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社会学期末考试题

合集下载

宗教学复习题

宗教学复习题

宗教学复习题复习题一:宗教学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伊斯兰教的五支柱?A. 信仰真主B. 午夜礼拜C. 斋戒D. 朝觐2. 佛教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A. 印度B. 中国C. 日本D. 泰国3.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A. 杨市君B. 老子C. 庄子D. 花山君4. 印度教的最高神是谁?A. 佛陀B. 太阳神C. 梵天D. 神女帕尔瓦蒂5. 犹太教的圣经称为什么?A. 《圣经》B. 《古兰经》C. 《托拉》D. 《梵经》二、填空题1. 基督教的始祖是_____________。

2. 伊斯兰教最高权威机构是_____________。

3. 佛教徒所皈依的三宝是佛、法、_________。

4. 印度教的最重要的教典是_____________。

5. 犹太教的圣城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基督教的创始人和基督教的信仰核心。

2. 伊斯兰教的五支柱是指哪些内容?请详细解释每个支柱的含义。

3.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什么?请说明佛教的三个基本修行方法。

4. 印度教中的轮回转世是什么概念?请解释轮回转世的原理和目的。

5. 犹太教的信仰体系有哪些特点?它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之处?四、论述题请从宗教学的角度,谈谈宗教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总结:通过对宗教学的复习题的回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宗教的教义、信仰核心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了解宗教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各地文化的认知,促进不同信仰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

古代宗教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宗教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宗教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是三教合一的宗教?A. 儒教B. 佛教C. 道教D. 基督教答案:D2.释迦牟尼是哪个宗教创始人?A. 儒教B. 佛教C. 道教D. 基督教答案:B3.古代中国的主要宗教是:A. 儒教B. 佛教C. 道教D. 基督教答案:A4.以下哪个是道教的重要经典?A. 《论语》B. 《大学》C. 《道德经》D. 《圣经》答案:C5.以下哪个文化是佛教的重要起源地?A. 印度B. 中国C. 日本D. 波斯答案:A二、简答题1.简述儒教的核心思想及其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儒教的核心思想是以仁爱、孝道、忠诚、礼仪为基础的道德伦理学说。

它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倡导社会秩序和个体责任感。

儒家思想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教育、文化、家庭等。

儒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简述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及其影响。

答:佛教最早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接受。

佛教的传播主要通过翻译经典、弘扬佛教思想、建立寺庙等方式实现。

佛教的到来丰富了中国的宗教文化,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佛教的影响还体现在美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论述题古代宗教的多样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古代宗教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多样的特点,三教合一的形势逐渐形成。

儒教、佛教、道教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宗教信仰,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框架,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宗教对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形成和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教强调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佛教注重慈悲、代他人苦,道教追求自然和谐。

这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体系为古代社会提供了各种不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宗教在古代社会的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教成为了古代中国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之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子弟和士人。

宗教学考试试题库

宗教学考试试题库

宗教学期末考试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分)1.宗教的基本要素包括()、()、()、()。

2.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己经产生了关于灵魂不随人死而灭的死后生活的观念。

3.(灵魂)观念是一切宗教观念中最基本的观念之一.4.氏族神崇拜的主要类型:(图腾)崇拜和(祖先神)崇拜。

5.神性的具体表现为(“天命”)和(“神迹”)。

6.宗教经验的“超验对象”是(主观)观念的对象化。

7.巫术的结构要素(巫师)、(咒语)、(仪式)、(情境)。

8.献祭按照供奉食物的不同性质分为(素)祭、(荤)祭和(人)祭。

9.祈祷行为包括四种方式(口诵)、(口祷)、(手祷)、(示敬)。

10.宗教组织具有(宗教)性质和(社会)性质。

11.宗教组织的核心是(僧侣)。

12.宗教修行的组织模式(个人隐修)、(寺院修道)、(托钵僧及修会)。

二、解释概念(每题分)1.宗教学2.宗教3.灵魂4.神灵5.图腾崇拜6.神性7.天命8.神迹9.宗教经验10.宗教行为11.巫术12.宗教禁忌13.献祭14.祈祷15.宗教组织16.宗教制度17.宗教礼仪18.僧侣19.宗教信条20.宗教教义21.自然神三、简答题(每题分)1.宗教的基本要素?2.宗教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内容?3.神迹与奇迹的比较? 4.神迹的意义 5.宗教经验与世俗经验的比较?6.巫术的性质?7.巫术的起源?8.巫术的结构要素?9.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巫术功能的观点?10.宗教禁忌与世俗禁忌的区别?11.禁忌与巫术的关系?1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祈祷与献祭有什么功能?13.如何理解宗教组织的宗教性质?14僧侣的作用?15.教义的功能?16.宗教礼仪的功能?17.如何理解氏族神观念与氏族制度的关系?四、简述题(每题分)1.宗教经验的表现形式?2.获得宗教经验的途径?3.宗教情感的原因分析?4.弗雷泽关于巫术功能的观点?5.宗教禁忌的种类?(按被视为神圣事物的种类划分)6.祈祷行为的四种方式?7.宗教修行的目的?8.灵魂观念产生的原因?9.如何理解恩格斯对于宗教的定义?10.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本质论是什么? 11.如何理解宗教学的人文性质?12.图腾崇拜作为祖先崇拜的原始形式,在来源上与祖先崇拜有什么区别?13.职能神的特点?14.宗教修行的目的?五、论述题(分)1.宗教禁忌的功能?2.如何理解宗教组织的社会性质?3.如何理解宗教问题的重要性?4.如何理解宗教的神是社会和人的投影?。

大学生宗教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大学生宗教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大学生宗教知识测试卷及答案年级学号姓名专业班级精品文档二、多选题(每题3分,多选或少选没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上面的答题卡上)1.宗教的本质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他的产生和存在有其深刻的()。

A. 自然根源B.认识根源C.社会根源D.心理根源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A. 信仰自由政策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C.鼓励和支持发展宗教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3.宗教信仰自由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包括:()。

A. 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注意尊重和保护多数信教群众的权利B. 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权利C. 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多数信教群众的权利D. 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不信教群众的权利4.在宣传科学无神论的教育中,不要()。

A.在信教群众中挑起有神无神的争论B.宣传宗教存在的根源C. 违背宗教政策D.把宗教与封建迷信混为一谈5.下列()项外是合法的宗教活动必须符合的条件。

A.活动时间合法B.宗教活动内容合法C.主持活动的人员身份合法D.场所合法6.邪教所崇拜的是一个活着的、具有强烈()的教主A.功利目的B.政治目的C.崇尚自由D.爱国主义7.以下()属于封建迷信?A.相术B.追思C.拆字D.圆梦8.()属于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或按宗教习惯在自己家里进行的正常的宗教活动?A.礼拜、祈祷B.拜佛、诵经C.讲道、受洗D.过宗教节日、私设聚点9.《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相分离。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A.学校B.宗教C.教育D.邪教10.外国人不得在中国境内进行()传教活动。

A.在中国公民中委任宗教教职人员B.在中国公民中发展宗教教徒C.散发宗教宣传品D.其他形式的传教活动。

三、简答题(第1题6分,第2题12分,第3题12分,第4题15分共45分)1.什么是宗教?2.为什么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3.在大学校园中,不允许进行宗教活动(神学院除外),其具体规定的“四严禁”、“两不得”指那些?4.如何识别邪教?精品文档大学生宗教知识测试卷答案一、单选题答案:1-5 :B A C D A6-10 :A C D A B11-15:B D A A C16-20:B A D C D21-25:C A A D B二、多选题答案1.ABCD2.ABD3.BD4.ACD5.BCD6.AB7.ACD8.ABC9.BC 10.ABCD三、简答题答案1. 什么是宗教?马克思认为,宗教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的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学 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宗教学 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本科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考试科目:《宗教学》(A卷)一、简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评分要点:①错一书名,扣0.5分;②各书间的排列顺序无论,尤其是五经,牵涉到今古文学派之争;③用简称,如“诗”、“书”、“语”、“孟”,或别称,如“周易”、“书经”,都算正确。

【参见课件第17,页13】2.近代四大高僧—我国近代四大高僧,指:弘一、太虚、印光、虚云。

评分要点:①错一人名,扣1分;②各人间的排列顺序无论。

【参见课件第25,页12】3.《金枝》—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和宗教史家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的代表作,将“类比法”和古典文化知识应用于人类学研究,总结出人类理智发展的“巫术→宗教→科学”三阶段进化论体系,在西方宗教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评分要点:①正确写出作者名,得2分;②未点出此作的宗教学或(宗教)人类学贡献的扣2分;③未写出作者国别或写错国别的,扣1分。

【参见《宗教学纲要》页98-99,151】4.“绝地天通”—语出《尚书》:“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书·吕刑》)。

孔传:“重即羲,黎即和。

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

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

”从此,则“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

”因为早先“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

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

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

烝享无度,民神同位。

民渎齐盟,无有严威。

神狎民则,不蠲其为。

嘉生不降,无物以享。

祸灾荐臻,莫尽其气。

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表明我国史前社会宗教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原来地天相通,此后则通天事神的宗教事务大权收归权力中枢掌控,而不再由民间行使,所以称之为杜绝了地天通。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概念1、社会学研究的价值社会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生活;首先,社会学可以使我们从其他的而不是自己的主观观点来了解社会世界;其次,社会学能够为我们提供自我启蒙,即增加对自我的理解;第三,社会学研究为评估政策的成效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和实际的帮助;2、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因此,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从而看清自己;社会学的想象力或者说社会学视角,有助于我们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更广阔社会的问题;社会学想象力——社会联系、社会背景、社会结构3、“安乐椅”哲学孔德认为回答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正如科学的观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他认为科学的观察也可以解释社会的基本定律——安乐椅哲学;孔德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改造整个社会,使之成为一个更加适合人们生活的地方4、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三种主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库利、米德考察小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研究人们如何使用符号以形成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并互相沟通;功能主义---孔德、斯宾塞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社会是由相互联系、协同发挥作用的各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冲突理论----马克思考察大规模社会互动模式认为社会是由激烈争夺稀缺资源的竞争性群体构成的,本质是对权力的争夺5、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社会学创始人法国人把科学方法应用到社会世界的想法,也就是所谓实证主义,是由孔德首先提出斯宾塞英国人社会学第二创始人反对孔德关于社会学应指导社会改革的主张认为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 ,适者生存——社会达尔文主义6、新教伦理韦伯不同意马克思关于经济是社会变迁核心力量的主张;他认为是宗教——新教伦理孕育了资本主义;罗马天主教鼓励信徒坚守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新教信仰体系则鼓励其成员接受变迁;不同意罗马天主教信仰的新教徒认为:经济上成功是符合上帝旨意的,从而,他们过一种勤俭的生活,把多余的钱用于投资,于是资本主义诞生了;韦伯把这种对生活方式的自我否定称为新教伦理,把积极进行资本投资以赚取更多财富的意愿称为资本主义精神;在研究中,他比较了罗马天主教国家和新教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他发现资本主义在新教国家得到了更加迅速而发展;7、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人口、资源、环境、文化8、人口的自然构成、社会构成自然构成:性别、年龄、残疾人员状况社会构成:阶级、劳动力资源、在业人口的行业和职业、文化教育程度、婚姻、家庭状况、民族、宗教信仰、语言、地区分布9、文化与文明的区别马林诺夫斯基:文化是一个总概念,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成就;文明是一个分概念,指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文化是一个中性词,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是文明的基础,而文明是文化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或者说是较高阶段的文化; 文明往往代表着进步,不代表落后,而文化则有进步与落后之分;10、举例说明物质文化、规范文化、认知文化、符号文化物质文化:文化的物质部分,包括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东来阁、图书馆,钢笔、杜甫江阁等规范文化:用来约束人们社会互动的规则与标准——右行还是左行,课堂纪律遵守还是不遵守,买票要排队认知文化:由思想、态度、价值观念、信仰等构成,为社会中的成员提供了观察世界、了解现实的手段——三从四德,诚实守信,三纲五常,热爱劳动等符号文化: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事物的东西,所有的文字、数字、图画等都是符号——长沙学院校徽,原生态歌舞,文学作品蛙11、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文化的基本内容文化特质: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文化的细胞;一个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如汉字、纸、墨、笔、砚、筷子、衣服、座位、国旗等,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文化的形式——行为形态和精神产品,如右手握筷子、在隐蔽处穿内衣、让座、四书五经、下跪、磕头、鞠躬、握手;其特点是,每种特质都可以独立成一个单位,有其特殊历史和特殊形式,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对一个文化体系的了解从文化特质开始——对爱摩斯基人的了解:狗拉雪橇;常德人:米粉文化丛:也称文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往往与人们的特定活动有关;且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如筷子、瓷碗、八仙桌、菜肴、酒水、吃饭的方式等,构成了饮食文化丛;再如丝绸、旗袍、端庄等构成中国服饰文化丛;例如过年习俗:放鞭炮、贴对联、穿新衣等等文化模式:即一个社会中所以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有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如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众多的农村人口,浓厚的家族观念,重人伦,对祖宗及传统权威的崇拜等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也有普遍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C.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以下9个部分:①语言;②物质特质;③美术;④神话与科学知识;⑤宗教习惯;⑥家庭与社会体制;⑦财产;⑧政府;⑨战争;12、社会化指个体通过与社会互动,逐渐获得个性与人格、内化文化和社会角色知识的过程;此定义指明了~ 的3大功能:个人自我完善、文化传承、社会稳定;儿童或其他社会新成员学习他们那种社会的生活方式过程被称为社会化,它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行为不断被社会互动所形塑;社会化本质是角色分担,即内化社会角色并学习如何扮演他们;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社会化分为初级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再社会化社会化途径是社会教化和个人内化13、镜中我理论19世纪密歇根大学社会学家、符号互动学派的代表人物——库利;库利发现:“自我”是人性的独特方面——是社会形成的,是在与他人交往互动中形成的:两句话:每个人都是对方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对方的情况,从对方那里知道自己的情况;自我意识三个基本要素三个阶段:1、我们想象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感觉阶段2、我们对别人的反应的解释——解释或定义阶段3、我们形成了自我观念——自我反应阶段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库利将通过观察别人的对自己的行为反应而形成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镜中我”三个阶段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断感知、不断判断、不断修正——自我是一个永远不会完成的产品14、角色扮演理论米德,符号互动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核心观点:游戏对于自我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自我逐渐形成,儿童学会把越来越多人的期望内化;他将“自我”分为:自我=主我I+客我me主我:自我的一部分,是其主动、自发和创造性的部分;我推他客我:自我当中作为客体的部分,由我们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内化的态度、认识组成;他推我主我和客我概念强调的是:我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我们需要接受别人的反应,同时,我们也会评价他人的反应,并将其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主我”会监督“客我”,帮助我们调整行为使其更符合他人期待;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学会扮演他人社会化需经历三个阶段:1、模仿阶段:三岁以下,没有与他人相区分的自我概念,模仿他人的姿态和语言,为角色扮演做准备;2、玩耍阶段:3-6岁,扮演重要他人和特殊他人;3、游戏阶段:玩耍被组织起来成为游戏;角色能够互换,如篮球比赛;15、人格的含义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或者: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如同电脑的软件;人格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本我、自我、超我16、社会化主体机构社会化主体:影响我们自我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生活取向的人和群体;包括家庭、邻里社区、宗教基本道德观念、幼儿园、学校、同辈群体小圈子,兴趣小组、体育运动教育价值:合作,勇敢,成功,吸引力、工作场所对自己的认识:能力,成功,生命;18、生命历程标准时间表生命的时间安排是指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的后果的期望;一个社会一般会有一个“标准时间表”即主要生活事件和社会角色发生的恰当时间,表明了一个社会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期望;18、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宏观社会学关注社会大的特征,冲突理论和功能主义是宏观社会学分析的典范,考察影响人们的大规模的社会力量;拾荒者:处于社会的底层,失去很多机会、社会福利和权利,如教育、医疗保障微观社会学考察社会互动,符号互动理论侧重研究面对面的互动,是微观社会学研究的典范;拾荒者:生存策略、人际交往,家庭与朋友关系、休闲活动两种方法各有侧重,两个视角的运用,对于获得关于社会生活的更完整理解是必要的;19、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社会要素或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具体而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广义的社会结构: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即社会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狭义的社会结构: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社会景象,它为我们的行为设定了限制;由文化、社会阶级、社会地位、角色、群体和社会制度组成;这些构成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基础;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文化、社会阶级、社会地位、角色、社会群体、社会制度设置; 20、先赋地位自然而然获得的社会地位;并未要求、不能做选择,也不能随意地被改变;如民族、种族、年龄、性别和某些家庭内的地位;世袭、遗传21、地位象征识别一个地位的标识;有些地位象征是标识人们对其社会地位的满意,而有些地位象征则是带有强迫性的,惩戒的;红字22、角色失调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败;如包括角色冲突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产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不清在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角色中断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失败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23、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上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交流而发生的社会交往;24、初级群体根据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亲密程度划分出的;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是规模较小、非专业化的群体;是人们最初步、最简单的组织形式;如:家庭、朋友、室友、私党、班组等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成员有限2-30人;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出了全部个性;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群体整合程度高;成员难以替代;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1、活动空间接近2、接触时间长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拘束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次级群体:公司,军队,政府机构,学校等;次级团体则规模较大,并且“分工互赖,以非情感的依赖相结合”25、非正式群体主要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地,其成员之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益、义务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如同乡会26、六度理论又叫小世界理论;看似毫不相干的个人之间,有着神奇的联络;有时只需通过三五个人就能够将世界上任何两个人联系起来;六度空间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空间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与其说六度空间理论是一个人际网络的规则,不如说是一种人际联系的理念: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27、性别“性别”这一术语是指男性与女性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差异;性别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建构相关;它并不一定是一个人生物性别的直接产物;“性别”是社会创造的概念,它赋予男人或女人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28、第三性女性主义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和宣传的一个新概念;认为:在传统的、按照生理状况来划分的男女两大性别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社会性别;这个第三社会性别主要是指无论哪个生理性别的同性恋者、易性者、易装者等等;第三性成为正式性别;29、核心家庭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类型 ;三种具体形式:仅有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30、家庭的功能生理需求满足功能;保障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延续功能;经济协作功能;31、社会分化的类型水平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并非不平等的分化,这种分化只是他们在职能上的差别;水平分化一般表现为社会分工和生活的多样化,它使得社会的异质性增强;比如,大学生毕业后有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的从事行政工作、有的进入经济领域,他们在职业上的分别是水平分化;垂直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等级意义的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为社会不平等;33、社会不平等由垂直分化所造成的差别叫做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不平等现象是长期、普遍存在的;33、社会分层的作用积极作用:A能够保证一批社会精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会创造性活动中去,从而有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B 激励人们去奋斗,去竞争,如高考机制消极作用:A 导致社会不平等,尤其导致剥削和压迫现象的产生 B 社会分层和社会差别的广泛存在,也是社会犯罪的重要根源,如泰国的社会对立34、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财富经济地位、声望社会地位、权力政治地位;韦伯提出社会分层的要素有三个:经济、声誉、权力多元分层论名、利、权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阶级划分阶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市场购买力”;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出身门第、仪表风度、知识教养、生活样式;权力地位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三个分层标准相互独立;社会地位不一致,三个标准可以相互转化;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强调社会协调;35、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是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一般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变动剧烈等特点,能够给分层体系注入活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向较高地位的社会位置流动的机会;造成结构性社会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经济的迅速发展,二是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36、精英循环37、精英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用帕雷托的话来说,精英是指“在一定活动圈子中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 帕雷托把精英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或间接掌握权力的统治精英,另一类是在各自领域成就非凡的非统治精英;精英理论的主要观点: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精英的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是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精英流动又称精英循环:即非上流阶层的某些人转变为精英人物而替代老精英;如果统治精英或非统治精英拒绝来自公众的更具才华的成分的输入,就发生精英循环受阻,而其结果是:或者社会秩序衰败、国家和社会失衡,并导致社会堕落;或者造成新的精英运用暴力推翻过时的、无能的统治者精英;37、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P323A 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和内容,决定性作用;B 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结果;C 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力量;D 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先声;E 人口因素基本前提;F 环境因素;38、中国的二元结构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以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同质的现代化经济一元结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市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况是发展中国家结构存在的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39、社会问题指由于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失调,使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影响,社会进步受到障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构成要素:1.必须要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2.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3.这种失调必须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特征:普遍性、复合性、周期性、破坏性、集群性、客观性、特殊性;分类:1、从社会问题发生的领域划分——政治性社会问题、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2、从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划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劳工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生态问题等;3、从社会问题的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地区差异分——普遍性社会问题和特殊型社会问题4、从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分——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和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思考题有差异,谨作参考4、为什么涂尔干认为自杀反映了社会整合的状况自杀论:每个国家自杀率各不相同,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自杀率却常年稳定;社会中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自杀率,而且各自保持稳定;自杀不只是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决定杀死自己的个人事件,在自杀的后面还有社会因素,这是为什么自杀率相当稳定的原因;在某些群体中,能使群体远离自杀的社会纽带较弱;例外:有些较强的社会团结也会鼓励自杀,如因为对配偶去世过于悲伤而自杀;迪尔凯姆涂尔干的社会整合理论主要理论观点:——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机械团结”,二是“有机团结”;——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5、如何理解文化融合与文化多样性百度文化融合指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融合的过程:①接触;两种文化由传播而发生接触,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②撞击和筛选;每种文化都具有顽强地表现自己和排斥他种文化的特性,两种文化接触后必然发生撞击;在撞击过程中进行社会选择,即选优汰劣;③整合;以原来的两个文化体系中选取的文化元素,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如现代美国文化就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文化融合是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指两种比较接近的文化体系接触后,原来的文化体系随之消失或改变其形貌,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因则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应遵循的原则是:既保持各民族文化差异和平等竞争的权利,又维护文化互动交流、自由创造的权利;6、国人在国外花钱不讨好反映了一种什么文化现象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热内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国人在国外花钱不讨好反映了是一种指文化冲突;即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根本在于中外文化的冲突,而所谓不文明现象以及其他纷纭都是其延伸的结果;在你这里是合情合理的东西,在那里就变成难以接受的事物;中国游客面对这份世界前列不应过分的自责,有色看待,更不能菲薄自我迷失在文化的冲突中;文化中心主义:9、米德认为,自我是一件永远不会完成的产品,如何理解我们在出生时并不知道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男是女;在以后的岁月中,我们要学习形成思维能力、人格、道德和情感,要形成自我等等;自我=主我I+客我me主我:自我的一部分,是其主动、自发和创造性的部分;我推他客我:自我当中作为客体的部分,由我们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内化的态度、认识组成;他推我主我和客我概念强调的是:我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我们需要接受别人的反应,同时,我们也会评价他人的反应,并将其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宗教答题库最全汇总

宗教答题库最全汇总

宗教知识竞赛试题(第二套)第一部分:个人必答题A队:1、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

(错)宗教认识其信仰对象的基本方法是(A)A.信仰主义B.感性C.理性2、高校历来是允许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前沿阵地。

(错)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B )A、基督教B、道教C、佛教D、伊斯兰教3、河南省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第一批重点寺观的是(白马寺)、(少林寺)、(中岳庙)(大香山寺)。

(错)对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都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C)的教育。

A.民族主义B.现实主义C.社会主义D.共产主义B队: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真正符合人民利益的唯一正确的政策。

(错)中国基督教的“三自”原则是( C )。

A. 自治、自办、自传B. 自治、自养、自传C. 自养、自治、自办2、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

(对)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D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3、宗教活动场所的主要教职人员,是指在宗教活动所担任主要职务的宗教教职人员。

(对)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主要内容:( ABC)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调查研究我国的宗教问题B.运用教育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保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C.巩固和发展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D.反对宗教在国内的传播C队:1、宗教信仰自由,所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都可以信仰宗教。

(错)除经政府( B )部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外,其他场所一律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捐献。

A.民政B.宗教事务C.旅游D.文物2、封建迷信活动和宗教信仰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相信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对)我党处理同爱国宗教界人事关系的原则是( AD )A.政治上团结合作B.生活上互相帮助C.事业上相互扶持D.信仰上相互尊重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对一切宗教事务,包括宗教内部事务,都具有行政管理权。

宗教学期末考试复习

宗教学期末考试复习

宗教复习一.名词解释(4个)1.麦克斯·缪勒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

将比较语言的方法运用到宗教研究中,创立了比较宗教学。

他的众多著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宗教学导论》。

该书第一次提出了“宗教学”这一概念,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是西方宗教学的奠基性著作。

2.氏族宗教最原始的宗教形态,根本特征在于氏族性。

(从宗教信仰和宗教观念看)氏族宗教以祖先崇拜为其根本形式和中心内容。

(从宗教组织同社会组织的关系看)氏族宗教的特征在于它之同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合一。

它有绝对的“集体性”或“无个体性”。

绝对排他性。

3.民族宗教一定民族成员共同信仰的宗教,是随着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中由氏族宗教发展而来,具有民族性、国家化、此世性的特点,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教义体系和初步的神学思想。

4.世界宗教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世界宗教是迄今为止宗教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史时从民族宗教发展而成的。

它突破了之前宗教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具有世界性影响。

其信仰对象具有超验性和普世性,宗教具有个体性和相对独立性。

5.自然宗教宗教的原始形式,是以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

人们所崇拜的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或自然力本身,是人们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所直接感知到或感受到的自然物或自然力。

主要表现为“大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6.多神教同时信仰和崇拜许多神的宗教。

从逻辑上讲,多神教是由自然宗教一步步发展,人们创造的神明越来越多所导致的。

历史上讲,原始人类“地域局限”逐渐突破,生存、生存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产生不同地域神灵并存的局面。

7.一神教认为只有一位人格神存在并对其崇拜的宗教。

这个唯一神创造了世界和宇宙万物,他既不生育,也不被生,创造万物而又超绝万物之上。

一神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8.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包括宗教神话和宗教理论。

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解释体系,是宗教信仰的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

《宗教学原理》考试题目集

《宗教学原理》考试题目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词3分):宗教巫术图腾崇拜神迹宗教经验二、填空:(每题5分)①神灵观念的主要类型有。

②宗教禁忌的基本特征包括。

③宗教信徒一般通过等途径获得宗教体验。

④宗教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三、简述以下问题:(每题10分)①宗教行为由哪两个基本过程构成?②宗教组织内部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四、创生性宗教产生的背景是怎样的?你对此有何见解?(每题15分)《宗教学原理》考试题(二)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宗教图腾崇拜宗教制度神性巫术二、填空:(每题5分)①神灵观念的主要类型有。

②宗教禁忌的基本特征包括。

③宗教信徒一般通过等途径获得宗教体验。

④至上神观念有等类型。

三、简述以下问题:(每题10分)①宗教组织内部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②什么是氏族宗教,它有哪些特点?四、试析宗教礼仪的功能。

(每题15分)一、简要回答:(每题8分):1、世界性宗教的基本特点2、构成巫术活动的基本元素3、祈祷行为的种类4、什么是入世型宗教组织5、宗教修行有哪些方式6、获得宗教情感的途径二、简要叙述以下问题:(每题12分)1、请说明宗教起源的大致时间和基本依据2、宗教信条与教义不同吗,为什么?3、古代社会的国家化宗教保留了氏族—部落宗教的哪些特点三、论述题:(请从以下2题中选择1题完成。

16分)1、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对宗教有什么作用?2、请谈一谈你对宗教体验真实性的见解。

《宗教学原理》考试题(四)一、简要回答:(每题8分):1、巫术活动遵循的认识原则2、氏族-部落宗教的基本特点3、宗教禁忌的特点4、宗教修行有哪些方式5、什么是入世型宗教组织6、宗教情感的具体表现二、简要叙述以下问题:(每题12分)1、请说明宗教起源的大致时间和基本依据2、宗教信条与教义是否相同,为什么?3、试解释世界性宗教的三个特点。

三、论述题:(请从以下2题中选择1题完成。

16分)1、为什么说宗教的组织化对宗教的巩固和发展有重要作用?3、请谈一谈你对宗教体验真实性的见解。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

民族宗教考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道教A. 汉族B. 藏族C. 回族D. 苗族A. 基督教B. 佛教C. 道教D. 犹太教4.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 宗教自由B. 宗教平等C. 宗教信仰自由D. 宗教区域自治A. 圣诞节B. 泼水节C. 中秋节D. 古尔邦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习惯无关。

(×)2.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 佛教起源于中国。

(×)4. 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

(√)5. 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______。

2. 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宗教______、宗教______、宗教______。

3. 佛教的经典著作是______。

4.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民族宗教问题在______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2. 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3. 伊斯兰教的五功是什么?4. 简述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

5. 试述民族宗教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2. 举例说明民族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

3. 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4.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

5. 论述民族宗教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结合我国民族宗教现状,分析民族宗教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分析民族宗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本地区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宗教学考试试题

宗教学考试试题

宗教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哪一种宗教起源于古代印度?()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道教2、犹太教的经典是()A 《古兰经》B 《圣经》C 《塔木德》D 《吠陀经》3、基督教的创始人是()A 释迦牟尼B 穆罕默德C 耶稣D 老子4、伊斯兰教的圣地是()A 麦加B 耶路撒冷C 罗马D 雅典5、道教的基本教义是()A 原罪说B 道生万物C 天堂地狱D 因果报应6、以下哪一个宗教强调“涅槃”的境界?()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犹太教7、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徒最多的是()A 佛教B 基督教C 伊斯兰教D 难以确定8、宗教产生的根源是()A 自然压迫B 社会压迫C 对未知的恐惧D 以上都是9、宗教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 积极作用B 消极作用C 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D 没有作用10、以下哪一项不是宗教的基本要素?()A 宗教观念B 宗教情感C 宗教行为D 科学知识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佛教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

2、基督教的三大教派是_____、_____、_____。

3、伊斯兰教的两大主要教派是_____、_____。

4、道教的神仙体系中,三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宗教的社会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6、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_____、_____。

7、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

8、宗教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_____、_____的作用。

9、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10、宗教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宗教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都试图回答关于人类存在、宇宙本质、生命意义等根本性的问题。

哲学通过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来探索真理,追求智慧和对世界的理解。

民族大学生宗教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民族大学生宗教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大学生宗教知识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请将答案写在上面的答题卡上)1.()是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要支持他们加强自身建设,自主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

A.爱国宗教团体B.所有宗教团体C.宗教界人士D.无神论者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强调宗教和科学社会主义世界观是()的,不能让宗教思想影响和侵蚀党的肌体,反对用行政命令取消灭宗教。

A.对立B.一致C.相辅相成D.无关3.解决宗教问题要服从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总任务,提出了()。

A.要全体公民自觉遵守宪法规定的法律法规B.要向共产党员学习C.要向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D.向全国公民进行无神论教育4.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A. 阶级矛盾B.社会矛盾C.经济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5.()是我们党对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A.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B.宗教信仰自由C.宣传无神论D.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6.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

A.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科学D.马克思主义7.()是我们党和政府在宗教工作上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B.保护宗教信仰自由C.依法管理宗教事务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8.()是基于我国曾经长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有的宗教被帝国主义控制和利用的历史事实,我国信教群众做出的自主选择。

A.在国际上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B.保护宗教信仰自由C.切实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9.()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是我国宗教发展的正确方向。

A.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B. 宣传无神论C.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D.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10.不允许强迫()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

A.16B.18C.20D.22 11.宗教信仰自由受()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民族宗教考卷与答案

民族宗教考卷与答案

民族宗教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儒教B. 道教C. 印度教D. 基督教A. 壮族B. 满族C. 瑶族D. 羌族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A. 开斋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泼水节A. 彝族B. 傣族C. 侗族D. 佤族A. 佛教B. 道教C. 儒教D. 基督教A. 藏族B. 回族C. 蒙古族D. 哈尼族A. 伊斯兰教B. 基督教C. 犹太教D. 印度教A. 蒙古族B. 哈萨克族C. 柯尔克孜族D. 朝鲜族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犹太教D. 印度教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大的民族是______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族。

2. 佛教起源于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地区。

3. 伊斯兰教信徒被称为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地区。

4. 基督教起源于______,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教派。

5.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创始人是______,道教典籍中最重要的著作是______。

6. 民族宗教政策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7. 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8. 我国伊斯兰教的两大教派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9. 儒教并非宗教,而是一种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思想体系。

10.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______族的《格萨尔王传》、______族的《玛纳斯》等作品享誉世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主要内容。

2. 请列举我国三大宗教的主要节日及其意义。

3. 请简要介绍一个你熟悉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四、论述题(20分)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宗教学复习提及答案

宗教学复习提及答案

宗教学纲要一,单选题1.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B )。

A.社会地位B.历史地位C.文化史地位D.历史条件2.世界上三大教中最早创造的是:( C )。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3.宗教组织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体组合,既是一种宗教性的组织,又是一种:( A )。

A.社会性的组织B.家庭组织C.政治性组织D.生活性组织4.道德的真正保证是社会的(C)关系。

A.宗教B.社会C.人际D.内部5.( A )天文学说对于神学世界观的第一次反叛。

A.哥白尼B.欧多克斯C.亚里士多德D.阿波罗尼6.宗教信条,宗教教义在本质上是一种:(C )。

A.历史观念B.社会观念C.宗教观念D.没有正确答案7.人类宗教的萌芽,发现于尼安德特人所代表的(B)时代的“智人”的墓穴遗迹之中。

A.旧石器B.新石器C.青铜石器D.铁石器8.巫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和各历史阶段的:( D )A.宗教活动B.宗教信仰C.宗教信念D.宗教现象9.世界上三大教中信仰人数最多的是:(C )A.伊斯兰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佛教E.道教10.佛教的创始人是:( A )A.释迦摩尼B.凯撒 C .穆罕穆德 D.耶稣二,多选题1.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神灵观念,大致可以归纳为:(ABCDE)A.自然神B.氏族神C.职能神D.高位神或至上神E.绝对性一神2.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是:(ABDEF )A.信安拉B.信使者C.信自己D.信经典E.信天使F.信后世G.信前辈3.神域世界这两个存在物彼此有何关系的问题,这种关系主要表现:(ABC)A.超神论-神超越世界之上而存在B.泛神论-神泛同于世界而存在C.内在神论-神内含于世界之中而存在D.外在神论-神外含于世界之中而存在4.获得宗教经验的途径(ABCD )A.理论引导B.道德的净化C.药物的使用D.宗教的修习E.科学的发展5.宗教利益的功能是(ACD )。

宗教测试题及答案

宗教测试题及答案

宗教测试题及答案1. 佛教的创始人是谁?A. 孔子B. 老子C. 释迦牟尼D. 耶稣答案:C2. 基督教的圣经分为哪两部分?A. 旧约和新约B. 诗篇和箴言C. 创世纪和启示录D. 律法书和先知书答案:A3. 伊斯兰教的圣书是什么?A. 圣经B. 古兰经C. 塔木德D. 佛经答案:B4. 犹太教的主要宗教文献是什么?A. 圣经B. 古兰经C. 塔木德D. 佛经答案:C5. 道教的创始人通常被认为是谁?A. 老子B. 孔子C. 释迦牟尼D. 耶稣答案:A6. 印度教的主要神祇包括哪些?A. 梵天、毗湿奴和湿婆B. 耶稣、穆罕默德和佛陀C. 宙斯、阿波罗和赫拉D. 玉皇大帝、观音和如来佛祖答案:A7. 基督教中,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第三天发生了什么?A. 他复活了B. 他升天了C. 他被埋葬了D. 他再次被钉死答案:A8. 佛教中,四圣谛是什么?A. 生、老、病、死B. 苦、集、灭、道C. 贪、嗔、痴、慢D. 信、愿、行、证答案:B9. 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是什么?A. 信仰、礼拜、斋戒、天课、朝觐B. 祈祷、忏悔、施舍、禁食、朝圣C. 信仰、礼拜、斋戒、禁食、朝觐D. 信仰、礼拜、斋戒、施舍、朝觐答案:D10. 犹太教的安息日是星期几?A. 星期五B. 星期六C. 星期日D. 星期一答案:B结束语:以上是宗教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不同宗教的基本知识。

宗教学期末考试

宗教学期末考试

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

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

图腾崇拜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一般以动物居多,作为氏族图腾的动物(如熊、狼、蛇……),即是该氏族的神圣标志,照列为该全族之忌物,除特殊需要外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其繁衍。

佛教: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毘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佛)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

全世界约有5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

佛教的基本教义从解脱苦难为出发点,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为两大教法。

佛教典籍最初来自佛弟子的集结。

集结成的“经藏”又名“素怛缆藏”。

“律”音译为“毘尼”,故“律藏”也可称为“毘尼藏”;“论藏”音译为“阿毘达磨藏”。

佛教各部派所传的早期经藏、律藏内容相似,而论藏则不同,学术界对早期集结是否包括论藏并无定论。

学术界普遍认为初期佛教典籍可能包含了佛陀的话,也有学者主张其大部分内容是佛陀的话。

基督教:基督教与犹太教、伊斯兰教同为世界三大宗教,其发源于中东以色列地区,形成晚于犹太教又早于伊斯兰教,可以说今天对世界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基督教,这一点从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可以看出,又如在基督教人口占据全国绝大多数比例的美国,在基督教的各类节日中都会给予民众足够的自由以完成宗教规定的一些礼仪活动。

基督教核心信仰为耶稣,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在基督教徒的身上,可以看到的是虔诚的信仰,在行为上趋向于普度众生的善,严格的宗教礼仪,比如礼拜日的对上帝的集中礼拜等等;在思维方式上,基督徒会将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归结于神的意志,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其核心信仰的内容。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卡尔·马克思B. 埃米尔·涂尔干C. 马克斯·韦伯D.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2. 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人口B. 规范C. 宗教D. 经济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化的基本功能?A. 文化传承B. 个性发展C. 社会控制D. 经济发展4. 社会分层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维持社会秩序B. 分配社会资源C. 促进社会公平D. 激励个人努力5. 社会问题的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争议性D. 个体性6.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合作B. 竞争C. 冲突D. 独立7. 在社会群体中,哪种类型的群体是最小的基本单位?A. 初级群体B. 次级群体C. 参照群体D. 社会阶层8. 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技术革新B. 文化传播C. 人口增长D. 自然灾害9.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信仰D. 暴力10. 社会角色的失调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角色冲突B. 角色不清C. 角色中断D. 角色增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2. 描述社会互动中的“镜中我”理论。

3. 解释社会不平等的成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网络的作用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 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社会学教程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D4. C5. D6. D7. A8. D9. D10. D二、简答题1.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文化、规范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它对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角色和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 “镜中我”理论是乔治·赫伯特·米德提出的,它认为个体的社会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来认识自己。

大学宗教学期末测试卷

大学宗教学期末测试卷

大学宗教学期末测试卷
一、概念题(40)
宗教情感
宗教行为
原始(自然)
宗教
世界
宗教
二、简答题(60)
1、宗教学创始人缪勒为何提出要对宗教现象同
时进行实证性与理论性的研究?
2、中国宗教的特征是什么?
3、简述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4、基督教教义中,如何讨论神与人的关系?
三、分析论述题(50)
1、佛教为何将“无明”当作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
2 、评述下文中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法。

(爱因斯坦如何界定科学、宗教?爱因斯坦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法。

你的评述)
科学与宗教
要我们对什么是科学得出一致的理解,实际上
并不困难。

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
底地联系起来。

说得大胆点,它是这样一种企图:
要通过构思过程,后验地来重建存在。

但我要是问自已,宗教是什么,我可就不能那么容易回答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是宗教学与社会学两者之间的交叉性学科,一方面,它以宗教这样一种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社会实在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与宗教哲学、宗教人类学等学科又相当不同,它是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来对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开展经验研究的。

具有实证主义取向的研究者一般都认定宗教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这种取向是目前宗教社会学中的主流。

宗教社会学的特点:1.宗教社会学自觉地置身于宗教之外来看待和解释宗教现象
2.宗教社会学家大多标榜价值中立,坚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其研究的对象
3.重视经验依据
4.比较分析是宗教社会学不可避免的特点之一
宗教社会学的性质:经验性实证性对宗教的社会性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宗教信仰者及其行为宗教组织及其制度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现代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宗教的发展趋势宗教与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关系
5.涂尔干的宗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是其社会学巨著《经济与社会》的一部分)堪称宗教社会学的经典之作。

6.20世纪50年代之后,宗教社会学学科的中心已不再是欧洲而是转移到了美国
7.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学一度被视为资产阶级学科而被取缔或视作二等学科,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当然也有相同遭遇
8.涂尔干所说的宗教的社会性实际包含两层含义:社会生活是宗教观念的终极源头宗教信仰对象的实在基础就是社会本身
9.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静力学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动力学
10.偶遇抽样:又称任意抽样或方便抽样,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抽样方法而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研究者最近,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对象。

11.参与观察:指的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的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12.实地研究:在一种自然情景下,通过深入到宗教生活的实境中,直接观察宗教现象的研究方式,它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宗教现象。

13.参与观察的特点
14.文献研究:宗教社会学中的文献研究是借助于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和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究和分析各种宗教行为、宗教组织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宗教现象的研究方式
15.宗教:宗教是对以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信仰或对超验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为基础的人类制度,是人类赖以面对和处理各种终极性的问题,建构神圣的秩序和意义系统的组织与行为系统。

16.宗教的构成要素: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经验宗教群体与组织P79
17.意义:指的是依据某种更为宏达的参照系对一些境遇与事件所做的解释(理解)。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社会事件的议论,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与遭遇的解释,往往都包含着对意义问题的态度与见解。

18.神义论:就是根据社会中既定的法则,为那些必然会存在的、威胁到意义系统的无秩序现象提供意义的宗教性解释。

例如:大多数宗教都提供关于苦难与死亡的神义论
19.看似有理结构:指的是在一个由共享一种意义系统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网络之内的特有的社会过程或互动,而所谓社会过程也就是不断发展的重新建造并维持特定世界的那些过程。

20.部族主义:保护群体的特有世界观的另一种取向就是部族主义,在美国及其他种族多元的社会里,部族主义指的是将某人自己锚定在一个特定特定的种族社群及其观点之内。

21.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社会整合
宗教一般至少包括信仰体系、仪式体系以及组织系统而宗教的这些构成因素在社会整合中都可以发挥作用,以下一一列举
(1)宗教信仰是宗教履行社会整合功能的基础,宗教信仰有助于个体形成一种对其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宗教还会以其特有的宗教组织和宗教礼仪发挥社会整合功能
可以看出在相对简单、同质的社会里,宗教有助于社会凝聚的功能才能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但是在一个复杂、异质的社会里,尽管宗教确实有助于社会凝聚,其作用却并不非常明确。

宗教与社会控制
宗教在社会控制方面的功能在于:通过诉诸超自然的力量,为人类建构的社会秩序图上神圣化的色彩,达到维系社会稳定的目的。

宗教与个体的社会化
其一充当文化代代相传的载体
其次宗教能以其特有的组织方式向信徒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机会
其三宗教在社会化方面的另一重要功能是范导人们的行为
其四,宗教有助于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角色意识并以适当的社会行为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

宗教与心理调适
宗教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功能就是借助于超人间的力量,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

22.宗教的正负功能p136
23当代冲突论对冲突类型的分析:首先当代冲突论划分出宗教群体与外部大社会系统之间的冲突,这样的冲突往往会导致更大的社会报复
其次是宗教群体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往往发生在宗教边界与政治边界共存的情形里。

典型的例子是15世纪末基督教君主对西班牙的再征服。

最后一种是宗教群体内部的冲突,早期新教改革运动时期的冲突就代表了这种类型。

24.宗教舒别主义的前提是一种对立感
25.社会变迁:所谓社会变迁指的是一个群体或社会的社会安排中所发生的任何变化而对社会变迁特别有意义的社会变迁则指的是长时段里社会结构发生变更的过程或一系列过程26.斯宾塞、孔德认为社会变迁是以线性进行的方式发生的,斯宾格勒则认为社会变迁史循环性的
27.宗教是在什么情况下推动社会变迁的P160
28.世俗化的本质化特征:世俗化就是非神圣化,它意指一个漫长的社会变化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两方面,一是社会的变化二是宗教本身的变化
29.世俗化的概念:世俗化乃是世界祛魅或理性化的过程,这一漫长的过程既导致宗教象征、思想、实践和制度的社会重要性的贬值乃至丧失,使得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从而产生结构性的社会变化也导致宗教本身或者不得不适应世俗的价值或者仅退回到私人的精神生活领域更导致个体心性结构中的宗教性的衰退。

新兴宗教的概念
30.在对新兴宗教的研究中,也确实有些社会学家根据新兴宗教对社会中的主流文化的态度而将其划分为对立型、矫正型和逃避型三种形态
31.邪教是当代成千上万的新兴宗教团体中极为个别的反社会、反人性的特殊现象,是由一般的新兴宗教团体恶变而成
32.杨氏将宗教划分为制度性宗教和弥撒性宗教。

所谓制度性宗教:指的是那些拥有自身的神学、仪式和组织系统,并独立于其他世俗建制的宗教,这种宗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制度,拥有自己的基本观念和自己的结构体系,
弥撒性宗教:指的是那些拥有与世俗的建制以及社会秩序的其他方面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神学、仪式和组织的宗教。

弥撒型宗教将其信仰与礼仪作为有组织的社会范式的一个有机部分予以发展,没有独立存在。

33.前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特点是宗法性,所谓宗法乃是一整套规定嫡庶系统的法则。

他将始祖的嫡长子一系递承下来的嫡子规定为大宗,其余庶子为小宗,由此而分别系统,各宗都有其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34.国家对宗教的控制:世俗的王权力图表明自身对超自然力量或神灵的优越性和掌控
垄断祭天仪式以及对天象的解释
对寺观庵院和僧道进行行政管理,此种管理职责在清代由礼部负责,其行政功能之一核准,批复新的寺观庵院的建立
排斥和压迫异端
35.三教关系问题的凸显应该是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36.中国宗教的一般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