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十四五”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新基建”
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政策
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政策国家政策中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部分有:1.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新基建主力军优势,积极开展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2.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通过联合攻关、产业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攻克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工业软件等关键短板,围绕企业实际应用场景,加速突破先进传感、新型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共性技术及5G、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挛生等前沿技术,打造形成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技术体系。
3.加快发展数字产业。
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布局数字产业,聚焦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等新领域,着力推动电子商务、数据资产运营、共享服务、平台服务、新零售等数字业务发展,打造规模化数字创新体,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培育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龙头企业,研发和输出数字化转型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此外,《意见》还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二是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三是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四是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
除此之外,国家政策中还有其他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容:1.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推动国有企业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数字化转型人才培养。
推动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具有数字化转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加强数字化转型培训,提高数字化转型人才的素质和技能。
3.强化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
加大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数字化转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
4.优化数字化转型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市场准入环境,降低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经营成本。
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在这个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
首先,新基建的兴起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新基建包括了5G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新兴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推动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例如,5G网络的广泛铺设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处理能力,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
其次,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通过应用新基建技术,传统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运营。
比如,在工业领域,新基建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智能化生产。
在农业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提供精确的农事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新基建的数字化转型使各行各业更加高效、智能,进一步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新基建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升级。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商业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新基建的引入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例如,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电商平台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实体商店模式,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此外,新基建还催生了新兴产业,如共享经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此外,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基建的推进,各个领域对数字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来从事新基建建设和数字经济的相关工作。
例如,需要大批网络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专家等。
这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劳动力的结构调整和提升。
中国未来发展新基建的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新基建的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新基建的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5G技术:中国将加大对5G技术的投资和推广,建设更多的5G基站和相关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的发展。
2. 物联网:中国将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建设更多的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突破。
3. 能源转型:中国将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建设更多的风电、太阳能、水电等新型能源项目,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 高速铁路:中国将进一步扩大高速铁路网覆盖范围,建设更多高速铁路线路,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性。
5. 数字化基础设施:中国将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光纤网络等,以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
6. 智慧城市:中国将加大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力度,推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运营效率。
7. 医疗卫生:中国将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医疗机构
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智能医疗设备和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
8. 环境保护:中国将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和力度,建设更多的环保设施和项目,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未来发展新基建将主要聚焦于技术创新、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向,以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社会进步。
“十四五”国有企业如何引领数字经济发展
48| New Economy Leader | 2021年第01期摘 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 比例及对工业渗透率偏低,数字经济基础支撑不足以及数据安全隐患、行业垄断等。
“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要以创新驱动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挑起数字化发展的“大梁”。
具体路径是:科学编制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深度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企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从战略上布局数字平台和数字产业。
关键词:十四五;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十四五”国有企业如何引领数字经济发展□ 陈 贇在新冠疫情冲击和经济衰退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其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十四五”时期,国企在数字经济领域要发挥“顶梁柱”作用,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优化布局数字经济,深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塑造国有企业竞争新优势。
一、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发展方面的主要成效近年来,许多国有企业以“上云用数赋智”为重点突破口进行数字化转型,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实际行动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信息化处负责人在“2020中国智慧企业发展论坛”上披露,央企和国企的数字化转型基础较为不错,目前已在工业互联网建设、区块链、北斗、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进行了部署,截至2019年底,央企设备数字化率超过52%,较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
加快数字化转型,奋力开启“数字工行”建设新征程
加快数字化转型,奋力开启“数字工行”建设新征程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马雁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部总经理 马雁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指导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转型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以金融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数字化转型对于工商银行来说并不是新命题,工商银行走过了金融科技驱动业务发展的“数字化1.0”阶段,完成了从银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银行的升级跃迁,现已进入“数字化2.0”阶段,旨在以科技和数据为关键要素,加快推动经营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数字化变革,奋力打造与现代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数字工行(D-ICBC)”,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金融科技“智慧树”结出丰硕成果工商银行按照“科技驱动、价值创造”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举全行之力推动数字化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工商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的安全根基愈发稳固、技术数据支撑更加强健、组织架构日趋完善、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科技与业务融合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金融科技这棵“智慧树”展现出“根深、干强、枝繁、叶茂、果实”的向上生机,为加快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住“安全底线”,打造更加安全可控、绿色低碳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
工商银行始终把金融网络信息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安全屏障,努力打造客户心中、监管心中最安全的银行。
2014年,工商银行在业内首家完成“两地三中心”建设,该项目荣获人民银行“2015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特等奖”,推动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跨越式发展。
2020年,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嘉定园区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是四大行唯一入选的数据中心,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与此同时,经过持续探索优化,工商银行形成了全行协同的内部治理长效机制,近年来未发生重大生产运营和网络安全风险事件,连续多年在国家级信息安全实战演练中排名前列,安全生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中国新基建感悟 -回复
中国新基建感悟
中国新基建(New Infrastructure)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支撑,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投资于智能交通、数字城市、电子政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医疗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对于中国新基建,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 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新基建是中国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举措。
通过大力发展新兴技术和数字化产业,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2. 加速数字化进程:新基建可以加速中国的数字化进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新基建的推动将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3. 促进创新创业:新基建提供了创新和创业的机会。
在新基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创新和创业者来推动技术和业务的创新。
对于创新创业者来说,新基建是一个具有巨大商机的领域。
4.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基建的推动下,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
5. 推动可持续发展:新基建将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新基建中,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和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新基建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数字化进程、促进创新创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基建工作措施
新基建工作措施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的变革,新基建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新基建工作措施是指在传统基础设施基础上,利用新兴技术和新的发展模式,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建设,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项新基建工作措施,包括5G网络建设、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数字化制造和智慧城市。
这些措施将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G网络建设5G网络建设是新基建工作的重要分支,它将推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提供强大动力。
5G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设5G基站:通过布建5G基站,实现高速、低延迟的无线通信,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
•推广5G终端设备:推动5G手机、5G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5G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努力实现5G网络的全面覆盖,让更多地区和人民能够享受到高速网络的便利。
5G网络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5G的广泛应用也将为其他新基建领域提供强大的支持。
智慧交通智慧交通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交通管理方式,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效率性和环境友好性。
智慧交通的核心工作包括:•交通数据智能采集和处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交通数据,为交通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通过智能信号灯、智能交通控制中心等设施,优化交通信号控制,减少拥堵和事故发生。
•智能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建立全面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包括智能收费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
智慧交通的推广将改善交通系统的质量,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
智慧能源智慧能源是利用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优化能源管理和利用的方式。
智慧能源的主要工作包括:•智能电网建设:建立智能电网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监测,实现电力供应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09•【字号】浙政办发〔2021〕33号•【施行日期】2021.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改革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3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省及各设区市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要点和省国资国企“十四五”重大投资项目、重大发展平台、重大改革举措、重大政策目录由省国资委另行公布。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6月9日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为推动国有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十三五”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打下的基础(一)国有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级国资国企(包括金融、文化类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0.2万亿元、净资产5.5万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4万亿元、利润总额1535.8亿元。
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1.6万亿元、净资产6074.6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利润总额446.2亿元。
全省21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超千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56家,8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物产中大集团连续10年进入世界500强,巨化集团、省能源集团、省交通集团、省海港集团、杭氧集团、杭州城投集团等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二)国资国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深度参与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实施,累计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
“新基建”的三大方面、七大领域
“新基建”的三大方面、七大领域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 2020年第5期文|夏旭田李振梁宇芳毕凤至郑嘉琪陶力《21世纪报道》记者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4.280, 0.01, 0.23%)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
发改委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将加强顶层设计。
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加快5G网络等建设,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工信部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不过“新基建”建设要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实施上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涵盖三大领域,投资空间巨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此后,央视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十四五有关加强数字化转型的政策
十四五有关加强数字化转型的政策
十四五是指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涵
盖了2021年至2025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重点关注加强数字化
转型,以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为了实现这
一目标,政府提出了以下相关政策。
1.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政府将加大力度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提升数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政府将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推动5G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并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政府将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隐私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强数据安全审查和防范措施,
确保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4. 促进数字技术创新:政府将鼓励和支持数字技术创新,加强
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和
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 提升数字技能水平:政府将加强数字教育和培训,提升公众
的数字技能水平,培养更多具备数字化转型能力的人才,为数字经济
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6. 加强数字治理能力:政府将提升数字治理的能力,推进数字
政府建设,加强政务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
公共服务水平。
以上是十四五期间加强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
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
数智时代如何构筑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
数智时代如何构筑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
要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建,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建立数字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宽带网络、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基
础设施的建设,为产业数字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2.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传统产
业向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模式进行生产、管理和营销等环
节的数字化改造。
3.加强人才培养:建设专业化、复合型的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培养
具有数字化思维和技能的人才,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
保障。
4.加强安全保障:加强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体系,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可靠性。
5.加强跨部门协同: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同合作,打破信息孤岛,共
享数据资源,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6.鼓励创新创业:提供创业支持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鼓励企业和个
人在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域进行创新,推动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促使产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转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基建如何驱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新基建如何驱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中国经济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新基建”这一概念,通过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基建如何驱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1. 新基建带来的机遇, 2. 新基建的主要领域, 3. 支持新基建的政策措施和投融资方式。
一、新基建带来的机遇新基建是指以先进的数字科技和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绿色的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
新基建涵盖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截至目前,已经有不少与新基建相关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比如说5G产业、工业互联网以及新能源产业。
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还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而且随着“新基建”相关政策的落地,相关生产和服务领域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新基建不仅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更是能为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
二、新基建的主要领域1. 数字基础设施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基础设施构成了重要的基础。
其中5G基础设施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打破了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极限,有望大大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效率。
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数据中心、大数据等数字基础设施也将为以数据为基础的各行各业提供发展空间。
2.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的建设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之一。
智能交通不仅能够提升公共交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还能实现城市内交通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同时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
未来,智能交通将为城市交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给市民带来更便捷、更舒适的交通体验。
3. 绿色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更多的人关注着环保和能源的问题。
开发新能源不仅能够提高环保水平,还可以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并控制污染。
2023-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战略指导方案-1
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战略指导方案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数字化趋势加速发展。
在中国,新基建成为了政府经济政策的重点之一。
为了加速数字化转型,中国政府发布了“新基建与数字化转型战略指导方案”。
一、确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方案的最初目标是为新基建提供支持并促进数字化转型。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方案首先要确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这样,政府能够指导企业、创业者和研究机构对其投资和研究进行调整,适应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变化。
方案中指出,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数字生态三个方面。
其中,数字生态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数字经济延伸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
二、加速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数字化转型的前置条件。
方案鼓励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投资数字化基础设施。
其中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优化。
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持续不断地更新。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入资本市场投资和推动国家战略,引导私人部门加入基础设施建设。
三、推动数字化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需要创新技术的支持。
方案提倡创新、探索新模式下的数字化技术。
鼓励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扩大数字化技术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四、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吸引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人力资源。
政府应该引导企业和高校合作,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同时,政府需要出台税收和财政等政策,吸引全球优秀的数字化人才加入中国数字化转型。
五、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了一大挑战。
方案提出,加强对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数据的控制,并“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可靠、可控、有规可循的信息基础设施”。
六、建立数字化转型监管体系政府需要建立更为科学、完整的监管体系,以更好地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监管体系的建立,可以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生态的建设。
总之,数字化转型已经日益成为全球趋势。
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中的数字化转型
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中的数字化转型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趋势和必然选择。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不能幸免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本文将探讨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中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1. 提升效率和质量: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实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在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就进行全面的模拟和优化,减少设计错误和施工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2. 降低成本和风险: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和风险。
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减少维修和停工时间,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3. 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例如,利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排,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促进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1. 技术挑战:数字化转型需要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还存在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标准等。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需要建设和培养相关的人才队伍,提高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
2. 组织挑战:数字化转型需要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然而,这需要克服部门间的壁垒和信息孤岛,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需要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变革管理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
3. 市场机遇:数字化转型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建筑、智能水务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形成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数字建筑平台构筑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
数字建筑平台构筑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研究院院长 刘刚建筑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传统的粗放式发展,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唯有扎实推进数字化变革,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生产力、优化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并助力建筑企业在蜕变中走向后疫情时代供需变化倒逼产业数字化变革新冠肺炎疫情下,建筑产业供需两端的变化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从需求端审视,人们对房屋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如果说疫情之前,人们购房更多聚集在住房的性价比选择上,那么疫情之后,住房的品质则更受关注,人们对于大空间、多户型、低密度的住房更加青睐。
同时,疫情之下,人们对房屋相关软性服务的关注正在觉醒:更齐全的基础配套、精准到人的服务和防护,甚至是运用AI、大数据的智能运维体系,折射出人们对居住品质快速提升的强烈要求。
其次,审视供给侧,对于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建筑企业来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工程提质增效、节本降耗的压力倍增。
面对工期延误,企业如何追回失去的时间是每个项目都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同时,伴随国家疫情防控和发展经济的双轨制任务要求,工程项目成本增加、质量控制、健康管理、安全管理、物料供应等,也将是建筑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目前形势来看,无论是快速提升建筑品质,还是工程项目提质增效,都离不开以数字化为主要手段的支撑。
深化数字化变革,以全新面貌驱动产业发展,将成为建筑业焕发生机的最佳途径。
数字建筑平台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我国发展“新基建”按下了“快进键”。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所述:发展“新基建”既包括对“老基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也包括在“老基建”领域发展数字产业。
“新基建”本质上是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基建将成为“新基建”的核心,更是数字产业的重点。
国有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编制思路和落地方法
国有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的编制思路和落地方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
国企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始终肩负着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相对更加复杂,但我国经济仍具有充足的发展韧性,对国企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如果沉着应对,国有企业仍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因此,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并用于指导未来五年企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有企业的十四五规划是具有宏观性、全局性、综合性和引领性的中长期规划,我们首先基于整体的视角,来全面审视国有企业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思路。
首先,需在承接中央政府十三五规划的整体回顾的基础上,客观回顾企业的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
真实、系统地复盘企业在十三五阶段的发展优势和不足,如实反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制约条件的影响,争取在制定下一阶段目标的时候,能有更加完善的考量。
其次,我国十四五开局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远甚于过往。
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经济格局、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相较于十三五时期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新形势下,企业只有对宏观层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在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基于全局视角,更加深入的理解上级单位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再次,十四五开局阶段,各行各业都面临不小的变化与挑战。
企业无论涉足何种行业,都要对自身的行业性质、定位、内外部环境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判,充分调查研究市场行情,厘清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优劣势关系,研究科技创新发展变化及产业格局情况,审慎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目标,科学的制定企业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而言,本次的十四五规划,不仅是一项上级布置的政治任务,更是企业全面、深刻审视未来三到五年发展的发展战略的契机。
因此,企业在做十四五规划的时候,既需要着眼于当前,客观审视自身面临的实际情况,又需要站在未来看现在,提前谋篇布局,将企业的发展路径、关键战术和创新方向等方面,思考的更加通透。
“十四五”期间国企改革重点与趋势解析
国务院: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明确的任务举措,制定 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
“坚持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未来三年是关键的历史 阶段,要落实好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改 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要从国家整体战略出发,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要 求,聚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国资国有企业监管、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化财务硬约束、削减和 规范补贴、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回报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明确的任 务举措,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
“双百行动”综合改革
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 央企三项制度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 厂办大集体改革
央企专业化重组/改制上市……
*注:三项制度改革包括市场化用人选人、市场化用工和市场化薪酬分配三个方面,其中市场化用人选 人包含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等,市场化薪酬分配包含工资总额、薪酬分配、 绩效考核以及中长期激励等。
监事会 监事 行使监督权
投资者参与意愿低,引入
• 员工稳定,改革阻力较小
资金少
• 国有保持一定的决策权,对改
国有相对控股
• 国有股东为单一最大股东, 但持股比例不超过50%
•
革后企业发展有一定支撑
•
投资者参与意愿更高,引入资
对投资者和管理层的能力 要求较高
金相比国绝对控股要多
国有参股
• 国有股东最大限度释放股权,
• 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 50%且单一最大股东为非国
2023-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规划指导方案-1
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规划指导方案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包括《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规划指导方案》。
这份方案将指导未来五年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数字农业等领域的发展。
以下是我对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规划指导方案的理解:一、总体目标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化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比达到65%左右,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融合达到较高水平。
具体来说,数字化经济可以从消费、制造和交通等领域入手,推动更多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二、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是方案中的重点之一,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货币等领域。
未来,将加大数字经济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数字化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
三、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关键领域。
将继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特别要注意的是,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平台化和生态化建设,加强企业间的协同和信息交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四、数字农业数字农业是数字化转型当中的后起之秀。
通过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我国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相对滞后,数字化转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有望在这一领域大有作为。
综上所述,我国数字化转型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未来五年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数字农业等领域的发展,实现数字化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全面打造数字中国。
关于新基建的名词解释
关于新基建的名词解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正在兴起,被广泛称之为新基建。
它是指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以及建设新兴基础设施的行动。
新基建凭借着其独特的特点和领先的技术,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战略支撑。
一、新基建的发展背景新基建的兴起源于当前技术革命的大潮。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新冠疫情的影响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各行各业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也推动了新基建的快速发展。
二、新基建的内涵和特点1. 数字化:新基建的核心理念是数字化。
通过建设高速宽带网络、5G基站、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快速传输、高效处理和智能应用,构建智能化的社会生态系统。
2. 联通性:新基建的目标是提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性。
它不仅包括传统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还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推动各类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
3. 绿色可持续:新基建强调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建设。
通过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环境保护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三、新基建的主要领域和应用新基建涵盖的领域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互联网基础设施:包括5G基站、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等,用于构建高速、安全、稳定的信息通信网络。
2. 智慧交通: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公交、智能停车场等,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出行环境。
3. 智慧城市: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供水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等,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4. 新能源基础设施:包括充电桩、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用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发展。
5. 数字化农业:通过农业物联网、智能灌溉系统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转型:“十四五”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新基建”作者:朱伟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20年第03期【提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减弱,而技术和数据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强。
日前,中国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及《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和“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可见技术和数据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新生产要素,也是“十四五”时期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当然,应清醒地看到,新冠疫情这场全方位的大考也反映出国企在数字化转型层面的三大瓶颈问题。
“十四五”期间,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应以制度创新、管理转型、制度优化为着力点。
【关键词】国企改革;数据要素;数字化转型;新基建;“十四五”规划2020年是中国“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规划年。
然而,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困难和挑战。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疫情让中国企业的管理者面临着全方位的考验。
令人欣慰的是,在加持了数字经济的今日中国,商业的韧性、活力和潜能仍然充足: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体系保障着物资投放、商品销售和人民消费;远程办公系统协助企业灵活有序复工,也催生了新的职业协作模式;还有更多企业以创新思维、技术赋能应对危机,孕育出更有社会责任的数字化生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预测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预计2021年中国GDP 增速可实现反弹式增长,达9.2%。
事实上,数字经济总量已占中国GDP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联合国《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经济体之一。
中国信通院也预测,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或将达到60万亿元。
2020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2020年5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再次明确,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标准和措施,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
可见,技术和数据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新生产要素。
更加注重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基建”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有助于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技术和数据也是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抗疫过程中,国企全力有序保障民生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行。
截至2020年3月,97家中央企业、4.8万户央企子企业以及46万多家各类国有企业的复工率超过九成,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着国民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对于国企而言,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积极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层次价值,对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尤为重要。
当然,前景美丽,现实严峻。
我们在经受考验的同时,更应清醒地看到,新冠疫情这场全方位的大考也反映出在数字化转型层面的三大瓶颈问题。
一、当前数字化转型的瓶颈第一,本次疫情反映出新基建需要夯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地基,而数字基建等新基建则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地基。
要建设好数字中国,就要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打造数字政府。
建设数字政府的优先目标是“一网通办”,其关键是数据共享。
目前看来,“一网通办”尚未形成闭环,而同样以数据驱动作为根基的“多网”——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仍处于融合进行时状态,尚未形成“一网通办、多网融合、网网通办、一网统办”的合力。
5G绝不仅仅是网速的提升,而是其他更多前沿数字技术大规模商用的加速器,从而掀起一场颠覆式的产业数字化变革和消费数字化革命,为每个企业带来一场全新的变局。
埃森哲面向全球12个行业的1800余名全球大、中型企业高管的5G市场调研发现,5G将带来的变革巨浪目前被普遍低估,应用场景需要加速落地。
同样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物联网也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受访高管中有72%确信产业物联网将彻底改变其所在行业,但仅有20%制定了产业物联网的应用战略。
埃森哲对中国企业的调研发现,工业X.0带来的变革都是基于数据驱动,物联网通过各种传感器抓取物理世界的数据,再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物联网,企业得以持续感知客户需求,创造新的服务模式,推动业务增长,这才是物联网对企业最大的价值所在。
而阻碍企业实施物联网战略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企业对应用场景认知模糊导致需求的不确定性、投资吸引力不足、缺乏外部合作、人才和组织四方面。
要克服上述挑战,单单靠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是不够的。
不同于“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在多领域的应用,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
但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创新生态也相对滞后,领军企业重单打独斗、轻合作共享。
另外,伴随着能源转型、绿色发展以及个性化用户体验等需求,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也有待加快发展。
第二,本次疫情反映出产业链和供应链需要固本强筋。
尽管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40多年的改革开放、30年的全球化将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但是此次疫情对“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超出了大部分企业的预期和经验。
一旦在全球范围内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中断,就会造成整个上下游企业的巨大损失。
产业链和供应链作为经济的生命线,其重要性前所未有。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不仅是應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之举,更是着眼长远、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向高质量迈进的中国制造,需要以数字化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大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整合。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实现信息、技术、产能等精准配置与高效对接,从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
未来,产业链、供应链将不再是上下游环节的单一或者单向衔接,而是向着更加多元复杂的生态系统转变。
国企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龙头,需要在其中发挥开路先锋、引领示范、突破攻坚的作用,在全链条上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
第三,本次疫情反映出国企的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头部企业”,国企在此次疫情中做出了积极和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从顶层设计、架构建设、技术集成到运营维护以及数据整合、分享、提炼、再利用、安全、管控等各种困难接踵而来。
近期,埃森哲对中国1012家企业的高管开展调研,有三分之二的受访高管认为难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将数字技术转化为大规模的创新并充分挖掘其商业价值,掣肘因素主要是缺乏可信的数据和IT系统、技术和创新成果在组织内扩散的交易成本高、难以快速实现技术在企业现有架构内的部署以及企业架构缺乏足够的应对技术不断升级迭代的灵活性。
而埃森哲《2019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则表明,有91%的受访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不足,中国企业需要拥抱革新思维,制定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战略,推动研发、生产、用户体验的全面转型,并打造动态高适应性组织,推动全业务升级。
这不仅需要数字化工具,更需要数字化战略与管理;不仅要开拓数字化业务,也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成为真正的数字化企业,从而释放数字转型的最大价值。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减弱,而技术和数据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强。
2018年科技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达到58.5%;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2019年全球排名第14位。
前不久,中国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以及“加快培育數据要素市场”。
其中,数据要素是首次以正式文件明确。
可见技术和数据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新生产要素,也是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二、“十四五”期间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国企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国家队,始终肩负着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国企当仁不让地要充分发挥在税收、GDP、就业人数、对其他类型企业的经济带动力等方面的长板优势,继续当好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头羊,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
而在此过程中,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十四五”国企改革和发展规划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新基建”。
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有三个着力点。
一是制度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必由之路。
“十四五”期间,国企需进一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放在第一位认真落实。
国企要想蓬勃发展,首先要实现制度创新,并以此带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混合所有制是现代市场体系和现代企业运行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主线。
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企业数量已达129家。
其中,国企87家,平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利润率分别为722.5亿美元、35.4亿美元、4.9% 。
国企具备了同跨国公司竞争的实力,但仍旧存在体量高于质量、大而不强的问题。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其目的是高质量发展,其手段是数字化转型,由此全面增强国企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真正做强做优做大,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二是管理转型——国企管理体制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变是必然选择。
国企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的市场主体,在计划经济下,国企仅是行政指令的执行者;在市场经济下,国企必须转变为市场竞争主体。
只是“管企业”关注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指标,容易导致企业盲目追求贪大求全;而“管资本”则更关注资本合理流动、优化要素配置,最大化地让市场引导企业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要求,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增强企业活力。
国资委数据显示,国企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约70%,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比均超过60%、利润总额占比超过80% 。
国资委认为,国企已经进入了资产资本化、股权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对国有独资、全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对境内国企的管理模式也已经不适用于“走出去”的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