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绪论课件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162ad602020740bf1e9b09.png)
器欲阶段);病态时可能退行.
ppt课件完整
5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 成;以此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有本我、自我和 超我构成;
❖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 则”活动;
❖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 虑的能力,该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 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 联想混乱,行为愚蠢,性轻浮.
❖ 偏执型、----系统妄想,未婚女多. (个案音乐女)
❖ 紧张型、----抑制,木僵.
ppt课件完整
4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⑴ 该理论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⑵ 按上述基本命题,佛洛伊德推演出5个判断: ❖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名
为“力比多”; ❖ ②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
生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3
2.简述思维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P263)
❖ ⑴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 障碍。常见症状(13种思维形式障碍)如下: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 加快的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的抑制性的思维联 想障碍。
❖ ②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 ③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内的经历不
ppt课件完整
5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 成;以此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有本我、自我和 超我构成;
❖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 则”活动;
❖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 虑的能力,该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 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 联想混乱,行为愚蠢,性轻浮.
❖ 偏执型、----系统妄想,未婚女多. (个案音乐女)
❖ 紧张型、----抑制,木僵.
ppt课件完整
4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⑴ 该理论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⑵ 按上述基本命题,佛洛伊德推演出5个判断: ❖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名
为“力比多”; ❖ ②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
生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3
2.简述思维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P263)
❖ ⑴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 障碍。常见症状(13种思维形式障碍)如下: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 加快的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的抑制性的思维联 想障碍。
❖ ②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 ③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内的经历不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8e1da9b307e87100f69699.png)
西游记的故事
中国人的成长
2021/7/23
16
(3)克服冲动的心理过程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
异常心理与 行为
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压抑力量不足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破防线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不破防线
潜意识
2021/7/23
意识不到的痛苦隐藏到 潜意识
扭曲的形式变相表 达自己
显形梦、隐性梦、口误、 失误、遗忘、神经症症状 (焦虑、紧张、强迫、转 换和分离性癔症、疑病、
14
•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
•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条 件;
心理刺激太多 心理刺激太少
性心理“退化”
性心理发展受 到挫折
性心理“固着”
未来人格的变 态异常
2021/7/23
15
• (2)“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 与“超我”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时常体验焦虑与紧张。
2021/7/23
20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人
2021/7/23
2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 象,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 “心理冲突”的机制。
•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个人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1/7/23
41
Thank your very much!
2021/7/23
42
步骤
1、通过动物实验,由此判断高 级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功能的 病理生理机制,比如兴奋、抑制、 兴奋与抑制的集中与扩散过程、 互相正负诱导过程等;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介绍-PPT课件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60213e6c175f0e7dd13719.png)
测验
张三的本德视觉动作完形测验结果。左边的是要复制的图 形,右边的是张三按照左边的画出来的图形。张三画的图 形的一些特点显示出大脑损伤:旋转,或将图形回转(a );没有能力来完图案(b);很难重叠(c);简单化( d)。
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重要区别
重点不同 精神病学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研究各种障碍 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采用以医学 手段为主的治疗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 治疗;但是变态心理学主要是对不同的障 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他们产生的原因, 采用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 干预。
变态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部分
变态心理学介绍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概论
内容提要
概念 评价标准 评估 分类与诊断 发展简史 研究方法
一、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几个相关概念 变态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异常心理)是指各种各样的心 理异常或者行为异常,是指人的感知、思 维、情感、智能、判断、行为、记忆以及 人格等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发生异常。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 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 科学。
第三部分 精神障碍
第四部分 情绪和行为障碍
如何学习变态心理学
学好基础课,了解正常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及其发 生发展的规律 掌握变态心理的定义、评价标准 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掌握当今使用的关于变态心理学的分类与诊断 结合具体案例来了解和掌握各种变态心理现象的症 状、病因及治疗方法
他们怎么了?
他们怎么了?
有一位高一男生近几年来突然变得很古怪, 常常一个人呆呆的一动不动的坐在在房间里 ,也不说话,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整天懒懒 散散。最近还经常平白无故地打骂邻居的孩 子,砸烂家中的用具。这位男生到底是怎么 回事呢?是心理不正常?还是脾气比较暴躁 ?
变态心理学(全套课件245P)北京大学
![变态心理学(全套课件245P)北京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791802e4172ded630b1cb6ea.png)
惊恐发作
发作常突然产生 l0分钟左右到达高峰 通常持续20一30分钟 极少超过1小时 通常每周1一2次
病程: 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 或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CCMD-3)
预后
约50%患者完全缓解,20%基本无变化 病前功能状况良好,症状持续时间短暂者,大多预后 较好。
共病
抑郁症、其它焦虑障碍 (如广场恐怖症、其他恐怖症 等)
4、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 行为治疗 认知治疗
五、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1、概述 2、临床表现 3、病因 4、治疗
1、概述
强迫症:特点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 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 验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 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 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男性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1:8-10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流行病学
90—95%的神经性贪食症病人为女性 发病的典型年龄在16到19岁之间 暴食行为的早期征状可能出现更早 欧美国家患病率:1% DSM-IV介绍:患病率在青少年及年轻女 性中为1-3%
神经性贪食症显著的特征
暴食 进食行为不能控制 补偿性行为,导泻(purging)技术 自我评价过分受到体形和体重的影响
美国(1984)5大城市调查: 终生患病率为2.5% 6个月的时点患病率为1.6%
4、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系统脱敏法或暴露疗法 社交技能训练 放松训练 认知重建
认识领悟疗法 药物治疗
三、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1、概述 2、临床表现 3、病因 4、治疗
变态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d99dc9c5da50e2534d7f62.png)
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清、部位不具体 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
如: 牵拉、挤压、撕扯
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
.
27
(二)知觉障碍:
❖ 错觉:歪曲的知觉。 精神疾病的错觉以错视和错听多见 病理性错觉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较常见
变态心理学
.
1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
❖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 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
2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 是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 ❖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
的对象。
.
3
❖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 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 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
16
(三)存在—人本主义:
“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
17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
18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 心理的正面——正常心理活动 功能:
1、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地肩负
责任,使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的、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
.
14
(二)行为主义理论
❖ 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 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试验神 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 机制。
❖ 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 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
15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3eb3f8b0717fd5370cdc1f.png)
学诊断标准。
➢统计学标准:在心理测验中常常采用。 ➢内省经验标准:其一是人的主观体验。
其二是他人的观察
➢社会适应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郭念锋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还包括了自知力判断 现实检验能力)
•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009年11月
• 正常的心理活动(多选)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维持生理机能
•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 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 公元前5-4世纪,古
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 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
Exorcism(驱魔疗法)
1、烙铁灼灸皮肤 2、长针穿舌头 3、可怕的酷刑处 罚躲在体内的魔鬼 4、火刑等
• 1861年国医生Broca发现了语言运动中枢 • 帕斯德对身体提出“细菌理论”。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 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 动作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 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 的。 第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 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 所没有认识到的。
与生俱来地自我实现 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心 理异常不过是自我完 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 扭曲的外在表现.
•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 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 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 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2010年5月(三级)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统计学标准:在心理测验中常常采用。 ➢内省经验标准:其一是人的主观体验。
其二是他人的观察
➢社会适应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郭念锋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还包括了自知力判断 现实检验能力)
•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009年11月
• 正常的心理活动(多选)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维持生理机能
•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 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 公元前5-4世纪,古
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 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
Exorcism(驱魔疗法)
1、烙铁灼灸皮肤 2、长针穿舌头 3、可怕的酷刑处 罚躲在体内的魔鬼 4、火刑等
• 1861年国医生Broca发现了语言运动中枢 • 帕斯德对身体提出“细菌理论”。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 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 动作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 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 的。 第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 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 所没有认识到的。
与生俱来地自我实现 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心 理异常不过是自我完 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 扭曲的外在表现.
•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 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 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 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2010年5月(三级)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b822c74a7302768f99391c.png)
问题。均有四条标准:刺激因素/症状、时间、严重、有无 泛化。 4、心理不正常——判断属于哪种疾病,包括神经症、精神病 性精神障碍等。
整理ppt
17
(二)下诊断: ★从大往小写。如:
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不正常、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神经 症、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神经症——就高不就低。
心理不正常(心理异常) 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含变态人格、确诊神经症、其他各
类精神障碍
整理ppt
5
心理咨询的诊断思路
正常
定性分 析依据
异常
一
题严 问神
般
重 题经
精神障碍
心
心
症
理
理
性
问
问
心
题
理
健康
不健康
神 经
精 心应 生癔 神 境激 理症
人 格
症
分 障相 心 裂 碍关 理
障 碍
症 障障
定量分
整理ppt
14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统一(同一)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 统一性(幻觉、妄想、自知力)。有无“自知 力”是精神科在临床上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 标。
协调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知情意 的统一)
稳定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整理ppt
15
病与非病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整理ppt
16
下诊断 专业技能之——
【目的:确定是否属咨询范围;对症进行咨询和治疗】
(一)诊断流程: 1、心理正常还是心理不正常(依据三原则、典型特异的症状
行为、求医行为、自知力等——三级技能P26~28)。
整理ppt
17
(二)下诊断: ★从大往小写。如:
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不正常、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神经 症、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神经症——就高不就低。
心理不正常(心理异常) 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含变态人格、确诊神经症、其他各
类精神障碍
整理ppt
5
心理咨询的诊断思路
正常
定性分 析依据
异常
一
题严 问神
般
重 题经
精神障碍
心
心
症
理
理
性
问
问
心
题
理
健康
不健康
神 经
精 心应 生癔 神 境激 理症
人 格
症
分 障相 心 裂 碍关 理
障 碍
症 障障
定量分
整理ppt
14
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统一(同一)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 统一性(幻觉、妄想、自知力)。有无“自知 力”是精神科在临床上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 标。
协调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知情意 的统一)
稳定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
整理ppt
15
病与非病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整理ppt
16
下诊断 专业技能之——
【目的:确定是否属咨询范围;对症进行咨询和治疗】
(一)诊断流程: 1、心理正常还是心理不正常(依据三原则、典型特异的症状
行为、求医行为、自知力等——三级技能P26~28)。
变态心理学综述PPT专业课件
![变态心理学综述PPT专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5612c3482fb4daa58d4be9.png)
6
三、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
2、社会适应的标准
根据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 会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与 价值观念来判断是否存在 心理异常。
评:社会适应性标准的不 足之处在于它会随时间、 地点以及文化和风俗习惯 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如同 性恋。
精选2021最新课件
7
三、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
3、病因和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0
心理异常的范畴
人格障碍 性变态 心身疾病 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引起的心理异常 儿童少年期心理异常 药物依赖 严重的心理异常 轻度的心理异常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1
严重心理异常与轻度心理异常的比较
特点 精神病症状 社会适应 人格改变
自知力 主动求治
严重心理异常
精神病患者几乎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和治疗,备受折 磨和摧残,拷打、禁闭、火烧、水淹、放血、停食 等所谓“驱魔”手段成为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
对心理异常者的迫害与当时的宗教统治有关。不安 定的社会因素是造成恐怖和死亡的原因,人们希望 上帝来拯救他们。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5
3.文艺复兴到18世纪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15-18世纪)
重精神病症状
社会适应能力丧失
明显的人格改 变
没有自知力
不会主动求 治
轻度心理异常 轻精神病症状 部分社般能主动求治
精选2021最新课件
12
一、西方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1.古代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2.中世纪时期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3.文艺复兴到18世纪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4.现代对心理异常的看法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绪论
目录
第八章 心境障碍和自杀
第二章 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型 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 神障碍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0a7cb833687e21ae45a940.png)
5-羟色胺
γ氨基丁酸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研究已在中枢神经系统找到多个去甲肾上腺素
(NE)环路。这一系统从总体上调节特定的行 为倾向,而非直接涉及某种行为方式和心理障 碍。
有些环路负责控制基本的身体功能,如呼吸;
有些环路影响应激反应,即突然身处极度危险情境时 的反应。
有研究者猜测,NE可能与恐惧状态有关。
心理动力理论假定: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在一个领域受到压抑,就会在其他一 些不受欢迎的领域表现出来。
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时候人们看起来精力充沛,有时又情绪低落? 为什么有些人把精力花在爱情和工作上,而有些人主要关心他们的病痛?
11
第十一页,共57页。
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
一、弗洛伊德如何解释异常行为
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
(三)性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假定个体一出生就有性欲,并会在一生中经历不同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表现为满足我们不同的基本需要并让生理愉悦的驱力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很少有人能够非常顺利地从第一个阶段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固着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 发展阶段上。 倒退是个体在过程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受挫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安娜·弗洛伊德 、卡尔·荣格 、阿德勒 、埃里克森 一个相关领域: 客体关系
23
第二十三页,共57页。
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
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
安娜·弗洛伊德
研究方向:研究自我防御反应以何种方式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并成为现代自我心理学领 域的第一位倡导者。
代表著作:《自我与防御机制》,至今仍然很有影响。
变态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556d6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5.png)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从总体上来说,巴甫洛夫先是通过动物试验,并由此判断出高 级神经系统(即大脑两半球皮质)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之后, 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 心理现象。
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 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他说:
“……引起机能性神经障碍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兴奋过程和抑 制过程的艰难相遇,即这两个过程的冲突;另一个是强有力的、 异乎寻常的刺激。这两个条件,也正是构成人类神经症和精神 病的原因。”
自我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处理“本我”与 “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 理性冲动 ,导致两种后果:压制不住就产生异常 心理和行为;压制得住会导致潜意识中冲突的变 形
4、简评
不合理之处: 当年弗洛伊德解释和判断问题时,无论如何,
在方法论上存在原则上的失误。 心理学界的批评,主要在方法论方面 :当时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 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 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
2、知觉障碍
错觉: 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 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 纠正。精神疾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 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 带有恐怖性质。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公元前400年“心理是脑的功能”的判断已 显雏形
中世纪,禁闭、水淹、火烧 17世纪以后,打破神学统治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急剧发展,一直延
续至今(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
学科简史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 (Hippocrates) 体液学说
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 布罗卡失语
变态心理学ppt演示课件
![变态心理学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fa67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9.png)
引导患者顺应自然、接受现实, 减轻症状带来的困扰。
其他疗法
根据患者需求和治疗师建议,选 择其他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
06
预防措施和康复支持体系 构建
预防措施制定思路
基于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个体和群体的变 态心理风险,制定针对性 的预防措施。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公众对变态心理的认 识和理解,增强自我防范 意识。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避免主观臆断
重视患者主诉
谨慎使用标签
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客观、 中立的态度,避免主观
臆断和偏见。
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 关注其内心体验和需求。
避免随意给患者贴上 “精神病”等标签,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遵循伦理原则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 私权,保护其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05
变态心理治疗原则和方法
焦虑障碍类型、特点及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持续感到紧张和不安,无法控制担忧, 常伴随躯体症状如头痛、心悸等。
惊恐障碍
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伴随濒死感或 失控感,常出现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 症状。
社交焦虑障碍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强烈不安和害怕被负 面评价,常导致回避社交场合。
特定恐惧障碍
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强烈恐惧,如恐 高、恐蛇等,常导致回避行为。
的风险。
认知偏差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如过度概括、选择性注意等,可 能导致其对自身和他人产生不准 确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引发变态
心理。
社会支持不足
缺乏社会支持、孤独感强烈等社 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个体出现 变态心理。同时,社会支持不足 还可能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和心
理健康水平。
03
常见类型变态心理及其表 现
其他疗法
根据患者需求和治疗师建议,选 择其他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
06
预防措施和康复支持体系 构建
预防措施制定思路
基于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个体和群体的变 态心理风险,制定针对性 的预防措施。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公众对变态心理的认 识和理解,增强自我防范 意识。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避免主观臆断
重视患者主诉
谨慎使用标签
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客观、 中立的态度,避免主观
臆断和偏见。
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 关注其内心体验和需求。
避免随意给患者贴上 “精神病”等标签,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遵循伦理原则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 私权,保护其合法权益
不受侵犯。
05
变态心理治疗原则和方法
焦虑障碍类型、特点及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持续感到紧张和不安,无法控制担忧, 常伴随躯体症状如头痛、心悸等。
惊恐障碍
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感,伴随濒死感或 失控感,常出现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 症状。
社交焦虑障碍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强烈不安和害怕被负 面评价,常导致回避社交场合。
特定恐惧障碍
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强烈恐惧,如恐 高、恐蛇等,常导致回避行为。
的风险。
认知偏差
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如过度概括、选择性注意等,可 能导致其对自身和他人产生不准 确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引发变态
心理。
社会支持不足
缺乏社会支持、孤独感强烈等社 会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个体出现 变态心理。同时,社会支持不足 还可能影响个体的应对能力和心
理健康水平。
03
常见类型变态心理及其表 现
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讲义变态心理学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4b1dd14afe04a1b071de40.png)
• 心理结构不统一、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不协调等;(知 情意三者协调统一与否)
• 个体忍受着一定程度的痛苦体验,如恐惧或悲伤
但是,这仍然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指标,受制于个 体经验,自我觉察能力和对他人的判断能力等等。
1. 生理和组织检查指标;(如果相应生理检查指标为阳 性,即确定有问题,并且已经伴有相应的心理异常表 现,则可做心理异常存在的判断
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障碍与人格障碍,不仅对 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阐明 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 控制人的行为。
(1)建立有效的对心理异常的诊断体系 (2)对心理异常病理学的描述 (3)对心理异常病因学的描述 (4)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即对心理异常的各
个发展阶段进行描述,并同时区分出在各个不同 的阶段中与心理异常有关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 5 )治疗——不同治疗的途径及效果等
如何理解“变态”(首要问题)
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提 到的,有什么异同?你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这个词?
当你说自己或者别人是一个“变态”的时候,你实 际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思考: 一位死了丈夫的妇女,变得严重抑郁,入睡困难,并且
没有胃口。她是心理异常还是正常的痛苦状态? 一个男青年强迫女友和他发生性关系。这是心理异常还
(一)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医学心
理学的其他分支交叉渗透,互为补充。
(二)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psychiatry )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对异常心
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
• 个体忍受着一定程度的痛苦体验,如恐惧或悲伤
但是,这仍然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指标,受制于个 体经验,自我觉察能力和对他人的判断能力等等。
1. 生理和组织检查指标;(如果相应生理检查指标为阳 性,即确定有问题,并且已经伴有相应的心理异常表 现,则可做心理异常存在的判断
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过程障碍与人格障碍,不仅对 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阐明 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 控制人的行为。
(1)建立有效的对心理异常的诊断体系 (2)对心理异常病理学的描述 (3)对心理异常病因学的描述 (4)对心理异常病程的描述。即对心理异常的各
个发展阶段进行描述,并同时区分出在各个不同 的阶段中与心理异常有关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 5 )治疗——不同治疗的途径及效果等
如何理解“变态”(首要问题)
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提 到的,有什么异同?你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这个词?
当你说自己或者别人是一个“变态”的时候,你实 际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思考: 一位死了丈夫的妇女,变得严重抑郁,入睡困难,并且
没有胃口。她是心理异常还是正常的痛苦状态? 一个男青年强迫女友和他发生性关系。这是心理异常还
(一)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医学心
理学的其他分支交叉渗透,互为补充。
(二)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psychiatry )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任务是对异常心
理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并为心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这种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指标——统计学偏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从统计意义上讲,心理异常是指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 偏离,当代很多心理学者都把统计上的偏离作为判断心 理异常的标准
➢ 是否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是一致的(如个人神经活动类 型差异带来的个性差异是正常的,但是过分的活跃或抑 制则是异常的)
什么是变态心理
思考: 一位死了丈夫的妇女,变得严重抑郁,入睡困难,并且
没有胃口。她是心理异常还是正常的痛苦状态? 一个男青年强迫女友和他发生性关系。这是心理异常还
是一种犯罪? 一个男人不能乘坐飞机,即使长途旅行他也坚持乘船。
这是变态还是有点特别? 一个妇女偶尔贪吃,此后又强迫自己吐出来。她是心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都使其他大多数人感到 不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违背标准
行为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准则施行,否则则可能是 变态的。
(对爱的忠贞,对事业的忠诚是正常的,反之则被 认为是“变态”的)
大家的看法不一致。所有人都认为第一种行为是变 态的,大多数人认为第二种行为是变态的,而对于 第三种行为,则争论不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对变态心理的理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痛苦
变态使人痛苦,但非绝对 痛苦不是变态的必要条件,自身的欣快状态也可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判断“变态”的标准为何?
哪个人的行为是“变态”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大家都认为王某是一个温和的人,但是在他脑部颞 叶受到突然撞击后的一天,他抓起身边的椅子、电 话机等一切能够拿到的东西用力掷向一位办公室的 同事,最后在办公楼内用一个玻璃器皿打死了她。
少见的和非传统性
我们倾向于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是否是“变态”的 “我”接受的即为合适,“我”不欢迎的即为“变态” 行为本质上是否罕见并非绝对标准,“我”感觉上其是否
为“变态”则更重要。(犀利哥,杀马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严重心理疾病 (精神病)
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极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
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社会文化偏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异常还是正常的追求? 在非洲,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用刀把自己的手和脸划破,
用来制造具有装饰性的伤疤。这是病理性的自残还是正 常的爱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亦称异常心理 或心理障碍:指人们的心 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等方面产生 变态或表现出症状模式,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异常和人格异常。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变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学
如何理解“变态”(首要问题)
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提 到的,有什么异同?你在什么时候使用过这个词?
当你说自己或者别人是一个“变态”的时候,你实 际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张某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三天以来滴水未进,但 在周日的两个小时内吃了八块奶油巧克力蛋糕,然 后去洗手间呕吐,接着又是持续三天的禁食。
李某的宗教信仰禁止她化妆或者饮酒,为此她感到 焦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两个方面的话题
上述行为产生有多重来源,如大脑病例改变和宗教 信仰等。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
可预知性: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中,行为保持相对的 一惯性
可预知性会带来控制感。 可预知性和控制感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进行实践
活动的一种原动力 (王某,周一异常爱恋自己的妻子,周二却暴虐的
殴打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是否与同年龄段、同性别等特定同属性群体是否一致。 ➢ 相对的标准,是否与大多数人一致,并无绝对界限;同
时,常态分布两段也不一定都是不为社会认可的变态, 也有可能是超长的天赋。(如超高智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低于一般心理健康 水平(神经症与人格障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关注适度,综合考量 符合上述标准越多,越倾向于作“
变态”的判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教材中的判断标准
统计学指标——统计学偏移 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社会文化偏移 个人经验为指标 客观检查结果
是变态的结果。(如躁郁症的躁狂状态) 痛苦不是变态的充分条件,因为痛苦在生活中随处
可见。 痛苦是变态的基本元素,但是是否为变态取决于痛
苦发生的情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不良
行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人达成既定目标,决定行 为是否为变态的基本元素。
功能紊乱危害越大,则行为变态可能性越大。 (如恐惧和恐惧症,怕蛇与广场恐惧的区别)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不合理
行为是否有适当理由? 行为是否符合一般逻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