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

合集下载

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

1.宗教社会学的性质:是宗教学与交叉的边缘学科和实证社会科学。

宗教社会学以宗教学发展为前提,现已发展为独立的人文科学,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以社会学角度加以研究的学科。

2.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宗教信仰者及其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及其制度,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现代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宗教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宗教的特色,尤其是改革发放以来的宗教变化情况。

3.宗教社会学的特点:(1自觉地置身于宗教之外来看待和解释宗教现象。

坚持宗教的社会性时,一般不过与看重宗教信徒对信仰的看法,(2把宗教作为社会现象作描述性研究,而非规范性研究,这种研究立场称为外部研究法。

(3宗教社会学家大多数标榜价值中立,坚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其研究对象。

不需要谈论宗教是真是假。

(4重视经验依据,坚持研究能够观察到的宗教现象,拒绝非经验性问题。

(5比较分析法是重要特点,宗教学的兴起是对任何一种宗教自身的优越感或中心论的突破与抛弃。

4.宗教市场理论及其对观察分析当代中国宗教现象的启示宗教市场理论:斯达克——宗教新范式,用经济学的供需关系来解释宗教,主要观点有:(1、一个社会的所有宗教活动构成宗教市场,包括信徒、宗教组织、宗教文化(2、宗教选择是理性的(3、宗教市场无管制规则自由竞争,形成宗教超市(4、如有管制则导致宗教参与总程度降低。

启示:6.社会学意义上的宗教名义:宗教是一种对超自然超人间的力量或神圣信仰与崇拜为核心的社会意识,是通过特定的组织制度和行为活动来体现这种意识的社会体系。

5.宗教有哪些特征:(1是一种社会群体现象。

(2具有一套以崇奉超自然,超人间力量或神灵为核心的信仰体系。

(3具有一套特定的实践活动。

(4具有特定的感情与体验,对神灵权威的敬畏感,对其万能的惊异感,其存在的依赖感,审判的罪恶感。

7.何为宗教性:判定一个人是否信教及其虔诚度的标准,教徒与非教徒的主要区别在于政治态度和经济行为。

8.如何测量宗教性: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信教者及其虔诚度的标准(宗教性的含义)1、一维测定法:只有一个单一的标准,以参加宗教仪式的频率为标准(1)统计人们上教堂或参加礼拜次数(2)用问卷询问人们参加宗教活动情况2、主观态度测量法:根据被询问者自己的陈述表明是否为某一宗教群体的成员或表明个人对宗教的态度来判断宗教性。

1-3.《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

1-3.《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

[译者按:以下是未刊译稿。

仅作为此次讲习班教学资料使用。

请勿引用、转载。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后裔,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Universalgeschichtliche Probleme)时,都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只有在西方,“科学”才发展到了一个我们今天承认为有效的阶段。

在西方之外,特别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也存在经验知识,对世界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反思,极高深的哲学乃至神学的生活智慧(不过,一种系统神学的充分发展只出现在受到希腊影响的基督教世界,而此外只在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的几个教派中稍现端倪),以及达到非同寻常的精微程度的知识和观察。

但在巴比伦和其它地方,天文学缺乏希腊人最初赋予它的数学基础,当然,这使得巴比伦星象学的发展尤其令人惊叹。

印度的几何学缺乏理性的“证明”,后者又是希腊精神的一个产物,希腊精神还率先创造了力学和物理学。

虽然印度的自然科学在观察的方面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却缺乏理性的实验(它发端于古代,但本质上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和现代的实验室,因此,印度的医学虽然在经验和技术上高度发达,但却缺乏生物学,特别是生物化学的基础。

在西方之外的所有文化地区都缺乏一种理性的化学。

高度发达的中国历史著述缺乏修昔底德实事求是的程式(Pragma)。

在印度我们可以找到马基雅维利的先驱,但亚洲所有的国家学说都缺乏亚里士多德那种系统的途径(Systematik),特别是理性的概念。

对于理性的法律学说来说,尽管在印度(弥曼差派)出现了这种学说的萌芽,而且在近东存在全面的法典编纂,但印度和其它地方的所有法律著作都缺乏罗马法和受罗马法训练的西方法律的严格法学图式和思想方式。

此外,只有西方才知道教会法这样的形态。

艺术的情形也一样。

其他民族的音乐听觉,和我们今天相比,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加敏锐的程度,至少也毫不逊色。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是一种描述宗教社会现象的社会学理论,它把宗教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以揭示宗教社会系统的内在规律。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强调的是宗教的实践,即宗教的实践是宗教的本质。

它认为宗教的实践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行为,而且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结构。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理论认为,宗教可以作为一种社会变革的手段,帮助人们实现自由和社会正义。

此外,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理论还认为,宗教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形式,可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宗教学复习资料

宗教学复习资料

宗教学复习资料宗教学概论复习题一、填空1、宗教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等)根据崇拜对象的数量:多神教、独尊一神教、二元神教、一神教等根据宗教的形成方式分为:自发(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2被称为西方宗教学之父的是(麦克斯。

缪勒)3宗教观念主要包括了(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三个方面。

4英国学者泰勒在其名著()中提出并论证了宗教起源的万物有灵论观点。

5恩格斯把原始社会中的宗教又称为()。

6宗教节庆:佛诞节(农历4月8日)、涅槃节(农历2月15日)、基督教复活节、穆罕默德升天遨游朝觐耶路撒冷的(登霄节)、易卜拉欣受安拉启示宰羊代子献祭的(古尔邦节)、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的成道节(农历12月8日)、8以色列人的民族宗教是()。

9主教制(天主教、新教安立甘宗);长老制(加尔文宗);公理制(公理会、浸礼会)10基督教神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上帝论)、(基督论)、(教会论)等。

11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包括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等。

12印度教的三大纲领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二、判断题1在原始宗教中,(自然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2在古典宗教中,(社会属性)是宗教的主要方面。

3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4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5在原始社会中,祖先崇拜一般是在鬼魂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在宗教团体的组织形式上,佛教、伊斯兰教实行的寺院制。

7基督教《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8“上帝已死神学”是一种唯物主义学说。

9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10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神话的思维方式是“原逻辑”的。

11“缘起”学说构成了整个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

12艺术与宗教都是在作为共同根源的社会基础上生长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活动。

13宗教信仰率与人口集约化程度之间存在反比的函数关系。

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

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

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科技发展和文化多元交融的当下,宗教社会学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新的议题。

传统的经典世俗化理论,以其对宗教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边缘化的解释,已不足以全面把握宗教现象在当下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旨在探讨并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通过对三种后世俗化论述的评析,揭示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新角色和新变化。

本文将首先概述经典世俗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局限性,然后逐一分析三种后世俗化论述:宗教复兴论、宗教世俗化的多元化以及宗教与现代性的重构。

通过比较和评价这些后世俗化理论,本文将试图为理解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视角。

二、宗教社会学中的后世俗化论述在后世俗化理论的影响下,宗教社会学领域涌现出了三种主要的后世俗化论述,它们各具特色,对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宗教复兴论”。

这一论述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随着个体主义的崛起和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宗教出现了复兴的趋势。

宗教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传统习俗或社会控制工具,而是成为人们寻求心灵慰藉、构建个人意义体系的重要资源。

这种复兴不仅体现在传统宗教的复兴上,也体现在新兴宗教和宗教运动的涌现上。

其次是“宗教多元化论”。

这一论述强调,在后世俗化社会中,宗教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不同的宗教和信仰体系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相互竞争、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格局。

这种格局不仅促进了宗教间的对话和理解,也丰富了人们的信仰选择和精神生活。

最后是“宗教世俗化深化论”。

这一论述认为,虽然现代社会经历了世俗化的过程,但宗教并没有完全从公共生活中消失。

相反,在后世俗化阶段,宗教以更加隐蔽和深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例如,宗教价值观在公共政策制定、社会道德建设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宗教也在不断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通过改革和创新来保持其活力和影响力。

外国社会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外国社会学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1、社会静力学:在关于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秩序,整合的纽带:家庭、语言、分工和宗教2、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主要用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解释社会历史的进步。

4、形式社会学:人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相互作用、联系和行为,其中都存在着一种基本上类似的相互作用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社会交往的模式”。

5、理想类型:是研究者思维的一种主观的建构,既源于现实社会,又不等同于现实社会。

这种类型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因此是一种理念,它代表的某种或某类现象是接近于典型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典型,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只能于之近似,不会同其完全一致。

是一种乌托邦。

对所研究的对象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给予因果性的说明,是社会学在这方面的特殊认识工具,也是研究者为研究社会和解释现实的一种概念工具。

6、个人魅力型统治:统治是建立在对具有出色的感召力的领袖人物的拥戴和信仰基础上的。

7、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科层制的基本单位是职务或职位,这些职务或职位按照规则、功能、文件以及各种强制手段组织成层级的形式,分科执掌、分层负责。

在科层制内部奉行的完全是形式合理的原则。

8、机械团结:是这样一种社会联结纽带,它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

9、有机团结:它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结纽带。

10、模式变量:是帕森斯用来区分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主观取向的类型学工具,在对社会系统的分析中,他又独特的充当了描述社会关系,区分社会结构的类型学工具。

11、功能分析范式AGIL: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这一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

帕森斯提出四个基本范畴来概括这些功能要求。

这就是A(适应)G(达鹄)I(整合)L(维模)。

这四项要求是任何行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都必须满足的。

12、安全阀:可以使猛烈的蒸气不断推泄出去,而不至于破坏整个结构,社会安全阀可以使猛烈的敌对情绪不断排泄出去,或有敌意的参与者退出来而不至于使群体解体,也不至于破坏整个结构,社会安全阀可以运用潜在的冲突维持社会结构。

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宗教社会学考察

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宗教社会学考察

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宗教社会学考察【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宗教社会学考察,探讨该金石碑记在历史背景下的产生原因和背景,分析其内容,讨论信仰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探讨观音堂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以及金石碑记对信徒的影响。

最后总结了对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宗教社会学考察,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观音堂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金石碑记对信徒和社会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宗教社会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宗教社会学、历史背景、内容分析、信仰、社会关系、地位、信徒、影响、考察、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对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宗教社会学考察,可以深入了解这一地区宗教信仰的演变历程,以及宗教与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机制。

通过分析金石碑记的内容和影响,可以揭示出观音堂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理解中国传统宗教的地方性特征提供新的视角。

对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宗教社会学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在宗教社会学领域,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对象。

通过对金石碑记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揭示出古代宗教信仰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机制,揭示观音堂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对信徒的影响。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古代社会宗教风俗的了解,还可为当代社会宗教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对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宗教社会学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金石碑记的历史背景、内容分析以及信仰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古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互动的信息,为推动宗教社会学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历史背景长治观音堂金石碑记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宋代。

据信,当时长治观音堂建立之初,便已经刻有金石碑记,记录了当地居民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和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观音堂逐渐成为当地信徒朝拜的重要场所,金石碑记也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宗教社会学作业

宗教社会学作业

浅谈高材生出家摘要:北大“数学才子”柳智宇到龙泉寺出家,受到人们的广泛争议。

同时,名校高材生隐遁空门,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本文将从这件事为出发点,浅谈宗教对人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出家、宗教、社会影响一、事件回顾北京大学数学系高材生柳志宇今年毕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其并支付全额奖学金,柳志宇放弃去美国,他选择到西山千年古刹龙泉寺出家,遁入空门。

据说,柳志宇的智商高达260。

龙泉寺里,已经有数位清华北大高材生在此剃度出家。

尽管他的家长、老师、同学都有相劝的声音,但还是未能改变他坚定的出家的心。

龙泉寺证实柳智宇出家的消息后,还透露龙泉寺有许多名校的高材生。

这里既有北大的研究生,也有清华的研究生。

目前寺内排队等候剃度的净人众多,一些外地新建寺院,专门来这里寻找优秀人才。

其中有位北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寺里当了3年多义工,一手建起“龙泉之声”网站,去年正式剃度。

有媒体报道,“北大耕读社出家有传统,三任社长都已经出家”。

耕读社的第一任社长叫邓文庆,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人称“显庆法师”,2006年来到龙泉寺。

他父母先规劝他还俗,后也成为龙泉寺居士,跟在儿子身边。

不过显庆法师现已离开龙泉寺,在另一家寺院挑大梁。

较早隐遁空门的应是明海法师。

他于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9月,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剃度出家,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柏林禅寺住持,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

柏林禅寺的明影法师也毕业于北京大学,他曾经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但优越的生活并不能阻止他对人生的思考,他爱探究许多问题,越探究却越困惑,后来到柏林禅寺出家。

王小能拥有北京大学的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成为北大法学院的一名学者。

她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嘉宾。

然而,这样一位在外人看来工作顺利、经济宽裕、身体健康、家庭美满的女法学家却到寺庙隐修,法名衍能。

她曾在一篇文章中称,“在学民法的过程中,我的感触有四点,一是民法的法律主体的平等与佛法的众生平等,二是民法中的自由与佛法的解脱或涅磐的相近,三是民法中的诚实信用与佛法中的博爱的相近,四是商法的赢利与佛法中的自利、利他的联系。

韦伯宗教社会学思想简要

韦伯宗教社会学思想简要

宗教社会学思想-、宗教的起源与宗教社会学1.两种观点:(1)自然主义说: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天体和气候现象的惊惑和敬畏。

(2)万物有灵说:原始社会的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由灵演化为精灵,进而为神祗,最后为主宰一切的神灵。

2.马克思对宗教的研究: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头脑中的虚幻反映。

3.宗教社会学:从宗教社团,教规教义,宗教伦理等方面研究宗教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系统本身发挥功能和发展的规律性。

4.韦伯和迪尔凯姆,迪尔凯姆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描述的是宗教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宗教的静力学;韦伯考察世界著名宗教论述,宗教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宗教动力学。

二、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韦伯的全部宗教社会学主旨在于研究世界几大宗教教义的理性化程度和过程,尤为关注基督教新教是怎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巫术和迷信的成分而引发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伦理,以及这种伦理又怎样地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最终导致现代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一切宗教的核心是通过信仰使人的灵魂得到拯救。

1.研究的对象:高级宗教中起主要作用的先知及其预言:先知就是指那些能发布预言和戒律、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规范的思想家。

先知都是“卡里斯玛”式人物,与祭司不同。

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以祭司为代表的维系巩固既成的秩序和以先知为动力的变革既存秩序。

2.先知的分类;伦理先知(发布上帝及其意志,要求人们当作伦理责任来服从),楷模先知(模范人物,个人榜样)3.韦伯认为一切宗教都有对尘世拒斥的倾向,宗教是一种救赎论。

救赎的两种方式:入世方式(禁欲主义):介入世界,借助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做到禁欲而达到救赎。

禁欲是依神的意志所指引的方向而行动的现世行动。

出世方式(神秘主义):逃避世界,通过冥想默祷进入“拥有”状态达到救赎,拥有通过学习,修行才能达到。

以人神合一为基础。

4、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宗教伦理转化为职业伦理)(1).禁欲主义倾向于责任伦理,与此岸性联系,人神对立,人人生来都有原罪,必须通过救赎获救,每个人都在世俗生活中自我克制,过一种符合道德的生活,提倡一种讲普遍性、一元性的“禁欲的职业伦理”。

比较韦伯与涂尔干在宗教社会学上的差异

比较韦伯与涂尔干在宗教社会学上的差异

比较韦伯与涂尔干在宗教社会学上的差异:1:关于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与准则,在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准则方面, 他们的区别之一是: 迪尔凯姆注重演绎方法的运用, 而韦伯更注重归纳方法的运用。

迪尔凯姆的研究思路是先提出一个先验的假设, 然后围绕它研究论证, 得出结论; 而韦伯则是在一系列历史事实中归纳出基本规律, 形成基本理论, 而后应用理论分析, 解释其它相关的社会现象。

在一般研究方法和准则方面区别之二是: 迪尔凯姆的研究方法着重因果相伴变化法, 韦伯的是相关法, 即间接差异法。

2:关于宗教的社会学界定,迪尔凯姆的宗教社会学定义既有实质论的成分, 又有功能论的因素。

他用实质论的观点把宗教定义为“一种同分离出来和禁止使用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实践的完整体系”, 用功能论的观点把宗教定义为“能把信仰者团结成为像教会这样的精神共同体的信仰和实践的完整体系”。

有关宗教的社会学定义, 韦伯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3:关于宗教的社会功能,迪尔凯姆在社会学主义研究的理念下进行的研究, 而韦伯着重于社会子系统中经济与宗教系统的联系, 相较而言, 韦伯的研究更为具体, 更具适用性。

4:关于宗教世俗化,迪尔凯姆认为宗教不仅是社会的产物, 而且实际上是被神化了的社会,迪尔凯姆宣布了没有神的宗教, 把社会捧到神的高度, 他使宗教失去了超自然的神圣性而进一步世俗化了。

韦伯试图在各种社会事业领域中证明现代世界已经被神遗弃了,合理化得以发展。

5:关于宗教研究深度,分别考察迪尔凯姆和韦伯的宗教研究, 可以发现迪尔凯姆的仪式、象征、图腾研究集中在组织制度这个层面, 而韦伯的教义研究更多地属于思想观念的层面。

《消费社会》:这部专著围绕消费这个中心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剖析,向人们揭示了大型技术统治集团是如何引起不可遏制的消费欲望,并在此基础上对阶级社会里的各个阶层重新进行了划分。

内容包括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文化等。

全球化、公共宗教及世俗主义一个宗教社会学的争论

全球化、公共宗教及世俗主义一个宗教社会学的争论


世俗化、多元化与去世俗化
世俗化作为一种理论,是对宗教社会学经典命题即宗教与现代性的关 系的概括。这在古典社会学的三大理论家那里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反映: 如 韦伯关于宗教与现代伦理关系的思考, 涂尔干关于宗教与社会团结的命
·108·
全球化、公共宗教及世俗主义: 一个宗教社会学的争论
① 世俗化成为宗教社会学 题,马克思关于宗教与社会阶层问题的分析等 。
* * * * * *
—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比较研 本文为教育准号: 10YJC730006 ) 的阶段性成果。 刘义,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 宗教研究,2008 ) ,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兼宗教与中 国社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出版有 《全球化背景下的宗教与政治》 一书。
·105·
,并跨越广阔的时间—空间距离去重新组织社会关系。 ( 3 ) 知识的 出来” 反思性运用: 关于社会生活的系统性知识生产, 本身成为社会系统之再生 产的内在组成部分,从而使社会生活从传统的恒定性束缚中游离出来 ( 吉 : “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 登斯,2000 : 46 -47 ) 。全球化可以被定义为 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 , 即此地 ”( 吉 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 ,反之亦然。 登斯,2000 : 56 -57 ) 罗伯逊不赞成吉登斯关于现代性与全球化的观点 。 但他们的一个共同 点在于: 对全球化的反思性思考。除了作为从社会学角度解释全球化的代 表,罗伯逊还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论述者。 罗伯逊的这一文化关注也是其 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这种种因素, 他作为宗教全球化研 究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也就不令人稀奇了。 : “全球化作为一个概念, 同时指涉世界的压缩, 以及世 罗伯逊指出 ” ( Robertson,1992 : 8 ) 全球化进程包括四个方面: 界一体意识的强化。 ( 1 ) 民族社会 ( national societies) ; ( 2 ) 个人或更恰当地说是自我; ( 3) 民族社会间的关系或世界社会体系 ( the world system of societies) ; ( 4 ) 人 类 ( Robertson,1992 : 25 ) 。 这 四 个 方 面 相 互 作 用, 共 同 形 成 一 个 全 球 场域。 罗伯逊理论的前提是对 “人类关注 ” ( human concern ) 命题的分析。 , “人类中心二元论 ” ( anthropocentric dualism ) 包含两个方面: 一 他指出 systemic functionality) ; 二是个人和关系的存 是社会—系统功能性 ( societal在 ( 生活世界) 。既然是人类中心的, 其框架必然围绕着人类; 它是以神 为中心的二元论的历史转化。这包括四个方面的相对化过程。 其中, 两个 是社会的相对化 ( 超越社会化) ,两个是个人的相对化 ( 超越个人化 ) 。 所 谓相对化是指这样一个过程,也即社会文化或社会心理实体在一个更大的 范畴背景中的定位,这样相对化的实体相对于同一大背景中的其他实体就 更具自我反思性 ( 这并不是指它们实际上是 “建构性 ” 的自我反思性 ) 。 自我的相对化指,自我性在一个更宽泛、 更基本的人类框架中的定位; 社 会的相对化指具体的社会在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复合体中的定位 , 从而分析 单独的社会在多大程度上展现了 “社会质量” 的原则。 它们都还有一个次

宗教学概论

宗教学概论

宗教学概论一、名词解释①比较宗教学:以宗教史为基础,通过对各种宗教的比较,研究宗教现象的特殊性和共同性的学科。

研究重点:宗教起源和宗教发展问题。

②宗教心理学:宗教心理学注重个体体验和个体心理,力图从个体的主观体验的描述对人类的宗教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开辟了从主题角度研究宗教的新思路。

(宗教心理的创始人: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民族心理学—对语言,神话和宗教,道德发展规律之探讨》“恐惧感”、敬畏感2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宗教经验”。

) ③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原始崇拜。

“图腾”一词源于美洲印第安人语,意为“他的族类”、“他的亲属”或“他的氏族标记”。

④宗教的定义:宗教是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的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的社会文化体系。

——吕大吉二、填空1.宗教学的诞生1)宗教学的创始人是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2)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神话学等多门学科;3)由麦克斯·缪勒撰写的《宗教学导论》是宗教学这门学科问世的标志,是宗教学的开山奠基之作。

2.宗教的历史发展:氏族-部落宗教 —民族-国家宗教——世界宗教3.氏族-部落宗教: (血缘关系为纽带) ·共同性(自然地异己力量)·民主性(种族的繁衍和生存)·神权的全民性(全民的意志) ·神性的自然特征(自然压迫下的产物)·神的平等性·分工需要,民主选举,无固定神职人员自发、粗浅、分散的宗教传说,礼仪 禁忌·民族-国家宗教:(地缘关系为纽带)·社会性(社会的异己力量)·阶级性(奴隶主的意志)·神行的社会特征(社会压迫下的产物)·神的分级化·神职人员的职业化和是世袭化·严密的组织形式和较系统的神学理论4.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包括宗教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宗教学》教学大纲.doc

《宗教学》教学大纲.doc

《宗教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总学时:54总学分:3开课学期:第1学期适用专业:历史学先修课程: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历史教育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对宗教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学生通过学习对宗教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对复杂的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本课程将在系统介绍宗教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讲授宗教的本质、结构、当代宗教的发展等问题,引导学生在了解宗教历史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的宗教观。

基本要求:在系统讲授宗教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学好本课程提出以下要求:其一,掌握宗教学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其二,掌握宗教属性和宗教本质理解宗教的不同和具体内涵;其三,掌握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知识;其四,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三、教学时数分配总计时数章次讲授内容讲授时数技能或实验时数一什么是宗教学3课时3二什么是宗教6课时6三宗教学的分支学科9课时9四宗教的基本结构12课时12五世界宗教概说18课时18六中国的宗教理论和政策6课时6合计5454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第一章什么是宗教学(3学时)【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宗教学产生的背景、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和中西方宗教学发展的历程。

着重把握宗教学的产生、西方宗教学的研究历程、中国宗教学的研究历程。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宗教学发展的线索。

【教学主要内容】一、宗教学概说二、西方宗教学研究的历程三、中国宗教学研究的历程第二章什么是宗教(6学时)【教学目的要求】了解什么是宗教、宗教研究的方法。

着重把握历史上对宗教本质的理解、宗教要素说的内容、宗教研究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宗教定义。

难点:宗教的构成元素说。

【教学主要内容】第一节宗教的本质一、历史上的宗教定义二、宗教的要素第二节宗教研究的基础一、宗教的基础二、宗教研究的基础三、如何对待多元化的宗教—冲突或对话第三章宗教学的分支学科(9学时)【教学目的要求】了解主要的宗教学分支学科,着重了解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文化学的特点和主要问题。

马克斯·韦伯简介

马克斯·韦伯简介

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生于1864年4月21日-卒于1920年6月14日),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马克斯·韦伯也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社会学创立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

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他二者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与爱米尔·杜尔凯姆(Durkheim)。

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他的成就开创了比较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系统的阐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社会现代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他和迪尔凯姆被认为是宗教社会学最早的开创者,也是宏观社会学的集大成者。

其学术成就之宏大精深,影响之深远,在社会学界乃至整个世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他的思想体现了一个博大的智慧之神。

韦伯的早期著作通常与工业社会学有关,但他最知名的贡献是他后来在宗教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上的研究。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开始了他的研究,文中他显示出某些禁欲的新教教派—尤其是卡尔文教派,教义逐渐转变为争取理性的经济获利,以此表达他们受到上帝的祝福。

韦伯主张,受到这种理性教义基础扶助的资本主义很快便会发展的越来越庞大,并且与原先的宗教产生矛盾,到最后宗教便会无可避免的被抛弃。

韦伯在后来的作品里继续研究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在他对官僚制和对于政治权威的分类上。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他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个人崇拜是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的权威。

其中只有理性合法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韦伯并将国家定义为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这个定义对于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通过法律的仪式--司法礼仪的宗教社会学解读(熊毅军)

通过法律的仪式--司法礼仪的宗教社会学解读(熊毅军)

通过法律的仪式--司法礼仪的宗教社会学解读熊毅军上传时间:2005-9-7内容摘要:司法礼仪和仪式是法律中的宗教因素,法律要获得信仰,取得超验特征,就要以宗教的热忱来重视司法的礼仪和仪式,现代司法礼仪应当从器物层、行为层、制度层、观念层等几个方面来考量。

主题词:司法礼仪仪式法律宗教司法礼仪有着重要的宗教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作用,并最终指向法律信仰及程序的公正、法律的尊严、法院法官的权威等价值。

西方及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司法礼仪资源,我们在建设新时期法官职业道德中应当充分利用司法礼仪的法律宗教助力早日实现司法安定与威严。

一、礼仪或仪式的宗教社会学意义: 在社会系统中的结构与功能礼仪、仪式是(众多礼仪的组合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本质上是社会的图腾崇拜,它们源于原始社会的巫术礼仪,法律仪式在初民社会即已出现。

仪式、礼仪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的符号和标记,但是凝冻在、聚集在这种图象符号形式及仪式里的社会意识、亦即主体的如痴如醉的情感、观念和心理,恰恰是使这种仪式图象获有了超模拟的内涵与意义,使主体对它的感受取得了超乎日常经验的性能和价值,仪式、礼仪的“自然形式里沉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感性自然中积淀了人的理性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

社会越是繁荣,社会规范也就越丰富与细致,孔子所言“郁郁乎文哉”即是指社会规范发达情况下礼乐昌隆的景况。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发达的仪式礼节是一个规范和稳定的社会必然的附生物,它表征着一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程度及合法秩序的生存样态。

对于礼仪、仪表的功能,涂尔干(Emmile.Durkheim)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认为“群体的社会结构通过作为基础的社会价值的仪式化或神话符号化得到加强和长久保存”“由于仪式的明显功能就是使信仰者更牢固地依附于他的神,它也就同时切实使个体更牢固地依附于他所属的社会,因为神只不过是社会的形象表述”(Durkheim 1915:226)也即从功能结构主义的角度看来礼仪、仪式是知性理性、价值需求、道德意志凝聚的场所,也即是理性、情感、意志的整合机制。

宗教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开创之作_评涂尔干_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_

宗教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开创之作_评涂尔干_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_

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总第62期)N 1W 1Ethno 2NationalStudies 20091No 13(TotalNo 162)宗教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开创之作———评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文章编号]1001-5558(2009)03-0191-03●罗惠翾[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献标识码] E 涂尔干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上的动荡不安与社会秩序的紊乱,对他一生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致使他毕生关心社会的团结与整合。

同时因其家庭出身的关系,宗教一直都是他关注的对象。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位学者的生平。

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年生于法国孚日(Vosges )省会埃皮纳勒(Epinal )的一个犹太教拉比世家。

1879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①学习哲学,1885年赴德国深造,在德期间深受实验心理学大师冯特(Wundt )的影响。

1887年回国后,在波尔多大学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首次将社会学引入法国大学之门。

之后,他于1891年成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于1898年创立著名的《社会学年刊》,并以其为阵地形成名噪一时的社会学年刊学派。

1902年,涂氏进入巴黎大学教育系执教,此后,在其努力下,该系于1913年改名为社会学与教育系。

一战的爆发,使他的家庭和事业均遭受重创,从而直接导致了这位大师1917年的猝死。

涂氏的著述十分繁富,主要包括《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原始分类》等。

19世纪是宗教研究的兴盛时代,尤其是人类学家对原始宗教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关于宗教起源的理论。

这些理论虽然各自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从个体意识的角度来解释宗教的起源的。

涂尔干系统地批判了这些理论,于1912年出版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这一不朽名著。

中译本之一为渠东、汲喆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宗教社会学》课程笔记

《宗教社会学》课程笔记

《宗教社会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总论一、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1. 宗教社会学的性质宗教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结合了宗教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专注于研究宗教现象与社会结构、社会过程和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

宗教社会学的主要性质包括:- 学术性:宗教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它追求客观、理性的研究方法。

- 交叉性:宗教社会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等。

- 实践性: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社会实践,如政策制定、社会管理等领域。

2. 宗教社会学的特点宗教社会学具有以下特点:- 实证性:宗教社会学依赖实证研究,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支持理论。

- 多维性:宗教社会学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宗教现象,包括个体信仰、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等。

- 动态性:宗教社会学关注宗教随时间变化的社会过程和功能。

- 相对性:宗教社会学认识到宗教现象的多样性和相对性,避免以单一标准评价所有宗教。

二、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1.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宗教信仰:个人和群体的信仰内容、信仰形成和变迁。

- 宗教行为:宗教实践、仪式、节日庆典等。

- 宗教组织:宗教团体、教会、寺庙等组织结构和管理。

- 宗教制度:宗教的法律、规则、传统等制度性因素。

- 宗教文化:宗教对艺术、文学、音乐等文化领域的影响。

2.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主要包括:- 宗教与社会结构:研究宗教如何影响社会分层、社会阶级和社会群体。

- 宗教与社会变迁:探讨宗教在社会变革、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

- 宗教与社会控制:分析宗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规范行为和价值观。

- 宗教与社会化:研究宗教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如身份认同、道德教育等。

- 宗教与心理健康:探讨宗教信仰和实践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宗教社会学的发展1. 宗教社会学的形成宗教社会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试比较迪尔凯姆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试比较迪尔凯姆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试比较迪尔凯姆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一、共性比较迪尔凯姆和韦伯既是宗教社会学的创始人,也是社会学的奠基人。

他们都各自根据自己的研究范式寻找合适的研究课题,他们都企图通过对宗教的研究来完善自己的方法论。

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动机是相同的。

其次,二人对于宗教的态度是一致的。

迪尔凯姆将宗教现象当作一种社会事实来研究。

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那么当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宗教时,也就等于默认这一点。

作为社会事实,(迪尔凯姆认为)宗教也具有客观性、强制性、集体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韦伯也把宗教想象当作一种客观的现象来研究。

二、差异性比较由于迪尔凯姆和韦伯所遵从的方法论,以及文化背景、研究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研究的内容、研究的角度以及最后的研究结论都有根本性的差异,一下试从四个方面讨论他们的区别:(一)对于宗教的本质和定义:迪尔凯姆认为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只是宗教的表现形式,宗教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将世界区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

神圣性是宗教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力量的体现。

宗教有两个构成要素,即与神圣性相关的信仰和仪式以及教会。

迪尔凯姆根据宗教本质和构成要素把宗教定义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所组成的同一体系,这些信仰和仪轨将所有的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

”韦伯没有像迪尔凯姆一样给宗教界定一个严格的定义,他只是粗略的做了一些划分。

韦伯把宗教划分为非理性的宗教和理性的宗教。

非理性的宗教包括原始巫术和魔法行为等,理性的宗教指诸如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儒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这一类的世界性宗教。

(二)宗教的起源:迪尔凯姆首先批驳了泰勒、斯宾塞等人认为宗教起源于原始人、对梦魂曲解的“泛灵论”,以及人们将自然现象无意识人格化的“自然崇拜论”。

他认为,人和自然现象本身并不具有神圣性,宗教的神圣性信仰只能来源于群体的生活,无论是个人内在的心理活动还是外在的自然力量,都不能成为宗教产生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知生社会学1141 1120809130
一、试结合教材“导言”及相关宗教社会学知识,分析:
96%的美国人信仰上帝,这一比例150年来基本稳定;
80%的美国人相信来世生活;
90%的美国人祷告;
86%的美国人相信有天堂,70%的相信有地狱。

根据“欧洲指标”2005年的调查,52%的欧洲人相信上帝,信仰犹太—基督上帝的人数显著减少,平均每个国家降低超过20%。

同时,欧洲各国的信仰状况差异很大,有信仰群体比例最高的罗马尼亚有90%,希腊和葡萄牙81%,波兰80%;比例最低的爱沙尼亚只有16%,捷克19%,瑞典23%。

德国、瑞士、拉脱维亚和奥地利有50%的人有信仰。

【提示:美国的“宗教化”vs欧洲一些国家的“世俗化”】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有很强的宗教氛围,基督教是他们的立国之本,在确立国家制度、维护家庭伦理和社会公正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美国又是一个强调信仰自由的国家,政教分离是写进宪法的,传统基督教信仰在凝聚国家的团结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
从上述对于欧洲宗教形势的剖析不难看出,世俗化、多元共存以及宗教信仰的全球互渗已成为当今欧洲各国宗教发展及其存在的鲜明的特点世俗化导致欧洲日益缺乏类似美国那样的强烈宗教价值诉求和以此评判他国宗教信仰状况的价值立足点
虽然信仰各有不同,但在东西方的文明发展中,宗教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来看,宗教属于八字之中的“印”,是很传统的一颗星。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舒缓压力,补充自己,也可以克制欲望。

“印”强的人多半比较善良保守,喜欢学习各种知识,对宗教有兴趣,智慧都比较高,善于在各种压力下发挥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在有信仰的时候内心特别宁静,这就是印星的力量。

所以只要不是明显对社会有害的宗教和信仰,在普通的社会中并无特别的限制。

大部分宗教固然不能证伪,而东西方信仰的差异表明,他们不可能都是真的。

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发现有宗教信仰的地方,社会秩序和文明发展往往更加井然有序。

有统计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都有虔诚的宗教信仰。

美国总统奥巴马信仰基督教、加拿大总理哈珀信奉新教、英国首相卡梅伦信仰英国国教、法国总统萨科齐信奉天主教、德国总理默克尔是一名坚定的基督徒、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信奉天主教、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更是一个宗教信仰强烈且宗教信众遍布的国家。

一方面美国拥有一套以基督教教义为准绳的价值取向和判定标准,另一方面它有一种将自身价值观念普世化的理想主义冲动。

与此同时,美国又是一个极为注重实效的国家,它的行为或政策与制度选择无不围绕着形形色色的现实利益而展开,无论是价值诉求还是现实利益,其承载者都是具体的、受到不同激励而组织起来的个人,尤其是那些身处上流社会、占据关键决策岗位、掌握全国资源与财富的精英们。

美国的宗教团体数量之多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由其组织或参与的各种宗教活动也比其他西方国家更为频繁。

另据美联社调查,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
和金钱,远比其花在体育和娱乐上的时间和金钱多得多。

高度一致的宗教信仰也使美国人在核心政治理念上存有坚定的共识。

这种共识主要表现为对民主制度、自由企业制度和人权保障制度之理念的信奉和认同。

在他们看来,宪法保护下的自由、民主和人权保障制度,具有崇高和神圣的意义,是一套正确性不容置疑的价值标准,它符合上帝的意旨。

《独立宣言》中有如下经典告白:“我们认为下边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很多没有信仰的地方,却透露出了人性的丑恶。

更有甚者,某些极权统治者还会为了某个自诩为高尚的目标,用虚假的信仰戕害百姓。

当然,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向美国学习信仰。

东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就各有优势,美国的基督教在现今社会也未必有足够的说服力。

华尔街的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已经说明了西方信仰体系的脆弱。

新周期的展开需要时间,未来的100-200年间,我们应当找寻属于自己的信仰,积累冲破虚伪的力量。

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需要的是充满智慧和长周期的视角,以及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历史规律的归纳。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做出短视的决定、犯同样的错误,才能找回失去的秩序
二、试结合教材及相关宗教社会学知识,分析:
慈济公德会是由台湾法师证严上人创办的著名公益组织,是台湾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

慈济公德会在世界五大洲都设有分会和联络处,从事慈善、教育、医疗、文化、国际赈灾、环境保护、小区志工等各种社会慈善和公益活动。

2008年2月,慈济被中国国台办正式批准成立慈善事业基金会,成为大陆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由境外非营利组织所成立的全国性基金会。

【提示:宗教信仰与社会(公益服务)的关系】
任何宗教都教育和鼓励广大信教群众为社会做贡献,为大众提供服务。

信仰宗教的信教群众也总是想透过自己的行动,体现造物主对人类的仁慈。

基督教主张的“荣神益人”就是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

伊斯兰教认为,人类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真主把代治者造化成为优美的,并赋予人能够思维,能判断是非、行善干好的天然属性,并以天园报酬行善干好的人,鼓励人们去做善事;《六度集经》中说:“护济众生。

跨天踰地润弘河海。

布施众生。

饥者食之。

渴者饮之。

寒衣热凉。

疾济以药”。

在这类宗教教义教化下,一个宗教信徒就会时常怀揣怜悯、恻隐之心。

例如,当一个乞讨者在大街上乞讨,在人们做出施舍与否决定之前,如果是一个宗教信仰者,他可能会想到造物主与他同在,在关注他的行为,天使正在记录他的善行,这时,他便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乞讨者力所能及的施舍(当然,即便没有宗教信仰,但一般善良的人都会去这样做)。

宗教教义还教导信众,品德高尚、与人和谐相处、能够服务大众,其善行定会被造物主悦纳。

宗教信仰者具有的这个潜意识,使得他们更具备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心理基础,这一心理是推动他们从事善行的动力,也是激发他们从事善行精神源泉。

宗教教义要求信仰者服务社会、善待他人。

仅仅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宗教要求信仰者不能光喊口号,把行善事,做好人挂在嘴边,而是要求付出具体行动,做出在实实在在事情,通过实际行动体现信仰。

在日常生活中,在信仰的精神支撑下,凭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把爱释放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们,一生播种爱。

宗教教义还认为,
做了好事不声张,不炫耀、乐于无私奉献、更是尽善尽美的善事。

这样好的教义教导,无疑会使信教群众以不求社会回报、不求人们赞美的平常心态会经常性地、默默无闻的进行奉献。

这就有助于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所必需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使公益事业有条件顺利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进步,人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生产力水平越来越提高,社会分开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解决人们面临和各种问题的共识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公正的竞争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聚,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的同时失地农民增多,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人忙于各自事务,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比以往明显,从而出现了空巢老人增加、失业率上升,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各种患有难以治愈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人们关怀社会的主动性明显减少等多方面的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在保护生态环境、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关心儿童教育、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我国政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但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社会公益事业作为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主要方面,日后不但需要,而且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个宗教信仰者,就绝不能认为满足社会需要是公民的权利和政府的责任,而要在依靠政府同时,更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之中来。

宗教除在精神层面上注重人的终极关怀外,也注重现实生活,强调宗教信仰者为大众服务。

宗教教义要求信徒要济世度人、善待孤儿、作盐作光、荣神益人。

以慈善为基础、以爱人为善行,以追求两世为吉庆的宗教,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能够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

宗教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挥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一个主要的方面,也是宗教界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现实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