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反思(2)
《古代诗歌》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古代诗歌》教学反思《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2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2新高考新教法2011-01-09 13115cc149a20100nzwh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2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之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2、综合鉴赏古代诗歌。
包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特点、表达效果等。
教学重点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内涵,掌握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论结合,析品结合。
开展一次诗歌朗诵比赛。
课时安排5课时[讲(概念理解)+读(概念读解)+析(作品分析)+论(作品讨论)+悟(融会贯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理论内涵。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和诵读的要求。
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蕴涵的情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缺乏诵读的阅读与作品的对话是沉闷陌生甚至不友好的。
诵读令作品所有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
仿佛是在与或作品中的任务侃侃而谈。
在这种对谈中,阅读者自己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着共鸣。
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读而出声,始能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诗文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将大大增强。
而且,一篇文章的声韵特征往往适应于文章内在的情感特征而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
一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对象的内涵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二、解题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反思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反思竹溪一中刘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
高一下学期我们就开设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教学,现将我在新课改新课堂模式下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诗歌部分的教学的点滴做法反思如下: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修课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选择,要让学生真正有兴趣。
以下的做法,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的兴趣。
①以浓郁的诗味,引领学生走入诗的国度。
如欣赏《大唐遗韵》、电视诗歌散文、“新年新诗会”,就能让学生在感性与激情之中,认识唐诗的发展过程、整体风貌、名家名篇……更重要的,是激发了阅读的强烈兴趣。
②引导学生阅读“文化底蕴类”的高考高分作文、名家对诗人诗篇的精彩评点等。
如:阅读了余光中的《寻李白》,欣赏了《独上西楼》这一篇高考优秀作文,学生就为“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文字叫绝,明白了原来可以这样透彻形象地理解李白,这样将李白的精神、文字融入到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之中,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另外:余秋雨、林语堂等文学大师对苏轼的理解评点,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认识苏轼的兴趣,还有同学课外去购买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2、梳理整合教材,突出学生自主赏析的目标。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采用了分单元的结构,将中国古代诗歌分三个单元来欣赏。
名家名作编为基本阅读课,将分类赏析编为拓展阅读课,体现了大家和群体、点和面的客观存在。
这样的设置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的。
在具体实施上,我们是两者并重的,并调整了一下顺序,以更适合我们定位的选修课程作为“必修的拓展、能力的提升、备考的准备”的要求,形成有序、系统的教学;在讲课篇章上,我们是选择典型精讲,其余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练习、交流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和落实。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表格学案
课题湘夫人主备人朱文文教学目标 1.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2.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3.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重难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法学法1.诵读法2.质疑和讨论一、导入目标,安排自主学习。
1.导入学习目标。
首先以湘妃竹的故事导课,继而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构建,学生可根据目标设定走入文本,为课文教学作铺垫。
2.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一定的教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预习案”部分,其中包括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学法指导、注音、解词等基础知识。
二、合作探究,展示释疑。
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此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先自主完成相关习题,不会的再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在“探究案”部分我共设置了四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1.合作探究。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①《湘夫人》开头“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四句,被后人赞为千古绝唱。
诗人用了什么手法描写出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种环境气氛对全诗起了什么作用?②这首诗歌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诗人是以怎样的情感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情感讲述这个苦恋故事?③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④比兴是《诗经》等民歌体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此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的问句,如“鸟何萃兮薠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问句和此诗要表达的爱情有什么关系?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提示文章主旨,即在《湘夫人》一诗中,渗透了屈原执着追求理想和情愫。
湘君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对美政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君臣难遇的有缘悲叹。
高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后记
高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后记作者:王忠新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03期【摘要】高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其次要确定各篇作品教学重点,再次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扩大知识积累,深入赏析教材内容,学会实践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一、选修课程教学目标分析当前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陕西高中新课改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可是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很多教师把必修和选修一样对待,教师常常困惑课时少,教不完。
既然选修课已经走进了高中课程,并付之于实践。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体现出必修与选修课堂实施的差别来。
直白的说就是:必修课要有必修课的上法,选修课要有选修课的上法。
如果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体现二者的差别,没有表现出二者的特色,那么这所谓的新课程结构只不过是形同虚设,多此一举。
选修课程是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修课程要实现的目标是扩大积累,深入赏析、实践运用。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针对选修课程不同的教学系列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选修课程是适应新课改的理念而设置的。
几年来,尽管听过很多专家对于新课改的解读,也观摩过不少新课改示范课,但是总的感觉是:要么重于理念解读,操作性不强;要么教法随意设计,缺乏指导性。
于是自己在教授选修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总结,旨在探索选修课的教法,从而实现选修课程希望实现的目标。
在教授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我认真研读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诗歌与散文”系列制定的课程目标。
其主要内容是:1、培养兴趣,丰富情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理解思想内涵,探索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涵,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二单元教学设计(6课时)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2、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诗歌的意境。
4、让学生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
单元教学重点:1、捕捉意象,感受意境。
2、学习作者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
主要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单元知识总括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像,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
要品味、感受意境,需要注意几点:1. 要“沉浸其中”,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对外界的各种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像的世界中。
2. 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在想像中让自己进入到诗人用文字勾勒的场景中,去感受、体会,从而与诗人取得共鸣。
有些诗歌写的不是生活中的实物、景色,而是一些神奇的传说和光怪陆离的景象,或者本就是存在于诗人想像中的物象和景象,这种境界是读者从未体验过的。
我们仍然需要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力求与诗人取得共鸣。
因为传说也好,诗人的想像也罢,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的,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
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尽量构想诗人描绘的奇幻世界,从而获得对人生、自然的新认识。
这就是“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我们在想像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意境,触景生情,去感受、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自己萌发的情感,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
具体阅读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欣赏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与高考知识点复习教学反思一、处理教材的想法(一)、蓦然回首,还是“寻觅文言的津梁”——注意与必修内容的联系误区一:误把选修教材与必修内容割裂开来教学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本真还是不变的,新课程的理念是前后贯通的。
我们老师们肯定还记得必修三第四专题的“寻觅文言津梁”,这是我在整个人教版教材编排中最喜欢也最受用的一个专题,因为它让我和我的学生都受用无穷。
记得上《论语》时,我就是用这一专题的理念去教的,感觉比较得心应手,而且我也真正感受到学生开始喜欢上古诗文了。
当然,学生是有惰性的,这就要我们老师做好引导。
怎么引导?钱梦龙的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我的水平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我读了好几遍才读出好的,就是我要导读的地方。
” 省级培训部的王荣生教授指出“核心教学环节的展开”对我启发也比较大。
他说要注意“选文的教学价值”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结合,而合情的教学环节是:由学生不喜欢的让他喜欢,由学生读不懂的让他读懂,由学生读不好的让他读好。
在备课前即要估量学生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再展开教学。
有时候,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议一议,再读一读……看似笨拙,实则质朴。
至少用这种理念去授课,学生不排斥,也不觉得枯燥,而且非常配合。
(二)、花开四季,各有千秋——注意选修特性,选修≠必修误区二:误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诗歌与散文欣赏"" 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扩展性的目标侧重于“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疑敢问,有疑善问,形成宽广的多元化视野,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选修有选修的特性,有它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应比必修有明显的扩展。
新课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二)
新课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二)教学博苑06-01 1246新课标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二)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菩萨蛮(其二)》,通过诵读感受所描绘的江南的美景。
2、运用知人论世的手法,根据不同的背景来解读不同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引入新课。
二、简介:参考注释①。
三、合作探究:有人说,此词为浪荡江南所写,也有人说此词为避乱于江南所作。
请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背景,分组探究的情感。
1、探究一:浪荡江南“只合”——只应是。
因为江南好,所以到江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接下来四句具体地写到了景物美,生活美,人物美。
“须断肠”——因为江南太美,回去后会后悔遗憾。
由此可见,本词表达了对江南的依恋之情。
2、探究二:避乱江南人人尽说江南好——暗示思念家乡,故别人劝他。
“只合江南老”——因为北方战乱,有家难归。
只能在江南老去。
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须断肠”——回家后,看到家乡被战火洗劫的萧条场景而痛苦。
由此可见,本词表达了思念家乡有家难归的情感。
3、小结:先总说江南好,再从景物美、生活美、人物美三个角度具体表现江南的好。
从而表达了对江南的依恋和有家难归的情感。
四、唐诗宋词里的江南(印发资料)请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江南的意象的理解。
忆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忆江南【唐·刘禹锡】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望江南【宋·苏东坡】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望江南【宋·朱敦儒】炎昼永,初夜月侵床。
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
忆江南【唐·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江南柳【宋·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doc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例南漳高级中学徐红菊2013/11/6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在课堂上实践“自问自探这种教学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篇散文小品,是“序”的体裁。
文字表现形式为文言文。
学生要必修二的教材曾接触过一篇“序”(《兰亭集序》),所以对于文体有一定的了解,而作者李白,也是耳熟能闻。
因此,重点应放在文言字、词、句的学习与整理上,放在对文本内容记叙的情境的描绘与欣赏上,放在对李白洋溢在文中的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的人生观与精神气质的赏析上。
学生情况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文言文这一版块的内容,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区域与学生本人知识能力的限制,依需老师的引导与校正,才能较好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2、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3、比较阅读《兰亭集序》,理解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与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的性格与才气。
教学重点:感受古代散文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并解题1.导入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何况又是在桃花盛开的园子里,更何况是与自已聪敏多才的“从弟”,这是一场怎样的视觉与精神的盛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解题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位堂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二.细读:整理文言字词句并翻译全文通假字“序”同“叙”重点字词逆良坐花醉月古今异义大块文章词类活用歌惭幽咏诗特殊句式 1.会于桃花之芳园 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3.罚依金谷酒数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三.品读:理解本散文的内容,感受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1.结构这篇小序只一百二十多字,却全面记叙了游赏的缘由、游赏过程、自然的景物、同游人的情况的思想情绪。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
关于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上的几点思考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为了适应高中生学习古代诗文的需要而编写的,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鉴赏探究,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鉴赏评价能力。
与必修教材相比,其专题性更强,选文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如果沿用必修教材惯用的单篇教学模式,很难体现教材编写专题探究的意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我教这本教材已是第三遍了,教学中积累了一些体会,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汇报给大家。
一、关于对选修教材的单元解读(一)关于前言:教材中的“前言”部分,应该看成是教师执教本册书的“教学目标”。
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教与学的重点都被一一廓清。
这本教材,诗歌与散文各有三个单元,对于诗歌单元,从探究诗歌的意旨、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入手;对于散文单元,从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三方面入手。
这样能够从大处抓住这两种文体的主要之点,避免过繁过细,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
(二)关于各单元内容设计:每单元的第一项是“欣赏指导”(短文),就这一单元所提出的学习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主要起总领作用。
第二项是“赏析示例”(诗作),诗歌和散文各举一篇为例,从该章所提出的学习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第三项“自主赏析”(诗文作品),是围绕这一章的学习内容,提供阅读欣赏的作品;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同学们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有的作品在“探究/讨论”题目之后,还有“相关链接”,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这些都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赏析活动的具体凭借。
第四项“推荐作品”是推荐给同学们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作品,供课外阅读之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鉴赏方法自行进行文学鉴赏活动。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古典诗文2011-10-01 07415d56b7b40102drzi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资料(有待整理利用)2《蜀相》教学目的基本方法。
2、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3、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4、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标1、掌握诗歌诵读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5、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6、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
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三听三读,层层深入地把握诵读;读中有品,以品带读,品读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1、聊聊流行歌曲,带出唐朝乐队,说《梦回唐朝》,介绍大唐盛世和写作背景,明确教学任务。
同学们知道老师刚才给大家放歌曲的原因吗?(缓解紧张情绪)想让大家知道我也曾和你们一样的年轻,不过现在老了;我也很喜欢流行音乐不过老师比较喜欢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蕴的。
所以老师很喜欢唐朝乐队的歌。
唐朝乐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摇滚乐队。
老师最喜欢他们的成名曲《梦回唐朝》。
喜欢这首歌,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听,更重要的是这首歌总能将我带回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
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困惑与思考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困惑与思考作者:张连昌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08期【摘要】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体现了教材编撰者的匠心,但实际开课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班级编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正视现实,努力纠正。
【关键词】语文教学选修课思考【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06-01本人今年担任高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相关规定,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完成高中《语文(必修四)》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工作。
学校对我们教学时间的分配是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四》教学,期中考试后完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选修,共计六个单元48篇文章。
我们十一月中旬期中考试,一月九号进行期末考试,所以我们的教学时间大约是六周。
教材编制者设计选修的初衷是:“开设选修课,既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实现有个性有差异的发展,也是在尊重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适应新世纪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开设选修课,既为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为每一个学生打下适合自身发展的语文基础;在必修与选修的相互配合下,实现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语文”整合。
开设选修课,既着眼于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也是从内容到形式对语文教学的一种发展,是在丰富并改变着对于语文教学的一些已有的认识以及教学方法,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乃至整个语文学科的发展,尤其是要为语文学科增添一点新世纪的亮色。
”[1]所以,选修课是很重要的。
而我们一线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有许多困惑。
困惑一,学生的组成。
选修课,顾名思义,应该是学生根据兴趣做出选择,然后学校根据学生选修的情况,编定班级,安排不同的老师,各司其职,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
但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学生没有进行任何选择,也没有进行任何的选择性编班。
高二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后记
教 学 改 革
高二 选 修 课《 国 古代 诗 歌 散 文 赏 析》 学 后 记 中 教
王 忠新
( 安 市 长安 区第 六 中学 西
陕 西 西安
700 ) 1 13
【 摘
要 】 高二 选修课 《 国古代 诗歌散 文 赏析 》 中 在教 学过程 中必 须首先 明确教 学 目标 , 次要 确定 各篇 作 品教 学 重点 , 次要 其 再
要实现 的 目标是扩 大积累 , 赏析 , 最终 能够实践 运用 。 深入 并 二 、 中国古代诗 歌散 文欣 赏》 《 教学 实践 现 以人 教版 《 国古 代诗 歌 散 文欣 赏 》 的 第一 单 元 为例 , 中 中 将 个人 的教学 买践 与体会 加以总 结 , 期共 同提高 。 以 迁移。 ( ) 湘 夫人》 屈原 “ 漫漫 其 修远 兮 , 将 上 下而 求索 ~ 举 2《 : 路 吾 1 确 定各篇作 品教 学重 点 、 根 据教 学 目标 , 必须 首先确 定各篇 作品 的教学 重点 。 世混浊 而我独 清 , 人 皆醉 而 我独 醒 ” 用 世 情怀 和 悲 剧 人 生 , 众 的 可 《 长恨歌 》 白居 易抒 情 长诗 的 代 表作 之 一 , 艺术 感 染 力 巨 以通 过引导 学生 阅读 司马迁 的《 是 其 屈原列 传 》 来理 解。在 此基 础上 再 大, 又关 乎唐代 由盛转衰 的 历 史。要 真 正理 解 其 内涵 , 先要 带领 来欣 赏《 首 湘夫 人》 就 比较容易 把握 “ 君 ” , 湘 的艺术形 象 。 学生 走近这 段历 史 , 更要 深 入诗 歌描 绘的意 境品 味唐玄 宗和杨 贵妃 ( ) 拟 行路难 》 这是 一首古 体诗 , 旨比较 容 易把 握 , 3《 : 主 拿来 和 行路难 》 行 比较 阅 读 , 以分 析 评 价其 在 主 旨 和表 现 手 进 可 的“ 恨” 长 情感 ; 湘 夫 人 》 造 了一 位 矢 志 不 移 却 又 屡 遭打 击 的 李 白的《 《 塑 “ 湘君 ” 的形象 , 开创 了 “ 草 美人 ” 喻 ;拟 行 路 难 》 一 首 古体 法上 的异 同。 香 之 《 是 ( ) 蜀相》 杜甫 的人 生经历 和不 同时期 的 生 活思 想状 况是 解 4《 : 诗, 把握主 旨相对 容易 , 关键是 要让学 生 了解 魏晋 j代 的门I 寸 调制度 ; 读其不 同时 期诗歌 的钥匙 。作为 唐代 也是 中国 诗歌 史 上最 伟大 的 《 蜀相 》 杜甫 七言 律诗 的 代 表作 之 一 , 很大 程 度 上传 达 出 一位 是 在 出生 在 奉儒守 官 ” 家庭背景 下的诗 人一 生的伤痛 。再 加上杜 甫 是 诗人 , 有必要 对其进 行全 面的 了解 。为此 , 用 了一节课 的 时间 , 我 给 中 国古代 最伟大 的诗人 之一 , 人 的人 生 道路 非 常坎 坷 , 诗 在人 生 的 学 生梳理 了杜 甫人 生 的四 个 阶段 及 每 个 阶 段 的 生 活和 思 想 状 况 。 才 每一 个阶 段思想 也在不 断地发 生 着变 化 , 诗被 称 为 史 ” 忠 实 只有 带领 学生走 进杜 甫的人 生经历 和他不 同时 期的代 表作 品 , 能 其 诗 , 诗 的 知入 论世 ” 。 地记 录 了大唐 帝国一 段重 要 的历 史。 所 以有 必要 让学 生 既 了解 大 真 正领悟 “ 圣 ” 情怀 。这正是 诗歌赏 析过 程中 的“ ( ) 书惯 》可 以让 学生 自己来进 行赏 析 , 前要设 计 好题 目 : 5《 : 之 唐 王朝 由盛转衰 的历 史 , 了解 不 同 时期 作者 的 生 活和思 想 状况 , 也 、 书 , 愤 的情感 吗? 同时要结 合杜 甫在不 同时 期 的其 他诗 歌 采 进行 ;书 愤 》 《 是陆 游 的 1诗 题为 《 愤》 作者 为何 而愤 诗中只 抒发 了 “ ” ( 下转 第 10页 ) 7 代 表作之 一 , 达 的是作者 对于 收复失 地建功 立业这 一然 选修 课 已 经 走 进 了 高 中 课 程 , 付 之 于 实践 。 并 那 么 在 具体 的教 学 过 程 中 , 必 须 体 现 出 必 修 与 选 修 课 堂 实 施 就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四篇)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夜归鹿门歌》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自主赏析的首篇。
该单元要求教会学生“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把握诗歌的意境)。
即要教会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 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 尽量构想诗人描绘的奇幻世界, 从而获得对人生、自然的新认识。
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
同时《夜归鹿门歌》这首诗将山寺的鸣钟、月照的鹿门、夜归的世人、月、烟树、岩扉、松径等景物(意象)顺次组合, 于喧闹的红尘之外, 另创出一个和谐的、宁静幽美的隐逸胜境来, 抒发了诗人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 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典型的意象、独特的意境、独有的情感。
鉴于以上两点,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用“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鉴赏诗歌。
先通过解题、朗读, 对诗歌有一个整体感知, 在此基础上直奔重点。
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根据初步感知, 以时间和地点为分界概括两幅画面:黄昏江边景、月夜山中景。
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品味意象, 概括景物特点, 揣摩诗人情感。
景物特点一旦体悟到位, 领悟情感也就轻松自然。
在此基础上, 趁热打铁, 让学生自主欣赏王维的《归嵩山作》效果很好。
学生已基本掌握这种赏析方法, 对诗歌意境情感领悟比较到位。
反思这节课, 我再一次认识到, 一节课一个重点即可, 不宜贪多;对于诗歌, 景物是核心, 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特点是理解诗歌的关键;需要改进的几处:1、第一幅画面赏析, 忽略了“争”的点拨。
2、最后两句的赏析中, 还应从知人论世层面略作探究。
夜归鹿门歌教学反思(二)本节课是我实践“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小课题众多实践课中的一节展示课, 本节课的展示内容有三: 一、复习诗歌教学的基本步骤--“知人论世、整体感知、品味意境、对比鉴赏”四步骤, 引领学生按照四个步骤阅读诗歌, 明确诗歌阅读“读什么”的问题;二、引领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即走进诗歌, 运用联想与想象品味诗歌意境, 抓住关键词语品悟诗情, 从而获得精神愉悦和审美体验, 解决诗歌阅读“怎么读”的问题;三、引领学生与学过的其他作品或其他诗人比较, 评价鉴赏, 即跳出文本, 走出诗歌, 获得启迪, 解决“为什么读”的问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反思青海湟川中学第一分校张巍峨在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备课中,我反复研读“课标”及“考纲”,对本单元的编选目的进行了认真的揣摩分析,认为选修教材尤其古代诗文的教学必须要对必修课的内容有所延伸、补充、拓展或提高,不能只选不修,在教学中要以赏析方法指导为主,而不是把知识讲授作为重点,要真正落实“延伸、补充、拓展或提高”的新课程理念。
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本单元教学目标也就很明确,本节赏析指导课的任务也很清楚,比起以往的教学,这节课乃至这个单元的备课比以往更充分,不仅考虑了教材内容的特殊性,同时更考虑了学情,尤其是学生在诗歌赏析中的困惑。
因此教学方法的确定比较切合学生需要,也与新课程要求相契合。
在本单元的诗歌赏析教学中我通过“诵读”来实现各个环节的教学要求,不仅提高了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而且达到了使学生以读带理解,从而完成赏析任务的目的。
当天的作业未要求学生背诵,可通过第二天的早读反馈发现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三首诗(《夜归鹿门歌》《登岳阳楼》《积雨辋川庄作》),可见,在诗歌教学中诵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教师只重视诗歌内容以及表达技巧的分析,而忽略学生诵读感知,那么一首优美的诗歌就会被教师分析的支离破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只是一鳞半爪,在完成背诵任务时就感觉异常艰难,学生背了上句忘下句,经常丢三落四,默写也时常错字满篇,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因此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在古诗文教学中突出“诵读”,从而培养学生语感,积淀文化底蕴,丰富精神世界的教学理念更加坚定。
在2000年,我曾写过一篇《授之以鱼比授之以渔更重要》的论文,所以在教学中突出方法指导是我一贯的教学思想,只不过在有些体裁的教学中学法指导比较有效,而在诗歌赏析等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运用技巧比较多的文体中方法指导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落到实处。
在发现这个问题后,我花了几年时间总结诗歌赏析方法、诗歌答题技巧或步骤,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现在基本能够给予学生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如通过“三读”了解题目内涵、知人论世、理顺文句;熟读成诵;发挥想象或联想以“什么景(意象)、什么境、什么情”的基本格式去初步感知诗歌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多篇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多篇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多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诗作。
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
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反思篇一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自主赏析文章。
诗文较长,生难字词较多。
早自习预习时,首先让学生通读了全文,接下来对生难字词进行了正音辨识,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时的情感变化,指导学生朗读。
通过一个早自习的预习,全班学生基本能够熟练朗读全文,达到了预期的预习目的。
本课要讲的内容很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大胆取舍内容,抓住一些关键点来讲。
在授课中基本实现了预期设计的教学目标。
在此简单总结这节课的得与失。
(1)在授课途中我没有按照传统的导入——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这个模式,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以后直接解题,把背景介绍放在了最后一个问题——有关“诗眼”的讨论之前,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主题,这一点我感觉遵循了内容为主题服务这一点。
(2)作为诗歌教学,朗读是很必须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自由朗读——学生单个朗读——集体朗读——单个朗读——集体朗读的环节,做到了朗读形式的多样性。
(3)在赏析诗歌之前我先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理清思路,让学生明白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做到心中有底。
(4)在赏析时主要以几个问题贯穿,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两次比较大型的分组讨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合作探究原则,在此期间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领队的作用,活动主体是学生,做到了还课堂给学生这一点。
总之,这一节课,我自己觉得还是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当然作为一名执教一年半的青年教师,在这次课上也体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特反思如下,以指导以后的.教学。
(1)粉笔字不是很好,位置摆放不是很恰当。
(2)学生回答问题后的点评语言比较枯燥单一。
(3)刚开始的紧张,导致少部分语言表达不精练。
古代散文教学反思范文3篇
古代散文教学反思范文3篇古代散文教学反思范文一【关键词】反思,教学,散文,学生,阅读,他们,唐宋,教师,学习,文化,一、教什么《唐宋散文选读》应该教什么?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只把它当作文言文来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文言知识的学习上。
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
这门课程的开设宗旨是什么?教材编写“前言”明确指出:“在思考与练习方面,本课程将思想性、艺术性与语言训练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与设计,将古文学习的特点落到实处。
”“在必修课初步了解古代散文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对*的思想感情、抒情方式、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的感悟揣摩,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从而提升阅读兴趣,拓展文化视野,达到提高文学审美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目的。
”“我国古代散文的辉煌成就是我们古代文化的骄傲。
唐宋散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是时代与社会生活的记录和折光,也是作者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的写照。
它是唐宋社会的百科全书。
”因此,《唐宋散文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文言、*、文化。
文言层面上,理解和积累古代汉语知识,读懂*及意蕴;*层面上,分析和鉴赏章法技巧,注重能力培养;文化层面上,评析和传承文化传统,提升思想高度。
二、怎样教自主诵读课。
自主诵读课是精讲课、探究课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学好文化经典的入门之举。
而且,我们都知道,学习古文最为朴素的方法就是诵读法。
这也符合本册“坚持贯彻阅读的三个层级,以阅读作为提高语文水平的杠杆”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把阅读分成基本阅读、扩展阅读、推荐阅读三个层级,强化阅读,加大阅读量,适应了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而本册教科书,所选20篇唐宋散文,有10篇基本阅读、10篇扩展阅读,另有《唐代散文选读》和《宋代散文选读》的推荐阅读。
篇目多,容量大。
因此,在阅读中,必须强调自主的阅读态度,让学生灵活运用朗读、品读、熟读、悟读、欣赏性和探索性阅读等方法。
《扬州慢》教学反思
扬州慢》教学反思篇一:《扬州慢》教学反思《扬州慢》是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一首词。
扬州在隋唐、北宋时是著名繁华之地,但在南宋初期两次遭到金兵的洗劫,变成一座空城。
词的上片先述所见,以“尽荠麦青青”勾画扬州全景,更是以“废池乔木”点缀,渲染出一幅萧条冷清的画面。
下篇写感想,先设想杜牧重到扬州,用“须惊” 和“难赋”逐层说明扬州已被破坏到令人难信的程度;又借“桥边红药”间接地表现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
鉴于这首词的特点和十四班的学生情况。
我的教学思路为:激情导入——诵读品味——整体把握词的内容——在把握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赏析——视频赏析——比较阅读——课后作业。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很多老师都会让自己的学生课前预习,但有一部分老师却没有进行反馈。
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最终会使课前预习流于形式。
所以,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就这首词的内容,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不解之处进行交流。
一方面,反馈了学生的预习,另一方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
发挥了班级教学的优势。
经典的作品一定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即情感思想与内容的浑然天成。
“肉”是经济基础,“灵”是上层建筑。
所以,如果学生不理解词的内容,欣赏也就是空中楼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把握了词的内容只是学词的初级阶段,经典的作品不仅仅在于知道它写了什么,更在与探究它如何写,如何使得情感思想与内容的浑然天成。
所以,我将这首词的重点放在了对它的赏析上。
希望学生通过交流各自的阅读体验来增强对此词的理解,做到个性阅读,创造性地阅读。
最后在同学们思路都打开的基础上,播放音频,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调动学生对此词的感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
检验知识掌握的最好方法莫过于知识的迁移对比了。
所以,我在最后安排了一个比较阅读,一方面,使学生学的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又对所学进行了复习,可谓一举两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与高考知识点复习教学反思一、处理教材的想法(一)、蓦然回首,还是“寻觅文言的津梁”——注意与必修内容的联系误区一:误把选修教材与必修内容割裂开来教学内容虽然千变万化,但其本真还是不变的,新课程的理念是前后贯通的。
我们老师们肯定还记得必修三第四专题的“寻觅文言津梁”,这是我在整个人教版教材编排中最喜欢也最受用的一个专题,因为它让我和我的学生都受用无穷。
记得上《论语》时,我就是用这一专题的理念去教的,感觉比较得心应手,而且我也真正感受到学生开始喜欢上古诗文了。
当然,学生是有惰性的,这就要我们老师做好引导。
怎么引导?钱梦龙的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他说:“我的水平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我读了好几遍才读出好的,就是我要导读的地方。
”省级培训部的王荣生教授指出“核心教学环节的展开”对我启发也比较大。
他说要注意“选文的教学价值”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结合,而合情的教学环节是:由学生不喜欢的让他喜欢,由学生读不懂的让他读懂,由学生读不好的让他读好。
在备课前即要估量学生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再展开教学。
有时候,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议一议,再读一读……看似笨拙,实则质朴。
至少用这种理念去授课,学生不排斥,也不觉得枯燥,而且非常配合。
(二)、花开四季,各有千秋——注意选修特性,选修≠必修误区二:误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诗歌与散文欣赏"" 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扩展性的目标侧重于“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学习探究的方法,应该是新课程选修课教学的重要导向。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有疑敢问,有疑善问,形成宽广的多元化视野,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选修有选修的特性,有它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应比必修有明显的扩展。
如果完全照搬必修的上法,或者像上必修课一样一篇一篇地上过来,那自然也是不合时宜的。
如“寻觅文言的津梁”,上必修时,其三大版块——“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是纲,是教学的主线,要求我们在古文阅读教学时要点点渗透,水到渠成;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则要围绕六个单元的知识点展开教学,而“寻觅文言的津梁”的三大版块理念也只能是辅助手段,重在灵活运用,自主选择了。
(三)、走近高考,随时调整——注意与专题复习的挂钩误区三:不能正确处理选修课与复习课的关系高中的主要任务是高考,这点谁也不敢否认,为此我准备选修教学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的方式,这样一则给学生种愉悦感二则也避免了教学单一的枯燥。
所以在诗歌部分,是与古诗鉴赏的专题复习相配合上;散文部分,则准备与古文阅读相配合上。
有两个做法,和大家探讨一下:1.两者兼顾型:选修的诗歌部分+高考专题复习的诗歌鉴赏分;选修的散文部分+高考专题复习的文言文阅读(这是从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出发,力求系统;当然如果从由浅入深的角度出发,先上高考专题复习再上选修的,也未尝不可。
)2.两者结合型:单元内容与高考专题复习交叉进行一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表达技巧;二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形象(意象、意境、情感);三单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语言(兼及其他);四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实词?筛选文中的信息;五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虚词、句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六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断句、翻译?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避免教学的单一、枯燥。
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分法只是有所侧重而已,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分得太明确,也不能分得过细。
否则的话,就把知识点联系割裂开来了。
我曾想把09年的诗歌鉴赏题按考点来归类,后来发现没法分,因为现在的高考题综合性都很强,几乎每个考查点都涉及到了。
教学上也同样是如此。
就我个人的看法,第一种方案比较好处理;第二种则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些。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注意与写作教学的渗透误区四:不能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所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写一篇两篇作文或老师讲评几节作文课就能提高的,它其实应该渗透在我们每节语文课里,在学生的每天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汇聚而成。
所以再从功利的角度来讲,在我们每节语文课的背后,正有一双60分的眼睛在眼巴巴地望着我们呢!1、积累(素材):作者魅力;诗文光辉。
作者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作品世界本身就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因而可以倡导学生重视积累运用,将丰富的文化宝藏运用到写作中去。
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是滋长语言的沃野,借经典诗词,吸传统精华,抒自我胸臆,会使语言机智中不乏冷静,活泼中不乏典雅,多一份古典之美。
如一位学生在《雨中读古诗》写道:“于是老杜春夜咏哦,小杜清明问路,陆放翁卧听夜阑,僧志南杖过桥东;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张志和泛舟垂钓不须归,苏东坡淡妆浓抹拟西湖。
”作者将杜甫等八位诗人及其经典作品巧妙串联,字里行间弥散出雨天读古诗的古典气息,语言明丽雅隽。
2、模仿(语言、构思)模仿有高下之分:古人谓“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
”“偷”即模仿,“偷意”、“偷气”为模仿中的创新。
回顾我们的写作史,古今中外,从“模仿”到“创造”,写出有新意的作品的例子举不胜举。
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模仿北朝庾信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句,传颂至今。
就古代散文来说,可模仿的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叙述描写和抒情方式;散文的“形散神聚”和语言的抒情性……语言如:仿《如梦令》写的《高三剪影》:昨夜挑灯夜读,早起不知去路。
试问走读生,为何精神抖擞?知否,知否?我等日渐消瘦。
结构如:仿《项脊轩志》写的《老屋》3、创新(局部、整体)①.“文本素描”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锱。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学生习作:……一望无际的原野是最广阔的舞台。
绿油油的麦稞就是这场舞剧的主角。
微风是伴奏,白鹭作衬托,一切的一切如此浑然天成。
轻风拂来,柔嫩的纤腰便曲了下来,摇曳起来,于是这片瀚海便涌起洪波,卷起大浪,霎时间传到了另一边际,消失在了眼帘之外。
这是波浪的制高点,更是曲线的最完美的表现。
白鹭为何如此匆忙,是否为追寻这美丽的瞬间?人都会被此景陶醉,更何况是一只鸟呢?悠扬的啼声擢破了夏日的沉寂。
是什么精美的乐器,发出如此美妙的旋律?穿越千丛万木,终于找到了这位隐逸的天才。
高大的树木能遮挡住黄鹂鸟的身影,却永远无法埋没人间绝响。
夏日似乎在这啼声中变得清爽,变得清凉,变得清新,变得清丽。
……②.“文本改编” 以下是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二联,请你仔细阅读,然后根据说明写作。
(6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说明:①本诗写情,但无一字及情。
诗中借百花残、蚕吐丝、蜡炬成灰等具体意象含蓄表露出内心缠绵浓烈的情思。
请将这四句诗改写成白话文,宜讲求文字的精致与文气的流畅;②将古典诗改写成白话文时,不必采用逐字逐句的方式处理,原诗所描述之人、事、物、时空背景都不宜忽略,叙述者的口吻、人称也不应改动,有时要增加局部描写以补足情境;③本诗写情,情感缠绵浓烈,意境蕴藉有味,改写的文字应该忠实保留这种氛围,以与原诗相映。
命题说明:改写是一种以某篇现成作品为基础,按照写作要求,在对原文形式或部分内容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后,所写出的新作品。
改写要求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有助于发展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改写文示例:冲破了障碍,排除了阻挡,好不容易我们才能见面。
相聚,对我们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呀!正因为如此,即使是短暂的片刻,我们也格外珍惜。
而当面临离别之时,我内心痛楚哀伤,就像东风不再,原本受春气滋养的花朵顿时凋零一般。
还记得蚕总是不断吐丝,就像我对你的眷恋,直到生命步上尽头才会终止;此时此刻,对你思念不尽,又像案上燃烧的蜡烛,我以不停的泪水耗尽生,直到烧成灰烬才无泪可流。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中,我们不能相伴相守,只好独自愁苦,让思念如利针刺进心坎,时时牵扯,时时挣扎。
我希望你知道,虽然我的身远在天涯,但我的心永伴你身边。
③.“我最喜爱的一句诗”征文活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一股清凉的气息拂来,那是明月松间照的恬淡;一串淡远的音符飘过,那是清泉石上流的润泽。
清馨怡人,淡远悠扬。
松间明月朗朗照亮一弯纯净的心湖,一片菊花飘香的圣土。
石上清泉涓涓地流,流去满身的疲惫,尔后如一只初醒的鸟儿径直飞向那一片苍茫的绿叶。
漫步林间,任身上映出松针的翠影,浮现出亘古的幽静,任脚步下踏出轻快的步伐,与石泉流水对唱、和歌。
不知不觉间,流出了一个安谧的梦,梦中以树根为枕,静静地藉草而眠,让泉水在我身畔流淌,松针在我身上堆积。
王维安在?问石泉,无语,只是默默流。
④.“感动中国”古代诗人颁奖辞写作豪放不羁的诗人:一壶清酒,挥洒出一片豪放,一支墨笔,涂抹出大唐的盛世之风。
在文学的长河里,你是一朵奇葩,你的诗,是这奇葩永久的芬芳,踏着水中的月华,你已远航。
醉卧长安,那是你的无奈;壮志难酬,那是世俗的失败。
淡淡墨痕,抒写着前无古人的豪迈;滴滴香酒,浸润着失落的雄心。
把酒问天,叹人生无奈;豪情一笔,诗传万古流芳,诗坛霸主谪仙人。
一星升起,他灿烂得是整个盛唐星空。
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李太白,谪仙哉!他是盛世游子,拿着酒杯走遍了大江南北。
把酒望月,昨天他被风风光光迎进皇宫,今天他却挥了挥衣袖,潇潇洒洒在外得自游荡。
举杯消愁,玉盘珍馐他不看一眼,仕途与他无缘;对酒当歌,诗,酒才是他的挚友。
他是中国诗史上的辉煌篇章,他是中国诗的代言人!⑤其它(综合等)提供各类古文句段或古诗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扩展、缩写、仿写、续写、改写、转述、文学评论示例:高考作文《诗人?明月?黄花》片段: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
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
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的。
(五)、瞻前顾后,融会贯通——注意与整本书的融合误区三:不能正确处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文本只是范例,只要典型,皆可以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