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教学设计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七章“明辨是非”,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何为是非”,第二节“明辨是非的标准”,第三节“如何做到明辨是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何为是非,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标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明辨是非的标准和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判断是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判断是非。
2. 讲解:讲解教材内容,分析何为是非,明辨是非的标准和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探讨如何明辨是非。
六、板书设计1. 何为是非2. 明辨是非的标准3. 明辨是非的方法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是非问题,并说明你是如何判断的。
(2)谈谈你对明辨是非的理解和认识。
2. 答案:(1)示例:是否应该帮助陌生人、是否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是否应该诚信考试。
答案:根据明辨是非的标准和方法,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答案:明辨是非是道德判断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生道路指明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明辨是非的标准和方法,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道德伦理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用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请问:你认为汤恩·维尔特之所以能揭开古堡百年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板
书
设
计
第八课 二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1莫被假象迷惑双眼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复杂性
3擦亮明辨是非的双眼
教后札记
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
(1)损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3)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1)避开诱因;(2)学会拒绝;(3)联想后果;
(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5)专时专用;(6)请人监督。
(8)一名经常上网的学生王某说:“自己也知道上网不好,花钱费力,可上网有瘾,自己管不住自己,老是想着惦着。”
请学生分析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与朋友交往的标准是什么?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性?
(二)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难点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教法
讲述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相关案例、图片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说一说:1.常言道“眼见为实”,结合教材第83页案例,小天使亲眼所见的现象是不是真实可靠的?为什么?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2024年《明辨是非》教案2
2024年《明辨是非》教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九章《明辨是非》,详细内容为第一、二节。
第一节“何为是与非”主要介绍了是非观念的定义、来源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二节“明辨是非的方法”则从实际操作层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性思维、辩证分析等手段辨别是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增强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明辨是非。
教学重点:是非观念的定义、来源以及明辨是非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其中的是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何为是与非:讲解是非观念的定义、来源,阐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明辨是非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辨别是非。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明辨是非。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是非观念的定义、来源。
2. 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3.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案例:某校学生在校门口捡到一部手机,内有失主的联系方式。
学生在归还手机时,失主没有表示感谢,学生感到很不高兴。
要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明确自己的立场。
答案:此案例中,学生捡到手机并归还失主,体现了诚实守信的品质,值得表扬。
然而,失主没有表示感谢,可能是因为失主自身的素质问题,或者是其他原因。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因为失主的态度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明辨是非。
教案设计---明辨是非
教案设计---明辨是非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
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
二、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与明辨是非相关的案例和情境。
准备一些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准备一些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相关资源。
三、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10分钟)
通过引入一个相关的案例或情境,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案例中的人物和情节。
案例分析和讨论(20分钟)
提供一些与明辨是非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引导(3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来源。
提供一些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相关资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思考和判断(4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并进行判断和评价。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评价和反馈(10分钟)
让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延伸活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明辨是非,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判断能力,并实践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认知水平。
2、教学方法:列举采用的具体教学手段和策略。
3、教学内容:涵盖的明辨是非相关知识和案例。
4、教学评估:说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和标准。
5、教学资源:所需的教材、教具等资源。
1、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是非的概念和标准,能够区分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和观念。
11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盲目从众,有自己的见解。
11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做出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选择。
2、教学方法2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和分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和判断是非。
211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话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21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是非抉择。
3、教学内容31 是非的定义和标准:讲解什么是是非,以及社会普遍认可的是非准则,如道德、法律、伦理等方面的标准。
311 常见的是非情境分析: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诸如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尊重他人等方面的是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
312 媒体信息的明辨:教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分析媒体传播的信息,识别虚假、误导和不良内容。
4、教学评估4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观点表达的清晰性、合理性和逻辑性。
411 作业评估:布置与明辨是非相关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观点论述短文等,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412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检测学生对是非概念、判断方法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选择权威、适合学生年龄段和认知水平的明辨是非教材。
511 多媒体资源:收集和准备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教学。
512 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拓展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的空间。
6、教学时间安排61 每周安排固定的课时进行明辨是非的教学。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守规矩的良好品质。
3.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和谐班级氛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是非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是非之间》,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讲述了哪些是非故事?(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听到或看到的是非故事,引发学生对是非观念的关注。
2.新课讲解(1)讲解是非观念的内涵,让学生明白是非观念的重要性。
(2)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辨别是非。
3.案例讨论(1)分组讨论:每组提供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案例,讨论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是非问题,以及他们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角色扮演(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是非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2)其他小组观看表演,并针对表演中的是非问题进行讨论。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是非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四、教学实例1.案例一:小明在教室捡到一部手机,他应该如何处理这部手机?讨论结果:小明应该将手机交给老师或失主,不能私自占有。
2.案例二:小华看到同学在抄袭作业,他应该怎么做?讨论结果:小华应该制止同学抄袭,并向老师反映情况。
3.案例三:小红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人无人让座,她应该怎么做?讨论结果:小红应该主动给老人让座,展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五、课后作业1.请学生结合本次班会内容,写一篇关于是非观念的感悟文章。
2.家长参与:请家长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是非观念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2.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是非观念。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通过本次班会,相信同学们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是非观念,为构建和谐班级、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1. 明辨是非的重要性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培养其道德判断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正确选择的方法,提高其在生活中面对是非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2. 教学重点:明辨是非的方法和正确选择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道德两难问题,引发学生对明辨是非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知识讲解:a. 讲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b. 介绍明辨是非的方法。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道德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的重要性2. 明辨是非的方法3. 正确选择的意义七、作业设计案例一:小华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老人站着,但他因为疲惫不愿让座。
这时,旁边的一个年轻人主动站起来给老人让座。
案例二:小明发现同桌作弊,他该不该告诉老师?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分析,给出合理的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二、作业设计中的案例分析和答案指导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1. 例题选择:应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两难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的思考。
2. 讲解方法:教师应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讲: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教学课题《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第八课教学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掌握现象表现本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被假象迷惑;3. 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认识到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课时分配本课时为一学时(45分钟)。
授课类型理论课,以讲解、讨论和互动为主要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重点:现象表现本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明辨是非的能力。
难点:如何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和互动,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
教学手段、教具教学手段:讲解、讨论、互动。
教具:PPT、白板、笔、纸等。
教学主要方法1. 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2. 利用课堂讨论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教学过程1. 开场(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
-让学生参与互动,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2. 正文(35分钟)-利用PPT讲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举例说明现象表现本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
-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被假象迷惑。
-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3. 结束(5分钟)-简要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需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布置课后作业板书和板画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作业布置思考身边的现象,尝试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和认识这个现象,归纳并写出自己的认识。
阅读相关资料,对于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形成一篇短文,并分享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掌握了现象表现本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培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了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例和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考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明辨是非》教案2
《明辨是非》教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七章第一节“明辨是非”,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学会辨别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具体涉及教材第7章第1节前两段,详细内容为探讨何为是非观念,阐述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以及通过案例解析引导学生识别是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是非观念在个人行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跟从。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识别并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是非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学会辨别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随堂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是非问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包含助人为乐、违法乱纪等不同情境。
提问:这些情境中,哪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哪些是我们应该抵制的行为?2. 理论讲解:讲解教材第7章第1节前两段,阐述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
讲解:是非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观念。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辨别是非的。
3. 随堂练习: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涵盖本节课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是非问题及处理方法。
讨论主题:生活中遇到的是非问题及处理方法。
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补充。
强调:在生活中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大明辨是非2. 小是非观念的重要性辨别是非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一个你生活中遇到的是非问题,并说明你是如何处理的。
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
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是非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讲解分析是非的标准和判断是非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案例分析材料、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遇到是非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
2. 讲解新课:(1)讲解什么是是非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是非观念的重要性。
(2)分析是非的标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讲解判断是非的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判断是非。
4. 案例分析:(1)分发案例分析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
(2)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2)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是非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是非观念的重要性2. 是非的标准3. 判断是非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你对是非观念的理解。
(2)结合教材案例,运用所学方法判断是非,并说明理由。
2. 答案:(1)是非观念是对事物正确与错误、美好与丑陋的判断和认识。
正确的是非观念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生导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是非观念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案例分析时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1)课后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是非。
(2)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是非观念,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是非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思想品德》教材第八章“明辨是非,正确选择”中的第一节“明辨是非”。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是非观念,认识到是非观念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是非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 讲解新课:(1)什么是是非观念?(2)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选择?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的重要性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3.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是非观念的理解。
(2)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明辨是非,作出正确选择的?(3)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答案:(1)个人理解,简要说明是非观念的含义和作用。
(2)结合个人经历,描述事件及自己的处理方式。
(3)从案例中提炼出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2. 作业要求:字迹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教学设计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教学设计导语:在当今社会中,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获取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挑战和困惑。
尤其是在信息的真假辨别上,很多人常常陷入困境。
因此,学会识别假象以明辨是非成为了当今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针对学生开展教学设计,培养他们识别假象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目标:了解假象的定义和形成原因,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辨别真伪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1. 假象的定义: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假象的概念和特点。
2. 假象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探究假象产生的原因,如人们的主观意识、媒体的误导等。
3. 明辨是非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活动,教授学生常用的明辨是非的方法和技巧,如查证事实、辨别信息来源等。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1.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假象事件,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实景演示法:通过展示一些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假象的存在和危害。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共同探讨明辨是非的方法和技巧,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1. 导入环节:(1)呈现一个具有假象的图片或新闻标题,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这个图片或标题的看法和判断。
(2)引导学生思考标题中的关键词或图片中的细节,从而激发他们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2. 知识传授环节:(1)讲解假象的定义和形成原因,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2)引导学生思考假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并让他们列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3. 方法与技巧学习环节:(1)展示一些明辨是非的方法和技巧的案例,让学生自主地总结和分析。
(2)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展示自己总结的明辨是非方法和技巧。
4. 拓展应用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通过给出几个真实案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判断。
(2)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判断结果和理由,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2024年1.2明辨是非标准教案
2024年1.2明辨是非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明辨是非标准”。
内容包括: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和原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是非观念的含义,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和原则,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公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明辨是非的方法和原则。
教学重点:理解明辨是非的含义,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和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是非问题。
2. 讲解:讲解什么是是非观念,明辨是非的方法和原则。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明辨是非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是非问题,并进行汇报。
6.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标准2. 内容:a. 是非观念的含义b. 明辨是非的方法和原则c.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教材,思考如何运用明辨是非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案例一:小华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偷偷了一位老人的钱包,他应该怎么做?案例二:小芳发现她的好朋友小丽在考试中作弊,她应该怎么办?2. 答案:a. 学生需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教材内容,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b. 案例一:小华应该勇敢地站出来,提醒老人并报警。
案例二:小芳应该劝说小丽停止作弊,并在事后向老师反映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了明辨是非的方法和原则。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评估6、教学资源7、教学时间安排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是非的概念和标准,明确正确与错误的行为界限。
111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能够在不同情境中准确判断是非。
11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是非的方法和原则。
21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问题。
22 教学难点221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是非判断标准。
222 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坚定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判断是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3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观点,拓宽思维,增强合作能力。
33 角色扮演法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是非判断。
34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是非的概念、标准和原则,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或展示一段具有争议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是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导入课程。
42 知识讲解421 阐述是非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对是非有初步的认识。
422 讲解判断是非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道德准则、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等。
43 案例分析431 呈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道德两难问题、社会热点事件等。
43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分析,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表观点。
44 小组讨论441 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是非问题,如考试作弊、校园欺凌等。
442 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45 角色扮演451 设计几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452 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探讨角色行为的是非对错。
46 总结归纳46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判断是非的要点和方法。
2024年最新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2024年最新明辨是非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是非观念的重要性,认识到明辨是非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是非观念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是非观念的思考。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判断是非。
4.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做出道德判断。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2. 内容:(1)认识是非观念的重要性(2)学会辨别是非(3)正确做出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是非观念的理解。
(2)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明辨是非。
2. 答案:(1)个人理解,略。
(2)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道德和法律标准来判断是非。
例如,面对考试作弊现象,我们要坚决抵制,坚守诚信原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学会辨别是非。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明辨是非”的主题演讲或辩论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实施。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实施1. 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明辨是非的重要性,认识到正确判断是非对错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意义。
2、帮助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提高其判断能力和决策水平。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责任感,引导他们在面对复杂情境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明辨是非的方法和原则。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是非判断的能力。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道德标准的相对性和多样性,并在具体情境中做出恰当的判断。
(2)引导学生克服个人偏见和情感因素对是非判断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0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道德困境的视频,如在紧急情况下是否应该闯红灯去救人,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明辨是非。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什么是是非向学生解释是非的概念,即对与错、好与坏、正义与邪恶等的区分。
(2)明辨是非的重要性结合实际例子,如在职业选择、人际交往中正确判断是非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明辨是非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3、方法和原则传授(30 分钟)(1)道德原则讲解常见的道德原则,如诚实、善良、公正、尊重他人等,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原则在是非判断中的应用。
(2)法律法规强调法律法规是判断是非的重要标准,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增强法律意识。
(3)客观事实引导学生在判断是非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4)多角度思考通过一个复杂的案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与分享(20 分钟)给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如“考试作弊是否可以被原谅”“在公交车上是否应该让座”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小组的观点和理由。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判断。
5、角色扮演(20 分钟)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场景,如在商店发现老板多找了钱该怎么办,让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扮演者的处理方式是否正确。
明辨是非教案
明辨是非教案标题:明辨是非教案正文:教案主题:让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是非问题,培养他们正确判断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论能力;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介绍明辨是非的意义和重要性;2. 回顾逻辑思维的基本原则;3. 分析常见的是非问题和误导手法;4.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辩论案例,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明辨是非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第二步:回顾逻辑思维原则(1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复习逻辑思维原则,如排除干扰、寻找证据、提出合理推断等。
第三步:分析常见的是非问题和误导手法(20分钟)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是非问题,如道德问题、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误导手法,如诱导性问题、感情绑架等。
第四步: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3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析案例中的是非问题,互相交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原则进行辩论。
第五步: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明辨是非的重要性和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明辨是非能力的掌握情况。
并结合课堂讨论的收获,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辩论赛或小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示范案例;2. 小组讨论材料;3. 可以把学生的讨论内容整理成手册或PPT。
总结:。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
主题班会明辨是非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思想品德》教材第四章“明辨是非”展开。
具体包括:第一节“何为是非”,第二节“明辨是非的标准”,第三节“如何做到明辨是非”。
通过深入剖析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是非观念的含义,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标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明辨是非的标准,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重点:明辨是非的标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正面和负面典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2. 新课内容讲解(1)何为是非a. 是非的定义b. 是非观念的重要性(2)明辨是非的标准a. 法律法规b. 社会道德c. 人际关系(3)如何做到明辨是非a. 提高道德修养b. 学会独立思考c. 增强法治观念3.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一个关于校园欺凌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明辨是非,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课后练习,讲解如何运用明辨是非的标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是非观念的重要性2. 明辨是非的标准a. 法律法规b. 社会道德c. 人际关系3. 如何做到明辨是非a. 提高道德修养b. 学会独立思考c. 增强法治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明辨是非的认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
2. 答案:学生需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从提高道德修养、学会独立思考、增强法治观念等方面展开论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法治与道德》,深入了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程
哲学与人生
教材
哲学与人生
编著者
王霁
授课
类型
新授
授课
地点
胶州职教中心
授课
名称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授课
年级
17数3
授课
日期
课时
1
授课
教师
冯兆梅
教学分析
教材
分析
本课既是对前一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深化,同时又是后-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导人和铺垫,围绕本单元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核心,侧重强调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能够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学情
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力。在本门课程中,初步掌握了唯物论及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尤其是本单元第七课的学习、学性和上升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发展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过程”,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身心特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探究(三):1、杨勇在网吧被“龙哥”等人盯上,并收为“小弟”,“龙哥”他们盗窃时,杨勇给他们放哨,还参与分赃。“龙哥”、杨勇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他们能明辨是非吗?
2、你认为明辨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3、对于中职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什么?
探究(四):让我们理顺一下“龙哥”他们是怎么对待杨勇的:
请吃喝,分钱物,杨勇受到欺负还出面帮助摆平。表面看来,龙哥对杨勇真的不错。你怎么看待这种“好”?
3、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
教师播放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题材的松滋微电影《如果》,把该电影根据教学需要分解成一个一个的片段,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懂得如何拥有一双“慧眼”,明辨是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区分真相和假象,不被假象所迷惑
让学生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把握事物的本质,
让学生明白拥有一双“慧眼”,明辨是非善恶,识别假象对自己的意义
课
堂
小
结
在这一课里,我们学会了要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明白的道理:
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明辨是非,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抵制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明辨是非的标准:公认的道德,法律、法规、纪律等规范
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结论:
必须学会正确地区分真相和假象,不被假象所迷惑
思考问题:
你认为《雾里看花》这首歌是写什么方面的?是关于爱情的吗?
快速阅读P105,掌握什么是真相,什么是假象。
探究:看书找答案
什么是明辨是非?
探究(一):艾刚等小混混做了什么事情?他们能明辨是非善恶吗?他们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学生看书P108找出并理解该作用
探究(二):杨勇放学之后去了哪里?他这样做对吗?
探究(五):杨勇遇事没有采取正确的解决办法,而是让龙哥他们进行摆平,后果是什么?如果你是杨勇,被人敲诈勒索,你会怎么做?
探究(六);看了杨勇的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了解《雾里看花》的创作初衷,弄懂这首歌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引出本课题-----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澄清观点:1、如何分辨善恶是非,是做人的首要问题2、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3、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把握事物的本质,
1、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2、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老师概括: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往往是非混杂,真假难辨,我们每个人要拥有一双“慧眼”,能分辨是非善恶,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指导自己健康成长。
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可以从媒体及身边接触到一些青少年因为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事例,所以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
目标
认知
目标
认知: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情感
观念
态度
目标
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运用
目标
3、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
教师播放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题材的松滋微电影《如果》,把该电影根据教学需要分解成一个一个的片段,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懂得如何拥有一双“慧眼”,明辨是非。
澄清观点:
1、如何分辨善恶是非,是做人的首要问题
2、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看一下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
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难点
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教法
案例教学,情境教学
学法
小组讨论法
信息化
手段
多媒体
课
前
准
备
教师准备:1、课前调查学生在判断是非上所关心的问题
2、钻研教材,准备好ppt等教学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因为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事例,在课上进行交流
板
书
二、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1、莫被假象迷惑双眼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3、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作
业
观察社会生活,感受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写成一篇《我所感受的社会生活》小短文,并与同学交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课
后
反
思
中职生虽然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年龄特点决定了容易受到诱惑,容易冲动,所以通过情境、案例教学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战胜自我,抵制诱惑,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之人。
探究(三):1、杨勇在网吧被“龙哥”等人盯上,并收为“小弟”,“龙哥”他们盗窃时,杨勇给他们放哨,还参与分赃。“龙哥”、杨勇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他们能明辨是非吗?
2、你认为明辨是非的标准是什么?
3、对于中职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什么?
探究(四):让我们理顺一下“龙哥”他们是怎么对待杨勇的:
请吃喝,分钱物,杨勇受到欺负还出面帮助摆平。表面看来,龙哥对杨勇真的不错。你怎么看待这种“好”?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教学设计
课程
哲学与人生
教材
哲学与人生
编著者王霁授课来自类型新授授课
地点
胶州职教中心
授课
名称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授课
年级
17数3
授课
日期
课时
1
授课
教师
冯兆梅
教学分析
教材
分析
本课既是对前一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深化,同时又是后-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导人和铺垫,围绕本单元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核心,侧重强调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能够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雾里看花》
2、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现象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相,一种是假象
让学生列举一些所熟悉的假象,老师再加以补充:如合同陷阱,假冒伪劣等等,引出小标题。
1、莫被假象迷惑双眼
(教师陈述现象表现本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引出第2个小标题)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学情
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力。在本门课程中,初步掌握了唯物论及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尤其是本单元第七课的学习、学性和上升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发展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过程”,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身心特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识别假象,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