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邢窑白瓷拍卖成交记录
西安出土的唐“盈”字款邢窑白瓷
西安出土的唐“盈”字款邢窑白瓷邢窑为北方白瓷名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九百余年。
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极,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
邢窑白瓷分为粗白瓷、普通白瓷和细白瓷,粗白瓷胎质粗松,胎色泛黄,胎面一般要施化妆土;普通白瓷胎色较白,少用化妆土;细白瓷胎釉的洁白度较高,胎质细腻,釉面光润,不用化妆土。
从有关邢窑白瓷的考古发掘来看,邢窑细白瓷多发现于唐长安城的宫殿或寺庙遗址,如大明宫、青龙寺、西明寺等,其中一些白瓷的底部刻有“盈”字款或“翰林”款。
近年来,在西安地区的一些唐墓中也出土了刻有“盈”字款的邢窑细白瓷。
与细白瓷相比,邢窑的粗白瓷和普通白瓷的出土数量更多。
由此可见,邢窑白瓷在唐代已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邢窑白瓷体现了唐代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当时曾作为地方特产向朝廷进贡。
其署“盈”字款者,一般认为与皇宫内的“大盈库”有关。
大盈库在《新唐书》《旧唐书》中均有记载,玄宗、肃宗时称之为“百宝大盈库”。
大盈库是皇宫内最大的储存金银财宝的库房,此库内的财物只能由皇帝支配、使用。
目前已发现的“盈”字款邢窑白瓷以碗最为多见,另有执壶、盒、罐等。
唐“盈”字款白瓷圆腹罐(图1)高22.5厘米,最大腹径20.5厘米,唐大明宫遗址出土。
罐圆唇,短颈,鼓腹,腹以下渐敛,平底,口、底大小相若。
胎体坚实细腻,洁白如雪。
内外施透明釉,釉质莹润,积釉处闪水绿色。
外底无釉,在中心偏左部位以尖状工具竖向刻划“翰林”二字,在中心偏右上方刻划有“盈”字,字体规整,笔画清晰流畅。
迄今所见署“翰林”款的邢窑白瓷皆为罐,而且这些罐的造型和大小基本相同。
“翰林”指唐代宫廷机构翰林院。
唐初置翰林院,为内廷供奉之所,当时将艺能技术卓著者召于翰林院供职,并非特为文学侍从而设。
至玄宗时,置翰林侍诏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其职始重。
玄宗时又别置学士院,并兼翰林之称,遂称为翰林学士,侍直禁廷,专司制诰,甚至参议机密。
唐代白瓷从这里走出
唐代白瓷从这里走出如果说瓷器是中国人伟大发明之一的话,那么,唐代邢窑白瓷则又是一个更伟大的发明;那是因为如果没有邢窑白瓷的发明,也许就不会有以后五彩缤纷的瓷世界。
邢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其窑址先后在河北省内邱县西邱村和中丰洞村发现,唐属邢州,故名。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期邢窑白瓷如果要了解邢窑白瓷,首先要知道邢窑的历史。
在我国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期,南方制瓷业迅速发展,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其产品主要是青瓷。
北方经过孝文帝改革以后,社会经济恢复,中丘(今邢台内邱)人在南方制瓷技术影响下,也开始学习制作青瓷,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的创烧了白瓷,从而也就结束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早期邢窑白瓷(见图1),为隋代白釉碗,直口微移,深腹,圆饼形足,胎质较粗为砖灰色,施白色化妆土,外罩透明釉,施釉较均,但白度不纯,白中含有青色,尤其是底部青色较重,釉中含有少量黑色杂质。
烧制温度较高,玻璃质感较强,釉层多有开片,内施满釉,外釉不到底。
内有三个较大的支钉痕。
经实测:直径12.8厘米,高7.5厘米,底直径6.4厘米。
图2为初唐时期的白釉碗,敞口圆唇,饼形足。
胎质较粗,为灰白色,但也施白色化妆土,外施透明釉,微微发黄,釉质较莹润光亮。
内施满釉,外施半截釉,内有三个细小的支钉。
经实测:直径13厘米,高5厘米,底直径6厘米。
通过上述资料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图1(隋代白釉碗)和图2(初唐白釉碗)不论从造型、胎质、釉质都有着明显的过度期。
综观两碗虽然胎质粗糙,釉色白度不纯,但为以后精细白瓷的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真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窑系是在唐代。
盛唐一晚唐时期邢窑白瓷唐朝的初、中期,是我国古代兴旺发达的最好时期之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为陶瓷技术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时的邢窑在继承前人制瓷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把陶瓷技术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因此说到唐代邢窑白瓷才得到充分的发展。
浅说晚唐邢窑和定窑白瓷的对比
浅说晚唐邢窑和定窑白瓷的对比作者:毛家华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年第05期邢窑创烧于北齐,成熟于唐代,衰落于宋元。
本文的题目为《浅说晚唐邢窑和定窑白瓷的对比》,那么,笔者就从晚唐五代说起。
1997年,曲阳涧磁村发掘出一晚唐墓葬,出土完整白瓷近30件,品质之精美令世人赞叹。
这是目前我国出土早期定窑白瓷数量最多、质量最好、说服力最强的一批文物资料。
此批文物在1997年中国古陶瓷年会期间,曾在河北省博物馆展出,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赞美,并肯定这批白瓷是典型的晚唐五代定窑白瓷。
对这批白瓷笔者持保留意见。
其中的瓷品种有白釉凤首壶、白釉盘、白釉海棠杯等。
下面就邢窑、定窑白瓷的对比分别述之。
邢窑与定窑瓷器器物对比1.邢窑白釉凤首壶通高31.5厘米,口部捏成扁圆形,前窄后宽,细长颈、溜肩,圆弧腹,但上部为尖状与壶颈相连,盖为凤首,凤首上刻画的眼、耳、鼻极为形象生动,盖面上以尖状工具划有细密排列有序的斜条纹,以象征凤的羽毛,口腹之间斜粘双泥条曲柄。
高足略呈喇叭状,足上部有二旋纹。
胎体洁白细腻,釉白中泛青,施釉较薄,壶下还有一小窑粘,足端漏胎。
2.定窑白釉凤首壶通高38.6厘米,细长颈、长圆腹、下呈喇叭形高足,结带柄。
壶盖塑成凤首形,盖面以刻画得折线、弧线以及小圆来表现羽毛。
壶身光素无纹,仅在腹部划刻三道极浅的旋纹,壶身有一侧附三条形柄。
胎体坚硬致密,通体施釉,釉面肥厚滋润,釉色白中泛青,足端露胎,并粘有细沙。
3.邢窑白瓷双鱼纹海棠式杯模制,口径长12.8厘米,宽10.1厘米,高5.1厘米,底径长6.3厘米,宽5.2厘米,高1.5厘米。
花口,口沿四缺与腹部出筋相连,斜弧腹,圈足外撇,内底模印双鱼纹,鱼纹四周饰海水纹。
胎洁白致密,胎体轻薄,器内外满釉,足端露胎,釉面光润,釉色白中闪青。
因胎薄,也可称是晚唐邢窑的透影白瓷。
选用优质瓷土精制,胎质细腻坚硬,胎色纯正洁白,器内外施透明釉,由于胎体白净,釉色更显得纯白光亮莹润,足端无釉 ,轻轻叩之发出清脆的金属声,瓷化程度高,制作极其精美规矩,用现代瓷器之标准衡量也毫不逊色。
唐代邢窑白瓷拍卖成交记录
唐代邢窑白瓷拍卖成交记录唐代邢窑白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精品,以其洁白、细腻的质地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由于其珍贵性,邢窑白瓷逐渐成为拍卖市场上备受瞩目的藏品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一些唐代邢窑白瓷的拍卖记录,以供古董爱好者参考。
一、唐代邢窑白瓷碗2018年11月30日,一枚唐代邢窑白瓷碗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262.5万港币的价格成交。
该碗为细腻、明亮的白色,风格简约大方,底部器款清晰可见,状况非常完好,可谓一件难得的好品。
2019年5月27日,一枚唐代邢窑白瓷盘在中国嘉德春拍中以259.6万元人民币成交。
该盘造型简洁大方,质地洁白细腻,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2019年11月20日,一枚唐代邢窑白瓷瓶在国际文物拍卖行Christie's秋拍中以800万港币的价格成交。
该瓶口、肩、腹、足线条流畅,具有天然的水波纹理,整体设计简约大方,是唐代邢窑白瓷的一件精品。
2020年6月23日,一件唐代邢窑白瓷花瓶在中国嘉德春拍中价值高达820.8万元人民币。
这个花瓶造型优美,手感光滑细腻,瓶盖、瓶耳的造型精致细节处的雕刻非常精湛。
2018年12月1日,一件唐代邢窑白瓷缸在深圳保利春拍中以1102.5万元人民币成交。
这件白瓷缸造型大气、简洁,而且器形端庄,其质地顶级,很少有这样优秀的品相和市场认可度。
总结:唐代邢窑白瓷以其细腻洁白、造型大方为特点,长久以来一直备受收藏家们的青睐,其拍卖价格在市场上持续攀高。
这些拍卖成交记录中所反映的价格只是冰山一角,更有大量的不为人知的私下交易。
如果你有收藏唐代邢窑白瓷的意愿,不妨仔细观察市场,选择好的机会,入手一件珍品。
唐代邢窑定窑巩县窑白瓷的区别
唐代邢窑定窑巩县窑白瓷的区别自隋以来,白瓷的工艺提升已经全面的超越了青瓷,到了唐朝,白瓷已经开始广泛的在民间流传使用了;到了宋时,北方的青瓷更是出现了汝窑、钧窑、官窑而全面的超越了越窑系;时至今日,白瓷仍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品类,可能今天你我生活中已经难觅青瓷踪影了吧。
今天山人简单的讲一下唐代白瓷的鉴定。
鉴定唐白瓷第一步就要判断白瓷的窑口。
咱们今天只说常见的唐白瓷窑口:定窑、邢窑、巩县窑。
先来讲邢窑:上图是邢窑最常见的器型,狮柄白瓷执壶,壶后和壶身链接部分有压出来的条形纹饰。
这种邢窑白瓷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蘸釉工艺,满釉施工,釉料一直浸到足底,工艺很细。
邢窑的白度是唐代白瓷中最高的,犹如“油脂白蜡”一般。
这种天然的釉料在蘸釉工艺下,会有很多很自然的“泪痕”,在器物中也会有很厚的积釉,这些积釉会伴随着闪青的现象。
《茶瓯·邢客与越人》有言,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也就是说了邢窑的器型很规整和胎体很轻盈。
上图“盈”字款也是邢窑很重要的特色之一。
再来说下定窑早期的定窑执壶主要受邢窑影响,创烧于唐代早期。
在烧造初期,生产品种比较落后,质量很差,产品主要为民用,销售于窑址的周边地区。
这个时期最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蘸釉且满釉,但是釉色偏黄,胎质很疏松。
到了唐后期,定窑由于长期烧造白瓷器,产品质量提升,销售范围扩大,为上流社会所认可并使用。
“官”、“新官”字款瓷器是定密白瓷中的精品,从唐、五代到北宋后期均有烧造。
唐代具有“官”字款的白瓷器多胎质细腻,釉色纯白或者白中泛青。
第三个来讲巩县窑虽然最后来讲,但是巩县窑在唐代是最重要的窑口,北魏时期迁都洛阳时期便已烧制白瓷,隋唐时期臻于成熟,早期曾为朝廷贡品,后期因为从洛阳运输到长安多有不便,后来才在长安周边烧制官窑,巩县窑慢慢转为民窑,但是不论出口,还是内销,巩县窑的烧制时长和产量,都是唐代最高的。
上图是典型的唐代巩县窑器型,胎呈白色,釉里白里头黄。
邢窑白釉
邢窑白釉
已有979 次阅读2006-4-19 02:27 |个人分类:古今陶瓷|系统分类:艺术|10000000元 2
郉窑事谈代著名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按照唐李肇《国史补》中的说法:“内丘白瓷瓯,端西紫石砚,天下无的贵贱通用之。
”,那么,郉窑遗址应是在内丘。
郉窑的碗底中心刻一“盈'字。
郉窑瓷器的主要特征是“白如雪”,这是多年来人们对郉窑瓷器的一般印象。
但从出土的瓷片来看,釉色有黑、白、褐三种。
白瓷又分粗细,且粗者多,细者少。
说明精品是少数一部分,并不代表郉窑产品的全貌。
郉窑细白瓷有碗、托子、皮囊壶、注子和罐等。
上述细瓷均极洁白,形容它“白如雪”不为过。
郉窑粗白瓷也以碗式为多,此外还有注子和枕。
郉窑瓷器以色白见长,历来不见郉窑瓷器有附加装饰,但1980年祁村窑址发现后,看到郉窑白瓷生产有模印、划花和点彩等多种装饰技法,从而使人们对郉窑有了进一步了解。
唐代郉窑白瓷已经开始外销,真是应了李肇的“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代邢窑白瓷开片特征
唐代邢窑白瓷开片特征1. 引言说起唐代的陶瓷,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那种细腻的青花瓷,或者是五彩斑斓的釉面,但其实,邢窑的白瓷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哦!这玩意儿在当时可谓是风头无二,尤其是它的开片特征,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心中一震。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邢窑白瓷开片的那些事儿,保准让你对它有个大概念,嗯,咱们慢慢说。
2. 邢窑的历史与背景2.1 邢窑的由来先说说邢窑,它是唐代时期著名的瓷窑之一,位于如今的河北省邢台市。
这地方的土壤、气候和水质,简直是为制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想想啊,瓷器的发源地,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手艺人们世代相传,真是“薪火相传”。
到了唐代,邢窑的技艺更是达到了顶峰,白瓷的制作那叫一个精湛,几乎成了皇家和贵族们的心头好。
2.2 开片的魅力说到开片,其实就是在瓷器表面形成的那种像是蜘蛛网一样的裂纹,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这裂纹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经过高温的淬炼,温度变化导致瓷器表面产生的自然裂纹。
哦,那种感觉,真是如同岁月在陶瓷上留下的痕迹,每一道裂纹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简直就是“时间的印记”!3. 邢窑白瓷开片的特征3.1 视觉效果第一点,邢窑白瓷的颜色。
它的瓷质洁白如玉,透出一股淡淡的光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你要是手里捧着这样一件白瓷,简直像捧着一块流光溢彩的玉石,心里那种幸福感,嗨,绝对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而那开片的裂纹,巧妙地像是大自然的艺术品,粗犷与细腻相结合,视觉上给人一种冲击,真的是“美得让人窒息”。
3.2 手感与细节再说说手感,这瓷器的表面光滑细腻,摸上去让人感觉如同绸缎一般,细致入微。
那些开片的地方,往往会有一种微微的凹凸感,仿佛在和你诉说着它的历史。
而且,邢窑白瓷的开片纹理各异,有些是弯曲的,有些是直线的,像极了天上的星星,千姿百态,每一件都独一无二,简直就是“独树一帜”。
4. 文化与价值4.1 文化象征邢窑的白瓷开片,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物件,它承载着唐代的文化与艺术。
唐代邢窑白瓷的审美特征及鉴赏
唐代邢窑白瓷的审美特征及鉴赏作者:陈佳蕾来源:《艺海》2017年第04期〔摘要〕白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文章从唐代邢窑白瓷的历史背景着手,介绍了唐代邢窑的艺术成就及审美特征;从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和烧造方法五个方面对邢窑白瓷进行鉴赏;并将邢窑与定窑、越窑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白瓷邢窑的精湛工艺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邢窑定窑越窑白瓷秘色瓷一、唐代瓷器生产局面——“南青北白”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其中唐代瓷器对中国的陶瓷发展史影响非常深远。
唐代(公元618~907年)的瓷器烧造工艺,常常以“南青北白”两大色彩来加以概括中国瓷器生产局面,而“南青北白”指的就是越窑出的青釉瓷和邢窑出的白釉瓷。
白釉瓷器的出现大约在北朝时期。
早期的白瓷釉釉色中泛有青灰,并不纯净。
直到唐代,中国北部河北省的邢窑才烧造真正可以与长期独霸“瓷坛”的青瓷相抗衡的瓷器新品种——如银似雪的白瓷。
这一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窑场主要烧造青瓷产品,而以邢窑为中心的北方窑场则擅长烧制白瓷。
在瓷胎上施釉,是从陶器向瓷器的质变的标志之一。
白瓷工艺的出现,打破了自商代出现原始瓷以来,淡绿色青釉一直占据瓷釉主流的地位。
白瓷的出现为中国陶瓷工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若没有邢窑打下白瓷的技术基础,那么后代盛行的青花瓷、釉里红瓷、五彩瓷和粉彩瓷等彩瓷器,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1、邢窑遗址。
邢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之一。
直到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有烧造。
窑址位于今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
1980年考古工作者通过调查,首先在河北省临城县境内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祁村、双井村一带发现许多唐代窑迹,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最具邢窑白瓷的特征。
但根据唐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这里的“内丘”指的是盛产“白瓷瓯”的河北内丘县(内丘在武德五年改隶邢州),应当也是一个邢窑的中心。
2021香港佳士得春拍45件高古艺术精品一览
2021香港佳士得春拍45件高古艺术精品一览今天来看一下5月28日的2021年度香港佳士得春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综合专场。
作为每季的压轴节目,综合瓷杂专场向来实力很强。
高古版块,商周彝器历来必不可少,佳士得这一场有多件媲美馆藏的商代晚期青铜重器,再现殷商青铜之光。
高古瓷以数件定窑器物最为重要,其中一件花口盘带太平兴国元年墨书纪年,为朗斯多夫递藏,蓝理捷展览,重要性堪比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墨书纪年器物。
几件唐三彩也很重要,说到唐三彩,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马驼之类偶俑,而事实上,唐三彩的器物才是唐代陶瓷的精髓所在,艺术性在马驼之上,也更稀有。
宋代漆器在国内传世极少,在日本却常有罕品惊现,本场有一件极为重要的宋剔犀宝相花纹漆盘,堪称宋代漆器上品。
重要高古佛造像基本上都在近代流失海外,本场有一件带数十字铭文的北周建德元年石雕观音立像,为山中商会早年经手,弥足珍贵。
(价格为HKD)青铜器2919晚商青铜鸮卣(700-900万)高18.5厘米来源:云中居,台北,1993年12月12日亚洲私人珍藏2921晚商青铜鼎(400-600万)高31厘米铭文:妇日辛(复合族徽)、冉/爯来源:Littleton & Hennessy Oriental Art,伦敦,1999年5月20日亚洲私人珍藏3014商青铜斝(200-300万)高30.5厘米来源:大成古玩有限公司,香港,1980年代香港私人珍藏2916晚商青铜饕餮纹盂(150-250万)直径25厘米铭文:立来源:Littleton & Hennessy Oriental Art,伦敦,1999年5月20日亚洲私人珍藏3015晚商青铜窃曲纹鼎(120-180万)高24.2厘米铭文:北单戈来源:纽约佳士得,2008年9月17日,拍品357号纽约佳士得,2013年3月21日,拍品1216号展览:借展予宁楽美术馆,奈良,19世纪60年代早期出版:梅原末治,《日本搜储支那古铜精华》,第3册,大阪,1961年,图版179号铭文出版::Noel Barnard及张光裕,《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第7册,台北,1978年,图版1310号R. W. Bagley,《Shang Ritual Bronzes in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华盛顿,1987年,页91,图版89号2920晚商安阳青铜方鼎(100-150万)宽17.5厘米来源:Littleton & Hennessy Oriental Art,伦敦,1998年10月30日亚洲私人珍藏2917西周青铜方座簋(60-80万)高20.3厘米来源:Littleton & Hennessy Oriental Art,伦敦,1998年3月1日亚洲私人珍藏2918西周青铜尊(60-80万)高21厘米铭文:伯□启作厥□伯□□宝尊彝来源:Littleton & Hennessy Oriental Art,伦敦,1998年10月30日亚洲私人珍藏3013战国晚期楚式黑漆古六山铜镜(50-80万)直径20厘米来源:加拿大私人收藏,1996年购于香港高古瓷2982元青花莲池鸳鸯纹玉壶春瓶(150-250万)高24.5厘米来源:埃斯肯纳齐,伦敦,编号9627东南亚私人珍藏伦敦佳士得,2000年11月15日,拍品14号Sam及MyrnaMyers珍藏,巴黎,入藏于2000年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2018年展览:Montreal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History,蒙特娄,2016年Kimbell Art Museum,德州,2017年出版:Jean-Paul Desroches,《Two Americans in Paris: A Quest for Asian Art》,巴黎,2016年,图283号2928元青花龙纹执壶(80-150万)高22.5厘米来源:伦敦苏富比,1999年6月16日,拍品787号2976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定窑墨款花口盘(60-100万)直径18.5厘米盘底墨书:瓯开易定凝霜雪,巧妆月色万里云。
唐代邢窑与定窑的区别
唐代邢窑与定窑的区别
唐代邢窑白瓷的特点为白中闪青,与定窑白瓷的胎、釉相同。
它们之间如何加以区别,因邢窑遗址还未进行科学发掘,目前只能就两窑产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玉璧底碗为例,进行排比研究。
俗称的玉璧形底碗,系浅式碗,敞口,碗壁直斜,底足矮而形似玉璧。
邢、定二窑所产的玉璧形底碗,造型基本相同,釉色均白中闪青,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也是定窑竭力仿效邢窑的结果。
它们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在造型上虽然它们都是浅式,敞口,底为玉璧形,但定窑碗的口沿变化多端,有的凸起一道大小不同的边沿,有的在形成时将口边翻折过来再粘合,形成一种俗称唇口的宽边,因而中间有空隙,随着卷边的宽窄往往留有大小不同的圆孔。
邢窑口沿常只凸起一道较细的边沿,没有将口沿翻折过来的作法,因而邢窑不见有宽边和留孔的现象(见图)。
邢窑、定窑碗口沿对比图
第二,定窑碗内壁加工精细光华,外壁往往留有明显的轮旋刀痕,抚摸时有高低不平之感。
邢窑内外壁均加工精致,表面平滑,不留轮旋痕迹。
第三,定窑施釉有碗内外施满釉、底中心也施釉的;有碗外壁施满釉、底中心不施釉的;还有碗外壁施半截釉、近底处无釉的3种。
邢窑均施满釉,底中心也施釉。
第四,定窑施釉不如邢窑均匀,尤其是碗外壁釉面往往高低不平或有所谓“泪痕”现象。
第五,定窑碗底中心施釉薄而不均,并往往在中心部位有漏釉现象。
邢窑施釉厚而均匀,没有漏釉痕迹。
唐代陶砚拍卖记录
唐代陶砚拍卖记录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也是我国陶瓷艺术的鼎盛时期。
在唐代,陶砚的制作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其独特的形态和精美的装饰而备受青睐。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唐代陶砚的拍卖记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文化瑰宝。
第一件拍卖的陶砚是一件精美的刻花陶砚,其艳丽的颜色和精细的纹饰令人叹为观止。
这件陶砚的刻花工艺非常独特,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各种花卉和动物的形象,使整个陶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件陶砚在拍卖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终以高价成交。
另外一件拍卖的陶砚则是一件朴实无华的素色陶砚。
尽管没有华丽的装饰,但其朴实的外观却给人以沉稳和高贵的感觉。
这件陶砚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光滑的质地使它非常适合书法家和文人使用。
其独特的造型和纯净的素色成为拍卖会上的热门品种,最终以高价被一位收藏家所购得。
在这次拍卖会上,还出现了一件以动物形象作为陶砚装饰的作品。
这件陶砚形状独特,以一只端坐的狮子为造型,栩栩如生。
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物,因此这款陶砚备受青睐。
拍卖过程中,众多藏家对它争相竞拍,最终以高价成交,成为了这次拍卖会的一大亮点。
除了以上几件陶砚,在唐代的拍卖记录中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作品,如纹饰简约的传统陶砚、形状奇特的兽形陶砚等等。
每一件陶砚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历史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繁荣和陶瓷制作技艺的发展水平。
总体来说,唐代陶砚的拍卖记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陶瓷艺术的高度认可和推崇。
陶砚作为文人雅士们书写的工具,具有实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
这些陶砚不仅展现了唐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也承载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独特风貌。
通过对唐代陶砚拍卖记录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瑰丽的文化遗产。
邢窑白瓷艺术
邢窑白瓷艺术郭其林(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000)摘要:邢窑是隋唐时期七大名窑之一,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邢窑始烧于北朝,盛于隋唐,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900年。
在唐代有“南青北白”之说,“北白”指的就是邢窑白瓷。
在古代通常以烧制陶瓷窑址所在的州命名的,因内丘在唐代隶属邢窑管辖,得名为邢州瓷窑,后人称为邢窑,最早称谓从盛唐时期开始。
关键词:邢窑白瓷;起源;发展;风格;烧制;特点1窑炉地理环境邢窑所处的区域属于太行了山前平原冲积地带。
西部峰峦叠嶂,矿产丰富,丘陵瓷土品质优良,林木繁茂,烧造燃料充足,充分具备了烧瓷的先决条件。
流经境内的5条支流,即李阳河、小马河、白马河、白沙河、癏可等,县境内的河流属于子牙河系,釜阳河上游支流。
既能保障烧制瓷器的大量用水,又能方便水路运输。
窑址大部分依地势建在河道附近的沟谷或台地上,多靠近河流及河沟地带。
2邢窑窑炉的形制和结构窑炉是先从原生地面向下挖一个深1.5至3米的大坑,然后在坑壁的一侧掏成窑炉。
窑炉的结构由窑门、火膛、窑床、烟道、烟囱等五部分组成。
整个窑室有平顶和弧形顶之分,窑室高度在1.-至2米左右。
窑门为不规则的拱券形门洞,是窑工们装窑和出窑的通道,火膛为一半圆形深坑,是燃烧木柴的炉灶,半径在1.2至1.-米左右,深度一般在0.6至1.6米不等。
3邢窑早晩窑炉的演变邢窑早期窑炉的结构演变是向着“最合理、最省材,升温快”的方向发展。
早期的窑床前小后大,长度大于宽度,窑床较长,火膛较小。
晚期的窑炉窑床前大后小,窑床长度和宽度接近,窑床较短,火膛增大,烟囱底部变大。
烟囱口变小,抽力较大。
4邢窑窑具特征邢窑烧造历史长达400年之久,故窑具种类较多。
经采集、征集、发掘出土计有120多件,主要有窑柱、多齿、三齿、四齿、五齿、六齿、盘形、三叉形垫具、三角支钉、四角支钉、单个小支钉、窑窑、匣钵、匣钵盖、垫圈、泥条、三足盘支具、环形支具、单个垫珠、石杵、石磨、石 臼、模具等。
邢窑白瓷观后感
邢窑白瓷观后感朋友!今天咱就聊聊邢窑白瓷,我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儿的时候,那叫一个惊艳。
邢窑白瓷,那可是唐代的珍宝,洁白如玉,光滑如镜。
咱村儿里有个老李头,他是个瓷器迷,家里摆满了各种陶瓷,他一提起邢窑白瓷,那眼睛里头都冒光,就像是看到了多年未见的初恋。
记得第一次去老李头家,他就激动地捧出一个小瓷碗,捧得那叫一个小心翼翼。
那碗在阳光下一照,仿佛会发光似的,简直就是无瑕的艺术品。
摸上去,手感就像水蜜桃的外皮,冰凉顺滑,还泛着盈盈的清光。
老李头告诉我,这邢窑白瓷可珍贵得很,曾经是皇帝才用得上的,平头百姓想都不敢想。
我还记得那天,老李头就一本正经地给我讲着邢窑的历史。
他说这邢窑啊,烧制出了瓷器界的”白富美”,看似简单无华,却细腻无比。
传说那古代宫廷里,皇上喝的酒可是用邢窑白瓷酒杯盛的。
想想就觉得平常喝口水都豪华得不行。
老李头那天还给我展示了他当宝贝一样收藏的几个邢窑盘子。
我心想,不就是几个破碗破盘子嘛,至于吗?结果他拿给我一看,我竟一时无语,盘子通透得像一轮满月,上面一点杂质都没有。
那纹路如云似雾,就像大自然的艺术画卷。
嘿,我当时也忍不住感慨:要是我家里有这么套白瓷,铁定能让老妈乐开花。
不过说实话,虽然我对邢窑白瓷没老李头那么痴迷,但我心里还是对这古老的手艺有种莫名的敬畏。
这不仅仅是一块普通的瓷器,更是历史的缩影,时间的艺术。
有时我就在想,这些瓷器经历了多少个朝代的洗礼,走过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才保留到今天,成为让人惊艳的艺术品。
现在市面上的瓷器千奇百怪,有些瓷器看着挺漂亮,其实都是机器生产的,没啥灵魂。
可一看到这些老窑的手工瓷,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朋友,你呢?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让你瞬间驻足的艺术品?要是真有机会,你一定得亲自看看这邢窑白瓷,那种心动的感觉真是说不出来。
这篇文章也不知写得咋样,反正就是把我对邢窑白瓷的感受和零零碎碎的想法全倒出来了。
如果你还有更好的见解,我也洗耳恭听,咱们一块儿研究研究。
邢窑白瓷观后感
邢窑白瓷观后感前儿个去看了邢窑白瓷,那感觉就像是跟一位从古代穿越而来的优雅君子打了个照面。
一走进展厅,那一件件邢窑白瓷就像一群静静伫立在时光中的精灵。
你看那白瓷的颜色,纯粹得就像冬日里初雪后的晴空,干净得让人心头一颤。
这白啊,不掺杂一丝杂质,仿佛能把世间所有的浮躁都给吸走。
我当时就想,这古人到底是咋烧出这么白的瓷器的呢?难道他们有什么魔法不成?再看那瓷器的造型,那可真是讲究得很。
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纤细的腰肢(瓷器的瓶颈),圆润的肩膀(瓷器的肩部),还有那饱满的身子(瓶身之类的),每一处线条都像是经过了精心的雕琢,流畅自然,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的感觉。
还有那些小瓷碗,规规矩矩地摆在那儿,像一群乖巧听话的孩子,碗口圆润得就像十五的月亮,看着就想拿起来把玩一番。
我凑到跟前仔细瞧,那瓷质细腻得就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滑溜溜的。
这时候就忍不住在心里给古代的工匠们竖起大拇指,这手艺,绝了!得花多少心思和功夫才能做出这么精致的东西啊。
在那个没有现代高科技工具的年代,他们就靠着一双手,一堆泥巴,再加上一窑旺火,就创造出了如此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这邢窑白瓷就像是一个窗口,透过它,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工匠们在窑炉前忙碌的身影,他们满头大汗,眼神却专注而坚定,一心就想把手中的泥巴变成最美的瓷器。
而且啊,这些白瓷身上还带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
它不像有些现代工艺品那样花里胡哨,用各种艳丽的颜色和复杂的装饰来博人眼球。
邢窑白瓷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白着,散发着一种由内而外的高雅气质,让人越看越着迷。
从展厅出来后,我满脑子都是那些邢窑白瓷的模样。
这一趟看下来,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那些白瓷就像一位位无声的老师,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让我对咱们古代的陶瓷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和喜爱。
这邢窑白瓷啊,可真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值得我们好好珍惜,更值得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欣赏它的美。
邢窑
邢窑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
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极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陶瓷史的一页空白,其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绝无逊色,这种现象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
邢窑白瓷产品的出现,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到了唐代,形成规模,使得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初唐时期,白瓷的生产量增大,但仍兼烧黄釉瓷、青瓷。
白瓷的质量优于隋代,器形与隋代类似,中唐时期是邢窑的极盛时期,精细白瓷的出现,是邢窑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瓷器的质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器物种类增多,制瓷工艺达到了纯熟的地步,产量大大超过隋代细白瓷,以至进贡皇室,远销海外,细白瓷为邢窑的精品,其胎质坚实细腻、釉色纯白光亮:"类银、类雪",因而唐代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诗》赞邢窑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难得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在《新唐书》、《大典六典》、《茶经》、《乐府杂录》、《长庆集》等文献中均有邢窑的记载,尤其在内邱境内出土的"盈"字款白瓷,为陕西大明宫出土的"盈" 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馆藏的"盈" 字款白瓷盒找到了窑口的出处。
唐五代最著名的白窑瓷场,有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而通之”的美誉。
窑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县,因唐时地属邢州,故名邢窑。
邢窑除烧造白瓷外,还制青、黑、黄釉瓷等产品。
白瓷杯的价格为何差距那么大
⽩瓷杯的价格为何差距那么⼤⽩瓷杯的价格为何差距那么⼤我国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除了⾼贵典雅的青花和⾊彩艳丽的彩瓷外。
素雅的⽩瓷也是⼈们喜爱的⼀个品种,虽然看上去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彩,但在朴实⽆华中,它展⽰给⼈们的是那⾃然天成的美。
⽩瓷⼀般是指瓷胎为⽩⾊,表⾯为透明釉的瓷器。
在上海博物馆中珍藏了很多唐代⽩瓷。
这些唐代的⽩瓷制作讲究,胎⼟淘洗洁净,杂质少,个胎很细,⽽且⽩度⽐较⾼,上了⼀层透明釉以后,反映出来的颜⾊很⽩,茶圣陆⽻在《茶经》中,曾推崇唐代邢窑⽩瓷为上品,并形容它的胎釉像雪和银⼦⼀样洁⽩“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说的是喝葡萄酒要⽤夜光杯,这样饮酒如饮⾎,喝酒才最痛快。
喝茶与喝酒⼀样,想要品出茶滋味,选对器⽫也是关键。
⽩瓷杯壁薄通透,可以⽐较好地保留茶原本的味道,这也是⽩瓷杯⼀直以来令茶⼈爱不释⼿的原因。
现在市⾯上的⽩瓷杯从⼀元⼀个,到上万元⼀个的都有,同样是⽩瓷杯,价格差距怎么就这么⼤呢?所谓⼀分价钱⼀分货,多数情况下,⽩瓷杯的品质是会体现在价格上的,不同价格区间的⽩瓷杯从原料的使⽤到成品品质的呈现⼤体上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呢?综合⼏位受访者的讲述,不妨从原料、制坯、烧窑、品质⼏个⽅⾯来做个⼤概⽐较。
价格区间:1-10元/个瓷⼟原料:普通制坯:模具制坯烧窑:多为液化⽓窑烧制,窑温较低成品描述:⾊泽多为纯⽩⾊,⾊泽不够温润,质感不够细腻,⼿感差。
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窑还有⼀种带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瓷,其基本特征是: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釉⾯滋润,釉为乳⽩⾊或⽩中泛青⾊,除底⾜外,当下藏品出⼿及藏品送拍甄选,壹伍贰,伍陆,贰捌,陆玖零肆。
伍⼥⼠致⼒民间藏品出⼿渠道建设。
均施满釉。
⼀般讲,"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细腻、制作精巧,釉⾊纯⽩或⽩中闪青器物上的,属于唐、五代时期;刻在釉⾊⽩或⽩中泛黄或部分微微闪青,有时带有刻划花装饰器物上的,属于北宋早期;刻在⽤覆烧法烧成,⼝沿⽆釉并带有刻划花装饰的器物上的,则属于北宋后期。
名窑名瓷:河北博物院藏邢窑篇
名窑名瓷:河北博物院藏邢窑篇邢窑,在我国瓷器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羽在《茶经》中曾对邢窑白瓷有过这样的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
在盛唐时期,邢窑以生产精细白瓷而赢得世人赞誉。
李肇的《国史补》中就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记载。
透影细白瓷碗Fine Egg-shell White-glazed Bowl隋代Sui Dynasty内丘西关出土釉色洁白,迎光透视,透影性极强。
胎体非常轻薄,口沿最薄处仅0.7毫米。
成本昂贵,不便于日常使用,可能是专门制作的奢侈品。
白釉深腹碗White-glazed Deep Belly Bowl隋代Sui Dynasty临城县出土白釉辟雍砚White-glazed Inkstone in Piyong Style隋代Sui Dynasty内丘县西关出土白釉鹦鹉形杯White-glazed Parrot-shaped Cup隋代内丘县西关北遗址出土白釉亭顶White-glazed Pavilion Model隋代Sui Dynasty内丘县西关北遗址出土白釉双鱼单柄杯White-glazed Double-fish Cup with One Handle唐代Tang Dynasty内丘县城步行街出土白釉莲瓣纹器座White-glazed Item Stand with Lotus Design隋代Sui Dynasty内丘县西关北遗址出土白釉杯White-glazed Cup唐代Tang Dynasty内丘县南中冯墓出土白釉三足盘White-glazed Dish with Three Feet唐代Tang Dynasty临城县中羊泉村唐墓出土白釉“张”字款托盏White glazed Cup with a Saucer and with an Inscription of Zhang唐代Tang Dynasty临城县东街砖厂刘府君墓出土临城县文物保管所藏白釉“盈”字款盖罐White glazed Covered Jar with an Inscription of Ying唐代Tang Dynasty临城县文物保管所藏罐体内外施满釉,色潜白银雷,釉面莹润光亮。
推杯换盏话酒器
168推杯换盏话酒器文_之远惊蛰一过,天气回暖,蛰居了一冬的身心该舒活舒活了。
不过,此时却也最易乍暖还寒。
忽暖忽冷的时节,三杯两盏淡酒或可以抵晚来风急。
饮酒,自然离不开酒杯。
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
”久而久之,酒器便自然成为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几千年来,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精美酒具与醇美芳香的酒相得益彰,让人饱了口福又饱眼福。
酒这一寻常之物历史悠久,诞生于远古时期。
酒诞生后,专用于盛放、贮存、饮用的酒器也随之诞生。
经过几年前的发展,其质地丰富,有陶瓷、青铜、漆、玉、玻璃、珐琅、金银、竹木牙角等等,多彩多样,巧夺天工,清晰地反映了酒具的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
如果大禹之臣仪狄造酒说成立,那么酒的产生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距今四千年前。
山东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出土物中已经可以见到高柄杯、黑陶杯这样类似于今天酒具的器物,而西北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也出土了作为液体盛贮器的红陶瓶罐。
虽然我们尚不能断言此类器物就是用来饮酒或贮酒之器,但是其饮用或存储液态物体的功能则完全可以肯定。
从器形来看,以之作为早期酒具之源亦无不可。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
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
酒具主要有青铜酒器和陶制酒器两大类别。
青铜酒器是青铜礼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仅种类丰富,有爵、角、觚、觯、杯、斝、尊、壶、卣、觥、盉、枓、勺等;功能也十分齐全,分饮酒器、温酒器、容酒器、盛酒器、挹酒器等。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陶制酒器的形制与青铜商 青铜器 青铜夔纹觚成交价:RMB 750,000拍卖公司: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69器大致相同,只是工艺水平略逊于青铜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邢窑白瓷拍卖成交记录
1.一件唐代邢窑白瓷刻花葫芦形蜡烛台,高度10厘米,直径8厘米。
该件瓷器刻花精致,线条流畅,釉面洁白纯净,保存完好。
在2024年的
一次拍卖会上,该件邢窑白瓷以500万元的价格成交。
2.一件唐代邢窑白瓷尊,底径12.5厘米,高度18厘米。
该尊器釉面
光洁,釉色均匀,瓷质细腻,形制端庄稳重。
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该件邢窑白瓷以380万元的价格成交。
3.一件唐代邢窑白瓷花口盖罐,口径12厘米,高度17厘米。
该件器
物造型独特,釉色柔和,纹饰简约而精美。
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
该件邢窑白瓷以450万元的价格成交。
4.一对唐代邢窑白瓷鹿耳杯,口径10.5厘米,高度12厘米。
这对鹿
耳杯造型独特,鹿耳纹饰栩栩如生,釉面光洁细腻。
在2024年的一次拍
卖会上,这对邢窑白瓷以520万元的价格成交。
5.一件唐代邢窑白瓷抓饭盒,直径18厘米,高度10厘米。
该件抓饭
盒造型别致,盒体绘有精美的花纹,色彩鲜艳。
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该件邢窑白瓷以430万元的价格成交。
以上仅是近年来唐代邢窑白瓷的一些拍卖成交记录的简要介绍。
这些
成交记录充分展示了唐代邢窑白瓷的珍贵性和市场价值。
随着对中国陶瓷
文化的认识逐渐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唐代邢窑白瓷的价值和拍卖
价格有望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