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
生产准备工岗位职责

生产准备工岗位职责
生产准备工是生产领域中的一种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主要负责协助工程师进行生产计划编制,编制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指导书和生产准备文件等工作。
下面是生产准备工岗位职责的具体介绍:
1. 生产计划协调:生产准备工需要与工程师、生产调度员和生产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制定生产计划和调整生产进度,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2. 生产工艺设计: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熟悉生产设备的操作技术和技术规范,设计最优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操作指导书编制:编写操作指导书,详细阐述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流程,指导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生产作业,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规范化和高效性。
4. 生产准备文件编制:编写生产准备文件,包括工艺指导、操作指导、设备清单、生产物料清单、生产工序流程图等,将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制作标准、参数、检验、控制等规定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
5. 生产过程监控: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并跟踪整个生产过程,协调解决生产过程的问题,确保生产质量和生产量达到预期目标。
6. 产品品质检查:在生产中进行产品品质检查和产品检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规格达到标准,防止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
7. 生产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降低生产中设备损坏和维护成本。
总之,生产准备工是制造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根据生产流程、工艺要求和生产计划,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确保生产任务的
圆满完成,同时对于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反应和处理,以确
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生产准备工作内容第一部分生产准备工作的任务一、组织准备;二、人员准备;三、技术准备;四、物资准备;五、资金准备;六、营销准备;七、外部条件准备;第二部分组织准备一、根据总体试车方案的要求,及时成立试车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有关单位做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及生产考核工作。
二、组建生产准备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逐步完善机构(生产技术部、调度指挥、各个车间、工段负责人、班长、主操、副操、巡检工),负责生产准备工作。
三、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组建保运人员(可以从2个方面组建:1、组建公司的机、电、仪保运人员;2、组建化建公司的人员参与保运)以适应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准备一、根据批准的定员指标编制人员进厂总计划和年度计划,适时配备人员。
二、人员配备应注意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等级的构成,在相同或类似岗位工作过的人员应达到装置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新员工应从老企业成建制调剂和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经过培训、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用。
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及主要的操作、分析、维修人员,应在投料试车一至两年以前进厂。
其他人员在投料试车半年至一年以前进厂。
三、制定好全员培训计划,认真抓好培训工作,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达到任职上岗条件。
1、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应重点进行本专业及相关知识教育,提高管理水平,适应试车指挥与生产管理的需要。
2、技术人员、班组长和主要操作人员等骨干的培训,应着重组织好专业知识学习、同类装置实习、计算机仿真及劳动安全、环保、消防和工业卫生知识的培训,通过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之在投料试车中发挥技术和生产骨干作用。
3、新工人经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后,一般分如下五个阶段进行全过程培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同类装置实习,岗位练兵,计算机仿真培训,参加投料前的试车。
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要领,做到“三懂六会”(三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方案规程;六会:会识图、会操作、会维护、会计算、会联系、会排除故障),提高“六种能力”(思维能力,操作、作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反事故能力,自我保护救护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

生产准备工作内容第一部分生产准备工作的任务一、组织准备;二、人员准备;三、技术准备;四、物资准备;五、资金准备;六、营销准备;七、外部条件准备;第二部分组织准备一、根据总体试车方案的要求,及时成立试车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有关单位做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及生产考核工作。
二、组建生产准备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逐步完善机构(生产技术部、调度指挥、各个车间、工段负责人、班长、主操、副操、巡检工),负责生产准备工作。
三、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组建保运人员(可以从2个方面组建:1、组建公司的机、电、仪保运人员;2、组建化建公司的人员参与保运)以适应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准备一、根据批准的定员指标编制人员进厂总计划和年度计划,适时配备人员。
二、人员配备应注意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等级的构成,在相同或类似岗位工作过的人员应达到装置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新员工应从老企业成建制调剂和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经过培训、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用。
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及主要的操作、分析、维修人员,应在投料试车一至两年以前进厂。
其他人员在投料试车半年至一年以前进厂。
三、制定好全员培训计划,认真抓好培训工作,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达到任职上岗条件。
1、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应重点进行本专业及相关知识教育,提高管理水平,适应试车指挥与生产管理的需要。
2、技术人员、班组长和主要操作人员等骨干的培训,应着重组织好专业知识学习、同类装置实习、计算机仿真及劳动安全、环保、消防和工业卫生知识的培训,通过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之在投料试车中发挥技术和生产骨干作用。
3、新工人经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后,一般分如下五个阶段进行全过程培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同类装置实习,岗位练兵,计算机仿真培训,参加投料前的试车。
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要领,做到“三懂六会”(三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方案规程;六会:会识图、会操作、会维护、会计算、会联系、会排除故障),提高“六种能力”(思维能力,操作、作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反事故能力,自我保护救护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生产准备内容报告范文

生产准备内容报告范文1. 概述本报告旨在总结生产准备过程中的内容和进展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生产准备是指在产品实际生产之前,对各项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准备工作,以确保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生产准备内容2.1 原材料准备原材料的准备是生产准备的首要任务。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生产计划,我们采购了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并完成了质检合格的备货工作。
原材料的采购工作按时完成,且质量合格率达到了100%。
2.2 设备检修与调试为了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我们进行了设备的检修与调试工作。
首先,我们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进行了必要的维护工作。
然后,我们对设备进行了试运行,并进行了调整和调试,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经过我们的努力,设备已经满足了生产的需求,并能够正常运转。
2.3 生产线布置生产线的布置是确保生产流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我们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要求,合理规划了生产线的布置,并按照布置方案进行了调整。
生产线的布置合理,能够有效地降低物料的运输距离,减少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4 人员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生产效率,我们组织了相关的人员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生产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设备操作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培训,员工的操作水平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
3. 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3.1 供应链问题在生产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供应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原材料供应商的交货周期较长,给我们的生产计划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计划与供应商加强沟通,明确双方交货的时间节点,并与其签订相关的合约,以确保供货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3.2 设备问题尽管我们对设备进行了检修和调试,但在试运行过程中仍然发现了一些设备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设备的噪音过大、产能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加大对设备的维护力度,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并考虑增加设备的投入,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供应商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

供应商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1. 产品设计和开发
- 根据客户要求和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
- 确定产品的技术规格和性能指标
- 制作产品样品并进行测试和验证
2. 工艺流程规划
- 制定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
- 确定所需的设备、工具和辅助材料
-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3. 原材料采购
- 根据产品物料清单进行原材料采购
- 评估和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 制定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4. 生产设备准备
- 购置或租赁所需的生产设备
- 安装和调试生产设备
-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5. 人力资源规划
- 确定生产所需的人员数量和岗位
- 招聘和培训合格的生产人员
- 制定员工培训和绩效管理计划
6. 生产场地布局
- 选择合适的生产场地
- 规划生产车间布局和物流流程
- 建立必要的辅助设施,如仓库、质检室等
7.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 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 建立质量控制流程和记录系统
- 实施质量审核和持续改进措施
8. 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
- 评估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 制定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措施
- 建立应急预案和培训计划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供应商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合规性,为顺利开展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生产准备工岗位职责

生产准备工岗位职责职位概述生产准备工是生产线上的重要岗位,主要职责是为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和保障。
岗位要求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生产设备,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和流程知识。
职责描述1.负责设备调试和操作。
生产准备工需要负责调试设备,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生产准备工需要及时处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同时,生产准备工还需要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操作,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2.进行生产物料的准备和配送。
生产准备工需要按照生产计划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物料,并进行分类、包装和配送。
需要注意的是,生产准备工需要保证物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出现物料短缺或者质量问题,影响生产进程。
3.保持岗位卫生和安全。
生产准备工需要在工作期间保持岗位整洁和干净,确保工作环境卫生和安全。
并且需遵守公司规定的安全生产标准,使用相关的个人防护设备,预防工伤和事故的发生。
4.担任相关生产工作。
生产准备工需要完成与生产相关的任务和工作,比如生产检查、清洗设备、记录生产数据,协助质量检验和其他生产工作。
生产准备工需复合公司规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并将工作细节记录在相关文本或文件中。
5.协作其他生产岗位工作。
生产准备工需要与其他生产岗位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如协助机械操作员、生产技术员等完成相关工作。
6.担任其他相关工作。
在加班或特殊情况下,生产准备工需做好紧急处理,协助完成其他与生产相关的任务和工作。
职位要求1.有相关工作经验,能够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和流程知识。
2.熟练操作各种生产设备,并在运输、包装等方面熟悉相关知识和工具。
3.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能够与其他生产岗位人员良好协作,解决问题并推动工作。
4.工作态度积极认真,责任心强,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高效的工作状态。
5.遵守公司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严格按照设备和操作标准作业;具有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能保障有效排查和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生产准备制度

生产准备制度生产准备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障生产的有序进行,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它包括生产设备准备、原材料准备、人力资源准备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一个关于生产准备制度的例子。
一、生产设备准备1. 生产设备保养:每个生产设备都有相关的保养指导,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维护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2. 设备检查: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
3. 设备备用品准备:备齐所需的零配件和备用设备,以备紧急情况之需。
二、原材料准备1. 原材料采购:根据生产计划,提前进行原材料的采购,确保原材料及时送达。
2. 原材料检验:采购回来的原材料需要进行检验,检查质量是否合格。
3. 原材料储存:根据不同的原材料特点,合理分类储存,确保储存环境符合要求,防止变质或者损坏。
三、人力资源准备1. 岗位培训:为了使员工熟悉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
2. 人员安排:根据生产计划安排人员,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员进行操作。
3. 员工考勤:规定员工的工作时间,以确保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都能到岗。
四、生产环境准备1. 清洁工作:定期对生产车间进行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2. 通风准备:保证车间内有良好的通风,保证员工健康。
3. 安全措施:设置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安全警示标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五、生产计划准备1. 生产计划编制: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2. 计划安排:将生产计划分解,确定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要求。
3. 生产进度跟踪:及时跟踪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计划。
以上就是一个关于生产准备制度的例子。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生产准备制度来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只有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准备充足的原材料,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才能够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实现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生产准备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规范化的管理,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达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生产准备的主要内容

生产准备的主要内容在制造业和工业生产中,生产准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多个方面的规划和准备工作,以确保生产流程能够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准备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一、理解产品需求首先,生产准备的首要任务是深入理解产品的需求。
这包括对产品的规格、性能、用途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全面了解。
理解产品需求有助于企业明确生产目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客户需求。
二、制定生产计划在明确了产品需求后,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
这包括确定生产流程、工艺路线、设备配置、原材料采购、人员安排等关键要素。
生产计划是指导整个生产过程的重要文件,有助于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
三、设备与工具的准备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企业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和工具。
根据生产计划,采购和租赁所需的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验收。
同时,还需要准备相应的工装夹具、刀具等工具,确保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工具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人员培训与组织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
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对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组织。
这包括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以及对老员工的定期技能复训。
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人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五、原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是另一个关键要素。
企业需要根据生产计划,提前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并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
这包括确定原材料的采购周期、安全库存量以及库存预警机制等。
合理的库存管理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因原材料短缺而导致的生产中断。
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在生产准备阶段,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这包括制定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控制流程、配置质量检测设备等。
通过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企业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七、安全生产的准备安全生产是任何生产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生产目标:生产前要明确生产目标,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标准、生产周期等。
2. 确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流程、制造工艺和工时等。
3. 购置原材料和设备:根据生产计划,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确保原材料和设备充足,以满足生产需要。
4. 组织生产人员:生产前需要组织生产人员,包括生产线的操作人员、监管人员和维修人员等,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和生产效率。
5. 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生产前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生产过程中安全措施的有效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 建立生产管理系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产前需要建立生产管理系统,包括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测和产品追溯等。
以上就是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保证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 1 -。
生产准备计划

生产准备计划一、生产准备概述。
生产准备是指在正式生产开始之前,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提前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
生产准备计划是对生产准备工作进行系统性安排和管理的计划。
本文档旨在对生产准备计划进行详细说明,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二、生产准备内容。
1. 生产设备准备。
1.1 确认生产所需设备清单。
1.2 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1.3 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原材料准备。
2.1 确认原材料种类和数量。
2.2 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
2.3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人力资源准备。
3.1 制定生产人员的岗位分工和任务分配。
3.2 培训生产人员,提高操作技能。
3.3 安排好生产人员的轮班工作。
4. 生产场地准备。
4.1 对生产场地进行清洁和整理。
4.2 确保生产场地的安全和通风。
4.3 对生产场地进行布局,合理利用空间。
5. 生产计划准备。
5.1 制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任务和时间节点。
5.2 安排好生产流程和生产顺序。
5.3 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
6. 质量控制准备。
6.1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
6.2 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
6.3 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7. 安全生产准备。
7.1 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7.2 确保生产场地和设备的安全。
7.3 配备好应急救援设施和人员。
三、生产准备措施。
1. 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2. 制定详细的生产准备计划和时间表。
3. 加强对生产设备、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控制。
4. 做好生产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
5. 做好生产场地的清洁、整理和安全管理工作。
四、生产准备效果评估。
1. 对生产准备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对生产准备工作的效果进行监控和总结,为今后的生产准备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五、结语。
生产准备工作是保证生产任务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生产准备工作,才能确保生产任务的高效完成。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生产准备工作内容第一部分生产准备工作的任务一、组织准备;二、人员准备;三、技术准备;四、物资准备;五、资金准备;六、营销准备;七、外部条件准备;第二部分组织准备一、根据总体试车方案的要求,及时成立试车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有关单位做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及生产考核工作。
二、组建生产准备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逐步完善机构(生产技术部、调度指挥、各个车间、工段负责人、班长、主操、副操、巡检工),负责生产准备工作。
三、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组建保运人员(可以从2个方面组建:1、组建公司的机、电、仪保运人员;2、组建化建公司的人员参与保运)以适应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准备一、根据批准的定员指标编制人员进厂总计划和年度计划,适时配备人员。
二、人员配备应注意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等级的构成,在相同或类似岗位工作过的人员应达到装置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新员工应从老企业成建制调剂和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经过培训、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用。
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及主要的操作、分析、维修人员,应在投料试车一至两年以前进厂。
其他人员在投料试车半年至一年以前进厂。
三、制定好全员培训计划,认真抓好培训工作,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达到任职上岗条件。
1、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应重点进行本专业及相关知识教育,提高管理水平,适应试车指挥与生产管理的需要。
2、技术人员、班组长和主要操作人员等骨干的培训,应着重组织好专业知识学习、同类装置实习、计算机仿真及劳动安全、环保、消防和工业卫生知识的培训,通过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之在投料试车中发挥技术和生产骨干作用。
3、新工人经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后,一般分如下五个阶段进行全过程培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同类装置实习,岗位练兵,计算机仿真培训,参加投料前的试车。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布置生产线和工作区域
生产线规划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规划生产线布局,确保 各工序之间的顺畅衔接。
工作区域划分
按照生产、仓储、质检、办公等不同功能需求, 划分相应的工作区域。
设备布局
根据设备尺寸、操作要求等因素,合理安排设备 布局,便于员工操作和设备维护。
确保设施符合安全标准
安全设施
配备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识等安全设施,确保员工和设 备的安全。
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
1 2
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
根据生产需求,制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计划, 明确采购品种、数量、规格、质量要求等。
供应商选择
通过市场调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确保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价格和交货期符合要求。
3
采购合同签订
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包括价格、交货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7
生产前试运行和调整
进行试生产和设备调试
安排试生产
在生产前,根据产品特 性和工艺流程,制定试 生产计划和时间表。
设备调试
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 逐一调试,确保设备正 常运转,满足生产要求。
原材料准备
准备试生产所需的原材 料,并对原材料进行检 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 准。
若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则组织技 术团队进行开发。
培训检验人员并确保其资质
1
对检验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质量标准、检 验流程、工具和设备使用等。
2
培训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 析、模拟操作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3
对培训合格的检验人员颁发资格证书,并定期对 其资质进行复审和更新。
生产准备的工作内容

生产准备工作内容第一部分生产准备工作的任务一、组织准备;二、人员准备;三、技术准备;四、物资准备;五、资金准备;六、营销准备;七、外部条件准备;第二部分组织准备一、根据总体试车方案的要求,及时成立试车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有关单位做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及生产考核工作。
二、组建生产准备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逐步完善机构(生产技术部、调度指挥、各个车间、工段负责人、班长、主操、副操、巡检工),负责生产准备工作。
三、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组建保运人员(可以从2个方面组建:1、组建公司的机、电、仪保运人员;2、组建化建公司的人员参与保运)以适应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准备一、根据批准的定员指标编制人员进厂总计划和年度计划,适时配备人员。
二、人员配备应注意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等级的构成,在相同或类似岗位工作过的人员应达到装置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新员工应从老企业成建制调剂和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经过培训、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用。
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及主要的操作、分析、维修人员,应在投料试车一至两年以前进厂。
其他人员在投料试车半年至一年以前进厂。
三、制定好全员培训计划,认真抓好培训工作,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达到任职上岗条件。
1、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应重点进行本专业及相关知识教育,提高管理水平,适应试车指挥与生产管理的需要。
2、技术人员、班组长和主要操作人员等骨干的培训,应着重组织好专业知识学习、同类装置实习、计算机仿真及劳动安全、环保、消防和工业卫生知识的培训,通过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之在投料试车中发挥技术和生产骨干作用。
3、新工人经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后,一般分如下五个阶段进行全过程培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同类装置实习,岗位练兵,计算机仿真培训,参加投料前的试车。
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要领,做到“三懂六会”(三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方案规程;六会:会识图、会操作、会维护、会计算、会联系、会排除故障),提高“六种能力”(思维能力,操作、作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反事故能力,自我保护救护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生产准备过程概述

生产准备过程概述1.引言生产准备过程是指在进行有效的生产之前所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准备、原料准备、工艺准备、人员准备等方面。
生产准备过程的顺利进行将对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设备准备在进行生产之前,必须确保所需的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设备准备的具体工作包括: - 设备检查:检查各种设备的机械部件、电气部件等是否正常工作;- 设备维护: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 设备调试: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原料准备原料准备是生产的基础,必须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生产要求。
原料准备的具体工作包括: - 原料采购:根据产品需求和预测,采购所需的原料; - 原料检验:对采购的原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 原料储存:将合格的原料储存、分类、标识,确保原料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4.工艺准备工艺准备是确保生产流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工艺准备的具体工作包括: -工艺设计:根据产品要求,设计生产工艺流程; - 工艺评估:评估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和效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 工艺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工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生产人员能够正确操作。
5.人员准备人员准备是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人员准备的具体工作包括: -人员招聘:根据生产需求,招聘合适的生产人员; - 岗位培训:对新招聘的生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使其熟悉操作流程和要求; - 人员调配:根据生产进度和需要,合理安排生产人员的工作和休息。
6.安全准备安全准备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安全准备的具体工作包括: - 安全设施检查:检查并确保生产场所的安全设施完好,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 安全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和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 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7.环境准备环境准备对于某些行业尤为重要,如食品加工、药品生产等。
生产准备(炉料投放、回炉料投放、垃圾清理、司机)岗位职责

生产准备(炉料投放、回炉料投放、垃圾清理、司
机)岗位职责
生产准备岗位职责:
1. 炉料投放
负责将原料、矿料及废旧金属等物资按照工艺要求投入炉内,
确保投放顺序合理,数量准确,质量符合标准,检查炉料进料口是
否畅通,是否存在卡料情况,协调车间其他岗位确保生产进展顺畅。
2. 回炉料投放
负责将回炉料分拣、分类、清理,按照工艺要求投入炉内,协
调车间其他岗位做好固定物料投放的交接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进行
操作,确保回炉料的使用量、投放顺序和投放时间符合标准,保障
生产安全。
3. 垃圾清理
负责对生产现场进行垃圾、废料清理,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废物进行分类,确保废弃物来源明确,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同时要定期检查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司机
负责车辆的驾驶和操作。
需要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遵
守交通规则和公司规章制度,合理安排行车路线,确保运输过程安
全有序,在车辆维修保养、加油加气、提货送货等方面保持良好沟通,按时完成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
总而言之,生产准备岗位在生产车间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确保生产稳定、安全、高效的进行。
生产准备工作计划(精选13篇)

生产准备工作计划生产准备工作计划(精选13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引领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产准备工作计划,欢迎来参考!生产准备工作计划篇1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各村(社区)、各单位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提出我乡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主要目标(一)实现全年各类事故预控目标(具体考核指标待区政府下达我乡后另行明确)。
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事故死亡人数和相对指标控制在区政府下达指标之内;相关行业领域事故死亡人数和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控制在分解预控目标以内。
(二)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覆盖”。
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一票否决”制度,加大部门行业监管责任、村社(社区)属地管辖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三大责任”的落实力度,理顺安全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的关系,明晰各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初步形成条块并重、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监管格局。
(三)实现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目标。
逐步完善相关部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机制,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在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地质灾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学校、食药品卫生、农村消防、场镇天然气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
(四)实现各类隐患排查整治目标。
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落实分级分类监管和重大隐患公告制度;配合乡政府按期完成市、区、乡三级政府公告下达的重大安全隐患和其他安全隐患的整治任务。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一)严格监管,认真督促辖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1.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意识。
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在企业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安全文化观,使企业自觉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努力提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企业职工的主体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真正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生产准备部门岗位职责(精选12篇)

生产准备部门岗位职责(精选12篇)生产准备部门岗位职责 1①负责公司生产及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包括对现有设备的自动化改造,以及新产品的自动化生产开发,提高自动化程度;②寻找设备制造厂商对接,根据生产工艺合作完成非标自动化设备开发;③生产线自动化设备设计及规划。
生产准备部门岗位职责 21、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主持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
具体落实企业负责人的各项职责内容。
2、认真宣传贯彻国家、某某、某、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和劳动安全监督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3、负责制定企业安全工作计划、方针目标及年度总结工作。
4、负责召开企业安全工作会议。
5、行使企业制度规定范围内的奖惩权。
6、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和检查,指定或修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编写企业内部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委托培训工作。
8、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检查下属公司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工作。
9、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会审,参加生产会,掌握信息,预防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参加暂设电气工程的设计和安全验收,提出具体意见,并监督执行。
参见自制的跋涉型机具设备及各种设施和设备维修后在投入使用前的验收,合格后批准使用。
11、参加一般及大、中异型特殊脚手架的安装验收,发现问题后,监督有关部门或人员解决落实。
12、深入基层研究不安全动态,提出改正意见,制止违章,有权停止作业。
13、协助领导,监督安全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要及时想领导汇报。
督促解决。
14、鉴定新型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其使用。
15、凡进入现场的单位或个人,安全人员有权监督其是否符合现场及上级的安全管理规定,发现问题立即责其改正。
16、督促班组长按规定及时领取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知道工人正确使用。
17、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进行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协助领导对伤亡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准备工作内容第一部分生产准备工作的任务一、组织准备;二、人员准备;三、技术准备;四、物资准备;五、资金准备;六、营销准备;七、外部条件准备;第二部分组织准备一、根据总体试车方案的要求,及时成立试车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有关单位做好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投料试车及生产考核工作。
二、组建生产准备机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逐步完善机构(生产技术部、调度指挥、各个车间、工段负责人、班长、主操、副操、巡检工),负责生产准备工作。
三、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组建保运人员(可以从2个方面组建:1、组建公司的机、电、仪保运人员;2、组建化建公司的人员参与保运)以适应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
第三部分人员准备一、根据批准的定员指标编制人员进厂总计划和年度计划,适时配备人员。
二、人员配备应注意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等级的构成,在相同或类似岗位工作过的人员应达到装置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新员工应从老企业成建制调剂和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经过培训、考试和体检后,择优录用。
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及主要的操作、分析、维修人员,应在投料试车一至两年以前进厂。
其他人员在投料试车半年至一年以前进厂。
三、制定好全员培训计划,认真抓好培训工作,使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达到任职上岗条件。
1、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应重点进行本专业及相关知识教育,提高管理水平,适应试车指挥与生产管理的需要。
2、技术人员、班组长和主要操作人员等骨干的培训,应着重组织好专业知识学习、同类装置实习、计算机仿真及劳动安全、环保、消防和工业卫生知识的培训,通过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之在投料试车中发挥技术和生产骨干作用。
3、新工人经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后,一般分如下五个阶段进行全过程培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同类装置实习,岗位练兵,计算机仿真培训,参加投料前的试车。
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掌握操作要领,做到“三懂六会”(三懂:懂原理、懂结构、懂方案规程;六会:会识图、会操作、会维护、会计算、会联系、会排除故障),提高“六种能力”(思维能力,操作、作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反事故能力,自我保护救护能力,自我约束能力)。
各阶段培训结束时,都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列入个人技术档案,作为上岗取证的依据。
四、派人到同类装置实习要成建制地进行,实行“六定”(定任务、定时间、定岗位、定人员、定实习带队人、定期考核)办法,并与代培单位签定“两包一顶”(代培单位包教、包会,在培训师傅监督下顶岗操作)合同。
五、引进装置还应根据合同规定和试车的实际需要,认真选派部分精干的生产骨干人员出国进行技术培训。
出国培训人员名单及计划报总公司工程部及其他有关部门审批。
这些人员回厂后,在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中应发挥骨干作用;出国实习人员在装置投产后在本装置服务不少于三年,位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装置达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在全员培训中,尤其应抓好思想、作风、纪律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促进职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激发员工奋斗的精神,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展思想作风练兵,强化管理,从严要求,努力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第四部分技术准备一、技术准备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各工序试车方案、岗位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流程简图、工艺指标、设备表、开停车步骤、事故处理等)、管理制度(巡检制度、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等,使生产人员掌握各装置的技术。
二、建立生产技术管理系统,通过参加技术谈判和设计方案讨论及设计审查等各项技术准备工作,使生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熟悉掌握工艺、设备、仪表(含计算机)、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具备独立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根据设计要求和《生产准备工作纲要》,于投料试车一年以前,编制出总体试车方案,经过反复修改,不断深化、优化。
四、《生产准备工作纲要》编制提纲见附录一。
五、《总体试车方案》编制提纲见附录二。
六、根据设计文件,参照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有关资料,适时完成培训教材、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各种试车方案和考核方案的编制工作。
1、培训资料:基础知识教材,专业知识教材,实习教材,工艺流程图,生产准备手册,安全、工业卫生及消防知识教材,国内外同类装置事故实例及处理方法汇编,计算机仿真机及软件等。
2、生产技术资料:工艺流程图、岗位操作法、工艺卡片、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包括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岗位)、分析规程、检修规程、主要设备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仪表及计算机运行规程、连锁整定值等。
同时应编制、印刷好岗位记录和技术台帐。
3、综合性技术资料:企业和装置介绍、全厂原材料(三剂)手册、物料平衡手册、产品质量手册、润滑油(脂)手册、“三废”排放手册、设备手册、法门及垫片一览表、轴承一览表及备品备件手册等,并及时收集整理随机资料。
4、各种试车方案(1)供电:外电网到总变电(总降)站,总变到各装置变电所,自备电站与外供电网联网,事故电源,不间断电源(UPS)、直流供电等受送电方案;(2)给排水系统:水源地到厂区,原水预处理,脱盐水(精制水),循环冷却水系统冲洗、化学清洗、预膜、污水处理场试车方案;(3)工业风、仪表风:空压机试车、设备及管线吹扫方案;(4)锅炉及供汽系统包括:锅炉冲洗、化学清洗(煮炉)、燃料系统、烘炉、安全阀定压,各等级蒸汽管道吹扫,减温减压器调校、锅炉(二台以上)并网等方案;(5)空分装置:空压机、空分管道及设备吹扫,气密,裸冷,装填保冷材料等,氮压机、氧压机、液氮、液氧等系统投用方案;(6)储运系统:原料、燃料、酸碱、中间物料、产品(副产品)等储存、进出厂(铁路、公路、码头、中转站等)方案;(7)消防系统:消防水、泡沫、二氧化碳、可燃气体报警、火灾报警系统及其它防灭火设施等调试方案;(8)电信系统:呼叫系统、对讲系统、调度电话等方案;(9)装置的系统清洗、吹扫、气密、干燥、置换等方案;(10)装置的三剂装置、干燥、升温还原及再生方案;(11)其它工业炉化学清洗(煮炉)、烘炉等方案;(12)自备发电机组、事故发电机、自备热电站等试车方案;(13)装置的大机组试车方案;(14)联动试车方案;(15)装置投料试车方案;(16)事故处理预想方案。
5、管理制度:车间应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十项管理制度,各职能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七、引进装置要翻译、复制工艺详细说明、电气图、连锁逻辑图、自动控制回路图、设备简图、专利设备结构图、操作手册等技术资料,并编制阀门、法兰、垫片、润滑油(脂)、钢材、焊条、轴承等国内外规格对照表。
八、试车方案、规程与管理制度及其他技术资料的审批权限:1、试车方案的审批(1)重点建设项目的总体试车方案,由总公司工程建设部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总公司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其他建设项目的总体试车方案,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审查批准。
(2)联动试车和投料试车方案,由试车领导小组组织审查批准。
(3)引进装置除按(1)、(2)执行外,其余按合同执行。
2、管理制度及其他技术资料的审批,应按总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部分物资准备一、按试车方案的要求,组织编制车所需的原料、燃料、三剂、化学品、标准样气、备品备件、润滑油(脂)等的计划并落实品种、数量(包括一次装填量、试车投用量、储备量),与供货单位签订供货协议或合同。
二、需国外订货的部分,应在投料试车一年以前提出品种、规格、数量清单,按总公司有关规定开展对外采购工作。
三、需国内订货的部分,应在投料试车一年以前提出计划,组织订货;需国内研制或配套生产的,应尽早落实科研或生产单位。
四、各种化工原料、润滑油(脂)应妥善贮存、保管,防止损坏、丢失、变质。
五、各类备品配件应做好分类、建帐、建卡、上架工作,做到帐物卡相符,严格执行保管发放制度。
六、应积极组织进口设备备品配件的测绘和试制,并做好试用和鉴定工作。
七、各种随机资料、专用工具和测量仪器的所有权归建设单位,设备安装时施工单位可以借用。
在设备开箱检验时,应认真清点、登记、造册。
八、安全、工业卫生、消防、气防、救护、通讯等器材,要按设计和试车的需要配备到岗位。
劳动保护用品,要按设计和有关规定配发。
九、产品的包装材料、容器、运输设备等,应在联动试车前到位。
第六部分资金准备一、根据设计概算中各项生产准备费用,编制年度生产准备资金计划,并纳入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之中,确保生产准备资金来源。
二、在编制总体试车方案时,应编制生产流动资金计划,并抓紧筹措落实。
三、编制试车费用计划。
第八部分营销准备一、尽早建立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机构,开展市场调查,收集分析市场信息,制定营销策略。
二、投料试车前一年做好产品预销售,落实产品流向,与用户签定销售意向协议或合同。
三、组织商标设计,进行商标注册。
四、要编引好产品说明书,使用户了解产品质量标准、性能用途、使用和储存方法。
五、采用广告宣传、展销、试销、召开用户座谈会等各种促销手段,使用户了解产品,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
第九部分外部条件准备一、根据与外部签定的供水、供汽、供电、通信等协议,并按照总体试车方案要求,落实开通时间、使用数量、技术参数等。
二、根据厂外公路、铁路、码头、中转站、防排洪、工业污水、废渣等工程项目进度及时与有关管理部门衔接开通。
三、落实劳动安全、消防、环保、工业卫生等各项措施,主动向地方政府呈报,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
四、依托社会的三修维护力量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应及时与依托单位签定协议或合同。
附录一《生产准备工作纲要》编制提纲生产准备工作是建设项目总体统筹控制计划的内容之一,需要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抓早抓好,使生产准备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生产准备工作纲要》应在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批复后半年内完成,并上报总公司工程部备案。
具体编制提纲如下:一、组织准备生产准备的组织机构设置应始终贯彻总公司关于改革工厂设计模式的精神,按新厂新体制新机制的要求,设置试车和生产经营管理机构。
二、人员准备1.根据审批的定员,编制劳动力配备总计划和年度计划。
(1)人员类别、来源、素质要求;(2)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调配到岗时间。
2.人员培训(1)人员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2)人员培训方法与步骤,一般按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对口装置(厂)和出国实习、参加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现场练兵、计算机仿真培训等阶段进行。
(3)培训单位的选择及安排。
(4)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
(5)各培训阶段及各类人员培训的考试、考核。
(6)编制人员培训总网络计划及阶段计划。
三、技术准备1.技术资料、图纸、操作手册的翻译编印;2.编制各种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3.编制各类综合性技术资料;4.编制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5.编制大机组试车和系统干燥、置换及三剂装填等方案,并配合施工单位做好系统吹扫、气密及化学清洗方案;6.编制储运、公用工程、自备发电机组、热电站、锅炉、消防等试车方案;7.编制总体试车、装置联动试车、投料试车、生产考核方案;8.计算机仿真培训技术装备;9.国内外技术资料编制(翻译)出版计划;10.各种试车方案的编制计划;11.技术准备总体网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