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初中地理(人口问题简答题考点归纳汇总)

1.人口问题的表现形式:
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1)资源枯竭,破坏环境。
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
2)社会问题进一步突出。
经济发展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出现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社会问题。
②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人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独等。
③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产生的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食品短缺、犯罪率上升、生存竞争加剧,就业就医困难。
2.人口问题的对策:
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读漫画“人口爆炸”,回答问题:
(1)当今世界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请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给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资源短缺,粮食不足。
(2)面对当今世界主要人口问题,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3)人口问题还表现在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分析说明: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和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在城市还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和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应采取计划生育措施,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世界上的主要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世界上的主要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全球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这给国际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
本文将探讨世界上的主要人口问题以及一些国家的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一:人口增长过快全球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是一个主要问题。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全球人口约为78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0亿。
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各国的资源供给、生态环保以及社会稳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合理的人口政策。
一些国家采取一孩政策或二孩政策来控制人口增长。
这些政策限制每个家庭的生育数量,以确保人口不会过快增长。
另外,提高人口素质也是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善教育、医疗等条件,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从而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问题二:老龄化问题全球范围内,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寿命也不断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养老保险、医疗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
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老龄化问题的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
例如,一些国家提高了退休年龄,延长职业生涯,以减轻养老金负担。
另外,改善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如建设养老院、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等,也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人口问题三:人口流动与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口流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同时城市居民也流向更发达的地区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种人口流动不仅影响了原有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还给城市带来了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决人口流动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或引导人口流动的政策。
例如,中国推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进入城市,并且鼓励他们在家乡发展。
同时,建设更多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也是解决人口流动和城市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总结起来,世界上的主要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问题以及人口流动与城市化。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12《人口》教案

《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趋势。
2、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3、运用《中国人口的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提问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2、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疆域,真正认识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人口》。
讲授新课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合作探究题(结合课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完成,详见课本。
)1.2021年我国人口为多少亿?占世界的多少?2.读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分析问题: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3.目前每年新增人口为多少?会给哪些方面带来压力?4.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5.读P11课文和P12图1.11“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回答:我国人口应如何发展?我国是怎样做的?6.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
解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补充材料: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如果我国所有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二、人口东多西少1.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有什么特点?以哪条线为界?(2)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的大小,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对策作者:刘诣来源:《领导文萃》2023年第21期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已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作了专门部署。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约1000万人的规模持续增长,这必将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提出新要求,直面老龄化问题已变成整个社会共同应对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把握新发展阶段老龄化的现状和养老困境、如何瞄准未来老龄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机遇,以及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皆是我国迫切需要回答的老龄化问题。
围绕上述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社会学家李强。
《领导文萃》: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龄化社会是未来我国的基本国情。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首要任务是准确把握基本现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什么特点和趋势呢?李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规模大、速度快、程度深,其中有五个突出特征:第一,老龄人口基数大,具有全世界最大的老年群体。
据统计,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比14.9%。
据国家卫健委测算,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届时我国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2050年以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预计将一直稳定在接近40%的高位,未来中国的老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峻。
第二,老龄化增速快,呈现高度压缩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总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开始快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预计从2040年开始到本世纪末,中国老龄化程度将赶超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问题

人口增长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而这一趋势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关注人口增长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1. 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原因包括生育率的增加、医疗条件的改善、食物供应的增加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更长寿命等。
然而,虽然人口增长可以看作是发展的标志,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2. 环境影响人口增长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于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森林砍伐、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还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
3. 资源需求人口的增加也带来了对资源的巨大需求。
人类需要足够的食物、水和能源来满足生活的需要。
然而,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平衡人口的需求和资源的供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这将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的问题。
4. 社会经济压力人口的增长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人口的增加,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需求也会增加。
但是,资源有限和经济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就业需求和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困难的课题。
人口增长还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人口控制。
首先,加强生育规划,鼓励合理生育,避免人口过度增长。
同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降低婴儿和妇女的死亡率。
此外,还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总结人口增长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加大对人口增长问题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只有通过合理的人口控制措施,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深入解读

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深入解读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是地理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资源分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解读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人口增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某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程度。
人口增长受到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 生育率: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每位女性生育的孩子数量。
生育率高意味着每个家庭生育的子女数量多,从而推动人口增长。
2. 死亡率:死亡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每一千人口中死亡人数的比例。
死亡率的下降意味着人们更长寿,也会推动人口增长。
3. 迁移率:迁移率包括迁入率和迁出率,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比例。
迁入率高于迁出率会导致人口增长,反之则推动人口减少。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文化传统等都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
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类型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方面的分布和组成情况。
人口结构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人口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反映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关系。
一般分为幼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类。
年龄结构的变化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性别结构:性别结构反映男性和女性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性别结构会受到出生性别比例、生育和死亡率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稳定和人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职业结构:职业结构反映不同职业群体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不同职业的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4. 民族结构:民族结构反映不同民族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不同民族的人口结构与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紧密相连,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长通常伴随着劳动力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人口问题一直是引人注目的话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增长的速度也是全球最快的之一。
虽然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人口增长的问题1.自然资源紧张人口增长导致中国的自然资源压力越来越大。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需求和消耗,例如能源、水资源、食品等自然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不足,沙漠化逐年加剧,导致水源枯竭和荒漠化进一步扩大。
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食品供应不足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食品供应短缺的问题。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一大农业国家,但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农业生产的效率下降。
加之城市化进程加速,好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城市占用,导致了食品供应压力越来越大。
3.就业压力人口的增加也带来了就业压力的问题。
中国的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城市。
这导致了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从而造成不稳定的就业情况。
此外,随着技术革新和自动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行业和职业正在消失,尤其是非技术含量的工作。
4.社会问题人口增长也会对社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由于人口的增加,教育和医疗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也随之扩大,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二、解决方案1.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中国已经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人口增长压力。
因此,需要完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育适量的孩子,保持人口增长的合理水平。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关政策措施可以鼓励农民进入城市,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推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发展。
同时,这样的政策也可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3.优化产业结构人口增长也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相对稳定。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主体;且由图可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 长快。第(3)题,非洲经济相对落后,因此传统生产方式对劳动力需求 大,加之生育观念等原因产生了人口的高出生率。医疗卫生条件较差, 疾病、灾害、战争等导致人口寿命较短,死亡率较高。非洲人口增长 率最高,说明人口增长快;但人口基数较小,因此每年净增人口数小 于亚洲。 【答案】 (1)D (2)C (3)D
D.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说明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就业压力
逐步增大
【解析】 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解决:第(1)题,老龄化的含义是
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较高,青少年所占比重低。这说明由于人口整体
老年人口多,所以人口死亡率较高;少年儿童比例低,说明人口出生 率低。进而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甚至出现负值。第(2)题,未来几
1.2010年7月11日为第21个世界人口日,联合国人口基金 将主题确定为:“每个人都很重要”,重点围绕2010年人口普查,数 据分析,强调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每一份报告都包含数据这一重
要因素。结合下图,分析回答(1)~(3)题。
(1)现在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 B.北美洲
B.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图回答问题。
【1】对于该国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贫困B.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比重高C.政局不稳,战乱频繁D.灾害频发,危害重大【答案】B【解析】该国处于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因老年人口比重高,死亡率高于出生率,D项正确。
【2】对于该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壮年劳动力不足B.国防兵源不足C.社会养老负担较重D.高科技人才大量外流【答案】D【解析】人口迁移会导致高科技人才外流,故选D项。
【考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2.下面是浙江省部分地市近两次人口普查反映的常住人口变化图。
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人口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人口增幅:温州>宁波B.人口再生产类型:宁波过渡型,舟山现代型C.年均自然增长率:衢州<丽水D.年均增长率:嘉兴<杭州【答案】D【解析】由图中年均增长率折线可看出,温州增幅小于宁波,A错;人口再生产类型是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的数值特征判断的,而图中并未显示宁波和舟山的“三率”数值,故无法判断,B错;图中的年均增长率=年均自然增长率+年均机械增长率,故衢州和丽水的年均自然增长率无法判断,C错;嘉兴和杭州的年均增长率可从图中直接判读,D正确。
【2】关于浙江省各地人口分布和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2010年杭州的常住人口最多,主要是受历史和政治因素影响B.温州市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大量外来人口C.丽水市的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因为该市已步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D.舟山市的常住人口最少,主要是因为面积最小,与它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承载力无关【答案】B【解析】杭州为浙江的省会,常住人口增多,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A错;温州乡镇企业发展,吸引大量外来人口,从而使温州的人口增长率较高,B正确;丽水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是由于当地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人口大量迁出导致的,C错;舟山市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是以群岛建立的地级市,全市由1390个岛屿组成,岛屿之间交通不便,且岛屿上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故常住人口少,D错。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人口》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请大家读 P11 课文最后一段及 P12 图 1.11“晚婚 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一 致,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国政府把 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并且取得了显 著的成效。
二、人口东多西少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明确: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 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 东西部人口密度呈现差异的原因; 明确: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 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 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 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 以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 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 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 西部人口稀疏。 课后作业: 掌握我国人口的特点,并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并
初中地理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要用“教 育艺术家”的眼光去“发现学生,全面了解学生”。要 宽容对待学生,把学生真正当做朋友,和他们交朋友,和 他们谈心,允许他们犯错,真正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创设和谐的氛围。教师要自觉关注那些有自卑感和有交 往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找到归属感和
安全感。
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 2 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 口是加拿大的 42 倍,是美国人口的 4.7 倍,与比我国 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 9 倍, 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 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初中地理教学课例《人口》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地理必修二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案)

②成年型(又称静止型、稳定型、缓慢增长型):人口金字塔表现为年轻人所占比例减小。
③老年型(又称收缩型):各年龄组的人数大致相等,老年人所占比例增大。
活动2:阅读教材P4图1-1-4“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和图1-1-5“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增长第一阶段与第四阶段都是低增长阶段,它们有什么不同?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创造的财富大大增加
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
劳动力需求增加
(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答: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知识扩充』
1.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高
高
低
传统型
高
低
高
现代型
低
低
低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解决改善,也就是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最直接的。
科技发展,使食物供应增长;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明显下降
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和家庭观念变化、社会保制度完善、国家实施人口政策
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第一单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世界人口增长的基本规律及其原因2.指出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都出现过哪些模式,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能够根据有关图表资料分析判断该资料所示的国家或地区属于何种增长模式【自主学习】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活动一】阅读课本图1-1-2结合下面右图,描述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示意图”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拓展】描述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1.读“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说明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一直加速上升2.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阅读图1-1-4,分析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特点。
【思维点拨】1. 促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的根本原因2.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从的下降开始,并通过从的下降来完成。
3.如何判断人口增长模式?5结合下图“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说明人口增长不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有什么差异,完成表格中“人口年龄结构特征”一栏。
【典型例题1】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3.人口增长模式与一定阶段的( )相适应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4.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典型例题2】右图甲表示我国201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
《我国的人口问题》课件

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我国人口流动频繁,大量农民工 进城务工,对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 济发展产生影响。
02
我国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01
总结词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
的现象。
02 03
详细描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生育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年轻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这给社会经济发 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应对措施
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生育,提高出生率;同时,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保障水平。
性别比例失衡
总结词
性别比例失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性别比例出现异常的现象。
详细描述
在我国,由于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以及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男女 比例失衡问题比较严重。这不仅给婚姻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
人口增长会加速城市化进 程,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需求增加,加大 城市负担。
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负担加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 负担加重,影响社会保障体系的
稳定运行。
人口结构失衡
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城乡差距扩 大等问题,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和
谐发展。
人口素质提升
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教育资源的 分配,导致人口素质提升滞后,
《我国的人口问题》ppt课件
• 我国人口现状 • 我国人口问题 • 人口问题的影响 • 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 未来展望
01
我国人口现状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大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 数量庞大,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 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高考地理热点专题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热点专题人口问题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人口问题一、人口问题概况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之一。
它既包括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就业因难、住房紧张、社会保险不足、人均收入和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也包括发达国家由于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老龄人口福利水平下降的新难题(主要表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还包括由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口迁移。
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人口的过度增长是所有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
由于地球的人口负担过重,世界出现了相应的耕地、粮食、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
高考地理试题主要的考查方式与内容有:1、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人均耕地、人均资源、人均粮食、人均能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等不断下降及解决措施。
其中以中国和印度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表现最为突出。
2、由于人口零及负增长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包括老龄化的形成机制,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劳力的短缺,社会伦理观念的转化,以及政府相应的政策等。
其中以西欧,北欧,北美诸国表现比较突出。
3、与人口结构有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与现实密切相关的就业结构,与人口增长相关的是年龄结构,与未来发展相关的是学历结构。
4、农村地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过度开垦,森林草场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湖淤塞等相关的生态问题。
以及农村年轻劳力外出打工造成的劳力短缺问题。
农村剩余劳力大量拥入城市(即城市化过程),民工的盲目流动带来的交通紧张、社会治安变差,住房紧张及其它社会问题。
5、国际人口迁移过程中带来的交化交流,种族问题,以及对迁入地经济繁荣的促进,社会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尤其要注意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路线及后果。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增长模式)判断1、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区差异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形成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

共同点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发生变化,使人 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 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人口迅速增长。完成21、22题。
C 21.劳动年龄人口和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的变化,其影响是
A.劳动力的优势削弱
B.机器换人速度趋于减缓
劳动力数量在减少,劳动力素质在提高 劳动力在减少
加快
劳动力在素质方面的的优势提高,在数 量方面的优势在削减
C.产业升级需要加快 满上足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产业升级需要加快
D.出口商品成本优势
出口商品劳动力成本 上升,优势下降
人口容量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保证①__资__源___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②_生__态___环__境___ 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2.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因素
影响
资源③_丰___富___的地区,能承载较多的人口
保持 合理的规模之内 措施 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
权利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性
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强调的是一个区域的资源和
强调点
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量(极限人口),即地球最
多能养活多少人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 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 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即 地球适合养活多少人
二、人口问题
世界突出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数量过 多的问题、人口年龄结构失调的问题。人口问题在不同国家 有不同表现与影响。
高中地理_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1课时)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本条“标准”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可分解为:知道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知道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学会运用图表信息,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是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世界上存在着以“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基本特征的“高高低”型、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为基本特征的“高低高”型和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基本特征的“三低型”等主要人口增长模式。
从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人口增长总要经历由“高高低”型向“高低高”型、继而向“三低”型模式的过渡。
目前,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已基本呈现出“三低型”的特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正处在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模式的过渡。
只有极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仍维持“高高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二、教材分析人口增长及人口增长模式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与探究让学生正确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为正确理解环境与人口容量、人口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本先展示图片,然后讲了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年增长量、以及人口比较多的国家,使学生对人口增长的概念有个大概的认识,并对人口形势的严峻性产生震撼。
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可看作对课本前面情景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越来越快,产业革命与二战是两个人口增长的分水岭,并让学生思考其深层次原因关于第二部分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我认为应该把各阶段对应的模式及特点统一起来讲,第一阶段对应原始型、第二阶段对应传统型、第三阶段对应过渡型、第四阶段对应现代型,并把各阶段的生产力状况、人的寿命也作比较,然后让学生考虑各模式和阶段在什么地区和国家或什么时代存在。
人口问题的辩论辩题

人口问题的辩论辩题正方,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控制人口增长,以避免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和社会稳定问题。
首先,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包括食物、水和能源等。
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人口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其次,人口过剩还会导致环境恶化,例如过度开发土地、破坏森林和污染水源等问题。
最后,人口过剩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例如失业率上升、社会犯罪率增加等。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政策和教育来控制人口增长,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反方,人口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人口增长并不一定会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恶化和社会不稳定。
首先,人口增长可以带来更多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许多国家正是通过人口红利来实现经济增长的。
其次,人口增长也可以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刺激市场的活跃。
最后,人口增长也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因为更多的人意味着更多的智慧和创造力。
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劳动力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因此,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认为人口增长就是一个问题,而应该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人口问题。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需要认识到人口问题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将人口增长视为问题,也不能一味地鼓励人口增长。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因素,寻求一种平衡的解决方案。
正如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所说,“人口总是超过生活资料的供应。
”因此,我们需要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1课时
教案编号001 备课人徐进芬使用时间2013-2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表分析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并学会运用图表分析、预测人口增长的特点和趋势。
运用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了解各人口增长模式的代表性国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状况。
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增长模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联系不同国家和本地实际,学会辩证地
分析人口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过程
第 1 页共 3 页
第 2 页 共 3 页 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这一单元内容属于“人口地理
学”的基本内容,本单元主要探讨人口与地理环境这一课题。
本小节我
们从人口的自然增长谈起。
教学引入: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世界6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
1、决定因素:出生率 死亡率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读图1-1-2思考
a .产业革命之前,生产力水平低下。
那时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情
况大致是怎样的?
点拨: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b .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又有明显加快。
这是为什么呢?
点拨: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增大也会导致人口增加。
c .二战以后,人口“爆炸性”增长
原因:过去的100多年来,伴随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
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条件
大大改善,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
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构成指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划分依据: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总体趋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
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
(3)划分: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
阶段
读图1-1-4、1-1-5思考 谈论填表
此部分可以采取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的程序进行
人口增长模式
所处时期
主要特征 形成原因
原始
低增长 农业社会 高出生率,高死亡
率,自然增长率低,
波动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
农业丰收与和平年代,人口增加;灾荒
瘟疫流行的年代,人口则下降
出生率高,死亡率
布置
作业
完成《建构式生态课堂》1.1第一课时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二、人口增长的模式转变
1、原始低增长阶段
2、高增长阶段
3、增长缓慢阶段
4、低增长阶段
课后反思作为人文地理的第一节课,该部分知识较为简单,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由于图标较多,教师需加以指导读图,课件中缺少人口增长阶段示意图,下节课前要添加,方便师生看图分析。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