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角广场设计及塑造探索——以北海花漾里项目为例

合集下载

广场分析

广场分析

广场分析广场的设计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讲要遵循最基本的三项基本原则:整体协调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个性特色原则。

广场大小并非简单的面积问题,它受活动内容、结构布局、视觉关系、光照、条件、空间围合、周边建筑等诸多因素共同制约的,同时也与相邻空间的对比衬托有关。

例如在欧洲许多中世纪城市,人们走在狭窄弯曲的只有2—3m宽的街道中,突然开朗的广场感觉。

阳光照在广场上,暖洋洋的,周边摆着咖啡座和鲜花。

尽管面积不大,却让人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已成为生活的必须,这才是真正意义所在。

相反,有些广场面积不小,但除了让人感到空旷、单一无所依靠外,并不能够引发交往和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国规划师芒福德称之为“广场恐怖”。

另外,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要有适当的围合感,不能产生向心力,凝聚性差,削弱了广场。

1、对于广场主题的表现主要体现在:(1)广场的选址广场的选址应选在城市的中心地段,有意义地段,最好与城市中重要的历史建筑或公共建筑结合在一起,通过环境的整体性来体现广场的主题和氛围。

特别是起支配和控制作用的建筑,其对广场的表达十分关键,往往决定了广场的性质。

(2)软环境的创造通过培养一些有意义的,持久性的活动,来体现广场的特色,如广场音乐会,广场文化艺术表演等。

广场的主题雕塑作为主入口(3)场设计的艺术性问题,特别是对于广场雕塑小品及设施广场设计构成艺术包含广场的规模与尺度,限定与围合和主题的表现等要素。

其中主题表现多是通过广场标志物,其中以雕塑居多。

雕塑是表达主题最直接的手段,不仅要有好的创意,还要有美的形式。

雕塑本身要成为能够经的起时间考验的艺术品。

例如金明广场,开封市金明广场黄河风雕塑是开封市标志雕塑,位于开封新区,整个雕塑的构成由汉字“开”变形及开封二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K”、“F”变形面来。

寓意“开封”。

该雕塑造型似顺风鼓张的风帆,寓意开封像一艘巨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导航下,正开足马力,永往直前。

又告诉大家今天的开封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开封开发区作为开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开放、改革、进取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象征着开封辉煌的明天。

欧洲广场典型案例分析PPT课件

欧洲广场典型案例分析PPT课件

财务制度与其他部门冲突一、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种利益冲突在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尤为突出。

例如,销售部门追求销售收入的增长,而财务部门则更加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健性,这就可能导致两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当销售部门增加折扣促销、延长账期等措施时,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率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摩擦。

为了解决这种利益冲突,企业可以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体系,将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绩效目标进行有机结合,确保两个部门间的利益一致性。

同时,建立跨部门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冲突。

另外,企业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与整体企业的利益挂钩,使得各部门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共同努力。

二、权责不明引发的财务制度冲突在一些企业中,财务制度的执行往往存在着权责不明的问题,即不同部门之间对于财务相关责任的界定不清晰,容易造成利益冲突和责任推诿。

例如,在采购流程中,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责任界定不清晰,可能导致采购成本的风险控制不到位,从而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

为了解决权责不明引发的财务制度冲突,企业应当建立明确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权责分工和合作机制。

在制定财务制度时,应明确各个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财务素养和责任意识,确保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财务制度冲突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信息交换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交易的不公平性和风险性。

在企业内部,财务部门通常拥有更多的财务信息和管控权,容易导致其他部门无法获取到及时和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财务制度冲突,企业应建立信息公开和透明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各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到准确的财务信息。

浅析北海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地域文化

浅析北海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地域文化

Arts circle地方美术研究浅析北海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的地域文化文/李林平【摘要】城市品牌形象设计是将城市特色经过总结概括、提炼升华的图形符号,承载着城市文化的特色,凝聚着城市的灵魂,传播时能够得到社会高度认同,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本文以北海市为例,针对北海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海城市品牌形象的研究思路,为扩大北海城市品牌的传播和应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品牌形象;地域文化;北海城市品牌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无形资产”,承载着城市文化特色,延续着城市的历史,凝聚着城市的灵魂。

近年来国内城市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形象的建设,设计或升级城市品牌形象识别系统,以统一、独特的视觉形象构建良好的城市印象,从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每个城市根据自身的自然、历史、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其地域符号特征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城市品牌形象尽可能简单明了地突出城市自身的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易于城市品牌的传播。

一、北海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北海,地处广西南端,拥有“天下第一滩”银滩和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中国最美的海岛之一——涠洲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南珠故乡。

(一)城市品牌理念定位含糊不清。

城市理念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是塑造城市形象系统的关键,北海城市的核心理念尚不明确,城市形象混沌不清,甚至经常遭到曲解。

虽然北海市在2009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尽力挖掘合浦汉墓文物的价值,但是这些历史文化亮点并未像西安、洛阳等千年古都一样名满天下。

而北海滩长沙白的银滩、最美的海岛涠洲岛、声名海外的南珠等是北海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印象,能够让游客对这个城市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

如今具有北海特色的文化没有得到凸显,导致在城市建设“趋同化”的今天没有竞争力。

(二)城市标志共鸣度不高。

北海的城市品牌形象存在特色不鲜明,不能很好地诠释北海本身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导致共鸣度较低。

城市广场案例分析ppt课件

城市广场案例分析ppt课件

ppt精选版
9
路面代表了项目的整体性。“密集的”路面以花岗岩和青铜色建造而成,塞斯克 托雷斯修建的雕塑凸显了 设计,在该项目中,铺砌的路面是唯一具备激发城市转型潜力的因素,是大部分的项目决策中需要首先考虑的 因素。它超越了自身物质的和次要的角色特征,具备了概念和战略价值,成为本项目中的基础。城市空间的其 他维度受历史因素的限定,无法改变,而不同层级的底土都已被挖掘,无法修复。
密集的路面以花岗岩和青铜色建造而成塞斯兊托雷斯修建的雕塑凸显了设计在该项目中铺砌的路面是唯一具备激发城市转型潜力的因素是大部分的项目决策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城市广场道路案例分析
ppt精选版
ZB1415117 姜苏 ZB1415125 陆静 ZB1415143 周昊
1
案例一
瑞典 St Johannesplan 及 Konsthall 广场景观设计
ppt精选版
2
瑞典 St Johannesplan 及 Konsthall 广场景观设计
完成时间:2014 设计单位:White 设计规模:28000平方米 所在国家:瑞典 作品地址:马尔默
位于马尔默市中心的 Triangeln 区域曾经是一处安 静的地方,远离繁忙的主街道。新的城市隧道站让该 区成为服务37000乘客的交通枢纽。现在,它是城市 最活跃的地段。为了满足新增人流量和人们的需求, 马尔默市举办了一次竞赛,以在 Triangeln 周围设计 新的城市空间。Whites 事务所设计了两个连接的空间, 可以同时在高峰时段的工作日和安宁平静的周日清晨 被使用。“我们将 Triangeln 站的周边区域看作每个 人都可以使用的'开放舞台'。精美的现浇混凝土铺装和 灯光和座椅等细节使空间序列统一和谐。其目标是设 计出优雅且奢华的铺装效果。” 事务所的 Niels De Bruin 说。

浅谈城市广场设计与街角广场的发展

浅谈城市广场设计与街角广场的发展

正 如社会 的发展 , 街角空 间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 , 以波
顿 城 市 街 道 的变 化 ,我 们 看 到 了 它在 一 百年 间 街 道 的 数 量 发 生
了锐减 , 这种现象也是有 意而 为之 的, 也是人们 在特定的背景下 人们 所 期 望 的. 问题 在我 们 身 边 不 断 的 产 生 , 城 市 中减 少 街 的 数量 , 增加高速路的数量 , 把我们原有的城市 中的复杂性消耗殆
变得宽 阔 , 直 到现 在 , 汽 车 完 全 占有 了街 道 , 人 们 被 迫走 在 了人
城 市 景 观 的 目的 是 让更 多 的人 享 受 城 市 发 展 的成 果 ,让 更 多 的 人参 与 到 城 市 空 间 中 来 , 但是 , 现 在 的城 市 发展 产生 了很 多
行 道上 , 这犹如 简 ・ 雅各 布斯 的《 美 国大城市 的生 与死》 所提 到 的, “ 汽车原本并非就是破 坏者 ,……与我们城市 建设 的无 能相 比, 汽车 的破 坏是一个小 的多的原因” , 对城市 的规划者来说 他
城 市广 场 规 划 设计 巾 的得 失成 败 。
二、 现 代 城 市 广场 设计 中 的 问题
( 一) 景 观 广 场 设 计 引起 城 市 空 间 的分 离
1 . 交通工具导致城市功能的转变 , 街道 产生 以来 , 适应 了步 行 到小 型 运 输 工 具 的产 生 , 在经历 了马车 、 机车的发展 , 街 道 也
计, 则可拉 长游 览动线 , 带 来新鲜的空 间体验 , 增加 人们参与 到
场 地 中 的机 会 。

关 于 城 市 广 场 设计 的 文献 综 述
城市空问在不断的发展与进 步 ,这些 特点 和变化在某种程 度J 也是符合时代特征的 ,其中城市设计 中的街角广场 的发展

城市街角景观改造工程方案

城市街角景观改造工程方案

城市街角景观改造工程方案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街角的景观改造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城市街角作为城市的一个微观部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如何对城市街角进行景观改造,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体验,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项目旨在对某城市的街角景观进行改造,通过对景观元素、绿化、道路交通、人行系统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提升城市街角的整体形象和功能,营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空间。

1.2 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主要包括某城市的街角景观改造,涉及的主要区域为城市中心商业区和居民区的主要街角地段。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景观元素:城市街角的景观元素包括建筑、标识、雕塑、广告牌等,本项目将对这些景观元素进行梳理和调整,以提升其艺术感和表现力。

(2)绿化:城市街角的绿化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本项目将对街角的绿化进行规划和设计,将符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居民需求的植被引入,增加街角的绿意。

(3)道路交通:城市街角的道路交通是景观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将对街角的道路交通进行规划和设计,将提升交通流畅度和安全性。

(4)人行系统:城市街角的人行系统是景观改造的重点之一,本项目将对街角的人行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行人的步行体验。

1.3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对城市街角的景观进行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目标:(1)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街角的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

(2)增加绿色元素:引入更多的植被和绿化设计,增加城市街角的绿色环境。

(3)优化交通流线:改善城市街角的交通规划和设计,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4)提升行人体验:优化城市街角的人行系统,提高行人的步行体验。

1.4 项目意义城市街角景观改造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以及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的实施将使城市街角焕然一新,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外展区广场主入口设计探讨

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外展区广场主入口设计探讨

述 ,进 而探 索 了城 市 开放 空 间 的 边界 处 理 思 路 ,从 视 线 引 导 、广 场 形 象 、内 外联 系等 方 面 入 手 ,强 调 了开 放
空 间 边 界 设 计 的 公 共 性 、开放 性 以及 城 市 内 涵 。 通 过 对 第 七 届 中 国花 卉 博 览 会 室 外 展 区 广 场 主 入 口的 设
公 共 空 间 的 地 域边 界 是解 决 空 间 品 质好 坏 的关 键 , 也 是 城 市 开 放 空 间 需 要 解 决 的课 题 。在 设 计 中 要 根 据 不 同 行 为 下 空 间 的 不 同 需 求 来 考量 和 限 定空 间 ,使 其 既 满 足 广 场 功 能 综 合 性 和 多 样 性 的 要求 ,又 形成 广 场鲜 明 的特 色 和 内聚 力 与 外 引 力 。遵 循“以人 为本 ”的原 则 ,满 足 人 们 多 层 次 的活 动 需 要 ,突 出 地 方 特 色 ,体 现 文 化 内 涵 ,建 立 开 放 空 间 的公 共 性 和 开 放 性 以 及 连 续 性 ,创 造 良好 的视 觉 空 间 和 通 达 环 境 。
现 象 学 家 胡 塞 尔 认 为 ,空 间 意 识 必 须 随 外 感 知 的产
生 才 能 产 生 ,甚 至 可 以说 ,它 以 外 感 知 或 事 物 感 知 为 前 提 。但 空 间意 识 并 不 拘 泥 于 事 物 感 知 ,它可 以 以想 象 的 方 式 既 超 越 对 事 物 的 感 知 ,也 可 以 超 越 被 感 知 的 事 物 。如“拉 绳 定界 ”这 一 典 故 :在 稻 草 绳 内 侧 形 成 神 圣 领 域 ,稻 草 绳 象 征 性 地 表 示 出 神 圣 领 域 与 不 净领 域 的 界 线 ]。草 绳 本 身 并 不 能 阻止 人 进 入 该 区域 ,而 是 通 过 某 种 心 理 暗示 使 人 对 绳 内 的 区域 产 生 敬 畏 而 以 绳 为 界 。 2.2.2 边 界 形 式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一、引言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社交交流的场合。

好的城市广场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还要具有美观吸引力。

本文将通过对某个城市广场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景观设计在城市广场中的应用。

二、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本案例所涉及的城市广场位于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该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城市中心,周边有众多商业设施和住宅区。

2.设计目标该城市广场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一个宜人的公共空间,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 强调城市的文化特色,呈现独特的风貌。

- 优化交通和人流的流动性,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 考虑生态环保,注重绿化和环境保护。

- 考虑长远规划,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余地。

3.设计要素- 广场布局:广场以中央开放空间为核心,布局合理,划分出不同功能区域,包括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展示区等。

- 植被设计:在广场中合理安排植被,引入不同种类的树木和花草,营造绿意盎然的氛围。

同时,考虑本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

- 水景设计:在广场中巧妙地融入水景元素,如喷泉、人工湖等,增加视觉效果和空气湿度,提升人们的舒适感。

- 艺术装置:在广场中设置艺术装置,如雕塑、壁画等,展示城市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底蕴。

- 配套设施: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广场配备了休息座椅、卫生间、儿童游乐设施等便民设施,提供舒适的服务体验。

- 照明设计: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保证夜间广场的亮度和安全性,同时营造浪漫的夜晚氛围。

4.效果评估该城市广场的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热门地点,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

- 广场举办了多个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成功展示了城市的文化魅力。

- 交通和人流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减少了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 广场的绿化和植被覆盖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改善了空气质量。

- 广场周边的商业设施和住宅地产价格也有所增值,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构筑“海派广场”提升四川北路形象

构筑“海派广场”提升四川北路形象

新一轮 的四川 北路商 业街 消费新潮 。形 I
当带状的商业受到挑战时 ,正在兴 起的环状组 团方 式加 强了商 业的幅射效 应 。因此 ,整合 四J 北路商贸、商务 格 I . 局 ,变 凹Jl I 北路单 一的带状商业为带状
与环 状 齐 头 并 进 , 可进 一 步 凸 现 四川 北
尝试辟 出休闽街,形成类
似现代文化休闲街 的浓郁 海瓶文化氛 围 让中西文 化加 以结合 ,海纳百川, 融合贯通 .传承 发展 ,使 海 内外 白领人士对 四川北
维普资讯
构筑 “ 海派广场 , , 提升 四I 路形象 Ib l I
文/ 王小争 宋峥琦
内涵 ,让该段 位 内的绿地 、广场 、住 宅 小I x、旧城 中的传统街 等诸多辐 忐 性 、 建筑得 以表现 .使城市文化和历 史底 蕴 相结台 的商业 、脂 住环境得 融☆ ,在 继承 优 秀 建筑 和 传 统文 化 韵咪 的 基础 上,努力探索和创新 。 四川北路中段 ( 武进路 一横溉桥) , 项 目占地 面积约 2 万 平方米,新建 建筑 O 面职约6 万 甲方 米 -训划投资约3 余亿 0 0 元 ,改 造 后 的 四J 北 路 巾 段地 区 将 由 I 【 5 1 型 商住 项 目启动 ,建筑 形 态 的布 项大 局、 区域功能 的设定、交通 设施的配套 等 ,都将把海 派文化 的优 良品质 融台进 去 ,从而使四川 北路 t段得 提升 。 I { ・ 有着 广泛历 史、文化 和而l 开发价
乃 至 全 国 的又 …新 景 观 。 同时 注 重 总 体
2完善 居住休闲旅游功能。 .
注重 “ 以人为本 ”的核心 内容 ,为 人们提供高质量 的居 住、活 动空间和交 往场所 ,多层次完善 、健全 四川北路支 马路休闻 、旅游 、服务功能 .大规模拓 展该路段地 [ x现代 居住功 能,重视原有 的商业 、文化历 史传统的特 色,丰富上

北海协和广场国际化体验式城市综合体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海协和广场国际化体验式城市综合体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海协和广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广西首家国际化体验式城市综合体(注:此为相似意向效果图)错过青岛,错过厦门,错过三亚,北海——国际滨海度假之都,融会古典与时尚,汇聚东西方文化,厚积薄发,再次扬帆启航!这次不容您错过!北海协和广场——让您真正把握这片价值蓝海!纲目一、北海市城市发展及经济运行概况 (5)(一)北海区域经济环境(二)北海市经济运行状况(三)北海市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趋势(四)北海市居民消费行为分析(五)地理、气候(六)旅游、产业(七)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八)候鸟经济(九)政策、文化二、北海市商业概况 (9)(一)北海市商业面积、商圈构成及商圈辐射状况 (9)(二)北海商圈及商业项目简介 (11)1、北部湾广场商圈2、北海大道商圈3、其他商圈(三)北海市商业发展现状总结 (20)1、北海商业项目经营模式陈旧2、北海市商业营销特点分析3、北海商业地产项目的发展趋势(四)北海市商圈发展方向 (22)1、《北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1>中心城建设用地规划<2>城市发展方向<3>银滩西区规划(本案紧邻银滩西区)2、未来商圈发展方向1>北海高铁商圈2>云南路商圈亟待兴建的“北海协和广场”三、项目简介 (24)(一)商业环境简介 (24)1、项目区位云南路板块简介2、项目1公里内商业环境简介3、项目现状4、地块简介5、项目初步规划、成本、收益估算 (28)1>方案一:32亩(地块①②整合) (28)2>方案二:41.8亩(地块①②③整合) (30)6、合作方式7、实际资金需求8、土地升值9、周边配套10、周边高尚小区11、项目SWOT分析及相应的开发、营运建议 (38)(二)项目核心概念:中国的北海•世界的北海 (41)1、商业定位概念:广西首家国际化体验式城市综合体2、项目命名概念:唤醒古典的记忆,追循时尚的脚步3、招商意向四、附录:北海市旅游、产业、政策概况 (49)(一)滨海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49)1、北海银滩:天下第一滩2、涠洲岛旅游区:世界海岛旅游新地标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二)产业经济支撑三大千亿产业 (52)1、电子信息产业2、石油化工产业3、临港新材料产业(三)政策导向 (54)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奋斗目标3、城市建设管理年一、北海市城市发展及经济运行概况(一)北海区域经济环境北海市位于中国广西的南部、北部湾东北岸,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其中市区人口60万。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城市广场设计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文化与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通过分析多个景观设计案例,探讨城市广场设计的要素和特点。

一、案例一:XXX城市广场设计在XXX城市的市中心,一个新的城市广场崭露头角,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

这个广场的设计注重融入当地文化和特色,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空间。

1. 空间规划与布局:广场整体规划恰如其分地将开放空间与功能区域相结合。

中央广场区域留给市民和游客进行集会和活动,而四周则安排了休闲区、绿植区和艺术装置区,打造出互动性与观赏性并存的空间。

2. 材料与植被选择:设计团队选用了与当地环境和氛围相协调的材料和植被。

建筑物的外部采用了当地特色的石材,地面铺设了回收材料制成的路径和广场,呼应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同时,绿植的选择也充分考虑了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广场更具生态与环保特色。

3. 景观元素与艺术装置:为了增加广场的观赏性和文化氛围,设计团队巧妙地融入了多个景观元素和艺术装置。

其中包括喷泉、雕塑以及绘画墙等,给广场注入了艺术与生活的活力,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

二、案例二:YYY城市广场设计YYY城市广场设计追求极简主义与现代风格的结合,给人一种简洁而富有科技感的视觉体验。

以下是设计的要点:1. 几何形状与结构:广场的设计采用了简单明了的几何形状和结构风格,以平面图形的组合和空间体块的拼接来表达整个广场的形态,增强了其现代感和整体性。

2. 照明设计:为了在夜晚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设计团队特别注重了照明设计。

利用LED灯光、夜景照明等手法,将广场打造成一个光影交错、富有节奏感的空间,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3. 空间层次与分区:通过不同高度的地面和绿化带的分割,将广场划分为多个层次和分区,创造出动静结合的空间体验。

广场案例分析11模板

广场案例分析11模板

——广东海洋大学景观水岸 02
案例分析1
——广东海洋大学景观水岸 03
水岸的设计是根据水体形态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共同营造亲水的水岸效果。
a. 位置一:
在湖水端头湖水整体有一个向下流的趋势: 在A这里岸边放上了些湖景石; 而在B处做了一个倾斜的木质坐地,让人与水更亲密接触;
而它的一侧也是一个观景平台,让湖边观景更有层次感。 在C处有一个木制的拱桥,让人与水面有更进一步的接触。
北区
南区
调查问卷
图书馆周边广场调查问卷
1.请问您的职业是?
A.学生
B.老师
C.学校工作人员 D.校外人员
2.请问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 大三
D.大四
3.请问您的专业 ?
A.工科
B.理科
C.艺术类 D.其他
4. 请问您对图书馆周边绿化率的满意程度?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BGU大学校园广场
08
案例分析2
广场细部:
——BGU大学校园广场 09
从广场的夜景效果上考虑,灯光的选 择与配置也以线性、暖调为主。完全 符合广场景观上给人营造的线条感。
甚至对石凳与树干的照明,同样是以线性 为主,搭配绿地的线性分割。
案例分析3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广场案例分析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广场 10
案例分析3
雨水引流 绿植系统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广场 11
绿地的主入口处由一 系列硕大的花岗岩块 砌筑而成,并根据原 有地形坡度的高差从 路缘石边缘逐步过度 成挡土墙,沿着绿地 两侧边缘骑猪的墙体 造型独特在挡土墙与 坐人矮墙之间互换着 功能。

城市滨海开放空间设计探讨与分析——以北海市银滩为例

城市滨海开放空间设计探讨与分析——以北海市银滩为例

城市滨海开放空间设计探讨与分析——以北海市银滩为例摘要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生命之源。

海洋与一般的水体相比较具有更加独特的魅力。

人类生命的最初形式来自于海洋,因此人类天生就有着一种“亲海”的欲望。

海既满足了人类的视觉需要,也赋予了那些与海相接的陆地勃勃的生机。

城市滨海区域指的是城市范围内陆地和海洋相连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两者共同构成这一特殊的空间环境。

城市滨海开放空间作为城市地域里面独具魅力的一块,具有一种巨大的开发潜力。

滨海开放空间同时具有边缘、开放、连续以及方向性强等一系列空间特点。

因此,它赋予了一个城市较为特殊的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

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展开了开发建设滨海地区的高潮。

城市滨海区域作为高速发展的沿海城市里面富有代表性的地段,精炼的体现了沿海城市独特的魅力。

我国滨海地区的开发建设一般缺乏较为系统的指导,导致一些开发商和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盲目地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忽略了开放空间对滨海地区环境的保护作用。

由于对城市的开放空间的特点、形态以及成因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致使滨海城市在景观设计方面缺乏地域特色。

因此,积极探索滨海开放空间设计的途径和方法,对那些逐渐兴起的城市开发建设滨海地区具有极为有益的指导价值。

本文结合国内外在滨海开放空间设计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在进行城市滨海开放空间时的原则及方法,并以北海银滩为例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城市滨海区,开放空间,设计AbstractThe water is a origin of life.is the human culture development cradle.Compareswith the general water body, the sea has the unique charm.The initial life form originates inborn from the sea, the human has the desire to“look at the sea”.The sea while has satisfied which people’s vision needs,also for has provided the vigorous vitality with the sea docking land.The city littoral area refers to in the city scope the sea area and the landterritory connected certain scope region,the sea and the land constituted the environment leading factor,The littoral area is together at the same place which the city used to be characteristic,simultaneously also was one kind has the huge potential spatial domain, was in the city the natural open space.The littoral area open space has the edge,continuously, the opening, the directivity strong and so on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ile public activity many, the function complex, the history cultural element rich and so on the characteristics,it has entrusted with the city special humanities value and the landscape value.Since the early 70's of last century, world city has launched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oastal regions of the climax. China coastal area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general lack of systematic guidance, leading to some developer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the pursuit of short-term interests, blindly on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gnoring the open space on the coastal area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e to the city's open space characteristic, morphology and causes lack of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caused the coastal city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lack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active exploration and design of coastal open space the way and the method, the gradual rise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oastal area is extremely useful in guiding value. In this context,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design of coastal open space in terms of practice and research, summed up some of the coastal open space in the city when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 Silver Beach in Beihai as an example.Key word: City of the coastal area, open space, design目录第一章城市滨海开放空间的含义 (4)第二章国内城市滨海开放空间开发面临的问题 (5)2.1滨海开放空间可达性不足 (5)2.2面临历史文脉的破坏 (6)2.3面临滨海景观特色的丧失 (7)2.4面临生态环境的破坏 (7)2.5多样性不足 (7)第三章热带滨海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研究 (8)3.1城市开放空间的生态功能 (8)3.2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功能 (8)3.3城市开放空间的文化功能 (9)3.4城市开放空间的使用功能 (9)3.5城市开放空间的保护控制功能 (10)3.6城市开放空间的经济功能 (10)第四章人性化空间的设计实践与思考——以北海市银滩为例 (11)4.1 北海城市银滩中区设计构思 (11)4.1.1设计范围和现状概况 (11)4.1.2设计目标和设计理念 (12)4.2北海银滩开放空间设计原则 (12)4.2.1“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12)4.2.2“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13)4.2.3 “生态多样性”的原则 (13)4.2.4“文脉延续”的原则 (14)4.2.5强调亲水、可及性的原则 (15)4.3北海银滩开放空间设计方法 (15)4.3.1了解人们的需求 (15)4.3.2注重不同环境的空间的塑造 (16)4.3.3突显热带滨海园林风光 (17)4.3.4突出滨海、滨江特色,满足人的亲水需求 (18)4.3.5突出热带滨海城市文化特色 (19)第五章结语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城市滨海开放空间的含义滨海开放空间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里面的一种,主要是由滨海的城市广场、公园、绿化空间以及不同种类的室外活动场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是海域和陆域过渡的缓冲地带。

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为顺应商业多元化的需求,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集各种城市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儿。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供大家阅读!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篇1:难波公园是位于大阪传统热闹商业区的现代建筑,并非传统意义的公园,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

从远处看去,难波公园(Namba Park)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是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的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

难波公园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位于邻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新商业区,离机场一站之遥,将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枢功能与办公、酒店、住宅完美结合,是日本开发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代表项目。

开发商NK电气铁道公司邀请捷得公司为其设计一座对大坂产生形象具提升意义的建筑作品。

捷得因此把难波定义为公园,为拥挤喧嚣的城市带来一片绿洲。

沿着一坐30层的高塔,难波彰显了一种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空中花园、屋顶绿树,公园直接跟大街相连,为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人们可以欣赏成群的大树、岩石、悬崖、草坪、溪流、瀑布池塘及露台,人们徜徉在空中花园中尽享体验式购物的乐趣。

难波公园可谓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式体验购物的杰作。

难波公园的商业零售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专卖店,使之成为其独特环境的补充。

同时,难波公园避免了将顾客引入封闭式的购物区,而是将商业区、餐饮区与自然和开放的空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业主的最初构思是建造一个简单的混凝土通道用于连接项目的南北地块,设计师颇有新意地提出了人造峡谷的设计想法。

“峡谷”的设计带来了众多的体验要素;溪水、山石、植物、岩洞、山间的阳光......这种体验手法的空间再造,为项目展现了全新的思路。

难波公园(Namba Park)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序列,它不像一般的购物中心那样,将人们压缩集聚到封闭的空间内,迫人消费,而是以开放的体验化空间吸引人们主动游玩、主动消费。

北海老街建筑形式美法则

北海老街建筑形式美法则

北海老街建筑形式美法则北海老街是广西北海市的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区,也是北海的商业中心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美法则而著名。

建筑形式美法则是指建筑物在建筑设计和布局上追求理想的比例、协调、对称和美感。

下面将详细介绍北海老街的建筑形式美法则。

北海老街的建筑形式美法则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建筑物在整体形状和外观上符合美学原则。

街道两旁的建筑物多为传统建筑,通常以红砖或木材为主要材料,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如檐口、斗拱和雕刻等元素。

建筑物的高度、宽度和长度都经过精心计算,使得整个老街区形成了和谐的视觉效果。

其次,建筑物的布局和建筑间的关系也体现了建筑形式美法则。

北海老街的建筑之间通常有一定的间隔,形成了一个个小广场或庭院,这些空地可以让人们休息、交流和欣赏美景。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也有考究,使得整个街区在空间上呈现出节奏感和层次感。

再次,北海老街的建筑物外墙和屋顶的装饰也体现了建筑形式美法则。

建筑物的外墙上常常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包括花鸟、人物和山水等图案,这些装饰让建筑物更加有特色,也增添了艺术气息。

屋顶的形式也多样,有单坡、折坡和歇山等,使得整体建筑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北海老街的建筑形式美法则还表现在建筑物的内部布局上。

建筑物在内部的划分和空间的利用上也注重比例和协调。

例如,建筑物的门户通常位于中间,两侧有对称的房间或院落,呈现出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

每个房间的大小和用途都经过精心设计,既满足实用性,又保持了整体的美感。

最后,北海老街的建筑物在色彩上也体现了建筑形式美法则。

建筑物外墙常常采用明亮的颜色,如红色、黄色和蓝色等,这些颜色使得整个街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颜色的搭配也经过考究,以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

总之,北海老街的建筑形式美法则的体现令人叹为观止。

从整体到细节,从外观到内部,从布局到装饰,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计算,追求理想的比例、协调和美感。

这种建筑形式美法则的体现让北海老街成为了一座令人向往的文化和艺术之地。

城市规划:“问源”滨水广场设计

城市规划:“问源”滨水广场设计

"问源"滨⽔⼴场位于上海同济⼤学校园中部,紧邻图书馆、教学楼南楼和饮⾷中⼼,宽10⽶校园⽔系由西侧流过。

同济⼤学吴⼈韦教授设计并主持现场施⼯。

⼴场于2001年9⽉建成,占地仅3亩,可谓⽅⼨之地。

但"问源"⼴场所体现的设计匠⼼与造园艺术⼿法却耐⼈寻味。

⼴场主要由滨⽔休憩台地和缓坡草坪构成。

草坪的地⾯⾼度由165厘⽶这⼀⼈性化尺度逐步向外降低⾄30厘⽶左右这⼀适宜坐憩的地⾯⾼度。

这种处理⼿法在功能上使内部休憩空间得以闹中取静,同时尺度上⼜不失亲和性。

由于竖向地形的巧妙构思,校园休闲的可利⽤⾯积得以⼤⼤提⾼。

远远望去,简洁⽽⼤⽓之中流露出浓郁的⾃然⽓氛和现代感。

这⼀空间布局之妙笔,使得"问源"⼴场迥异于其他园林的创作思路与⼿法,为其特⾊奠定了框架。

⼴场共有北、东、南三个出⼊⼝,组织疏导了上下课⾼峰和就餐时段的⼤流量⼈群。

东侧缓坡草坪的横断⾯为主⼊⼝,它由外到内,两侧的断⾯逐渐升⾼,场所感逐渐增强;⼴场的主景——⽔渠边喷的巨⽯构成了主⼊⼝视线的终点,形成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焦点。

但是,这⼀景观轴线并没有就此嘎然⽽⽌,在⾛过狭隘的⼊⼝、绕过巨⽯主景后,视线豁然开朗,⽔渠对⾯⼯程⼒学馆粉墙黛⽡的⼭墙⾯以及以墙⾯为背景的丛丛幽⽵映⼊眼帘,使⼈蓦然发现:原来在以培养时代精英著称的象⽛塔之内,竟也蕴涵着如此纯粹的⾃然艺术之美。

⽔系⼀侧建筑与植物对景的约妙因借,使受到基址条件限制的短距离视觉轴线产⽣了⼀种绝处逢⽣的惊喜感。

⼴场内部以巨⽯为主景,由缓坡草坪的背断⾯向⽔边延伸出由⾼到低的三级台地。

台地上及⽔渠边,圆⽊坐凳散落其间,巨⽯上的涌泉滋润着它的沧桑褶皱,巨⽯侧⾯镌刻⾏书"源"字,所有的⼀切都在勾勒着⼀幅"深⽔渊潭"⽽纤尘不染的⽴体画卷;潺潺的⽔声,仿佛流出了画外。

漫步滨⽔台地,"⾏到⽔穷处,坐看云起时"伫⽴幽篁旁,"弹琴复长啸",启迪莘莘学⼦饮⽔思源,感悟同济风⾻。

开展城市设计重塑城市形象:兼议北海市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

开展城市设计重塑城市形象:兼议北海市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

开展城市设计重塑城市形象:兼议北海市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李异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1994(018)005
【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李异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基于复合功能理念的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探析——以东莞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中标方案为例 [J], 昝丽娟;刘博;李睿
2.搞好关键节点的城市设计打开城市形象建设新局面——以石家庄市火车站广场设计为例 [J], 李惠林
3.城市门户地区的城市设计探索——以如东火车站广场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为例 [J], 李琳琳
4.火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以韶山沪昆高铁站站前广场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为例 [J], 李全瑞
5.探索城市更新背景下交通枢纽与周边区域的城市设计——关于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的思考 [J], 陈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街角广场设计及塑造探索——以北海花漾里项目为例摘要:城市街角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北海花漾里项目的街角广场设计和塑造,为类似的街角广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街角广场;公园绿地;下沉式开放空间引言城市街角广场一直都是一个目光聚焦的话题。

长期以来,城市街角广场都是不同人群关注的重点,这些人群包括政府管理者、普通城市居民、旅游者、设计师和规划师,这些年还加入了一些研究城市活动、城市生活形式的人。

在多种视角状态下,既要满足城市公共空间,又要满足经济活动需求,力求使各方面的诉求找到一个共同的表达点。

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摸索出城市街角广场的新形式,赋予城市新生活的定义和方法。

北海花漾里项目,既对城市沿海风貌特色进行了体现,也在做出一种全新的努力:在城市的核心地区,综合项目开发者、设计师、运营者的身份,通过对各类适用人群和使用需求的分析,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城市空间和场景,使其真正成为有商业价值的活化空间。

同时,商业化的场景可能性和邻里共生的社交关系为城市核心注入新鲜活力。

一、项目背景北海市位于广西最南端,是中国最美的海滨城市之一,拥有优秀的旅游资源。

北海花漾里项目位于北海市四川路与浙江路交叉口东北角,用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相邻的两条道路均为40米以上城市主干道。

其中,四川路道路宽度为80米,是北海老城区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也是北海市南北向连通新老城区最重要的主要道路之一(图片1)。

2019年,北海花漾里项目启动。

鉴于该项目所处的重要城市区位,为了提升城市景观,满足片区市民文化休闲等日常需求,城市管理者在用地规划设计条件中要求项目在临道路交叉口需预留7000平方米公共绿地。

基于此,花漾里项目对该道路交叉口的城市街角广场开展了一次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全新尝试,邀请北海市的本土设计院,结合城市及地区特色,对项目的公共绿地进行规划设计。

力图以街区带动城市,不仅基于环境提升、景观美化,更注重社区活动与城市的融合。

项目在这个位置设计了一个公共街角广场,推广的核心价值是,以人文思想为主导,注入各领域跨界元素,推动该街角广场活化利用与有机生长,辐射周边区域,引导邻里共生的社交关系。

广场必须是公共开放的,必须由城市会客厅的功能,需要让小区住户、周边社区群众、城市其他区域市民形成一种活跃的友好互动的城市空间环境。

二、街角广场的设计与建造预留的7000平方米公园绿地集中布置在用地西南角(道路交叉口处),结合项目沿路退道路红线的狭长区域。

同时,减少居住用地的范围,把高层居住建筑后置,向用地内侧放置。

将花漾里项目商业部分设计为2-3层的小尺度街区空间,与广场相连接,最大化开放城市界面,构成开放的街区,沿四川路与浙江路人流可顺利进入街区,提升并激发区域活力(图片2)。

街角广场的公园绿地区域设计下沉开放式空间,创造出丰富的景观层次。

同时,花漾里项目设置了1400平方米的地下商业与下沉广场相结合,提升了地下区域的经济价值。

下沉式开放空间的设计形成了强烈的空间感,创作出立体景观效果,其所具有的空间性和边界感更强,对过往游客也可形成有效的吸引力。

下沉式开放空间这种特殊表现形式,其空间特征和特殊的空间构成为使用者带来了更丰富的空间体验(图片3、4)。

地面广场以绿化景观为主,位于地面广场一角的集装箱设计,正体是项目的样品房展示(图片5)。

集装箱顶作为一个弹性使用的空间,即可以作为小型酒吧,也可以作为举办小型公共聚会活动的场所。

另一侧设置的结构轻盈的白色顶篷也是年轻人们交流和活动的理想场所,地面下沉的圆形区域形成了独立的小型社交空间。

广场的地面采用简朴的灰色地砖,表面富有质感的纹理,与庭院大面积绿地形成对比,产生质感的变化和视觉冲击力,在空间分布上形成强调(图片6)。

下沉广场空间色彩选取了鲜明的蓝白二色,用浪漫的圣托里尼式建筑风情,营造特别的街区聚落质感。

佐以圣托里尼特色花卉,同时也是北海市市花的三角梅,红色穿插点缀在白色之间,瞬间把整个环境营造出艺术的氛围,犹如地中海般优雅与恬静(图片7)。

下沉广场与地面之间阶梯式的退台景观绿化,在垂直面上巧妙地避免了“一刀切”的粗暴设计,将城市界面和下沉广场有机过渡,空间无论从景观上还是空间上都是相互连接和连通的,无论在自然景观还是空间组织上的塑造都得到了更好的效果,产生多个层次,变成一个结构元素,构成了高低错落的花园景观及平台。

三、场所记忆的塑造与植入在城市各项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年轻时尚的活跃人群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部分,他们属于重要的消费群体,对于视觉刺激、网红文化语境有着浓厚兴趣,这种兴趣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对场所的构建和开发经营模式形成产生影响。

场所的网红化能为区域带来大量关注和资源,注入生机和活力。

对于花漾里项目街角广场来说,将其网红化,有利于活化片区吸聚人气。

北海花漾里项目深谙此道,街角广场的东南角是一栋3层白色简约清新小建筑(图片8),融合华裔、咖啡、书店、文创等多重功能,内部装饰遵循各式网红打卡要素,以满足年轻人的打卡需求。

定期在广场及下沉开放空间开展复古夜市、文创产品市集、机车展览、露天电影放映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来进行打卡(图片9)。

保持一定的举办频率和持续时间,可以保证社区有更多的重复访客,日常性地参与活动,不断累积熟悉度和记忆,赋予这个场所意义,建立真实体验和情感以及认同。

利用地方文化符号,对地方文化元素进行怀旧再现。

通过渔网、船锚、船舵、渔筐这些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摆件,勾勒出北海的地域文化特点,唤起市民心中地域归属感。

同时还有北海的老旧街巷标识、门牌、旧相片等物件,引发市民对过去北海的怀旧思潮,产生对场所的情感依恋和认同,对地方本土文化进行传承和回忆。

在这个场所中,利用代表本土文化和地域特点的物质元素载体,重塑起一个文化景观,使流动的当下与已逝去的历史相遇,形成富有意趣的空间,从而使人和场所凝结出某种联系。

这些都是为了能够留住网红流量,流量的背后也需要有文化内涵的支撑才可以持续长久的发展。

连接日常生活并赋予地方文化特性,才能构建出一个保持长久活力的场所,塑造真实内在的地方感,激发出周边民众的家园感以及参与场地文化创造的自主性。

在花漾里项目街角广场开展的各式的场所特色活动,使其生成了文化记忆、活动记忆,成为了“记忆之所”,让空间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休闲生活高度融合,承载起民众的记忆与地方意向,记载地方感知和集体记忆。

当场所被赋予这些意义时,花漾里项目街角广场除了作为民众日常公共空间,也成为了一个文化记忆场所,不断激发和容纳着多样化的感知和体验。

四、未来的思考与展望城市的街角空间与人、城市的关系密切,是城市中流动性最明显和最强的公共空间之一,是认识和体验城市的重要媒介,可以加强人们对环境的认同和对城市的感知。

花漾里项目的街角广场设计形式作为一个鲜活的样本,给予了我们一些想法和启示。

未来城市的街角公共空间、公共广场、公共绿地等开放共享区域可能会更加灵活化、碎片化,尤其针对老城区域或与项目开发相结合的区域。

在政府层面的介入和指导下,整合市场和社会资源,多元性合作、系统性地解决社区的社交、娱乐、休憩等问题,也会给城市的碎片化空间的利用以及升级改造提供更好的条件。

花漾里项目的街角广场结合项目的商业业态,和项目内部的低层商业街区进行了融合,形成了开放的城市界面。

同时下沉式开放空间的设计,作为地下商业的入口,提供了过渡空间,为项目的地下商业部分带来了空间体验上的极大提升,增加了地下层的商业价值。

下沉区域广场的空间形式,提供了开展集市、小型餐饮等商业可能,为项目积聚人气。

这种以地产经营为基础的开发模式,将公共空间服务的经济价值内化,通过提高盈利性功能部分的收益,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核心区也能为公益共享性空间提供可能。

对于城市其他街角广场或公园绿地的设置,应该根据场地的特征,结合所属街区功能和特性以及周边发展的业态类型,深入关注区域内的主要矛盾,全面且准确地把握区域范围内居民的真实需求,同时提升街道范围内公共空间品质。

传统居住街区的街角广场要关注人文理念,注重对人的解读与人的需求,为居住在社区的市民提供归属感,提供社区居民之间交流社交的纽带,鼓励社区居民多维度进行参与。

老龄化严重的社区,考虑适当增加无障碍坡道和休闲座椅等基础设施,硬质广场应防滑平坦无高差,方便老人行动。

儿童较多的社区,可以放置游乐设施和沙池等,配以鲜明的色彩和质感,变身为孩童游乐场所;或通过将广场公共设施、环境景观的细节进行趣味性艺术改造,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公共空间趣味。

结合社区居民的兴趣,还可以在街角广场的绿地上设置小型社区菜园,种上植物蔬果。

一是可以将公共空间进行资源循环,体现环保生态的理念。

二是社区的老人和孩童获得了公共空间的改造体验,增强社区参与感、认同感。

这种小型公园绿地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低成本、易操作,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活化社区。

商务办公区的街角广场要注重结合座椅,加强私密空间的围合,提供商务人士午休用餐和休憩的空间,并满足短暂的交流洽谈和休息停留需求。

文化设施与办公区域的街角广场可以在具体的设计上结合文化设施的文化氛围进行考虑,挖掘和延续文化内涵,形成具有场所精神的开放空间,融入街道文化特色。

比如在标识牌、座椅、景观小品的实质上,利用特色元素进行文化植入。

还可以利用公告墙对相关办公业务进行公开公示,保证社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在交通枢纽或设施旁设置的街角广场,提供人群集散、休息停留的功能,需要保证一定的硬质广场面积,根据区域的出行需求,配备交通换乘站点或者共享车辆停放区域。

五、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也随之丰富和提高,街角广场空间的规划建设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街角广场作为城市街道中可达性最高的、使用性最频繁的与人们朝夕相处的公共空间,其规划设计体现了城市对人的重视与关怀,还能折射出城市的空间品质和人们的幸福指数。

在城市开展总体规划时就应该进行充分考虑街角广场的布局,如果是老城区或者土地资源紧张的区域,难以提供独立的足够范围的公园绿地,则需要创新开拓思路,高效利用城市空间,结合城市更新展开工作,充分挖掘城市用地,利用街角小型空地、闲置地等进行开发。

通过营造人性化的街角广场,塑造街区文化生活,展现城市精神面貌,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属性,以重点带动整体,激发城市片区活力。

参考文献:[1] 刘锐.城市生活性街道休闲空间人性化设计探究及优化——以郑州市为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1.[2]段泠飞.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城市街道休憩空间更新设计研究.北京建筑大学,20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