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

合集下载

模糊语言和模糊词语的关系

模糊语言和模糊词语的关系

模糊语言和模糊词语叶蜚声、徐通铿先生的《语言学纲要》中提到由于客观世界存在着模糊概念,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模糊性以及人的思想和主观世界存在着模糊性,因此人类的语言具有模糊性。

[4]客观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精确的语言,所谓的精确语言都是与模糊语言相对而言的。

“模糊”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如下:【模糊】也做“模胡”(1)不分明、不清楚(2)草率、马虎(3)混淆;在《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如下:【模糊】(1)<形>不分明;不清楚,(2)<动>混淆。

通过上述两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模糊”一词的意义就是不分明、不清楚、草率、马虎、混淆的意思。

模糊理论是由美国系统科学家查德(L.A.Zadeh)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

他认为:模糊性既是思维的自然属性,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模糊语言指的是外延不确定、内涵不定指的弹性语言。

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事物和现象,它们之间往往没有清晰的界限,并不是非此即彼,泾渭分明,而是处于亦此亦彼,寓此于彼的状态中。

人类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穷尽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不能完全了解有些事物的时候,就需要用模糊语言来进行表达。

模糊语言是语言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传递和社会交际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模糊语言相对应的是模糊词语,什么是模糊词语?所谓的模糊词语,指的是那些外延界限不确切,具有游移性的词。

[5]对于它的语用功能舍乃尔总结出以下十点:⑴提供恰倒好处的信息;⑵不想说明详情;⑶具有劝导性;⑷词义中断的过渡;⑸缺少具体信息;⑹置换作用;⑺自我保护;⑻有力和礼貌;⑼非正式的气氛;⑽女性语言。

从舍乃尔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模糊词语的语用功能的分析从总体来看还是比较深入和贴切的。

词是用来表达概念的,但许多界限分明的概念一旦用词来表达时,就可能把这些界限打破,产生许多模糊词语。

模糊词语无处不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模糊语言的分类

模糊语言的分类

模糊语言的分类模糊语言是指带有不确定性的语言,它的使用降低了某种语言的精确性,使其不仅在表意方面更为宽泛,而且在某些程度上也更为抽象,在很多场合下给人以宽裕的想象空间。

模糊语言可以进行分类,本文将对它们进行一些介绍。

首先,有关模糊语言的分类可以按形式分类,其中包括短语模糊语言、句子模糊语言和概念模糊语言。

短语模糊语言是一种比较具体的模糊语言,它以词语构成,采用数量和质量的相对应比较的方式,使人们能够较容易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句子模糊语言比短语模糊语言更宽广,它以句子形式构成,让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调整语义,使表达更加清晰。

概念模糊语言是一种最宽泛的模糊语言,它倾向于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语言更有效地表达。

其次,模糊语言可以根据具体使用者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专业人士模糊语言、新闻界模糊语言、政客模糊语言和社会公众模糊语言。

专业人士模糊语言是指以专业行话表达的模糊语言,它们一般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往往只能被专业人士理解。

新闻界模糊语言指的是媒体中常见的模糊语言,它们的内容较为丰富,通常带有比较浓重的价值观。

政客模糊语言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模糊语言,它们更多地是一种新闻语言,它们往往包含政治色彩,旨在达到倡导一种思想的目的。

社会公众模糊语言是指普通人群所使用的模糊语言,它们的内容比较浅显,直接易懂,但往往也失去了一定的准确性。

此外,模糊语言还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合分类。

其中可以分为表达场合模糊语言、交流场合模糊语言和思想场合模糊语言。

表达场合模糊语言是指专业人士或其他专业领域内的高端模糊语言,它们可以更有效地表达专业行业内概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一定的准确性。

交流场合模糊语言是指普通人群所使用的模糊语言,它们更注重语言的交流性,且较易理解,但往往也失去了一定的准确性。

思想场合模糊语言是指政治家或者媒体中所使用的模糊语言,它们往往带有比较浓重的价值观,可以更直接地传达思想理念。

总之,模糊语言有着多种不同的分类,它们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让沟通更加顺畅,也可以更有效地传达思想理念。

模糊语言学讲课实例

模糊语言学讲课实例

前言: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新闻也不例外。

对于新闻语言来说,首先要求明晰准确,但在准确的同时,不排斥模糊。

语言的模糊性,是指语义所体现的概念外延即概念的边缘区域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中心区域,此概念与彼概念的区分是清晰的,如“早晨”与“中午”、“青年”与“老年”、“胖”与“瘦”等,这些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外延,虽然没有“一刀切”的明确界限,但中心区域是分明可辨的。

一、模糊语言在新闻中的运用模糊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所谓模糊语言主要是指由模糊词组所引起的,表示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以明确确定的语言。

在生活中,当人们无法具体确定或精确确定思维对象范围的大小,语言就带有模糊色彩。

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和一部分时间名词、时间副词都属于模糊词。

受形容词、程度副词修饰或限制而组成的词组就是模糊词组。

例如:表示时间的许多词(如早、晚等),表示年龄的词(如青年、中年、老年等),表示颜色的词(红、黄、绿、蓝等),表示温度、味觉等的词都属于模糊词,②其他还有高、矮、胖、瘦、几十、上万、上下、左右、大约、附近等形容词、概数词、程度副词,看样子、基本、可能等插入语。

由此可见,模糊语言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的,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表达的概念模糊不清,具有不确定性。

一切新闻都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们对新闻的最基本要求。

因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模糊语言一旦出现在新闻中,按常理来说,这无疑是对新闻生命的一种谋杀。

但模糊作为人类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种文体之中,当然新闻也不例外。

新闻报道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模糊词的运用上。

新闻报道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受众报道事件的最新情况,这一独特的传播任务决定了新闻语言的表现特征,使其在篇章的基本结构、词法、句法和修辞等方面与其它文体之间存在不同之处。

记者、编辑往往需要从传播的具体需要出发,选择在特定语境中最能感染广大读者的语言手段。

新闻报道首先要求的是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提出了要求,所以新闻追求语言的高度精确不足为奇。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主要是:
1. 缓和冲突:模糊语言可以用来缓和冲突,减少社会紧张的气氛。

例如,用“大概”而不是“准确的”来表达,而不是明确的立场,可以是社会冲突不发生。

2. 表达异议:模糊语言也可以用来表达异议,而不必直白地表达。

例如,对某个话题没有强烈意见时,可以说“我不是很明白”,而不是“我不同意”。

3. 避免冒犯:模糊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言辞中的冒犯,使说话方在避免别人而不触犯别人的同时,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把说实话改成表达更含蓄的附和语,如“我的观点有点异乎寻常/古怪”,也许可以比“我明显地不同意这种想法”更好地避免言语中的冒犯。

浅谈应用文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应用文中的模糊语言

浅谈应用文中的模糊语言“模糊”一词往往带有贬义意味,人们常常会把它与“含糊不清”等同起来,可是随着国内外对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等研究的崛起,“模糊”二字的贬义意味在淡化,而且人们对它进行了具体分析。

模糊语言作为语言学新起的分支,引发了很多探讨者的爱好,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普遍应用。

张宏梁先生谈过模糊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我在那个地址不妨浅淡一下模糊语言在应用文中的运用。

作为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所普遍利用的具有直接有效价值的文章文体,应用文担负着上传下达、互通信息、交流情感等任务,因此其语言应符合“准确、明白”的大体要求,不然可能会阻碍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稍有过失就可能造成损失。

但是实践证明,语言的准确性是相对的,即便调动所有写作技术对事件、人物作出描述与界定也仍是不能达到完美。

日常生活中咱们都在成心无心地运用着模糊语言传递信息,如“咱们可能两小时左右完成这项任务”,估量谁也可不能追问“两小时左右”具体指多久,但咱们都能明白得这句话的意思。

正如英国闻名语言学家琼斯所言:“咱们大伙儿(包括那些追求精准无误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利用不准确的、含糊的、难于下概念的术语和原那么,这并非妨碍咱们所用的词是有效的……通常人们尽管利用不精准的表达方式但仍然能够彼此明白得。

”因此咱们有必要对“明确”、“精准”作辩证的分析,看到模糊语言一样有必然的表达价值,它以“返璞归真”的形式,即维持事物原先质地的形式来表达思维熟悉,从而相对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

这能够说是对模糊语言的大体明白得。

正因为如此,模糊语言在应用文中的运用就相当普遍了。

通常情形下,集中在对象、数量、程度、范围、时刻等方面。

表对象的:各单位、各部门、各地、各高等院校、有关人员、部份人士等。

表数量的:很多、许多、一些、多次、再三、绝大多数等。

表程度的:大体、较丰硕、高度、增强、难以估量、丝毫、充沛、普遍、很强、最大等。

这种模糊语言在公事文书中最为常见。

哲学视域下的模糊语言

哲学视域下的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的关系
互补关系
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在表 达不同概念和现象时各有 优势,它们之间是互补关 系。
转换关系
在某些情况下,模糊语言 可以通过一定的语境和背 景知识转化为精确语言。
相对性关系
相对于精确语言,模糊语 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 应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复 杂和多变的情况。
02
哲学视域下的模糊语言研究
模糊语言可以指代某 些边界不明确的实体 或概念。
模糊语言的特性
01
02
03
边界不清晰
模糊语言的特性之一是它 的边界不清晰,无法确定 其具体的适用范围。
描述不精确
模糊语言无法精确地描述 事物,常常需要借助语境 和背景知识来理解。
相对性
模糊语言往往具有相对性 ,需要与其他概念或实体 进行比较才能确定其意义 。
哲学视域下的模糊语言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模糊语言的定义与特性 • 哲学视域下的模糊语言研究 • 模糊语言的产生与演变 • 模糊语言的分类与功能 • 模糊语言的应用领域与前景
01
模糊语言的定义与特性
模糊语言的定义
模糊语言是指边界不 清晰、不确定的语言 。
模糊语言常常用于表 达那些难以精确描述 的概念或现象。
避免责任
在某些语境下,模糊语言可以用来避免承担责任。例如, 使用“可能”、“似乎”等词来表达不确定性或减轻自己 的责任。
增强委婉性
模糊语言常常被用来增强委婉性,使表达更加得体、礼貌 。例如,“他有点胖”可能会被说成“他有点丰满”。
模糊语言的实现方式
01
使用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如“非常”、“有点”、“稍微”等可以用来表达模糊概念。
未来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从不同角度揭示 其本质和功能。

英语语言中的模糊用语

英语语言中的模糊用语

英语语言中有很多模糊用语,这些词语或表达方式通常用于传达不确定、不精确或者主观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糊用语:
1. 大概(approximately): 这个词用于表示数量或时间的大致范围,而不是精确的数字。

2. 也许(maybe): 表示某种可能性,但并不确定。

3. 有些(somewhat): 表示程度不深,有点儿的意思。

4. 似乎(seems): 表示根据观察或感觉推测,但并不确定。

5. 大约(around/about): 用于表示数值或时间的近似值。

6. 几乎(almost/nearly): 表示非常接近,但还未达到完全的程度。

7. 相当(quite): 可以用来表示程度,但具体程度需要根据上下文理解。

8. 稍微(slightly): 表示程度轻微或数量小。

9. 往往(often/tend to): 表示一种常见的趋势或模式,但并非总是如此。

10. 某种程度上(to some extent/in some way): 表示部分或有限的程度。

11. 据说(it is said that/they say that): 表示信息来源不确定或未经证实。

12. 可能(possibly/probably): 表示某事有可能发生,但并非确定。

13. 感觉上(feels like/seems like): 表示基于个人感受或直觉的看法。

14. 大多数(most/mostly): 表示大部分,但不是全部。

这些模糊用语在日常对话和写作中都很常见,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表达不确定性、保留判断或避免过于绝对的陈述。

然而,在需要精确和明确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使用模糊用语。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

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综述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相关理论概述•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技术•具体案例分析•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背景与意义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模糊语言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探究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语言的模糊性在交际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国内模糊语言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较于其他领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从简单描述向深层次分析转变,涉及了语义、语用、修辞、认知等多个层面研究对象从个别语言单位向连续的语言过程发展,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研究方法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涉及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学等领域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模糊语言可以揭示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完善语言学研究理论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交际效果,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可以为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助于拓展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推动学科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02相关理论概述由美国科学家札德于1965年提出,是研究模糊现象和模糊事物的基本理论。

核心是模糊集合及其运算、隶属函数、近似推理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模糊集合论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研究模糊性思维和模糊推理的逻辑方法。

是传统二值逻辑的重要补充,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VS是指语言中存在模糊性,不能确定或精确表达意思的现象。

包括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和含蓄性等特点。

是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分支,研究模糊现象和模糊事物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在模糊逻辑、模糊语言、模糊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模糊数学03国内模糊语言研究现状模糊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探讨了模糊语言的定义、分类、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以及与精确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研究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包括表达不确定性、避免冲突、委婉表达等。

模糊语言和模糊词语的关系

模糊语言和模糊词语的关系

模糊语言和模糊词语叶蜚声、徐通铿先生的《语言学纲要》中提到由于客观世界存在着模糊概念,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模糊性以及人的思想和主观世界存在着模糊性,因此人类的语言具有模糊性。

[4]客观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精确的语言,所谓的精确语言都是与模糊语言相对而言的。

“模糊”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如下:【模糊】也做“模胡”(1)不分明、不清楚(2)草率、马虎(3)混淆;在《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如下:【模糊】(1)<形>不分明;不清楚,(2)<动>混淆。

通过上述两个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模糊”一词的意义就是不分明、不清楚、草率、马虎、混淆的意思。

模糊理论是由美国系统科学家查德(L.A.Zadeh)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

他认为:模糊性既是思维的自然属性,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模糊语言指的是外延不确定、内涵不定指的弹性语言。

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事物和现象,它们之间往往没有清晰的界限,并不是非此即彼,泾渭分明,而是处于亦此亦彼,寓此于彼的状态中。

人类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穷尽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不能完全了解有些事物的时候,就需要用模糊语言来进行表达。

模糊语言是语言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传递和社会交际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模糊语言相对应的是模糊词语,什么是模糊词语?所谓的模糊词语,指的是那些外延界限不确切,具有游移性的词。

[5]对于它的语用功能舍乃尔总结出以下十点:⑴提供恰倒好处的信息;⑵不想说明详情;⑶具有劝导性;⑷词义中断的过渡;⑸缺少具体信息;⑹置换作用;⑺自我保护;⑻有力和礼貌;⑼非正式的气氛;⑽女性语言。

从舍乃尔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模糊词语的语用功能的分析从总体来看还是比较深入和贴切的。

词是用来表达概念的,但许多界限分明的概念一旦用词来表达时,就可能把这些界限打破,产生许多模糊词语。

模糊词语无处不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模糊语言的例子

模糊语言的例子

模糊语言的例子
1 容易引起歧义的模糊语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模糊语言,这些词汇或表达方式往往容易引起歧义或造成沟通不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糊语言。

2 “可能”、“或许”
这两个词语可能是最容易引发歧义的模糊语言之一。

例如,“下午可能会下雨”,这句话并没有表达出是否确实会下雨的情况,容易让人误解。

3 “有点”、“一些”
这两个词汇表示程度或数量的多少,但具体到底是多少却不够清晰。

例如,“我有点疲倦”,这种说法并不能准确表达出疲倦程度的大小。

4 “可能会有问题”
这个表述常常被用于解释一个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但它并不指出具体可能出现的问题,容易让人产生疑虑和不安。

5 “等等”
这个词汇的含义很模糊,不能准确表达出需要等待的时间长短,也不清楚时间节点。

使用这个词汇容易让人误解。

6 如何避免模糊语言
为了避免模糊语言造成沟通不畅和误解,我们需要适当地使用一些明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使用“绝对”、“一定”等词语表示肯定的态度;使用“至少”、“最多”等词语表示明确的数量和程度范围等。

综上所述,使用模糊语言容易引起误解和造成沟通障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尽量使用明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沟通更加准确和顺畅。

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

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

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一、引言精确思维和模糊思维是人脑处理信息的两种不同方式。

思维机制中的不确定性包括:( 1)模糊性( fuzziness ),指涉及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和性态不确定的特征,关于对象的信息充分并且有序,只是边界划分不明确;( 2)随机性( randomness),指表征对象出现条件的概率特征;( 3)含混性( vagueness ),指由于对象信息不充分又无序所导致的不清晰特征;( 4)歧义性( ambiguousness ),指概念、命题在语言语义上的多义特征; (5)不精确性 (impreciseness ),即反映运算推理的误差特征; ( 6)不确切性( inexactness ),即刻画外延和内涵与指称对象的不贴切所造成的词不达意的特征。

思维科学证明,除精确性思维之外,人脑还具有模糊化思维机制,能够运用模糊概念、进行模糊判断和模糊推理。

反映到语言当中,也就形成了精确性词语和模糊性词语。

语言的模糊性体现了思维的模糊性,而要把模糊思维的结果传达出来,就要运用模糊语言( vague language )。

语言的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即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

1933 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 在《语言论》(1980)[1] 一书中,就指出了自然语言中存在着模糊现象。

他说: “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或矿物学来给矿物的名称下定义,正如我们说‘盐'这个词的一般的意义是‘氯化钠' (NaCl) ,我们也可以用植物学或者动物学的术语来给植物或者动物的名称下定义,可是我们没有一种准确的方法来给像‘爱'或者‘恨'这样一些词下定义,这样一些词涉及到好些还没有准确地加以分类的环境――而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词在词汇里占了绝大多数。

”他还进一步指出: “此外,即使我们有一些科学的(也就是普遍被承认的而又不准确的)分类,我们也还往往发现语言里的意义跟这种分类并不一致。

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是指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范围界限不明确,或表达的意思不确切。

“模糊语言”一词是20世纪后期才出现的。

1965年,美国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家查德发表了《模糊集》论文,提出了模糊理论。

随后出现了“模糊数学”和“模糊语言”的学科。

查德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的词大部分是模糊的名称,例如“大的整数”、“高的房屋”、“美的女人”、“绿色”等都是模糊概念。

一、模糊语言有两种类型构成一类是模糊词语构成的。

例如: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穷”是个模糊词语,意义范围界限不明确,怎样才算穷,穷到什么程度都很模糊,在汉语中,“好”、“坏”、“冷”、“热”、“大”、“小”、“轻”、“重”等都属于这类。

另一类是用模糊限制性的词语构成的模糊语言。

模糊限制性的词语是指表示不确切意义的一些副词、量词或插入语。

如:“大概”、“也许”、“大约”、“看样子”、“类似”、“基本”、“可能”、“现在”、“过去”等都属于这一类。

在语言的使用中,准确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同样,模糊语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作用不可低估。

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

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

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犹豫模糊语言是指在表达中含糊、模糊或不确定的措辞,常常用于掩饰、推脱或回避问题。

这种语言在沟通中常常导致误解和困惑,因此在交流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犹豫模糊语言术语,以便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1. "可能":这个词常常用于表示不确定或不愿意做出明确承诺。

比如,当被问及是否能够完成一个任务时,回答“可能”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2. "或许":和“可能”类似,这个词也表示不确定性或不愿意做出明确回答。

比如,当被问及是否同意某个提议时,回答“或许”意味着对这个提议持保留态度。

3. "应该":这个词常常用于表示一种期望或建议,但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发生或实现。

比如,当被问及是否会按时完成工作时,回答“应该”表示预计会按时完成,但并不能确定。

4. "可能会":这个短语常常用于表示不确定性或可能性。

比如,当被问及是否会参加一个活动时,回答“可能会”表示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并不确定是否会参加。

5. "看情况":这个短语常常用于表示对某种情况或决定的观望态度。

比如,当被问及是否会支持某个提议时,回答“看情况”表示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支持。

6. "不好说":这个短语常常用于表示对问题的回避或不确定。

比如,当被问及是否赞同某个观点时,回答“不好说”表示不愿意给出明确的答案或观点。

7. "有可能":这个短语常常用于表示一种可能性,但并不确定是否会发生。

比如,当被问及是否会出现某种情况时,回答“有可能”表示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并不能确定。

8. "可能不会":这个短语常常用于表示对某种事情或结果的怀疑或不确定。

比如,当被问及是否会成功完成一个项目时,回答“可能不会”表示对成功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

9. "有点困难":这个短语常常用于表示对某个任务或要求的难度或不确定性。

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运用(精选篇)

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运用(精选篇)

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运用一、模糊语言的含义的语言从总体上讲可分为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两大类。

精确是的基础和生命,但在某些特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条件下却又必须使用模糊语言。

所谓模糊语言即指外延小而内涵大的语言,例如通过这政治学习,使全厂大多数职工受到了深刻教育,其中的大多数即为模糊语言,具有不定指性,其表量是模糊的,但表意却是准确的,这是模糊语言的基本特性。

精确语言,其语义符合它所表现的客观实际事物的原貌,符合它所表现的客观实际事物的具体情况;而模糊语言,则只取某种意向,其语义既不够十分的明确,也不够十分具体:例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

长期使我们焦虑的农业生产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这几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也已经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探索,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到得了显著的成效和重要经验,使经济生活开始出现了许多未有的活跃局面。

但是城市改革还只是初步的。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目前,城市企业经济效益还很低,城市经济的巨大潜力还远没有挖掘出来,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的种种损失和浪费还很严重一在上述引文中,凡加点的语言,都叫做模糊语言。

就模糊语言表达的时间来说,长期、短时期内、目前、这几年等,这些词语,其长短、快慢的含义大都没有截然明显的界限,几年算长期? 短时期内指几年?几个月?都无具体规定。

从行文看,也无法具体规定,只能取其意向而已。

就模糊语言表述的程度而言,巨大、强大、大胆、重大、显著、初步的、严重、根本上等,这些语词,其含义的深浅,高低.亦无法作出具体明确的量化规定。

同样,表述范围的模糊语言,其语词如全面、许多、一些、种种、整个等,表述频率的模糊语言,其语词如继续、不断等,其含义也只有大体意向而已。

中为何使用模糊语言?诚然,是经国之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盛衰兴亡,其政策规定和基本策见,只有通过准确的语言,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发挥应有的功能。

语文读本中的模糊语言及其教学_模糊语言

语文读本中的模糊语言及其教学_模糊语言

嫩,山形也渐渐变得柔软。〞〔触觉模糊成视觉〕
“精确〞,恰到好处地体露了妇女们当时冗杂微妙的感情。《离不开你》:
诸如此例屡见不鲜,教学中如能在语言的模糊性上给予指明,则学生 “她独独抱着两岁的孩子,倾泻了眼泪和不幸〞,“眼泪〞和“不幸〞在
不但加深了对原句的理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学着去说,去写。
此成为可“倾泻〞之物,虽在语义和语法上都含有不确定性,这一模糊语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语文读本中的模糊语言及其教学_模糊语言
锋做好事之多,颂扬之情溢于言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上九 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等篇中“九、五、千……〞同样也都是模糊概数,而不是确数。
语言文字要制造性的表达思想,除了精确语言的运用,还要借助于模
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中把这种语词的不确定性,称为“模糊概
糊糊言。所谓模糊语言,麦・布莱克在《模糊性》中说“就是一个没有严 念〞,也即模糊语言。上面举的语词都较简洁,其模糊语义简单把握。而
格地应用范围的一般词语〞。模糊的词语总是有某种交界性区域,大小、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是须仔细讨论方才晓透的。下面结合中学语文课本
二、 思维中的模糊语言
言却把刘桂芬听到丈夫失去双臂的消息后无比悲哀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
模糊语言在思维上常有外表现象上的似相矛盾,但实质上却具有独特 致。《为了忘却的纪念》:“却使我目睹很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
性的深刻。《孔乙己》:“孔乙己好像确实已经死了〞,“好像〞、“确 将我埋得不能呼吸。〞鲁迅把血拟作可埋人之物,这里也未作语义的“精
情感在难以言传之际,模糊语言的运用会收到传情达意的最正确效果。

模糊语言的产生及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产生及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产生及语用功能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之中,本文结合会话原则中的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形探讨模糊语言的产生,并进一步分析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即模糊语言会给人以意境美的感受。

标签:模糊语言合作原则审美特征违反一、模糊语言的定义Piece通常被认为是模糊语的最早提出者(Joanna Channell,2000:7)。

Piece (1902)认为:“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人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考虑,实际上仍然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于某个命题之外还是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

”Linda Claire Burns(1991)也从正反两方面给模糊下了定义,她认为“非模糊词就是有明确界限的词,它能区分物体能否被包含在这个词的所指范围内,但是如果一个词的正确定义允许难以确定的模棱两可的情形出现,那么这个词便是模糊的。

”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论模糊性》一文中明确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

语言学家索绪尔、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也对语言的模糊现象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

模糊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陈治安、文旭,1996),所谓广义的模糊语言是指语言的模糊性。

Schaf(1960)也指出:“一种语言如果完全没有模糊性,该语言将是枯燥乏味的。

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十分普遍(Foolen,1991;Thomas,1995;俞东明,1997;Franken,1997;Zhang,1998;Fredsted,1998),人们经常使用模糊限制语(hedges)。

根据Lakoff(1972)的定义,模糊限制语就是指一些把事情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

二、合作原则违反与语用模糊分析美国哲学家Grice在《逻辑与会话》(1967)中提出合作原则。

Grice认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为了交际需要,双方都应共同遵守这些基本原则。

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名词解释

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名词解释

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名词解释
精确语言是指使用词汇和语法准确,具体到特定含义的语言。

它在语言表达上力求精准,避免歧义。

这种语言通常包括专业术语,如科学、医学、法律和工程等领域的术语。

精确语言还可以用于精细的文学作品和技术文档等。

模糊语言是指使用词汇和语法不太准确,可能存在歧义的语言。

它通常包括模糊的、不确定的细节,并存在多种诠释的可能性。

这种语言通常用于诗歌、文学作品,或是沟通时为了避免引起争议或冲突而故意模糊。

模糊语言也可以用于描绘情感、感觉和主观体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挡驾”是秘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所谓“挡驾”,是指秘书人员为保证领导集中精力想大事、抓大事,对领导日常工作中无关紧要或关系不大的人和事进行鉴别和剔除的一种把关性措施。

秘书平时说话都力求把意思表达明白、清楚,这是工作的需要、交际的需要,但在挡驾工作的某些特殊语境下,恰恰需要不直接、不明白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便让人自己去体会、去捉摸,从而收到巧妙的表达效果,这样模糊语言便在挡驾工作中找到了巨大的运用潜力。

模糊语言是外延不确定、内涵不定指的弹性语言。

为了适应挡驾的需要,有时秘书会有意把话说得模糊一些,使语言表示的大小、范围、程度、态度等留有余地,界限不那么分明,像常常用到的“大约、基本、左右、大概是”这些词语,它们所表示的意义都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一、模糊语言的类型
模糊语言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词语的模糊。

指一个词本身所表达的概念外延不明确,即没有准确的范围和界限。

在挡驾工作中常见的有“现在”与“过去”、“大”与“小”、“深”与“浅”、“快”与“慢”,这些词看似明确,实际它们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别标准,因而它们的外延都是模糊的。

请看下面的例子:
1.一退休老干部,就其儿女安排工作的事,来找领导,秘书挡驾:“这个事,的确有点难,必须上报批准才行。

”“难”是个模糊词语,意义范围界限不明确,怎样才算难,难到什么程度都很模糊。

2.一员工关于转正的事,想走捷径,要见经理,秘书挡驾:“领导不在办公室,找人去了。

”找什么人?是张三还是李四?可见,抽象的“人”离开了年龄、性别、国籍、职业等特征,只剩下了与动物相区别的特征,它的外延就很模糊,例子中的“人”包括了一切活着的人。

(二)语义的模糊
即有些句子从每个词看,意义是明确的,但从整个句子的意义看却是模糊的。

这种语义模糊,在整个句子中通常有副词“大约、也许、恐怕、未必、不见得”或动词“再说、研究研究、考虑考虑”等。

例如:
3.一工人想见厂长弄清楚岗位工资近期是不是要进行大的调整,秘书说:“这事,领导还要
研究一下。

”秘书虽然明确说“领导要研究一下”,实际这个回答既没有肯定说会调整,也没有否定说不会调整,其语义是模糊的。

二、模糊语言在挡驾工作中的作用
康德曾经说过:“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不可能处处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在挡驾工作中不仅使用频繁,而且还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能表达含蓄的感情、丰富的内涵。

如:
4.有一员工找领导闹事,严重影响了单位办公,秘书:“你还敢来找领导闹事,你那个事,领导都已经既往不咎了。

”“那个事”,秘书没有点破,故意使用这种模糊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策略上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秘书的交际能力。

(二)可加大语言的伸缩性,巧妙打破僵局。

在挡驾过程中,来访人员总是想得到清楚、准确、具体的回答,但秘书出于某种需要,往往不便按照来访人的意图来回答,这时,巧妙地运用模糊语言,往往能打破僵局,避免出现难堪的局面。

如:
5.年底本部门的职员都纷纷来问经理年度评优评先的结果,秘书挡驾:“大家别心急,结果总会公布的,请等着看下一期的厂报好了。

”评选还在进行中,结果未定,秘书当然不能泄露任何情况,如果不回答,谈话也就陷人了僵局,怕员工有情绪,秘书用“等着看下期的厂报”一句模糊语,既不泄露单位的秘密,又巧妙地回复了下级员工。

(三)符合人们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便于人们更好地沟通。

模糊语言在挡驾工作中被当作一种礼貌语言策略来使用,它常会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太过精确的语言有时会使表
达直露让人难以接受,而模糊语言能使表达谦虚、有礼貌,能避免和减少语言的刺激性,使话语如同增加了润滑剂。

例如:
6.有两位员工找领导,想问上个月他们申请的关于调动岗位的事,什么时候能批下来。

秘书:“说不好,过几天,可能会出结果。

”这话中一连用了三个模糊词语,这显然没能具体说明哪一天有结果,但来访者能接受,比硬邦邦的明确语言“不知道”要好得多。

7.客户打电话来找老总,想尽早商定关于双方合作的条件。

秘书:“老总现在不在公司,请您放心,老总会在合适的时候,请你们过来。

”这样回答既给自己留有选择的余地,又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总之,模糊语言在挡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有利于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有利于工作更加协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的功能并在逐步地寻求更好地驾驭它的途径。

三、模糊语言在挡驾工作中的运用
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模糊语言,才能提高交际表达效果,促使挡驾顺利进行呢?
(一)秘书人员在挡驾时,对于尚未确定的事项,不妨使用
模糊语言。

如对待来寻求领导帮助的群众,要对其抱有一种同情心,在挡驾中,以恰当的语言进行安慰、劝说,但切不可对其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因为问题还没有经过调查。

如:8.“我们一定认真调查核实,早日给你一个答复。

”这里用“早日”恰如其分地模糊了一下,对于秘书来说是有很大的回旋余地的,不会受到时间太大的限制,能使来访者心灵得到慰藉,情绪得到稳定,这便是挡驾场合中模糊语言独特的魅力。

(二)秘书在挡驾过程中,有些情况不便向对方说明时,最好用模糊语言,这种情况多数是为了保密或自我保护。

如:
9.公司要评优秀部门,总经理到各部门检查工作回来后,各部门经理都打电话来要找总经理,想询问情况并套近乎,秘书一一挡驾,其中一部门经理:“李秘书,帮我约约总经理,不知道他对我们部门印象如何啊?”秘书:“不要担心,大致可以。

”在此,秘书如正答就可在“冷淡”、“关切”、“热情”、“不好”等界定词内选择,而秘书使用了模糊语言“大致可以”,以摆脱矛盾,避免节外生枝。

(三)挡驾时,秘书在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时,不直接说“不”,而应使用模糊语言,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对方的挫折感,一方面也避免了冲突。

例如:
10.一客户来公司,在秘书处得知老板不在公司后,该客户不相信仍坚持:“我找你们老板有很重要的事,非见面商量不可啊。

”这时,秘书没有直接说“不行”,生硬的回复客户,而是用了模糊的语言,她说:“那我去帮您找一找,看老板回来没有。

”便借此机会请示领导,如果领导表态不见,秘书就回话:“很抱歉,都已经找遍了,领导还没回来。

”此时客户心里也能接受事实而打道回府了。

11.一下属单位来请领导出席活动,秘书挡驾:“今天领导有要事,可能去不了。

”此处使用了模糊性的词语“可能”,表达婉转之意,听起来比较柔和,不僵硬,易于让人接受,如果秘书直接说:“今天领导有要事,不去了。

”就显得呆板、生硬,使人感觉领导在摆架子,看不起人。

综上所述,秘书在挡驾过程中,有时必须借助模糊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从而达到挡驾的目的。

秘书只有在学习、了解、掌握模糊语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用好模糊语言,使它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让它能更好地为秘书挡驾工作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