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详解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6.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MnO22H2O + O2↑2KMnO4△ K2MnO4+ MnO2 + O2↑2KClO3MnO22KCl+3O2↑(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及例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及例题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知识点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相对固定成分)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可变成分)【例题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该成分比例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可以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约有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磷燃烧实验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文字表达式:红磷(P)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例题2】在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下列对该试验认识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试验说明氮气难容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知识点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

(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红磷可以用P来表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混合物都无法用一种化学符号来表示)【例题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水泥砂浆C、干冰D、汽水知识点四:不同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成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主要用途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等氮气不活泼,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用氮气防腐稀有气体很不活泼(惰性气体)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制造低温环境,用于激光技术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例题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气焊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课题2 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中考化学考点知识精讲人教版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中考化学考点知识精讲人教版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清单考点一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1)空气的组成。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空气成分 N2O2CO2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0.03%注意: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2)空气的主要成分的用途注意:(1)空气属于混合物。

(2)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二混合物与纯净物纯净物混合分离混合物断物质种类时不能被物质的字面描述误导,“新鲜”“洁净”“清洁”“混合”不是判断物质种类的依据,如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2)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空气(或洁净的空气)、溶液(盐酸、生理盐水)、合金、石油、天然气等。

纯净物:冰水共存物、液氧、液氢、干冰、铁等。

考点三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总结】目前全球三大大气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CO2、CH4等)、酸雨(SO2、NO2)、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等)。

考点四 氧气的性质基本监测项目气体污染物:SO 2、CO 、NO 2、O 3,其中SO 2和NO 2会导致酸雨 固体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形成雾霾 污染物的来源及防治措施①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②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秸秆综合利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④植被破坏、建筑扬尘等引起的沙尘→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2.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有三态变化,固体和液体为淡蓝色。

3.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拨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4. 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2Cu+O2【总结】(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无须修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无须修改】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O2、CO2、52OP等。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海水、矿泉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多变一。

4、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A+B,一变多。

5、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常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缓慢氧化不发光但是放热)6、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

[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8、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集气瓶内的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的物质是气体,会补充掉消耗掉的氧气)(3)若实验结束后烧杯中的水上升不到1/5的原因?(装置漏气或红磷少量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N2: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保护气、化工原料、提供低温环境。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保护气、电光源。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污染物: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

如:SO2、CO、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7、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三、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中考化学人教版 讲解本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中考化学人教版 讲解本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详见“重要实验分阶突破”)
【人物图像】
知识点3: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 气体污染物: 1 SO、NO2等―→酸雨;O3、CO等
(1)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可吸2 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 ―→雾霾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主要来源)―→推广使用清
洁能源等
2.实验装置
3.反应原理 化学方程式:4P+4P5+O25O2=点==燃==2P22OP5 2O5。
4.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大量白量白烟烟、放热,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 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约进入集气瓶水面上方容积的 11/5/5 。 5.实验结论及拓展 (1)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1/5。 (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或气N (或N2)2);根据集 气瓶中水面不会继续上升,红磷停止燃烧,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难溶难于溶水、于不水能、燃烧不、能燃烧、支不持支燃持烧。燃
( C)
5.(九上P46图2-18)如图1,碳在氧气中燃烧,向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倒 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澄澄清清石灰石水灰变水浑 变浊,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COO22++CCaa((OOHH))22======CCaCOa3↓CO+浑3↓H浊2+O H2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1
6.(九上P33实验2-3)如图2,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 目的是吸收吸生收成的生S成O2,的防S止O2污,染防止污空染气,空其中集气瓶中的水也能用 NaNOaHO溶H溶液气液替代。
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在装药品之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检检查查装置装的置气的密 气密性性。 (2)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点==燃==2P2O5 2P2O5。 (3)为使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全,加入的红磷应足足量量 (选填“足量” 或“少量”)。 (4)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 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②②③③(填序号)。 ①装置漏气 ②弹簧夹未夹紧胶皮管 ③插入燃烧匙太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总结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拉瓦锡用定量法研究空气成分实验步骤:①把少量的汞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内空气的体积减小约15;①研究剩余的45体积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支持燃烧;①把在汞表面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里加强热,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减少的气体体积;①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得到的气体与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u u u u u r点燃五氧化二磷①实验步骤:将仪器连接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底装入少量的水,并将水面上方的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然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②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③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3)空气的组成: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4)纯净物和混合物: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保持它们各自的性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叫做纯净物,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3.保护空气(1)空气污染源①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引发呼吸道疾病,严重者死亡;造成酸雨,破坏地面设施等);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飞机等的尾气;会引发眼睛、呼吸系统炎症;形成酸雨;破坏高空臭氧层等);一氧化碳(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破坏人体血液输氧功能,使人窒息死亡等);氟氯烃(主要来自空调机;会破坏高空臭氧层)。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笔记】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记忆】氮78,氧21,0.94是稀气,还有两个0.03,二氧化碳和杂气知识点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压强差2.文字表达式:3.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再把水以上的容积部分分成五等份做上记号③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瓶内并塞紧瓶塞④待红磷燃烧停止,温度降低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4.实验现象:①放热、产生大量白烟②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5.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②剩余气体:a.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6.误差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误差分析:小磷少爷沏茶没降温;老大爷手慢没夹紧】(1)小于1/5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2)大于1/5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受热气体会顺着导管逸出;燃烧匙伸入过慢,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7.集气瓶中水的作用:(1)为了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集气瓶;(2)为了吸收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3)为了吸收热量,有利于装置冷却。

8.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①改进点燃方式②同时改进点燃和测量方式知识点3:物质分类1.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不能用化学符号)例:空气、海水、纯净水2.纯净物: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例: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知识点4: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1.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液态氧、固态氧均为淡蓝色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助燃性)2.氮气: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途:保护气(焊接金属、食品包装);液氮冷冻麻醉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作保护气;作电光源;氦气制造低温环境4.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用途:灭火剂、人工降雨、制冷剂、气态肥料(光合作用)、碳酸饮料知识点5:大气污染1.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讲学)课标定位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5.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会对现象进行观、记录,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发现知识在线1、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其特里均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真正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他最早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3、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有的资料翻译成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在空气中存在着氩气。

几年后,拉姆赛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氖气、氙气等其他稀有气体。

知识拓展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门捷列夫D.普利斯特里【答案】B【解析】二百多年前,科学家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本题选B。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在线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详解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详解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课题1 空气拉瓦锡的实验:加热加热汞 + 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 + 氧气拉瓦锡的实验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一)实验2-1:P271、现象:红磷继续燃烧,并且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止水夹后,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原瓶容积的1/5)2、分析:这是因为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同时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小于外面大气压,大气压将水压入瓶内。

3、反应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其它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不溶于水,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5、几种情况可能造成该实验结果不准确(没有达到1/5):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待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二)空气的成份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属于混合物,又称为惰性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三)纯净物:一(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氧气、五氧化二磷、水等。

混合物:由不止一种(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空气、稀有气体、海水等。

(五)1.空气污染是:烟尘(可吸入颗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主要来自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氢气、水力发电等),绿化(植树、造林、种草)2.保护空气1)空气的成分一般是固定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吸收二氧化碳用释放出氧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相互补偿使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几乎不变。

2)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3)空气污染物固体污染物:烟尘、粉尘(矿物燃料的燃烧、地面扬尘、沙尘暴、焚烧秸杆等)气体污染物:二氧化硫(SO2)(燃烧含硫的煤、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二氧化氮(NO2)(矿物燃料的燃烧、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一氧化碳(CO)(矿物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臭氧(O3)(低空臭氧是一种气体污染物,主要由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太阳光下产生的)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5)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煤脱硫处理、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湖)、工厂产生的废气经处理达标排放、在汽车尾气系统安装催化转化装置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冒出白烟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化学方程式: 4P + 5O2点燃2P2O5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答:不能用木炭或硫(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6、实际实验中,如果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点燃自的性质。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红磷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实验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烧杯、玻璃管、止水夹、橡胶管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将瓶内剩余的体积分为五等份。

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点燃燃烧匙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瓶塞塞紧。

红磷熄灭后,待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实验现象:打开止水夹前,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后,烧杯内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还可以得到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注意事项: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实验误差:(1)测得氧气含量小于1/5红磷量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集气瓶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气密性不好(2)测得氧气含量大于1/5未夹止水夹或未夹紧,气体受热后膨胀从导管逸出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并盖紧瓶盖(瓶内气体逸出)探究: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白烟,防止污染空气例题1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

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6%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答案:D例题2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探究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汇总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X| k |B | 1 . c |O |m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6.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H2O+O2↑2KMnO4△K2Mn O4+MnO2+O2↑2KClO3MnO22KCl+3O2↑(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我 们 周 围 的 空 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成分1.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1/5(21%)。

2.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3.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了约占总体积的1/5。

(2)实验注意事项① 装置不能漏气② 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 ③ 红磷要过量④ 红磷熄灭待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或弹簧夹) (3)文字表达式五氧化二磷点燃氧气红磷−−→−+(4)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小于1/5的原因① 红磷量不足,使集气瓶内氧气未全部消耗 ② 装置气密性不好③ 红磷熄灭后没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④ 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内过慢 (5)讨论①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答:不能,因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木炭和硫粉燃烧生成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的气体将占据集气瓶内消耗氧气的体积,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② 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常见纯净物:氮气(N 2)、氧气(O 2),二氧化碳(CO 2),冰水共存物(H 2O )。

2.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常见混合物:空气,矿泉水,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澄清的石灰水。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成分 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稀有气体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霓虹灯,闪光灯,航标灯(四)保护气体 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烟尘:可吸入颗粒物(PM2.5)2.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课题1 空气 1、空气成分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

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 O 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4)实验注意事项:A 、装置不能漏气;B 、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C 、红磷要过量;D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B 、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D 、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

②液面上升大于1/5的原因:A 、弹簧夹没有加紧;B 、红磷升入瓶中的速度太慢。

③ 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点燃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6)推论: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2.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倒流入容器内,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

4.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误差分析(1)测定结果小于1/5: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2)测定结果大于1/5: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太慢,未及时塞紧瓶塞;点燃红磷前未夹紧弹簧夹等。

6.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定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定结果会偏小。

(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4)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定结果会偏大。

(5)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防止集气瓶炸裂。

(6)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的原因:木炭和硫燃烧虽然消耗气体,但是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气体,测定结果会不准确。

(7)不能用镁代替红磷的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定结果偏大。

二、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______________占78%、______________占21%、稀有气体占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______。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是由________物质组成的。

人教版九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班级 姓名1. 空气的成分★2.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 【实验方法】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现象:反应原理:a 、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3.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1)氧气的用途:利用氧气可以供给 ,应用于 、 、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①物理性质:氮气是 色 味的 ,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②化学性质:氮气很 ,不能 ,也不能供给呼吸。

③用途:做保护气等:焊接金属时用来 ,灯泡中冲入氮气以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 。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是氦He 、氖Ne 、氩Ar 、氪Kr 、氙Xe 氡Rn 等气体的总称;①物理性质:稀有气体都是是 色 味的气体;②化学性质极 曾把他们叫做 ③用途:作为 制成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等。

4.保护空气(1)空气污染来源: 。

(2)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和 。

有害气体包括 、 、 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平衡。

②导致 、 、 。

(4)保护空气的措施: 。

5.氧气6.制取氧气(2)操作步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①(查)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将药品放进试管,平铺在试管的底部(怎样把药品放进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还要,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要 .)④(点)加热(先,再把外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⑤(收)收集气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宜收集,当时再收集。

)⑥(移)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⑦(熄)再熄灭酒精灯。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原因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原因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⑤用酒精灯的灯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前要先预热,原因⑥用排水法集气时要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
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
250mL )中的水的
体积为 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如果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B .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9.6%
C.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 不足

例题 3 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
Ⅰ.实验小组按 A 装置进行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
3
先膨胀,
后变瘪 ,实验结束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总体积的
,你认为导致这一
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
夹 。(任写一种)
Ⅱ.实验 A 测得结果不够准确,实验小组进行反思。
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
D .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就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答案: D
例题 2
某校兴趣小组想亲身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 探究内容。首先,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他们选择了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 为
2பைடு நூலகம்
( 1)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
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选定白磷在如图
B 所示装置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
功,实验前,检察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气球膨
胀,说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燃烧的温度为 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课题1 空气
拉瓦锡的实验:
加热加热
汞 + 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 + 氧气
拉瓦锡的实验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一)实验2-1:P27
1、现象:红磷继续燃烧,并且产生大量的白烟,打开止水夹后,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原瓶容积的1/5)
2、分析:这是因为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同时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小于外面大气压,大气压将水压入瓶内。

3、反应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其它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不溶于水,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5、几种情况可能造成该实验结果不准确(没有达到1/5):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待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二)空气的成份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 属于混合物,又称为惰性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三)纯净物:一(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氧气、五氧化二磷、水等。

混合物:由不止一种(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空气、稀有气体、海水等。

(五)1.空气污染是:烟尘(可吸入颗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主要来自煤等矿物燃料的燃烧。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氢气、水力发电等),绿化(植树、造林、种
草)
2.保护空气
1)空气的成分一般是固定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吸收二氧化碳用释放出氧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相互补
偿使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几乎不变。

2)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3)空气污染物
固体污染物:烟尘、粉尘(矿物燃料的燃烧、地面扬尘、沙尘暴、焚烧秸杆等)
气体污染物:二氧化硫(SO
2
)(燃烧含硫的煤、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二氧化氮(NO
2
)(矿物燃料的燃烧、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
一氧化碳(CO)(矿物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排放的尾气)
臭氧(O
3
)(低空臭氧是一种气体污染物,主要由汽车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太阳光
下产生的)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
2、CH
4
等);酸雨(NO
2
、SO
2
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5)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煤脱硫处理、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湖)、工厂产生的废气经处理达标排放、在汽车尾气系统安装催化转化装置等。

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

它的特点是无毒无害,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以回收代替焚烧)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在101KPa,-183摄氏度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218摄氏度时,氧气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三)实验2-3:
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实验2-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注意事项:实验前应预先在集气瓶底留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集气瓶炸裂)。

加压降温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应放少量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防止生成物污染空气。

※铁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应放少量的水或放少量的沙,防止高温熔融物落下炸裂瓶底。

※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石蜡 + 氧气——→水 +二氧化碳(氧化反应)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当空气不充分时,可生成一氧化碳、还可能冒黑烟。

氧气具有氧化性。

是常用的氧化剂。

课题3:制取氧气
3.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氮气
空气液态空气
液氧
液态氧贮存于蓝色钢瓶中。

利用液态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沸点不同,经过减压升温,沸点低的先气化,沸点高的后气化,将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分离出来,这一过程为液态空气的蒸馏。

是物理变化。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
(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并且取出后出现一段水珠,证明气密性良好);
(2)(装)将药品放进试管,平铺在试管的底部(怎样把药品放进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试剂加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倒流使试管炸裂)
(4)(点)加热(先预热,再把外焰固定在放药品的部位)
(5)(收)收集气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宜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


(6)(移)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7)(熄)再熄灭酒精灯。

先移导管后熄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怎样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证明气体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则氧气集满。

(二)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
1、图2—15中用到的仪器名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气)管、集气瓶、水槽。

2、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两种(可选)
3、操作步骤:检验气密性→装药品→装好装置→预热→定点加热→收集气体→移出导气管→停止加热。

4、气体收集方法:
(1)排水法:(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也不是完全纯净的气体,因为它里面仍然含有水蒸气,但它比排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纯净些)条件:该气体不能溶于水;
(2)排空气法:(排气法收集时导气管一定要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目的是得到比较纯净的气体)条件:该气体无毒,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大小决定瓶口向上还是向下。

5、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
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
2
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三、基本概念
(一)化学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3.氧化反应物质跟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燃烧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5.缓慢氧化属于氧化反应,不剧烈,没有发光,但会放热。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等。

6.自燃若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越积越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
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经点火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7.爆炸在有限空间内发生的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大量的气
体,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二)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叫催化作用。

怎样证明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是催化剂?
(1)往过氧化氢溶液中添加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中不加二氧化锰,对比分解反应速率(验证二氧化锰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待上述反应停止后重新添加过氧化氢,重复多次仍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3)反应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

(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常见物质的化学符号(化学式)
单质:氮气N
2;氧气O
2
;汞Hg;硫S;铁Fe;镁Mg;氢气H
2

化合物:氯酸钾KClO
3;高锰酸钾KMnO
4
;锰酸钾K
2
MnO
4
;氯化钾KCl;
氧化物:水H
2O;二氧化硫SO
2
;氧化汞HgO;二氧化碳CO
2
;氧化镁MgO;过氧化氢H
2
O
2
;二氧化锰MnO
2

四氧化三铁Fe
3O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