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写作
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特点与风格
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特点与风格中国当代女性写作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时代,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
在文学领域,女性作家的作品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也日益提高。
她们的作品展现了独特的特点与风格,反映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思考。
一、关注家庭与个人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常常关注家庭与个人的生活。
她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她们关注婚姻、亲情、子女教育等问题,探索女性在传统家庭中的困境和挣扎。
同时,她们也表达了女性对个人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呼吁女性在家庭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关注社会与性别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还关注社会与性别的议题。
她们通过对女性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
她们关注性别平等、女性权益保障等问题,呼吁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尊重和平等的机会。
她们通过描写女性在职场、政治、教育等领域的经历和挑战,展现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努力和奋斗。
三、多元的风格与形式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在风格和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她们不拘一格,既有传统的叙事风格,也有现代的写实手法。
她们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创造出独特的文学形象和情感体验。
她们的作品既有温婉细腻的散文,也有激情澎湃的诗歌。
她们通过多元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女性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
四、关注内心与情感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强调内心与情感的表达。
她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女性的复杂内心世界和丰富情感体验。
她们关注爱情、友情、亲情等人际关系,揭示了女性在情感交流中的独特角色和价值。
她们通过对内心的反思和情感的抒发,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五、探索自我与追求自由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作品常常探索自我与追求自由的主题。
她们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探索的描写,呼吁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她们关注女性的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等问题,探索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自由与束缚。
论90年代的女性写作
论90年代的女性写作90年代是女性写作领域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女性开始更多地关注和反思自己的生活、身份和处境,并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声音。
本文将探讨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主要趋势、主题及其影响。
一、主要趋势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主要趋势是多元化和多样性。
女性开始探索和表达更多元化的经验和观点,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女性的身份和处境。
这些女性写作包括不同的体裁,如小说、诗歌、自传、随笔等。
此外,女性写作者也开始展示出更多的个性和独特性,呈现出更为鲜明的个人特色和个性魅力。
二、主题90年代女性写作的主题是多样的。
其中最为突出的主题是家庭、性别、身份和文化。
女性写作者开始关注家庭生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母女关系。
而在性别方面,女性写作者则探讨了男女之间的力量平衡和性别歧视等问题。
女性写作者还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尝试探索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
此外,女性写作者还关注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等问题,并表达了对多元文化的探索和尊重。
三、影响90年代女性写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女性写作的表达和探索,女性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我主张和独立性。
女性作家的创作也开始被更多的读者所关注和认可,进而塑造了一个新的文化风貌。
通过女性写作的反思和表达,社会和文化也逐渐意识到了女性在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90年代女性写作代表了女性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探索。
在女性写作的引领下,女性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通过文学为社会和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5.女性写作
《人啊,人!》
作者以C城大学为背景,通过对几个大学同学各 自的坎坷命运以及他们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的描写,控诉了“左”倾路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 的深重灾难,揭示了人为的“阶级斗争”和“路 线斗争”在人们心灵上造成的巨大伤害和人性的 扭曲变形。又以孙悦和何荆夫的曲折多磨的爱情 故事,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中国的知 识分子,虽然历尽坎坷,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 他们依然热爱祖国,不懈地追求真理,能以正确 的态度去总结历史教训,把历史交付给未来。
“方舟”意味着女性的自 救之路。
《方舟》中描写了三位冲破婚 姻束缚的独身女人。荆华从事理 论工作,梁倩是电影导演,柳泉 精通外语,她们都有坚强的性格 和强烈的事业心,但在男性话语 社会中处处碰壁,以致身心疲惫 。这些人格独立,心灵健全的女 性,大部分时间不得不与男人、 与性别歧视作战。而卑琐、自私 、色情的男人构成了荆华、柳泉 、梁倩的对立面,他们处处与她 们作对,仅仅因为她们是独身女 人。
原籍辽宁,生于北京 当代女作家,现为国 家一级作家、美国文学艺 术院荣誉院工、国际笔会 北京中山会。 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 得短篇、中篇、长嵩小说 三顶国家奖的作家,并创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 连冠”纪录。 曾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 《沉重的翅膀》(第二届) 、 《无字》(第六届),是迄 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两次 矛盾文学奖的作者。
《人到中年》故事梗概
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因超负荷运转而突发心肌 梗塞,与此同时,陆文婷的同学、朋友姜亚芬 离国出走。40多岁的陆文婷60年代从大学毕业 后,被分配到医院当住院医生,后与从事冶金 研究的傅家杰结婚,并有一儿一女。繁忙的家 务、狭小的居住空间、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对陆文婷形成了严重的压力。但是,不管多么 疲劳、紧张、困难,只要面对病人的眼睛,陆 文婷就忘记了一切。
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的关系解读
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的关系解读在当代,女性的地位和角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女性不仅在社会经济领域崭露头角,还开始重新定义自己在文学和写作领域的地位。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曾经说过:“女性写作就是为了使女性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能够听到对她们的世界和经验的描述。
”从这个角度来看,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首先,女性写作提供了一个表达和宣扬女性主义观点的平台。
女性主义倡导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女性作家通过她们的作品探讨性别不平等,揭示父权制度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夺。
例如,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光之塔去》通过女性角色的内心独白展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精神健康的摧残。
这样的作品不仅为女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也鼓励和激励着更多的女性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
其次,女性写作打破了男性中心主义的传统文学模式。
过去,男性是文学的主流创作者和读者。
女性的视角和经验被边缘化和忽视。
然而,女性写作的兴起改变了这种格局。
女性作家带着她们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审视和创造了文学作品。
女性作家的作品突破了传统写作的限制,丰富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加真实且多元化,从而使得整个文学领域更加包容和丰富。
此外,女性写作还为女性提供了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救赎的方式。
通过写作,女性作家能够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在文字中获得自由和解放。
例如,美国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提的《贝尔·杜·犹太人》中,主人公贝尔·杜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反抗精神,表达了对女性地位束缚的不满和追求真正自由的渴望。
这种通过写作寻求自我认同和解放的经历,不仅激励着其他的女性作家,也启发了更多的女性去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挑战社会的不公。
然而,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之间并非总是完美契合。
有些女性作家更注重个体的表达和创作,而并非刻意强调女性主义的立场。
女性写作如何以女性视角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女性写作如何以女性视角创作出独特的作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涉足写作领域,并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自己的文学才华。
女性写作既是对世界的观察,也是对内心的表达,如何以女性视角创作出独特的作品成为了许多女性作家的关注点。
本文将探讨女性写作如何以女性视角创作出独特的作品,从叙事角度、主题选择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叙事角度传统上,男性视角在文学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女性视角被边缘化。
然而,女性写作者有独到的生活体验和观察力,她们能够从女性角度出发,揭示女性生活的细微之处。
通过以女性视角叙述故事,作品更能贴近女性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
女性写作者可通过选择女性主人公、描述女性日常生活、关注女性独特的情感体验等方式,以女性视角展现出多元化的女性形象和经历。
二、主题选择女性写作注重挖掘并呈现女性关心的主题。
传统的女性主题如爱情、家庭、友谊等仍然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女性写作者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这些主题,将其表达得更加深刻。
此外,现代女性写作者也开始探索一些新的主题,如女性独立、性别平等、职业发展等,这些主题使得女性写作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内容。
通过选择适合女性读者关注的主题,女性写作者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并打开创作的新领域。
三、情感表达女性写作注重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叙述和深入的情感描写来打动读者的内心。
女性对情感的敏感度较高,她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加真实、朴素而又充满力量。
女性写作者在情感表达方面可以通过叙述细节的方式,展现出女性独特的感受和情绪。
她们可以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挖掘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使作品更具女性气质和魅力。
四、对抗刻板印象女性写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常常被刻画为柔弱、被动和依赖的。
女性写作需要与这些刻板印象进行抗衡,展示女性的独立性、坚韧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女性写作者可以通过塑造女性英雄人物、探索女性的自我发展等方式,挑战传统的观念,为女性写作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女性写作女性作家如何探索和表达女性主题
女性写作女性作家如何探索和表达女性主题作为女性作家,探索和表达女性主题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我们的笔触和文字,我们可以为女性发声,传递她们的故事和体验。
本文将探讨女性作家如何有效地探索和表达女性主题,以及如何打破传统的限制,为女性创造更多的空间。
一、探索女性主题女性主题是广阔而多样的,包括性别歧视、身体意识、家庭角色、自我认知等等。
作为女性作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深入探索这些主题:1.调查研究:通过阅读、采访和调研,我们可以了解到女性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女性主题的基础。
2.自我觉察:作为女性,我们应当从自身出发,审视自我,思考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通过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表达女性主题。
3.与他人分享:与其他女性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视野,发现更多不同的女性主题。
这样的交流也能激发我们对女性话题的洞察力。
二、表达女性主题探索女性主题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其有效地表达出来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能让我们的文本更具女性主题的表达:1.细节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我们可以传达女性的情感和感受。
例如,描述一位女性主角的眼神、行为和举止,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同身受,理解她所经历的困境和挑战。
2.情感表达:女性主题常常涉及情感和心理状态。
通过巧妙地运用元喻、比喻和象征手法,我们可以将女性的情感体验生动地描绘出来。
例如,用花朵来隐喻女性的柔美和坚韧性格。
3.语言选择:选择恰当的语言成为表达女性主题的关键。
我们可以使用女性特有的词汇和语言风格,以增强作品的女性气息。
此外,注意使用平衡和包容的语言,避免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的言论。
三、打破传统限制在过去,女性作家往往面临着来自社会和文学界对女性写作的刻板印象和限制。
然而,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打破这些限制:1.自信坚持:作为女性作家,我们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声音和价值。
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不被传统束缚,表达真实的自我。
文学史上的女性写作
文学史上的女性写作在文学史上,男性作家们的作品往往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女性作家们的声音常常被忽视或边缘化。
然而,女性写作一直存在于文学的长河中,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独立的声音,为文学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启示。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英国作家简·奥斯汀。
奥斯汀的作品《傲慢与偏见》等在19世纪初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她以细腻的观察力和幽默的笔调,刻画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地位。
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气,也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奥斯汀的作品成为了女性写作的里程碑,为后来的女性作家们树立了榜样。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美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
伍尔夫以其独特的内心独白风格和对女性主义的深入思考而闻名。
她的作品《到灯塔去》等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伍尔夫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描写,探讨了女性在家庭、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困境。
她的作品不仅给予了女性更多的话语权,也为后来的女性作家们提供了启示。
此外,我们还不能忽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妻子——川端茅舍。
茅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女性情感的深入剖析而著称。
她的作品《千羽鹤》等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茅舍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爱情、家庭和社会的思考,她通过女性的视角,呈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独特魅力。
除了这些经典的女性作家,还有许多其他的女性作家们也为文学史增添了色彩。
例如,法国作家乔治·桑以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而受到赞赏。
她的作品《茶花女》等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
还有美国黑人作家玛雅·安杰卢等,她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黑人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女性写作的历史是一部充满坎坷和挑战的历史。
女性作家们不仅要面对来自社会的压力和偏见,还要面对自身的困惑和挣扎。
然而,她们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笔触书写着自己的故事,为女性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平等的地位。
女性写作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女性发声,更在于为整个文学世界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女性写作特点与技巧
女性写作特点与技巧引言女性在写作领域中拥有独特的特点和技巧,这些特点和技巧赋予了她们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女性写作的特点和技巧,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女性写作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女性写作的特点1. 情感表达女性在写作中往往更加注重情感表达。
她们倾向于在作品中深入探究角色的情感世界,并借助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
女性写作往往充满情感共鸣,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2. 细节关注女性在观察和记录细节方面往往更加敏锐。
她们能够发现微小的变化和细微的差别,并将这些细节巧妙地融入作品中。
女性写作往往具有丰富的描写细节,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3. 自我表达女性写作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
她们倾向于将自身的经历、想法和情感倾注到作品中,以展示自己的独特性。
女性的写作作品往往能够展现出她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受。
4. 关注社会问题女性在写作中往往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倾向于发声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
她们用笔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呈现出来,通过文字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
女性的写作作品往往具有深度和洞察力,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女性写作的技巧1. 培养情感共鸣女性写作者可以通过阅读和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培养对人类情感的敏感度。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描写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对话方式来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让读者更能够与作品中的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注意细节呈现女性写作者应该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时可以通过外貌特征、语言表达和行为举止等细节来展示角色的个性。
细节描写能够丰富作品的情节和形象,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3. 坚持自我表达女性写作者应该坚持自己的独特声音和视角,不要惧怕观点和想法的不同。
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勇敢展示自我,从而使作品更加真实和有力。
4. 关注社会话题女性写作者可以选择一些社会话题进行探讨,关注弱势群体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
通过分析社会问题,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让作品具有引导社会思考和带来改变的力量。
女性主义写作的名词解释
女性主义写作的名词解释引言:在当代社会,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女性主义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女性主义探讨了女性在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所面临的不平等待遇,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其中,女性主义写作作为女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字传达女性的经验和观点,探索女性权利和身份的内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女性主义写作的含义和价值,并探寻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一、女性主义写作的定义女性主义写作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女性经验、探索女性身份和权力的文学创作形式。
它旨在揭示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和问题,并提供对于性别不平等的反思。
女性主义写作的特点是关注女性的权利和自由,批判性地审视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设定,并为女性探索自身的声音和权力提供平台。
二、女性主义写作的起源女性主义写作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女权主义运动,当时女性开始要求自己的平等权利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
作为女性主义活动的一部分,女性开始运用文字来表达自身的经验和追求。
这些文学作品表达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为女性权益的争取提供了力量和认同。
三、女性主义写作的形式女性主义写作包含了多种形式,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这些文学作品通过文学语言和艺术手法,呈现了女性的才智、情感和创造力。
通过叙事、描写和对话等手法,女性主义作家探索女性身份的多元性,并呈现出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经验。
四、女性主义写作的价值女性主义写作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首先,它为女性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女性主义写作给予女性权利和自由,让她们能够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观点。
其次,女性主义写作为女性权益的倡导者和捍卫者提供了证据和论据。
通过呈现女性的经验和观点,女性主义作家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同时,女性主义写作也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反思自我的机会,帮助她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力量。
五、女性主义写作的现实意义女性主义写作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女性写作与性别视角
女性写作与性别视角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我经常思考如何以女性的角度来诠释和呈现世界。
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声音往往被忽视或压制,因此,通过女性写作的方式,我可以表达女性的独特视角,探索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及反思性别不平等等问题。
首先,女性写作有助于展现女性的情感和思想。
在过去,女性往往被视为柔弱和情感化的一类人,而男性则被赋予了理性和冷静的形象。
然而,女性同样拥有深刻的思考和复杂的情感。
通过女性写作,我可以展现女性复杂多样的内心世界,将女性从传统角色模型中解放出来,呈现她们的愿望、欢乐、忧伤和挣扎。
其次,女性写作有助于揭示性别不平等现象。
性别不平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女性写作则成为了一种抗议和反思的方式。
通过女性写作,我可以讲述女性身处男性主导社会中所经历的种种不平等待遇和歧视。
无论是家庭中的角色分工、工作场所的性别歧视,还是对女性身体的肢体化观念,女性写作都成为了反抗和改变的力量。
此外,女性写作还有助于探索女性身份和自我认同。
在众多的角色压力和社会期待中,女性经常需要追求自己真正的自我。
通过女性写作,我可以思考并传达女性在不同环境下的身份认同,以及她们通过自我探索和成长展现出的力量。
女性写作不仅为女性们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渠道,也为其他人提供了了解和尊重女性内心世界的方式。
然而,要以女性视角进行写作并不容易。
在创作过程中,我常常面临来自社会和内心的挑战。
社会对女性写作的期待和限制往往让我产生困扰,思考如何在创作中逃离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
而内心的挣扎则来自于我对自己的期望,我常常担心自己的作品不够优秀,无法真正表达女性的声音和故事。
然而,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我相信自己的声音和视角有价值。
我相信通过女性写作,我可以为女性争取更多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性别不平等的关注。
因此,我将继续努力,坚持发声,用文字和故事来改变世界。
女性写作与性别视角的探索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通过我作为女性写作者的实践和努力,希望能够为女性发声,探索和展现女性独特的世界观。
王安忆与女性写作 PPT课件
▪ 对于李主任而言,“……女人还是那么不重要,给 人轻松的心情,与生死沉浮无关,是人生的风景。 女人也是李主任的真爱,但爱不是李主任的人生大 业,连附丽都谈不上的,有点奢侈的意味。但因李 主任有实力,便也谈得上奢侈了。” “李主任的 正房妻子在老家,……另有两房妻室,一房在北平, 一房在上海。而与其厮混过的女人就不计其数了。”
▪ D、对纯物质性的性爱关系的认可。如《岗上的 世纪》。这是对精神恋爱的反证。认为纯粹的肉体 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也是可以合理地存在的。
六:《小鲍庄》
▪ 1、内容概要 ▪ 鲍彦山得了第七个小子,取名鲍仁平,小名捞
渣 ▪ 鲍五爷唯一的孙子社会子 ▪ 小冯庄 拾来、大姑 ▪ “文疯子”鲍仁文 ▪ 捞渣大哥建设子 ▪ 12岁的二哥文化子 ▪ 小翠
▪ 象征、暗示,丝丝缕缕、牵牵绊绊,也是 “作茧自缚”。
▪ B、对于“性行为”和“母性”力量的崇拜和臣服。 如《小城之恋》。性行为使人疯狂,而母性的力量 使人宁静。王安忆是一个不断探寻真理的作家。她 的《小城之恋》使我们看到了抗争和压制。
▪ C、对女性的精神之恋的推崇。如《锦绣谷之 恋》。精神恋爱,又称“柏拉图式的恋爱”,不需 要肉体的接触,或没有肉欲。她证明在现代社会的 女性中仍然是可以合理地存在的。
少女时代的经验和感受,主要作品有《 雨,沙沙 沙》《69届初中生》(长篇)等。其中,《本次 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 逝》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 后期其创作曾一度中断,但她与母亲的美国之行 给她开了一只“天眼”,重新激发出创作的热情, 并写有散文集《母女漫游美利坚》。
▪ 3、20世纪末的90年代,第三次高潮的主要特 点是 “个人化写作”。
▪ 林白的《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子弹穿过苹 果》、《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的《与往事干 杯》、《私人生活》;徐小斌的《对一个精神 病患者的调查》、《迷幻花园》、《双鱼星 座》;徐坤的《先锋》、《游行》、《行者妩 媚》;海男的《我的情人们》、《疯狂的石榴 树》;张欣的《绝非偶然》、《真纯依旧》; 须兰的《红檀板》、《纪念乐师良宵》、《思 凡》,以及翟永明的组诗《女人》、卫慧的 《上海宝贝》等。
小学语文中的女性写作的特点
小学语文中的女性写作的特点:1.女性形象的传统化、片面化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可以看出来大多描述的社会是父系社会,主要是靠男性运作的社会,女性的角色活动常被忽略而不谈,极少写到的女性,通常极端地强调”女主内“的家务角色,局限于家庭生活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角色形象设置不平等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出现的部分人物图片的整理,我们发现,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母亲、祖母,大约占百分之六十,其次是教师,其次是教师,大约占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他约占百分之十,包括运动员、理发师等,而英雄、科学家约占百分之五。
相比之下,男性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父亲、祖父、军人政治领袖,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
我们还发现,女性大部分出现在家庭领域,男性大部分则出现在公共领域。
比如都出现在家里,图片上的女性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包括洗衣服、做饭、照顾孩子、打扫卫生、织毛衣等等;而出现的男性多为指导孩子读书、陪客人聊天。
母亲的形象要么没文化,要么文化低,不谙大事,遇事没有主见,一心一意照顾子女,侍候丈夫,孝敬公婆,而且有时候还唠唠叨叨的:而父亲的形象都是学识渊博、微言大义,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
这里间接看出母亲或妻子形象有更多的负面性。
总之,在具体的角色分配,严格遵循着传统的”女主内“”男主外“的性别模式。
其次,女性形象的片面化主要体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避开政治写女性。
女性对人类历史贡献着墨较少。
教材中出现的母亲或妻子被描绘为生活型女子,还将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女性也赋予了家庭化、传统化的角色特质。
例如三年级的课文是以宋庆龄为歌颂对象的,然而在文中,宋庆龄并不是一位政治家或领导人,却以奶奶的身份出现,表现宋庆龄对待祖国下一代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一面,为这位杰出女性赋予了传统道德价值。
又例如科学家居里夫人曾在人类科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她的事迹被安排在五年级的一篇基础训练中,且其伟大功绩完全淹没在母亲细心教子的形象之中。
女性写作
二、女性写作பைடு நூலகம்三次高潮
女性写作的三次高潮,分别出现在20世纪初 的“五四”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和20世 纪末的90年代。 第一次高潮的主要特点是“人的觉醒”。 第二次高潮的主要特点是“女性意识的觉 醒”。 第三次高潮的主要特点是 “个人化写作”。
三、“女性文学”的概念
只要作品表现的是女性,无论是男作家还是女作家 创作的,都可以称为“女性文学” 以创作主体的性别作为依据,即广义地指女作家创 作的一切作品 不仅强调作家的性别因素,而且强调作品内容、题 材、主题必须是女性的,也就是,女性作家描写女 性生活的作品 在肯定女作家写女性题材的前提下,提出女作家必 须具有一种“女性意识”,来对女性的历史状况、 现实处境和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和描写;既要显示出 与男作家不同的观点、态度和语言表达方式,又要 表现一种女性“独立”的主体意识
王安忆作品的“女性意识”,表现在对男女两性微 妙的支配关系的揭示上。《逐鹿中街》以喜剧的方 式写一对夫妻在支配与反支配上的角逐;《岗上的 世纪》则在“知青”生活的背景下,表现男女在欲 望本能和社会权力关系之间的挣扎。这些作品所提 示的是,不仅是社会关系,而且人的一些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制约力量。王安 忆还进一步探索离开物质(如婚姻形式、性关系等), “光凭精神会支撑得多远”(《弟兄们》、《神圣祭 坛》),以及“性力量的巨大:可以将精神扑灭掉” 而“维持男女之爱”的可能(《小城之恋》、《岗上 的世纪》)。
第二阶段(1985-1989年)。这一阶段也可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寻根”作品为代表,主要有 《小鲍庄》和《大刘庄》等。其中,《小鲍庄》获 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期以“性题 材”作品为代表,主要有《小城之恋》、《荒山之 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的世纪》等。此后, 王安忆的创作又曾一度中断。 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以精神探索和艺术 创新为主要特点。《叔叔的故事》是王安忆封笔后 重新出山的第一部作品。其他主要作品还有《纪实 与虚构》、《乌托邦诗篇》和《长恨歌》等。
女性写作特点与技巧
女性写作特点与技巧女性写作特点与技巧在文学创作领域,女性作家的作品广泛且丰富多样。
女性的写作特点和技巧不仅体现在创作形式上,也表现在主题选择、情感表达和细腻描写上。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女性写作的魅力。
首先,女性写作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加敏感并且注重细节,因此在作品中,她们往往能够深刻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复杂纷繁的情感。
女性作家通过对细节的敏感捕捉和独特的感受力,能够用简练而具体的语言,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起伏,从而引发共鸣。
例如,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在作品《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对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她的喜怒哀乐,对她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产生共鸣。
其次,女性作家在主题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关注社会中的女性问题和性别议题。
女性经历和性别意识使得她们更加关注女性的角色定位、权益和价值观念,因此她们往往选择将目光聚焦在女性身上,探讨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
女性作家通过自身的经验和感受,深入剖析女性处境和性别压迫,并试图以此唤起社会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的关注。
世界上许多著名女性作家如雨果奖得主乌苏拉·勒·吉恩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拉斯塔尔·蒙哥马利都以其作品中对女性权益的关注而并颇受赞誉。
另外,女性作家在表达方式上更加注重细腻和抒情。
她们常常通过富有诗意的叙述和细腻入微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这种表达方式使得她们的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女性作家通常具有独特的直观洞察力,能够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物的心理和动机,让读者产生代入感和共情。
例如,美国作家吉奥娜·里伯顿在小说《日瓦戈医生》中运用了大量的气氛描写和心理分析,刻画了小说中的主人公塔莎丝塔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她对于爱情和自由的追求。
最后,女性作家还经常在作品中运用隐喻和象征手法,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高考作文女性素材范文
高考作文女性素材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女性的地位和价值的认识越来越高。
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然而,在高考作文题目中涉及女性话题的情况并不多见,那么如果遇到了这样的题目,我们该如何展开写作呢?下面是一篇关于女性素材的高考作文示范,以供大家参考。
女性素材范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女性逐渐在社会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和无限的魅力。
女性向来是社会的半边天,她们以自己的智慧、勇气和毅力展现出了卓越的表现。
然而,虽然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困境。
首先,女性在职业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尽管女性在许多领域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和能力,但由于一些传统的观念束缚,女性面临着晋升困难和薪酬差距的问题。
这使得女性在职场上感到有压力和挫折感,也使得她们很难发挥自己的潜力。
其次,女性在家庭角色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虽然现代家庭在分工上越来越均衡,但女性仍然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承担照顾子女和家务的重担。
这使得女性的时间和精力被大大压缩,对她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女性家庭角色的承担也限制了她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事业。
此外,女性在一些传统观念方面仍然面临压力。
由于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评判标准,女性往往被要求具备一些传统的女性特质,如温柔、善良和体贴。
这使得女性在追求自己事业的同时,也需要满足社会的期望,增加了她们的压力和负担。
然而,尽管女性面临这些问题和困境,但她们仍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和无限的魅力。
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
她们展现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不仅让人们敬佩,还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为了解决女性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我们需要坚持性别平等的理念。
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给予女性更多的机会和平等对待。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女性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和家庭角色平衡的支持。
总之,女性展现了强大的力量和无限的魅力,但她们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
林芙美子小说的女性写作
广角视野 wide angle林芙美子小说的女性写作林 娜(聊城大学 252059)【摘 要】“女性写作”是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苏提出的,是出自妇女并面向妇女的写作,所表现的是与女性的生理体验相关联的女性经验和潜意识。
本文试围绕日本女流作家林芙美子的代表作品《浮云》、《晚菊》,从双重身份的手法、心理描写、具体意象的手法等表达方式入手,分析解读其女性写作的特点。
【关键词】女性写作;双重身份;心理描写;具体意象女性写作是一个女性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用自己的笔墨语言进行的书写。
这里既包括了必须掌握的笔墨技巧,也包括了女性的生命意识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
林芙美子是日本近代的女流作家,据日本现代文学评论家中村光夫评价,其充分利用女性经验和女性独特的表达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学,其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地地道道的女性观念。
一、双重身份的手法双重身份是指作品中人物的原型就是作者本人。
作者在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各种活动的同时,会时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融入于其中。
作品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背后,在一定程度上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活动。
《浮云》与《晚菊》同为林芙美子晚期的作品。
《浮云》中的雪子由于性格软弱,不得不依靠男人生活,过着空虚孤独的日子。
她容忍男人的一切自私和不负责任,尽管时常表示极度的不满和失望,但仍然得依赖男人,无法独立,最后香消玉殒。
林芙美子一生与多个男人交往,由此得知她从本质上也是无法自立的。
而且,晚期的她变得空虚、孤独、对人生和未来失去了希望,虽然肉体已经不再漂泊,有了固定的家可以居住,但精神上却还处于流浪、毫无固定的目标和理想能够寄托的状态。
从这一点上,她与漂泊、堕落、孤独的雪子是如出一辙的。
从雪子失败的一生中,我们能够看到林芙美子的悲惨与不幸。
《晚菊》中的阿欣背后,也有林芙美子的女性经验在起作用。
林芙美子把自己与阿欣合二为一,在阿欣的自私、虚无里融入了自己的空虚与寂寞。
阿欣的这种自私和虚无并不是观念性的东西,而是植根于男女世界的现实纠葛中。
第七章 女性写作的兴起和繁盛
总体氛围,同时再加上那种“躯体语言”的
弥漫及其隐语式的传达,所有这些,和西方 女性主义者“妇女必须写妇女自己”、必须 “将身体嵌入历史”的口号式的倡导是完全 一致的。
2.林白(1958—)
主要作品集有:《玫瑰过道》、
《子弹穿过苹果》、《同心爱者不能
分手》、《致命的飞翔》、《回廊之
椅》,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
《无字》。
2002年,张洁出版了三卷本长篇小说
《无字》,演绎着女性人生的苦难与命运的
沉重,书写着爱的伤痛、生命的悲苦和人性
的善恶。小说以女作家吴为为主线,在战争、
动乱和革命的交替叙述里,描写了其一家三
代女人悲惨的人生命运和破碎的情感婚姻。
女人最大的敌人是女人自身,这是张洁借 叙述者之口在《无字》中得出的结论。
《小鲍庄》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
一。作者以特定的环境和角度,独特
的文笔围绕表现农民以仁爱为核心的
传统伦理价值观念,从中体现了作家
对农民世代因袭的、约定俗成的文化
心理结构的深刻洞悉与体察。
在1986年后,王安忆发表了引起 颇多争议的“三恋”(《荒山之恋》、 《锦绣谷之恋》,《小城之恋》)开 始进入了从女性视角探讨女性命运、 男权文化与性问题的自觉的女性写作 阶段。
3.徐坤(1965—)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白话》、《先 锋》、《游行》、《女娲》、《狗日的足 球》、《厨房》,进入新世纪后又写有长 篇小说《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爱你 两周半》。
徐坤的小说注重对既有的小说材料 的再处理,尤其重视以一种调侃的方 式消解80年代形成的诸种中心话语。
徐坤的女性写作与陈染、林白不同,
花垛》(1989)、《青草垛》(1995)开始,
女性写作走笔(一)
女性写作走笔(一)如果说,90年代以来的大陆女性写作,尤其是1995年以降的女性写作泛化热潮中,多少还存在着因大众传媒的炒作而一哄而起,在书写女性个人化生存的母题下隐含着题材上的投机与风格上的彼此模仿的内在因素的话,那么,1996—1997年的大陆女性写作,则完全是以女性成熟的个性化姿态出现并展示魅力的。
纷争多义的“个性化写作”命题藉此女性写作得到良好的诠释。
无论是池莉、铁凝作品中基于女性获救之路描画的性/政治文本的双重策略,还是张洁、徐小斌、须兰、斯妤等人的女性迷宫/镜像式写作,抑或是张欣、迟子建等的“现实一种”的书写,以及何玉茹、叶弥、周洁茹的关于“成长”的小说,女作家们都将笔触进一步逼向人性的本质,在实施尖利的质问和无望的叩询中,执意寻找一丝审慎的爱意和自我获救的温暖。
其间不乏惨淡,不乏壮烈,而更多的则是悲悯和忧怀。
在重重“现实主义冲击波”以及“晚生代”创作的雾瘴喧嚣声中,女作家们的创作独立于各种公众传媒和理论评说之外,沿着一条边缘的路径潜心行走,并进而向文化的中心地带曲迂徐缓渗透,执拗揭密解说着一部人性的或说是女性的心灵史。
时空隧道中的穿行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探索仍旧成为这一时期新老女作家共同感兴趣的主题。
张洁在去国经年后,奉献给读者一篇文本奇异的中篇《梦当好处成乌有》〔1〕。
这是女作家在时光隧道里的一次穿行,似梦非梦,天上人间,古今中外,变幻奇诡。
寻找的结果还是其次,游历的过程本身才是真。
看似轻巧散漫的叙事,实则蕴满匠心,充斥着陈陈相因历史的压抑和厚重。
破译一部游走迷梦密码的钥匙也许就是女主人公手腕上的那一只玉镯。
那是一面世事之镜,全部荒诞不经的历史和现实都浓缩在其中。
历经挫折和巨变,那位有着东方神秘背景的女性身心俱疲,然而不能改变的是她对自己血脉的珍存和热爱,在充分探索了历史的不可知与不可确定性并屡遭唐突与折损之后,女主人公仍然抱定她自己的信念,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也。
张洁作为自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写作的一面辉煌的旗帜,她总是不断地将她孜孜不倦探索的成果化成一种惊奇飨与热爱她的读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莉还有一部长篇《所以》,采用了自述状式的书写文本,“独白”一直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在一个片断化的、零散的叙事结构中,用一种很随性随意的、近乎是写实的手法,叙述了女主人公叶紫的成长历史,在她40岁的门槛上,返视观照着自己的过去。小说在叶紫女性的限制视角中开始了叙事,叶紫是体验者、观察者和叙述者,她以自己的感知和悟性,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在四周生活中打捞人情百态和世俗心相,并且加入记忆和想法来展开叙述,将主人公一生中所经历的爱情、婚姻,以及工作和生活的种种遭际一一道来。《所以》从小说的题旨到文本的内容,通篇都贯穿着池莉的一个创作意图,即用人物形象和情节来论证“因为”与“所以”之间的种种关联。由“因”循“果”,或由“果”而追溯“因”。而在小说的结尾,更是连续排列了18个“因为”……小说基本是通过女主人公叶紫的独白,完成了她由出生、取名、成长到上小学、读名牌大学、恋爱结婚,以及三次“恋情”,两次离婚的40年的人生叙事。但叶紫最终都没有得到想要的“果”。这里面多少有作者本身的影像。
说到女性经验与社会思考,吴治平的《中国乡村妇女生活调查随州视角》,是值得推荐阅读的一本书。读完这部26万余字的长篇巨制,我们会突出地感觉到作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使命感。尽管吴治平把她观照和调研中国乡村社会的视角,限定在湖北随州这样一个看似很局限的地方,但仍然能从中感觉到作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大胸怀和大视野,即把考察中国农村现状、研究农村妇女问题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担当,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并把这设定为人生的一个新的目标,赋予自己写作特有使命,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脚踏实地去一步步加以实现。
关于中国记忆我还要说到另外一个女作家,就是王建琳。她的小说是特别具有当下性的小说,对于中国农村的揭示就是一个中国经验。现在很多写农村的小说是一种符号化的农村,是作家在城市当中远离乡土、想象出来的乡村。但是王建琳的小说全部都是跟着中国农村的社会进程在写,主要有三部长篇。一部是《风骚的唐白河》,写城市扩建中对农村耕地廉价的征用,新建机场、国道征地补偿费根本没给全就把农民的粮田拿走了;另一部是《迷离的滚水河》,写的是蓝猪耳病对整个乡村养猪的冲击;还有一部是《燃情的汉水河》,观照的是城乡一体化中,人们在经营转体中所产生的迷惘困顿与焦虑变异。读王建琳的小说可以给我们另外一种中国记忆和中国体验。
“鄂军”女性文学:时代需要她们的写作
女性文学的“立身之本与性别身份、地域书写与中国记忆、女性经验与社会思考、日常生活与人性深度”……上周六,文学批评家、湖北大学教授蔚蓝做客本报“爱上层楼”读书会,在该校文学院与百余学子、书友解析湖北女性文学,分享阅读体验。
Hale Waihona Puke 以下为蔚蓝讲述实录: 立身之本与性别身份 首先是作家,其次才是女性作家,身体写作不会长久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有些年轻的女作家开始接受西方女权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开始尝试女性写作。法国最具影响的女权主义作家海伦西苏,提出了女性最重要的写作理论,就是女性的身体写作。这些中国女作家在接受了西方理论之后,真的开始用身体写作向过去的写作进行挑战。
一开始她们写作得很不错,比如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卫慧的《上海宝贝》、棉棉的《盐酸情人》等,成为那个年代女性文学创作中很重要的趋势。可是你现在看她们在哪里呢?又看到她们写了什么呢?这批女作家消失了……今天在文坛上仍然活跃的,还是方方、池莉、毕淑敏等一批写女性体验、写女性生活的作家。所以我今天第一个想说的就是,说到女性作家,首先不是性别,首先是作家,其次才是女性作家。
日常生活与人性深度 《深白》的洁净纯粹与《祸水女人》的自恋情结
女性作家就是比较善于写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能看见人性深度的表现。我在这里推荐两个作家和她们的作品,一个是李榕的《深白》,一个是梅子的三部长篇。
李榕的《深白》写女医生高飞处处不如意,和丈夫黄成及家人的矛盾,与仍为同事的前夫欧阳锦程的恩怨,从小抛弃了她们母女的父亲却因年老转而投靠,年幼的女儿时时需要照顾,唯一的好友沈心也到了乳腺癌晚期……高飞在生活中跌跌撞撞,苦不堪言。人到中年,在面对社会与情感的多重危机时,也许我们对幸福含义需要又一次的深层反思。
地域书写与中国记忆 《武昌城》、《水在时间之下》和“三河”三部曲
湖北女作家都会将个人经验和生命经历融入小说写作中,成功地将本体经验转化为一种人生的共通经验。在她们的小说里有武汉熟悉的风物景致,和体现武汉地域色彩的地点,像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花楼街、江汉路、吉庆街、阅马场、洞庭里、六渡桥,或是当代城市文化表征物的长江大桥、简易宿舍、轮渡等。但这种地域书写却在记录着中国记忆,从中可以不断地挖掘出新的创作审美资源,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经验来源,或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灵感。
中国记忆包涵了很多载入史册的文本资料。方方的另一部长篇《水在时间之下》,也应该是一种中国记忆。这部小说叙写了一个唱汉戏的女艺人“水上灯”的传奇人生。“水上灯”又叫“水滴”,或是直接被人唤作“水儿”,还有后来的大名“杨水娣”,及至老年时被人称为“水婆婆”。所有的叫法都与水有关,而她的一生似乎也都脱不了与水的干系。她出生在不常见的水姓人家,降生时在大雨中被生母李翠抛弃,洪水袭城使她失去了养她的姆妈,又是在那场淹没了武汉的大洪水里她遇到了陈仁厚这个她一生中唯一倾心过的男人……方方在小说中首先着力建构的是时间与水之间相互扣合而又不可规避的一种关系,给人以种种联想:这个叫“水滴”的女性,如同一滴水,滴落在岁月之流中,终于,水埋在了时间之下,连一点光亮都没有露出来。
梅子写过三部长篇小说,分别是《祸水女人》、《请别这样爱我》、《我是谁的灰姑娘》。我觉得梅子的小说有她的特殊性,可以作为解剖中国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创作的病理性的文本。“病理性文本”,是说梅子给我们提供了可供解剖的文本形式。梅子是湖北作家,但是从梅子身上可以看到70年代这一批女作家身上共通的一些东西,概括了这一批人的共性。伤痛、绝望、叛逆都是她们这一代人的通病,她们不大去关注历史和社会,唯一可以关注的就是自己的情感和身体,她们破坏不了别人,只能选择破坏自己,破坏自己的身体。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就是要去折腾,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就要把自己搞得满身是伤,就是想去体验那种撕裂和痛感,就是要选择孤独。梅子的叙事就文本而言,在内容上主要是在爱情、婚姻这样一个范畴里去进行叙事,带有70年代女性的自恋情结、自我膨胀的特征;从文本的表达方式来说,也非常的个人化,有一种特殊的表达自我的方式,叙事是比较散文化的,或说是情绪化的,故事、思维不连贯的方式。像梅子这种过于自我的表达,在湖北女性文学中,可能算是一个特类。(记者余晓春 实习生许馨尹 记者高宝燕 摄)
小说《深白》的书名起得很是有些特别,也多少有点出人意料。的确,在常识中,白本身是没有颜色的,可作者偏要给分出深浅,还未读小说就先声夺人,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联想,也容易引发人的猜测和思考。《深白》里有一句话说得很俏皮:“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白,虽简单,岁月却将它洗礼得愈加洁净与纯粹。”这既是对小说题旨的解读,也是小说通过人物和故事所展现给我们的内容。我们可以借助于两代人几对男女的婚姻感情纠葛,从中体会出作家对婚姻情感,对不同的男人的理解和判断。小说体现出女性写作的特点,叙事偏重于感性,情态各异的男女刻画得很细致,情感描摹很细腻,最能提供意义的是作品的细节,只有在小说大量的细节中,才能细致地品味到李榕《深白》的创作主旨,以及她在小说创作上的潜质。
池莉还很会为自己的作品命名,标题都起得很特别。比如《小姐,你早》、《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一夜盛开如玫瑰》、《你以为你是谁》、《水与火的缠绵》、《熬至滴水成珠》等,还有《有了快感你就喊》,打破了中国人的常规思维。
《水与火的缠绵》应该算是池莉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曾芒芒的爷爷是革命干部,而丈夫高勇则是资本家纺织大王高秉承的后代,这两个人或许就像是水与火,他们话不对茬,总在误解对方的意图,相约经常出错。曾芒芒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4个字:文不对题。这应该是作者的一种社会思考。
女性经验与社会思考 《水与火的缠绵》、《所以》和《中国乡村妇女生活调查》
池莉是武汉人最熟悉不过的作家。由于女性的经历,她有一种特有的细腻感觉,就是用一种非常细致的东西来感受这座城市,描绘市民生活,使你读起来很亲切。她很善于从女性经验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写作细微,在小说《烦恼人生》中,她把中国当时社会普遍的心理写了出来。
《武昌城》分为上部“攻城篇”和下部“守城篇”。上部塑造了一组北伐英雄的群像,从军官、士兵,到女护士,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都令人难忘。下部主要以罗以南的同学陈明武和北洋军参谋马维甫为主来展开叙事,描写围城40天,武昌城内百姓所遭受的饥饿、杀戮、奸淫和抢掠等人间惨状,以及无数生命的消逝。小说表达了一种战争观:不论这场战争的合理性和革命性如何,最遭殃的是城中的百姓,饿死者不计其数,尤其是女性,不论是富家小姐洪佩珠,还是学生阿兰,或是下人吴妈,她们几乎是无可逃脱地遭受到战争的蹂躏和戕害。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到深刻的不是敌我阵营的对峙,而是人性的搏斗。
在中国文学版图上,湖北女性文学是属于第一行列的,正是这些作家给整个中国文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时代,人们更加需要的是情感、心灵、伦理、家庭、爱情、职场等的探索和发现,所以女性的这些写作恰恰可以符合这些社会需求。
女性写作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有许多女性在中国文坛展示着多姿多彩的创作。当然女性是一种社会性别身份,但我不赞同那种刻意追求性别差异和凸显差异的写作。看一个作家首先不是性别,而是一个作家作为生活的观察者、叙述者在思考什么?在想什么问题?她们如何对这个世界进行文学的表达?她们的经验和创作成果是否能给我们哪些启发?作家的立身之本还是作品。女性作家会有性别特点,可以是性别经验的记录展示,但一定是人类与人性等共通的内容。
我具体讲一下方方今年写的一部长篇《武昌城》。我曾经写过一个评论:武昌城属于一个地域的书写,但是武昌城又是一个中国记忆。《武昌城》重现了1926年北伐战争中的武昌之战,讲述了几乎被武汉人遗忘的一段城市史。方方观照的视点,是在一个个她所感兴趣的有着多重复杂的人格类型上,诸如不同阵营的罗以南和马维甫,他们内心的纠结和抗争命运的无奈,给方方提供了穿透人性的机会,使她就此表达属于个人的独到发现。