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地球的表面教案

五年级科学地球的表面教案

五年级科学地球的表面教案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

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教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对地球了解吗?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新单元的学习吧。

(板书课题:地球的表面)说明: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地球表面的样子。

聚焦问题,引发学生对于地形地貌形成及其变化原因的思考。

二、探索(一)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1.课件展示世界地形图,提问: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你们发现我们的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海洋与大陆的分布、大陆板块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2.交流、研讨:地球的面貌本来就是这样的吗?3.教师播放海陆变迁的相关视频,补充学生认知。

4.师生总结:整个地球的表面是高低不平、复杂多样的,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

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被海洋分开并没有完全连接在一起,形成几大板块。

地球表面的样子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化逐渐形成的。

说明: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观察、分析,帮助学生对地球地表形态形成一个较为宏观的认知,初步认识到地球现今的整体面貌都是地球演化的结果。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案人教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势和地形1、地形复杂多样⑴四大高原的特点①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世界最高,中国最大的平原。

②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俗称“坝子”。

④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①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称“黑土地”。

海拔200米以下②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称“黄土地”。

海拔50米以下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乡”。

有的地方海拔10米以下。

⑶四大盆地特点①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②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位置最高,纬度最北。

③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④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最大的外流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①东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阴山—燕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列:南岭[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

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口诀记忆:大(大兴安岭)太太(太行上)无(巫山)靴子(雪峰山),还经常(长白山)上五(武夷山)台山(台湾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多在我国西部。

北列:阿尔泰山(西)小兴安岭(东)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

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地形复杂多样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地形复杂多样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地形复杂多样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地势等方面的根本国情,在这个根底上学习“地形复杂多样〞就顺利成章了。

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节第二框来讲,充分表达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根底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开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2、结构特点:这一节是在学习地势特点之后进行研究学习的。

是第—节“地势和地形〞三个小标题中的第二个,三个标题符合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外表上平行的3个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关系。

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地形,学生对陆地的地形有了肯定的了解。

2、困难:由于繁多的地理名词定位和较高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可能对知识却反感性认识而降低学习兴趣,故教师宜设置“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的“骨架〞作用。

2、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名称和位置。

4、培养学生的制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6、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3、认识不同种类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

教学过程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

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使学生对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有较深刻印象。

3、注重地图教学。

教学环节教学反思通过备课和正式教学后,我感想颇深。

1.学习过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多样的地形)以及地图等知识,学生就有了肯定的知识储藏,那么我就以对五种不同的地形图的展示复习导入新课。

复杂多样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地形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复杂多样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地形的概念,认识地球表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掌握不同类型地形的特征和特点。

3. 能够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适应和利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1. 掌握地形的定义及地球表面形成的原因。

2. 了解不同类型地形的特征和特点。

3. 分析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原因。

2. 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世界地图和地形图。

2. 照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各种不同地形。

3. 图表和案例,用于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利用世界地图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形类型,如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河流等,并简要解释其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形成不同的地形?二、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 (15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形,如喜马拉雅山脉、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等。

2. 介绍并解释每种地形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配合图表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形对农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影响,并讨论适应和利用的措施。

三、小组合作探究 (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形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内成员合作,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该地形的更多信息,并整理成报告或PPT形式。

3. 每个小组精选一位代表,向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讨论与总结 (10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就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总结并概括地形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适应和利用各种地形。

3. 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地球上还有哪些未被探索和利用的地形?如何减少地形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五、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 (5分钟)1. 让学生完成一份练习题,检验对地形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程度。

六年级地理课地形教案

六年级地理课地形教案

六年级地理课地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地形的概念,包括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 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3. 学生能够利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分析各种地形模型和图片,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学生通过地形图的绘制和分析,培养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地形的基本类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

2. 学生能够描述各种地形的特点和分布。

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地形模型和图片,了解各种地形的特征。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地形的图片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形的多样性。

2. 讲解:介绍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各种地形的分布和特点。

4. 练: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形模型和图片,识别各种地形。

第二课时:地形图的绘制和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

教学方法1. 采用实践操作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地形图的绘制和分析,培养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和实例,指导学生进行地形分析。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地形图,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介绍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绘制地形图,并进行地形分析。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地形分析和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地形图的绘制和分析,以及学生的作业和练,评价学生对地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小学六年级地理中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教案

小学六年级地理中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教案

小学六年级地理中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并理解中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2. 掌握中国的主要地形地貌类型;3. 能够描述中国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理位置的介绍;2. 中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3. 中国主要地形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使用地图展示中国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

2. 学习新知(20分钟)(1)通过图片和幻灯片介绍中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包括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湖泊等。

同时,强调中国地貌的多样性给中国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差异。

(2)介绍中国主要的地形地貌类型,如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和它们的特点;中国的五大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山脉和大别山脉等。

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实践活动(30分钟)(1)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地形地貌类型,利用各种材料(如土、石头、植物等)进行手工模拟,模拟出该地貌的特点。

(2)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猜测地貌类型。

并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地形地貌的理解。

4. 归纳总结(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中国主要地形地貌类型及其特点,并强调中国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是中国资源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5. 拓展延伸(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途径,继续了解中国的其他地形地貌类型,并制作相关的展板、PPT等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提升了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实践活动的设置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加深对地形地貌类型的印象。

但是,在实践活动环节,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参与不积极的情况,需要及时引导和帮助。

此外,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

中国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拓展延伸昆仑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开发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P28)探究结论: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生态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山区开发的不利条件: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开发利用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土地灾害的发生。

3、调查我们新化主要地形类型,如果你是县长,你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我县经济?分组编写调查报告和可行性报告。

三、自主检测(我过关,我快乐)(一)基础过关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的是我国哪个高原?( C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某某高原 D\云贵高原2、在地形区图中,相对位置排列不正确的是( D )思考回顾完成练习3、读我国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C)A.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塔里木盆地、某某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D.某某高原、某某盆地、云贵高原(二)拓展提升连线一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风吹来的高原”某某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黄土高原“见面容易,拉拉手难”地表坦荡云贵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表沟壑纵横连线二塔里木盆地“聚宝盆”“紫色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最大盆地,石油天然气丰富我国最湿润的盆讨论归纳代表发言。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

+第一节地形与地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2、指图说明并识记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名称及位置。

3、了解相关地形区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对话了解我国地形大致特点。

2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3、初步掌握学习自然地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谈论“过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通过对有关对家乡的关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

2、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

3、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了解相关地形区的特点。

2、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形多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地形多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地形多样》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地形的多样性,包括山地、平原、河流、湖泊等不同地形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进修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二、教学内容1. 地形的分类及特点:山地、平原、河流、湖泊等。

2. 地形的形成原因:板块构造、风化侵蚀、河流侵蚀等。

3. 不同地形对人类的影响及利用方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地形的特点,引起学生兴趣。

2. 进修:教师讲解地形的分类及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地形的形成原因。

3. 实践: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地形进行深入钻研,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海报。

4. 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海报,分享钻研效果。

5. 总结:教师总结不同地形的特点及利用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人类的影响。

四、作业要求1.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形进行钻研,包括地形的特点、形成原因、对人类的影响及利用方式。

2. 制作一份海报展示钻研效果,包括图片、文字、数据等。

3.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制作海报,并在展示时做简短的介绍。

4. 作业完成后,每个小组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效果,并接受同砚和老师的评判。

五、评判标准1. 海报内容完备、准确,包括地形特点、形成原因、对人类的影响及利用方式。

2. 展示时表达清晰、流畅,能够回答同砚和老师提出的问题。

3. 小组合作默契,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制作和展示。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地形的多样性,还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次作业,对地理进修更加感兴趣,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奥秘。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地形复杂多样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地形复杂多样教案及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地形复杂多样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地势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地形复杂多样”就顺利成章了。

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第二框来讲,充分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2、结构特点:这一节是在学习地势特点之后进行研究学习的。

是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三个小标题中的第二个,三个标题符合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表面上平行的3个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关系。

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地形,学生对陆地的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2、困难:由于繁多的地理名词定位和较高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可能对知识却反感性认识而降低学习兴趣,故教师宜设置“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的“骨架”作用。

2、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名称和位置。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6、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2、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3、认识不同种类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

教学过程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

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使学生对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有较深刻印象。

3、注重地图教学。

复杂多样的地形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复杂多样的地形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3、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 降水。
1
2
7
14
11
4
3
12
8
13
9
10 16
6
15
5
四大高原




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 但边缘处比较陡峭。
三大平原


1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三大丘陵
1 2

丘陵: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26%
山地



10%
丘陵
33%
广

12%
19%
平原
盆地
不同的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般地说: • 地势较低较平的平原、盆地
——种植业较为发达 • 山区
——林业比较发达 • 高原
——畜牧业较为发达 • 沿河湖、海边地区
——水产业比较发达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江河总是往 东流?
• 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
山脉
五 平原 种 高原 地 形 丘陵
盆地
山地呈长条状延伸,海拔 一般在500米以上。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宽广低平。
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 地表起伏不大, 但边缘出比较陡峭。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 地势起伏和缓。
四周被群山环绕。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五类地形比较表
•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 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杨慎《临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一节 第2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与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一节 第2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与反思

第2课时地形复杂多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樱落学校曾泽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地形图和景观图,说出我国重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和特点。

(2)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能在地形图上识别我国的主要地形,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我国五种地形的特点。

(2)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我国的主要地形。

【教学难点】读中国地形图。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山脉示意图。

承转过渡: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它们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隔成大大小小的地形区。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二、新课学习(一)四大高原★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颜色显示青藏高原位置、青藏高原风光。

讲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颜色显示内蒙古高原位置、内蒙古高原风光。

讲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这首举世闻名的《敕勒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兴旺发达的景象。

内蒙古草原草场广布,草质优良,是我国重要的奶源地。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颜色显示黄土高原位置、黄土高原风光。

讲解: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多媒体展示:云贵高原梯田。

引导:引导学生回答云贵高原梯田的形成与云贵高原的地形有关。

总结:四大高原的景观特点:青藏高原——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草原肥美;黄土高原——黄土最多,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梯田景观。

(二)四大盆地承转过渡:在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盆地,其中四大盆地最为著名。

八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复杂多样

八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复杂多样

八年级地理教案地形复杂多样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不同地形类型,包括丘陵、平原、山地和高原。

2.掌握地形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3.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地形的能力。

教学重点:1.不同地形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2.学生对地形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地形复杂多样的原因。

2.辨别和描述不同地形类型。

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第三章相关内容。

2.图片和地图资料。

3.实物模型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用图片或地图资料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引发学生对地形复杂多样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Step 2:观察和讨论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形类型的图片或地图资料,引导他们描述所观察到的地形特征。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Step 3:探究地形的形成原因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使用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形类型的形成原因。

以丘陵为例,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或视频资料,探究丘陵地形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同时,引导学生对其他地形类型进行相似的探究。

Step 4:总结和归纳根据学生的观察和探究结果,学生归纳总结各个地形类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点评和讲解,确保学生对地形类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有清晰的理解。

Step 5:拓展应用让学生在教室或校园周边观察和描述不同地形类型的实例。

他们可以利用地图资料,标记出周围的丘陵、平原、山地和高原等地形,同时描述其特征和形成原因。

Step 6:小结导入通过问答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Step 7:课堂练习与巩固为学生提供一些地形类型的练习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巩固对地形类型的理解。

Step 8:课堂反思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提出可能的改进和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Step 9:课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地理知识,例如查找并介绍世界上著名的地形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教案标题:地形复杂多样教学目标:1. 了解地形的概念,并能够描述地球上不同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2. 掌握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并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地形类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加深对地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地形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 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教学难点:1. 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2. 学生对地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地形模型或图片。

2. 实地考察的安排和准备。

3. 实验材料和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地形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地形与地球表面的关系。

2. 展示地形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地形特征。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讲解地形的形成原因,介绍地壳构造和地质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2. 详细介绍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如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并通过图片或实例展示。

三、实地考察(30分钟)1.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选择一个附近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区。

2.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不同地形特征。

3. 回到教室后,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实验探究(30分钟)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模拟地形形成的过程。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地形形成的原理。

五、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对学生进行地形知识的小结和回顾。

2. 引导学生思考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城市建设、农业发展等。

3.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地形相关的知识,并提供相关阅读资料或网站链接。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地考察和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关于地形复杂多样的报告或小结。

2. 提醒学生按时提交作业,并预告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地形的概念和形成原因,掌握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并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地形类型。

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加深对地形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 地形 专题 教案

初中 地形 专题 教案

初中地形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 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地形。

3. 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 不同类型地形的识别和描述。

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

2. 教学图片。

3.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地形,询问学生对地形的认识和感受。

2. 展示一些我国不同地形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地形,并简要介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如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等。

2. 介绍不同类型的地形,如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并展示相关地图和图片。

3. 讲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城市发展、交通等。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选取一些地形特征明显的地区,如四川盆地、黄土高原等,让学生分析地形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让学生观看一些地形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视频或动画,如山区城市建设、河流治理等。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地形,分析该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展示给其他组。

2. 各组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地形的主要特征和不同类型的地形。

2. 强调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窗外地形、展示地形图片和地图、讲解地形特征和影响、实例分析和实践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地形特征和不同类型的地形,并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点评、教学实录、主题班会、作文大全、说课稿、评课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s,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comments, teaching records, theme class meetings, composition essays, lecture notes, lecture note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描述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能够分析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的地图,培养观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并通过从地图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为指导现实生活,分析、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打好基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培养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同时能够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我国的主要山脉和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位置,我国地势特点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难点: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展示《世界地图》,并标注出四大文明古国。

我们人类历史上
曾经出现过四大文明古国,令人惊奇的是除中国外,其他的三种文明都因外族入侵而中断,甚至消失。

唯独我们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从未中断。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何在呢?今天我们就从地理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卓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展示《中国地形图》
学生尝试回答问题
1.通过设问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2.通过地图直观呈现,感受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

活动:一
图观天下
设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引导学生读图5-13《中国的地形》。

学生找出我国主要山脉和丘陵、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得出我国地形种类齐全的结论。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熟悉我国主要地形单元。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题。

2.通过读图,找到高原、盆地、平原这三种地形与山脉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镶嵌在山脉与山脉之间,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的结论。

学生回答:1.青藏高原:北部是昆仑山脉,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是横断山脉。

2.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天山山脉,南部是昆仑山脉。

3.华北平原:西部是太行山脉
展示《空白中国地形图》,给学生5分钟时间记忆我国主要地形名称与位置,并填写《空白中国地形图》。

记忆《中国地形图》中的主要山脉和丘陵、高原、盆地、平原,并填写《空白中国地形图》
通过本活动,让学到的知识,随即能够得到运用,以期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后来的知识做铺垫。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题。

(可以参考课本第8页图5-7《中国的人口》,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证实或提示。


学生回答: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1.虽然大多数人居住在地势坦荡的平原地区,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世世代代在山区居住。

那么什么样的地形才称得上是山区?介绍山区概念,可以用“山区=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来表示。

2. 展示5-13《中国地形图》与图5-15《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得出“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2/3”的结论。

阅读课本,明确“山区”这一概念。

设问:结合我们丽水的亲身体验,谈谈对山区的感受以及如何利用有利条件更好的开发山区?
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相关图片和事例,以加深学生印象。

1.有利条件:山区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泉水,洁净的空气,可
以发展旅游业。

山区地形复杂,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产业。

山区河流地势落差大,可修建水电站。

2.不利条件:山区道路坑坑洼洼,交通不便。

平原较少,不宜耕种。

山区灾害多发,如滑坡、泥石流等。

通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乡的感受,总结提炼出山区的优劣条件,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我国山河锦绣,千姿百态,即使是同一地形,在不同的地方,也展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

以我国四大高原为例,课件展示四大高原图片,引导学生读图5-14,将四大高原的景观与课本文字描述及《中国地形图》中的地理位置一一对应。

学生回答: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A,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B 在图中指出四大高原的对应位置
1.展示诗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设问:这些诗句好像都在讲一件事,都在说什么?(若学生答不出则引导: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大多数河流会向东流?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答案,接下来论证答案的准确性。

学生回答: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学生回答: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对身边地理现象的认知更加透彻。

1.展示图5-13《中国的地形》、图5-16《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和图5-17《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设问:我国地势哪高哪
低?呈几级阶梯?通过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直观感受地形剖面图及三级阶梯分布图。

2.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图5-17《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用彩色笔在图5-13《中国的地形》上勾勒出来。

学生回答: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2.用彩色笔在《中国地形图》中勾勒三级阶梯分界线。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地图中获取有关信息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题
学生回答: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2.A第三级阶梯;B第二级阶梯;C第一阶梯
活动二:
破解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之谜
现在我们可以解决本课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了吗,为什么我们中华文明能够绵延5000年而从未中断呢?(强调地理环境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而且这一因素正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而逐渐减弱,中华文明的灿烂延续需要在座各位同学们的智慧与力量。


学生讨论回答:这是因为我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我国的东部、东南部面向海洋,我国的东北部、北部、西北、西部、西南部被河流、原始森林、沙漠、高山峻岭所阻隔,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这些是古人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成功的阻挡了外敌入侵。

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期达到梳理消化知识的目的,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做贡献的爱国情怀。

课堂小结
对照图5-13《中国的地形》完成下表,以明确本课的重点,复习巩固知识。

第一级阶梯
海拔:4000米
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海拔:1000-2000米
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海拔:500米
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