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挽式变压器设计
(完整版)推挽式变换器

推挽式变换器·中国绿网·1、电路拓扑图2、电路原理其变压器T1起隔离和传递能量的作用。
在开关管Q1开通时,变压器T1的Np1绕组工作并耦合到付边Ns1绕组,开关管Q关断时Np向Ns释放能量;反之亦然。
在输出端由续流电感器Lo和D1、D2付边整流电路。
开关管两端应加一RC组成的开关管关断时所产生的尖峰吸收电路。
此电路大概也可能称为正反激电路吧!我也不敢确定。
因为曾经有个同事与我说起Lambda有一款电源PH300F(DC/DC 5V/60A 全砖)就采用了正反激电路,我也没见过此模块电源实物,他也没见过推挽电路图,根据他说的及当时所测的波形,与推挽工作相似。
所以我只是估猜,如有错误希各位同仁指出并斧正,免得诱导坏“小孩子”。
3、工作特点a、在任何工作条件下,调整管都承受的两倍的输入电压。
所以此电路多用于大功率等级的DC/DC电源中,这样才有利于选材料。
b、两个调整管都是相互交替打开的,所以两组驱动波形相位差要大于180°(一般书上说差等于180°,呵呵~~~您可以试一试),因为要存在一定死区时间。
c、此电路与半桥式变换器一样,也存在一定的磁偏问题。
不过我不知道我是否遇到,当时只是用20M带宽的模拟示波器又无存储功能,最主要的是我当时对这电路工作原理并未完全弄懂。
4、变压器计算步骤与前相同(省去)★计算匝伏比:N/V=Ton/(ΔB×Ae)★原边绕组匝数:Np=Vinmin×(N/V)★付边绕组匝数:N2=(Vo+Vd+Io×R)×(N/V)★其它的验证及导线选择参考《单端正激式》5、输出电感设计参考《单端正激式》。
推挽变压器计算范文

推挽变压器计算范文引言:一、推挽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推挽变压器是由两个互补工作的铁芯变压器组成的。
其中一个变压器是正相位变压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另一个变压器是负相位变压器,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这种互补工作的设计能够实现高效的功率转换,并且可以克服传统变压器存在的问题。
二、推挽变压器的设计流程1.参数选取:首先确定需要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和功率等级。
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主要参数。
2.铁芯设计:根据设计参数,计算变压器的铁芯尺寸和截面积,选择合适的铁芯材料。
3.线圈绕组设计:根据铁芯尺寸和设计参数,计算绕组的匝数和截面积,选择合适的线径和绕组方式。
4.检验和验证:根据设计完成后,进行电流、电压和功率等方面的检验和验证,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三、推挽变压器的计算方法在推挽变压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参数的计算和选择,包括铁芯参数、线圈参数等。
1.铁芯参数的计算:根据设计参数,计算出变压器铁芯的尺寸和截面积。
主要考虑铁芯磁导率和交流损耗等因素。
2.线圈参数的计算:根据线圈的匝数和截面积,计算线圈的电流承载能力和绕组方式。
主要考虑线圈的电阻和电感等因素。
3.电压和功率的计算:根据输入输出电压和功率要求,计算变压器的变比和效率。
主要考虑变压器的损耗和效率等因素。
4.磁通密度和磁场分布的计算:根据变压器的铁芯参数和线圈参数,计算变压器的磁通密度和磁场分布。
主要考虑铁芯的饱和和线圈的耦合等因素。
结论:推挽变压器是一种重要的变压器类型,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电力系统中。
设计推挽变压器需要进行多个参数的计算和选择,包括铁芯参数、线圈参数等。
这些计算和选择需要考虑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功率等级和效率要求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推挽变压器。
推挽变压器计算公式

推挽变压器计算公式标题:推导变压器计算公式,为电力工程设计提供便利引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元件,它的设计与计算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然而,计算变压器参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借助一定的公式和方法。
本文将推导变压器计算的基本公式,以便为电力工程设计提供便利和指导。
一、基本概念和假设1. 互感性:变压器的工作基于互感效应,即通过磁场的变化来传递能量。
互感性的表达式为N1φ1 = N2φ2,其中N1、N2分别为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线圈的匝数,φ1、φ2分别为一次和二次线圈的磁通。
2. 理想变压器:假设变压器是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得出以下假设公式:- 磁场没有漏磁,即φ1 = φ2;- 电阻和漏电感可以忽略不计。
二、变压器的基本参数1. 变比: 变比表示了变压器一次和二次电压之间的关系。
变比定义为:K = V2 / V12. 系数K的定义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量:- 变压器的主磁通率(M)。
主磁通率定义为变压器磁通的比例因子,即φ1 = Mφ2;- 变压器的匝缐比(m)。
匝缐比定义为一次和二次线圈的匝数之比,即m = N1 / N2。
通过将M和m代入K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另一种形式的变比公式:K = M*m三、变压器的基础计算公式1. 一次和二次电流之间的关系: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假设公式,可以推导出:I1 / I2 = N2 / N1 = 1 / m2. 线圈电压之间的关系: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假设公式,可以推导出:V1 / V2 = N1 / N2 = m3. 功率之间的关系:根据电力学基本定律,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导:P1 = V1 * I1 = m * V2 * (I2 / m) = P2其中,P1和P2分别为一次和二次侧的功率。
四、变压器额定容量的计算变压器的额定容量是指变压器能够持续运行的功率。
额定容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S = k * V * I其中,S为额定容量,k为各种损耗系数,V为标称电压,I为额定电流。
设计推挽式变压器步序

设计推挽式变压器步序推挽式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变压器连接方式,通常用于互感器、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等场合。
推挽式变压器可以有效提高变压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下面将对推挽式变压器的步骤进行详细设计。
步骤一:确定变压器参数首先,需要确定推挽式变压器的参数,包括变压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频率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的设计及后续的操作。
步骤二:设计铁芯根据变压器的参数,设计合适的铁芯,铁芯的设计包括铁芯截面积、铁芯材料选择等。
铁芯的设计要考虑到变压器的负载情况和工作条件。
步骤三:设计绕组根据变压器的参数和铁芯设计,设计合适的绕组。
绕组的设计包括主绕组和副绕组两个部分。
主绕组一般使用导线绕制,绝缘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绕制方式和变压器额定电压的要求。
步骤四:绕制绕组根据绕组的设计,开始进行绕制工作。
绕制绕组需要使用绝缘绳将导线固定在铁芯上,过程中要为绕组增加合适的绝缘材料。
绕制完成后,进行合适的接线,将主绕组和副绕组与电源和负载连接。
步骤五:进行包装和测试绕制完成后,将变压器进行包装,主要是进行绝缘处理。
绝缘处理包括使用绝缘胶带、绝缘油等材料将变压器的绕组进行保护,防止短路或漏电。
步骤六:进行测试在包装完成后,对变压器进行一系列测试,包括电阻测试、绝缘测试、负载测试等。
通过测试,可以检查变压器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变压器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步骤七:安装和调试将变压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接线和调试工作。
调试过程中需要逐步调整变压器的参数,确保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步骤八:运行和维护完成调试后,推挽式变压器可以投入正常运行。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好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检查绝缘状况、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更换绝缘油等。
同时,根据实际负载情况,调整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保证变压器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总结: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设计和制造出一台可靠的推挽式变压器。
推挽式变压器在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高效和稳定的特性对于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减少能源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推挽式高频变压器设计

供一.电磁学计算公式推导:1.磁通量与磁通密度相关公式:Ф = B * S⑴Ф ----- 磁通(韦伯)B ----- 磁通密度(韦伯每平方米或高斯) 1韦伯每平方米=104高斯S ----- 磁路的截面积(平方米)磁通密度磁通密度是磁感应强度的一个别名。
垂直穿过单位面积的磁力线叫做磁通量密度,简称磁通密度,测量主机侧板底部磁通密度它从数量上反映磁力线的疏密程度。
磁场的强弱通常用磁感应强度“B”来表示,哪里磁场越强,哪里B的数值越大,磁力线就越密。
按照国际单位制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其符号为T:磁感应强度还有一个过时的单位:高斯,其符号为G:1 T = 10000 G。
这个符号在技术设施中还广泛使用。
通常条形磁铁两极附近的磁感应强度大约是几十到几百高斯。
在处理与磁性有关问题时,除了要用到磁感应强度外,常常还要讨论穿过一块面积的磁力线数目,称做磁CPU附近磁通密度通量,简称磁通,有Φ 示。
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用Wb表示,以前还有麦克斯韦有Mx表示。
如果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在该处有一块与磁通垂直的面,它的面积为S,则穿过它的磁通量就是Φ = BS式中磁感应强度B的单位是高斯(Gs);面积S的单位是平方厘米;磁通量的单位是麦克斯韦(Mx)。
磁通量的简介公式:Φ=BS,适用条件是B与S平面垂直。
当B与S存在夹角θ时,Φ=B*S*cosθ。
Φ读“fai”四声。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符号是Wb,1Wb=1T*m^2;=1V*S,是标量,但有正负,正负仅代表穿向。
意义:磁通量的意义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加以说明.我们知道在同一磁场的图示中,磁感线越密的地方,也就是穿过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越多的地方,磁感应强度B 越大.因此,B越大,S越大,穿过这个面的磁感线条数就越多,磁通量就越大.B与S平面不垂直的情况磁通量通过某一平面的磁通量的大小,可以用通过这个平面的磁感线的条数的多少来形象地说明。
推挽输出变压器的设计(Turner)-第二页V1.00

推挽输出变压器的设计(Turner)-第⼆页V1.00译者声明:本⼈仅为业余爱好者,翻译内容也许有误,如有任何建议,请跟帖;此翻译仅作学习⽤途,并为了坛友阅读⽅便做出了些本⼈认为合适的改动;本⼈⽆任何侵犯版权的意图,如作者或任何⼈认为此举不妥,请接受本⼈诚挚的道歉,并会⽴即将其从⽹上删除。
推挽输出变压器设计(于2011年重新编辑)原作者:Turner译者:中泽洋造第⼆页:继续设计OPT-1A1.计算最低铁芯中⼼截⾯积,Afe2.计算铁芯⾆宽,T3.计算理论叠厚,S t?4.确认铁芯⼤⼩5.计算理论初级所需匝数, thN_p6.计算理论初级铜线直径,thP dia7.从漆包线表格选择合适的初级铜线,P dia oa8.计算最⾼安全直流电流,Idc9.计算绕线架内实际长度(即实际窗⼝长度),Bww10.计算理论初级每层匝数11.计算初级层数12.计算实际每层匝数,Np13.计算平均每匝周长14.计算初级铜阻,Rwp15.计算最低屏-屏阻抗RLa-a下的铜损(以%表⽰)16.铜阻⾼于3.0%吗?正⽂(第⼆页)1.计算最低铁芯中⼼截⾯积,Afe⾸先需要确认最低安全屏-屏负载数值,和在此数值下削波的最⼤功率之前我们的计算确定了最低RLa-a是4500Ω,最⼤输出功率为72W计算公式为:A fe=300×√P O注意:此公式由主要变压器的铁芯⾯积公式推导⽽来,原公式为:A fe=√P O(需要注意的是此公式中⾯积4.4单位为英⼨^2)。
这个较⽼的公式是基于磁通量B为1T(或50Hz时为1000⾼斯)的铁芯⽽推导出来的,但⽤于Hi-Fi⾳频输出时我们必须将50Hz的磁通量取值限制为0.5T。
我取这个限制条件,是因为我经过多次尝试发现这公式的计算值适⽤于推挽输出变压器的设计。
所以理论铁芯截⾯积数值为:thA fe=300×√72W=2547mm22.计算铁芯⾆宽,T对于正⽅形铁芯中⼼柱来说,⾆宽=叠厚,也即T=S理论⾆宽thT * 理论叠厚thS = thT mm所以理论上⾆宽和叠厚的公式为:t? S=√=t? T,单位为mm所以OPT-1A的理论叠厚和⾆宽同为:t? T=√Afe=50.46mm此时我们可以在低损耗铁芯规格表⾥选出合适尺⼨的铁芯了:Fig 8(图中英⽂翻译如下)T = ⾆宽L = 窗⼝长度= 1.5 * TH = 窗⼝⾼度= 0.5 * TS = 叠厚(应介于0.5 * T⾄3 * T之间)Afe = 中⼼柱截⾯积= T * SML = 磁路长度= 5.6 * T实际⽓隙= 0.5 * 理论⽓隙(因为磁通路经过⽓隙两次)所有低损耗铁芯的其他尺⼨都是⾆宽的函数对于交错铁插芯的变压器来说,⽓隙为0低损耗铁芯的⾆宽⼀般有20mm,25mm,28mm,32mm,38mm,44mm,50mm,62.5mm注意:理论计算的⾆宽为50.45mm,所以选⽤50mm⾆宽的铁芯是适合的。
开关电源原理与设计 连载28 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原理与设计连载28 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陶显芳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由于两个开关管轮流交替工作,相当于两个开关电源同时输出功率,其输出功率约等于单一开关电源输出功率的两倍。
因此,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输出功率很大,工作效率很高,经桥式整流或全波整流后,仅需要很小的滤波电感和电容,其输出电压纹波就可以达到非常小。
图1-30是桥式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图,除了整流滤波电路以外,其余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与图1-27相同。
桥式整流电路由D1、D2、D3、D4组成,C为储能滤波电容,R为负载电阻,Uo为直流输出电压,Io为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
图1-31是全波整流输出的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图,同样,除了整流滤波电路以外,其余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与图1-27和图1-30相同。
但开关变压器的次级需要多一个绕组,两个绕组N31、N32轮流输出电压;全波整流电路由D1、D2组成,C为储能滤波电容,R为负载电阻,Uo为直流输出电压,Io 为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
图1-30与图1-31比较,桥式整流输出的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比全波整流输出的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多用两个整流二极管,但全波整流输出的开关变压器又比桥式整流输出的开关变压器多一组次级线圈。
因此,图1-30桥式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比较适用于输出电流相对较小的情况;而图1-31全波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比较适用于输出电流相对较大的情况。
因为,大电流整流二极管成本高,而且损耗功率也比较大。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图1-30桥式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和图1-31全波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由于图1-30桥式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或图1-31全波整流输出推挽式变压器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电路中都接有储能滤波电容,储能滤波电容会对输入脉动电压起到平滑的作用,因此,图1-30和图1-31中输出电压Uo都不会出现很高幅度的电压反冲,其输出电压的峰值Up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半波平均值Upa。
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绕制参数

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绕制参数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是一种常用的音频输出变压器,适用于单端或推挽输出管路。
其绕制参数对于音频放大器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6P3P管子的特性。
6P3P是一种功率输出电子管,最大静态功率为30W,最大静态电压为300V,最大静态电流为120mA。
在使用6P3P管子时,需要考虑到其特性参数并根据其特性参数进行绕制。
接下来是具体的绕制参数:1.线径:在绕制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线径。
一般来说,线径越粗,则可以承受更大的电流和功率,但同时也会增加铜损耗和成本。
因此,在选择线径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
一般来说,主要绕制线圈可以采用1.0mm-2.0mm左右的线径。
2.匝数:匝数是影响变压器阻抗和转换比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绕制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副匝数比例。
通常情况下,主副匝数比例为1:3-1:5左右。
3.磁芯:磁芯是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质和形状对变压器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绕制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时,常用的磁芯材料有铁氧体、镍铁合金等。
一般来说,使用铁氧体材料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表现。
4.绕制方式:在绕制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绕制方式。
常用的绕制方式有单层绕制和双层绕制。
单层绕制可以获得较好的高频响应和相位线性度,但同时也会增加交叉耦合和漏感损耗;双层绕制可以减小交叉耦合和漏感损耗,但同时也会降低高频响应和相位线性度。
5.接线方式:在绕制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接线方式。
常用的接线方式有并联式、串联式、反向串联式等。
不同的接线方式对于音频放大器的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总之,在设计6P3P推挽输出变压器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项绕制参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权衡,以获得最佳的性能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挽式变压器设计
前言
推挽式变压器的设计分为AP法和KG法两种设计方法,这两种设计方法都是以几何参数进行设计,主要区别在于,KG 法是AP的基础上考虑了电压调整率,即加入电压调整率参数。
下面是两种方法设计流程:
第一:计算视在功率:
PT=Po(1+1/G)1.414
式中的PT 是视在功率,Po是输出功率,G是变压器的能量传递效率,
第二:计算KE:
KE=0.145Kf^2Fs^2Bw^2 x 10^-4
式中Kf是波形因素,方波为4,正弦波为4.44,Fs是开关频率,Bw磁通密度。
第三:计算KG:
KG=PT/2aKe
式中a 是电压调整率
磁环KG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KG=Ae^2AwKo/MLT
式中的Ae是芯的有限面积,Aw 是芯环的有限面积,MLT
是每匝线圈的长度。
第四:根据KG值选择磁环的大小。
第五:计算AP:如果是KG法设计变压器,不用这一步。
AP=(PT x 10^4/KoKfFsBWKj)^1/1+x
式中Ko是变压器窗口使用系数。
Kj是电流密度比例系数,X 是磁芯类型常数
第六:根据AP值选技磁环的大小,如果是使用KG法,不用这一步。
第七:计算原边线圈数:
NP=Vs x 10^4/KfFsBWAe
式中的NP为原边线圈数,Vs是最小输入电压。
第八:计算原边峰值电流
Ip=Po/VsG
第九:计算电流密度:
J=PT x 10 ^4/KoKfFsBwAp
第十:计算原边线圈的线经:
Axp=Ip/J
如果是全波整流Ip需要按0.707进行折算。
公式如下:
Axp=0.707Ip/J
第十一:根据Axp值选择导线规格:
第十二:计算原边线圈阻值:
Rp=NpMLT UR/CM x 10^-6
第十三:计算铜损:
Pcup=IpRp
第十四:计算副边线圈数:
Ns=(V oNp/Vs)(1+a/100);
第十五:计算副边线圈线经:
Axs=Io/J
式中的Io的是输出电流:如果是全波整流,需要按0.707折算。
Axs=Io x 0.707 / J
第十六:根据Axs值选择副边线圈的导线规格。
第十六:计算副边线圈电阻:
Rs=Ns MLT UR/CM x 10^-6
第十七:计算副边铜损:
Pcus=IoRs
第十八:计算总的铜损:
Pcu=Pcup+Pcus
第十九:检验电压调整率:
a =(Pcu x 100)/Po
第二十:计算满足效率下的总损耗:
Pc=Po/G-Po
第二十一:计算允许的铁损:
Pfe=Pc-Pcu
第二十二:根据线路计算实际发生损耗:
W/kg=0.165 x 10^-3Fs^1.41Bw^1.77
第二十三:计算实际铁损:
Pfes=W/kg Wtfe
式中Wtfe是单位内的铁损:
第二十四:根据实际铁损值和允许铁损值检验铁损是否达标:第二十五:计算单位面的损耗:
Q=(Pcu+Pfes)/As
式中As是磁环总面积。
第二十六:根据设计数据检验总体设计是否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