七级语文关于上册13《植树牧羊人》练习

14 植树的牧羊人考点 1 剖析标题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在英文中,“牧羊人”仍是基督耶酥的意思。

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为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犹如救世的基督。

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饱含赞叹之情。

考点 2 人物形象牧羊人是一个如何的人?请联合文章剖析。

①牧羊人是一个极为仔细的人,不论对劳作,仍是对生活。

从他精选橡子的细节能够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仔细真。

从“房间里整理得很齐整⋯⋯补丁的针脚也很细”能够看出他在生活中也谨小慎微,不肯粗心度日。

②牧羊人是一个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人。

他数年如一日,坚持种树,为的是改变这里的生计环境,并且当这里的生计环境发生巨变,人们开始在这里过上重生活的时候,他依旧不见经传,不图回报。

③牧羊人是一个寂静、忠厚、不张扬的人。

他“不太爱说话”,“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沉静地看着日子一每日地流走”。

④牧羊人是一个自信、执着的人。

他自信能经过种树改变这里的生计环境,并日复一日、天长地久地坚持种树,“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最后创建了“最了不起的奇观”。

考点 3 写法研究本文采纳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对叙事和表情达意有何利处?本文采纳了第一人称,经过“我”的耳闻目击,所思所想,对种树人的平庸而又伟大的一世做出了高度的评论。

“我”在文中不过不过个旅人,一个过客,在人生的不一样阶段,因缘际会目击了一个寸草不生的偏僻之地变为了丛林乡村。

“我”作为一个目睹人,使种树人的事迹拥有极强的纪实性。

由此,种树人的故事才显得真切可信,才产生了感感人心的力量。

基础累积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坍.塌(t ā n) 大方.(k ǎi)空隙.(x ì )热腾.腾(t é nɡ )B.废墟.(x ū ) 流淌.(t ǎnɡ )灌溉.( ɡ uà n) .追根问底 (p á o)C.吼叫.(xi à o) 干枯.(g ù ) 湿.润(r ù n) 缄默寡.言(ɡ uǎ)D.菲薄.(b ó ) .薄荷(b ò ) 挑选.(ji ǎn) 谨小慎微.( ɡǒu)2.以下词语书写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帐蓬思索硬朗迸发B.张扬吼叫流倘添置C.滚烫干躁酬金地毯D.荒地荒弃飘扬沟渠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这棵千年迈树终于砰然坍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七年级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过步兵,在目睹战争的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类。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忍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

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在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本文通过艾力泽·布菲植树的故事,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不断创造——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只要具有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阅读时,应注意使用略读法,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着重阅读中间的叙述部分,把握牧羊人的形象特征,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注意分析文中的议论性语句及描摹细腻的语句,品味其表达效果;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干涸.(gù)坍.塌(tān)酬劳滴水不露B.戳.破(chuō) 缝.隙(fènɡ) 干躁源源不断C.白桦.(huà) 薄.荷(bò) 琢磨刨根问底D.废墟.(xū) 结.实(jiē) 富饶沉墨寡言【解析】A项,干涸.(hé);B项,干燥;D项,沉默寡言。

2.请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横线上。

(1)战争并没有__扰乱__(扰乱干扰)他的生活。

他一直在种树。

(2)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__转悠__(游荡转悠)了一整天。

(3)以前那种__猛烈__(猛烈剧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4)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__舒适__(舒服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D)A.迷人的春天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了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B.撒哈拉沙漠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绿洲生机勃勃。

C.我们平时应注意多观察多积累,这样写作时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D.这方面我实在沉默寡言....得很,不敢妄加评论,以免闹出笑话来。

【解析】D项,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此处应为“孤陋寡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随着我市高新区截污排污工程的顺利开展,让工程所到之处的居民深切感受到工程建设带来的实惠。

B.没有人可以否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丰富了当时及后世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C.“一带一路”推动学校间的合作,不仅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国际化人才,也为中国高校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

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解析】A项,介词掩盖主语,应删去“随着”;C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仅为”和“也为”后的内容互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应将“囊括”改为“取得”。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B)①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

③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④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⑤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A.①⑤③②④B.⑤④③①②C.④①②⑤③D.①④③②⑤6.参照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

要求所写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答案】__(示例一)人生是一首诗,悠远的意境抒写着失意的懊恼和成功的欢欣。

(示例二)人生是一台戏,精彩的剧情演绎着离别的悲苦和团圆的喜悦。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看起来他并不在意。

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

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

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

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

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

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

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

他是对的。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那年,他已经87岁了。

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

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7.根据以上语段描述的内容,简析牧羊人的形象特点。

【答案】__从作者询问土地的归属时牧羊人的回答与态度可知,他是一个单纯而勤劳的人。

而他在遭遇失子丧妻的不幸后,独自一人从山下的农场中搬到这荒凉冷僻的高原来牧羊植树,由此可知他是一个能够经受挫折,始终充满自信、意志坚强的人。

8.请从写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答案】__运用动作描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牧羊人种橡子时的仔细认真,表达了“我”对他的赞美之情。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答案】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又生动地描绘出白桦树茁壮生长的状态,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

9.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牧羊人的行为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答案】__牧羊人坚持种树的行为启示人们,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与其唉声叹气,不如积极行动起来,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这样我们依然可以重新拥有美丽富饶的家园。

只要愿意,敢于实践、坚持不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能创造奇迹。

10.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开头,介绍一个自己熟识或者崇拜的人。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

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

……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是一丝不苟的。

【答案】__(示例)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能触动她内心深处那根弦。

从她读书看戏时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的状态可知,她是一个极易动情的人;从她常常一个人沉默寡言、无语凝噎的情况可知,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

她常常见花落泪、对月伤情,他人一句无关轻重的话语、一个黯淡无光的眼神,都能刺痛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她永远都是眉峰紧蹙,正应了那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1.综合性学习。

学了本课后,同学们准备组织一次“关注植树,珍爱绿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右图是“中国植树节节徽”,你知道它的寓意吗?请写出至少两点。

【答案】__(示例)①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②“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忍不拔的决心。

③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2)班级决定今后以植树节为契机,号召每位同学在植树节前后种树,请你以班长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

(100字以内)【答案】(示例)亲爱的同学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植树重要性的认识。

为此,我班倡议:以后每逢植树节我们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播种绿色,播撒文明,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倡议人:×××××××年××月××日(3)宣传委员准备配合本次班会起草一份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单,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写出你对“绿色消费”内涵的理解。

(不超过30字)【材料】80年代后期,英国掀起了“绿色消费”的运动,之后席卷欧美各国。

在这个运动中,人们倡导消费者:最好购买散装食品,因为生活中1/3的垃圾都来自于食品包装;多使用可充电的电池,因为常规的电池含有镉和汞,会给土地和河流造成污染。

用二手的书可以解救更多的树木,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能节约水资源,使用能源利用率高的家用电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约电能……21世纪被称为绿色的世纪,“绿色消费”的概念将越来越深入人心。

“绿色消费”指的是:__(示例)在消费中注意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