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不拘一格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2009406010215 姓名:余婉琪题目:武则天不拘一格用人才

武则天不拘一格用人才

科举制度随始于隋朝,但是兴盛于唐朝。隋始开科举,建立了我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机制,它使得政府可以在整个国家范围内选择最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服务,这一点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后世历朝历代无论如何动荡迁,科举取士制度是几乎不变的。即使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类似与科举制度。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随着朝代的更替,科举制也随着朝代的发展日渐完善,尤其是到了唐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对于科举制发展与完善都做出了巨大、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富强的时期,但是真正的富强只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而这中间有半个世纪是由武则天涉政。武则天,一个从感业寺走出来的女人,步步为营登上皇后宝座。这中间武氏走过了异乎常人的艰难旅程,为了巩固自己付出血腥的代价。为了争权夺位,她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女中的两儿一女,更是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干老臣削职远贬。旧臣的铲除,更需要新臣的拥戴。为此武则天更加渴求人才,而恰恰武则天实为明主,毛泽东曾说过:“武则天既有容忍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才”。

武氏为了巩固自己已经取得的权势,她渴求有真才实学、又愿意忠于自己的人才。因此对于招纳贤才,武则天用尽了各种方法。一、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并且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武则天时期科举取士的人数比唐太宗时期多将近一倍,科举取士人数将近千人。二、武则天时期,将殿试列为定制。其实真正的殿试是又唐高宗首先主持,但是规模和涉及范围都不如武则天时期。为此,司马迁甚至直接将创立殿试功劳直接记在了武则天的头上。三、首创武举,历代取士一般支取文臣,而习武之人却鲜有出头之日。武举的创立的确给习武之人,带来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唐朝中期的郭子仪大将,便是通过武举选拔的。四、除科举取士外,武则天更是广开取士之道,比如创设了国家元首的顾问团,即所

谓“北门学士”。此外,又在宫城的北门内,招集一批“文学之士”,以便集思广益,参议国事,并编撰书籍,时人称这批人为“北门学士。”还创设了意见箱,即“铜匦”。在中央政府办公厅前,放置一个特制铜箱。箱的四面,有四个投书口,接收各阶层的四种意见。同时开创“南选”。唐初,边远的五岭及贵州一带,文化比较后,武则天有意加以开发,所以强调要选拔这些地区的人才。《旧唐书。选举志》称之为“南选”。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绝无仅有的女皇帝,她能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是因为她善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在我看来,在武则天时期人才是真正的可以做到人尽其才。多少寒门子弟,曾经望着威威的宫门,只能兴叹唉嗟。正是因为这样一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武皇,才使得这些贫寒子弟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这正是当今社会缺少的,也是正有才之人所正真渴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