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教育VS英式教育 哪个更好专家来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教育VS英式教育哪个更好专家来解答

上周,BBC拍摄的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中译“我们的孩子面对中式学校足够坚强吗”,以下简称《学校》)播出,展现了中国式教学模式和思维与西方学生的矛盾和碰撞,引起了中外网友的广泛关注,也掀起了一场关于中英教育模式的大讨论。

而事实上,当事教师及部分教育专家均认为,中英教育的冲突色彩被纪录片有选择性地放大了,实际差异并没有那么大。南方日报展开的网络调查显示,中国网友对于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支持度也较为均衡,31%的网友认为中式教育明显优于英式教育,28%的网友认为相反。

BBC官方称,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是为了直观地表现中英教育的差距,比较中英教学方式的成效。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学业上,英国学生成绩与亚洲学生相比落后三年,特别是在数学上。因此,BBC携手英国博亨特学校,共同打造了一次教育实验,并拍成纪录片展示出来。

在纪录片中,5名中国老师需要教导“中国实验班”里50位年龄在13至14岁的英国学生,而博航特中学的其他学生则跟往常一样,由校内英国老师教导。在一个月后,两组学生分别进行数学、自然科学的考试,来看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效,结果会在纪录片中公布。BBC 希望通过这个研究项目,探寻中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能否教好英国学生。

中英网友:

效率还是兴趣,这是个问题

针对片中师生的表现,中英网友有着诸多不同的看法。大部分的英国网友赞同中国老师严格要求纪律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老师的教育方式是没有错的。“在英国,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学生没有学生的激情,英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该言论在英国的社交平台上获得了4600多个赞。

当然,也有部分英国网友认为,中国式的教学模式乏味单调,学生们机械地记忆概念而不能真正理解一门学科。

而在中国,讨论则更多集中在对本国教育体制和模式的思考。不少网友吐槽中国死板的教学方法,认为填鸭式教育限制了学生的个性与自由发展,也磨灭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国学生到了大学阶段之后往往表现出突破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也有网友指出,中国的教条式教育也许确实在一定阶段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但使得孩子基础知识更扎实,究竟孰利孰弊很难定论。

事实上,中英教育的碰撞是否真如BBC纪录片所展现的那么激烈?点课台君整理了来自澎湃新闻问吧郑贵东的回答。

整理自澎湃新闻

我的儿子在中、英都读过书,我们亲历的中、英教育与BBC拍的一样吗,问我吧!

郑贵东是英国talkSPORT体育广播电台国际部总监。曾在中国市级电台工作过10年,获得过金话筒百优节目主持人奖、中国广播奖、政府奖等。郑贵东在英国已经生活了12年,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对于国内的教育,他曾特意让他的大儿子在国内体验小学生活。最近他和孩子们一起看了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英之间的教育理念是有所不同,但是不是像纪录片里那样的呢?对英国小升初以及幼儿园及小学教育感兴趣的朋友请提问欢迎来问我!

风来疏竹:国情不同,没有可比性。你说呢?

郑贵东:有一定道理,在我看来,与其比,不如当成一次了解学习的机会,最后的点还是要落到反思自我上。没有什么拿来就好用的经验,育儿不是简单重复劳动,我们面临的是充满个性的个体。

骛:这部片子的拍摄科学么?我觉得英国学生从小适应了英国的教学体制而在短时间要求他们通过接受中式教学而来检测中英教育孰优孰劣,这个不会显得太过突兀而不符实际吗?

郑贵东:这就是一个电视节目。与其纠结于是否真实是否科学,不如把它当成一个自我学习和反思的机会,或者就是简单的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也是一个不错的亲子机会。您说是吧?谢谢。

小北至:中英教育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郑贵东:完全不同的体系。谢谢。

小宝:你儿子看了BBC纪录片之后感想如何?

郑贵东:他看的时候非常认真,对中国老师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态度和手法不太认同。对于英国学生的课堂纪律方面他倒是感觉这是拍电视而不是正常的课堂。他也表示片子里的一些场景在他们学校上课时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我们会继续和他一起看下面的片子,也会在这里和大家讨论。谢谢。

喵ga:英国学生大部分都如BBC的这部纪录片一样“做自己”,不能先背下来知识点,再在自主时间通过做作业等方式消化么?英国老师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授一些比较死板的知识的?比如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语法等

郑贵东:这些也是要靠记的。只是片子中没有体现而已。谢谢。

2015558906:看看您的履历就是非常优秀的人,请问您对孩子有类似的要求吗?我虽然不

强求孩子表现出色,但是他考了第一或者拿了奖我会高兴,否则我会在心里失望,当然尽量不表现出来,以鼓励为主。但还是想知道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不是有优秀父母的激励影响?龙生龙凤生凤国外也这样吗?谢谢您!

郑贵东:孩子开心最重要。我们只是陪他们走一段而已。国外倒是有一点,我同事中伊顿毕业的都在想着把孩子送伊顿。牛津毕业的他父亲也是牛津的。谢谢。

李星:八五后是被中国所谓“素质教育”集中摧残的一代人,丢掉课本拿起爱好的口号喊的非常响亮,出现的情况却是在学校练书法练绘画,回家补作业。书包没减重,手上好多了画板毛笔。我不认为素质教育有错,我认为错在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式是:政治任务,政绩工程和考核指标。这种情况在西方教育届是否存在。

郑贵东:我个人认为西方教育最大的优点没有把升入大学作为唯一目标去培养学生。对课外学习也是以兴趣为主。快乐是最重要的。

乱原:老师为什么没有打学生?在中国,这可太常见了。

郑贵东:呵呵,为什么要打呢?打学生,打自己孩子都是成人自己情绪控制的问题。跟孩子没有关系。

苏达水:是剪辑的原因吗?怎么BBC中的几位老师的表现在国内也是比较极端的那种了。我的母亲和两个姐姐都是老师,我也是应试教育环境下长大,似乎都没有碰到那么极端的老师(五个老师如出一辙)。从您的切身体会来看,给这部BBC片子的真实度打个分数吧

郑贵东:刚看了第一部分,很难打分,但节目毕竟是节目,剪辑手段也是为了表现导演意图。我个人认为几位中国老师都不错,在中国的岗位一定是受学生尊敬的好老师,但是在英国环境里,短时间内很难看出他们真实水平。文化差异巨大,双方互相不了解,没有默契。单纯凭这几十分钟节目评价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都不公平。

李秋月:老百姓没那个能力送孩子去国外读书,在国内的教育环境下,想让孩子性格好一点,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想听听你的建议。

郑贵东:首先要看看家长自己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家长有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有安全感的成长环境,我比较赞同王人平的看法,育儿即育己。家长对了,孩子就对了。谢谢。

胡哥:对于中国公办学校强制有偿补课,不补也收费,英国面对同样问题是如何处理呢?

郑贵东:英国没有强制收费补课。不过我所在的区在小学推广一个叫shine的项目,针对小学三四年级孩子,如果老师觉得你有些功课低于班级平均水平,需要提高,会邀请你参加星期六的活动。有一对一辅导,小组学习,娱乐等。中午会提供午餐。我们认识的一个小姑娘当时刚从中国来,英文不太跟得上,就参加过。她自己还是满喜欢的。谢谢。

Albizz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