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4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4](https://img.taocdn.com/s3/m/fae2a02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f.png)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的14个生词,理解“蹭来蹭去"等五个词语,重点指导书写“旅、救”这两个生字。
2.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并简单复述红头旅行的过程。
3.抓住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感受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4.学着复述故事、改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抓住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感受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旅行"导入,激发阅读期待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板书“旅”】2.谁来为它找一找好朋友?(预设:旅游、旅行【相机板书】……)3.旅行是一件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评:看来同学们去过的地方,有山、有水,去这样的地方旅行就叫——游山玩水。
4.有谁见过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呢?【板书:边说边补全课题“在牛肚子里"】5.读读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谁?旅行路线?6.读了课题,就知道这是一篇有意思的童话故事。
7.那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牛肚子里旅行吧!二、自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旅行是怎么开始的?结果怎么样?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做到(出示自读要求)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2.看来大家书都读完了,问题也解决了,看看这些生字你们是不是也掌握了呢?第一组:咱们捉迷藏悄悄偷偷答应卷进去(1)咱们在课文中是指谁?(红头和青头)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记住这个字吗?(加一加)小结:咱的左边是口,右边是自己的自,咱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称呼。
(2)多音字:在这组词语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你有没有什么发现?蓝色注音的几个字是多音字?你能读准确下面词语的读音吗?从你开始开火车读。
一个也不错。
应()该呼应()答理()问答()第二组:拼命叫救命悲哀一动不动喷出来流眼泪这组词都是形容谁的呢?(红头)第三组:急忙问一骨碌蹭来蹭去笑眯眯作旅行师:这一组对你们来说也没有难度。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86b21d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5.png)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
【重难点】1.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2.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贴等【教学过程】一、忆“旅行" 填写位置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大家还记得吗?(出示动态图)我们边看边思考,并试着把它复述出来。
谁来完成填空:红头先被牛卷进了(),再被吞进(),接着来到(),然后回到(),最后()。
师:非常好,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红头先被,起)二、品“旅行”悟真情1.瞧,这就是红头惊险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心情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7—17自然段,找出红头的话用“——"画出来,并感受它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2、孩子们,你们读得真好,仿佛你就是红头正在历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红头说了哪些话,(大屏幕出示红头的话)如果你勾画的和老师一样请你点点头。
现在,谁愿意当小红头来读一读。
(指名读)3.采访红头,体会害怕。
预设1:孩子大声读:“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师:红头红头,你为什么读得那么大声呢?(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害怕的)是啊,你关注到了提示语“拼命叫" ,体会到了红头的害怕。
师:除了这个提示语拼命,你还可以从哪里知道这句话该怎么读?(关键词、标点符号)出示:“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师:你真善于读出害怕、慌张的感觉。
孩子们,红头的话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省略号呢?预设1:因为红头太害怕了,连话都说不清了,预设2:因为红头怕青头听不见,就说了很多句话。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课件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a4264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1.png)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伤、走麦城
助下,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次惊险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的字形以方为基础,浑圆为主,结构端庄;用笔上,笔锋多变,画外取势,楷形草意。
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自然童话,是童话的一 个分支,它具备童话的各种特点。它既富于科学的启 迪,又具有艺术的美感,能培养少年儿童对自然科学 的兴趣,启迪我们的智慧。本文就是一篇科学童话, 介绍了牛具有四个胃,有反刍行为的相关知识。
zán
tōu
dā yìng
咱(咱们) 偷(小偷) 答 应
juǎn
gū
我了解到了牛的消化系统和 消化过程。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写了红头和青头是一对 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红头不小心被牛吃到了 肚子里,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给了红头精神上的 鼓励,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成功脱险的故事。赞 美了青头对朋友不离不弃,遇事沉着冷静,知识丰 富而且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chǐ
卷(卷尺) 骨(骨碌) 齿(牙齿)
jiáo yàn tūn
wèi
细 嚼慢 咽 吞(吞吐) 胃(胃口)
bēi 悲(悲哀) yǎn 泪(眼泪)
jī 几(几乎) mī 眯(笑眯眯)
lǚ
旅(旅行)
lián
怜(可怜)
pīn
拼(拼命)
zán
咱(咱们)
jiù mìng
救命
sǎo
扫(扫地)
wèi
胃(胃口)
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3、加反问语气词和问号 二、语文园地 矫健:强壮有力。造句:战士们迈着矫健的步伐穿过广场。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 禅师”。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a52bc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c.png)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匆、骤"等8个生字,会写“旅、程”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旅途、喷嚏、悲哀"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在故事中了解牛的特殊呼吸器官的特点及作用,感受红头在青头帮助下脱离危险的经过,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过,了解牛特殊的呼吸器官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红头在青头帮助下脱离危险的经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叫红头。
红头遇到了什么事?在牛肚子里旅行?谁还记得红头是怎么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学生自由回答)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过(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经过是怎样的?(二)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引导。
1. 红头先被卷进第一个胃里。
(教师板书)2. 红头来到第二个胃时,又被咽进了牛的肚子里。
(教师板书)3.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途危险重重,它曾遇到过哪些危险?请同学们在书上找一找。
4. 指名学生读这些句子。
5. 师生共同小结:刚才有同学说到了青头告诉红头不要怕,它可是很有经验的。
那么青头的经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谁来说说青头的年龄不大,它怎么会知道牛的消化过程呢?对了,青头是通过看书了解到的。
(教师板书:了解过程)6. 红头被第三个胃咽下时,是怎样的感觉?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这里的“咽”换成“吃"行吗?为什么?从这个“咽”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谈体会)这可真是一场惊险的旅行啊!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好,同学们都读得非常投入,让我们一起再把这段读一遍吧!7. 课文中哪些地方还写了这次旅途的危险?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到惊险?和大家说说。
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1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1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39d2d967ec102de3bd8957.png)
孙老师说 ,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 ,认真执行老师 的复习要求 ,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 时的作业量 ,而且方案性强 ,善于自我调节 .此 外 ,学校还有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 ,他们经 常在一起切磋、交流 ,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气氛 .
谈起自己的 (高|考 )心得 ,杨蕙心说出了 " 听话〞两个字 .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 随老师的脚步 . "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 习方法 ,肯定是最||有益的 .〞高三紧张的学习 中 ,她常做的事情就是告诫自己要坚持 ,不能因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 我觉得 ,很重要的是 ,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 ,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 .我觉得何旋 ,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 ,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根 底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特别想提 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 ,充满阳光的这 样一个女孩子 .在我印象当中 ,何旋是一个最 ||爱笑的 ,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 .所以我
上海 2006 (高| 考) 理科 状元 -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 )志愿:复 旦经济
(高|考 )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 ,晚上10: 30休息 ,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高 中学习 .〞当得知自己的 (高|考 )成 绩后 ,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道 , "平时模拟考试时 ,自己总有一门总 分值 ,这次 (高|考 )却没有出现 ,有些 遗憾 .〞
【蟋蟀】 【大吃一惊】 【细嚼慢咽】 【贮藏】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副本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fa6eb35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b.png)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
3. 学习课文中的反刍现象,了解牛的生理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生理特点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学习牛的反刍现象,了解牛的四个胃的功能。
3. 体会红头和青头之间的友情,理解友情和勇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牛的反刍过程及其生理特点。
2. 分析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心理变化。
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友情和勇气的价值观。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与引入主题(1)展示牛的图片,提问学生对牛的了解。
①牛是我们常见的家畜,同学们知道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②牛的胃和我们人类的胃有什么不同?(2)简述牛的反刍现象。
①牛有四个胃,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②牛为什么要把吃进去的草再吐出来咀嚼?2. 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1)讨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①牛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②我们吃的牛肉和牛奶,与牛的生理特点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①课文中的红头和青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让我们学到了什么?②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如何理解友情和勇气?(二)朗读课文1. 课文朗读指导(1)首先,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包括作者张之路以及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主旨,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齐读,注意课文的停顿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在齐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出学生朗读中的不足,如语速过快或停顿不当等,并给予纠正。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fe31a7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0f.png)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两课时)教学内容《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15 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3 个生字。
能准确读写词语,提升识字写字能力。
2. 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通过朗读和分析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情感感悟能力。
5. 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教学重点1. 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感受友谊的珍贵。
教学难点1. 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如播放牛吃草的视频、展示牛胃的图片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感悟法: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课文的语言之美。
3.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收集牛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等教学工具。
3. 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牛的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引发学生对旅行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都去过哪些地方旅行呢?(学生回答:我去过海边旅行,那里的风景很美;我去过山区旅行,那里的空气很清新。
)旅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非常特别的课文,题目是《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问: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2. 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03237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d.png)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2课时)【素养分析】文化自信:引领学生去探索童话中的未知部分,感受童话故事的精彩。
能体会到青头和红头之间的真挚友情。
语言运用:阅读本课,既要边读对话边感受两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又要边讲边演,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
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头和青头对话时的心情以及友情的珍贵。
审美创造:学会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
【教学重点】能借助对话和提示语完整叙述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青头和红头的患难见真情,了解科学童话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导学案【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学习任务。
任务一、知识链接,复习巩固1.字词回顾旅行要好咱们草堆作声偷偷答应做梦救命拼命消化当然几乎知觉眼泪来得及大吃一惊2.课文内容回顾本文讲述了红头和青头两只蟋蟀在草堆捉迷藏,红头不小心被牛吃进肚子里,最后在青头的帮助下得救的故事。
3.课文结构回顾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红头和青头玩捉迷藏。
第二部分(第7-19自然段):红头在牛肚子里历险。
第三部分(第20-21自然段):红头得救,与青头重聚。
任务二、品读课文,探究感悟1.出示阅读提示:(1)角色朗读第1至7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2)用红线画出红头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
(3)思考:红头是怎样误进牛肚子里的?2.分角色朗读全文。
用红线画出红头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
指导读出两只小蟋蟀欢快玩耍的语气!3.默读课文第8-19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红头遇到困难时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鼓励红头时说的话。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公开课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4b36bd8e804d2b160b4ec0ea.png)
二、预习检查: 1.生字新词我会读 lǚ zǎn lián jiù mìng pīn 旅行 咱们 可怜 救 命 拼命
sǎo wèi guǎn liú lèi suàn 打扫 肠胃 不管 流 泪 算术
tōu yìng juǎn gūlū chǐ jiáo yàn
偷偷 答应 花卷 骨碌 牙齿 细嚼慢咽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是“非常要好的朋 友”?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 只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在地上了。青 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 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 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 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进入新课:
身穿褐色衣, 头顶长触角, 草丛堆里把歌唱, 小孩用它来斗仗。
蟋蟀
蟋蟀在洞口的平台上弹 琴。
有一只蟋蟀却有一次不平常的经历。 是一次怎样的经历呢?
• 初读课文,填空: • 蟋蟀红头和青头捉迷藏的时候,红头被
大黄牛( ),红头在牛肚子里做了一 次奇妙的( ),最后被牛一个喷嚏给 ( )。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 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这时,青头爬 到了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用它的身 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 科学童话:介绍科学知识的童话。 • 1、童话的想象; • 2、科学常识的渗透。
反刍:进食经过 瓣胃 一段时间以后 将半消化的食 物返回嘴里再 次咀嚼。
皱胃
网胃
瘤胃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ddd1e32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4.png)
05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延伸
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故事比较
西方经典童话《小红帽》、《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强调个人冒险、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中国传统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
注重集体力量、智慧战胜邪恶的观念。
跨文化共通点
勇敢、智慧、善良等品质在各国文化中均有体现,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
东西方童话中勇敢精神体现
创作过程分享及心得体会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深入思考和不断尝试,逐渐形成了这个独特的 故事构思。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遇到了许多挑战,如如何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趣味 性,如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等。
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作者最终呈现出一个充满创意和趣味性的故事, 让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创作热情和才华。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启示 • 艺术特色鉴赏与创作谈 •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延伸 • 课堂互动环节与思考题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在牛肚子里旅行》概述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讲述了一只名叫红头的蟋蟀不小心被 牛吞进了肚子里,然后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刺激的旅行的故事。
故事中,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各个器官中穿梭,了解了牛的消化系统和各个器官的功 能,同时也体验了生死攸关的紧张时刻。
通过这个故事,读者可以了解到牛的生理构造和消化过程,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红头 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机智和乐观精神。
作者及创作背景
《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作者是张之路 ,他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创 作了许多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品。
THANKS
感谢观看
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 公开课优质课件
![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 公开课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1479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3.png)
整体认知
下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正确、流 利的朗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圈画 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认一认
咱
答偷Leabharlann 齿应嚼吞
胃
悲
命
咽
救
泪
眯
骨
读一读
zán tōu dā yìnɡ ɡū
chǐ jiáo
咱们 小偷 答应 一骨碌 牙齿 嚼烂
tūn wèi bēi
yàn lèi mī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分享经历 一起去旅行吧
快来分享你的旅行经历,并说一说 自己的感受吧!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一面旗子
两个人跟 着旗子走
本义表示战士们追随战旗行军打 仗,现在引申为出行、远游的意 思。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红头为什么要在牛肚子里旅行? 它都去了哪些地方?
这次旅行有趣吗? 它进了牛肚子能出来吗?
整体认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两只小蟋蟀--( “红头”和“青头”) 在( 玩捉迷藏 ),(“红头”)小蟋蟀不幸误入 ( 牛肚子里 ),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 (“旅行”),最后在( “青头”)的帮助下侥幸 逃脱危险的经历。
小组讨论
默读课文,组内讨论:红头怎么会到 牛肚子里旅行呢?
红头和青头玩捉迷藏,红头躲在草 堆里,被大黄牛吃到肚子里去了。
深入探究
1、默读11—15自然段; 2、找出青头话中有关牛东西的句子。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
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
只““我躲有听过说第它牛的四肚牙子个齿里,一胃牛共在才有这四是时个候管胃不,会消前仔三化细个嚼的胃的是!,贮它”藏会食把物你的和,草只一有起第吞四到个肚胃子才里是去管…消…化”的!” “等一“会儿等牛一休息会的时儿候牛,它休要息把刚的才吞时进候去的,草重它新要送回把嘴里刚,才然后吞细嚼进慢去咽…的…”草重新送 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5fd0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0.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第【1】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活泼生动情节感人的科学知识童话。
尤其是二年级下册还出现了两个单元都是关于童话体裁的主题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绿头红头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
2、学情分析1. 识字、写字能力:经过两年的持续学习,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自主识字、写字,基本能做到新课标提出的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阶段目标。
2.阅读课文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可借助图画、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生字生词,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经过二年级下册的朗读过渡训练,也在努力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特别是争取做到入情入境的对话朗读,朗读、默读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
三、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3个生字,会写“旅”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嚼”。
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掌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气,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能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进而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能复述故事主要内容。
感知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体会红头和青头的真挚友情。
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
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5、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讲授法,自主阅读法6、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角色道具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题材。
课件出示《小壁虎借尾巴》中的一段话,从《小壁虎借尾巴》中你学到了什么?预设:1.告诉了我们科学知识2.把故事当童话来写,把不会说话的写成说话的总结:像这种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给我们讲故事,并且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的题材叫科普童话,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dbcb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e.png)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齿、嚼"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会写“旅、咱、救、命"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依据。
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1.认识“咱、偷、齿、嚼”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答、应、骨",会写“旅、咱、救、命”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难点1.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依据。
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徐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旅在古文字中是这样的,你看到什么?两个人就代表了许多的士兵,他们站在哪里?站在迎风飘扬的军旗下面,它的本义“军旅"的意思,后来又引申为旅客、旅行的旅。
(指向课题)。
伸出你的小手,我们一起书空它的右下部分。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谜语,指名朗读并猜出谜底。
头插野鸡毛,身穿滚龙袍,一旦遇敌人,作战呱呱叫。
(谜底:蟋蟀)2.课件出示蟋蟀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自己对蟋蟀的了解。
3.导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两只蟋蟀的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看图等方式,引领学生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主人公,从而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故事的学习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的头脑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到底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它是怎样旅行的?这次旅行有意思吗?它都去了哪里?2.引读: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着找一找答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f3dae9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7.png)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三上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的第3篇童话,精读课文。
本文选自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的作品集《在牛肚子里旅行》。
故事主要描述了小蟋蟀“红头"不小心被牛吃进嘴里,他的好朋友“绿头”利用牛反刍的特点营救了“红头”,是一篇场面惊心动魄,语言生动、情节紧凑的科普童话。
现将从童话教学及本课的教学价值等方面作如下分析:(一)科普童话的阅读价值本篇童话巧妙地将牛反刍的科学道理通过蟋蟀的一场历险让阅读的孩子就像一头栽进树洞的爱丽丝,在离奇的情节、神秘的环境和激情的语言中感受一番在牛肚子里历险的惊险刺激。
童话的特点是想象丰富甚至天马行空,情节也离奇曲折,但科学道理又是经过反复论证得出的真理结论。
“童话”和“科学"的融合彰显了作者对这两者的把握能力。
张之路是现今我国儿童文学界著名的科普小说作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科幻小说作品《霹雳贝贝》被改编成电影,家喻户晓。
甚至可以说《霹雳贝贝》开启了“八零后”孩子对科普文化的阅读。
近年,张之路又先后出版了《乖马时间》《会飞的狗》《老爱哭和不在乎》《在牛肚子里旅行》等科普、科幻作品。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无论情节怎样离奇、人物如何非凡,但创作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经验之上。
作品的可信性正在于作品是依据实际的客观规律创作的,基于现实生活编织的故事使得阅读者深陷其中也深信其中。
就像阅读《在牛肚子里旅行》,阅读中学生会不断随着情节产生质疑,牛真的有四个胃吗?四个胃怎么排列?吞下的食物为什么还会送回嘴里……对故事的阅读可激发学生对其中科学原理的探究欲,从而推动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因此科普读物是儿童成长中认识世界的重要阅读渠道,其中,科普童话是孩子们都喜见乐见的文体形式。
(二)超现实作品的真情表达本篇童话以两只蟋蟀的人格化形象在真实、平实的牛吃草、咀嚼的现实环境中的历险构造了一个超现实文学作品。
《在牛肚子里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15fbf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f.png)
《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的有趣的科学童话,教学时也应做到有理有趣。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这篇课文表达贴近生活,在平常的生活中出现了不平常的事情一蟋蟀被牛吃掉了,文中对话大多单独成段,有丰富的提示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心情变化,文中两幅插图再现了故事中的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贯穿全文,这一旅行路线蕴含着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题材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借助关键词句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梳理出牛反刍的科学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对话和提示语,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边想象故事场景,边读出相应语气,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
二、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时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厘清课文脉络,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教学重难点:厘清课文脉络,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预学分享(一)猜字解义。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7b326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d.png)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教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嚼、吞、胃、咽”4个生字,读准“答、应、骨”3个多音字,会写“旅、胃”两个生字。
2.通过关键句梳理红头的旅行路线,聚焦关键词制作路线图。
3.通过创设情境,朗读重点语句,体会红头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重点认识“嚼、吞、胃、咽”4个生字,读准“答、应、骨”3个多音字,会写“旅、胃”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梳理红头的旅行路线,聚焦关键词制作路线图。
通过创设情境,朗读重点语句,体会红头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课型新授课教授方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旅”字:同学们,谁能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呢?2.对啊,它就是“旅”字,这还是本节课我们需要会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左边方字旁,像方方正正的队形,右边上面撇、横,它和方字旁组合在一起,就像一面旗子。
旗子的底下撇、竖提、撇、捺,旅在古代是部队的意思,因为部队要到处去打仗,所以后又演变出了出去玩的意思,这就是旅行。
3.今天,有一只蟋蟀朋友在牛肚子里来了一次特殊的旅行,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4.跟着老师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在/牛肚子里/旅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昨晚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难读的词,看看你会读吗?出示词语:(1)难认词:细嚼慢咽吞下喷嚏牛胃(指名认读,正音,带读)①你们知道细嚼慢咽是什么意思吗?预设:生1:嚼就是用牙齿咬碎,所以它是口字旁。
(谁来嚼一嚼)东西吃得很慢,很仔细,我们说“细嚼慢咽”。
②吃的很慢、很仔细叫“细嚼慢咽”,那老师考考你们,吃得又猛又急叫什么呢?预设:生1:“狼吞虎咽”,他和细嚼慢咽是一对反义词。
③胃:金文:田表示米袋,月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身体有关,强调胃是身体的一个部位。
④让我们一起把它写一写,注意:胃在书写时,“月”的撇要变成竖。
⑤请同学们把“旅”和“胃”在作业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两个。
《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公开课(共19张PPT)
![《在牛肚子里旅行》课件公开课(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455a2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e.png)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手
引入新课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在牛肚子里 旅行》这篇课文,文章讲了一个怎么样 的故事呢?
课文讲解
红头和草一起先( 被牛卷到嘴里 ),它吓得( 大叫救命);接着
它和草一起(
进了牛的肚)子,它觉得自己(
马上就要死)掉,了它咬牙不
让自己失去知觉;然后它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着,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能力目标: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解析】 (2)掌握自救自护方法和一定的健康救护常识。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答案只需围绕:愚公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愚公在那样的条件下有此壮举,并能认识到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可见其思想是可贵的,在移山中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值得我们 学习的;同时文中并未对“移山”作出详细的说明,我们不能断定愚公就没有用脑力,他可能想到在山上开盘山路等等,这也算是移山,所以并不能说“愚公是愚蠢的”。对于智叟我们 不能说其愚,但他也不是明智的,他的思想固步自封,是僵化的,而其也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分析】 答案只需围绕:这样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因为愚公生活的那个时期,生产力并不发达,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还有限,对神的向往表达的是远古人类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通过这样 写告诉我们困难是不可怕,拥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是重要的,就会有成功的可能性 ;增强文章的艺术表达效果,更富有神秘色彩。(这些答案都可以)
管(
消)化的!”
课后作业
(一)教学重点:掌握一些文言字词的意义及用法,理解文本的时代意义。 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1、自主积累语句。 师说:同学们的回答都很精彩,气氛很是激烈。那么现在我们来缓解一下,请大家再次闭上眼睛,继续听老师把开始的故事讲完。当精卫经过一番打探之后,终于明白了此事,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望
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为救朋友 进牛肚子
不惧危险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 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 知识丰富 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 头悲哀地说。
悲哀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 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 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
高兴、感激
“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 旅行吧!” 乐观
我会画 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的 旅行路线,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我会说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 里逃生,这时他还会对自己的 朋友说些什么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组词。
蟋(蟋蟀 ) 齿(牙齿 ) 消(消失 ) 旅(旅行 ) 哀( 悲哀) 泪( 泪水)
自学指导二
自由朗读课文7-2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呢?“
”
2、红头在牛肚子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呢?用“—” 3、青头是怎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用“
”
时间:3分钟
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 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进牛嘴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
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 命啊!救命啊!”
着急、害怕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 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 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 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 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 去……” 为救朋友
不惧危险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患难与共
生死之交
关怀备至
情深义重
患难之交
肝胆相照
手足之情
两肋插刀
拔刀相助
千里送鹅毛
金兰之交
善于鼓励、安慰朋友
牛的自述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 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 牛嘴里。
回到牛嘴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 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勇敢、聪明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 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出牛肚子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地流下了眼 泪:“谢谢你……”
旅行
zán
咱们
tōu
偷偷
dā yìnɡ juǎn
答应
卷起
可怜
救命 管理
算是
拼命
bēi
打扫 刚才
jiáo
牙齿
jī
chǐ tūn yàn wèi
吞咽 流泪
胃部 眯着
mī
悲哀
ɡū
几乎
lèi
一骨碌
嚼东西
一起去旅行
咱
嚼 咽
答 吞 几
偷 胃 泪
齿 悲
眯
应 卷
骨
旅
lǚ
guǎn
管
小小解说员
课文通过写蟋蟀(红头)和(青头 )玩捉迷 藏时,( 红头)不幸被卷到牛嘴里,在牛肚子里 “( 旅行)”了一次,最后在(青头 )的帮助下 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我们牛有( 四 )个胃 ,让我们懂得朋友之间要( 珍惜友情、互相帮助) 的道理。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我会认“咱、偷、答、应”等15个生字, 会写“旅、管”等2个生字。
2、我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3、我能体会青头与红头之间的真挚感情,懂
得同学之间要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自学指导一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用“○”标出生字,并拼读两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时间:3分钟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隔着肚皮和红头说 跳到牛身上,____ 青头又____ 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 ____的。我听说 贮藏食 四个胃,前三个胃是______ 牛肚子里一共有______
物 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 __的,只有________ ____的!”
三、关于友情的词语。
天长地久 志同道合 深情厚谊 肝脑涂地 风雨同舟 桃花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