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行为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对一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它们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反应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性心理特征:

1. 外向性

外向性是指一个人具有社交性、乐观、自信的特征,喜欢与他人打交道,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他们经常会表现出开朗的态度,与人交往以及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具有很强的魅力。

内向性是指一个人更偏向于独处,对周遭环境更为敏感,善于思考和观察。他们通常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和安静的空间,比较容易感到沮丧或消沉。但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容易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

3. 审慎性

审慎性指的是一个人更加谨慎小心、避免冒险的特性,这种人更喜欢用经验来进行决策,而不是冒险的去尝试新事物。他们更加注重细节,也更擅长计划和组织工作或活动。

4. 精力充沛

精力充沛是指一个人具有很高的活力和动力,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感到充满活力和幸福感。这种人通常有很高的目标感和工作效率,能够轻松地完成一些大量的工作。

5. 思维开放度

思维开放度指的是一个人对于新事物和新思想的接受程度和理解开阔性。这种人更加愿意接受并尝试新的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更加能够体谅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以上这些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性格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到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现,进而影响到个体的成功与成就感。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并针对特定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提升。

第十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十章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3、认识能力是人们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能力。4、小学儿童在能力发展和表现上存在各种个别与群体差异。5、传统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验有“比奈智力测验”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每种测验的形式都包括文字和非文字两种。6、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7、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素质、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气质很大程度受先天和遗传因素影响。8、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把气质分为胆汁质C、多血质S、抑郁质M和粘液质P。9、了解气质类型方法有行为观察法和量表测定法两种。10、了解儿童性格特点的方法有观察、谈话及个案记录。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1)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技能也体现了一种经验,它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地行为方式。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2)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3)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能力与知识、技能虽然关系密切,但并非存在绝对的因果制约性,能力的高低还受到个性等因素的影响。3、能力的种类有哪些。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能力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能力致生产劳动、技术操作和体育运动等方面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与他人相互交往、保持协调的能力4、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包括哪些。1)小学儿童能力类型的差异。2)小学儿童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小学儿童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5、小学儿童能力的培养注意的方面。1)激发兴趣。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3)知识与技能的训练6、巴甫洛夫对神经活动的分类。1)强、平衡且灵活型。2)强而不平衡型。3)强、平衡且不灵活型。4)弱型7、行为观察法具备的条件。1)要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可让被观察者感到不自然或产生防御心理。2)要明确规定观察目的、计划和步骤。3)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把握住能反映个体气质特点的重要事件。4)对所观察事件要通过笔记、录音或录像的手段加以记录,避免主观性。8、如何根据学生气质类型进行教育。1)要巧妙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2)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不足之处。3)要注意和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9、性格的定义及解释。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性格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个性品质,他经常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需要等个性倾向性相联系。2)性格是一组能展示个人独特风格的心理特征之总和。3)性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0、性格的特征是什么。(1)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最直接的表现,具体分为1)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2)对劳动工作、学习态度的性格特征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即人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反方面的个体差异。感知方面分为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记忆和想象也从在主动型和被动型,而思维又有分析型、综合型、常规型、创造型等(3)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的强度特征、情绪的稳定特征、情绪的持久特征、主导心境(4)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性格特征、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意志特征、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的意志特征、对贯彻执行行动方面的意志特征。1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有: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难以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不通气质类型的人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联系有:1)不通气质可以是个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12、简述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小学儿童性格从总体来说是日趋成熟的,但其发展不是匀速的而是有阶段性的。入学初对他们的性格成长是个重要刺激,长生了许多新的行为习惯并稳定下来。在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其性格发展比较缓慢。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性格发展进入骤变期。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性格发展又趋平缓。从初二到高中一年级性格发展又趋加速。 13、小学儿童性格特征的早期表现。1)态度特征,儿童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态度特征,但还不够稳定,已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2)情绪特征,往往会感到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如不及时调整可能导致情绪低落,产生畏难情绪。3)意志特征,这一特征发展水平还不高,依赖性尚较重。4)理智特征,在低年级阶段较稳定平缓,到高年级时出现一个突变期,并为未来学习打下基础。14、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方法(或应注意的方面)。1)提供适当参照群体,即榜样群体。2)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非正式群体有助长、削弱、限制或引诱的作用。3)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4)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育。5)重视家庭的因素,发挥家长的作用。15、创造良好集体气氛以来的条件。1)在集体建立之初即建立明确的集体目标和管理制度。2)班主任自身的模范影响和威信,以及灵活而有客观的管理方法。3)经常组织班级同学参与与班级目标相统一的活动。16、使用个案法研究学生的步骤。1)计划准备,根据班主任的介绍、档案材料与初步观察发现的问题制定计划。2)搜集材料,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的搜集个体的材料。3)分析概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4)寻找根源,通过具体分析,把特征跟学生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做历史的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5)提出教育建议,根据我国教育方针,充分利用教育学和心理

心理现象-个性心理

心理现象-个性心理 (二)个性心理 相信在你所教过的学生中,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是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由于社会生活环境、先天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又会表现出特殊性、差异性,并逐步形成人的心理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包括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 1.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人的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1)需要 需要是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对客观事物的需求。例如,饥饿时有进食的需要,口渴时有喝水的需要,疲劳时有休息的需要,孩子有求知的需要。 (2)动机 所谓动机,就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例如,我们寻找食物的动机是由于饥饿产生进食需要引起的,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在求知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兴趣 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达尔文从小对生物的兴趣,使他写出了《物种起源》;张衡对天文和地理的兴趣,使他发明了地动仪;祖冲之对数学的兴趣,使他发现了圆周律。每个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英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平时注意些什么,喜欢什么活动,从中掌握每个学生兴趣的倾向,细心加以指导,对学生的一些特殊兴趣更应加以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能力 能力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在活动中发展,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和水平的心理特征。如有的学生擅长绘画,而有的学生擅长唱歌,这就是能力的差异。 (2)气质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一、名词解释 1、气质: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3、能力: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人格心理特征。 4、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又称为智力 二、填空题 1、(气质)是个性特征中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2、性格的结构(认知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态度特征)。 3、能力按倾向性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 4、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为(液体智力);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的智力为(晶体智力)。 5、能力按表现早晚来分为(人才早熟、中年成才、大器晚成);按能力水平分为(超常儿童、智力中等者、低能儿)。 6、小学儿童性格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是在(2 )到( 4)这一阶段;在小学(5 )年级的前后,儿童发展进入骤变期。 三、判断题 1、能力在人格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错) 2、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粘液质的人呆板冷漠,所以多血质比粘液质好。(错) 3、5 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最佳年龄)。(对)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存在着个性差异。(对) 5、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对) 6、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对 7、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 8、性格有好坏之分。(对) 9、一个10岁的儿童,经过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的测验,他完成了11岁儿童的全部测验项目,他的智商为105。( 错) 10、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内在根据,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遗传素质越高,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力越大。(错 ) 11、王方5岁,李元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 ,两人比较起来年纪较小的聪明一些。(错 )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 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目录1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 3气质 4性格 1个性心理特征编辑个性的特征具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形成一个人脾气暴躁、性格外向,其含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看到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表现,才产生这样的评价,所以,心理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在个性结构中并非孤立存在,它受到个性倾向性的制约。例如,能力和性格是在动机、理想等推动作用下形成、稳定或者再变化,也需要依赖于动机和理想等动力机制才表现出来。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使个体表现出时间上和情景中的中一贯性,体现个体行为。 2能力编辑能力是使人能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它与气质和性格的不同表现在:能力必须通过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当然活动中也会体现出性格和气质方面的差异,但完成该项活动所必须和必备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例如,完成一幅绘画作品的活动需要具备色彩鉴别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不同能力的有机组合。需要注意的是,能力并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知识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技能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解一道数学题时,所用的定义和公式属于知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灵活性和严密性则属于能力。学会骑自行车是一种技能,而掌握该技能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灵活性、身体平衡性则是一种能力。 通常能力有四种分类 1.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指的是,对于既有行为模式模仿复制的能力。创造能力是与发散思维有关的能力,是新的思维组织产生的能力 2.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能力一生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趋缓。 3.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一个人在普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记忆力。特殊能力是人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的能力如演讲能力。 4.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的认知相关的能力,包括记忆、思维、想象等等。操作能力是一个人控制肢体运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是指的人在社会交往中运用的综合社会能力。 3气质编辑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可以指个人的性情或脾气,也可以指个人心情随情境变化而随之改变的倾向,亦即个体的反映倾向。 1、气质是与生俱来的

个性名词解释心理学

个性名词解释心理学 个性是指人的个别特点和倾向,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个性是每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塑造人的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因素。个性特点可以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估工具进行量化和测量。 个性是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倾向。个性包括三个方面的特点:认知、情感和行为。 首先,个性特点在认知方面表现为人的思维方式、智力与知识水平、注意力、记忆力等。每个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有些人更加注重细节,而有些人则更加注重整体把握。个性化的认知特点也影响了人的决策方式和思考方式。 其次,个性特点在情感方面表现为人的情绪反应、情绪稳定性、情感规律性等。不同人对于同一情境的情感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容易焦虑或者抑郁,而有些人则更加积极和乐观。 最后,个性特点在行为方面表现为人的行为习惯、行为倾向、社交能力等。每个人在行为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偏好,有些人可能更加外向,喜欢交际和社交活动,而有些人则更喜欢独处和思考。 个性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遗传因素决定了人的生理和心理构造,而环境因素则塑造了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

改变。 心理学通过研究个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决策。对于个体来说,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可以帮助人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对于社会来说,了解个体的个性特点可以更好地进行招聘、团队组建和管理,提高个体和团队的绩效。 总之,个性是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特点。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改变。了解个性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人的个性发展存在着差异,其中最明显、最主要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个性心理尤其是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掌握个性特征理论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正确理解个性心理特征,以下各节将对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进行深入剖析。 第一节 气 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源于拉丁语,愿意是混合、掺和的意思,后被用于描述人们的兴奋、激动、喜怒无常等心理特征。气质一词应用的领域较多,在不同的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心理学中的气质概念内涵较窄,它与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脾气”、“秉性”、“性情”等意义近似。现代心理学把气质定义为:气质是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理解此定义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征 气质的动力特点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的特征。如一般把知觉速度、情绪和动作反映的快慢归结为速度方面的特点,把注意持续的时间长短、情绪起伏变化等则归结为稳定性方面的特点,而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归结为指向性方面的特点。 (二)气质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 人的气质特点,几乎在初生后不久就能看到。在儿童生命最初几星期内,对刺激的敏感度、对新事物的反应等就有明显的差异,如有的婴儿好哭、好动,有的婴儿安静、很少哭闹;就是同为哭叫,在声音大小、急缓和持续时间上也各有不同。研究表明,年龄越小气质的表现越明显,气质的特征也越清楚。由于气质较多地依赖于先天因素,因此,气质在个性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人们通常所说的“秉性难移”就是指气质的稳定性与难以改变。有人对20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结果发现,同卵双生子在某些气质特征方面比异卵双生子表现出更大的相似性。 (三)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气质虽然具有先天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不起变化,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性格的掩盖下,气质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改造。例如,生活的坎坷或事业的挫折,可能会使一个活泼好动的青年变成一个沉默寡言、行动拘谨的人。 人的气质不仅随环境、教育、职业、主观努力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还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少年时期兴奋性较强,抑制性较弱,表现为好动、敏捷、热情、积极、急躁轻浮;壮年兴奋与抑制平衡,表现为坚毅、深沉;老年兴奋性弱,抑制性强,表现为沉着、冷静、动作缓慢、不灵活。 (四)气质无好坏之分 气质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相同的气质类型,既可能成为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人,也可能成为道德败坏、有害于社会的人。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任何气质的人,既可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碌碌无为的人。 二、气质学说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质和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方面的稳定模式,它们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包括情感特征、认知特征和行为特征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性心理特征: 1.外向性:外向性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需求和偏好程度。外向性的人喜欢与他人交往,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对新环境和新挑战有很高的适应能力。 2.内向性:内向性是指个体对内部反思和思考的需求和偏好程度。内向性的人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欢独自思考和反思,对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有较高的敏感性。 3.神经质:神经质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的情绪反应。高神经质的人更容易体验到焦虑、紧张和敏感,而低神经质的人则更容易保持冷静和镇定。 4.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非常高,追求完美和卓越。完美主义的人注重细节,追求高标准和高质量的成果。 5.开放性:开放性是指个体对新鲜事物和新体验的接受程度。开放性的人对于新观念和新体验持开放态度,喜欢探索、尝试新的事物和挑战。 6.责任感: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和承担程度。人们的责任感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事情的投入和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程度。

7.外倾性:外倾性是指个体对外界的关注和感知程度。外倾性的人更 关注外部的刺激和环境,更加关注他人和社会关系。 8.性格稳定性:性格稳定性是指个体情绪和情绪反应的稳定性。高稳 定性的人情绪比较稳定,对压力和挫折的适应能力较强,而低稳定性的人 情绪波动性大,对压力和挫折的应对较困难。 个性心理特征对个体的发展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它们不仅影响个体与 他人的关系和互动方式,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产生影响。因此,了解和认识个性心理特征对于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

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思维和情感。 个体不同的心理特征,会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产生重要作用。在安全 领域,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同样影响着个体的安全行为。本文旨在探 讨个性心理特征对安全的影响,并为人们在安全方面提供有效建议。 一、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的关系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类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构造,反映着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安全领域,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人 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 1.端正态度的重要性 人的态度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行为。个体的态度 是否端正是影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人对安全的态度不够 认真,那么他可能会忽略安全风险,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反之,一个对安全有正确前瞻性认识和高度警觉的人,会习惯性关注安全风 险细节,主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2.情感与决策 情感的强弱也是决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 个体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如果一个人的情 感状态不好,可能会忽视安全风险,做出不理性决策。因此,保持稳 定的情感状态对于保护个人的安全非常重要。 3.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也是影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社交能力高的人更容易说 服他人,表达自己的意见,获得支持和协助。这在发生安全事件时, 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4.动机和兴趣 个体的动机和兴趣也对安全行为有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对安全 事务感兴趣,那么他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和学习安全相关知识, 积极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反之,如果一个人对安全事务不感兴趣,那么他可能不太重视安全,忽略安全风险,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 发生。 二、如何提高安全行为 了解个性心理特征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 己和他人。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和安 全行为: 1.建立正确的安全态度 要建立一个正确的安全态度,认识到安全对于自身和他人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安全风险,对安全事故时刻保持警觉,获得提高安全意识的 知识和技能。 2.保持情感稳定 情感稳定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焦虑和恐惧,促进决策理性。保持积极 乐观的情绪态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安全事件。 3.提高社交能力

个性的心理特征

个性的心理特征 (1)能力 能力是指那么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人的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和每个人的个性相联系。人的能力总是表现在人的活动当中。离开活动很难辨别人的能力的高低,离开社会活动也很难形成人的能力。一个人的先天素质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素质只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要有其它条件的作用。如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 (2)气质 气质,就是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某种气质。“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它使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自己独特的色彩和风貌。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它很早就表露在儿童的游戏、作业和交往活动中。但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气质也会发生变化。当然,较之于其它的心理特征,它的变化要缓慢得多。 按照传统的划分,个人气质可分为以下四种典型类型。多血质(活泼型):敏捷好动,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容易适应环境。其特点是热情并有显著的工作效能,反应迅速,适应性强,注意力好转移,具有明显的外倾性。胆汁质(兴奋型):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过程。因此,在行为上表现不均衡性,这种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但脾气暴躁、情绪易冲动,好挑衅,心境变化强烈,具有外倾性。粘液质(安静型):他们的神经过程均衡,灵活性差,反应比较迟缓;他们的突出特点是安静、稳重、均衡、坚强,他们能较好地克制自己,遵守秩序,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具有内倾性。抑郁质(弱型):其神经过程是弱的,不能忍受太大或太小的神经紧张。情绪体验丰富,他们敏感,细腻,具有内向性。 实际上典型气质类型的人占少数,多数人是属于中间型的或以某种气质为主,兼有其他气质类型。如多血质加粘液质,或胆汁质加多血质、或多血质加胆汁质加粘液质等等。我们判定一个的气质时,主要是观察和测定他的气质特点。气质在童年期表现得比较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他的某种气质特点常常为其他一些个性所掩盖。 了解气质类型,在教育工作,培养人才、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例如教育工作者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因才施教。气质在人的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它却影响一个人对某种职业的适合性。因此,在挑选和培训工作人员时,应该测定气质,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浪费人才。如在挑选无线电通讯专业人员时,注意测定他们的感受能力;挑选消防人员、飞行人员时,注意测试他们的耐受性;挑选公安、侦察人员时,注意测试他们的灵敏性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也应学会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气质,限制自己气质的消极方面,发挥积极的方面,使自己成为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人。 (3)性格 心理学把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叫做性格。性格就是由各种特征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讲到人的个性,实际上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性格贯穿着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调节着整个行为方式。思格斯说:“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它有着多个测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现实的态度特征。即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对劳动和劳动产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二是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的人意志坚强,契而不舍;有的人意志薄弱、容易动摇。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如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则喜怒无常。四是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谈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心理学 第九章 个性心理特征

第九章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也称个性,通常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是由人的各种意识倾向和心理特征所构成的,其作用是使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和定向性。我们可以从它的主要构成方面——能力、气质和性格去了解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基本概念 (一)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知识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客观结果(虽然这种认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二能力则是制约这种认识进行的主观因素。 2.能力与知识、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能力本身也要在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中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 (三)人有多少种不同的能力 我们可根据能力不同的特性将其作不同的分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认识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四)能力的个别差异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2.类型方面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三、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一)智力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二)智力发展趋势各有差异 (三)创造能力的发展相对滞后于智力的发展 四、如何促进中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能力发展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的条件 1.素质。素质是有机体先天具有的某些生理上的特征,如神经活动的特点、五官解剖的特点及其机能、高矮黑白等等。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2.早期经验。人的智力发展速度不是均衡的,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可促使能力得到更快的发展。 3.教学和教育(包括环境)。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实践培育的结果,教育和教学对能力的发展速度起着主导作用。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此外,环境的教育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 4.个人的努力 (二)如何培养能力 1.重视早期教育,进行正确的早期教育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 3.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促进能力的发展 4.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11.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要点-心理学基础知识(1)

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要点 个性心理特征 1.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气质(temperament):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气质的心理特性: (1)感受性 (2)耐受性 (3)反应敏捷性 (4)可塑性 (5)情绪的兴奋性 (6)内向型与外向性 4.气质类型 不同基本特征的组合构成不同的气质类型 5.气质类型的特征与表现: 胆汁质:急躁、直率、热情、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向性。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改变、具有外向性。 粘液质:稳重、安静、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但不易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向性。 抑郁质:行动迟缓而不强烈、孤僻、情绪体验深刻、感受性很高,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具有内向性。 6.气质理论:

(1)阴阳五行说 (2)体液说 (3)体型说 (4)血型说 (5)激素说 (6)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代表任务:巴甫洛夫 主要观点: (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 (2)高级神经活动的三个指标: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3)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 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多血质 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粘液质 强、不平衡型(冲动型)----胆汁质 弱(弱型)----抑郁质 8.气质的鉴定的方法: (1)测验法:斯特里劳的气质量表;陈会昌《陈会昌气质量表》(60个项目) (2)观察法 9.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气质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10.气质与职业 (1)某些特殊职业对气质有特殊要求 (2)选择适合自己气质特征的职业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11.气质与教育 (1)正确区分和认识学生的气质类型和特征 (2)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点 (4)教师本人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12.性格:是指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13.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区别: 能力反映一个人的智慧特征,是决定心理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条件。性格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 联系: 能力影响着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性格也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1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性格主要由后天的因素决定,而气质主要由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决定。 气质与性格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气质反映一个人的自然实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实质,有好坏优劣之别。 联系: 气质使性格带有某种独特的色彩。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心理学视角下的性格特征解析

心理学视角下的性格特征解析在心理学视角下,性格特征是指个体在行为方式、情绪表达、思维 方式等方面的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通过深入研究和解析性格特征, 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内在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本文将从心理学的 角度出发,对性格特征进行解析。 一、内向与外向 内向与外向是性格特征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维度。内向的人喜欢独处,通过内省来获取能量,对外界环境相对保持敏感度较低;而外向的人 则喜欢社交活动,通过和他人的互动来获取能量,对外界环境更加开放。内向的人更多地关注内心世界,具有较高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性, 常常表现出理性和冷静的特点;而外向的人喜欢活跃的社交场所,更 容易表现出较高的情绪表达和冲动行为。 二、神经质与稳定性 神经质与稳定性是性格特征中另一个重要的维度。神经质倾向的人 容易情绪波动,情绪表达更强烈,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较低;而稳 定性倾向的人情绪相对稳定,情绪表达相对平和,对外界刺激的适应 能力较强。神经质倾向的人更容易焦虑、紧张、易怒,容易出现抑郁 和焦虑等心理问题;而稳定性倾向的人更为自信、沉稳、乐观,情绪 更加平和,对于压力和困难的应对能力较强。 三、开放性与封闭性

开放性与封闭性是性格特征中较为复杂的一个维度。开放性倾向的 人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对于各种文化、思想和经验持有开放的态度;而封闭性倾向的人更相信传统、固守现状,较为保守。开放性倾向的 人具有较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接受挑战和冒险;而封闭性倾向 的人更偏好稳定和安全感,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四、宜人性 宜人性是性格特征中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维度。宜人性倾向的人 善良、慷慨、合作并容易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而不宜人性倾向的 人更容易冲突、攻击性更强。宜人性倾向的人更关注社交合作,倾向 于理解和帮助他人,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宜人性倾向的 人更自我中心,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对待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相对漠 不关心。 五、尽责性 尽责性是性格特征中与责任感和自律性密切相关的维度。尽责性倾 向的人注重细节,具备自我约束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并尽职尽责;而 不尽责性倾向的人更随意随性,不太注重细节和规则。尽责性倾向的 人更有组织性,更容易实现目标,更容易在工作和学习上获得成功; 而不尽责性倾向的人对待任务常常散漫,善于拖延,缺乏自我约束力。 总结起来,心理学视角下的性格特征解析涉及到多个维度,如内向 与外向、神经质与稳定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宜人性和尽责性等。每 个人的性格特征各有不同,在某个或几个维度上可能相对明显,也可

个性心理特征

附五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中最稳定的特征因素,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最突出表现,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例如,一位画家所具有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等,都叫能力,这些能力是保证一位画家顺利完成绘画活动的心理条件。 能力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已经发展出或表现出的实际能力。例如,某人能讲三种外语,会开汽车等等。其二是指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研究表明,潜在能力是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是通过学习或训练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它只是各种实际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潜在能力被认为是实际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实际能力是潜在能力的展现。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密切地联系着。 能力和活动密切相关。一方面,能力在活动中发展并表现在活动之中。如我们只有在一部文艺作品中才能看出作者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作者的创作能力也只有在他的创作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能力存在于活动之中,离开了活动也就无所谓能力。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某种能力为前提。如进行学习研究活动,必须以记忆力、注意力、感知及抽象概括能力为前提,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所以,能力是完成某一活动必备的心理条件。 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不是依靠一种能力,而是依靠多种能力的结合。这些能力的高度发展和有机结合,就能保证某种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叫才能。例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而流畅的言语表达力、严谨的逻辑思维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处理教学中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等。这些能力的结合就是教师的才能。同样,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结合起来,就组成数学才能。 各种能力最完备地结合和最高度发展称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独特结合,它使人能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天才往往结合着多种高度发展的能力。一个天才人物往往同时是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政治家等。天才不是天生的,它离不开社会历史的要求、时代的需要。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常常会涌现出许多具有特定能力的天才人物。天才并不是什么天赋之才,是在先天良好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良好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作用,再加上个人的勤奋努力而逐渐形成的。正如爱迪生所说的“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二)能力的分类 人的能力是各种各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能力进行分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