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合集下载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外科学总论名词解释无菌术:针对感染来源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包括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不包括芽胞)。

浓度失调:指细胞外液中的水分有增加或减少,以致渗透微粒的浓度发生改变。

容量失调:指等渗性体液的增加或减少,只引起细胞外液量的变化,而细胞内液容量无明显改变。

成分失调:指细胞外液中除Na+外其他离子的浓度改变,而渗透压不变。

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本质: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分类: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过敏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引起。

失血性休克:由大血管破裂或脏器出血引起的称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各种损伤或大手术后同时具有失血及血浆丢失而发生的称创伤性休克。

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CO正常或增高,有血流分布异常和动静脉短路开放增加,细胞代谢障碍和能量生成不足。

病人皮肤温暖干燥,称暖休克。

【类似休克代偿期】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CO和血容量减少。

病人皮肤湿冷,称冷休克。

【类似休克抑制期】全身麻醉:麻醉药从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经血液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呈现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这种方法称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药:指经呼吸道吸人进人人体内并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

一般用于全身麻醉的维持,有时也用于麻醉诱导。

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MAC 越小麻醉效能越强。

静脉麻醉药:经静脉注射进入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称为静脉麻醉药。

最新 外科休克

最新 外科休克
16
休克早期
微循环“只出不进”
组织缺氧
有效循环
动脉血压
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
交感——肾上腺轴儿茶酚胺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心跳加快
心排增加
外周、内脏血管收缩
17
休克早期 (缺血性缺氧期)

18
休克中期
动静脉短路 直接通路 组织缺氧加重 前括约肌舒张 后括约肌收缩 微循环“只进不出” 血压 意识模糊
36
休克的诊断

病史:创伤,消化道出血,大手术,严 重感染,急、慢性心衰,过敏史等

上述临床表现
37
休克的监测 ——一般监测

精神状态
清楚、反应正常 —— 脑循环正常
烦躁、淡漠、昏迷 —— 脑循环不良

外周循环
四肢干燥、温暖 —— 循环基本正常
四肢湿冷、苍白、紫绀 —— 休克加重
38

动脉血压
SBP<90mmHg 脉压<20mmHg
休克

心率
心率 四肢温暖——休克好转 心率 四肢湿冷——休克加重

Rady休克指数=脉压/收缩压 (0.5、>0.9~1.5、>2.0)
39

尿量——循环状况最有效指标 血压低、尿<25ml/h、比重
有效循环不足
血压正常、尿少、低比重 急Fra bibliotek肾衰40
特殊监测
23
代偿作用重要 影响 组织缺血、缺氧
病理生理
—— 代谢变化
微循环障碍、有效灌注不足 能量生成不足 有氧代谢 无氧酵解 乳酸盐堆积 轻度酸中毒 PH>7.2 重度酸中毒 PH<7.2 膜结构破坏

外科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外科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 ↓经门静脉和淋巴 侵害机体其他部位
↓ 促使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
5. 肝: 肝缺血缺氧和血淤滞→肝小叶中心坏死; →解毒和代谢能力↓ ↓ 内毒素血症、加重代谢紊乱和酸中毒
【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的休克,临床过程 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休克的病程 演变,休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 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或称 休克前期和休克期。
【休克的分类】: 低血容量性 感染性 心源性 神经源性 过敏性 把创伤和失血引起的休克均划入低血容 量性休克,而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 在外科最常见。
按血流动力学
低血容量休克 心源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 梗阻性休克
对休克认识的进步, 实际上反映在对休 克的发病机制和病 理生理的认识进步。 因此,掌握休克的 病理生理非常重要。
酸中毒:是休克的代谢变化之一 PH>7.2 ,机体可受儿茶酚胺刺激→HR↑ CO↑ →血管收缩; PH<7.2,呈抑制状态
膜的屏障功能改变:是休克代谢的另一改变 细胞内外离子及体液分布异常
(钾不能进,钠不能出;细胞膜通透性↑) ↓
钠随细胞外液入细胞内→细胞外液↓、 →细胞肿胀、死亡
(三)内脏器官的继发损害
进入三羧酸循环 → CO2+H2O → 38个ATP → 2870KJ
无氧代谢时: 1分子葡萄糖 → 2分子丙酮酸 → 乳酸 ↓ ↓
2个ATP → 197KJ(相当有氧时能量的6.9%)
无氧代谢的加重→乳酸↑,丙酮酸↓ →乳酸含量和乳酸/丙酮酸比值是重要判断指标
( 乳 0.44-1.3mmol/L,丙0.03-0.3mmol/L)(<10,>15-20)
1. 肺:损伤肺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
↓ 血管壁通透性↑
肺间质水肿

休克的名词解释外科

休克的名词解释外科

休克的名词解释外科休克,在医学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循环血量减少或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在外科领域,休克是一个常见的急危重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一、休克的分类根据病因的不同,休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失血性休克:由于大量失血,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引起休克。

常见于外伤、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

2、感染性休克:由于严重感染,导致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引起休克。

常见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腹膜炎等。

3、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功能衰竭,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休克。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

4、神经源性休克: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导致循环调节紊乱,引起休克。

常见于严重脑外伤、脊髓损伤等。

5、过敏性休克:由于过敏反应导致全身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引起休克。

常见于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二、休克的临床表现休克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循环障碍:表现为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2、组织灌注不足:表现为四肢厥冷、皮肤苍白、尿量减少等。

3、意识障碍: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昏迷等。

4、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紫绀等。

5、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三、休克的诊断与治疗休克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休克的方法包括:1、补充血容量:通过输血或输液,补充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

2、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控制感染源,减轻炎症反应。

3、治疗原发病:针对引起休克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手术治疗出血病灶等。

4、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使用碱性药物或呼吸机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5、支持治疗:如使用强心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改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休克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外科医生需要全面了解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以更好地救治患者。

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减少休克的发生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外科)东南大学版道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外科)东南大学版道

第一章外科基础总论一、名词解释1.休克1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休克指数 12.中心静脉压CVP3.反常性酸性尿13.肿瘤标志物质4.低渗性缺水 14.医院感染5.高渗性缺水15.肿瘤综合治疗6.代谢性酸中毒 16.循证医学7.代谢性碱中毒17.急性排斥反应8.呼吸性酸中毒 18.无菌术9.急性肾衰竭19.脓毒症1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二、选择题A型题1.休克监测中最常用的项目是:A.心脏指数 B.血气分析C.肺动脉楔压 D.中心静脉压E.心排出量2.迅速出血后出现休克症状,表明至少已丢失全身总血量的:A.10 B.15 C.20% D.25 E.30%3.男性,30岁,从三楼跌下左腹部跌伤,左 6、7、8肋骨骨折,脾破裂、肠破裂。

入院时精神紧张, 38. T5℃,面色苍白,肢端冰冷,脉搏细速, 110 次/分. P 血压 130/100mmHg,尿量减少。

该病人的休克状态应属于:A.休克前期 B.中度休克C.重度休克D.暖休克 E.冷休克4.心指数等于:A.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C.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D.心输出量×体表面积E.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休克病人中心静脉压为 5cmH2O,5.血压80/65mmHg。

处理原则为:A.适当补酸 B.使用强心药物 C.使用扩血管药D.补液试验 E.充分补液扩容6.严重创伤性休克后,首先应预防的是:A.感染 B.肝性脑病 C.急性心力衰竭 D.肾衰竭少尿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判断休克已纠正除血压正常外,尿量每小时至少应稳定在:A.25ml 以上 B.30 ml 以上 C.40 ml 以上D.50ml 以上 E.60ml 以上8.男性,因交通事故致脾破裂,入院时血压为 80/60 mmHg,脉搏 120 次/分,神志尚清,口渴,肤色苍白,尿少。

估计失血量为:A.100~300ml B.400~600ml C.800~16OOml D.1800~2000ml E.2000ml以上9.岁女性, 45 严重骨盆骨折, h 尿量 200ml, 24 血钾 5.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 13 mmol 9/L,血尿素氮 27mmol/L。

普外科及血管甲状腺外科常见危重病种

普外科及血管甲状腺外科常见危重病种

普外科及血管甲状腺外科常见危重病种1.休克(R57):感染中毒性休克(R57.801+)、低血容量性休克(R57.102+)、过敏性休克(T78.200)、失血性休克(R57.101)2.腹腔感染(K65.903)合并存在免疫功能不全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性药物3.严重营养不良(E43..01)需行急诊/限期手术治疗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R65.3015.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R65.900)6.我科疾病合并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不全需急诊/限期手术治疗7.我科疾病合并一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需急诊/限期手术治疗8.高龄患者(≥75岁)需行急诊/限期手术治疗9.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下需行急诊/限期手术治疗10.消化道穿孔(K27.504)存在以下之一者:10.1.穿孔时间≥3天且伴弥漫性腹膜炎;10.2.恶性肿瘤穿孔可能性较大;10.3.肠结核穿孔可能性较大;10.4.既往消化道穿孔病史;10.5.存在1至9条之一的。

11.急性阑尾炎(K35.900)存在以下之一者:11.1.合并存在弥漫性腹膜炎(K65.009);11.2.存在腹腔严重粘连可能;11.3.存在1至9条之一的12.肠梗阻(K56.700)存在以下之一者:12.1.术后一月之内发生肠梗阻需手术治疗;12.2.≥3次腹部手术史,预计腹腔粘连重;12.3.腹茧症(K66.804)合并肠梗阻;12.4.肠结核(A18.301+K93.0*)合并肠梗阻;12.5.考虑绞窄性肠梗阻(K56.201);12.6.考虑合并存在肠穿孔(K63.101);12.7.存在1至9条之一的13.各类嵌顿疝(K41.302、K42.001、K45.002、K43.002、K46.002、K40.312等)存在以下之一者13.1.考虑合并疝内容物绞窄坏死;13.2.疝术后复发两次以上;13.3.考虑合并空腔脏器穿孔;13.4.存在1至9条之一的14.病因不明确的腹膜炎(K65.900)或弥漫性腹膜炎(K65.009)需急诊手术探查的15.消化道出血(K92.210)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16.腹腔内出血(R58.x01)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状况17.肠系膜动脉栓塞(K55.006)18.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伴肠坏死(K55.007)19.恶病质(R64.x00)20.恶性肿瘤(Z85.900)存在可能危及生命的肿瘤并发症21.主动脉夹层(I71.000)22.腹主动脉瘤(I71.400)瘤体直径大于4cm或瘤体已破裂可能23.假性动脉瘤(I72.901)载瘤血管为较大血管或肿瘤破裂存在活动性大出血24.动脉栓塞(I74.901)合并不可逆转的肢体坏死25.闭塞性动脉炎(I70.901)合并不可逆转的肢体坏死26.静脉血栓(I82.902)存在较大肺栓塞风险的27.易栓症(D68.602)28.甲状腺危象(E05.500)可能29.甲状腺疾病合并气管受压(J39.807)30.各种术后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30.1.各类出血(R58.x00)30.2.休克(R57.900)30.3.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衰竭30.4.术后腹腔严重感染(K65.903)30.5.肠瘘(K63.200)30.6.窒息(R09.000)30.7.围手术期新发其他系统重症。

外科学基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外科学基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MODS二次打击学说
第一次 打击
第二次 打击
组织损伤
全身性 逐级放大 晚期
炎症反应
MODS
保护
早期MODS
恢复
MODS器官衰竭的顺序
不同病因引起的MODS顺序不一致 妇产科的羊水栓塞引起损伤的首发脏器是血液 (DIC)和肺(ARDS) 颅脑损伤所导致的MOF,首发脏器是肺(ARDS)和胃 肠道功能衰竭
MODS的治疗
治疗原则:
迅速处理原发病,消除病因 全面有效的脏器支持;维护脏器功能: 调整机体内的免疫平衡(清除过多的炎性因 子,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在处理任何脏器功能不全时,应有全局观念
MODS的治疗
治疗措施:
稳定循环,应注意保护肺功能和肾功能 治疗呼吸衰竭:正确使用机械通气,注意对肾 功能的监测及保护
外科 内科
妇科 能不全
儿科 其他
休克
ARF
ARDS
DIC
胃肠功
心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
ARF
死亡
MODS的病理本质
多形核细胞
感染病灶
释放内毒素
激活炎症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
释放炎性介质
MODS的诱发因素
感染性病因 败血症和严重感染
非感染性病因 大手术、严重创伤与休克
感染的全过程归纳为
损伤 → SIRS sepsis →
缺血-再灌注及自由基学说 肠道动力学说 细胞代谢障碍学说
炎症反应学说
致病因素
Vessel permeability↑+ WBC chemotaxis
neutrophil
monocyte/macrophage
elastinase PLA2 ODFR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在临床上除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之外,有少数肿瘤形态上属于良性,但却能出现浸润性生长,经手术切除之后易复发,经多次复发有的还可能出现转移,从生物行为上显示界于良性与恶性之间,临床上称为交界性肿瘤或临界性肿瘤
2.将一个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用手术或其他方法,移植到自己体内或另一个体的某一部位,统称移植术(transplantation)。
1.休克:休克是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急剧下降为基本特征的急性循环衰竭,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若组织的灌注能得到及时恢复,则细胞损伤可逆;否则,为不可逆。
2.简述肠道的屏障系统组成:生物屏障(肠道正常固有菌群可分为原籍菌群、外籍菌群和环境菌群,又称陌生菌群)、免疫屏障(肠壁淋巴细胞、上皮间的M?、SIgA、化学屏障(胃酸、胆汁)、机械系统(黏膜上皮机械屏障和肠蠕动)。
4.坏死性筋膜炎: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由多种病菌侵入筋膜间隙的发展迅速的细菌感染。
5.创伤死亡三联征:严重躯干损伤和大出血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问题是在手术止血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生理状态稳定。手术或复苏中“尽力”常常会招来死亡瀑布的降临——代谢性酸中毒、低体温及凝血病,又称为死亡三联征。
6.新辅助化疗:初始化疗(primary chemotherapy),又称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是在Ⅲ期或局部晚期癌肿手术前应用化疗,目的是杀灭循环中的瘤细胞、控制亚临床转移灶、减少术中肿瘤细胞播散、使肿瘤缩小并降期(downstage),变不可能切除为可切除。
5.哨兵淋巴结:哨兵淋巴结(SLN)的假说是在原发瘤与其相应的淋巴群之间有个第一引流淋巴结,即肿瘤细胞转移时首先抵达的淋巴结,该淋巴结就称SLN。肿瘤必须先经过SLN才能到达该淋巴结群的其他淋巴结。

[医学]外科学-MODS

[医学]外科学-MODS

ion Syndrome, MODS)是指机体受到严重感染、休克
、创伤、烧伤和胰腺炎等严重生理攻击后,发生两个
或两个以上进行性和可逆的器官或系统生理功能障碍
,从而影响全身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
强调器官明显衰竭前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
不提供干预措施.机体稳态无法维持。
MOF是MODS进展的终末期结果。
一、概 述
概念
4 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呈序贯特点
病理变化缺乏特异性,器官病理损伤 5 和功能障碍程度不相一致
病情发展迅速,一般抗感染、器官功 6 能支持或对症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一、概 述
概念
7 单个急性致病因素引发的MODS过程 ,器官功能障碍和病理损害都是可逆
的 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病理上缺乏病理 8 特异性
临床表现 1期
代谢
高血糖,胰 岛素需求↑
中枢神经 意识模糊 系统
血液系统 正常或轻度 异常
2期
高分解代谢
嗜睡
血小板↓,白细 胞增多或减少
3期
代酸,血糖 升高 昏迷
凝血功能异 常
4期
骨骼肌萎缩,乳 酸酸中毒 昏迷
不能纠正的凝血 功能障碍
三、诊断标准
器官或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肾脏 肝脏 胃肠道 血液系统 代谢 中枢神经系统
外科学-MOD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熟悉 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预防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主要防治方法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不同的命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不同的命名
内容
1
概述
2
临床表现
3
诊断标准
4
急诊处理
一、概 述
概念

外科名词解释

外科名词解释

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机体受到创伤、感染或大手术等严重打击后,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同时发生功能障碍或衰竭,这种序贯渐进的临床过程称为。

2脓毒症:是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3全肠外营养(TPN):是完全从静脉途径供给人体代谢需要的全部营养素的方法。

4外科感染:需要用外科方法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的感染。

5器官移植:是指摘取人体器官捐献人具有特定功能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将其植入接受人身体以代替其病损器官的过程。

6布-加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阻塞导致肝静脉流出道受阻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7酒窝征:乳腺癌若累及乳房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形成所谓的“酒窝征”。

8肝中央型破裂:肝脏实质的中央部受损破裂,而表层组织仍完整。

9倾倒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大量高渗性食物快速进入肠道,一方面通过渗透作用将大量细胞外液吸入肠腔,以致循环血量骤减,同时引起肠道内分泌细胞大量分泌肠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循环系统和胃肠道症。

10断流术:有手术方法阻断门静脉向奇静脉的反常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11良性前列腺增生:简称前列腺增生,亦称前列腺肥大,是由于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以排尿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男性常见病。

12牵引术:利用外界持续牵引的作用力与肢体的反作用力,使骨折或脱位得到整复和维持。

13脑疝:颅内压持续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部分脑组织因受组织挤压而发生移位,嵌入颅腔裂隙或孔道,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14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过X线或B超对结石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

15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骨折肌肉损伤出血或肢体外固定过紧等因素,造成筋膜间隔区内压力上升,阻断了肌肉及神经的血供,造成肌肉缺血坏死、挛缩及神经麻痹。

16病人自控镇痛:是近年来应用于疼痛治疗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疼痛程度、身体情况和需求,预先设置镇痛药物的剂量,并锁定注药间隔时间,再交由病人“自我管理”的疼痛处理技术。

外科休克的名词解释

外科休克的名词解释

外科休克的名词解释外科休克是外科手术或其他外科疾病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生理状态,它表现为持续性低血压及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当机体无法将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器官时,就会造成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

外科休克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严重的失血、感染、心脏功能衰竭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体内循环血量的减少或者血液的分配不均,从而使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外科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如果不及时干预,患者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外科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

常见的诊断指标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凝血功能、肾功能以及乳酸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提示休克的存在。

外科休克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支持疗法两个方面。

在病因治疗中,需要寻找并纠正导致休克的原因。

如果是失血引起的休克,需要进行输血或手术止血等措施;如果是感染引起的休克,需要积极使用抗生素和液体复苏;如果是心脏功能衰竭导致的休克,需要进行心脏支持治疗等。

支持疗法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机械通气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

外科休克的预后与病因、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有关。

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外科休克是一种临床急重病情,病情发展迅速,治疗窗口时间有限。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高度警惕,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在外科休克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需要得到关注和支持。

外科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重大的刺激和负担,特别是在休克状态下更加困难和危险。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安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尽快康复。

团队合作也是外科休克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医生、护士、药师等各个专业人员需要共同努力,协调配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级主管护师外科护理学(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

中级主管护师外科护理学(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

中级主管护师外科护理学(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观察休克患者每小时尿量,以下哪项表示组织灌流合适的最低限度A.20 mlB.50 mlC.40 mlD.30 mlE.60 ml正确答案:D解析:尿量是反映肾血液灌注情况的有效指标。

尿少通常是早期休克和休克复苏不完全的表现。

尿量&lt;25 ml/h、比重增加者表明仍存在肾血管收缩和供血量不足;血压正常但尿量仍少且比重偏低者,提示有急性肾衰竭可能。

当尿量维持在30 ml/h以上时,则休克已纠正。

知识模块: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2.最易引起休克的肾损伤是A.肾挫伤B.肾盂部分裂伤C.肾皮质部分裂伤D.肾全层裂伤E.肾蒂损伤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3.各型休克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A.组织缺氧B.代谢改变C.血压下降D.微循环灌流不足E.重要脏器受损正确答案:D解析: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以及产生炎症介质是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知识模块: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4.给休克患者快速大量输血补液时,掌握量和速度,根据以下哪一项指标A.面色和肢端温度B.颈静脉充盈情况C.根据已丧失量D.血压和脉搏E.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正确答案:E解析:补充血容量可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输入液体的量应根据病因、尿量和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临床上常以血压结合中心静脉压的测定指导补液。

知识模块: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5.严重创伤后,血压降低,脉搏细速,面色苍白,诊断为休克。

治疗时重点应注意A.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B.及时使用甘露醇C.药物对各脏器的毒性D.及时扩充血容量E.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正确答案:D解析: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知识模块: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6.下列最容易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是A.严重颅脑外伤B.严重挤压伤C.大面积烧伤D.外伤致脾破裂E.骨盆骨折正确答案:B解析:严重挤压伤常合并急性肾衰竭。

第四章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四章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四章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维持必须依赖下列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①充足的血容量,是维持全身血液灌注的物质基础;②心脏的收缩作用,产生有效的心排出量;③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休克发病急,进展快,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引起起死亡。

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休克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防治休克十分重要。

【病因与分类】休克的分类方法很多,较常见的是根据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其中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

休克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维持必须依赖下列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①充足的血容量,是维持全身血液灌注的物质基础;②心脏的收缩作用,产生有效的心排出量;③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休克发病急,进展快,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引起起死亡。

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休克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防治休克十分重要。

【病因与分类】休克的分类方法很多,较常见的是根据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其中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oliguric hypovolemic shock)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所致。

包括刨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1.失血性休克常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所引起,如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

外科三基名词解释

外科三基名词解释
3、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食管正常蠕动消失,吞咽时贲门括约肌不松弛,食物滞留于食管内,上、中段食管扩张,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4、中央型肺癌:是指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肿瘤,位置靠近肺门,以鳞癌居多。
5、周围型肺癌:是指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支气管的肿瘤,位于肺的周围部分,以腺癌居多。
1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继发于严重创伤、休克及感染等疾病过程中,肺实质损伤导致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变化有肺血管内皮和肺泡的损害、肺间质水肿等。临床上患者虽能自主呼吸,但呼吸极度困难并有窘迫症状,动脉血氧分压进行性下降,进展后可危及生命。
1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
3、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可致代谢性碱中毒,但尿却呈酸性(反常性酸性尿)。
4、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5、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大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严重的缺水,可使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间隙,导致细胞内、外液量都有减少。最后,产生因脑细胞缺水而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严重后果。
5、原发性脑干损伤:指受伤当时即出现的由外力所致的脑干损伤。常见临床症状为:严重的意识障碍;瞳孔及眼球运动的变化;交叉性瘫痪和去大脑强直;生命体征紊乱。
6、中间清醒期:伤后短暂昏迷后清醒,随后出现颅高压症状并再次发生昏迷,或有脑疝表现。常见于急性硬膜外血肿。
7、先天性脑积水: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脑脊液潴留于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头颅扩大、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

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

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

外科休克知识点总结一、外科休克的定义外科休克是指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使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引起全身灌注不足,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的临床状态。

导致休克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失血、感染、创伤、手术等。

当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时,全身器官供血量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F),是一种威胁患者生命的危急状态。

二、外科休克的病因外科休克的病因包括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神经原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失血性休克是最常见的一种休克形式,通常由外伤、手术、胃肠道出血等原因导致。

感染性休克则常见于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血管内容积减少,有效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休克形式。

神经原性休克常见于严重创伤、脑外伤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休克。

心源性休克则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引起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引起休克。

三、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尿量减少等。

患者在休克状态下,由于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会出现意识改变、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休克,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判断患者的休克类型,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外科休克的治疗外科休克的治疗要根据休克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失血性休克,需要及时止血、输血,纠正休克。

对于感染性休克,需要积极处理感染灶,对症支持治疗,及时应用抗生素等。

对于神经原性休克,需要合理调理患者的情绪状态,控制疼痛,避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对于心源性休克,需要积极处理心脏功能障碍,维持心脏功能和循环稳定。

此外,对于外科休克患者,还需要注意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患者的热平衡等。

五、外科休克的并发症及预后外科休克患者由于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易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F),是休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外科学基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外科学基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MODS临床特点
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 发病前器官功能相对良好 衰竭的器官往往不是直接损伤的器官 最初的打击到远隔的器官功能障碍需要一定时间 高代谢状态和高动力型循环 病理变化是可逆的
一旦治愈,多不留有永久性器官损伤
Meeting reports from ESICM and SCCM,2001
缺血-再灌注及自由基学说 肠道动力学说 细胞代谢障碍学说
炎症反应学说
致病因素
Vessel permeability↑+ WBC chemotaxis
neutrophil
monocyte/macrophage
elastinase PLA2 ODFR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Adherent molecule
概念
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烧伤及 大手术24小时后序贯性的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 系统和/或器官功能障碍
MODS不意味着任何二个以上的器官衰竭就可 以诊断
MODS与其他情况的鉴别
直接损伤多个脏器的复合伤 传统综合征 临终状态发生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发病24小时以内死亡病例
MODS发展的共同特点
历史沿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血 → 休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输血防治休克 朝鲜战争:休克复苏 → 急性肾衰 越南战争:休克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1973年:Tilney 序贯性系统衰竭 1975年: Baue 多器官功能衰竭 1977年:Eiseman 等提出MOF/MSOF 1991年:美国胸科协会、危重病急救医学学会, MODS
MODS的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学说
SIRS: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ARS: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MARS: mixed antagonistic response syndrome

4例感染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4例感染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6月第6卷第16期DOI :10.19347/ki.2096-1413.202员员6012作者简介:王仁强(1988-),男,汉族,陕西安康人,主管护师,学士。

研究方向:急危重症护理。

*通讯作者:郑欣,E -mail :263338089@.经验分析4例感染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王仁强,郑欣*,张松岩,胡贤,马蓉,丁璇,陈丽,陈瑞(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安康,725000)摘要: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4例因腹股沟疝嵌顿并坏疽、腹部外伤肠破裂、化脓性阑尾炎穿孔、肠梗阻导致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

经急诊医护团队有效的抢救,与家属有效沟通,积极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 ),护士密切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病情均好转康复出院。

本文对此4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腹股沟疝嵌顿;腹部外伤肠破裂;化脓性阑尾炎穿孔;肠梗阻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1)16-0046-04Nursing experience of 4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complicated with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WANG Renqiang,ZHENG Xin *,ZHANG Songyan,HU Xian,MA Rong,DING Xuan,CHEN Li,CHEN Rui(Ank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kang 725000,China)ABSTRACT:From November 2019to June 2020,4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caused by incarcerated inguinal hernia and gangrene,intestinal rupture due to abdominal trauma,suppurative appendicitis perforation and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admitt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or surgical treatment.After operation,th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After effective rescue by the emergency medical team,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family members,positive treatment,ventilator assisted breathing,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nurses'close observation of the disease,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all kinds of complications,the patient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4patients.KEYWORDS:septic shock;incarcerated inguinal hernia;intestinal rupture due to abdominal trauma;suppurativeappendicitis perforation;intestinal obstruction感染性休克也称脓毒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表现为全身性感染导致器官组织缺血缺氧而代谢紊乱,随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需要迅速采取有效救护措施改善预后[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外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维持必须依赖下列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①充足的血容量,是维持全身血液灌注的物质基础;②心脏的收缩作用,产生有效的心排出量;③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休克发病急,进展快,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引起起死亡。

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休克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防治休克十分重要。

【病因与分类】休克的分类方法很多,较常见的是根据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其中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

休克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骤减,致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维持必须依赖下列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①充足的血容量,是维持全身血液灌注的物质基础;②心脏的收缩作用,产生有效的心排出量;③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以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休克发病急,进展快,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则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不可逆损害甚至引起起死亡。

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休克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防治休克十分重要。

【病因与分类】休克的分类方法很多,较常见的是根据病因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其中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休克中最为常见。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oliguric hypovolemic shock)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常由于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所致。

包括刨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两类。

1.失血性休克常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所引起,如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出血,胃、十二指肠出血,门静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等。

出血量达全身血容量的15%~20%时患者可出现轻度休克,在40%以上可出现重度休克,在45%或以上时常会导致患者死亡。

2.创伤性休克常见于各种严重创伤,如骨折、挤压伤、大面积撕脱伤、大范围组织(二)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外科多见并且较难以治疗的休克类型。

常继发于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如胆道化脓性感染、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及败血症等,亦称内毒素性休克。

严重感染时,细菌及毒素既可直接导致心肌损害,又可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外渗导休克。

革兰阴性杆菌释放的内毒素与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可引起血管痉挛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同时,内毒素可促使体内多种炎性介质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最终导致微循环障碍、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衰竭。

(三)心源性休克由原发性的心排出量急剧减少所致,如急性广泛的心肌梗死引起的休克。

(四)神经源性休克由神经、精神因素引起血管扩张、血液淤滞,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所致。

如麻醉意外、脊髓损伤、剧烈疼痛引起的休克。

(五)过敏性休克如注射血清制剂或药物过敏引起的休克。

【病理生理】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及由此导致的微循环、代谢改变及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一)微循环的变化1.微循环收缩期在休克早期,由于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刺激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加压反射,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兴奋,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等,使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选择性地使外周和内脏小血管、微血管平滑肌收缩,以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道开放,增加了回心血量。

随着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和后括约肌相对开放,毛细血管网内血流减少,压力降低,血管外液进入血管,虽然血容量得到了部分补偿,但组织仍处于低灌注和缺氧状态。

此期若能及时去除病因、及时救治,休克较容易纠正。

2.微循环扩张期随着休克的继续发展,流经毛细血管的血流继续减少,细胞因严重缺氧处于无氧代谢状态,大量乳酸类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组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这些物质可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毛细血管广泛扩张,而后括约肌由于对酸中毒耐受力较大,仍处于收缩状态,致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加致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黏稠度增加,结果使得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进一步减少,重要脏器灌注不足,休克加重进入抑制期。

此期,患者病情严重,应加强护理,及时救治,让患者尽快脱离危险。

3.微循环衰竭期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就会进入不可逆性休克。

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和在酸性环境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红细胞与血小板易发生凝集,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随着各种凝血因子消耗,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临床出现严重出血倾向。

由于组织缺少血液灌注,细胞缺氧更加严重;加之酸性代谢产物和内毒素的作用,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多种水解酶,造成组织细胞自溶、死亡,最终引起广泛的组织损害甚至多器官功能受损。

(二)代谢变化在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时,体内葡萄糖以无氧酵解供能,产生的三磷腺苷(ATP)大大少于有氧代谢。

体内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使丙酮酸和乳酸产生过多,加之肝因灌流量减少,处理乳酸的能力减弱,使乳酸在体内的清除率降低及血液内含量增多,致体液酸碱平衡失调,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时蛋白质分解加速,可使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含量增加。

休克时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能促进胰高血糖素生成并抑制胰岛素分泌,以加速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同时刺激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血糖水平升高。

休克时血容量降低,使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加,通过肾使水、钠潴留,以保证血容量。

由于无氧代谢,ATP产生不足,细胞膜的钠一钾泵功能失常。

细胞外钾离子无法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外液则随钠离子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外液减少及细胞过度肿胀、变性、死亡。

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等细胞器受到破坏时可释放出大量引起细胞自溶和组织损伤的水解酶,其中最重要的是组织蛋白酶,可使组织蛋白分解而生成多种活性肽,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加重休克。

由于内脏器官细胞持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组织细胞可发生变性、出血、坏死,导致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或衰竭,称为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MODS or MODF),是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1·肺低灌注和缺氧可损伤肺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

内皮细胞损伤可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造成肺间质水肿;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可影响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使肺泡表面张力升高,继发肺泡萎陷并出现局限性肺不张。

进而出现氧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缺氧,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

me,ARDS)。

2.肾休克时随着儿茶酚胺、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分泌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尿量减少。

此时,肾内血流重新分布,主要转向髓质,结果致肾皮质血流锐减,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3.心由于代偿作用,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或舒张压降低,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受损。

一旦心肌微循环内血栓形成,可引起局灶性心肌坏死和心功能衰竭。

此外,休克时的缺血缺氧、酸中毒,以及高血钾等均可加重心肌功能的损害。

4.脑休克晚期,由于持续性的血压下降,使脑灌注压和血流量下降而出现脑缺氧并丧失对脑血流的调节作用,毛细血管周围胶质细胞肿胀,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外渗,出现继发性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5.肝休克可引起肝细胞缺血、缺氧,肝血窦及中央静脉内微血栓形成,肝小叶中心区坏死。

肝灌流障碍使网状内皮细胞受损,肝的解毒及代谢能力减弱,易发生内毒素血症,加重代谢紊乱及酸中毒。

患者可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严重时出现肝性脑病和肝衰竭。

6.胃肠道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可使正常黏膜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受损。

并发急性胃黏膜糜烂或应激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

肠黏膜缺血缺氧,可致肠的屏障结构和功能受损、肠道内细菌及毒素易位,患者可并发肠源性感染或毒血症。

【临床表现】(一)低血容量-l生休克根据休克的发病过程,将休克分为代偿期和抑制期,或休克早期和休克期(表4—1)。

1.休克代偿期相当于微循环收缩期。

患者表现为神志清醒,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口渴,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和呼吸增快,尿量正常或减少。

舒张压可升高,脉压减小;此时若处理得当,休克可很快得到纠正,否则将发展并进入抑制期。

2.休克抑制期相当于微循环舒张期或1)1c期。

患者表现为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1.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可提示失血情况,血细胞比容增高反映血浆丢失,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常提示有感染存在。

2.血流动力学监测(1)动脉压血压是监测休克患者的重要指标。

在休克早期,收缩压无明显改变,但舒张压升高,脉压差缩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周血管收缩的情况。

通常认为血压低于90/60mmHg可考虑为休克。

(2)中心静脉压(CVP) 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者胸腔段静脉内的压力,其变化可反映血容量、右心功能和血管张力情况。

正常值为O.59~1.18 kPa(6~12 cmHzO)。

低于0.49kPa(5 cmH2O)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47kPa(15 cmH2O)表示有心功能不全;高于1.96 kPa(20 cmH2O)则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

(3)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肺毛细血管楔压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右心室压力。

应用SwanrGanz漂浮导管测量。

正常值为1.06~1.59kPa(8~12mmlHg)。

小于O.8kPa反映血容量不足;增高提示肺循环阻力增加,大于4.0 kPa(30 mmHg)提示有肺水肿。

3.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有助于了解有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为80~100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为35~45mmHg。

休克时,因肺过度换气,可致PaCO2低于正常;若换气不足,PaCO2明显升高,PaO2降低;当PaO2低于60mmHg,吸入纯氧后仍无改善,应考虑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先兆。

动脉血pH正常值为7.35~7.45,通过监测pH值、碱剩余(BE)、缓冲碱(BB)和标准碳酸氢盐(SB)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休克酸碱平衡的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