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十章个性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第十章-幼儿个性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第十章-幼儿个性的发展
自我; • 3 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成人期)进入
心理自我。
一、自我认识的发展
1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2 对自己行动的认识 3 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 当婴儿发现咬手 指与咬布娃娃的 感觉不一样时, 就有了最初的自 我意识--自我 感觉。
• 如果婴儿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 开来,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了。例如, 知道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滚开了。
生智商较低。
第四节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 自我意识的概念
• 自我意识: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 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体验、 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 1 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 生理自我; • 2 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 获得社会
内向,敏感,细腻,幻 想、胆小
贾宝玉:多血质
外向,热情、活泼好动, 善于交往,兴趣变化快
萨达姆:胆汁质
• 外向,脾气急躁,易激动、难约束,直爽,精力旺盛,
张飞:胆汁质
• 人一般是两种气质混 合型,具备一种气质 或三种气质的人比例 较少。
• 气质在童年期表现得 比较明显
4 为什么要研究幼儿气质?
• 1 先天的气质
– 幼儿的四种气质类型 – 容易护理的40% – 困难的10% – 慢慢活跃起来的15% – 中间型 35%
• 儿童最初表现出来的这些气质特点是 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造的 起跑线。
• 正是这种差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 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 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 果。
• 两岁左右,随着各心理过程、心理状 态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最初性 格的萌芽

个性名词解释心理学

个性名词解释心理学

个性名词解释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类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科学。

它记录,促进和应用个性研究,分析和探究人们如何响应外部环境,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心理学专注于检查个性变化,了解不同的行为和情绪的原因以及它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我们。

在心理学中,个性可以定义为一组心理、情绪和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唯一地描述一个特定的人。

这包括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和自我意识。

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人们的个性和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他们采取行动的方式。

个性与个体差异有关,它可以被描述为一个人与其他人相比拥有的独特性格,情绪和行为特点。

这些不同的特征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行为对于了解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学家们发现,某些情感,行为和个性特征是在出生时就存在的,而其他一些特征则随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发展变化。

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医疗保健水平,以及人们与他人的相处都可能对一个人的个性产生影响。

心理学研究个性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每个人的特例,并更好地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

通过个性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改善生活,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此外,个性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的根源,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有两种主要的心理学理论,即结构和功能主义理论,用于解释和评论个性。

结构理论认为,个性是由身体和心理机制组成的,而功能主义理论则认为个性由行为模式,动机,思想和情感组成。

最常用的心理学测试是个性测试,它分析个体的情绪,态度,行为模式,个性特质和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它们使用多项描述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诸如“你更喜欢独处还是与别人在一起”之类的问题,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一个人。

这些测试帮助精神病学家准确地诊断个性疾病,以及更好地了解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根源和发展。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一直在研究个性,其中有些调查结果表明,个性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健康,工作生活,以及他们与周围的人们相处的方式。

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特定的个性特征与某些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关,而其他一些特征则可以帮助人们面对现实的挑战,维持心理和身体健康,并有助于实现生活的成功。

个性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个性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个性的名词解释心理学个性是每个人独特的特质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它由多个因素塑造,包括遗传、环境和个人经历等。

心理学家们对个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个性心理学涉及多种理论和概念,这些理论和概念旨在解释人的个性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以下将介绍几种广为接受的个性心理学理论。

1. 特质心理学特质心理学关注个体不同的特质或气质。

特质是固定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可以用来描述人的典型行为方式。

这些特质可以通过使用心理学测量工具(如问卷调查)进行评估。

常见的特质包括外向性、内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和责任感等。

特质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特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外向性的人通常喜欢社交和与他人交往,而内向性的人则更喜欢独处或与亲近的朋友小圈子交流。

这些个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2. 动机心理学动机心理学研究个体内部驱动力的形成和执行。

动机是指驱使个体实现某个目标或行为的力量。

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个体内部的自我驱动力量,通常与个体自身的心理需要和价值相关。

例如,某个人对团队合作有着强烈的内在动机,是因为他认为团队合作能够促进个人成长和团队的成功。

外在动机则是外部环境或外界的激励因素驱使个体去追求某个目标。

例如,某个学生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

动机心理学认为,个体内部的动机会影响其行为方式和表现。

人们追求某个目标或行为的驱动力可以揭示其个性和价值观。

3.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了解。

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形象、特点、态度和价值观的总和。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主观评价,它可以通过个人经验、社会交往和反思等来形成。

自我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例如,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着积极的自我概念,会更倾向于追求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4.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关注个体长期而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和特征。

心理学第十章

心理学第十章

第二部分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心理特征一、名词解释1、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气质: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识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才能与天才:是指为了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

才能既包括一般能力,又包括特殊能力。

天才是指才能的高度发展。

它是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的结合,使人能够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

5、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大脑的解剖生理特点,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6、智力:即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7、智商: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为了避免计算中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又叫比率智商,以后韦克斯勒又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

二、填空题1、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又叫智力。

2、特殊能力是为完成专门或特殊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3、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能力为前提。

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

4、勤能补拙说明了性格的勤奋能弥补能力不足心理原理。

5、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6、大多数人素质相差不大,他们的智力发展的差异是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造成的。

7、智商表示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间的关系,即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比。

8、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个体的能力水平与从事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

9、能力测验就是确定能力的广度和发展水平。

10、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体现的心理原理是气质的稳定性。

11、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可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12、最早提出气质体液说的人是希波克拉特。

13、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个性名词解释心理学

个性名词解释心理学

个性名词解释心理学个性是指人的个别特点和倾向,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

个性是每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是塑造人的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因素。

个性特点可以通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估工具进行量化和测量。

个性是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个性包括三个方面的特点:认知、情感和行为。

首先,个性特点在认知方面表现为人的思维方式、智力与知识水平、注意力、记忆力等。

每个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有些人更加注重细节,而有些人则更加注重整体把握。

个性化的认知特点也影响了人的决策方式和思考方式。

其次,个性特点在情感方面表现为人的情绪反应、情绪稳定性、情感规律性等。

不同人对于同一情境的情感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容易焦虑或者抑郁,而有些人则更加积极和乐观。

最后,个性特点在行为方面表现为人的行为习惯、行为倾向、社交能力等。

每个人在行为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偏好,有些人可能更加外向,喜欢交际和社交活动,而有些人则更喜欢独处和思考。

个性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遗传因素决定了人的生理和心理构造,而环境因素则塑造了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

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改变。

心理学通过研究个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对于个体来说,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可以帮助人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对于社会来说,了解个体的个性特点可以更好地进行招聘、团队组建和管理,提高个体和团队的绩效。

总之,个性是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特点。

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改变。

了解个性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因素及发展1.了解有关个性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掌握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及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初步懂得如何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去进行教育,怎样去发展儿童的能力,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塑造儿童的良好性格。

4.知道学前教育要根据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时要以促进学前儿童个性良好形成和发展为目的。

欢欢和园园是一对双胞胎姐妹,长相一个样。

刚入园时,老师们都分不清哪个是欢欢,哪个是园园。

阳阳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眼里,阳阳聪明可爱,活泼开朗,喜欢运动,动手能力强,是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

可是,有一天,阳阳妈妈来接孩子时却说:“老师,我家孩子就是好动,叫他弹琴时总是坐不住,缺乏自制力,还喜欢问东问西,不知道哪有那么多问题,喜欢在家搞破坏,一个新玩具到他受里就被他拆开成了废品。

邻居家的欢欢可乖了,琴弹得不错,画也画得好,又文静,老师,我家阳阳是不是有问题?”案例中,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家长却怀疑他是问题儿童。

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

什么是个性?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有什么特点?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的发展?本章将分别讲述这些问题,着重分析学前儿童的构成个性的有关因素,如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等因素的发展和培养。

但是仔细观察,发现她们在活动中表现还是不一样的,欢欢活泼开朗,喜欢唱歌跳舞,自理能力强,胆子大,但是比较冲动,有脾气;园园文静,画画不错,喜欢安静的游戏,不爱说话,一遇到问题就哭着叫姐姐。

双胞胎之间个性尚且有如此大的差异,更何况是其他人呢?每个儿童都有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将来的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去了解学前儿童的个性差异,如何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去进行教育呢,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个性”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诸如“城市的个性”、“这个人很有个性”等,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个性指的是具有特别性,与众不同。

心理学上的个性则指的是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

学前心理学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PPT课件

学前心理学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PPT课件
生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也对学前儿童个 性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家庭 经济状况、生活水平等都会对 儿童的个性发展产生影响。
04 学前儿童个性培养
培养学前儿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自信心
通过鼓励和肯定,帮助学前儿童 建立自信心,让他们在面对困难 和挑战时能够勇敢地迎接。
独立性
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性,让他们 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和 活动,增强自我照顾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外向型儿童
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学习冷静思考;设定明确的行为准则, 引导其遵守规则。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学前心理学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个性概述 • 学前儿童的个性特征 • 影响学前儿童个性的因素 • 学前儿童个性培养 • 个性发展障碍与干预
01 个性概述
什么是个性
定义
个性是一个人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 上,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 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
自我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 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价值, 从而影响个性的形成。
个性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适应环境
心理健康
个性能够帮助学前儿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 境和人际关系,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 灵活应对。
良好的个性有助于学前儿童保持健康的心 理状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学前儿童易受他人影响,特别是亲近的人如父母、老师等,他 们的意见和评价对儿童个性发展有重要影响。
学前儿童往往渴望得到关注和赞赏,他们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 和作品,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
学前儿童开始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现 一些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等。

第十讲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教师资格必考课程《心理学》精品课件)

第十讲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教师资格必考课程《心理学》精品课件)
生理动机
饥饿动机 干渴动机 好奇、探索和操作动机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社会动机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成功和社会赞许等方面的动机 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密切相关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教师的言行 社会性竞争 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
个性的特征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的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倾向性(心理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什么是需要
2 需要
需要的含义
血糖下降 → 饥饿 → 进食的需要 水分缺乏 → 干渴 → 饮水的需要 没有朋友 → 孤独 → 交往的需要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兴趣的分类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范围 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效能
学习兴趣 兴趣的发展
有趣 乐趣 志趣
2019年12月1日10时42分
5 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理想
理想是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
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符合人的需要的多样性这 个特点
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一个发 展的过程
马斯洛指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主导的需要出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的统一

心理学之个性心理倾向性ppt课件

心理学之个性心理倾向性ppt课件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 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三)学习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学习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成倒U型曲线关系。
学 习 效 率
学习动机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学习动机强度和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 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四)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
(二) 个性心理特征
❖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 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 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 性格和能力。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一)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 理面貌。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并 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 个完整的个性。
利用外界诱因强化学习动机1充分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2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3适当开展竞赛活动第一节个性的描述11什么是个性12个性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小学生的动机31动机概述32动机理论33小学生动机的发展与培养
第十章 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
目录
第一节 个性概述 第三节 小学生的动机
第一节 个性概述
课堂小结
第一节 个性的描述 1.1 什么是个性 1.2 个性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小学生的动机 3.1 动机概述 3.2 动机理论 3.3 小学生动机的发展与培养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2.通过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认识兴趣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意义

普通心理学个性的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个性的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个性的名词解释人类的个体差异在普通心理学中被称为个性。

个性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方面的特征,是一种相对稳定且持久的心理构造,决定了个体的思维方式、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然而,个性的定义和理解并非简单明了,涉及到多个维度和理论。

一、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是个性研究的主要理论之一。

在特质理论中,个性被看作是特定的性格特质的组合。

特质是相对稳定且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能够预测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例如,外向性和内向性是特质理论中的两个常见特质。

外向性倾向于热情、社交和活跃,而内向性则更倾向于沉思、独处和内向。

特质理论中的个性分析通常通过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如问卷调查,评估个体在不同特质上的得分。

这些得分可以用来描述个体的个性类型,例如“开放性”、“宜人性”、“尽职性”等。

特质理论的一个争议点是,它是否能够完全描述个体的个性,因为它并未考虑到环境、文化和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二、自我认识理论自我认识理论关注的是个体对自身个性的知觉和理解。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的个性是通过思考和观察自身及其与他人的互动来塑造和发展的。

自我认识是人类意识和自我概念的核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优势和弱点的认知。

自我认识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特征可以通过自我反省和互动中的反馈得到揭示。

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和他人对其行为的评价,逐渐建立起对自己个性的认识。

例如,一个人通过自我反省和他人的反馈,可能意识到自己具有善于领导的特质,从而认识到自己适合从事管理职位。

三、生物学理论生物学理论认为,个性受基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遗传背景决定了其生理构造和神经系统的特点,从而影响了个性的表现。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的外向性和内向性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的基因有关。

生物学理论指出,个体的基因背景决定了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以及对情绪的调节能力。

因此,一些人可能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对同样的刺激有更高的耐受性。

个性和个性倾向

个性和个性倾向

第十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第一节个性的概述一、什么是个性个性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在英语中为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的persona。

persona最初指演员所戴的面具,而后指演员本人,即指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

由此理解,个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

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解释为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人格”一词。

人格有时与个性同义,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和《教育学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思,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①人格有时和性格、气质同义,有时却要比个性的外延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

而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

二、个性的特征个性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对个性的了解。

(一) 个性的整体性个性于人来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人的整体心理面貌。

也就是说,无论何人,孤立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不存在的。

心理学史上有些心理学家,如沃伦和弗林斯等人,在个性定义中罗列了许多个性特征,把个性看作个人所有特征的总和。

其实,个性并不是许多特征的简单总和,也不是个性特征的大杂烩,而是由各种特征整合而成的有机的心理模式。

现在,这种看法已经不流行了。

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一贯强调个性的组织性和整合性。

他指出,个性是一种有组织的整合体,在这个整合体内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如果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其它部分也将发生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倾向于把心理特征简单地罗列和堆砌,使个性失去整合性。

后来,研究者引入了结构的概念和系统观点,才使个性研究纳入了整体研究的轨道,这就是所谓的结构观,这一观点认为,个性是由密切联系的不同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结构整体。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十章 个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十章 个性
在幼儿期,儿童个性只能是形成的开始,或是个性 初具雏形。直到成熟年龄(大约18岁左右),个性才 基本定型,而且在个性定型以后,还可能发生变化。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 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 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对自己肢体活动及自身状态的认识; 对自己外部行为及人际关系的认识; 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小马过河 马妈妈让小马去磨房搬粮食,它走啊走啊,被一条小河挡住 了去路。看着奔流的河水,小马不知自己该不该过河去?小松 鼠告诉它,河水很深,昨天才淹死了一个小伙伴。老牛却说: “河水很浅,水面才到我的膝关节”。小马看看小松鼠,又看 看老牛,然后走到老牛的跟前将自己的身高与老牛比了比,它 笑了。它勇敢的过了河。 讨论: (1) 小马开始为什么不敢过河? (2) 小马后来为什么又敢过河了? (3) 如果小马不了解自己的身高和能力,结果会怎样?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 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 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 特质表现为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 情感方式等等。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个性的结构
• 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最能突出人的心理个别差异的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指兴奋和抑制互相转换的速度
灵活性
注意易转移,情绪多变化、思维灵活、 言语动作敏捷、坚持性差
不灵活性 与上述灵活型的表现相反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指兴奋和抑制的力量对比的程度;
平衡型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心理学第十章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2、个体的归因方式

个体的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 感的形成。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 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任务 难度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 力等,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 德(F.Heider,1958)。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T.B.Rotter,1966) 根据“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把人划分为 “内控型”和“外控型”。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在吸收海德和 罗特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 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 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 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2、根据对象性质,可分为物质性动机和 精神性动机。
3、根据动机的起因分,动机可分 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由外在条件(即诱因)诱 发出来的动机,如学生为获得表扬和奖 励而努力学习; 内在动机,指由内在条件(如好奇、兴 趣等)引发出来的动机,如学生因对某 门课有特殊兴趣而努力学习。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 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1、个体成败的经验 个体成败的经验也有两类:一类是个体成败的 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 成的最主要因素。 另一类是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这类经验是 行为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 验,它对自我效能感也具有重要影响。
2、成就动机理论


默瑞认为,人格的中心由一系列需要构成,其 中之一即成就需要,这一需要使人表现出:追 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 别人。 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 风险的开创性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 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低 的人,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 务或职业。

心理学理论(个性和个性倾向)

心理学理论(个性和个性倾向)


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俄国心理学家 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高级神 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特性的独特的、 稳定的组合,构成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高 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度、 平衡性、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这三种特 性的不同组合,构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 型:强、不平衡型(兴奋型),强、平衡、 灵活性(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型 (安静型),弱型(抑制型)。分别与四 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二、气质

3.血型说---日本古川竹二根据血型 把人的气质划分为A型、B型、O型和 AB型四种。A型气质的人内向、保守、 多疑、焦虑、富感情、缺乏果断性、 容易灰心丧气。B型气质的人外向、 积极、善交际、感觉灵敏、轻诺言、 寡信、好管闲事。O型气质的人胆大、 好胜、喜欢指挥别人、自信、意志坚 强、积极进取。AB型气质的人,兼 有A型和B型的特征。
4.激素说---英国心理学家伯 曼
(L.Berman)等人提出,人的气质是由某种内分泌 腺的活动所决定的。它根据人的某种内分泌腺特 别发达而把人划分为: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 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和性腺过分活动型。例如, 甲状腺型,身体健康,头发茂密,双眼明亮,其 气质特征是知觉灵敏、意志坚强、不易疲劳等; 脑下垂体型,体态发育较好,体格纤细,其气质 特征是情绪温柔,自制力强等。生理学的研究表 明,气质确实与某些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有关,但 是孤立的将气质完全归结于内分泌腺的活动,忽 视了神经系统对气质的决定性作用。



性格与能力 性格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一方 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水平。另一 方面,优良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够补偿 能力的某种缺陷,“笨鸟先飞早入 林”“勤能补拙”,就是说性格对能 力的补偿作用。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会促使相应性格 特征随之发展。

1.18第十章幼儿的个性(自我意识)

1.18第十章幼儿的个性(自我意识)
(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
知识准备
三、 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这三个方面。 1.自我评价 (1)概念 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 (2)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幼儿初期,孩子还没有自我评价,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如“老师说我是个好孩子”。 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②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幼儿初、中期,往往不从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即使自己不如别人也往 往说自己好。幼儿晚期,幼儿的自我评价逐渐客观。 ③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评价不具体、不细致、不全面、不深刻,这与幼儿认识水平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5、“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老师说我不乖”,这些都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
A.独立性的
B.个别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从性的
答案:1-5

课后作业:
1、填空:
(1)自我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是


(2)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幼儿自我体验最明显的特点是
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 “我是……” “我要……”“我有……”) 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生的阶段性
(一)自我感觉的发生(0—1岁) (二)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三)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标志:掌握代名词“我”)
(四)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
课堂练习 (单选题)
1、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一般是在( )
A 3岁以后
B 1~ 2岁
C 2~ 3岁

心理学第十章气质与性格 电子教案

心理学第十章气质与性格 电子教案

弱,并以胆小、畏缩、反应速度缓慢为特征,又称为抑制型。

这四种类型分别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如表10-1 所示。

(三)体型说1. 克雷奇默的体型说体型说是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默(E.Kretschmer) 提出的。

他根据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认为可以按体型划分人的气质类型。

根据体型特点,他把人分成三种类型,即肥满型、瘦长型、筋骨型。

肥满型产生躁狂气质,其行动倾向为善交际,表情活泼,热情,平易近人等;瘦长型产生分裂气质,其行动倾向为不善交际,孤僻,神经质,多思虑等;筋骨型产生黏液气质,其行动倾向为迷恋,认真,理解缓慢,行为较冲动等。

他认为三种体型与不同精神病的发病率有关。

2. 谢尔登的体型说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W.H.Sheldon) 认为,形成体型的基本成分——胚叶与人的气质关系密切。

他根据人外层、中层和内层胚叶的发育程度将气质分成三种类型,如表10-2所示。

(四)血型说血型说是日本学者古川竹二等人提出的。

他们认为,血型就是所有生物的体质类型和气质类型。

气质是由不同血型决定的,血型有A 型、B 型、AB 型、O 型,与之相对应的气质也可分为A 型、B 型、AB 型和O 型。

1. A 型A 型人精明,理智,内向,好静,感情含蓄,情绪稳定,不善交际,忍耐力强,具有独立性,易于守规,固执;做事细心、谨慎,但不果断,在家庭中是处理家务的能手;注重仪表,但不喜新奇。

2. B 型B 型人聪明,活泼,敏捷,外向,善交际。

兴趣广泛、多变,精力分散,行动奔放,易感情冲动,不习惯受束缚,热心工作,不怕劳累。

动作、语调富于感情,易引起他人的注意;做事缺乏细心和毅力,大事故少,小事故却不少。

3. AB 型AB 型的人属于复合气质类。

AB 型的人机智、大方,办事干净利落,冷静、不浮夸,行动有计划,喜分担责任,兴趣广泛。

因倾向不同,有的人有领导能力,有的人则沉默寡MMPI)。

(3)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EP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个性及个性倾向性〖导学提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又一方面的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个性及个性特征;需要及需要层次理论和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第一节个性概述一、个性:来自拉丁语Persona,英文Personality。

最初是指演员戴的面具,后来是指演员本身,意思是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

个性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说法,西方称人格,日本称为性格,我国称为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个性结构:个性倾向(需要、兴趣、动机、世界观、理想、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个性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脱离人群就没有个性。

如狼孩子。

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定要积极地投入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去,才能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而且个性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随之变化。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一)稳定性和可变性个性既形成,就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那种在生活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不是个性特征。

如一个处世谨慎的人,常循规蹈矩,做事稳重,但偶尔也表现出冒险、轻率的举动。

谨慎是他的个性特征,而轻率则是否之。

如果某个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常表现出丢三落四,那么说这个人具有粗心大意或健忘的特征。

个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家庭、社会、个人实践活动的影响。

因而生活环境的变化,如重大挫折等,也会使个性特征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婚姻一再受到挫折,也许会变得沉默寡言。

(二)独特性和共同性个性包括了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相区别的心理特点,即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和个性。

不仅一般人之间存在着个性上的差异,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其心理面貌也可能完全不同。

电影《替罪羔羊》姐妹是双胞胎,姐大学毕业,高雅有修养,妹心狠手辣,抢姐的男朋友,勾引心理咨询师,谋杀姐。

然而个性也包含着一类人所共有的心理特点,即个性的共同性。

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由于共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共同的经济生活条件等,决定着人的个性中必然包含着一定的民族特质、阶层和群体特质。

这些民族性、阶层性、集团性就构成了个性中的共同性。

美国:开朗豪放,喜社交,善应变,富冒险,追求刺激,情感外露,自信中国:克制稳重,和为贵,知足常乐,恪守中庸,情感内抑。

(三)自然性和社会性个性是在先天的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环境的作用和影响逐渐形成起来的,也就是说个性首先具有一定的自然性,人们与身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在结构上、机能上的一系列特点,乃是个性赖于形成的物质基础。

但是,人的个性并非单纯是自然的产物,它总是要深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质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就是说,个性具有自然性外,还具有社会性,或者更确切地说,个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第二节需要一、什么是需要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例如,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而水分的缺乏则会产生口渴想喝水的需要;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孤独会产生交往的需要等等。

一旦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消除了,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

这时,有机体内部又会产生新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产生新的需要。

当人需要某种东西时,便把缺少的东西视为必需的东西。

人既是生物有机体又是社会成员。

为了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人对于外部环境必定有一定的需求。

例如,食物、衣服、婚配、育幼等,是维持个体生存和延续种族发展所必需的;从事劳动,在劳动中结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等是维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这种客观的必要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引起他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时就会产生某种需要。

需要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

它总是指向于能满足该需要的对象或条件,并从中获得满足的。

没有对象的需要,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推动下进行的。

需要激发人去行动,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以求得自身的满足。

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它常以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需要的种类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大多数学者采用二分法把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例如划分为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与继发性(习得住)需要或外部需要与内部需要,或物质性需要与心理性需要等等。

其实,人的需要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

因此,当我们从某个维度来考察需要时,应注意人的各种需要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例如,进食需要,就其本性来说(新生儿时)是属于原发性的、生物性的需要,但后来经学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成人的进食需要就含有社会性的成分。

心理性需要是相对物质性需要而言的,但满足心理性需要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例如,为了满足知识的需要,就要有书籍、工具等。

人的物质性需要也往往要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例如,在满足穿衣需要的同时,也包含着对美及社会意义方面的要求。

满足社会性需要的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物质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

因此,对需要的各种分类仅具有相对的意义。

下面,我们仅就生物性——社会性这个维度对人的需要作一简要的考察。

(一)生物性需要生物性需要系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例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嗣后等的需要。

动物也有这类需要。

这些需要也叫生理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

(二)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系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

如对劳动、交往、成就、奉献的需要等。

社会的需要表现为这样或那样的社会要求;当个人认识到这些社会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需要就可能转化为个人的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属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范畴,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社会性需要也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如果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个人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

社会性需要的种类很多,如劳动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等。

1.劳动需要。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人类如果不劳动,就根本不能生存。

人类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需要也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需要。

它表现热爱劳动、向往劳动,如果暂时丧失了劳动机会,就感到不安和难受。

在我们的社会里,劳动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生活,而且也是为了社会的公共福利;劳动使人们获得幸福、欢乐和光荣。

2.交往需要。

人自出世之后便成为各种社会团体中的一分子。

从婴幼儿时期起,人就想与他人亲近、与他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关心、友谊、爱护、接受、支持和合作。

交往需要就是个人想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沟通信息的需要。

长时间的孤独隔离会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作的情感,并且隔离时间越长,产生恐惧和忧虑就越重。

沙赫特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聘人到一间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去住。

房内有一桌、一椅、一床、一灯,此外别无他物。

进餐由人送至门底下的小洞口,住在里面的人伸手就可拿进食物。

一个人住进这房间后即与外界完全隔绝。

有五名大学生应征参加实验。

其中一人只呆了二十分钟就要求出来,放弃了实验;三人呆了两天;最长的呆了八天。

这个研究说明,人是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他人隔绝的;人们对孤立的容忍力中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交往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交往还可以使团体成员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更加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强观点与态度的一致性,有助于全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有助于创造一个美好的、和平、文明的社会生活环境。

3.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

所谓成就是相对的,是个人完成一件工作后与他人或自己的既定标准相比较所得出的结果。

成就需要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对于地位、名誉、声望等的需要,对于实力、绩效、优势等的需要。

人们的成就需要不仅内容不同,而且其强度也因人而异。

有些人的成就需要强烈,有些人的成就需要很弱。

成就需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下列条件将会激发人们的成就需要:(1)能让个人独立负起责任来解决问题的那种环境气氛;(2)能制定出中等成就目标并接受“可预测风险”的倾向;(3)有关于他们工作进展情况的详细而具体的及时反馈。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个人往往接受中等风险,而不愿在极大成功和彻底失败的两极中进行赌博。

这已为不少研究所证明。

因为高成就需要者渴望持续成功,而不愿以一次的彻底失败来破坏他的记录。

二、需要特点对象性;紧张性;驱动性;起伏性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于1954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之后又不断地加以发展,形成了颇有影响的需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要点是:1.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不能像传统的本能研究者那样孤立地、不分主次地研究人类的需要。

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需要层次,其强弱和先后出现的次序是:(1)生理需要,如对于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和休息等的需要。

这些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

如果所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此时有机体将全力投入为满足饥饿的服务之中。

(2)安全需要,如对于稳定安全、秩序、受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

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就会出现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如需要朋友、爱人或孩子,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间有深厚的关系等。

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就会产生。

(4)自尊需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希望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一是渴望有名誉或威信、赏识、关心、重视和高度评价等。

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促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

这种趋势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

例如,音乐家必须演奏音乐,画家必须绘画,这样他们才感到最大的快乐。

但是,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

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有赖于前述四种需要的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