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课文《风筝》教案五篇
《风筝》教案设计(通用16篇)
•••••••••••••••••《风筝》教案设计《风筝》教案设计(通用1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风筝》教案设计(通用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风筝》教案设计篇1第一课时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
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课前准备:学生:放一次风筝第一课时回忆趣事,激情导入1.打开话题:放风筝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很多人都喜爱。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愿意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2.读题引入:有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好吗?(出示课题,读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读中悟情以情促读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是否读出高兴的语气,听后仿读,读好课文。
2.充分朗读,体会感情。
a、读通第2自然段,创造比读的氛围,在读、听、仿读、赛读中读通课文。
b、移情悟情: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些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并相机理解憧憬。
c、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向往等)读好课文。
3.想象入境: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干什么?4.朗读展示:谁想放的,请他来读读课文。
《风筝》教案优质6篇
《风筝》教案优质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风筝》教案优质6篇写好教案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作业,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风筝》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
《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风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感受至爱真情,获得思想启迪。
2.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教学重点:多角度理解课文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阅读《满天的风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备课时,可以借鉴总—分—总的思路,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研究一个个局部问题,理解课文。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满天的风筝》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回答)而鲁迅的《风筝》与《满天的风筝》抒发的思想感情全然不同。
怎样不同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的《风筝》一文,了解__内容,探究起深刻的内涵。
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识记字词读一读:堕憔悴荡漾瑟缩什物解释:嫌恶恍然大悟苦心孤诣肃杀诀别(过渡)风筝是报春的使者,看见风筝,人之常情是愉快的,而“我”为什么却感到惊异和悲哀?请同学们自渎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读与思教师导读:阅读分几步走,由浅入深。
第一步:通过自读,概述课文内容,体会手足之情。
第二步:教师范读并启发提问,学生边听边思,进一步理解课文。
第三步:重点精读,揣摩疑难语句。
学生默读:要求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这篇__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读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后,在全班交流,教师予以引导教师范读课文,出示思考题:1.为什么小时侯会把放风筝看成没出息孩子所做的事?2.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3.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给予指导点拨教师小结作为兄长的我,小时侯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事,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严格管束,是为弟弟有出息。
现在反思起来,当年是为落后观念所支配,所以说是“精神的虐杀”。
对自己当年的行为,“我”深深谴责自己。
小学《风筝》教案设计
小学《风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风筝的起源、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3)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情景再现、问题引导、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3.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亲手制作风筝,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风筝的起源、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
(2)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亲手制作风筝,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听一首风筝相关的歌曲。
(2)教师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品味,激发学生对于风筝的兴趣和想象力。
(3)导入问题:大家知道风筝是什么吗?你们见过风筝吗?你们知道风筝有什么形状?2.听课文并回答问题(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课文。
(2)师生共同解答问题:风筝的发明人是谁?风筝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风筝有哪些种类?3.课文深度阅读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再现风筝的起源并理解它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难点词汇的意义。
(2)学生反复读课文,检查理解。
4.词汇扩展与拓展(1)利用多媒体展示风筝的种类和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词汇。
(2)学生讨论和整理相关的词汇,如"Lantern kite"、"Sailing kites"等。
《风筝》教学设计(15篇)
《风筝》教学设计(15篇)《风筝》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
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3)鼓励动手做风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二、教学重点:学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四、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
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
出示课题,带着情感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
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1、学习第2自然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3篇小时候我们宠爱看风筝在天空中翱翔,今日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
希望可以关怀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细心、希望、照旧、飞舞、舍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查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真童趣。
3.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
4,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转变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的心情转变的同时,体会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转变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预备】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放风筝的情景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预备一只风筝。
【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课件:高鼎的《村居》,学生齐读。
这首诗中有一样特殊好玩的东西是什么?2,没错,纸鸢就是风筝。
出示课件资料袋,介绍风筝。
3,同学们,你们谁放过风筝,那位同学来谈谈放风筝的情景及心情。
今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古诗《村居》引入课文,既关怀学生复习了既有学问,又自然引入到新授课文,一举两得。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在有的课文后面支配了“资料袋”,形式多样,或文字介绍,或图片介绍,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添学习的趣味性。
明显,“资料袋”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不行小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轻视,甚至忽视了“资料袋”,致使“资料袋”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资料袋让孩子学会在较短时间内提取与文本相关的重要信息,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
二,复习稳固(一)生字词的复习1,课件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读,其余学生评价。
《风筝》教案优秀6篇
《风筝》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风筝》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风筝》大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资助幼儿了解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欣赏风筝图案及色彩的民间特色美。
2、引导幼儿选用差别材料,运用简单明快的色彩、对称的方法制作风筝。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孩子们放风筝。
环境创设:安插斑斓的风筝。
风筝制作录像,各色颜料,纸张、剪刀、双面胶、竹棍、线等制作材料。
活动流程谈话引入——欣赏风筝——讲解难点——制作风筝——放风筝。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引导语:小伴侣放过风筝吗?放风筝好玩吗?谁来说一说,你放过什么风筝?今天杨老师给小伴侣也带来了风筝,一起来看!二、欣赏录像,拓宽经验。
风筝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起来看!咱们山东潍坊的风筝可有名了,外国人都来买咱们的风筝呢!小结:做风筝需要四个步骤呢,扎、糊、染、拴。
三、出示范例,讲解难点。
引导语:做大风筝太难了,咱们一起来看看小风筝是怎样做出来的?教师出示小风筝,带幼儿观察他们的结构、材料等。
讨论:1、各种各样的形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2、风筝上面斑斓的图案和色彩是怎样装饰的?3、风筝的骨架怎样绑缚结识?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本身的想法,并及时必定。
四、制作风筝。
1、幼儿绑缚骨架,引导幼儿在绑缚过程中彼此合作完成骨架的制作。
2、幼儿制作风筝,教师及时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带幼儿到户外放风筝。
延伸: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本身制作的风筝装饰主题环境。
《风筝》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装饰风筝,体验作画的快乐。
2.激发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兴趣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PPT美丽的风筝、风筝半成品、记号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一)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
风筝教学设计方案精选5篇
风筝教学设计方案精选5篇篇一:有关《风筝》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感情变化。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内容之前,老是想邀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
(幻灯:风筝图片。
同时……)记得有一首老歌这样唱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提起风筝,我总会联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像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飞得多高多远,总有一根绳牵系着我们,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风筝有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的亲情故事。
(幻灯:课题、作者)二、明确学习目标三、作者介绍本文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著名的作家。
(幻灯:鲁迅照片)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这里请注意这“三家”的排列顺序。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在三个领域建树的大小)原名周树人(“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鲁迅父亲早逝──从小康人家陷入困顿)。
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结合《藤野先生》)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篇》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中篇小说《阿Q 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幻灯:鲁迅照片,手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四、背景知识介绍《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建议阅读《野草》中的《狗的驳诘》、《颓败线的颤动》、《秋夜》、《希望》、《墓碣文》、《复仇》、《立论》,欣赏《野草》中的名句)。
四年级语文《风筝》优质教案(精选
四年级语文《风筝》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风筝》。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课文《风筝》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朗读节奏;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词句的含义;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风筝的喜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朗读节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风筝的喜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风筝实物,引导学生说出风筝的名称,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词句,指导朗读节奏。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尝试动手制作风筝。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风筝的喜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风筝》2. 生字词:3. 课文大意:4. 制作风筝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的风筝”的作文。
2. 答案要求:内容充实,表达流畅,用词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风筝的文化知识,开展风筝制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精选11篇)
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精选11篇)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精选11篇)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 1教学目标1、会认“憧、憬、歇”等4个生字,会写“筝、拔、蝴”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教具准备课件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风筝蝴蝶拔几根幸福托着垂头丧气半圈树梢歇一歇千呼万唤踪影磨坊(课件出示6)教师集体订正。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
这节课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
(板书:风筝)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
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
(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
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课件出示7)“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
“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课件出示8)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教案最新5篇
《风筝》教案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风筝》教案最新5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通过教案的准备,教师可以更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风筝》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2. 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
2. 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3. 深入研读:
- 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鲁迅和弟弟放风筝的过程。
- 分析文章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 让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
4. 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文章的主题。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放风筝的经历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分享不够积极,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体会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搭建构架浏览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探究,品悟真情(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1、课文中哪一段是写做风筝的?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体会。
2、交流:我们在做风筝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句子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换词理解“精心”。
(2)借助工具书、联想法理解“憧憬”。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句子2: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
(2)什么也不像的风筝怎么被称做“幸福鸟”呢?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1、对比感悟动作描写(1)你是怎么放风筝的?(2)书上是怎么描写孩子们放风筝的?抓动词感悟动作描写的准确、生动。
2、体会快乐心情句子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1)情景想像“越飞越高”飞到了哪里?(2)角色互换体验。
快活地“喊叫”着什么?(3)朗读句子。
《风筝》教学教案
《风筝》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风筝》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风筝的喜爱和对童年的怀念。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风筝》的阅读与理解。
2. 风筝的制作和放飞技巧的学习。
难点:1. 体会作者对风筝的喜爱和对童年的怀念。
2. 正确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风筝》的PPT或黑板报。
2. 准备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 提前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知识,如风筝的历史、种类、特点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风筝的相关话题。
(2)简介风筝的历史和种类,激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风筝》,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制作风筝(1)教师展示风筝制作的过程,讲解制作技巧。
(2)学生分组制作风筝,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筝,互相评价。
5. 放飞风筝(1)教师讲解风筝放飞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在操场放飞风筝,体会风筝飞翔的乐趣。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风筝,并尝试放飞。
2. 写一篇关于风筝的作文,可以是描述放风筝的经历,也可以是表达自己对风筝的喜爱。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风筝》教案优秀6篇
《风筝》教案优秀6篇《风筝》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特征,激发幼儿对风筝的兴趣。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倾听及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实物风筝若干,多媒体课件《放风筝》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都有那些好玩的活动?(幼儿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在春天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玩的东西,但是想请它出来必须要先猜一个谜语,猜对了,它才会出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在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好了,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呢?(教师出示风筝)二、教学过程:1、教师:小朋友刚才都太棒了,一下就猜出来是风筝。
小朋友你们除了老师手里的风筝以外,还见过什么样子的风筝呢?(请幼儿思考并举手回答,把自己见过的风筝尽量仔细地描述一下)2、教师:老师这里也有许多的好看的风筝,小朋友想不想看?(观赏多媒体图片)3、教师:刚才你们看到的风筝漂不漂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是什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观察,说一说,最后老师揭晓答案演示一下)4、教师:有个小朋友在春天和好伙伴一起和风筝玩,玩过以后他写了一篇小散文,并且还制成了一个小动画,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听赏一下?(播放图片)听过之后,小朋友有什么感想?这位小朋友和他的伙伴们都分别玩了哪几种风筝?它们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再次播放图片,按问题听赏)5、画一画请小朋友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风筝,画好后贴到展示栏中,请所有的小朋友们欣赏。
三、活动小结:1、引导着小朋友们背诵《放风筝》这篇散文,感受语言的美丽,理解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
2、欣赏自己和别人画的风筝,比比谁的最好,为什么?活动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请小朋友们带上自己最喜欢的风筝,一起到户外放风筝,教师讲好怎样放,指导幼儿学放风筝,发展幼儿跑跳的能力。
最新《风筝》四年级语文教案五篇
最新《风筝》四年级语文教案五篇《风筝》四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和词义。
2.明白本文的主旨。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3.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4.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层现的浓浓的亲情。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由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
(二)简介本文的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预习检查(一)读准下列字音1.生字丫杈chà 憔悴qiáocuì 模样mú 嫌恶xián wù 可鄙bǐ 什物shí惊惶huáng 瑟缩sè 惩罚chéng 虐杀nüè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堕duò 蜈蚣wúgōng 伶仃língdīng2.形近字嫌xián 嫌恶怒nù 愤怒堕duò 堕落赚zhuàn 赚钱恕shù 宽恕坠z huì 下坠诀jué 诀别决jué 决定抉jué 抉择3.多音字è 凶恶shí什物mó 劳模恶ě 恶心什模wù 嫌恶shén什么mú 模样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主朗读课文1.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精选
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二篇课文《风筝》。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风筝的制作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童年的怀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风筝的制作过程,学习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风筝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风筝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画出重点词语,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3. 精讲课文:(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析课文结构,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
(3)讲解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张风筝制作流程图。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风筝》2. 主要内容:制作风筝→准备材料→绘制图案→风筝放飞热爱生活→怀念童年→传承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答案:(1)略。
(2)示例: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在了解风筝制作过程的同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还有待加强。
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
四年级语文《风筝》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风筝》。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利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风筝这一传统文化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兴趣爱好。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风筝》是一篇描写春天放风筝的短文,通过描绘风筝的美丽和飞行的快乐,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童年的乐趣。
课文中的关键词有:风筝、春天、放飞、快乐、自由等。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
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风筝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提供风筝的模型或风筝制作材料,让学生亲手制作和放飞风筝。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风筝的印象和经历。
引入课文《风筝》,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3 合作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风筝为什么会飞起来?为什么人们喜欢放风筝?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结果。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5.2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创作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课文《风筝》教案五篇四年级语文课文《风筝》教案五篇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
下面就是整理的四年级语文课文《风筝》教案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风筝》四年级语文教案1第一课时一、诗歌导入:1.由有关风筝的诗歌导入,引入本文的篇名、体裁和作者。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这首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情景?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学生自由作答。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小孩子放风筝的文章《风筝》。
它的作者是鲁迅。
补充板书:风筝看到这个题目,你有那些想法?预设:生:谁放风筝呢?这个风筝是什么样的呀?放风筝放的开心吗?下面让我们带着思考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轮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把容易读错的字或读不准的字在书上标出来。
并写在预习本上。
2.交流预习本上的字。
教师预设易读错的词语有:丫杈ch蜈蚣嫌恶xin劳模shn什么m模样三、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课文,能不能说说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首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
教师分小组随机抽让学生说,(注意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预设:鲁迅的弟弟小时候特别喜欢放风筝,鲁迅却不允许弟弟放风筝,现在他很后悔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向自己的弟弟道歉寻求原谅,但是弟弟已然全然忘却,因而鲁迅的心情依然沉重着。
教师及时提示以便说的更完整:鲁迅为什么后悔?弟弟有没有原谅他呀?他现在的心情如何呢?学生再次阅读思考。
指导以后要注意让学生重新说一遍。
检查效果,看学生是不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品味。
作业:1.预习作业:细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预习本上。
2.课下查阅有关鲁迅的生平资料,读读有关鲁迅的故事。
把自己读资料的收获、感受写在预习本上。
第二课时一、回顾所学内容:1.回忆课文讲述我和弟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
2.默读课文,想想,从这篇文章,你读到了些什么?预设:学生整体把握鲁迅对当年事件的深深自责。
二、细读文本,思考感悟:(由学生感悟)提出中心话题:鲁迅对当年的所作所为什么那么后悔?你又是从文中哪些段落体会到鲁迅的后悔的?1.小组讨论:(给学生充分讨论、小组交流的时间,指导学生将找到的语句标注下来,并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教学预设:生:从文章中的第五自然段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开始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了,因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可是鲁迅却不允许,他对自己的弟弟做了精神的虐杀的一幕(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从文章中的那部分我们可以体会到?生1:从第三自然段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多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纠缠解开了,他高兴的跳跃。
通过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惊呼跳跃我体会到了小兄弟虽然自己不能放风筝可是他看的那么入神,那么专著时而惊呼时而出神体会到了他是多么的喜欢放风筝。
小孩子都喜欢玩,所以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师:对了,你们喜欢玩,我小时候也喜欢玩,我的孩子她也很喜欢玩。
那么你能不能给大家读读,把小弟弟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还有谁想读一读,说说你对这部分的感受?师: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经验感受?生:有看球赛,打游戏我也会禁不住喝彩欢呼。
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验感受,那么大家都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小兄弟对放风筝的无比喜爱。
(2)那么同学们,我们还回到我们的问题,精神虐杀是什么意思?那一幕是精神虐杀的一幕?生: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是精神虐杀的一幕。
师:给大家读一读。
师:你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鲁迅当时生:我感受到小兄弟当时特别惊恐无助。
师:你从哪个句子,那些词体会到的?生: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我从他的动作神态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体会到的。
惊惶就是很惊恐的样子,失了色说明因为害怕变了脸色,并且还全身发着抖。
师:本文在写我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一幕时,写到留他绝望的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请你合理想像一下小兄弟会是怎样的一副情景。
生: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因为鲁迅在时他根本不敢哭。
生:他捡起心爱的风筝,可是风筝根本不能再修好了,眼泪一滴一滴落下来.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
这也是他后悔的原因。
同学们谁来给大家绘声绘色的读一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3)同学们现在你们也一定可以理解当鲁迅明白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时,他什么样的心情了,但这样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读五六自然段。
三、文本主题深入研究:师:同学们鲁迅为什么对一件过了那么多年的事仍然不能释怀,看到风筝是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仅仅因为这件事吗?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与主题相关鲁迅资料。
)鲁迅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早年曾经以优异成绩卡口如日本学医。
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鲁迅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
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
他发现,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
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
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
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要改变中华民族在强国林立的现代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
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阅读资料,指导学生从课文找出对自己的弟弟的麻木、冷漠而感到深深悲哀的语句,反复诵读,体验怒其不争。
预设: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
带着对文本此时的理解感受,再来读读这篇不同一般的童年故事吧!师总结: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意想不到,又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
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
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风筝》四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3、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无法把握的悲哀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由鲁迅和他弟弟关于风筝的故事引入课文:强调鲁迅的心曾因为风筝的事而沉重过,设置疑问,引入课题二、作者简介、背景简介三、预习检查读准下列字音1.生字丫杈ch憔悴qiocu模样m嫌恶xin嫌恶xin劳模恶ě恶心什模模样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主朗读课文1.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③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听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二)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三)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一)概括故事。
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二)略说人物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大致会这样说:(1)从体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锻炼的。
(可见小弟走出户外去活动,对健康有多重要。
)(2)从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3)从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3)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4)从做出蝴蝶风筝看出小弟是心灵手巧、聪明的;(5)从伸手抓断、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三、研读悲哀(一)朗读体会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全篇都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悲哀)1.把全篇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及时点评。
2.个别朗读后,四个小组连缀读完所有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学生从抒写悲哀的句子中就表达隐晦含蓄、不合常情的语句进行自主提问,教师将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以下几个,先由四人小组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①教师示范提问: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为什么在我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②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③我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④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我为什么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四面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有没有别的含义?四、思维延展(一)讨论主题感悟警句1.引导思考:一件记录着某种遗憾的往事,兄长追悔莫及,小弟为何全忘了呢?对鲁迅先生而言,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2.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呢?文中有一个警句,请找出来,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