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试验管理规定
热力运行规章制度汇编范本

热力运行规章制度汇编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热力运行管理,保障热力供应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所称热力,是指本单位提供的热水、蒸汽等热介质。
第三条本规章适用于本单位热力供应系统的管理,包括供热设备的运行、检修、安全、节能等方面。
第四条本规章的内容包括:供热设备的管理、热力管网的管理、热力计量的管理、供热服务的管理等。
第二章供热设备的管理第五条供热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六条供热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擅自操作。
第七条供热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领导。
第八条供热设备的更新改造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得擅自更改。
第九条供热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定时检查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第十条供热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应当完善,确保人员安全。
第三章热力管网的管理第十一条热力管网应当定期进行清洗、检查,确保管网畅通。
第十二条热力管网的接头、阀门等部位应当定期进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十三条热力管网的保养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擅自操作。
第十四条热力管网的维护工作应当及时进行,确保管网的安全稳定。
第十五条热力管网的更新改造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六条热力管网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做好应急处理。
第四章热力计量的管理第十七条热力计量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测校准,确保计量准确。
第十八条热力计量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热力计量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当定期进行,不得擅自操作。
第二十条热力计量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领导。
第五章供热服务的管理第二十一条供热服务的单位应当保证热量充足,确保用户正常使用。
第二十二条供热服务的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改进服务质量。
第二十三条供热服务的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热力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发电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火力公司所有发电厂及其相关配套设施。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火力发电厂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二章质量方针第四条质量方针:以客户为中心,追求卓越,确保火力发电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第三章质量目标第五条质量目标:1. 发电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下。
2. 发电设备使用寿命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3. 客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
4.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六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职责。
第七条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 质量目标与管理职责2. 质量策划与设计3. 采购管理4. 生产与制造5. 检验与试验6. 质量控制与改进7. 持续改进与监督第五章采购管理第八条严格执行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物资质量。
第九条采购物资应满足以下要求:1. 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2. 具有良好的质量信誉。
3. 具有合理的价格。
第十条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质量水平。
第六章生产与制造第十一条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二条生产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生产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七章检验与试验第十四条建立完善的检验与试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五条检验与试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第十六条检验与试验结果应准确、可靠。
第八章质量控制与改进第十七条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改进。
第十八条定期进行质量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十九条对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
第九章持续改进与监督第二十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查,确保其持续有效。
热力管道水压试验

热力管道水压试验1.水压试验条件(1)管道分段试压,工作压力为LOMPa,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稳压10分钟,无降压,管道内压力降至工作压力,用1公斤重的小锤在焊缝周围对焊缝逐个进行敲打检查,在30分钟内无渗漏且无降压为合格。
(2)管道水压试验应在焊接质量的外观检查,无损探伤检验均已合格及固定墩的磴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经总监批准按照CJJ28-200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进行。
(3)管道试压前必须将试压段管道两侧至管顶以上50Omm的土方回填并分层夯实,接头的局部范围暂不回填,将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回填其余部分。
(4)本工程的设计压力为1.2MPa,试验压力为1.5Mpa o(5)试压前,试验管段所有敞口应堵严,不得有渗漏现象。
(6)试压前应对试验用的所有管件、阀门,仪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试压。
(7底压前,管道两端及支线处封盲板堵,盲板堵厚度为Iomm。
盲板堵附近不得站人,不得采用闸阀座堵板。
(8)试压段注满水后,应充分排气后再进行试压。
(9)试压段管道两端头必须加临时固定支墩。
2、水压试验程序:(1)管道升压时管道的气体应排除,升压过程中,当发现弹簧压力计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重新排气后再升压。
(2)应分级升压,每升一级应检查后背、支墩、管身及接口,当无异常现象时,再继续升压。
(3)水压试验过程中,后背顶撑,管道两端严禁站人。
(4)水压试验时,严禁对管身,接口进行敲打或修补缺陷,遇有缺陷时,应做出标记,卸压后修补。
(5)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后,稳压10分钟无降压,然后降至工作压力30min作外观检查,以不渗漏、无压降为合格。
(6)试压完毕,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堵,核对记录,并填写《管道系统试验记录》。
热力运行规章制度内容

热力运行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热力运行管理,保障供暖热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热效率,保障用户用热需求,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热电厂、供热企业、热力管网管理单位等热力生产经营单位的热力运行管理。
第三条热力运行管理应当遵循合法合规、科学管理、安全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原则。
第四条热力运行管理应当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热力设备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条热力供应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热力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和维修,保障供热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热力生产管理第六条热力生产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记录等。
第七条热力生产单位应当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运行,确保热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八条热力生产单位应当根据用户用热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热力供应,提升供暖效率。
第九条热力生产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生产调度制度,确保生产运行的有序进行。
第十条热力生产单位应当建立详细的生产记录,对生产运行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章热力管网管理第十一条热力管网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网管理制度,包括管网检修、管网维护、管网改造等。
第十二条热力管网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管网进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网存在的问题。
第十三条热力管网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管网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四条热力管网管理单位应当对老化、损坏的管网进行改造,提高管网的运行效率。
第十五条热力管网管理单位应当建立管网运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网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用户管理第十六条用户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热力,不得私拉私接、超载使用,保证供暖效果。
第十七条用户应当配合供热企业的检查工作,及时报告热力设备的故障情况。
第十八条用户应当根据实际用热需求合理使用热力,避免浪费资源。
第十九条用户应当遵守供热企业的用热管理规定,积极配合供热企业的工作。
热力管理所规章制度

热力管理所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热力管理所的运作,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热力管理所是指用于供应热水、蒸汽等热力的设施,包括供热设备、管道和相关设施等。
第三条热力管理所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负责热力管理所的日常运营和安全管理。
第四条热力管理所的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生产和设备维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热力管理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第六条热力管理所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紧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第七条热力管理所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热力管理所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制度,加强对热力设备和管道的监控和管理。
第九条热力管理所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第十条热力管理所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热力设备和管道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章热力设备管理第十一条热力管理所应建立健全的热力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对热力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日常监控。
第十二条热力管理所应定期对热力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三条热力管理所应建立热力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和故障处理记录。
第十四条热力管理所应加强对热力设备的日常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和处理。
第十五条热力管理所应建立热力设备的维修保养方案,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延长设备的寿命。
第十六条热力管理所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护保养工作。
第十七条热力管理所应定期进行热力设备的性能测试和质量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第十八条热力管理所应建立健全的热力设备报废处理制度,对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新和更换。
第三章管道管理第十九条热力管理所应建立健全的热力管道管理制度,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供热工程监督管理制度内容

供热工程监督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强化供热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供热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加强对供热工程的监督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所有供热工程的监督管理活动,包括供热设备的开发、制造、安装、调试、检测、运行、维护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依法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供热工程的监督管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透明、便民。
第四条供热工程监督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合理、高效的原则,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五条供热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监督管理机构第六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热力发电行业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包括对供热工程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第七条国务院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热力发电设备和产品的标准化、质量监督检验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热力发电行业监督管理。
第九条地方人民政府设立专门的热力发电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热力发电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会员单位的监督管理,维护行业正常竞争秩序。
第三章监督管理职责第十一条供热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供热设备的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供热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做到全程实时监控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
第十三条供热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处理监督管理中的投诉举报,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供热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开展供热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供热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供热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指导和监督供热设备的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的准备,确保供热工程的安全。
第十六条供热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供热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操作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措施第十七条供热工程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对供热设备的任何环节进行抽查核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整改。
热力公司工程的管理制度

热力公司工程的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热力公司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障安全生产。
2. 热力公司应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管理职责,实行项目全过程管理。
3. 本制度适用于热力公司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工程项目。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成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2. 项目管理部门应设立项目经理职位,负责具体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能,配合项目管理部门做好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工作。
三、项目立项与审批1. 工程项目应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包括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评估。
2.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需提交给公司决策层审批,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3. 对于重大项目,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环评、安评等程序,并取得相应的审批文件。
四、设计与预算1. 工程设计应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环保等因素,采用先进技术和材料。
3. 工程预算应根据设计方案编制,严格控制成本,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五、施工管理1. 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通过招标等方式公开选择,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 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作业。
3.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六、安全生产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七、竣工验收与移交1. 工程项目完成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 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将工程交付使用或投入运营。
3. 对于运营中的工程项目,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热力管道试压验收规范

热力管道试压验收规范篇一:供热管道压力试验供热管道压力试验1K415022 掌握供热管道功能性试验的规定:供热管道压力试验分为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是超过设计参数的压力试验,是用以检查由于设计或安装原因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而使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缺陷。
由于是超压试验,对系统本身是不利的,因此不应反复、多次进行。
严密性试验是略超设计参数的压力试验,是在系统设备全部安装齐全且防腐保温完成的情况下,用以检查可能存在的微渗漏缺陷。
试验中所用压力表的精度等级不得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5~2倍,数量不得少于2块,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压力表应安装在试验泵出口和试验系统末端。
一、强度试验管线施工完成后,经检查除现场组装的连接部位(如:焊接连接、法兰连接等)外,其余均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以进行强度试验。
强度试验应在试验段内的管道接口防腐、保温施工及设备安装前进行,试验介质为洁净水,环境温度在5℃以上,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充水时应排净系统内的气体,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0min,检查无渗漏、无压力降后降至设计压力,在设计压力下稳压30min,检查无渗漏、无异常声响、无压力降为合格。
当管道系统存在较大高差时,试验压力以最高点压力为准,同时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及设备的承受压力。
当试验过程中发现渗漏时,严禁带压处理。
消除缺陷后,应重新进行试验。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拆除试验用临时加固装置,排净管内积水。
排水时应防止形成负压,严禁随地排放。
二、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应在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且各种支架已安装调整完毕,固定支架的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回填土及填充物已满足设计要求,管道自由端的临时加固装置已安装完成,并安全可靠。
严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倍,且不小于0.6MPa。
一级管网稳压1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二级管网稳压3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管道、焊缝、管路附件及设备无渗漏,固定支架无明显变形的为合格。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5篇)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一)、一般规定1.热网运行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守,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非工作人员,不得任意进入热力点内,如有外单位参观学习,应经保卫部门批准,方能入内。
3.每天必须对外网和第二受热站进行巡视。
但如第一受热站一人值班工作时,巡视工作应另派人完成。
4.热力点运行值班人员,应负责站内和外线安全运行工作。
5.热力点运行值班人员的具体工作应包括对各用户的水质化验工作。
6.在运行中如发现设备供汽压力、流量及回水不正常时,应及时向车间反映、以便及时处理。
7.按交接班制度认真交接设备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
(二)、操作规程1.送汽操作(1)生产、采暖和生活的送汽工作,必须在接到车间调度通知后,方可供汽。
(2)送汽工作应由专组或专人统一领导和指挥。
(3)送汽前应对全线和所有阀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送汽前,应在送汽沿线上派出人员,定点,定人进行池水伐门的操作。
要事先将池水伐门打开,放净管内的余水,但要注意池水伐门不得过大。
(5)沿线准备工作完毕后,送汽时,指挥人一定要通知池水操作人员,提醒他们注意。
(6)总伐门的启动,一定要缓慢进行,不能过急。
应该在每微动一次,都要等一定时间。
(7)对锈死的伐门,不易打开时,禁止用大管钳来扳动伐门手轮。
2.停汽操作(1)停汽工作根据车间通知的停汽时间和范围进行;(2)关闭总伐门后,应该观察阀门是否关严,并派人定点、定人将管内余汽放净;(3)禁止刚停汽后,立即检查管道,一般应在半小时后进行。
(4)停汽后的送汽工作,按送汽操作从头开始做起。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2)热力点指的是供热系统中的热源及其附属设备,如锅炉房、热水设备等。
热力管网是指热力点与用户之间的输送热能的管道网络。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的安全管理规定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管理:对热力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2. 设备安装:热力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铜管热测试的规章制度

铜管热测试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铜管热测试工作,提高测试质量,保障人员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铜管热测试工作,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铜管热测试操作、试验设备使用、安全防护等内容。
第三条铜管热测试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合格方可参与工作。
第四条铜管热测试工作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第五条所有参与铜管热测试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证书,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不合格人员需重新培训。
第六条铜管热测试过程中,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及时处理并记录事故处理经过。
第二章铜管热测试操作规范第七条铜管热测试前,需对测试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八条铜管热测试时,应按照工艺流程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步骤。
第九条铜管热测试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服和安全帽,确保安全工作。
第十条铜管热测试操作人员应遵守现场规定,禁止吸烟、使用火种等违规行为。
第十一条铜管热测试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测试设备和现场,确保环境整洁。
第三章试验设备使用规定第十二条铜管热测试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铜管热测试设备使用人员需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
第十四条铜管热测试设备使用后,应及时清理设备,保持设备清洁。
第十五条铜管热测试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参加设备维护培训,提高维护技能。
第四章安全防护规定第十六条铜管热测试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七条铜管热测试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十八条铜管热测试操作人员应配备专业的安全防护装备,如耳塞、手套等。
第十九条铜管热测试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二十条铜管热测试人员应遵守作业规程,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要求。
第五章管理制度规定第二十一条铜管热测试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确保测试质量。
第二十二条铜管热测试工作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优秀者进行奖励,不达标者进行纠正。
汽机热力性能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Rules for power plant steam turbinethermal acceptance tests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1987-08-13批准1范围和目的1.1范围UDC621.165.018∶621.311.22GB8117—87 1988-01-01实施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凝汽式汽轮机的热力性能验收试验。
有些条款也适用于其他型式和用途的汽轮机,如背压式、抽汽式汽轮机的热力性能验收试验。
假如出现了一些未被本标准条款所包罗的复杂或特殊情况,由买方和卖方在签订合同之前协商确定解决方案。
1.2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提出进行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的程序和原则,以使求得的试验结果能够用来验证制造厂提供的下列保证:a.汽轮机组的热耗率或热效率;b.汽轮机组的汽耗率或热力效率;c.最大主蒸汽流量和(或)最大输出电功率。
制造厂对上述保证及其条件要阐述完整、清晰而无矛盾。
2符号、单位、名词术语和定义2.1符号、单位本标准有关参量的符号、单位按表1 规定。
表1注:表中方括号内系原使用单位,下同。
2.2下标、上标和定义本标准有关参量符号的下标、上标及其定义按表2 规定。
表2有关参量效率注:1)参见 4.2.1 条。
2)符号和添标的解释用图见图 1。
图 1 符号和下标的解释用图(a)再热回热凝汽式汽轮机;(b)没有给水加热的纯凝汽式或背压式汽轮机;注:图中点的号码对其他各种类型汽轮机的相同项目而言都是相同的;例如,点 9 总是 表示给水泵的进口处。
点 8 可以是在点 9 的下游到点 11 之间的任意地点。
2.3 保证值和试验结果的定义为了定量说明一台汽轮机或汽轮机组的热力性能,通常采用一些技术参量,保证值就是 这些参量值中的一个或几个。
据以提出保证值所相应的技术条件称为保证条件。
试验结果是 对应于保证条件下的这些参量的试验测定值。
注:这些参量的一般定义总是非常明确的,但其细节在不同场合下可以各不相同,因而 必须引起充分注意。
城镇供热管网试验、清洗、试运行

城镇供热管网试验、清洗、试运行【1】试验1、供热管网工程的管道和设备等,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本规范的规定进行。
2、一级管网及二级管网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5倍设计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1.25倍设计压力,且不得低于0.6MPa。
3、热力站、中继泵站内的管道和设备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站内所有系统均应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为1.25倍设计压力,且不得低于0.6Mpa。
(2)热力站内设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
当设备有特殊要求时,试验压力应按产品说明书或根据设备性质确定。
(3)开式设备只做满水试验,以无渗漏为合格。
4、强度试验应在试验段内的管道接口防腐、保温施工及设备安装前进行;严密性试验应在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工程全部安装完成后进行,其试验长度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施工段。
5、供热管网工程应采用水为介质做试验。
6、严密性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且有关材料、设备资料齐全;(2)应编制试验方案,并应经监理(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审查同意。
试验前应以有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3)管道各种支架已安装调整完毕,固定支架的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回填土及填充物已满足设计要求;(4)焊接质量外观检查合格,焊缝无损检验合格;(5)安全阀、爆破片及仪表组件等已拆除或加盲板隔离,加盲板处有明显的标记并做记录,安全阀全开,填料密实;(6)管道自由端的临时加固装置已安装完成,经设计核算与检查确认安全可靠。
试验管道与无关系统应采用盲板或采取其他措施隔开,不得影响其他系统的安全;(7)试验用的压力表已校验,精度不宜低于1.5级。
表的满量程应达到试验压力的1.5~2倍,数量不得少于2块,安装在试验泵出口和试验系统末端;(8)进行压力试验前,应划定工作区,并设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9)检查室、管沟及直埋管道的沟槽中应有可靠的排水系统;(10)试验现场已清理完毕,具备对试验管道和设备进行检查的条件。
《安规》热力和机械部分

《安规》热力和机械部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一章总则第一节通则第1条按照“在实现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的原则,结合电力生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
第2条坚决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的方针。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的作用,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
第3条担任发、供电(包括农电)工作的各级领导人员、生产工人、技术人员以及电力工业的设计、安装、试验、修造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均应熟悉本规程的有关部分,并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电力工业的工程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第4条上述人员应按其职务和工作性质,学习本规程的全部或有关部分,并定期进行考试。
凡独立担任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或调动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学习规程的有关部分,并经过考试合格。
对外厂来支援的工人、临时工、参加劳动的干部,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向其介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第5条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补充条文,经厂(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但补充条文不准与本规程条文相抵触。
第6条各单位领导人员应组织、教育职工学习和遵守本规程,督促检查规程中规定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用具的完整齐全。
分场、工区、变电所的领导和班、组长应负责和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
第7条各级领导人员都不准发出违反本规程的命令。
工作人员接到违反本规程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任何工作人员除自己严格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督促周围的人员遵守本规程。
如发现有违反本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
第8条对认真遵守本规程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违反本规程者,应认真分析,加强教育,分别情况,严肃处理。
对造成严重事故者,应按情节轻重,予以行政或刑事处分。
第二节生产厂房和工作场所第9条生产厂房内外必须保持清洁完整。
热力试验管理制度

热力试验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规范热力试验的管理行为,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热力试验的管理,涉及热力试验场所的建设、设计、施工、验收、维护、更新等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具体实施由专职或兼职的热力试验管理人员负责。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试验场所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维护、更新等要求。
第二章试验场所的规划与设计第五条试验场所的规划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
第六条试验场所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满足安全、便利和美观的要求。
第七条试验场所的规划和设计必须经专业人员审核,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第八条试验场所的规划和设计报批材料应包括规划方案、设计图纸、技术说明等内容。
第九条试验场所的规划和设计报批材料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批,方可施工。
第十条试验场所的规划和设计应严格按照审批文件的内容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变。
第三章试验场所的施工与验收第十一条试验场所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做好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工艺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设置专职或兼职质量检验人员,进行施工工艺和材料的检验。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完成试验场所的施工后,需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试验场所的验收应由主管部门组织进行,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第十六条试验场所的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的检查。
第十七条试验场所的验收结果应当经主管部门批准,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第四章试验场所的维护与更新第十八条试验场所的维护主要包括日常检查、保养和维修等工作。
第十九条试验场所的维护工作应由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进行,确保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试验场所的更新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涉及规模较大的更新工程需要重新编制规划和设计文件、重新审批。
第二十一条试验场所的更新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不得擅自改变。
热力公司测量面积管理制度

热力公司测量面积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保障热力供应的公平与准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辖区域内的热力计量、计费及相关管理工作。
3. 本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监督和日常管理。
二、测量管理原则1. 准确性:确保所有测量设备精准可靠,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公正性:保证测量过程的透明度,接受用户和社会的监督。
3. 及时性:实时监测数据,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变化。
4. 经济性: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测量设施管理1. 所有测量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由专业机构定期检定。
2. 对测量设施进行编号管理,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
3. 定期对测量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测量过程管理1. 明确测量点位和测量频次,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数据采集。
2.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记录并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及时排查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计费管理1. 根据测量结果,按照政府规定的收费标准计算费用。
2. 定期向用户通报用热量和费用情况,确保信息的透明性。
3. 设立用户查询系统,方便用户随时查询自己的用热情况和费用。
六、用户服务与沟通1. 建立健全用户服务体系,提供咨询、投诉等服务渠道。
2. 定期组织用户交流会,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3.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
七、监督与考核1.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测量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 鼓励用户参与监督,对违规操作进行举报。
3. 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测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变化,本制度将不定期进行修订。
tjrv标准

TJRV标准是我国针对燃气轮机热力性能试验和评价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定。
TJRV是"燃气轮机热力性能"的拼音首字母缩写。
这些技术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试验方法:包括热力性能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设备、试验步骤、数据处理和试验结果的表述等。
2. 性能指标:包括燃气轮机的效率、功率、热力系数等主要性能指标。
3. 试验结果的评价:包括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评价。
4. 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分析和试验结论等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TJRV标准是针对燃气轮机热力性能试验和评价的,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热力设备。
此外,TJRV标准是我国的行业标准,只在我国的燃气轮机热力性能试验和评价中应用。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

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热力点及热力管网安全管理是保障城市热力供应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热力点和热力管网两个方面介绍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一、热力点安全管理规定1. 热力点基本要求:热力点是指热力管网与用户建筑物之间的接口,其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供热安全。
热力点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热力点设置应符合规划设计要求,能满足用户需求;(2)热力点设备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具备可靠的运行性能;(3)热力点应具备防止热力传导、热量泄漏和水泵反流等功能;(4)热力点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巡查检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热力点安全设施:为了确保热力点的安全运行,应设置以下安全设施:(1)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热力点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热力点压力,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3)防倒流装置:用于防止水泵反流,确保热水供应的连续性;(4)防火阀门:用于防止火灾发生时,保护热力管道的安全;(5)阀门:用于切断热力传输管道,便于事故处理。
3. 热力点安全管理措施:为了保障热力点的安全运行,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建立热力点巡查制度,定期对热力点进行巡查,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加强对热力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消除设备故障隐患;(3)建立热力点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保障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4)加强对热力点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5)定期对热力点进行安全检测,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耐压试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二、热力管网安全管理规定1. 管道材质要求:热力管网的安全性与管道材质有直接关系,在选择管道材质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管道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质,具备耐高温、耐腐蚀、耐压等性能;(2)对于埋地管道,应根据地质条件选择耐腐蚀性能好的材质;(3)管道连接应采用可靠的焊接技术,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和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试验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店塔发电公司机组热力试验管理工作,通过机组性能试验,充分了解机组设备特性,为机组经济运行提供技术依据,保证机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店塔发电公司的汽轮发电机组热力性能试验。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三条组织体系
(一)本规定的执行主体为生产技术部;
(二)本规定的相关部门设备维护部和运行部。
第四条责任与权限
(一)生产技术分管负责人;
1. 审批本规定修订意见建议书;
2. 审批店塔发电公司机组性能试验实施途径和重大试验项目。
(二)生产技术部负责人;
1. 担任本规定的负责人;
2. 负责组织制定本实施规定;
3. 负责全面督促、检查、指导本部门设备主管推进本规定的实施;
4. 负责收集并提出本规定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本规定在执行中的反馈意见。
(三)生产技术部A级主管;
1. 担任本规定的执行人;
2. 贯彻落实本规定,检查评价标准执行情况;
3. 收集在性能试验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并及时检查、分析、评估和反馈;
4. 负责组织所属人员对性能试验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四)设备维护部及运行部负责人。
1. 对涉及本部门性能试验项目配合工作负责,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2. 负责组织所属人员对性能试验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
第三章管理内容与要求
第五条机组试验的种类和目的
(一)新机试验:主要针对机组出厂保证值进行考核试验,通过试验取得热力系统数据并与制造厂设计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设计和制造是否达到保证的经济指标,为制造厂改进设计和改进加工工艺提供经验资料,为鉴定新机组是否达设计值提供依据;
(二)达标试验:按原电力部颁新启规(《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1998.3)的要求,新机组移交生产必须有达标投产试验报告;
(三)专题试验:为查清机组运行真实水平,充分挖掘机组的经济运行潜力,找出机组最佳运行方式,以便对发电厂负荷进行经济分配并为制定生产指标和经济运行提供依据,如测试机组各种负荷下的热耗和煤耗、缸效率和锅炉效率等,分析经济性差的原因,以便制定技术改造、运行优化、计划检修措施。
第六条试验实施途径
(一)新建机组必须将试验及达标试验写入总承包合同中,并确保试验标准、方法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本规定要求;
(二)新建机组应确定性能试验的负责单位,试验单位应确定试验负责人。
在设计联络会上由试验负责人,负责同设计、制造、安装等单位确定试验采用的标准、试验测点位置、测点型式、规格尺寸,并同热控人员确定测点制造、安装单位;
(三)运行机组性能试验采用将试验纳入九项技术监督或专项相关合同中实行外委。
第七条试验项目
(一)考核试验项目;
1. 锅炉考核性能试验主要测试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锅炉额定出力试验、锅炉效率、锅炉严密性试验,锅炉退出高加运行工况的负荷试验、空预器漏风率、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2. 汽机考核性能试验主要测试汽轮机热耗率、机组供电煤耗测试、汽轮机最大出力、汽机额定出力试验、汽轮机缸效率、回热系统性能、主蒸汽流量、真空严密性试验等;
3. 污染排放监测试验(烟尘出口浓度试验,SO2和NO X排放检测)、噪音(声)测试、散热测试、粉尘测试、除尘器效率试验等;
4. 考核试验必须安装低β值喉部取压喷嘴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给水流量,以提高试验准确性。
(二)达标试验项目;
1. 锅炉达标试验主要测试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锅炉效率、主要辅机单耗测试、空预器漏风率、无油燃烧最低负荷、机组散热、发电厂污染物排放等;
2. 汽机达标试验项目主要测试汽轮机热耗率、汽轮机最大出力、汽轮机额定出力、汽轮机缸效率、发供电煤耗、厂用电率、供热煤耗(对供热机组)、供热厂用电率(对供热机组)、主要辅机单耗测试等;
3. 达标试验必须安装低β值喉部取压喷嘴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给水流量,以提高试验准确性。
(三)大修前后试验项目;
1. 锅炉大修前后试验项目主要包括:100%、80%、60%等负荷下锅炉效率、空预器漏风率测试;排烟温度的测试;排烟氧量的测试;锅炉烟气成分的测定;飞灰、灰渣和沉降灰可燃物含量的测试;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锅炉布风均匀性试验;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等;
2. 汽轮机大修前后试验项目主要包括:汽轮机热耗率测试;汽轮机最大出力试验;汽轮机缸效率测试;汽轮机真空严密性试验;发供电煤耗、厂用电率测试等;
3. 汽轮机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后必须安装低β值喉部取压喷嘴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给水流量,以提高试验准确性。
(四)锅炉设备有关测试项目;
1. 空预器漏风率试验;
2. 热力管道效率的测试;
3. 锅炉排烟温度的测试;
4. 锅炉排烟氧量的测试;
5. 锅炉烟气成分的测定;
6. 飞灰、灰渣和沉降灰可燃物含量的测试;
7. 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
8. 锅炉布风均匀性试验;
9. 锅炉燃烧调整试验;
10. 风机效率、能耗试验;
11. 电除尘试验;
12. 脱硫效率试验。
(五)汽机侧有关测试项目。
1. 机组滑压运行优化试验;
2. 汽机调门特性优化试验;
3. 汽轮机真空严密性试验;
4. 汽轮机组供电煤耗测试;
5. 水泵性能测试;
6. 空冷岛优化试验。
第八条编制试验大纲
(一)试验依据,包括合同和引用标准等;
(二)试验背景和目的、试验工况和项目;
(三)主辅设备的运行方式以及测试期间锅炉与汽机参数的波动范围;
(四)蒸汽流量测试方法;
(五)锅炉效率计算中热损失项目和修正项目;
(六)预热器漏风计算方法和修正项目;
(七)试验时的设备隔离清单;
(八)试验人员的组织和日程安排;
(九)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九条已经投产的机组主要测试项目及周期
(一)锅炉热力性能试验安排在大修前后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
标准为GB/T10184-199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 964-2005《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二)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安排在大修前后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标准为GB/T8117-2003《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三)汽轮机高中压缸效率试验安排在大修前后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标准为GB/T8117-2003《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四)除尘器漏风试验安排在大修前后,执行标准为GB/T13931-2002《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五)汽机真空严密性试验每月一次,执行标准为[1991]号《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DL/T932-2005《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六)空预器漏风率每季一次,执行标准GB/T10184-199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七)给水泵、凝结水泵效率试验每五年一次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标准为3216-1989《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流泵试验方法》和DL/T839-2003《大型锅炉给水泵现场试验方法》;
(八)一次风机、二次风机、流化风机、引风机效率试验每五年一次或重大技术改造前后,执行标准DL/T469-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
(九)全厂水平衡测试每五年一次,执行标准为DL/T606.5-1996《火力发电厂水平衡导则》;
(十)全厂燃料平衡试验每五年一次,执行标准为DL/T606.2-1996《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
(十一)全厂热量平衡试验每五年一次,执行标准为
DL/T6060.3-1996《火力发电厂热平衡导则》。
第四章检查与考核
第十条生产技术部负责人组织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检查和考核。
第十一条对违反本规定的情况,根据《店塔发电公司生产本质安全奖惩管理规定》考核。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规定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