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5篇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5篇
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5篇初中化学九年级教案学案1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4教学方法探究式5教学用具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2.实验准备: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录像]播放关于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录象倾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一.认识燃烧的条件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到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教案5篇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教案1生活中常见的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初中化学课教案范文5篇
初中化学课教案范文5篇初中化学课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2、教学步骤:3、活动与作业: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⑥其它(自拟)点评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
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
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案第一节:实验室准备为了保证化学实验的安全进行,必须提前进行实验室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室的环境整洁和安全装备的检查。
1. 实验器材准备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
确保实验器材的数量足够,并且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没有损坏或漏洞。
检查玻璃器皿是否有破裂、裂纹或玻璃渣等问题,若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同时,确认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的性能是否正常,如天平、pH计等,并做好相应的校准。
2. 实验室环境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是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要保障。
实验桌面应清洁干净,无杂物和化学品残留。
同时,确保实验室地面干燥,没有水或化学物质的泄漏。
实验室内的通风设备应检查是否正常运转,以确保及时排除产生的有害气体。
3. 安全装备检查安全装备是化学实验中防范事故、保护实验人员的重要设施。
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检查实验室内的安全装备是否齐全,并保持其功能正常。
这些安全装备包括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灭火器等。
确保这些安全装备的位置明显可见,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使用。
第二节:实验前安全指导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必须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指导,确保实验人员掌握实验操作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规范告知实验人员实验操作的规范和要求,包括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操作步骤的顺序、化学品的使用量和注意事项等。
必须强调实验人员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方案,必须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
2. 安全注意事项向实验人员介绍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例如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品、戴好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等。
特别要强调实验时不可饮食,避免将化学品误认为食品。
3. 紧急情况处理告知实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和进行紧急处理。
例如,当化学品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若发生火灾,应迅速使用灭火器进行扑灭,并及时向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第三节: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并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九年级化学课程教案设计范文5篇
九年级化学课程教案设计范文5篇九年级化学课程教案设计范文1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提问)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板书)第一节空气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提问)①实验现象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板书)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讲解)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温室效应”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空洞”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
[作业] 略九年级化学课程教案设计范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投影仪及相关图片、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时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初中安全教育教案:化学实验安全教育
初中安全教育教案: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化学实验安全教育一、基础知识概述在化学实验中,一些化学试剂或仪器等具有危险性。
因此,学生需要在学习化学实验时都要遵守安全规定,防止发生危险事故。
1.1 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化学实验中会使用一定量的化学试剂。
如果处理不当或者量测不准确,那么就有可能会发生危险事故。
实验当中会产生一定的气体,有的火爆易燃,有的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有可能会因为实验设备损坏而引起火灾、爆炸等各种危险事件。
1.2 安全规范化学实验室设有化学品消防仓和防爆柜,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佩戴安全试剂。
禁止私自拿取化学试剂并放在衣兜或手中。
需要提醒学生不要乱扔化学试剂残渣,以免污染实验桌面和使用其他实验设备。
当你在使用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备使用顺序。
1.3 实验前的安全讲解在开始化学实验前,老师应当进行一次安全讲解,详细解释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以及防范事故发生的方法,同时应当让学生重视实验安全,避免草率安排实验并提醒他们事故处理时的应急措施。
二、化学实验的防火措施2.1 安全用火方法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采用开放式或封闭式的实验体系。
如果使用开放式体系,要保证实验器材的位置合理,同时在加热时,需要保证加热源和实验器材之间有足够的间隔。
同时,加热必须采用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安全用火方法。
2.2 保证实验设备完好在使用仪器时,需要确保它们完好并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以避免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
2.3 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实验中往往选择具有危险性的化学物质,因此需要学生遵守相关实验规定,加倍小心处理这些化学试剂。
试剂的搬运和使用需要与其他操作分别进行。
此外,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一定要佩戴安全试剂,并保证实验中使用的所有设备都在培训室内使用。
实验时还应避免拥挤,以免导致工作区域不足。
三、化学实验的应急处理方法3.1 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理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如果意外发生火灾或爆炸,学生需要迅速切断电源,放置灭火器进行救火并及时报警。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学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化学是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在讨论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的分别与提纯、鉴别与鉴定等定性定量分析,但是化学试验操作考察的是同学对化学学问点的把握,然而却总有许多同学在简洁的学问点上“摔跟头”。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学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教案1学习目标:1、把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留意事项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等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留意事项2、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过滤等基本操作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托盘天平只能粗略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能称准到___________克。
〈1〉称量方法:① 称量前先把___________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___________。
若指针偏右,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
①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夹取砝码,先加___________,再加___________,最终移动________,直至天平平衡为止,读取砝码和游码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_____________,把游码移回_________________处。
〈2〉留意事项:为防止天平受到污染和损坏,应特殊留意:① 称量干燥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______________,然后把药品放在其上称量。
①易潮解的药品,必需放在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称量。
2、量筒的使用:量筒用来量取肯定体积的液体。
〈1〉选择的依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教案
化学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教案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教案一、引言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培养实验技能和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然而,化学实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化学实验的前期准备、实验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介绍一套全面的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教案。
二、化学实验安全的前期准备1. 实验教师责任实验教师应对实验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实验室条件的实验项目。
在实验前,应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风险,并准备好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应急措施。
2. 实验室环境和设备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宽敞,并配备足够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安全淋浴、眼镜清洗装置等。
实验室内应定期检查化学品储存情况,确保化学品的标识清晰可见,并按照规定分类储存。
3. 学生参与前的安全教育在学生进行实验前,应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和相关的安全知识,强调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
学生们应了解实验的危险性,学会正确佩戴安全装备,并明白实验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措施。
三、化学实验安全的实验操作1. 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条件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条件。
例如,使用火焰时要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操作易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时,应采取适当的排风措施。
同时,实验时需注意实验组分的比例和温度的控制,避免产生意外的爆炸或反应失控。
2. 正确佩戴安全装备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应正确佩戴安全装备,如实验服、实验手套、防护眼镜等。
实验服应选择透气性好、不易燃烧的材料,实验手套应选用耐化学腐蚀的材质,以保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 防止误操作和交叉污染学生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遵守实验操作的规定步骤,不得随意更改实验物的用量和操作顺序。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尤其是避免不同试剂之间的混合,以防止发生不可预知的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几种碳的性质和用途。
⑵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微观结构。
⑶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学生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通过物质的结构影响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的不同元素可以组成物质,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几种元素是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同学们请讨论一下并将其结果汇报好吗?(二)讲授新课:一、碳的单质]⑴金刚石:⑵石墨:⑶C60观看科利华软件(1)上述三种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2)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碳的化学性质:用墨(用碳黑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木桩埋在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的表面稍稍烤焦?)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1)冬天生煤炉能引起煤气中毒,为什么?(2)氧气的有哪些化学性质?2、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1)反应现象:(2)反应方程式:碳完全燃烧:碳不完全燃烧: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1)观察实验现象,(2)共同分析反应原理,(3)板演方程式。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1)反应现象:(2)反应方程式:这个反应的特点: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含氧化合物)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木炭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而使氧化铜还原为铜,导出:a.还原反应,b.氧化反应c.木炭具有还原性木炭的还原性在冶金工业上的应用(三)课堂练习:(四)小结:(师生共同完成)(五)布置作业:书P109习题1-6课后记:本节内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精选篇2一、指导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初中化学教案(5篇)
初中化学教案(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初中优秀化学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钠的性质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复习】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学生】探究、回顾。
【学生探究】教材P38思考与交流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引导学生看元素周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
因此,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总是以化合态存在。
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如,Ag、Cu、Au、Pt)。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钠【板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板书】一、金属钠(Na)【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常见的危险性物质和常见的实验室意外。
2.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安全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操作习惯。
二、教学内容:1.科学实验的基本安全知识。
2.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危险性物质及其预防措施。
3.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室意外及其应急措施。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发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思考。
比如,询问学生在理科实验中有没有遇到过危险情况,或者在学校或家中平时的实验活动中遇到过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意识到实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2.学习与讨论:a.学生分组研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1-2个危险性物质,研究其化学性质、储存方式、防护措施等,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做出指导和点评。
b.学生小组进行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些实验室意外的案例,学生小组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急措施。
学生分组报告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点评。
3.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几个小实验,其中包括使用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和试剂。
在操作实验之前,教师向学生解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强调安全常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操作,并注意实验室安全要求。
四、讲解与复习:针对实验中的常见危险性物质和实验室意外情况,教师进行概念讲解和知识点复习。
通过举例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五、总结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针对实验室安全的相关知识进行小测验。
学生可以通过小测验的结果来评价自己对实验室安全的掌握情况。
六、作业布置: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的实验室中,进行一次小实验并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并写出一份实验报告,着重强调实验室安全相关内容。
七、教后反思: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上课表现和作业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下节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通用5篇
初中化学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案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通用5篇1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一、分子原子1.复习知识【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
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初三化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5篇初三化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初三化学教学案例篇一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
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
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1一.说教材《海水制碱》这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3单元第3节的内容,纯碱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初中化学遇到的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
本单元以海洋为背景,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氨碱法制纯碱;二.纯碱的性质。
”在第一部分,主要内容:首先是通过认识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的角度思考原料选择的问题,树立元素守恒观;二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体会学习化学的必要性。
在第二部分,通过用分类的方法探究纯碱的性质,总结盐类性质的一般规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通过复分解反应实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认识和思考宏观的现象和变化,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二.说学情学生的起点知识、能力和思维障碍:(1)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
(2)学生虽然有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的意识,但还不能完全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的现象与变化。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重点学习了酸与碱,但对于盐的认识仅局限于几种具体物质(如接触的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而对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无法根据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
本课时在学习了纯碱的制法和用途的基础上,由学生较了解的盐——碳酸钠入手探究盐的化学性质,既点明了个性,又体现了盐的共性,使学生有全面认识。
三.教学目标过渡: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及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纯碱等盐类的性质;3.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和交流讨论,了解盐类的性质,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设计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设计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盐酸、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试管、试管架、滴管。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用滴管分别取一些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试管中。
2. 将PH试纸浸入试管中,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
3. 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以及PH值的变化。
实验原理:酸和碱在适当的比例下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这个反应的特点是PH值变化明显。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使用的试管要小心操作,防止试管破裂引起伤害。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溶液可能会有刺激性,避免接触到皮肤或眼睛。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延伸:
1.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中和反应的变化。
2. 学生可以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后,进行蒸发,观察生成物的变化。
实验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能够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现象。
2. 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
3. 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实验环境整洁情况如何。
备注:本实验适用于初中化学课堂,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初中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安全教案(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初中化学实验安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认识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仪器的使用、固液药品的取用、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准备:试管、烧杯、量筒、集气瓶、酒精灯、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漏斗、试管夹、玻璃棒、蒸发皿、广口瓶、玻璃导管、橡胶导管、橡皮塞、石灰石、碳酸钠粉末、水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课程课件演示:化学实验室[提问]:同学们想进化学实验室做实验吗?想做实验,我们要先知道实验安全知识才行。
课件演示:实验室安全守则[提问]:你知道不遵守安全守则会带来什么后果吗?课件展示:实验安全事故事例。
[讲述]: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安全的完成实验。
二、新知学习[讲述]要想成功实验,就离不开仪器和药品,我们先开始学习仪器的使用。
(一)常用仪器使用课件展示:各种实验仪器。
1.仪器分类(1)用于加热的仪器。
可分为能被直接加热的仪器,如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能间接加热(垫石棉网)的仪器,如烧杯、烧瓶等。
(2)计量仪器。
量筒、天平、温度计等。
(3)其它仪器。
如漏斗、铁架台等。
[学生活动]跟着课件认识桌上的实验仪器。
安全提示:有一些仪器制作原料为玻璃,所以是易碎品,在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破碎伤人。
2.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1)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讲解]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所以常要使用酒精灯。
[教师演示]酒精灯的点燃、熄灭。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案
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案标题: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案引言:中学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实验操作涉及许多化学物质和潜在的危险因素,安全问题始终是实验教学中的首要考虑因素。
本文旨在为中学教师提供一份全面且有效的化学实验安全教案,以确保学生在实验室中的安全。
第一部分:实验室准备和规划1. 实验室条件准备:- 实验室宽敞明亮,通风良好,配备灭火设备、急救箱等基本设施。
- 确保实验室内的紧急出口通畅,并标明疏散路线和逃生计划。
2. 实验前的规划:- 确定实验目标和实验步骤,并编写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南。
- 评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确保教师对实验操作熟悉,并能够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第二部分:化学品管理和储存1. 化学品选择和购买:- 选择化学品时,优先考虑无毒、无腐蚀等性质较为安全的物质。
- 确保从可靠的供应商购买化学品,并查看其标签和安全数据表。
2. 化学品储存和标示:- 将化学品按照类别进行分组存放,并在存储区域明确标记。
- 确保储存区域干燥、通风,并与其它实验室区域隔离。
- 积极清理过期或不需要的化学品。
第三部分:实验操作安全措施1. 实验前的个人防护:- 学生和教师应该穿戴适当的实验服、眼镜、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设备。
- 强调学生在实验期间不得吃东西、喝水以及用手触摸面部。
2. 毒性物质操作:- 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有毒物质,使用工具或设备进行操作。
- 尽量在通风好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毒性物质的实验。
3. 火焰和热量操作:- 注意使用火焰时的安全操作,保持实验区域内的可燃物清晰。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实验器材的稳定,避免热膨胀和破裂。
4. 腐蚀性物质操作:- 避免与腐蚀性物质直接接触,实验中应穿戴手套和防护眼镜。
- 在操作过程中,将腐蚀性物质储存在密封容器中。
第四部分:应急处理和事故报告1. 急救知识:- 学生和教师应接受基本的急救培训,并熟悉常见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5篇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了解氨的水溶性;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投影】①2007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②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③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教师】为什么关于合成氨的反应多次受到诺贝尔奖的垂青呢?氨对于我们生产生活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氨,了解氨的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1、物理性质【教师多媒体出示新闻】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同学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到哪些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刺激性气味,液氨易挥发,液氨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
【教师】那么氨气除了这些物理性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演示】喷泉实验。
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结束后说一说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学生】烧杯里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教师】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较大量的氨气溶于少量的水中,使烧瓶内的气压明显小于瓶外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教师】没错,氨气的溶解度是非常大的,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氨气溶于水后,与水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溶液叫做氨水。
但一水合氨又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化学性质【教师】同学们继续思考,烧瓶内的液体变成红色又说明了什么呢?【学生】说明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呈弱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
同时也说明氨气也是一种碱性气体。
【教师】氨气也是气体当中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氨气的性质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氨气呢?【学生】可以用湿润的红色试纸,如果气体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那就说明气体是氨气。
【教师】既然氨气是碱性气体,那么它是不是可以与酸反应呢?【教师】演示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现象,并尝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师】氨气可以与酸反应,生成含有铵根的盐,我们就把它叫做铵盐。
那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不接触就能放出白烟呢?【学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强挥发性。
3、铵盐的性质【教师】组织学生自行阅读教材铵盐的性质部分,并讨论应当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并解释原因。
【学生】①由于铵盐受热易分解,所以要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②由于铵盐会和强碱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反应,生成氨气。
因此施用时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
环节三:巩固提高【学生】在含铵根离子的试剂中加入强碱(常用氢氧化钠)并加热,如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放出可确定有铵根离子。
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氨的性质作业:课后搜集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精选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描述有关实验现象;会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铁制品锈蚀的原因和一般防锈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逐步养成实验、观察、思维的习惯并学会其方法,能利用铁的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3、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冶铁史,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分析:1、铁的化学性质。
2、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3、建立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的观点。
三、突破难点措施:通过比较铁与氧气反应,铁在干燥空气中、在水中、与空气和水接触的不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不同的结论。
四、教学模式:开放式“超前自学”教学模式。
其基本环节是:学生开放学习--交流学习结果--师生总结评价--创新应用练习。
五、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查阅资料。
六、教学媒体选用:常规仪器(略)、录像片、实物投影仪、图表、计算机。
七、提前准备工作:1、学生查阅有关资料;2、提前一周开始观察铁生锈的三个实验。
八、教学过程:(一)专题讨论,开阔视野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铁制成的?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我国古代何时发现“湿法冶金”?3、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状况如何?(二)学习交流,总结评价1、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了解回忆铁的物理性质:_色,_态,_延展性,_传导性,硬度_,密度_,熔点_,沸点_,_磁化。
2、铁的化学性质:[温故知新] 铁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设疑导入] 铁在空气中呢?[展示] 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与观察][分析与思考]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4、如何防止铁生锈?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启发与点拨]1、铁锈的主要成份。
2、反应条件不同反应结果相差很大,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避免铁生锈。
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而浪费的钢铁约占全世界年产量的1/4,可见钢铁防锈具有重要意义。
4、常见的防锈方法。
[分组实验] 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启发点拨]1、根据该性质可用铁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2、由该性质也可知使用铁制品应避免与酸接触。
[展示] 提前做好的铜树的实验结果。
[分组实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观察] 有什么现象发生?[分析与思考] 原因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么写?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启发点拨] 铁制品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小结与概括] 你认为应该如何归纳铁的化学性质?(三)议议练练,创新应用[想想议议] 由上述铁的两条化学性质,结合以前所学的制氢方法,你对置换反应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诱导归纳]1、不同的金属(如铁、锌)可以把同种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制出氢气。
2、同一金属(如铁)可以把不同酸(如盐酸、硫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制出氢气。
3、金属铁还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练习与反馈] 把5.6克铁放入足量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有无变化?为什么?[创新应用] 查阅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更先进的防锈蚀的方法?形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精选篇3教学目标1.加深对乙醇、苯酚、乙醛性质的认识;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乙醇、苯酚、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酚羟基和醇羟基的区别及探讨性实验的设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管、单孔橡皮塞、玻璃片、镊子、药匙、酒精灯、滤纸、小刀、火柴。
无水乙醇、乙醇、苯酚、苯酚稀溶液、10% NaOH溶液、稀盐酸、饱和溴水、2% AgNO3溶液、2%氨水、FeCl3稀溶液、2% 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金属钠、铜丝、pH试纸、热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引言]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乙醇、苯酚和乙醛的性质,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实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性质。
[板书]一、乙醇的性质[师]乙醇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生]①和Na反应;②发生催化氧化;③发生消去反应。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
[板书]1.乙醇与Na的反应[师]请大家根据乙醇的性质以及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讨论以下问题:[投影]1.乙醇和Na反应与H2O和Na反应相比谁快?乙醇与Na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如何用实验证明乙醇与Na反应生成H2?3.如何证明乙醇与Na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它的酸性(或碱性)是如何引起的?[学生讨论后回答]1.水和Na反应快。
乙醇与Na反应的实质是Na取代了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
2.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放出的气体,移开试管,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可以听到爆鸣声。
3.滴入酚酞变红色,说明乙醇和钠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其显碱性的原因是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师]请大家动手做Na与乙醇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及生成溶液的碱性。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巡视时解答学生发现的问题:大试管中始终有大量的不溶物,起始反应剧烈,后来缓慢。
[指导]加入Na块过多,起初剧烈反应时生成的CH3COONa包在钠块表面,对乙醇和Na的反应有阻止作用。
[过渡]Na与H2O,Na与CH3CH2OH反应时现象、装置选择、原理过程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点。
大家在完成实验报告中要重点加以比较。
接下来我们学习乙醇的氧化反应。
[板书]2.乙醇的氧化反应[师]有机物的去氢、得氧都是发生氧化反应。
乙醇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加热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投影]原理:[解释]在CuO的催化作用下,CH3CH2OH中-OH的氢原子,该碳上所连的H原子都易脱去,之后氧原子的一个电子与碳原子的一个电子重新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一个新的C-O键。
脱下的两个氢原子与CuO中的氧原子形成水分子。
[质疑]大家能否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乙醇脱氢氧化后形成乙醛呢?如何在加热的条件下提供CuO从而理解铜做催化剂的实质呢?[生]铜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氧化铜。
若浸没在乙醇中失去氧原子后变为红色的铜。
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即做为催化剂。
[师]那么针对我们的实验条件,大家如何进行合理的操作,且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呢?[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纷纷][生甲]把铜丝缠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伸进试管中。
若效果不好,把铜丝缠成内径不同的同心螺旋管进行实验。
[生乙]把缠好的多层同心环螺旋管放在瓷管中加热,往上面滴酒精,反应后蒸气逸出后闻生成物的气味。
[师]肯定后,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补充说明:第一种方案要注意,乙醇量要少,否则生成的乙醛溶于乙醇后,不能逸出,不易闻到刺激性气味。
若反复操作后效果会明显。
第二种方案,在实验时要控制乙醇的用量和滴入的速度,以及螺旋管的红热程度,一定要保证实验安全,谨防乙醇着火燃烧。
[生]通过点拨提示后,积极思考,探索可行性方案和操作技巧。
多次实验后,安全可靠再向全班推广。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1.学生把乙醇约2 mL加入试管中,把铜丝缠绕成螺旋管后在酒精灯上加热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